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单向板肋梁楼板设计实例(市政)

任务8:单向板楼盖设计实例【设计资料】某工厂仓库,为多层内框架砖混结构。
外墙厚370mm,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400mm ×400mm,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其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1.2.33。
楼面做法:楼面面层水磨石(10mm面层,20mm水泥砂浆打底),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图1.2.33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方案:包括结构平面布置、截面尺寸、选材。
2、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设计步骤】1、结构平面布置方案1)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2.33所示,确定主梁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2根次梁,次梁的跨度为5m,板的跨度为2.2m。
2)确定截面尺寸板厚h≥l0/40(按表1.2.1取用)=2200/40=55mm,考虑工业建筑单向楼板要求不应小于70 mm,故取板厚h=80mm。
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1/18~1/12)l0=(1/18~1/12)×5000=278~417mm,取h=400mm,则b=(1/2~1/3)h=(133~200)mm,取b=200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1/14~1/8)l0 =(1/14~1/8)×6600=471~825 mm,取h=600mm,则b=(1/2~1/3)h=(200~300)mm,取b=250mm。
3)选材(1)、混凝土:C25(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300级。
2、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荷载计算及计算简图①荷载计算:查表1.2.4可得水磨石地面自重为0.65kN/m2,混合砂浆17 KN/m3,钢筋混凝土25KN/m3,取1m宽板带计算可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0.65×1=0.65 KN/m80mm钢筋混凝土板:25×0.08×1=2.0 KN/m15mm板底混合砂浆:17×0.015×1=0.255 KN/m恒载标准值:g k=2.905 KN/m板的恒荷载设计值(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g =1.2×g k=3.486 KN/m板的活荷载标准值:q k=9×1=9 KN/m板的活荷载设计值(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q =1.3×q k=11.7 KN/m板的设计值总值:g+q=1.2×g k +1.3×q k =15.186 KN/m②确定板的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4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实例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姓名:赵炳琳学号:20120323老师:林拥军专业:土木工程年级:2012级10班;1;2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实例学号20120323,故题号为25。
其已知条件为:某多层工厂建筑,平面尺寸为21×27m ,采用砖混结构,内框架承重体系。
楼盖要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
外墙厚370mm ,柱为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
可变荷载标准值:Q k = 4.5kN/m 2,γ Q =1.3。
材料选用:C30混凝土;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其余钢筋采用HPB300级热轧钢筋。
4.1结构平面布置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得:f c =14.3 N/mm 2,f t =1.43 N/mm 2,E c =3×104 N/mm 2 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得:HPB300级钢筋:f y = f y ′=270N /mm 2,E s =2.1×105 N/mm 2HRB400级钢筋:f y =360 N/mm 2,E s =2.0×105 N/mm 2按照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设计板和次梁,按照弹性理论的方法设计主梁。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11所示,主梁为横向布置,跨度为5400mm,间距为7000mm ;次梁为纵向布置,跨度为7000mm ,间距为1800mm 。
区格长边与短边之比88.318007000=大于3,按单向板肋形楼盖进行设计。
(以L1方向为纵向)图2.11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截面尺寸(1)板:根据设计要求,h>l/40=1800/40=45mm又《规范》规定的最小板厚,工业建筑楼板:h≧80mm。
(书127页)故取板厚为80mm。
(2)次梁:截面高h=(1/18~1/12)l=(1/18~1/12)×7000=388.89~583.33mm 取h=500mm;截面宽度按(h/3~h/2)初估,1~1()2=3=⨯1(=3500250b0.hmm~~17.)2166取b=200mm。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2)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某工厂仓库的楼盖建筑平面图,如图一所示,环境类别为一类。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5.5kN / m2,楼盖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竖向承重结构体系采用外砖墙和钢筋混凝土内柱承重方案:1.设计资料(1)楼面恒载:楼面面层用20 mm厚石灰砂浆粉刷。
(2)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梁内受力纵筋为HRB335,其他为HPB235钢筋。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墙厚240 mm,板伸入墙体120 mm,次梁伸入墙体240 mm,纵墙在主梁端部处有外伸扶壁120 mm×370 mm,主梁搁置长度370 mm。
柱截面350 mm×350 mm。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6.3 m、次梁的跨度为7.5 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1 m,L02/l 01 =7.5/2.1=3.57≥3,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200/40=55 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 mm,取板厚h=80 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12=7500/18~7500/12=416.7~625 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 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10=6300/15~6300/10=420~630 mm,取h=600 mm,b=300 mm。
楼盖结构平面图布置图见图二。
3.板的设计⑴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泥砂浆面层: 0.65 kN / m280 mm钢筋混凝土板0.08×25=2 kN / m220 mm 石灰砂浆0.02×17=0.34 kN / m2小计 2.99 kN / m2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5.5kN / m2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0 kN / m2,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
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参考例题

某三层仓库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一、设计资料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6kN/m 2。
2、楼面水泥砂浆面层厚25mm (3/20m KN =γ); 梁、板均为20mm 厚纸筋石灰砂浆(3/17m KN =γ)。
3、材料选用:(1)混凝土:采用C25(2/9.11mm N f c =,2/27.1mm N f c =,3/25m KN =γ); (2)钢 筋:板采用HPB235级钢筋(2'/210mm N f f y y ==,b ξ=0.614)梁的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2'/300mm N f f y y ==,b ξ=0.550) 箍筋、架立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2'/300mm N f f y y ==,b ξ=0.550)4、楼面梁格布置图1-1 梁格布置图5、板、次梁及主梁相关尺寸的确定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按刚度条件板厚为mm l h o 5.5740230040≈=≥,按构造要求,工业房屋楼面的最小厚度为70mm ,则可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mm l h o )500~333()181~121(==,则取h=450mm ,截面宽度应满足mm h b )225~150()31~21(==,则取b=200mm 。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mm l h )690~460()141~81(0==,则取h=650mm ,截面宽度应满足mm h b )325~217()31~21(==,则取b=250mm 。
二、板的设计板的几何尺寸和计算简图如下2-1 板的几何尺寸2-2 板的计算简图1. 荷载 ①恒荷载板自重 0.08 ×25=2.0KN/m 2 楼面面层 0.025×20=0.5KN/m 2 天棚抹灰 0.02 ×17=0.34KN/m 2 g k =2.84KN/m 2 ②活荷载 q k =6.0KN/m 2 ③荷载组合设计值对于标准值大于4KN//m 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Q γ=1.3,所以有:g+q=1.2g k +1.3q k =1.2×2.84+1.3×6.0=11.208KN/m 22. 内力计算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各跨的计算跨度为:中间跨: 0l =n l =2.3-0.20 =2.10m边 跨: 0l = n l +2h=2.30-0.12-0.10+0.04=2.12m 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2.12 2.102.10- =0.009<10%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250
6600
边跨按以下二项较小值确定: ①
250 6350 6600
②
250 6350 6600
③
a
240
l01 ln1 2 6355 2 6475mm
l01 1.025ln1 1.025 6355 6514mm
图1-36(a)次梁的实际结构图
g q 24.74kN / m
-9.69×2.122/11 =-3.96
2 中间跨跨中
C 中间支座
1/16
-1/14
l02=2.10
9.69×2.102/16 =2.67
l02=2.10
-9.69×2.102/14 =-3.05
10 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 梁板结构
3. 板(B1~B6)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1 梁板结构
1.1 概 述 1.2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1.4 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 1.5 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1.6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 1.7 无梁楼盖 1.8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1.9 楼梯和雨蓬
1
1 梁板结构
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荷载总设计值: g q 3.19 6.5 9.69kN / m2
g 3.19
则1m板宽为计算单元时,板上荷载q+g=9.69kN/m。
9
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 梁板结构
3. 板(B1~B6)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3)板的内力——弯矩设计值计算 因边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 2120 2100 0.95% 10% 2100
2.2.4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2.2.4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1.设计资料某多层仓库为内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平面如图2.16所示。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6kN/m 2,楼面面层为20mm 水泥砂浆抹灰,梁板下面用15mm 厚水泥石灰抹底。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其他钢筋采用HPB300级,柱截面为400mm ×400mm 。
图2.16 仓库建筑平面图 2.试设计该楼盖,设计内容包括:1)按单向板肋梁楼盖布置主次梁,选择构件截面尺寸,绘制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2)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设计板和次梁,并绘制配筋图。
3)按弹性方法设计主梁,并绘制主梁的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
3.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选择由于一般单向板的跨度取为1.8~2.7m ,次梁的跨度4~6m ;主梁的跨度5~8m 。
确定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由此主梁跨度为6.6m ,次梁跨度为6m ,板的跨度为2.2m 。
根据构造要求,初定截面尺寸如下:板厚:按30lh >,2200=l ,且70≥h ,取mm 80=h ; 次梁:梁面按12~18ll h =,m m 6600=l ,取梁高m m 450=h ,梁宽按2~3h h b =估算,取m m 200=b ;主梁:梁高按8~141lh =,m m 6600=l ,取m m 700=h ,梁宽取m m 300=b 。
楼盖的梁板结构平面布置及构件尺寸如图2.17所示。
图2.17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及构件尺寸图 4.板的计算 1)荷载计算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 400.002.020=⨯kN/m 2 8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00.208.025=⨯kN/m 2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 255.0015.017=⨯kN/m 2 恒荷载标准值 655.2=k g kN/m 2 活荷载标准值 000.6=k q kN/m 2 荷载设计值应取以下两种组合的较大值 a.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986.10000.63.1655.22.1=⨯+⨯=⋅+⋅=k Q k G q g q γγkN/m 2 b.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044.9000.67.03.1655.235.1=⨯⨯+⨯=⋅⋅+⋅=k Q Q k G q g q ψγγkN/m 2 因此取q=10.99 kN/m 2计算 2)计算简图取1m 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计算跨度为:边跨:2020280120100220020=+--=+=h l l n mm或2040212012010022020=+--=+=a l l n mm 取小值 20200=l mm中间跨:mm 200020022000=-==n l l ;平均跨度为:mm 2010220002020=+=l跨度差:%10%1200020002020<=-可以采用等跨连续板的弯矩系数计算板的弯矩。
库钢筋砼现浇二层仓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此楼盖的板次梁、主梁

库钢筋砼现浇二层仓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此楼盖的板次梁、主梁。
一、设计资料:1、建筑楼盖平图(如图二)2、荷载:楼面水泥砂浆层厚20㎜(r=20KN/m2);楼面活载标准值q=4Kn/m2;梁.板均用20㎜厚混合砂浆抹灰(r=17kN/ m2)3、材料:砼C30;钢筋:板-HPB235级钢筋;梁-受力钢筋用HRB335级钢筋箍筋、架立筋用HPB235级钢筋.楼盖结构平面布置根据已知三曾仓库建筑平面图.对该楼盖结构作如下图布置(图二)二、确定板、梁截面尺寸次梁、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析方法设计,采用不需要作现浇验算的最小截面高度。
1、板厚: h ≧L/40=此值=2300/40=57.5mm 。
此值小于工业厂房楼面最小厚度80㎜的构造规定.所以取板厚h =80㎜.则h o =80-20=60㎜2、次梁h=(1/18~1/12)L=6000/18~6000/12=333~500mm 。
取h=450mm ; b=(1/3~1/2)h=450/3~450/2=150~225mm 。
取b=200mm ; 3、主梁h=(141~81)π=146900~86900=493~863(㎜) 取 h=700㎜ b=(31~21)h=3700~2700=233~350㎜ 取 b=250㎜4、柱:截面为正方形,尺寸为300×300㎜ 三、梁板支承情况:四、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一)板的截面和配筋计算 1、荷截板自重:1.2×0.08×25=2.4KN/㎡ 地面面层:1.2×0.02×20=0.48 KN/㎡天花抹灰:1.2×0.02×17=0.31 KN/㎡=3.19 KN/㎡ 楼面活荷载:q=1.3×4.0=5.2 KN/㎡合计: q+g=8.39 KN/㎡ 2、内力计算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中间跨:L=2.3-0.20=2.1m边跨:L=2.3-0.12+208.0-220.0=2.12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1.21.212.2-=0.009<10%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1表1 板的弯矩计算3、截面强度计算取板的截面有效高度h O =60㎜,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详见表2。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图示(“钢筋”相关文档)共10张

1)按比例画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
2)按同样比例(长度方向)画出主梁纵向配筋图。若
不需纵向钢筋弯起抗剪,则纵向钢筋弯起时只需满足正 截面受弯承载力要求(材料图覆盖弯矩图)及斜截面受 弯承载力要求(弯起钢筋弯起点距该钢筋充分利用点截
面距离不小于h0/2);
3)作材料图,确定纵向钢筋的弯起位置和截断位置, 具体做法应满足相关构造规定,例如负弯矩钢筋截
3)作材料图,确定纵向钢筋的弯起位置和截断位置,具体做法应满足相关构造规定,例如负弯矩钢筋截断,当其充分利用截面处V>0. 7ftbh0时,刚从充分利用截面向外的延伸长度不应小于1. 1)按比例画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 3)作材料图,确定纵向钢筋的弯起位置和截断位置,具体做法应满足相关构造规定,例如负弯矩钢筋截断,当其充分利用截面处V>0. 1)按比例画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 7ftbh0时,刚从充分利用截面向外的延伸长度不应小于1. 若不需纵向钢筋弯起抗剪,则纵向钢筋弯起时只需满足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要求(材料图覆盖弯矩图)及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要求(弯起钢 筋弯起点距该钢筋充分利用点截面距离不小于h0/2); 若不需纵向钢筋弯起抗剪,则纵向钢筋弯起时只需满足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要求(材料图覆盖弯矩图)及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要求(弯起钢 筋弯起点距该钢筋充分利用点截面距离不小于h0/2); 3)作材料图,确定纵向钢筋的弯起位置和截断位置,具体做法应满足相关构造规定,例如负弯矩钢筋截断,当其充分利用截面处V>0. 3)作材料图,确定纵向钢筋的弯起位置和截断位置,具体做法应满足相关构造规定,例如负弯矩钢筋截断,当其充分利用截面处V>0. 2)按同样比例(长度方向)画出主梁纵向配筋图。 1)按比例画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 若不需纵向钢筋弯起抗剪,则纵向钢筋弯起时只需满足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要求(材料图覆盖弯矩图)及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要求(弯起钢 筋弯起点距该钢筋充分利用点截面距离不小于h0/2); 7ftbh0时,刚从充分利用截面向外的延伸长度不应小于1. 3)作材料图,确定纵向钢筋的弯起位置和截断位置,具体做法应满足相关构造规定,例如负弯矩钢筋截断,当其充分利用截面处V>0. 7ftbh0时,刚从充分利用截面向外的延伸长度不应小于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阴工学院课程设计计算式课程名称:砼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课程编号:5102410学时学分:1周、1学分姓名:许洪跃班级:土木1121学号:25指导教师:何卫忠归口单位:建筑工程学院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题目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二、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2)板的配筋图(1:50)(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三、设计资料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m2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3、材料选用:(1)、混凝土:C30(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400或者RRB400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RB335。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一、 平面结构布置: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0.6,次梁的跨度为m 7.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m 0.2。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05401=≥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h =80mm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h =(121~181)L =(317~475)mm ,取h =400mm 。
则b =(21~31)h =(133~200)mm ,取b =200mm 。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h =(81~141)L =(429~750)mm ,取h =600mm 。
则b =(21~31)h =(200~300)mm ,取b =250mm 。
二、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1m 宽板带计算:水磨石面层 ×1= kN /m 80mm 钢筋混凝土板0. 08×25= kN /m15mm 板底混合砂浆×17= kN /m恒载: g k = kN /m活载: q k =8×1=8 kN /m恒荷载分项系数取;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m kN /0.4,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
于是板的设计值总值: q g +=k k q g 3.12.1+ m kN /3.8861=2、板的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 ×4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mm l h l l n n 1825025.1201828012010000022101=≤=+--=+=,取l 01=1820mm (a =120mm)中跨: mm l l n 0018200000202=-==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图:3、内力计算及配筋: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α系数如下: 表支承情况截 面 位 置端支座边跨支座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中中间支座 中间跨中 A1B2C3梁板搁支在墙上1/11两跨连续:-1/10三跨以上连续:-1/111/16 -1/14 1/16板 与梁整浇连接-1/161/14梁-1/24梁与柱整浇连接-1/161/14则由20)(l q g M +=α可计算出1M 、B M 、2M 、c M ,计算结果如下表:截面位置1 B2 C α1/11-1/111/16-1/1420)(l q g M +=α)/(m kN21.823.8861111⨯⨯4.181= 21.83.8861111-⨯⨯4.09-= 21.83.8861161⨯⨯2.81= 21.83.886114/1⨯⨯-37.4-=由题知:,20,1000mm a mm b s ==设则,mm a h h s 6020800=-=-=mm N f c /9.11=,mm N f y /210=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2M 、3M )和中间支座(c M )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
4、确定各种构造钢筋:⑴。
⑵。
⑶。
⑷板角构造钢筋:双向配置板四角的上部。
5、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采用弯起式筋,详见板的配筋图. 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次梁的支承情况:2、荷载计算:由板传来: m kN /391.62.2905.2=⨯ 次梁肋自重: ()m kN /6.12508.04.02.0=⨯- 次梁粉刷重 ()m kN /2176.017208.04.0015.0=⨯⨯-⨯ 恒载: m kN g k /2086.8= 活载: m kN q k /8.192.29=⨯= 设计值总值: q g +=k k q g 3.12.1+ m kN /53.35= 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 mm l l n 4750250500002=-==边跨: mm al l n 4875224022501205000201=+--=+= mm 48734755025.1025.1=⨯=≥n l ,取mm 487001=l (mm a 240=)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3、内力计算:由20)(l q g M +=α可计算出1M 、B M 、2M 、c M ,计算结果如下表:由n l q g V )(+=β可计算出A V 、Bl V 、Br V 、c V ,计算结果如下表: 4、截面承载力计算:⑴、次梁跨中按T 形截面计算,T 形截面的翼缘宽度'f b ,按mm s b mm l b f 220020020001667500031310'=+=+<=⨯=≤,故取mm b f 1667'=。
梁高: mm h h 36040400,4000=-== 翼缘厚: mm h f 80'= 判定T 形截面类型:mm N h h h b f f f f c ⋅⨯=-⨯⨯⨯='-''601108.507)280360(8016679.110.1)2(α ⎩⎨⎧⋅⋅>⋅=)(10.50)(61.768.507中间跨中边跨中m kN m kN m kN 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⑵、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 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mm h 340604000=-=,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向钢筋考虑,取mm h 3600=⑶、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⑷、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5、构造配筋要求:沿全长配置封闭式箍筋,第一根箍筋距支座边50mm处开始布置,在简支端的支座范围内各布置一根箍筋。
四、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 1、支承情况:柱截面400×400,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较钢筋混凝土柱大的多,故可将主梁视作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续梁进行计算。
主梁端部支承于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a=370。
2、荷载计算: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荷载: kN 043.410.52086.8=⨯主梁自重: kN 15.7252.225.0)08.06.0(=⨯⨯- 主梁粉刷重: kN 58344.0172.2015.0)08.06.0(2=⨯⨯- 恒载:=k G kN 776.48 恒载设计值:==k G G 2.1kN 53.58活载设计值:=Q kN 7.1283.10.52.29=⨯⨯⨯ 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主梁计算跨度: 边跨: mm l b l l n n 66376280025.0400216280025.02101=⨯+⨯+=++=柱mm b a l n 66652/4002/37062802121=++=++≤柱,近似取mm l 664001=中跨: mm b b l l n 66002/4000/400620021210=++=++=柱柱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3、内力计算:1)、弯矩设计值:QL k GL k M 21+=其中, 2 1k k 可由书中表查取,L 为计算跨度,对于B 支座,计算跨度可取相邻两跨的平均值。
2)、剪力设计值:Q k G k V 43+=,其中, 43k k 可由书中表查可知。
主梁弯矩计算由此可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内力图:①+②;①+③;①+④将以上各图绘于同一坐标系上,取其外包线,则为弯矩包络图。
主梁剪力计算同样可绘出剪力包络:4、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⑴、主梁跨中按T 形截面计算,T 形截面的翼缘宽度'f b ,按mm s b mm l b f 50002200660031310'=+<=⨯=≤,故取mm b f 2200'=。
梁高: mm h h 54040600,6000=-==(边跨),mm h 540406000=-=(中间跨) 翼缘厚: mm h f 80'=判定T 形截面类型:mm N h h h b f f f f c ⋅⨯=-⨯⨯⨯='-''601102.1047)280540(8022009.110.1)2(α ⎩⎨⎧⋅⋅>⋅=)(76.195)(44.3412.1047中间跨中边跨中m kN m kN m kN 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⑵、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B 按布置两排纵向钢筋考虑,取mm h 530706000=-=。
正截面配筋计算。
斜截面配筋计算:5、两侧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次梁传来的的集中力:kN F l 95.1777.1282.1043.41=+⨯=,mm h 2004006001=-= 附加箍筋布置范围:mm b h s 100020032002321=⨯+⨯=+= mm ,则在长度范围内可布置箍筋的排数:612001000=+=m 排, 梁两侧各布置三排。
另加吊筋, 25.254mm A sb =,则由:l sv yvsb y F kN A nf m a A f >=⨯⨯⨯+⨯⨯⨯=⋅+7.2343.5021026707.05.2543002sin 21,满足要求。
五、关于计算书和图纸的几点说明:1、经验算各截面的尺寸、最小配筋率均可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