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流水堆积地貌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流水地貌》PPT课件 高中地理 湘教版PPT36页

《流水地貌》PPT课件 高中地理 湘教版PPT36页
《流水地貌》PPT课件 高中地理 湘教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2.1+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流水地貌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

2.1+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流水地貌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

(1)简述熔岩堵河后熔岩坝坝上、坝下流水作用的变化。(4分) (2)分析圣拉斐尔瀑布消失的过程。(8分) (3)圣拉斐尔瀑布消失一年后,熔岩坝也被完全冲毁,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1) ①坝上河流落差减小,流速减慢,侵蚀减弱,堆积增强(2分) ② 坝下河流落差增大,下切侵蚀、溯源侵蚀增强(2分)
课堂练习
读长江沿岸地貌图,完成1-3题。 1.主要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B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有利于人类居住的是( B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图中地貌从源头到入海口排序正确的是( A )
A.④①②③ B.④②③①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有利于发展农业 常常有村庄分布
山前冲积扇
流水地貌概述
3、流水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
下蚀
V型河谷 丹霞地貌
侧蚀
槽型河谷 河曲→牛轭湖
溯源侵蚀 袭夺河 瀑布
流水堆积地貌 冲积扇 河漫滩
河漫滩
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 期淹没的部分称为河漫滩
河流阶地
河漫滩
河床
河谷中被水流淹 没的部分,随水 位涨落而变化。
河漫滩
3、流水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
下蚀
V型河谷 丹霞地貌
侧蚀
槽型河谷
溯源侵蚀
河曲
牛轭湖
流水地貌概述
3、流水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
下蚀
V型河谷 丹霞地貌
侧蚀
槽型河谷 河曲→牛轭湖
溯源侵蚀
河曲、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流水地貌概述
3、流水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
下蚀
V型河谷 丹霞地貌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课件2.1流水地貌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课件2.1流水地貌

结合概念和图片说说滑坡 和泥石流差别。
三、滑坡和泥石流
2015年11月13日, 遂昌苏村发生了大 型山体滑坡。
推测滑坡多发地区 的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陡峻、地质构造 复杂、岩石风化破碎。 地区雨季长,降水多。
2.滑坡发生条件 1.岩体比较破碎; 2.地势起伏较大; 3.植被覆盖较差。
遂昌苏村山体滑坡
A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T0 B.T1
C.T2 D.T3
A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 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 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 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
从扇顶到扇缘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从冲积扇扇顶端到扇缘,地势降低,流速变慢,流水搬 运能力下降,导致泥沙堆积。颗粒大、密度大的先堆积, 颗粒小、密度小的后堆积,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 明显的分选性。
二、流水堆积地貌
地貌景观
位置
特点(实例)
冲积扇( 洪积扇) 冲积平原 江心洲
三角洲
沟谷出口处
河流中下游、 盆地
➢河流阶地地面平坦, 组成物质颗粒较细, 土壤较为肥沃。
思考:图中一二三级阶地,哪个形成的最早?
三级阶地
河谷地区:河流阶地
详解教材:流水侵蚀地貌——河流阶地
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 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 场所? 提示: (1)河流阶地地势平坦,便 于耕作。 (2)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临近河流,水源丰富, 方便取水,又不被洪水淹没 (4)河流是天然的防御设施

2.1流水地貌(第1课时)教学设计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2.1流水地貌(第1课时)教学设计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基础,对地貌的概念和分类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流水地貌的学习将更加深入。然而,学生在流水地貌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与人类活动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可能仍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流水地貌知识的掌握程度,注重引导学生从已知知识向新知识过渡,搭建知识框架。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流水地貌知识的掌握。
2.教学方法:采用个别提问、集体回答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步骤:
(1)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流水地貌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特点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3)集体讨论答案,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1.培养学生对流水地貌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通过学习流水地貌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地貌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流水地貌知识的同时,提高地理学科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学生在地理分析与评价能力上的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任务,使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提高。
3.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流水地貌的奥秘。
4.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综合考虑学生的学情,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掌握流水地貌知识的同时,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高中地理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流水地貌第1课时 流水侵蚀地貌(共32张PPT)

高中地理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流水地貌第1课时 流水侵蚀地貌(共32张PPT)
1
连绵耸立的高山
2
一望无际的平原
3
4
漫天黄沙的沙漠
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变质 作用
岩浆 活动
地壳 运动
风化 作用
侵蚀 作用
搬运 作用
堆积 作用
固结 成岩
5
风力地貌
冰川地貌
常见的地貌类型
Common geomorphic types
6
流水地貌
海岸地貌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第一节 流水地貌
地表水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如 冲沟、河谷),而且把侵蚀的物质,经搬运作用后堆积起来,形 成各种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这些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 为流水地貌。
8.牛轭湖多形成于( C )
A.河流源头 B.峡谷河段 C.平原地区 D.河流上游
25
1.曲流
2.曲流颈部愈窄
3.河流切通曲流 的颈部
4.牛轭湖形成
河流摆动 形成弯曲
河流不断冲刷与 侵蚀河岸,河曲 随之不断地发展
河流截弯曲直,原 有的蛇曲被废弃
旧河道成 26 为牛轭湖
27Βιβλιοθήκη 河漫滩: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 部分称为河漫滩。
2. 结合新生代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相关知识,查看我国年 降水量分布图,讨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的直接 原因与该地区地壳抬升有关, 同时由于该地区降水丰富,河 流径流量巨大,流速快,侵蚀 作用强。总体上看,大峡谷是 地壳上升和流水下切侵蚀共同
20
作用的结果。
流水地貌 1.定义:流水是地表常见的外力作用形式。 流水塑造的地貌,称为流水地貌。

高中地理_流水地貌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地理_流水地貌教学课件设计

溶蚀作用 淀积作用
地面喀斯特地貌
云南昆明的石林
重庆武隆天坑
地下喀斯特地貌
石钟乳
石笋
结合课本,说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貌景观
峰林
溶蚀洼地
1
2
孤峰
3
地下河
石钟乳Biblioteka 落水洞4石柱 石笋
结合图片,描述喀斯特地貌的特点?
特点:地表高低起伏,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 地下河等形态各异的奇特景观
识别你手上的地貌景观照片,派代表在中国地图 上进行标记
什么地貌?原因是什么?
②在坡面以下的平面上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形成什么地貌?
再观察:描述峡谷的主要特点
峡谷:河岸谷壁陡峭, 深切而狭窄的谷地,多 呈V形谷
再观察:描述冲积扇的主要特点(位置、形状、 地势、沉积物厚度、颗粒粗细)
流水作用探究实验2
1.实验设计:如果在本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河口三角洲的模拟
流水作用探究实验1
1.目的:探究流水作用对地貌的塑造 2.器材:小箱子、一堆沙土、水、小旗 3.步骤:①将沙土堆放到小箱子的一边,制成斜坡,在坡面上插 小旗②用水瓶在小旗略靠下的位置匀速的浇注水流③每组选派两 名实验员、四名观察员、两名记录员,记录实验结果。 4.观察思考:
①流水过后,坡面上发生哪些变化(小旗、宽度、深度)?形成
实验,需要怎样设计? 2.步骤: ①在山麓挖出一条沟谷,用塑料条造出一条河流,清理掉河口处 的泥沙。 ②用水瓶在坡面上方匀速的浇注水流
3.观察思考:流水作用后河口处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其形成过 程。
再观察:说出河口三角洲的主要特点(位置、形状、 地势、沉积物厚度、颗粒)
河口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
位于河流入海口处, 呈三角形,河网密布, 地势低平,土层深厚, 多沙洲,易发生洪涝

2.1.2流水堆积地貌 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2.1.2流水堆积地貌 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流水堆积地貌——实验
问题1:与实验一相比,实验二、三A面侵蚀沟的深度 和宽度有什么变化?
问题2:与实验一相比,实验二、三B面堆积物与颗粒 物等多少有什么变化?
流水堆积地貌——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A面
A面
A面
B面
B面
B面
α=20°
α=20°
α=25°
实问化验题?二12:、与三实与验实一验相一倒间比相水和,比速其AB,度他面加步深堆侵快骤度积蚀,同更物沟倒1大。与的水,时颗深宽粒度度物和倒 步更的宽水 骤宽多度时 同!少有1间,有什α与调什速么至度么变2和5变°其。化他?
流水堆积地貌——三角洲
扇状
尖头状
鸟足状
• 尼罗河三角洲
• 长江三角洲
•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流水堆积地貌——三角洲与冲积扇
扇状
• 尼罗河三角洲
流水堆积地貌——三角洲与冲积扇
相不同:
地山貌前:(较 山为 麓平 )坦 地、 带,坡度骤降;流速减缓;河流 成携因带:物都 质因 大河 量流 沉流 积速降低,挟带泥沙沉积 ①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②扇顶到扇缘地势逐渐 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③规模一般较小, 地势略呈弧形,整体性较强
剧变缓,河道变开阔,流速剧减, 扇
所携带的物质在沟谷出堆积形成
扇状堆积体
• 成因类似,区别在于洪积扇是在
洪 积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暂时性河流在 扇
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
流水堆积地貌——江心洲
江心洲系河流中的沙洲,由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多位于河流中下游, 或流速相对缓慢的宽谷段。
流水堆积地貌——河漫滩
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平;流速降低;河流携 带的泥沙堆积→三角洲平原(颗粒小)注:受 到海水的顶托作用 ①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 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②规模较大,地势更低平,且河道、沙洲更多。

2.1.2流水堆积地貌课件高一地理

2.1.2流水堆积地貌课件高一地理
1. 面 积 仍 在 扩 大 的 平 坦 面 是
( A)
A. T0 B.T1 C.T2 D.T3
A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D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从扇顶到扇缘,地面逐渐降低, 坡度逐渐变小,堆积物由粗到细,分选性逐渐变好。
冲积扇
粗 细
思考1:冲积扇形成的外力作 用是?
流水的沉积作用
思考2:冲积扇有哪些形成条件?
1、丰富的泥沙来源 2、河流出山口地势低平 3、流速缓慢,泥沙淤积
2.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
冲积平原:在河流的中下游,或河流流经盆地时,常形成沙洲和
形成过程及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
2.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
A.减小河流流速
B.减弱洪水灾害
C.增加航运距离
D.增强河道淤积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 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 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 没T0。据此完成3—5题。
2、河漫滩: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
3、河流阶地: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 称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 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
河 流 阶 地
河漫滩 河床 河漫滩
【探究】超出一般洪水位线以上的河漫滩或河床,呈阶梯状分 布在河谷两侧,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运用所学知识,思考 河流阶地的成因?
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 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抢答
1、冲积扇分布在哪里? 2、河流流出山口的时候河道、地势、 流速、流量有何变化? 3、描述冲积扇的形态、地势特点? 颗粒物有什么变化?
颗粒大,沉积层厚
颗粒细小,沉积层薄
实验冲积扇景观图
小组抢答
深入思考
4、描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5、冲积扇的水源、土壤有什么特点?
实验冲积扇景观图
河漫滩
问题思考:河漫滩发育在哪一侧河岸?
2、影响河流沉积(堆积)的因素 ①流速 ②流量 ③含沙量 ④地势
实验器材
塑料盒、砂土、一瓶水
实验目的
演示流水堆积作用
实验步骤
1、将砂土堆成小山。 2、将瓶中的水,从山坡上方缓缓倒下。
实验思考
1、冲积扇分布在哪里? 2、河流流出山口的时候河道、 地势、流速、流量有何变化? 3、描述冲积扇的形态、地势特 点?颗粒物变化?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之
学习目标
1、识别流水堆积地貌景观,说明流水堆积地 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2、结合景观图、示意图、演示实验,理解流 水堆积地貌的特点。
温故知新
流水作用
侵蚀 搬运 堆积
河流侵蚀地貌
自主学习
1、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
况下,会沉积起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
1
2

凸岸
A
B 凹岸
凸岸
凹岸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河 漫滩连成平原
黄河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提示:
三角洲 的分布、 形成过程、 特点
尼罗河三角洲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说出三种地 貌名称,描述 其位置、形 成过程、特
点?

当堂达标
朗诵古诗,回答问题。
《庐山桑落洲》
——唐 • 胡玢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1、诗中“古岸”指的是①岸还是②岸?
2、诗中“数家新住处”会出现在①岸还是②岸?
人们在此建立“新住处”,是因为此处具备哪些有利条件?
课后作业
• 实验地点:学校操场南侧沙堆。 • 实验要求:
根据课上实验情况,小组间交流合作, 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制定改进实验的操作步骤 选出代表完成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