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方案规范
入侵报警服务方案

入侵报警服务方案标题:入侵报警服务方案一、方案目标入侵报警服务方案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高效、准确、可靠的入侵报警服务,有效预防和及时应对任何潜在的入侵威胁,保护用户财产和人身安全。
二、方案概述入侵报警服务方案基于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结合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和专业的保安人员,为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入侵监测和报警服务。
方案包括入侵探测器的安装、报警设备的连接和调试、监控中心的运营管理等。
三、方案实施步骤1. 需求调研:了解用户的具体需求和物业安全情况,设计最优的方案。
2. 安全方案设计: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入侵探测器的布置方案,报警设备的连接和调试方案,监控中心的建立和运营管理方案。
3.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符合标准的入侵探测器、报警设备和监控系统。
4. 安装和调试:安装入侵探测器和报警设备,并进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报警。
5. 运营管理:建立监控中心,配备专业的保安人员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入侵监测和报警处理,确保及时响应和处置。
四、方案核心功能1. 入侵监测:通过安装入侵探测器,实时监测用户设施的边界、入口和重要区域,及时发现任何潜在的入侵行为。
2. 报警通知:一旦发生入侵事件,报警系统会立即触发报警,通过短信、电话或APP推送等方式向用户和监控中心发送报警通知。
3. 视频监控: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实时记录入侵事件的现场情况,提供证据以供后续调查和追踪。
4. 安全巡检:定期进行安全巡检,检查入侵探测器和报警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复。
5. 应急响应: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中心,随时待命,一旦接到报警通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派遣保安人员到达现场进行处理和应对。
六、方案优势1. 可靠性: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准确报警,最大限度地降低误报率。
2. 响应迅速:监控中心24小时不间断待命,并配备专业的保安人员,确保及时的应对和处理,保护用户财产和人身安全。
弱电工程入侵报警系统(含紧急求助)设计方案

1.1入侵报警系统(含紧急求助系统)1.1.1系统概述防盗报警器是用物理方法或电子技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值班人员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显示可能采取对策的系统。
报警主机是接收前端探测器信号,并根据自身的设置,对防区的状态进行判断,作出相应行为的主要设备,同时也是预防抢劫、盗窃等意外事件的重要设施。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系统就能通过声光报警信号在安保控制中心准确显示出事地点,使于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本报警系统主要包含:报警主机:安装在一层消防控制中心报警防区:分布在各栋住宅围墙区域紧急救助点:安装在各楼层无障碍卫生间声光报警器:安装在各楼层无障碍卫生间及消防控制中心报警门磁:安装在各层机房及地下设备主机房1.1.2需求分析针对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应用在本项目的防盗报警系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通过在重要的电梯厅前室、重要通道、房间等设置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紧急报警按钮,构成了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防盗报警系统。
只要有人非法闯入,即会触发报警信息。
一方面,系统会自动把报警信号传送至控制中心,值班人员可通过报警键盘和电子地图的显示确定报警定位;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声光报警的形式提醒值班人员的注意。
控制中心报警控制器,可通过键盘进行编程,可设置布、撤防密码,可显示报警方位,根据需要对不同的防区可以设置成群旁路、单旁路以及进入或退出延时等功能。
系统具有防破坏功能,在报警线路被切断、报警探头被破坏等情况下均能报警。
1.1.3系统组成本项目采用的防盗报警系统分为3部分,分别为前端部分、传输部分和中心部分。
防盗报警系统的前端设备选用具有高抗干扰能力的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
在系统布防后,一旦有人进入警戒区域,双鉴探测器立即将警情传送至安装在安保中心内的报警控制器。
在设防或不设防的时段,只要触动手动报警按钮,就会有报警信号传送到报警控制器。
报警控制器在接到报警信号后,随即在相应显示区域发出声光报警,指示报警防区,实现二级报警,同时联动相应区域摄像机,进行实时录像。
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报警
规定
构筑物
设计
兼容性
选型
可靠性
设计规 范
群体
建筑物
附录
电磁
入侵
编制
布线
系统
构成
设备
环境
内容摘要
本规范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群体的入侵报警系统工程 的设计。
精彩摘录
这是《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5.1纵深防护体系设计 5.2系统功能性能设计
6.1探测设备 6.2控制设备 6.3无线设备 6.4管理软件
7.1传输方式 7.2线缆选型 7.3布线设计
A.1设计流程 A.2设计任务书的编制 A.3现场勘察 A.4初步设计 A.5方案论证 A.6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正式设计)
读书笔记
这是《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目录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 部公告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1
4系统构成
2
5系统设计
3
6设备选型与设 置
4
7传输方式、线 缆选型与布线
5
பைடு நூலகம்8供电、防雷与 接地
入侵报警系统完整方案

入侵报警系统前言:一篇基本的入侵报警系统方案,综合报价方案里面直接插入就可正文:一、需求分析入侵报警系统是安保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通用的现代化安全防范系统,系统通过安装在现场的报警探测器获取报警信号,经过各种方式传入控制设备,经处理后输出相应的报警信息。
为了保证大楼内财产的安全,在重要的区域设置不同数量的探测器来保证大楼内财产人生的安全性。
这些东西度娘多的是,我就不罗嗦了二、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CJ/T 16-9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94《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保安安保监控工程技术规范》GA/T 76-96《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方法》GA/T 70-94这些东西也有很多,沾边的都可以写上三、具体设计1、探测器点位分布大厦入侵报警系统主要针对在大厦的一层主要办公室及出入口、值班室、楼梯过道等重要位置设置探测器,进行探测报警。
主要布置如下:1)在一层值班室、负一层2个值班室及无障碍卫生间分别设置1个紧急报警按钮,共设置4个紧急报警按钮;2)在一层出入口楼梯过道设置2个红外双鉴探测器,自行车自行车库各入口设置6个红外双鉴探测器;3)在裙房的一层和负一层楼梯入口、过道,以及塔楼的负一层至负三层的过道门处设置门磁,共设置24个门磁开关;4)在每层的办公区域的住户智能箱内预留2路报警回路,作为备用,共设置八防区报警控制器111个;红外双鉴探测器和门磁开关,在晚上下班后进行布防,一旦被入侵者触发立即发出报警;紧急报警按钮24小时布放,随时可以进行报警,便于保安及时处理。
2、系统组成及结构大厦入侵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报警系统。
本系统主要由前端报警探测器,信号传输部分,控制中心三部分组成,以下是对各部分的详细说明:1)前端探测器前端探测器主要为红外双鉴探测器、紧急按钮、门磁开关等,主要用于探测现场警情,当有入侵者闯入时,触发探测器发生报警信号,传至管理中心,由管理中心统一处理,可使住户人身及财产在第一时间内得到保障。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intruder alarm system)1.基本规定2.设计要点2.1.系统功能2.2.系统系统种类与模式2.3.系统安全性2.4.系统可靠性2.5.系统环境适应性2.6.系统电磁兼容性2.7.系统集成性、兼容性、开放性2.8.电源、防雷与接地2.9.线缆的选型1基本规定1.1.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根据各类建筑的使用功能、建设标准及管理的需要确定系统的模式、系统相应配置的组合和系统功能相应达到的等级;(2)系统的组合及设备配置应以结构化、规范化的方式,并能适应工程建筑发展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1.2.入侵报警系统应满足以下判别准则:(1)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引发报警信号。
(2)不需要的报警风险要减到最小。
(3)故障要以信号示知。
(4)系统试验能在系统的正常运转受到最小中断的情况下进行。
1.3.入侵报警系统对外联络应满足以下要求:(1)现场的声、光指示;(2)向远端报警接收中心或有关部门发送报警信息;2设计要点2.1.系统功能应能符合GA/T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的“系统基本功能”的要求。
2.2.系统种类与模式(1)系统种类入侵报警系统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防抢报警系统、周界防护报警系统、视频移动报警系统、多路综合防护报警系统、报警联网系统等。
但其构成的原理应是相同的。
(2)基本模式由于所需防护的场所不同,入侵报警系统的配置和组成会有较大的差异,在组建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机组合。
入侵报警系统组建时,应按以下四类模式进行:四类模式●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或联防警铃/或警号。
●门、窗等处应设置防盗开关报警装置或其它报警装置。
●报警控制设备应留有能与区域性报警联网的通信接口和启动本地报警指示装置。
三类模式●对有条件的可对进入防护部位的通道、入口、窗口、通风口、天棚等设置入侵报警装置。
●防护部位应设入侵报警装置。
●报警控制装置应设有与有关部门联络或报警传输的装置。
报警系统工程施工方案

报警系统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报警系统是一种安全保障设施,用于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发现和报警,以便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本工程为某公司办公大楼报警系统的施工工程,包括火灾报警系统、入侵报警系统、闭路监控系统等。
二、项目准备工作1.项目前期调研:对需要安装报警系统的区域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建筑结构、布线情况、电气设备位置等相关信息。
2.技术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设计报警系统的施工方案,包括主要设备选型、布线图设计等。
3.设备采购:根据技术方案确定设备清单,与供应商进行洽谈,采购所需的报警系统设备。
4.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确保每位施工人员对报警系统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三、施工流程1. 施工准备阶段(1)确定施工队伍,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人员、工具及材料准备,确保施工队伍与所需工具、材料齐备。
(2)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布置。
(3)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
2. 设备安装阶段(1)根据现场布线图和设备清单,安装火灾报警器、红外探测器、闭路监控摄像头等相关设备。
(2)对安装后的设备进行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根据预设的布线方式进行线路连接,保证各个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
3. 调试阶段(1)对已安装的设备进行系统调试,检查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保证系统正常。
(2)对报警系统进行各项功能测试,确保系统的报警功能和监控功能正常可靠。
(3)根据所需的功能和要求调整系统的参数设置,确保系统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4. 系统验收(1)对报警系统进行全面的验收测试,确保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技术指标符合合同规定。
(2)由业主或相关部门对报警系统进行验收,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复测,直到系统完全符合验收标准。
(3)编写系统操作手册和系统的技术资料,交付业主并进行培训。
四、安全保障1. 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明确报警系统施工区域,并设置专人负责安全管理。
2. 施工人员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保证施工期间安全。
入侵报警系统施工工艺

入侵报警系统施工工艺一、入侵报警系统施工要求:1.入侵报警系统的工程实施过程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施工质量检验的规定,确保工程质量。
2.系统的施工应按已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实施过程中如有修改,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方可进行。
3.向建设单位提供所用设备的性能指标和技术说明书、或样品,并严格按建设单位批准的主要设备、器材采购。
4.施工过程中所用的设备、器材的采购、运输和保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对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5.设备、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时验收: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进场验收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内容执行。
各类探测器、控制器等设备的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查验装箱单,检查设备的规格、数量、附件是否相符;2)查验产品或设备的出厂合格证、产地证和产品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实行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产品,应有产品许可证和安全认证标志;3)外观检查:有铭牌,附件齐全,电气接线端子完好,表面无缺损,涂层完整。
6.设备和器材的进场验收结论应有记录,经确认符合本规范规定,才能在工程中使用。
7.施工现场应设立临时库房,作为设备和器材安装前的保管,库房应由专人管理。
临时库房应符合产品存放环境的技术要求。
8.系统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预埋管、预留件、桥架等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机房的施工基本结束。
9.安装施工前,应周密进行施工组织,并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JGJ 46中的有关规定。
10.预埋管线在隐蔽前,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和系统集成商进行隐蔽工程检验。
凡经过检验合格的应及时办理验收签证,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可不再进行检验。
对电缆敷设与布线应检验管线的防水、防潮;电缆排列位置,布放、绑扎质量;桥架的架设质量;在桥架内的安装质量;焊接及插接头安装质量;接线盒接线质量等;对接地线应检验接地材料,接地线焊接质量,接地电阻等。
门禁入侵报警系统及视频监控解决方案1111111111111

门禁入侵报警系统及视频监控解决方案本方案设计过程中全部或局部参照如下标准:平安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94〕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2000〕入侵报警系统应用指南〔IEC 60839-1-4〕入侵报警系统的系统构成与技术要求〔GA/T 368-2001〕平安技术防范电视监控系统的系统构成与技术要求〔GA/T 〕报警信号传输系统的系统构成与技术要求〔IEC 60839-5-1〕智能建筑安防系统的系统构成与总体要求〔GB/T 503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JGJ/T16—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J232-90,9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EBD-03095〕一、入侵报警系统组成该远程应急报警系统可分为两个组成局部:〔一〕固定点报警按钮;〔二〕接警中心主机和管理软件。
智能联网报警系统是利用无线感红外探测器带紧急报警遥控器,将无线报警呼叫信息传给管理中心。
当报警中心接收到警情以后,显示器能自动显示报警方位、地址等详细资料,并能显示出电子地图。
报警资料自动保存到中心电脑中。
中心系统采用当今国际先进的自动警情接收系统配以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开发的系统软件。
1、无线紧急呼叫感红外探测器本产品是大功率一键式无线遥控器,其外观大方,红色硅胶按键,外置拉杆天线,2262/2260/1527/2240/301等多种芯片兼容,其内部电路设计先进,并采用声表稳频,具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低功耗等特性。
主要适用警情报警器,工业自动控制,各种接收控制器。
技术参数紧急按钮工作频率:315MHz,433MHz等多种频率可选工作电压:12V工作电流:≥12mA 发射功率:≤15mW发射距离:300---1000米传输数率:300hz---60khz2、24小时保安监控中心通过先进的报警中心接收机和电脑软件,迅速、快捷、详细的接收警情,自动进展警情分析和信息分流,并在有警情时电脑系统可自动弹出报警信息,并发出警报声音,提示值班人员查看,值班人员根据报警信息及时派人处理警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则1.0.1随着通讯技术信息,传感器技术信息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日益发展,入侵报警系统作为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有力手段已得到越来越广泛使用。
采用高科技所创建一套说明迅速,准确高效报警系统,并及公安接处警部门联网已逐步成为“保护人民,制止犯罪”有效手段。
报警系统建设不仅是公安部门维护社会安定需,也是广大公民需求。
对于安装此类系统公民来讲,他们得到是安全与放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相当可观。
为了适应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方案需,规范设计方案行为,保障我国安全防范工程领域工程设计方案质量,有必要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是《安全防范工程技术信息规范》gb50348配套基准,是对gb50348中有关入侵报警系统工程通用性设计方案补充与细化。
2描述用语2.0.1本条文是在《安全防范工程技术信息规范》gb50348基础上,增加了“包括主观判断面对被劫持或遭抢劫或其他危急情况时,故意触发紧急报警装置”内容,使得入侵报警系统定义更加完善。
2.0.2本条引用是《入侵报警系统技术信息条件}ga/t368-2001中有关“报警状态”定义[引用是(iec60839-1-1)],而《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信息环境》gb12663--2001中有关“报警状态”定义为:响应存在危险而导致报警控制器一种状态。
从字面意义上看,《入侵报警系统技术信息条件)>ga/t368-2001中有关“报警状态”定义更为广泛,准确。
因此,本规范使用《入侵报警系统技术信息条件}ga/t368-2001有关“报警状态”定义。
2.0.3本条引用是《入侵报警系统技术信息条件}ga/t368--2001中有关“问题状态”定义[引用是(iec60839-1-1)],而《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信息环境}gb12663--2001中有关“问题状态”定义为:及相应基准条件不一致状态。
从字面意义上看,《入侵报警系统技术信息条件/)ga/t368-2001中有关“问题状态”定义更为准确。
因此,本规范使用《入侵报警系统技术信息条件))ga/t368-2001有关“问题状态”定义。
2.0.4本条引用是《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信息环境》gb12663--2001中有关“防拆报警”定义,而《入侵报警系统技术信息条件}ga/t368--2001中有关“防拆报警”定义为:由防拆装置动作而发出报警(iec60839-1-1),从字面意义上是一致,但gb12663--2001中解释对入侵报警系统中有关“防拆报警”理念更为准确。
因此,本规范使用《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信息环境》gb12663-2001中有关“防拆报警”定义。
2.0.19本条引用是《入侵探测器第1部分:通用条件》gb10408?1-2000(idtiec839-2-2:1987)中有关“探测器“定义,而《入侵报警系统技术信息条件》ga/t368-2001中有关“探测器”定义为:用来辨别面对危险不正常情况下而出现报警状态装(iec60839-1-1),从字面意义上是一致,但gb10408.1—2000中解释对入侵报警系统中有关“探测器’’理念更为准确。
因此,本规范使用《入侵探测器第1部分:通用条件》gb10408.1-2000中有关“探测器”定义。
2?0?20本条文引用是《入侵报警系统技术信息条件))ga/t368-2001有关“控制器”定义(引用是(iec60839-1)],而《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信息环境》gb12663--2001中有关“报警控制器”定义为:在入侵报警系统中,实施设置警戒,解除警戒,判断,测试,指示,传送报警资料对及结束某些控制功能设备。
随着电子技术信息发展,具有报警控制设备功能其他综合功能控制设备层出不穷,如使用《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信息环境}gb12663--z001中有关“报警控制器”定义,其解释相比较狭义,因此,本条文使用广义解释《入侵报警系统技术信息条件》ga/t368--2001美干“控制器”定义.3基本规定3.0.3随着入侵报警系统广泛使用,新技术信息,新产品层出不穷。
由于利益软件驱动,产质量量鱼目混珠,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方案时,入侵报警系统所选择使用设备,器材必须适合国家关于技术信息基准与安全基准,并经过国家法定检验机构或认证机构检验/认证合格。
3.0.4在进行系统设计方案时,要注意充分了解防护对象风险等级,防护级别与建设单位具体条件,同时有必要进行现场勘察,现场勘察与现场勘察报告内容应适合国家现行基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信息规范》gb50348关联规定。
前端设备安装布设位置要组成平面图与现场勘察情况来确定。
环境环境包括气候变化(含风,雨,雪,雾及雷电等),电磁场辐射,噪声,振动,小动物出没等。
为适应不同运用环境,前端设备要考虑使用相应保护措施。
4系统构成4.i1分线制也称多线制,通常见于距离较近,探测防区较少并集中情况。
该构成模式最简单,传统,报警控制设备每个探测回路及前端探测防区探测器使用电缆直接相连。
多应用小于16防区系统。
2总线制模式通常见于距离较远,探测防区较多并分散情况。
该模式前端每个探测防区探测器采用相应输出设备(俗称模块)通过总线连接到报警控制设备。
多应用小于128防区系统。
3无线制模式通常见于现场难对布线情况。
前端每个探测防区探测器通过分线方法连接到现场无线发射接收中继设备,再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到无线发射接收设备,无线发射接收设备输出及报警控制设备相连。
其中探测器及现场无线发射接收中继设备,报警控制主机及无线发射接收设备可为独立设备,也可电子集成为一体。
目前前端多数产品是电子集成为一体,普通使用电池供电。
4公共网络包括局域网,广域网,电话网络,有线电视网,电力输出网等现有或将来发展公共输出网络。
公共网络报警系统应考虑报警优先原则,同时要具有网络安全措施。
5普通来说,入侵报警系统构造能是对上四种基本模式组合,也能单独运用。
5系统设计方案5.1纵深防护体系设计方案纵深防护是从里到外或从外到里层层设防设计方案理念。
纵深防护体系周界,监视区,防护区,禁区四个区域防护措施要逐渐加大,各区域的问交界面也要采取一定防护措施。
5,2系统功能性能设计方案5.2.1误报警及设计方案,安装,气候,环境等因素有很大关系,需设计方案安装部门按照现场具体情况进行细致考察与数据实验。
5.2.2创建入侵报警系统目就是防盗窃,防抢劫,如在发生盗窃,抢劫时,产生不报警,无法向外求援,而导致人员伤害与财产损失,因此,正常工作入侵报警系统不允许产生漏报警现象。
5.2.3“紧急报警装置应设置为不可撤防状态”就是条件紧急报警装置要使用24h设防。
入侵报警系统可使用自动设防功能,但不应使用自动撤防方法,特别是在发生报警后,不得使用自动撤防方法,应使用手动复位,对保证值班人员及时对警情进行处理。
报警控制设备在报警发生后,警号发出声响时间普通设定为固定,当超过这一时间,警号就停止鸣响,此时若系统未手动复位或撤防,在对下任一情况下,建议条件警号再次发出警告:一是报警防区再次发生入侵时;二是警号停止鸣响时间超过30s。
5.2.4入侵报警系统设备保护再严密,系统如不具备检验输出线路断路,短路与问题报警功能,系统将是摆设。
探测器,输出设备箱(包括分线箱),报警控制设备或控制箱如不具备防拆报警功能,将导致探测器,输出,控制设备起不到应有探测,输出,控制用处。
在很多工程中,经常产生设备防拆开关不连接,或入侵探测器报警信号及防拆报警信号连接到一个防区,在撤防状态下,系统对探测器防拆信号不响应,这种设计方案或安装是不适合探测器防拆保护条件。
因此,为保证系统运用有效性,对于可设防/撤防防区设备防拆装置,即探测器,输出设备箱(包括分线箱),报警控制设备或控制箱等防拆报警要设为独立防区,且24h设防。
5.2.5本条所条件系统能够显示与记录各种资料,发生报警后报警资料保持对及资料保持全新,不可更改等,就是为了能够解决方案责任认定与防止造假。
因此,运用入侵报警系统时,不同操作方法员要设置其不同操作方法密码。
5.2.82随着技术信息发展,入侵报警系统输出逐步及公共网络融合,由于公共网络主要是为其他服务,并不是专为人侵报警系统使用,且其网络内数据流量变化较大,而入侵报警系统是为安全而设,需报警响应时间要短。
因此,为了保证监控中心能够及时知道各防范区域情况,本款规定“局域网,电力网与广电网入侵报警系统:不大于2s”,也就是说,不够够该条件局域网,电力网与广电网不能运用,即条件局域网,电力网与广电网如应用入侵报警系统输出,要为入侵报警系统信号输出有一个相对独立信道,对保证报警响应时间。
5.2.9声音复核装置要能清晰地探测现场内人话音,走动,撬,挖,凿,锯时发出声音,在情景噪声不大于45db(a)情况下,声青复核装置灵敏度调到最大值90%时,所能探测最大范围,应能足够现场保护需,其信噪比≥45db。
5.2.10由于前端无线设备大多使用电池供电,一旦电池电耗尽,设备将无法工作,因此,条件前端无线设备工作在欠压状态时,应发射问题信号给监控中心,对便及时更换电池,保证系统正常运用。
6设备选型及设置6.1探测设备探测器选型与布设是系统设计方案关键,要根据报警设备原理知识,特性,适用范围,局限性,现场环境状况,气候情况,电磁场强度及光线照射变化等来选择合适探测器,设计方案合适安装位置,安装角度对及系统布线。
还要根据运用具体情况来选型,如用途或运用场所不同,探测原理知识不同,探测器工作方法不同,探测器输出开关信号不同,探测器及报警控制设备各防区连接方法不同等。
探测器种类较多,按探测器警戒范围普通分为对下几类:空间式入侵探测器:包含室内用多普勒微波探测器,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室内用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微波与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磁开关入侵探测器,室内用被动式玻璃破碎探测器等;面控式入侵探测器:振动入侵探测器,声控振动双技术信息玻璃破碎探测器等;线控式探测器:主动式红外入侵探测器,微波墙式探测器,激光式探测器,光纤式周界探测器,长导电体断裂原理知识探测器,振动电缆探测器,泄漏电缆探测器,电场线感应式探测器等;开关点控式探测器:磁开关入侵探测器,微动开关,紧急报警装置,压力垫,短导电体断裂原理知识探测器等。
6.2控制设备相比较完善报警控制设备具有不同功能特性防区种类,且每个防区回路都可独立编程代码。
防区设防种类普通有对下多种:按防区报警是否设有延时时间可分为:瞬时防区与延时防区;按探测器安装不同位置与所起防范功能不同可分为:内部防区,出入防区,周界防区,日夜防区,24h防区与火警防区等;按用户主人是否外出还是逗留室内不同设防情况可分为:外出设防,留守设防,迅速设防,全防设防等。
报警控制设备操作方法要具有保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