第八套广播体操图解
第八套广播体操

第八套广播体操第八套广播体操第八套广播体操第八套广播体操是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吸收过去几套广播体操优点的基础上编创的,具有科学、基本、简易、普及、通用等特点。
第八套广播体操于1997年正式推出,与第七套希望与其他体育运动相抗衡的设计理念不同,第八套动作设计上删繁就简,设计者希望任何人都能学会它,不至于因为动作太难而手忙脚乱。
2010年8月9日,北京广播将恢复播放广播体操音乐,频率为FM102.5。
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将推行第8套广播体操,届时员工就能从紧张的工作中抽出身来,调节自己的身心。
目录简要介绍主要步骤原地踏步第一节伸展运动第二节扩胸运动第三节踢腿运动第四节体侧运动第五节体转运动第六节全身运动第七节跳跃运动第八节整理运动每天两遍锻炼有效团队锻炼有益身心简要介绍主要步骤原地踏步第一节伸展运动第二节扩胸运动第三节踢腿运动第四节体侧运动第五节体转运动第六节全身运动第七节跳跃运动第八节整理运动编辑本段简要介绍第八套广播体操与太极拳、扭秧歌、健身气功、健身舞等传统健身项目,以及国外引进的现代体育运动保龄球、高尔夫球、跆拳道等相比,第八套广播体操有着其自身的特殊优势。
第八套广播体操在保持传统广播操特点的同时,引入了武术、踢毽、游泳、保龄球及现代舞等时尚成分,突出了“健康、欢乐、时代”的风格,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动作新颖、伴音优美、负荷适中、简便易学、健身效果好。
编辑本段主要步骤原地踏步(8拍×2)预备姿势:直立。
左脚开始踏步。
第八套广播体操要求及注意事项:脚离地面约15厘米,身体保持正直,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第一节伸展运动(8拍×4)预备姿势:直立。
1两臂前举(掌心相对)。
2-3 左脚向前一步,重心随着前移,右脚尖点地;左脚向前迈步的同时稍低头,两臂掌心向下,经侧向后、下向前绕至侧上举(掌心相对),抬头,眼看前上方。
4 两臂经前还原成直立。
5-8 同1-4,但换右脚做。
要求及注意事项:第2-3拍动作要连贯。
第八套广播体操分解动作图解

第八套广播体操分解动作图解(全部八节)[组图]优讯-中国网 /info 时间: 2010-08-05 责任编辑: 小咏第五节体转运动(8拍×4)预备姿势:直立。
1、左脚向左一步(稍宽于肩),同时两臂侧举(掌心向下)。
2、上体左转90度,同时左臂于体后屈肘,手背贴腰,右臂胸前平屈、手指触左肩(掌心向下)。
3、两臂伸直,经前成左臂胸前平屈、右臂侧举(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右转180度,眼看右手。
4、还原成直立。
5-8、同1-4,但方向相反。
要求及注意事项:身体转动时两脚不动。
第六节全身运动(8拍×4)预备姿势:直立。
1、左脚向前成弓步,同时两臂经前至侧上举(掌心相对)抬头,眼看前上方。
2、左脚收回,同时上体前屈,手指于脚前触地(掌心向后)。
3、全蹲,同时两手扶膝(两肘外分、手指相对),眼看前下方。
5-8、同1-4,但换右脚做。
要求及注意事项:1、弓步时后腿蹬直,全脚掌着地,脚跟稍内转。
2、体前屈时两腿伸直。
3、全蹲时两膝并拢,脚跟不离地。
第八套广播体操分解动作图解(全部八节)[组图][提要]3、左臂上举,同时右臂伸直(五指并拢,掌心向内),手沿腿向下伸至膝外侧,上体再向右侧屈一次。
3、两臂伸直,经前成左臂胸前平屈、右臂侧举(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右转180度,眼看右手。
第八套广播体操是国家体育总局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吸收过去几套广播体操优点的基础上编创的,具有科学、基本、简易、普及、通用等特点。
它的推广与普及对于增强国民体质、提高工作效率、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增强组织纪律性等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原地踏步(8拍×2)预备姿势:直立。
左脚开始踏步。
要求及注意事项:脚离地面约15厘米,身体保持正直,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第一节伸展运动(8拍×4)预备姿势:直立。
1、两臂前举(掌心相对)。
2-3、左脚向前一步,重心随着前移,右脚尖点地;左脚向前迈步的同时稍低头,两臂掌心向下,经侧向后、下向前绕至侧上举(掌心相对),抬头,眼看前上方。
广播体操第八套

第八套广播体操
第八套广播体操是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吸收过去几套广播体操优点的基础上编创的,具有科学、基本、简易、普及、通用等特点。
第八套广播体操于1997年正式推出,与第七套希望与其他体育运动相抗衡的设计理念不同,第八套动作设计上删繁就简,设计者希望任何人都能学会它,不至于因为动作太难而手忙脚乱。
2010年8月9日,北京广播将恢复播放广播体操音乐,频率为FM102.5。
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将推行第8套广播体操,届时员工就能从紧张的工作中抽出身来,调节自己的身心。
广播体操第八套

第八套广播体操说明及详细图解第八套广播体操分为八节徒手操,由运动动作、伴奏音乐和指挥口令三部分组成。
作为主体的动作部分,分为热身、基本和恢复三阶段进行,由8节徒手操组成,包括上肢运动、颈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下肢运动、全身运动、跑跳运动和恢复运动。
与太极拳、扭秧歌、健身气功、健身舞等传统健身项目,以及国外引进的现代体育运动保龄球、高尔夫球、跆拳道等相比,第八套广播体操有着其自身的特殊优势。
第八套广播体操在保持传统广播操特点的同时,引入了武术、踢毽、游泳、保龄球及现代舞等时尚成分,突出了“健康、欢乐、时代”的风格,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动作新颖、伴音优美、负荷适中、简便易学、健身效果好。
第八套广播体操对肌体的主要关节、骨骼和大肌肉群等部位都具有合理性、专一性的刺激,整套操动作幅度大,对人体产生的运动负荷呈现了由低缓高、中间调整的生理曲线,能全面地促进人体各个运动部位合理的运动,达到提高肌体运动的目的。
原地踏步(8拍×2)预备姿势:直立。
左脚开始踏步。
要求及注意事项:脚离地面约15厘米,身体保持正直,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第一节伸展运动(8拍×4)预备姿势:直立。
1 两臂前举(掌心相对)。
2-3 左脚向前一步,重心随着前移,右脚尖点地;左脚向前迈步的同时稍低头,两臂掌心向下,经侧向后、下向前绕至侧上举(掌心相对),抬头,眼看前上方。
4 两臂经前还原成直立。
5-8 同1-4,但换右脚做。
要求及注意事项:第2-3拍动作要连贯。
第二节扩胸运动(8拍×4)预备姿势:直立。
1 两手握拳(拳心向下),两臂经前至胸前平屈后振。
2 两臂经前伸直(拳心相对)至侧举后振。
3 两臂经前击掌,接着左脚左跨成左弓步,同时两手握拳成左臂胸前平屈(拳心向后)、右臂侧举(拳心向前)后振,头右转,眼看右方。
4 还原成直立。
5-8 同1-4,但方向相反。
要求及注意事项:1 动作刚健有力并富有弹性。
2 第3、7拍侧弓步时,上体保持正直,屈膝腿的脚尖向侧前方,膝盖对准脚尖。
第八套广播体操介绍

第八套广播体操介绍第八套广播体操分为八节徒手操,由运动动作、伴奏音乐和指挥口令三部分组成。
作为主体的动作部分,分为热身、基本和恢复三阶段进行,由8节徒手操组成,包括上肢运动、颈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下肢运动、全身运动、跑跳运动和恢复运动。
第八套广播体操详细动作原地踏步(8拍×2)预备姿势:直立。
左脚开始踏步。
要求及注意事项:脚离地面约15厘米,身体保持正直,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第一节伸展运动(8拍×4)预备姿势:直立。
1两臂前举(掌心相对)。
2-3 左脚向前一步,重心随着前移,右脚尖点地;左脚向前迈步的同时稍低头,两臂掌心向下,经侧向后、下向前绕至侧上举(掌心相对),抬头,眼看前上方。
4 两臂经前还原成直立。
5-8 同1-4,但换右脚做。
要求及注意事项:第2-3拍动作要连贯。
第二节扩胸运动(8拍×4)预备姿势:直立。
1 两手握拳(拳心向下),两臂经前至胸前平屈后振。
2 两臂经前伸直(拳心相对)至侧举后振。
3 两臂经前击掌,接着左脚左跨成左弓步,同时两手握拳成左臂胸前平屈(拳心向后)、右臂侧举(拳心向前)后振,头右转,眼看右方。
4 还原成直立。
5-8 同1-4,但方向相反。
要求及注意事项:1 动作刚健有力并富有弹性。
2 第3、7拍侧弓步时,上体保持正直,屈膝腿的脚尖向侧前方,膝盖对准脚尖。
第三节踢腿运动(8拍×4)预备姿势:直立。
1 左脚向前一步(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尖点地),同时两臂经前至上举(掌心向前)。
2 右腿前踢(约90度),同时两臂经前、下向后摆(掌心向后)。
3 还原成1拍姿势。
4 两臂经前还原成直立。
5-8 同1-4,但换右脚做。
要求及注意事项:踢腿时两腿伸直,上体保持正直。
第四节体侧运动(8拍×4)预备姿势:直立。
1 左脚向左一步(同肩宽),同时左臂经侧至侧上举(掌心向内),右手叉腰(虎口向上)。
2 左臂上举,同时上体向右侧屈一次,立即还原成1拍姿势。
全国第八套广播体操

第八节 整理运动(8拍×2)
预备姿势:直立,两臂体前交叉,两手半握拳(拳心向后)。 1、左腿屈膝抬起,小腿自然下垂(脚离地面约15厘米),同时两臂摆至侧举(拳心向下)。 2、 还原成预备姿势。 3、动作同1,但换右腿做。 4、动作同2,但两臂体前交叉时两手由拳变掌,稍低头。 5、两手翻掌,同时两臂经侧摆至侧上举(掌心相对),同时稍抬头,挺胸,吸气。 6、两臂经侧落下至体前交叉(掌心向后),同时稍低头,呼气。 7、 同5。 8、两臂经侧还原成预备姿势。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最后一拍还原成直立。 要求及注意事项: 1、两臂体前交叉时臂自然弯曲。 2、第5、7拍两手自然翻掌摆至侧上举。 3、动作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呼吸。
第八套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
Page 1
预备节 原地踏步(8拍×2)
预备姿势:直立。 左脚开始踏步。 要求及注意事项:脚离地面约15厘米,身体保持正直,两臂 前、后自然摆动。
Page 2
第一节 伸展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1、两臂前举(掌心相对)。 2-3、左脚向前一步,重心随着前移,右脚尖点地;左脚向 前迈步的同时稍低头,两臂掌心向下,经侧向后、下向前绕 至侧上举(掌心相对),抬头,眼看前上方。 4、两臂经前还原成直立。 5-8、同1-4,但换右脚做。 要求及注意事项:第2-3拍动作要连贯。
Page 3
第二节 扩胸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1、两手握拳(拳心向下),两臂经前至胸前平屈后振。 2、两臂经前伸直(拳心相对)至侧举后振。 3、两臂经前击掌,接着左脚左跨成左弓步,同时两手握拳成左臂胸前平屈(拳 心向后)、右臂侧举,拳心向前)后振,头右转,眼看右方。 4、 还原成直立。 5-8、同1-4,但方向相反。 要求及注意事项: 1、动作刚健有力并富有弹性。 2、第3、7拍侧弓步时,上体保持正直,屈膝腿的脚尖向侧前方,膝盖对准脚尖。
第八套广播体操动作解析

第八套广播体操动作解析原地踏步(8拍×2)左脚开始踏步。
要求及注意事项:脚离地面约15厘米,身体保持正直,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第一节伸展运动(8拍×4)1、两臂前举(掌心相对)。
2-3、左脚向前一步,重心随着前移,右脚尖点地;左脚向前迈步的同时稍低头,两臂掌心向下,经侧向后、下向前绕至侧上举(掌心相对),抬头,眼看前上方。
4、两臂经前还原成直立。
5-8、同1-4,但换右脚做。
要求及注意事项:第2-3拍动作要连贯。
第二节扩胸运动(8拍×4)1、两手握拳(拳心向下),两臂经前至胸前平屈后振。
2、两臂经前伸直(拳心相对)至侧举后振。
3、两臂经前击掌,接着左脚左跨成左弓步,同时两手握拳成左臂胸前平屈(拳心向后)、右臂侧举,拳心向前)后振,头右转,眼看右方。
4、还原成直立。
5-8、同1-4,但方向相反。
要求及注意事项:1、动作刚健有力并富有弹性。
2、第3、7拍侧弓步时,上体保持正直,屈膝腿的脚尖向侧前方,膝盖对准脚尖。
第三节踢腿运动(8拍×4)1、左脚向前一步(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尖点地),同时两臂经前至上举(掌心向前)。
2、右腿前踢(约90度),同时两臂经前下,向后摆(掌心向后)。
3、还原成1拍姿势。
4、两臂经前还原成直立。
5-8、同1-4,但换右脚做。
要求及注意事项:踢腿时两腿伸直,上体保持正直。
第四节体侧运动(8拍×4)1、左脚向左一步(同肩宽),同时左臂经侧至侧上举(掌心向内),右手叉腰(虎口向上)。
2、左臂上举,同时上体向右侧屈一次,立即还原成1拍姿势。
3、左臂上举,同时右臂伸直(五指并拢,掌心向内),手沿腿向下伸至膝外侧,上体再向右侧屈一次。
4、左臂经侧还原成直立。
5-8、同1-4,但方向相反。
要求及注意事项:1 侧屈时两腿伸直,上体不要前倾或后仰。
2 侧屈动作应富有弹性。
第五节体转运动(8拍×4)1、左脚向左一步(稍宽于肩),同时两臂侧举(掌心向下)。
第八套广播体操讲解

第八套广播体操图解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科学的体育健身方法,国家体委将推出第八套广播体操。
第八套广播体操是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吸收过去几套广播体操优点的基础上编创的,具有科学、基本、简易、普及、通用等特点。
它的推广与普及对于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工作效率、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增强组织纪律性等都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原地踏步(8拍×2)预备姿势:直立。
左脚开始踏步。
要求及注意事项:脚离地面约15厘米,身体保持正直,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第一节伸展运动(8拍×4)预备姿势:直立。
1、两臂前举(掌心相对)。
2-3、左脚向前一步,重心随着前移,右脚尖点地;左脚向前迈步的同时稍低头,两臂掌心向下,经侧向后、下向前绕至侧上举(掌心相对),抬头,眼看前上方。
4、两臂经前还原成直立。
5-8、同1-4,但换右脚做。
要求及注意事项:第2-3拍动作要连贯。
第二节扩胸运动(8拍×4)预备姿势:直立。
1、两手握拳(拳心向下),两臂经前至胸前平屈后振。
2、两臂经前伸直(拳心相对)至侧举后振。
3、两臂经前击掌,接着左脚左跨成左弓步,同时两手握拳成左臂胸前平屈(拳心向后)、右臂侧举(拳心向前)后振,头右转,眼看右方。
4、还原成直立。
5-8、同1-4,但方向相反。
要求及注意事项:1、动作刚健有力并富有弹性。
2、第3、7拍侧弓步时,上体保持正直,屈膝腿的脚尖向侧前方,膝盖对准脚尖。
第三节踢腿运动(8拍×4)预备姿势:直立。
1、左脚向前一步(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尖点地),同时两臂经前至上举(掌心向前)。
2、右腿前踢(约90度),同时两臂经前、下向后摆(掌心向后)。
3、还原成1拍姿势。
4、两臂经前还原成直立。
5-8、同1-4,但换右脚做。
要求及注意事项:踢腿时两腿伸直,上体保持正直。
第四节体侧运动(8拍×4)预备姿势:直立。
1、左脚向左一步(同肩宽),同时左臂经侧至侧上举(掌心向内),右手叉腰(虎口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