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2.品味语言,借鉴描摹自然美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感受文章意境美,运用想象力描述文中的自然景观

2.在深入研读课文的过程中,领悟王维诗文中的禅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文中作者对朋友深切思念之情

2.体味王维身在官场,心系山林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鉴赏课文中描写寒山月夜冬景和山村春色的文字

难点:思考、领悟王维诗文中的禅意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阅读法拓展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疏通课文中的字词,并尝试描绘出春冬二景

(二)导入:题目解析

(王维写信热情邀约裴迪同游)

(三)自由朗读课文,用心感受春冬二景之美,再用语言把它描绘出来(播放配乐)

1.山中冬景图

提问:请描述一下山中冬景(教师点评,强调重点字词)

(月、水光、寒山、林火、犬吠、夜舂、疏钟构成了一幅山中冬景图,运用了视听结合,以动衬静,由近而远的手法,使画面更富有层次)

提问:用几个词语简单概括一下山中冬景

(静谧、清冷、幽远)

小结:请学生示范朗读,再一次带我们走进这清幽静谧的山中冬景

2.等待中的春景图

听音乐:让学生朗读改写自原文春景的散文(感受春意,走入画中)

提问:用几个词语简单概括一下春景(点出“当待”、“斯之不远”的含义)

(色彩斑斓,生机勃发,明丽欢快,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小结:苏轼云: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文)中有画

(全体朗读二三段)

(四)山中景色虽美,裴迪“方温经”,已在山中的王维为什么执意邀约他前往呢?

(若非同为“天机清妙者”,又怎能领略其中“深趣”,王维与裴迪不仅是至交,更是难得的知己,王维又怎能舍弃这样的游伴呢?)

(五)讨论:山中观景的王维孤独吗?寂寞吗?

(孤独是客观的状况,寂寞是主观的感受,“独往山中”的王维也许孤身一人,但并不寂寞,他是闲适悠然的,哪怕在清冷的冬夜观赏山中美景,也是一种享受)

(六)进一步讨论:身处寒冬,王维为什么能心怀暖春呢?

补充材料:笃信佛教的王维:王维的名和字合起来,是一个佛的名字:维摩诘维摩诘是与释迦同时的一个印度僧人,曾向弥勒、文殊和舍利弗等讲说过大乘教义他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

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来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更为优闲,“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并吃斋奉佛,“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每天退朝之后,他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被称为“诗佛”

明确:能观“景外之景”的王维,正是因为他内心宁静,摒弃物欲,才能真正超越自我,任它风吹雨打,我心自岿然不动,正所谓“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这正是王维诗文的禅意所在(七)拓展:印象中的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提问:结合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分析本诗中的禅意

(尾联反用古意直抒胸臆句中的“王孙”出自《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此乃规劝隐居山林之士早日回到现实中来而王维却恰恰相反,他宁愿留在这洁净纯朴的山野,欣赏美妙迷人的秋景,哪管它早已春意阑珊呢!)

文言知识积累

1.与山僧饭讫而去完毕,终止。离开。

2.故山殊可过旧的。很,非常。过访,游览。

3.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鄙,自我谦称。就,便。休息。

4.北涉玄灞,清月映郭黑色。城郭,外城。

5.村墟夜舂舂米,捣谷。

6.僮仆静默,多思曩昔从前,往昔。

7.步仄径,临清流也狭窄的小路。到,动词。

8.白鸥矫翼举。

9.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无义。或许。

10.非子天机清妙者天性。指清新脱俗。

11.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不急的事,闲事。指游赏山水。

12.然是中有深趣矣这中间,其中。

13.因驮黄檗人往通过,由,介词。

翻译下列句子:

1.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译文:您正在温习经书,我不敢轻易打扰你,就独自一人去山中,在感配寺休息,同山僧一起吃过斋饭后才离去。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

译文:如果不是你这样天性敏慧、情趣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相邀呢?然而,这山中有着浓郁的情趣啊!不要忽略。我通过(由、借)运送黄檗的人顺便带这封信给你。我不一一详述了。

线上教学《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导学案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线上教学 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 (学生版)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构建与运用: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2.文化传承与理解:品味本文“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文章中的人情美,学习本文写景的艺术与构思的方法。 4.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诵读和探究的方法,鉴赏文中所描绘的美景,感受文中所表现的真挚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鉴赏文中的写景特点,感受文中所表现的真挚友情。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感悟文中描绘的景物所含有的深趣与禅意。 三、教学方法 1.加强阅读,再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大意。 2.加强导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大意,了解文章结构特点。 3.结合文意,进行探究,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和议论特点。 4.加强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赞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对盛唐田园诗人王维作品的高度评价,那么,我们就通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这篇书信体的散文来领略这一艺术风格。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赞誉:“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对王维诗作的高度评价。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顾我们学过的王维的一些诗句:高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又感受到了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歌风格。然而,今天我们学习的不是他的诗,也不是他的画,是他的一篇书信体的散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板书题目) (用王维的诗句导入,增强讲课的韵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回顾学过诗句,加强学生对王维诗歌风格的印象) 二、作者和背景: 1.关于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盛唐派代表作家。以尚书右丞终,又称。崇尚佛道,世称诗佛后半生多过着隐居生活。

2021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 乐高教育以为: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的身上有着自然的爱好和本能,而发挥其本能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布满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往探究知识的奥秘。以下是 ___精心的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班乐高活动:灵活的小车 执教者朱翔 活动目标: 1、掌握方向盘、操纵杆的概念,拼搭能灵活转弯的小车,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2、通过设计、改造小车,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活动准备: 乐高一盒,搭建好的小车,马路路线图一张,视频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 (放音乐《小汽车》)(幼儿在教师带领下,开小汽车形式入场,开到指定位置)“到站啦!我们找个位置站站好” “刚刚我们玩了开小车的游戏,正好前两天,我们也用乐高玩具也搭建了一辆小汽车呢,看,我们面前有一条宽宽的马路。让我们拿起小车,来玩一玩吧” (放音乐《小汽车》)(事先交代不同方向的小朋友往哪个方向开)(玩的过程中会发生碰撞) “把小车放在这里,请回到你们的位置上去吧”(幼儿在垫子上做好) 刚在我们玩得真开心,不过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有没有遇到问题啊?---撞车了,太挤了 很多小朋友的车挤在了一起,你们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当我们发现两车要相撞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某某小朋友你来试一试”(请小朋友来试一试,能不能避让开,提出要求,车轮不能离开地面。) “小车只能往前走,不能拐弯”“你们能想办法让我们的小车拐弯吗?” 二、出示小车,引入方向盘和操纵杆的概念 “我这有一辆车,你们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可以转动 “在这个小车里面藏着一个小小的秘密哦,想不想知道?”---想 “我们来看一看”(视频) “看明白没有?你们说说看”----方向盘转动,带动操纵杆车轮转动 “方向盘和车轮之间是什么连接的”---轴“这根轴就是操纵杆。” “这就是小车能够拐弯的秘密,老师的小车就是有了方向盘、操纵杆。当我转动方向盘的时候,车轮就跟着。。。” 三、展示PPT分解图

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设计教案和精彩片段对话

课题:24 风娃娃 【教学要求】 1.会写本课的“车、得”等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助、使”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风娃娃都做了哪些事情。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讲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干什么。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本课的“车、得”等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助、阵”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风娃娃都做了哪些事情。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谜语,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出个谜面:(出示课件 2) 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云朵见它让路。 2.指名说谜底。(风) 3.同学们,你们有谁见过风吗 ? (指名见过风的同学说说风【设计意图:猜谜语导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是怎样的)风是这样的神奇,你了解它吗?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风娃娃》。(板书课题 24风娃娃) 二、识字解词,读顺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出示课件3)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出示课件4) chē de yānɡ miáo hàn chǎnɡ shānɡ lù 车得秧苗汗场伤路Array ①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汗”,后鼻音“秧、场、伤”,翘舌音“车、场、伤”,边音“路”。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③识记生字 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加一加:“氵”加“干”是“汗”;“亻”加“人”加“力”是“伤”,“?”加“各”是“路”。 换一换:“扬”减“扌”换“土”就是“场”。“映”减“日”换“禾”就是“秧”。“碍”减“石”换“彳”,就是“得”。 猜谜语:“花底离离弄日影”是“苗”。 (2)出示新词(出示课件5) 帮助.使劲 ..哗.啦表示 ..摇摇摆.摆责.怪栽.树拉.船 ①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识记,如“哗、秧”。

《风娃娃》教案

《风娃娃》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6 风娃娃 教学目标: 1、认识“抽、续”等12个生字,会写“夫、表”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写生字;体会风娃娃的好心。 教学难点:明白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对别人是不是有用的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 风) 2、板书:风娃娃。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去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字词,出示词语:(吸气、纤夫、流汗、行驶、表示、风筝、责怪、很伤心、抽上来、断断续续、无影无踪、高兴极了)读词语,知道和“吸”相反的是“呼”;理解“纤夫”。同桌互读词语。 3、分行板书生字:抽示筝伤踪责 续夫汗吸极 指名读第一行,读这一行你有什么发现?区分平、翘舌音,齐读。 指名读第二行,有两个字特别像(吸极) 4、写字指导:吸极。你发现什么?书空右半部分;师范写; 生练写,评议。 三、整体感知,学习第一自然段 1、风娃娃长大了,出示图,风妈妈让他去做什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 3、指导读好风妈妈的话:自由练;指名;齐读。 4、自由读2――8自然段,思考:风娃娃听了妈妈的话,去做了哪些事情? 5、 6、指名说,板贴卡片:吹风车、吹船帆、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 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梁伟新授课班级:高二(1)班 一、教学目标: 1、读通本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2、感受古代书信的典雅美,王维诗文意境美。 3、引导欣赏王维裴迪间的脱俗友情。 二、1、教学重点:感受此信“文中有画”的特点 2、教学难点:欣赏王裴间脱俗友情 三、教学准备:1、导学案 2、口译且背诵文章 四、教学时长: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导练法、读思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王维诗《相思》《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注:裴迪酬赠王维的诗歌有28首,王维写给裴迪的有30多首 2、析题:“书”是一种怎样的文体?“山中”在哪?“秀才”时代不同解。 3、感知鉴赏全文: ①师生共读文章。(范读、个人读、齐读) ②文言知识检查落实。(字词解释、特殊句式、重点句翻译→学案体现) ③王维写信给裴迪的目的何在?为什么?(用原文回答,理由要三条以上) 4、感悟:为什么王维能感受到山中别致的美?为什么只能邀请裴迪才能共赏?结合诗歌《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来谈。 (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说“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认为更多时候,生活不是缺少美,也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面对美时缺少共振的心灵。) 5、表达:《与老梁书》的回信《与诸生书》 6、作业:①《与老梁书》升级版。 ②阅读文评《为什么说盛世读王维》,尝试反对作者的观点,写草稿200字左右。

与诸生书 诸生在信中予吾一切关注、关切、关爱,老梁一并谢过。 “老梁”确定会成为“老老梁”;“老梁”会不会成为“梁老”,这事难说的很。即使海威抬爱说我已是“梁老”。 常小妞的糖大家都尝过。黄丽记着老梁发糖时的一抹微笑和一句洋洋自得的话语:什么样的人就会买什么样的糖。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那糖最最精致。 张陶认为老梁上课像爱唠嗑的东北大妈。啟元不太同意此观点,他认为老梁是“金刚怒目”。老梁一直认为自己是菩萨低眉、尼姑思凡。老梁平生乐事就是看丑女出嫁、美女出家,看好人不高寿、贼人老不死。 大家一致认为“春风过驴耳”是老梁温柔且毒辣的批评,一度占据咱班热搜词条第一名。老梁进一步认为只听“春风”的“驴”必然会丧失驴生三季,驴生会变得残缺不全。 老梁的小理想就是站到讲台前,带领一帮愿意跟他一道看风景的人岭南塞北、风霜雨雪、古今中外、家长里短,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直到地老、不管天荒,等到他也长成一道风景。施一公说:一生只为一件小事而来。“诸生虐我千百遍,我待诸生如初面”,如此,很好。 实中人老梁白 知己,莫过于陪你疯、陪你闹、陪你哭、陪你笑,陪你—陪你 你是接舆狂人,我是五柳先生,或许你是子期、我是伯牙。 不对,你是秀才、我是摩诘,你便是我,我便是你。 你说芙蓉堪怜、自开自落;可知知音顾怜、善哉善哉。 你说轻舟隔水、遥遥不识;可知泊舟由我、闲看清波。 你说连山秋色、惆怅何极;可知山翠拂衣、且行且忆。 你说浮名何益、从此安禅;可知渡头落日、醉笑狂歌。 我说:寒山清月、辋水沦涟、村墟夜舂、疏钟相间,念往昔、仄径清流赋诗情不已。 我说:春山可望、春水生波、春风百草、春色可期,待来年、相邀从游美景有深趣。 天机清妙如你无忽不一。

乐高教学设计

教会小朋友认识建筑房子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城南实验小学林水祺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进行搭建,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使用材料:常规积木、造型积木、ppt。 活动准备:幼儿积累建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联系 1、出示小朋友,以参观他家的位置为由,导入教学活动。 师:我叫小明,今天我带你们去我家那附近看一看,有很多漂亮的建筑在哪,准备好了吗? 2、音乐游戏《钻山洞》,让幼儿一个个通过钻过拱门,出示小明家附近的建筑ppt。 师:我家到了,请大家跟我一起走一走,去看一看吧,看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些新奇有趣的建筑。 1)请幼儿观察图片,你们发现有哪些建筑呢? 提问:大家看看,我家附近有哪些有趣的建筑呢? 2)和幼儿一起分享不同建筑物的外形特征。 提问:谁能说说这些建筑像什么呢?由哪些图形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二、建构 1、让幼儿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乐高积木来搭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起建筑。

2、出示操作材料。 3、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让幼儿按操作要求进行活动,孩子自由选择积木搭建,老师观察指导。 三、反思 1、请幼儿介绍自己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跟同伴交流一下,你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有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搭建的建筑?请个别搭建比较特别的幼儿出来示范讲解) 2、你搭的建筑物有什么特别之处,用来干什么的? 四、延续 1、分组合作,给小动物建一个动物园。 提问:我们搭建了这么多的建筑,把他们放在哪里好呢?幼儿回答。现在你们分成两组每组6人,每组搭建一个小区,把你们的建筑物放进小区里。 2、展示作品。 师:好了,现在你们的小区都搭建好了,可以把你们搭好的建筑物搬进去啦。

小学语文_风娃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风娃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秧、抽”等7个字,通过情境创设等方式随文识记并理解“助”等6个字,利用口诀指导书写“秧、场”两个字,写好穿插。 2.通过情境创设、教师范读等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借助提示提高复述课文的能力。 3.借助板书理解道理,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 重点:自主识记“秧、抽”等7个字,随文识记并理解“助”等6个字,指导书写“秧、场”两个字。 难点: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读好课题 1.创设情境,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读好题目中的轻声。 (二)初读课文,猜学字词 1.让我们跟随风娃娃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猜一猜。 2. 语境识字第一组: 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许多船工正拉着一艘大船。 风筝在空中摇摇摆摆,有的还翻起了跟头。 就这样,风娃娃吹跑了人们晾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 (1)出示句子,反馈识字情况。

(2)出示词语,联系生活实际和做动作等巩固识字。 3.语境识字第二组: 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哗啦哗啦地向田里流去。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1)先读句子,再出词语,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识字。 (2)读好描写声音的两个词语“哗啦哗啦”“嗨哟”,为后面学习描写声音的词语做好铺垫 4.指导书写“秧”,同样方法一字带一字学习“路”:引导读帖,总结口诀。指导书写,评价反馈。 秧:左收右侧齐右放笔画长横要插点下 路:左收右侧齐右放笔画长撇尖插提下 (三)随文识字,学讲故事 1.读好愿望,随文识“助” 风娃娃有一个愿望,请你来读。出示: 风娃娃长大了,他想像妈妈一样去帮助人。 (1)认识“助” (2)字源理解“助” (3)指导停顿,读好句子。 2.问题引领,整体感知 带着愿望,风娃娃都到了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用圆圈圈出来。 3.“田野”精读,学习复述 (1)我们先去田野看看,风娃娃在田野做了什么。

(完整版)《风娃娃》优质课教案_模板

《风娃娃》优质课教案_模板 《风娃娃》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是什么?抓不住他的身子,看不见他的影子,小时摇动树枝,大时推动房子。孩子们,猜猜它是什么呀?(风) 2、揭题:今天我们请来的新朋友是来自风家族的一位小成员(出示图片)——风娃娃。(板书课题) 3、这几天,风娃娃碰到了一件烦心的事,这不,它写信向我们求助来了。想和老师一起看看这封求助信吗?(课件出示求助信) 求助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风妈妈的孩子风娃娃,我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大伙儿都夸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前几天,风妈妈见我已经长大了,就叫我去帮助人们做点事。你们知道吗?我可喜欢帮助人们做事了,可是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人们有时还要责怪我?呜…… 你们的朋友:风娃娃 (1)质疑:风娃娃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呀? (2)是呀,看到风娃娃这么伤心,你一定想帮助它。可是,风娃娃到底做了哪些事,求助信上可没告诉我们,怎么办?那就赶紧请出手中的“小博士”(晃动书)吧!让我们一起到书里弄个明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第一次读课文,你想对小伙伴提点什么要求呢? 1、相信有了大家的温馨提示,我们一定会把课文读好,开始吧。(学生自由读) 2、趣味识字 过渡:风娃娃看到你们读书这么认真就吹来了许多智慧果子,吃了它们我们就会变得更加聪明了。(课件:带生字词语的果子出现。) 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生字词。 现在,淘气的生字宝宝跟着风娃娃去野外玩了,你还能认出他们吗?(课件出示去拼音生字)开火车读。 交流识字方法。 3、过渡:刚才我们玩得很开心,现在生字朋友跟着风娃娃回到课文里去了,我们也跟着再次回到课文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教学设计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教学设计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本单元第三篇文章,且篇幅短小,字词句疑难相对较少,故可不把字词掌握当作教学重点。根据本文内容和写法上的特点,着重从其写景特点以及文中所包含的人生旨趣入手进行分析鉴赏,可培养对自然山水的审美鉴赏力和借鉴如何描摹自然美景的方法。 【学生分析】 初中人教版和苏教版都已选了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并且而两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着惊人的相似,而初中教材已安排学生对作者在信中大幅写景与写作目的的关系作了了解。 【三维目标】 1、理解文意,把握深趣。正确评价课文中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水之美的感受力。 3、品味本文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4、培养诵读和品味文言文精巧语言的能力,培养鉴赏优秀古代散文的习惯与技能。 【重点、难点】

品读、鉴赏课文描写寒山月夜景色和想象与友人一同欣赏春景的情景的文段,是学习的重点;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设想】 拟将课文与吴均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借助对吴文的复习顺利导入新课,并且在复习旧课的基础上对新课进行学习,既能温故又极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真正做到温故知新。 【课时安排】 一课时。 【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对照注释,查找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弄懂文意。 2、复习《与朱元思书》一文,比较与本文的相通之处。 3、记下预习中的问题,留待课堂共同解决。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

乐高教学设计

乐高教学设计 ----《程序与程序设计》之旋转木马

马,调试程序,不断优 化。 学生分组活动和电机结构;常用测量工具准备。 Contemplate (引导学生评价和反思实践活动的成果) 思考与分析 通过让学生上台来讲解和演示所设计的机器人旋转木马,让学生自己反思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去寻求解决的方案,使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程序控制结构的理解;通过采取老师和同学提问,小组成员答辩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科学精神,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资源及 环境师:同学们,布置给大家的任务都完成 了没有? 老师展示ppt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各个小组按照ppt 上面所列的问题,准备5分钟的发言, 待会儿依次上台来,讲解你们所设计的 系统,并演示旋转木马。 在学生讲解完后,老师给予掌声鼓励。 在学生演示完后,针对演示过程中,出 现的一些问题,老师进行提问。 在所有的小组完成了讲解和演示之后, 老师要进行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任务,大家都完成 得非常出色! 生:都完成了! 学生分小组,依次上台 讲解,并演示旋转木马。 在学生讲解完后,其他 小组同学给予掌声鼓 励。 演示小组的同学共同回 答老师的疑问。 其他小组同学提问 演示小组的同学共同答 疑 学生鼓掌 通过设置小组 成员上台讲解 和演示的活动, 让学生进行充 分的反思和总 结。 通过设置老师 提问和学生提 问的环节,让师 生之间、生生之 间进行思维的 碰撞,进一步促 进学生的反思。 老师通过在课 堂上肯定学生 的表现,进一步 激发学生课后 自主开展学习 的热情。 学生通过填写 课堂评价表,完 成对自己,以及 组员的评价,对 整堂课的表现 进行量化评价。 制作好 ppt课 件 演示的 同学和 其他小 组同学 都围在 旋转木 马两 旁,营 造一个 良好的 互动氛 围。 提前设 计好学 生的量 化评价 表。

风娃娃教学设计及反思.

风娃娃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8-01-09 风娃娃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谜底:风。) 2.板书课题,谈话激趣:你们有没有体验过风?风吹过来是什么感觉?如果风太大了呢?(播放课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风的? 二、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提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朗读,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 2.学生自己拼读生字,同桌互学生字。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读词比赛:抽水、断断续续、吸气、高兴极了、纤夫、流汗、表示、风筝、无影无踪、伤心、责怪。 提示:“责、踪”是平舌音;“抽、示、筝、伤”是翘舌音。“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 4.多种形式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教师注意正音。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读一读。风娃娃做了哪些坏事?也读一读。 6.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好事:(1)吹大风车(2)吹帆船 坏事:(1)吹风筝(2)吹衣服、吹小树

三、提问设疑,研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播放课件。(风娃娃吹动风车。) (2)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小组读,然后派一个人来比赛读,并指导朗读。(理解“断断续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学生配上动作表演。)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播放课件。(风娃娃吹帆船。) (2)风娃娃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指导朗读。(理解“纤夫”,学生配动作表演。) 3.全班朗读第二、三段。 4.你知道风娃娃还可能做哪些好事?(让学生利用校园网找风娃娃可能做哪些好事,在班级中交流。) 5.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读这一句话。你们觉得它这样想对不对? 播放课件:(风娃娃做坏事。) 6.小结:看来光有做好事的心愿是不够的,帮人们做好事,也不是光有力气就够了,你们回家后再找一找风娃娃好心办坏事的资料,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写字指导 1.屏幕出示四个生字:夫、表、示、号。 2.学生观察写好这四个字的注意点,说一说哪个字最难写? 3.示范写“表”,提示下半部分不是“衣”。 4.提醒“夫”与“天”的不同;“号”的最后一笔。 5.学生先书空,再描红、临写。 6.展示学生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风娃娃教学设计

风娃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夫、表”两个字。引导学生运用联想、组词、字理、比较等方法识记“吸、极、汗、夫、示、伤”等字;运用联系上下文、字理析词的方法理解“断断续续、纤夫”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着急、高兴、伤心等不同语气,体会出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能读出着急、高兴、伤心等不同语气,体会风娃娃的心情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激趣:(板:娃娃)齐读。问: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娃娃?(洋娃娃、木娃娃、泥娃娃……),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娃娃(课题板完整)齐读课题。 2、风娃娃到底是个怎样的娃娃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完课文,再读读预习时画的词语。 师:谁来读读你圈画的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他画的词语和你一

样吗?指名读 2、课件出示词语 师:把这些词语搬到大屏幕上谁来读? 抽上来断断续续吸了一口气高兴极了纤夫 流着汗行驶表示风筝无影无踪伤心责怪 3、师: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重点强调“责、踪”是平舌音;“抽、示、筝、伤”是翘舌音。“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师:带着刚才同学们的提示再读。①指名读②男女生对读 4、师:如果把你认识的字去掉,你还会读么? 5、师:那就请同学们把书端起来,同桌查读书中生字条里的生字,要记得互相帮助哦。 6、反馈 师:刚才在检查读生字的时候,哪个字是你教会同桌的? 生:“责”“踪”是平舌音,我同桌读成翘舌。我帮他改正过来了。 师:XX同桌俩知道互相帮助,真值得表扬! 7、大屏幕出示生字 师:把这些生字宝宝请到大屏幕上谁来读? ①指名读②齐读 师:我们来开小火车读好吗?真自信,能把小火车开的又快又好吗?XXX你当火车头,嘟嘟,小火车开起来啦。 师:真不错,开小火车读也难不倒你们。 8、不同方法记忆生字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组刘冬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②鉴赏文章中的人情美,学习本文写景的艺术与构思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和探究的方法,鉴赏文中所描绘的美景,感受文中所表现的真挚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所表现的真挚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品读、鉴赏课文描写寒山月夜景色和想象与友人一同欣赏春景的情景的文段。 教学难点:鉴赏文中的写景特点,感受文中所表现的真挚友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探究法。 课前准备: 布置预习: 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对自己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 2、分析文中写景的句子,并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分析喜欢的原因是什 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赞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对盛唐田园诗人王维作品的高度评价,那么,我们就通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这篇书信体的散文来领略这一艺术风格。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赞誉:“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对王维诗作的高度评价。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顾我们学过的王维的一些诗句:高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又感受到了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歌风格。然而,今天我们学习的不是他的诗,也不是他的画,是他的一篇书信体的散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板书题目) (用王维的诗句导入,增强讲课的韵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回顾学过诗句,加强学生对王维诗歌风格的印象) 二、学生齐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正确断句。结合注释独立地疏通课文,找出自己的疑问。(生自由诵读课文,疏通字词。教师巡视。) 三、学生自主交流疑问、老师点拨。再读课文。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4 风娃娃【教案】.doc

24风娃娃 1.认识“助、抽、使”等13个生字,会写“车、得、秧、苗”等8个生字,会写“田野、事情、风车”等12个词语。 2.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4.拓展积累“寒风、凉风、暖风”等词语,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做什么。 重点 1.能自主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通过学习,积累“风”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性格特点。 难点 1.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2.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1.识字写字 本课通篇没有标注拼音,鼓励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主动识字。教师宜先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经验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等方式大胆猜读,自主认读,猜不出来的字可以查一查字典,再组织交流。比如,认读“秧”等形声字,可观察字形,借助字的偏旁将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记。“哗”可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经验理解,如“哗啦哗啦”,还可运用课文情境积累其他表示声音的词语,如“呼呼”等。指导写字时,因为“车、得、苗”的横画较多,要引导学生注意“多横不重”,形态要有变化,横之间间隔相当。“路”横撇笔画穿插到足字旁中。“车”是独体字,笔顺是:横、撇折、横、竖。 2.朗读课文 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可先让学生自主朗读。对于一些特别难读的句子,教师可采用阶梯式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句子读连贯,还可以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句进行朗读感悟。如,文中有两处描写了风娃娃的心理活动:第4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教学时可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出内心独白语言和对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风) 2.板书:风娃娃。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年纪小,爱猜谜语,因而我用猜谜为切入点,板书后又提到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娃娃,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字求助于带拼音的小树叶。[明确读的要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使他们有事可做。这样可认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认读会认的字:助、使、劲、哗、秧、拉、表、示、摆、翻、栽、责,先自学在小组内交流,再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读得全对的小组能得5颗星

[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小组合作: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这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此是他做的坏事呢? 4.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5.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用小组合作的办法探究问题,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习惯] 三、写字指导 1.读左边的四个字 2.重点指导“秧” 3.配练习书写 4.同桌欣赏、评价 四、搜集资料,说说风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放音乐:朗读课文 2.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游戏识字 1.课前把要写的生字贴在苹果线上,并藏在学生的桌子里面。 2.告诉学生,在你们的桌子里有几个可爱的“红苹果”,请找一找。 3.找到“红苹果”的同学上台告诉大家,这个“苹果”的名字叫什么。 4.仔细观察,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通过游戏,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为他们创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 (三)写字指导 1.选择自己认为能写好的字描红 2.同桌欣赏评价 3.在小组内向同学请教难写的字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导学案(教师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师案) 教学目标: ①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②学习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体会本文“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特点。品味文中诗情画意的写景特征。鉴赏语言淡雅优美,富有情韵的特点。 ③领会文中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感悟文中描绘的景物所含有的深趣,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品读、鉴赏课文描写寒山月夜景色和想象与友人一同欣赏春景的情景的文段。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工诗画音律,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其诗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王维晚年长斋奉佛,其诗也明显带有参禅悟道的气息。故后世称其为“诗佛”。因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相,贬荆州长史,奸相李林甫当权,政治由此从较为清明转而日趋黑暗。王维一方面对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渴望在山水之间寻求宁静、安逸的生活环境,以洁身自好,躲避政治风险。 二、解题 1、“山中”:点明地点终南山 2、“裴秀才迪”:即裴迪,王维友人,曾任蜀州刺史,曾是辋川别业的常客。秀才:当时对士人的通称。 3、“书”: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寄……书”等,如《报任安书》。古人对书信有不同的称谓,如“书”“简”“札”“启”“笺”“帖”“表”“疏”“函”“上书”“奏议”“封事”“牍”“素”等等。“简”是竹片,“笺”是小竹片,“牍”是木板,“札”是小木板,“素”是白色的绢。写信所用的木板和白绢长度通常都在一尺上下,所以又叫“尺牍”、“尺素”。信件也有称为“函”“缄”、“启”的。 三、写作背景 辋川别业傍山临水,风景非常优美。裴秀才迪,即裴迪,他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主要诗人之一,裴迪曾是辋川别业的常客,是王维寄情山水的同道。他们经常一起“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品尝山林隐逸生活的乐趣。 这一年的腊月末,裴迪在自己家中温习经书,准备去应科举考试。王维居住在辋川别业颇有孤独之感,便写了这一封信给裴迪,约请他明年春天来这里与他同游。 预习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案

24、风娃娃教案

二、读文识字. (用时:17分钟) 1.提出自学要求:一 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 拼音读准生字. 2.组织学生自读课 文. 3.检查自读效果. (1)课件出示要求会 认的字. (2)采用多种形式指 导学生读生字:自由读、 齐读、抽读等. (3)开火车读词语. (4)出示带有词语的 句子,读通读顺,巩固字词 认读.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 画出生字,对照生字表中的拼 音读准. 2.小组合作识字: (1)有不认识的字,向同 学请教. (2)同学之间介绍自己 的识字方法. 3.(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自主选择生字,给生 字组词. (3)读好“筝”在“风 筝”中的轻声. 4.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同学之间赛读,通过多种形式 学会生词.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 音,打“√”表示. 2.组词. 三、借助语境,识字学词.(用时:20分钟) 1.出示三幅插图,引 导学生回答:风娃娃到了 哪里?做了什么? 2.观察图画,读课文 后交流. 3.你从文中哪几个自 然段中找到答案的,指名 读第2至6自然段. 1.观察图画,读课文交 流. 2.读第2至6自然段,把 课文读通顺. 3.风娃娃做了哪些事呢? 请照样子写一写. 吹风车

妈说的话?的.像风娃娃就好心办了坏 事,它吹跑了风筝、衣服,吹折 了小树,给人们帮了倒忙. 三、对话中明理.(用时:10分钟) 1.知道风娃娃做的这 些事后,你能不能对风娃 娃说一说,哪些事做得好, 哪些事做得不好? 2.学生交流. 3.情景对话. 出示风娃娃想的两句 话. 4.全班交流. 风娃娃凭着力气,为 人们做了那么多件事,可 人们还要责怪他?风娃娃 想不通,我们来帮帮它. 1.全班交流. 2.齐读风娃娃想的话,分 别体会风娃娃的心情. 3.全班交流.填空:风娃 娃,我知道人们为什么责怪 你,因为 . 7.回答问题.(只填序号) 风娃娃一共做了以下这几 件事: A.吹大风车. B.吹帆船. C.吹跑了风筝. D.吹跑了衣服、折断了小 树. (1)好事有: (2)坏事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一封拟人化的风娃娃的求助信,让孩子们耳目一新,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唤起了他们的责任心.有了这份情感的牵引,有了这样的期待,孩子们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最后以一封感谢信结束,明白道理的同时,使整节课结构完整,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2.围绕“人们喜欢还是责怪风娃娃”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小组探究.在交流学习体会时,我在重点处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品读、想象,使他们原有的理解得到深化.

风娃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风娃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风娃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材分析: “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有的漂亮得可爱,有的傻得可爱,有的淘气得可爱,还有的乖巧得可爱。总之,娃娃都惹人爱。 课文中的风娃娃怎么样呢?欣赏一下课文插图,你会看到风娃娃胖乎乎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长得真可爱。读读课文,你又会发现,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他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把风筝吹跑了,把人们晒的衣服吹跑了,还折断了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 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学生分析:风娃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 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

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像,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1.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是什么?抓不住他的身子,看不见他的影子,小时摇动树枝/article/,大时推动房子。 2.说说为什么猜“风”?你喜欢什么风?谁愿意说一说?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2篇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2篇Shanzhong and Pei Xiucai's teaching case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2篇 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2、篇章2: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篇章1: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学习断句,把握节奏。 2.积累部分实词。 3.赏析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学习断句,把握节奏。

2.赏析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方法指导: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的注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解题 (1)解题【山中】点明地点。【秀才】是唐代对中进士者的一种通称。【裴迪】王维友人,曾任蜀州刺史,曾是辋川别业的常客,也是王维寄情山水的同道。【书】点明了体裁。 (2)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盛唐诗人。官至尚书右丞。擅长诗与画,兼通音乐,并能使诸艺互通,尤以描绘山水田园的诗歌着称,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的山水诗,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也有一些是反映边塞和送别的诗作,如《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作品有《王右丞集》。 2、简介背景

《风娃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新课程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教材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安排了一些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 感悟生活的哲理。风娃娃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 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 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 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 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二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 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 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自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对“风”这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 成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创新教案《风娃娃》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创新教案《风娃娃》优秀教学设计 创新教案 《风娃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充分利用课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风娃娃做好事”的部分,并通过校园网的使用培养学生查找信息的能力。然后再播以往“风娃娃做坏事”的课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最后教学本课需要书写的8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谜底:风。) 2.板书课题,谈话激趣:你们有没有体验过风?风吹过来是什么感觉?如果风太大了呢?(播放课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风的? 二、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提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朗读,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 2.学生自己拼读生字,同桌互学生字。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读词比赛:帮助、抽水、使劲、哗啦哗啦、

秧苗、拉着、流汗、表示、风筝、摇摇摆摆、翻跟头、栽树、伤心、责怪、广场、风车、路边。 提示:“责、踪”是平舌音;“抽、示、筝、伤”是翘舌音。“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 4.多种形式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教师注意正音。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读一读。风娃娃做了哪些坏事?也读一读。 6.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好事:(1)吹大风车(2)吹帆船 坏事:(1)吹风筝(2)吹衣服、吹小树 三、提问设疑,研读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 (1)播放课件。(风娃娃吹动风车。) (2)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小组读,然后派一个人来比赛读,并指导朗读。(理解“断断续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学生配上动作表演。) 2.学习第3自然段。 (1)播放课件。(风娃娃吹帆船。) (2)风娃娃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指导朗读。(理解“船工”,学生配动作表演。) 3.全班朗读第2、3自然段。 4.你知道风娃娃还可能做哪些好事?(让学生利用校园网找风娃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