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代谢筛查现状及诊治进展_20140927
遗传代谢病的分子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

遗传代谢病的分子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
遗传代谢病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类罕见疾病,通常对人体的代谢过程造成影响,导致机体无法正常代谢一些重要物质。
目前,遗传代谢病的发现率日益增加,其中有些疾病对患者的生命甚至会造成威胁。
因此,从分子层面研究遗传代谢病的检测和治疗方法,可以提高对患者的救治水平。
首先,分子遗传学技术在遗传代谢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现在,通过
DNA检测技术能够对患者的遗传基因进行检测,识别可能导致疾病的基因突变。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及早发现具有遗传代谢病风险的人,提前对疾病进行治疗,从而降低遗传代谢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其次,分子遗传学技术在遗传代谢病的治疗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
针对不同的遗传代谢病,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比如,在苯丙酮尿症的治疗中,患者要遵循特定的饮食控制,同时可以通过输注亚麻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黏多糖病的治疗中,可以通过基因疗法等方式进行干预。
另外,还可以采用细胞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最后,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也可以使遗传代谢病的治疗更加精准。
对于某些
疾病,根据其导致的具体代谢物紊乱情况,可以针对特定基因进行调节。
比如,在囊性纤维化的治疗中,可以针对CFTR基因进行基因编辑,以矫正基因突变的影响。
总的来说,分子遗传学技术对遗传代谢病的诊断和治疗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针对遗传代谢病的治疗将会更加准确、更加个体化。
作为医学研究者,我们应该关注遗传代谢病的研究,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广宁县儿童遗传代谢病现状及治疗研究

广宁县儿童遗传代谢病现状及治疗研究目的:调查和了解广宁县新生儿和临床高危儿童遗传代谢病发病现状,并进行疾病筛查和针对性的治疗。
方法:选取2013年4-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出生新生儿和门诊接诊的临床高危0~3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美国API3200型MSMS仪器,应用衍生法试剂进行检测,对阳性结果的新生儿或患儿进行再次检验,仍显示阳性的新生儿或患儿进行召回复查,完善尿气相色谱质谱和其他特殊代谢产物的检测,对确诊的新生儿或患儿给予特殊的饮食或药物治疗。
结果:广宁县中医院近2年共进行新生儿和0~3岁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人数22 485例,其中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筛查为可疑阳性的总例数为1483例,召回1387例,累及检出疾病4种,分别为苯丙酮尿症、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发病率为1∶5621;对应相应的疾病给予对应的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诊治率达到100%,进行至少1年的随访,目前未出现明显病情反复。
结论:公认为罕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在广宁县也存在发病率,应对新生儿和0~3岁的临床高危儿童进行早期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有利于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不良预后。
标签:广宁县;儿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是因为基因突变而引起的酶缺陷、细胞膜功能异常或受体缺陷,进而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中间或旁路代谢产物发生蓄积,或中末代谢产物缺乏而引起的一组具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其中包括脂肪酸、氨基酸和有机酸代谢疾病,疾病种类较丰富,总发病率最高可达1∶3000,占据先天缺陷疾病的主要位置[1]。
这些疾病往往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能够造成患病儿童发生严重的智力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健康安全,但这些疾病通过早期的筛查和治疗能够达到治疗目的,在症状出现前筛查出疾病风险对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外科学家就将串联质谱应用于筛查遗传代谢病中,经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不断探究,通过多种同位素内标实现一次性检测多种物质,实现了快速高效的筛查效果。
遗传代谢病的诊治进展PPT课件

VS
特殊饮食
对于某些遗传代谢病,提供特殊的饮食配 方可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同时减少或 消除不适症状。例如,对于脂肪酸氧化缺 陷患者,提供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可以 减轻其肌肉和肝脏损伤。
药物治疗
针对病因的药物
对于一些遗传代谢病,开发针对病因的药物 可以有效地治疗疾病。例如,对于囊性纤维 化患者,使用针对CFTR蛋白的药物可以改 善其肺部和肠道功能。
支持和保障。
05 展望未来
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基因组学研究
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深入挖掘遗传代谢病的基因变异,为疾病 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代谢组学研究
通过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变化,发 现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遗传代谢病病例进行深度挖掘,提 高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准确率。
遗传代谢病的诊治进展
目录
• 遗传代谢病概述 • 遗传代谢病的诊断技术 • 遗传代谢病的治疗进展 • 遗传代谢病的预防和管理 • 展望未来
01 遗传代谢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遗传代谢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酶、 载体蛋白或受体等的缺陷,引起代谢 过程中的障碍,导致一系列临床异常 的疾病。
分类
根据缺陷的代谢物质不同,遗传代谢 病可分为氨基酸代谢病、有机酸血症、 脂肪酸氧化缺陷等。
遗传代谢病的遗传学基础
单基因缺陷
大多数遗传代谢病是由单个基因缺陷引起的,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 质参与了代谢过程中的不同环节。
染色体异常
部分遗传代谢病与染色体异常有关,如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 导致的疾病。
基因突变类型
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包括点突变、插入或缺失、基因复制或基因缺失 等,这些突变可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完全丧失,进而影响代谢过程。
小儿遗传代谢病的早期筛查与治疗进展

02
早期筛查方法与技术
新生儿筛查项目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
01
通过检测新生儿血液中TSH(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以发现先
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苯丙酮尿症筛查
02
通过检测新生儿尿液中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以诊断苯丙酮
尿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
03
通过检测新生儿血液中17-羟孕酮等激素水平,以发现先天性肾
小儿遗传代谢病的早期筛 查与治疗进展
汇报人: 2024-01-16
目录
• 遗传代谢病概述 • 早期筛查方法与技术 • 治疗原则及策略 • 典型案例分析 • 挑战与遗传代谢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遗传代谢病是一类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以代谢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常导致患儿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 碍、多脏器损害等严重后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技术
探索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技术在遗传代谢病治疗中的应用,为患者 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手段。
06
总结与建议
重视早期筛查工作
普及新生儿筛查
在新生儿期进行遗传代谢病的筛查,有助于及早 发现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完善筛查技术
不断提高筛查技术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减少漏诊 和误诊的可能性。
加强筛查宣传
向公众普及遗传代谢病的知识和筛查的重要性, 提高家长的认知和参与度。
加强患者教育和家属指导
提供专业咨询
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专业的遗传咨询和饮食指导,帮助他们了解病 情和管理方法。
定期随访评估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
家属心理支持
关注家属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应 对压力和困难。
儿童遗传代谢病的新诊疗方法与研究进展

1
精准医学的应用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基因测序和代谢 组学等技术在儿童遗传代谢病的诊疗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家建议, 应进一步完善基因测序和代谢组学技术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针对性。
2
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儿童遗传代谢病的诊疗涉及多个学科领 域,如儿科、遗传学、代谢病学等。专 家强调,应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协作,形 成综合诊疗团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 疗服务。
遗传代谢病分类
根据代谢产物的不同,可分为氨基酸代谢异常、有机酸代谢异常、脂肪酸氧化异常、尿素循环障碍、糖代谢异 常、金属代谢异常及维生素等营养物代谢异常。
发病原因及机制
基因突变
大多数遗传代谢病由单基因遗传 引起,包括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 连锁隐性遗传等。基因突变导致 编码的酶、受体、载体等蛋白功 能缺陷。
生化代谢紊乱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蛋白功能缺 陷,使得机体生化代谢紊乱,造 成中间或旁路代谢产物蓄积,或 终末代谢产物缺乏。
临床表现多样性
不同的遗传代谢病有不同的临床 表现,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如 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 、骨骼系统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运动障碍、肝脾肿大、皮疹、黄疸 等。部分患者在新生儿期即出现症状,如低血糖、酸中毒等。
3
关注患者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关注疾病的控制, 还应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专家建议, 应加强对患者心理、营养等方面的关注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医生在使用新诊疗技术过程中的经验分享
早期筛查和诊断
临床医生普遍认为,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儿童遗传代谢病的治疗至关重要。通过使用先进的基因测序和代谢组学技术 ,能够在早期发现疾病迹象,为后续治疗争取更多时间。
遗传基因检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遗传基因检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遗传基因检测是一种通过对个体基因组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揭示与遗传性疾病、个体特征和家族史相关的信息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增加,遗传基因检测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遗传基因检测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遗传基因检测的现状目前,遗传基因检测已经广泛应用于疾病风险评估、个性化药物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管理等方面。
具体来说,遗传基因检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 疾病风险评估:通过检测个体携带的特定基因变异,可以预测某些遗传性疾病的患病风险,例如乳腺癌、卵巢癌和帕金森氏症等。
这为个体提供了早期预防和干预的机会,有助于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
2. 个性化药物治疗:通过遗传基因检测,可以分析个体对特定药物的代谢能力和药效反应,从而指导医生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达到个体化的治疗效果。
3. 生活方式管理:遗传基因检测还可用于预测个体对某些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例如酒精代谢能力、咖啡因敏感性等,从而指导个体调整饮食习惯、锻炼方式和环境选择,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二、遗传基因检测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个体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遗传基因检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1. 个体定制服务:未来,遗传基因检测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
通过对个体基因组的全面解读,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疾病风险评估和药物反应预测,并为个体制定量身定制的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
2. 多因素综合分析:除了遗传基因,个体健康还受到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未来,遗传基因检测将与其他因素的分析相结合,形成全面综合的健康分析和解决方案,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3. 新兴技术的应用: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如单细胞测序技术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等,将为遗传基因检测带来更高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宽遗传基因检测的应用范围和深度。
遗传疾病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遗传疾病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遗传疾病是指由遗传变异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遗传性疾病和某些遗传倾向性的疾病。
遗传疾病的诊断一直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传统的诊断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遗传疾病诊断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以下内容将为您介绍遗传疾病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常见遗传疾病的诊断方法常见的遗传疾病有先天性心脏病,血友病,囊性纤维化,苯丙酮尿症等等,这些疾病的诊断通常采用基因检测的方法。
基因检测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某一基因或染色体段进行定性、定量或测序分析,以判断某种疾病是否存在。
目前,基因检测已经成为遗传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之一,具有准确性高、敏感性强、检测速度快等优点。
二、遗传疾病诊断技术的现状1. 外显子测序技术(Exome Sequencing)外显子测序技术是指对一个个体的大部分编码蛋白的外显子进行测序,从而确定其DNA序列。
该技术准确性高、方法简单,已经成为遗传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外显子测序技术只能测定编码区域,因此,未被测序的非编码区域变异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使得该技术在某些疾病的诊断上面仍然有所限制。
2. 基因芯片技术(Gene Chip)基因芯片是一种基于微电子制造技术,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固定在微芯片上大量的DNA探针为检测物,对分子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和遗传变异进行检测和分析。
这种技术在高通量、高速度的同时,也具有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遗传病的甄别和诊断。
三、遗传疾病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1. 基因组测序技术(Whole Genome Sequencing)基因组测序技术是指对一个个体全部的DNA进行测序,以检测它所携带的所有基因和变异信息。
该技术可以提供全面,详细的遗传信息,从而有望解决外显子测序技术的局限性。
但是,该技术还面临着测序误差率高,费用昂贵等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也将逐渐得到解决。
2. 分子诊断技术(Molecular Diagnosis)分子诊断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手段对人体的分子结构、功能、代谢等指标进行检测和诊断的一种技术。
遗传性代谢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遗传性代谢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遗传性代谢疾病是由于遗传缺陷引起的一类疾病,多是由于身体缺乏某种酶类物质导致。
该类疾病常常是儿童期常见的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无法糖尿,这些疾病若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和终身贫瘠等长期后果。
因此,遗传性代谢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一直是医学领域课题。
一、基因诊断遗传性代谢疾病的基因诊断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因诊断技术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有缺陷的基因,进而进行早期干预。
目前,基因诊断技术的主要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序列分析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的DNA序列。
第二种是基因芯片技术,该技术通过检测基因芯片上特定基因片段的信号变化,进而确定基因存在缺陷。
二、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利用生物技术将正常基因注入到患者的体内,实现缺陷基因的正常替代。
目前,基因治疗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中许多应用的基因治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包括对苯丙酮尿症、囊性纤维化和X-连锁遗传性血小板减少伴有巨型血小板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
三、基因编辑CRISPR-Cas9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它通过将CRISPR蛋白结合Cas9酶靶向特定的DNA序列,实现权威更改基因序列。
随着CRISPR-Cas9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疾病可以使用该技术实现治疗。
在遗传性代谢疾病治疗方面,研究已开始尝试使用CRISPR-Cas9技术,修复对应的基因缺陷。
四、肝细胞移植肝细胞移植是一种针对部分遗传性代谢疾病的治疗方法。
在肝细胞移植的过程中,医生将健康肝细胞移植到受体的肝脏中,进而替代受体肝部分健康的肝细胞,实现肝部代谢功能的恢复。
此方法在患有部分遗传性代谢疾病时常常得到应用,但是移植的多次失败和排斥反应的出现也制约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
总结随着时代的进步,遗传性代谢疾病治疗技术不断被拓展和完善。
一方面,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肝细胞移植技术和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也为遗传性代谢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连书 xhhanls@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小儿内分泌/遗传科
主要内容
遗传代谢病简介 遗传代谢病筛查现状 串联质谱技术简介 串联质谱在遗传代谢病筛查及检测中 的应用 遗传代谢病诊治进展
遗传代谢病简介
( 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 IMD) 基因突变导致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某些酶、受 体或载体等缺乏发生的疾病 多为单基因遗传病。 大部分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部分属于伴性遗传 遗传代谢病病种繁多,目前已发现近 3000余,单病发 病率低,但总体发病率可达活产婴儿的1/500。
正常 代谢 途径
遗传代谢病发病机制
酶
代谢物(A)
辅酶(C) 代谢物 ( A1) 代谢物 ( A2) 代谢物 (C1) 代谢物 (C2)
代谢物( B)
异 常 代 谢 途 径
代谢物 (B1) 代谢物 (B2)
遗传性代谢病的分类
氨基酸代谢病:苯丙酮尿症、枫糖尿病、酪氨酸血症、同型 胱氨酸尿症,非酮性高甘氨酸血症 尿素循环障碍: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瓜氨酸血症、 精氨酸琥珀酸血症、精氨酸血症等 有机酸代谢病:甲基丙二酸血症、丙酸血症、异戊酸血症、 戊二酸血症、多种羧化酶缺乏症等 脂肪酸代谢(氧化)病:短链、中链、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 酶缺乏症,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等 糖代谢病:糖原累积病、 G6PD缺乏症、半乳糖血症等 溶酶体贮积症:粘多糖病、戈谢病、尼曼皮克病等 其他: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肝豆状核变性等
5
国内串联质谱应用单位 (医院,非筛查)
北京市:北京儿童医院、八一儿童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中山六院、深圳市 儿童医院 湖北省:同济医院 成都市:华西二院 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西京医院 江苏省:南京儿童医院 辽宁省:盛京医院 吉林省:吉大一院 云南省:云南省人民医院 江西省:江西省儿童医院
遗传代谢筛查现状 (多病种筛查)
串联质谱技术:一次实验可筛查45种疾病(目前正 在广泛应用) 基因筛查技术:一次实验可筛查数十种至数百种疾 病(是将来发展的方向)
串联质谱技术
(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S/MS)
质谱仪:通过检测物质的质量与电荷比(m/z),对物 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仪器 串联质谱仪:由两个质谱串联而成二级质谱
上海市:新华医院、儿童医院、儿科医院 浙江省:浙江儿童医院 北京市:北京市妇幼 广东省:广州市妇幼、广东省妇幼深圳市妇幼、佛山妇幼、东莞妇幼、 中山市妇幼 山东省:济南市妇幼、青岛市妇幼、潍坊市妇幼、烟台妇幼、泰安妇幼 广西自治区:广西妇幼、柳州妇幼 重庆市:重庆市儿童医院 河南省:河南妇幼 陕西省:陕西省妇幼 湖南省:湖南省妇幼;福建省:泉州市妇幼
采用血滤纸片作为检测样品,易于采集及递送,节省时 间和成本
筛查疾病确诊方法
结果显著异常即可诊断疾病:HPA,MSUD,Citrin蛋白 缺乏症,MMA,PA,IVA,GA-I,MCD,MACD,MADD,CUD等 部分疾病需要MSMS及GCMS联合诊断:MMA、PA、MCD、 OTCD、酪氨酸血症等 结果轻度异常确诊依据:基因突变检测,酶活性测定 及其他实验室检查 临床患者:需要结合临床表现
有机酸血症(14种)
甲基丙二酸血症 ( MMA ) 丙酸血症 ( PA ) 异戊酸血症 (IVA ) 戊二酸血症I型 (GA-I) 生物素酶缺乏症(BTD) 全羧化酶合成缺乏症 (HOSD) 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 (3-MCC ) 3-甲基戊烯二酰辅酶A 水解酶缺乏症 ( 3-MCH 〕 3-羟 -3-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酶缺乏症 (3-HMG ) -酮硫解酶缺乏症 (BKT) 2-甲基 -3羟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MBD) 丙二酸血症(MA) 2-甲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HBD) 异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IBD) C3, C3/C2 C3, C3/C2, Gly C5, C5/C2 C5DC, C5DC/C8 C5-OH, C3, C5OH/C3 C5-OH, C5OH/C3 C5-OH, C5OH/C3 C5-OH, C5OH/C3 C5-OH, C5OH/C3 C5-OH, C5:1 C5-OH C3DC C5 C4
串联质谱检测结果分析 (酰基肉碱降低)
C0(游离肉碱)及多种酰基肉碱显著降低: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继 发性肉碱缺乏症 C0降低,其他酰基肉碱正常:继发性肉碱缺乏
氨基酸代谢性疾病(17种)
高苯丙氨酸血症 (HPA) 鸟氨酸氨甲酰磷酸转移酶缺乏症(OTCD) 酪氨酸血症 I、II、III型(Tyrosinemia) 枫糖尿病 ( MSUD) 瓜氨酸血症-I、II型(Citrullinemia I、II) 精氨琥珀酸尿症(Argininosuccinic Aciduira, ASA) 精氨酸血症(Arginasemia) 同型胱氨酸尿症 ( Homocystinuria) 高甲硫氨酸血症(Hypermethioninemia) 组氨酸血症(Histidinemia) 高脯氨酸血症 (Hyperprolinemia) 高鸟氨酸血症(Hyperornithinemia) 非酮性高甘氨酸血症( Nonketotichyperglycinemia) 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同型瓜氨酸尿症综合症 Phe, Phe/Tyr Cit Tyr, Met Leu, Val Cit ASA,Cit Arg Met Met His Pro Orn Gly Orn, Cit
遗传代谢病常规辅助检查
B超检查:肝,脾肿大 心脏彩超:心肌肥厚,心脏扩大,二尖瓣返流 头颅核磁共振:脑发育不良,脑白质变性,脑沟及 脑池增宽,脑积水 脑电图:异常脑电图
遗传性代谢病的危害
神经系统:发育落后(智力、运动、 语言),抽搐,失明,失聪 营养不良 肌无力 肝、肾功能损害 死亡:死亡率很高 患者家庭经济及心理负担 社会负担
串联质谱在遗传代谢病筛查 及检测中的应用
串联质谱在新生儿筛查中 的应用概况
北美洲:美国、加拿大 欧洲:德国、英国、法国、荷兰、奥地利、捷克、 葡萄牙、意大利等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亚洲:日本、韩国、中国、沙特阿拉伯、新加坡、 泰国、菲律宾、印度
国内串联质谱应用单位 (筛查中心)
甲硫氨酸: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瓜氨酸: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氨甲酰磷 酸合成酶缺乏症 多种氨基酸降低:继发于营养不良
串血症-I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 乏症 C8 (辛酰肉碱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中链酰基辅酶A 脱氢酶缺乏症 C10 (葵酰肉碱):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C12、 C14、C16、C18:继发于肝功能损伤,多种酰基辅酶A脱 氢酶缺乏症,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I缺乏症 C12、 C14、C14:1、C16:C18: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 症,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串联质谱技术的优点
检测病种多:
可在 2分钟内检测出45种遗传代谢病。适合大规模遗传代谢病筛 查和临床疑似患儿的诊断性检测。
准确的检测结果和极低的假阴阳性率
由于串联质谱同时检测数十种参数,可计算各种参数间的比值, 这样通过检测参数及参数间比值水平的高低,对相关疾病的诊断准 确性提高,显著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为什么要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 筛查??
1
遗传性代谢病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期)
喂养困难,食奶少,呕吐,腹泻,体重不增 少动,嗜睡,抽搐 黄疸延迟消退 肌无力或肌张力增高 皮肤大片状皮疹 肝肿大
遗传性代谢病的临床表现 (婴幼儿及儿童期)
急性期(感染诱发):嗜睡,昏迷,抽搐,酸中毒,猝死 神经系统:发育落后(智力、运动、语言),抽搐,肌无力或肌张 力增高,精神、心理症状 消化系统:喂养困难,进食少,反复呕吐、腹泻,黄疸,肝脾肿大 心脏:心肌肥大,肥厚性或扩张型心肌病 骨骼:畸形,佝偻病 肌肉:肌无力(抬头晚,走路晚,易疲劳) 肾脏:肾病 皮肤与头发:头发黄,肤色浅或深;皮肤大片状皮疹,黄色瘤 容貌:大头或小头畸形,面容异常
遗传性代谢病的临床表现 (成人期)
神经科,肌病,肌无力 精神科:精神分裂症,心理异常 肾脏科:肾病 产科:孕妇肉碱缺乏
遗传代谢病常规实验室检查异常
难治性酸中毒 反复低血糖 长期贫血 肝功能异常 高氨血症 血乳酸增高 肌酸激酶显著增高 长期尿酮体阳性 血脂、胆固醇增高 胆汁酸增高 甲胎蛋白增高
3
串联质谱检测结果分析 (氨基酸降低)
串联质谱检测结果分析 (酰基肉碱增高)
C0(游离肉碱):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缺乏症,继发于肝功能损伤, 继发于口服或静滴左卡尼丁 C3 (丙酰肉碱 ):甲基丙二酸血症,丙酸血症,多种酰基辅酶A羧化 酶缺乏症 C4 (丁酰肉碱 ):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乙基丙二酸脑病 C4OH(3-羟基丁酰肉碱):酸中毒,短链-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 乏症 C5 (异戊酰肉碱):异戊酸血症, 2-甲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C5OH(3-羟基异戊酰肉碱):多种羧化酶缺乏症,3-甲基巴豆酰辅 酶 A羧化酶缺乏症,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3-羟-3甲基戊二酸尿症
串联质谱检测结果
60余种氨基酸和酰基肉碱 40余个氨基酸或酰基肉碱之间的比值 筛查或检测45种疾病
串联质谱检测结果分析 (氨基酸增高)
甲硫氨酸:Citrin蛋白缺乏症,酪氨酸血症,继发于肝功能损伤, 高甲硫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苯丙氨酸:苯丙酮尿症(包括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 酪氨酸: Citrin蛋白缺乏症,酪氨酸血症,继发于肝功能损伤 亮氨酸、缬氨酸:枫糖尿病 瓜氨酸:Citrin蛋白缺乏症,瓜氨酸血症-I型,精氨酸琥珀酸尿症 精氨酸:精氨酸血症,Citrin蛋白缺乏症 甘氨酸:丙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症 多种无关联氨基酸增高:静滴氨基酸,非特异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