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植物教案
特殊教育学生教案 认识常见花卉植物

一、教案基本信息特殊教育学生教案——认识常见花卉植物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花卉植物;2. 培养学生对花卉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几种常见的花卉植物,如玫瑰、菊花、梅花等;2. 讲解花卉植物的生长环境、花期和养护要点;3. 分析花卉植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实物观察、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2. 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3. 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花卉植物的图片、实物或视频资料;2.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花卉植物的基本信息、生长环境、花期、养护要点等;3. 准备分组合作的任务卡片。
二、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张美丽的花卉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
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它有什么特点?2. 讲解:利用PPT,介绍几种常见的花卉植物,如玫瑰、菊花、梅花等。
讲解花卉植物的生长环境、花期和养护要点。
3.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花卉植物,并简单介绍它的特点。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的疑问。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任务卡片。
任务卡片上列出一种花卉植物,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探讨该花卉植物的生长环境、花期和养护要点。
三、作业布置观察身边的花卉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状况,并记录下来。
每组选择一种花卉植物,拍摄一张照片,附上简要的介绍,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后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和小组合作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保护意识,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拓展1. 介绍花卉植物的文化背景和寓意,如玫瑰象征爱情,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等;2. 讲解花卉植物在传统绘画、诗歌等艺术领域的应用;3. 分析花卉植物在现代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园艺、化妆品、食品等。
常见动植物大班科学教案

常见动植物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掌握用观察、比较和描述的方法对动植物进行科学分类。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图片或实物。
2. 板书准备:生活植物和动物的分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富有生机的大自然图片或带来一两个漂亮的植物和玩具动物,引起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老师可以询问学生这些是什么,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
2. 了解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告诉学生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动物和植物,它们有各自独特的特征。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提到他们所了解到的动物和植物的特征,然后进行逐一讨论。
3. 生活动植物的分类板书标题:“生活植物的分类”,将不同的植物分为绿色植物和花卉植物,然后进行介绍。
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实物给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植物,例如:常见的绿色植物如仙人掌、吊兰等,常见的花卉植物如玫瑰花、郁金香等。
4. 生活动物的分类板书标题:“生活动物的分类”,将不同的动物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然后进行介绍。
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实物给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动物,如猫、鸟、蛇等。
5. 科学观察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特征和差异。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叶子、花朵、茎等特征,观察不同动物的毛发、嘴巴、腿等特征,并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6. 小结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植物和动物的分类特征,并与前面的内容进行对比。
引导学生发现动植物分类的规律和科学的重要性。
7. 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家或学校周围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记录。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生物的特征和习性,并与同学、家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观察结果。
四、教学反思此教案设计旨在培养幼儿对常见动植物的观察和分类能力,引导他们发现生物的共性和差异。
通过观察和描述,让他们了解生物多样性,并培养对自然界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展示和演示,让学生对动植物的分类有更深入的理解。
(小学教案)我们知道的植物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植物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植物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特点3. 植物的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特点。
难点:让学生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特点。
2. 讲解:讲解植物的定义、分类及常见的植物种类。
3. 展示:展示植物的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植物的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
5.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并做好记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户外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在户外观察活动中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的记录和分析。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观察植物的作业,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图片:收集各种植物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 实物:准备一些植物标本或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特点。
3. 户外观察场地:选择适合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的户外场地。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种植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2. 邀请植物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分类和特点。
3. 开展校园植物认知活动,鼓励学生观察和记录校园中的植物。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一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一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校园里的常见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保护植物,养成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认识和了解校园里的常见植物。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2. 保护植物、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校园植物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 学生准备观察植物的工具(如放大镜、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里,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好奇心。
2. 观察与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用词语描述植物的特征,如高矮、叶子形状、花色等。
3. 植物分类: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植物进行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
4. 植物的特征:教师为学生讲解植物的特征,如种子繁殖、光合作用等,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5. 保护植物: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植物,让学生养成环保意识。
7.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种校园里的植物,观察并记录其生长过程,下节课分享。
8. 板书设计:校园里的植物观察与描述分类与特征保护植物环保意识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植物的知识,以及如何在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
10.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分享,评价学生对校园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校园植物探秘活动,让学生分组调查校园内不同区域的植物种类和生长状况。
2. 邀请校园绿化工作人员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校园绿化工作的意义和植物养护知识。
3. 开展校园植物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校园里的美丽植物。
七、教学实践:1. 让学生参与校园植物的种植和养护工作,如浇水、除草等,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2.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植物标识制作,让学生了解每种植物的特点和名称。
幼儿园中班认识植物教育教案

幼儿园中班认识植物教育教案幼儿园中班认识植物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于植物的兴趣和热爱,能够认识和描述常见的植物;2.了解植物的生长、繁殖过程,掌握植物的生命循环;3.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4.开展涉及植物、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性教育。
二、教学内容1.认识植物的各种形态和特征;2.植物的分类;3.植物的生长和繁殖;4.植物的生命循环;5.植物与环境的关系;6.保护植物。
三、教学重点1.认识植物的形态和特征;2.植物的分类;3.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四、教学难点1.植物的生命循环;2.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讲授;2.游戏;3.实验;4.互动。
六、教学过程1.引入用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认识植物,引出课题“认识植物”。
2.讲授通过图片或实物,讲解植物的形态和特征,如根茎、叶子、花、果实等。
3.游戏接着,游戏环节,出示几个植物的形态,让孩子们来猜植物的名称,培养孩子们对于植物的认识和兴趣。
4.实验进行植物的生长实验,让孩子们在小花盆中培养小芽苗,观察小芽苗的发育过程,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5.互动现场观察不同的植物,让孩子们互动介绍植物的特征和名称,同时可以手动摸摸植物、看看它们的大小、颜色、气味等,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6.归纳总结幼儿学到的植物知识,让幼儿明白植物是人类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7.拓展向孩子们展示不同环境下的植物、季节变化后的植物,带领孩子们更深入探究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以此开展涉及植物、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性教育。
八、教学评估1.教师根据幼儿们的实验笔记来对生长实验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2.评估幼儿们的植物名词掌握情况、植物知识的运用情况;3.评估幼儿们对于植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程度。
九、教学资源1.植物标本;2.植物图片;3.小花盆、种子等;4.电子、纸质、图书等多种形式的资料。
十、教学后记植物知识是培养孩子们环保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孩子了解、认识,并且热爱自然,是教师长期致力于的事业。
幼儿园中班有用的植物主题教案

一、教案名称:幼儿园中班植物主题教案第一节——认识我们的植物朋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植物,如树木、花草等。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精神。
3.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植物,如树木、花草等。
2. 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如土壤、水分、阳光等。
3.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植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植物的生长环境,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近距离接触植物,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下它的生长情况。
2. 家长协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教育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植物的认识程度,了解学生对植物的生长环境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观察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和了解程度。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中对植物的观察和爱护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展示,用于引导学生关注植物。
2. 观察工具,如放大镜等,用于学生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
3. 教学PPT,用于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环境。
六、教案名称:幼儿园中班植物主题教案第二节——探索植物的生长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植物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八、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2. 植物生长所需的外界条件,如土壤、水分、阳光等。
3.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能力。
九、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生长所需的外界条件。
植物中班教案7篇

植物中班教案7篇植物中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进展比较性察看力,了解几种谙习的植物的过冬方式。
2、能关注四周花草树木的季节变动,并能用本身爱好的方式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关于秋天景色与冬天景色的图各一幅;幼儿园院内环境图片1幅;幼儿常见的.冬天落叶植物图片4幅;松树、小麦图片各1幅;靠种子过冬的植物图片2~3幅;西红柿、黄瓜、西瓜、草莓图片各1幅;蔬菜大棚图片1幅。
【活动过程】1、导入。
小伙伴,你们去旅游过吗?旅游时都看到了什么了?今日,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旅行的故事。
(师讲故事)2、基本部分:a、边讲故事,边出示秋天与冬天的图片,引导孩子感受季节的变动。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住着蜗牛妈妈和它的孩子小蜗牛,有一天,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去玩吧,地上开满了鲜花,你去采几朵鲜花给我吧。
”小蜗牛很乐意帮妈妈做事,特别快乐地答应了。
它爬呀爬呀,不知过了多少天,终究来到小树林,它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色(出示秋天画面)地上根本没有鲜花,而是长着蘑菇,树叶全黄了。
于是,小蜗牛只好回家,它爬了好久才爬回家,它说:“妈妈,鲜花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蜗牛妈妈听了,说:“哦,已经是秋天了,那你快去采几朵蘑菇回来吧。
”小蜗牛再次爬出去,过了好久才来到小树林,可它找不到上次看到的蘑菇,而是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色(出示冬天画面),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小伙伴,你能告知小蜗牛这是为什么吗?b、引导幼儿察看秋天与冬天的景色图片,进展孩子的比较察看本领小伙伴,请你们认真察看小蜗牛两次看到的景色哪些地方不同。
(同时出示两幅图片)c、(出示幼儿园院内环境图片)小伙伴,你们看,这是哪儿?美丽吗?引导幼儿察看图片,再与现在室外环境相比较,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通过对比,引导幼儿学习身边常见植物落叶,变枯的原因,知道这是某些植物过冬的一种本能,通过落叶、变枯来削减体内水分的蒸发,此现像也叫休眠。
实行这种过冬方式的植物都有哪些(出示杨树、柳树、月季花、栀子花的图片);学习了解植物过冬的另外几种方式。
幼儿园大班认知常见植物教案

幼儿园大班认知常见植物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征2.掌握植物的种类和分类方法3.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4.培养对植物的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资源1.图片或卡片,展示常见植物的外形特征2.一些常见的植物,如:树叶、花朵、种子等3.学生用的纸和彩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0分钟)1.师生互动,引起学生的兴趣,询问学生对植物的认识,例如:你们有看到过什么样的植物吗?你们知道植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吗?2.教师简要介绍植物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给我们提供食物、氧气、木材等。
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一起认识一些常见的植物。
第二步:认知植物的名称和特征(30分钟)1.展示不同植物图片或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例如,展示一张树叶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树叶的颜色、形状、边缘等特征。
2.引导学生发现植物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帮助他们理解植物的种类和分类方法。
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外形特征将展示的植物分成不同的组。
3.引导学生用彩笔在纸上画出他们所观察到的植物的形状,然后让他们给植物起一个名称,并简单描述一下这个植物的特征。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他们的作品。
第三步:植物分类(2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植物的分类方法,如:根据叶子的特征、花的特征等。
让学生明白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
2.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草、灌木、树木等。
展示每种植物,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3.引导学生根据他们所观察到的植物特征,将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第四步:植物保护(20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如:保护植物可以保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活。
询问学生他们如何保护植物。
2.教师介绍一些简单的植物保护方法,如:种树、植物定时浇水、不乱扔垃圾等。
鼓励学生提供更多的保护植物的方式。
3.引导学生整理出一份植物保护行动计划,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植物的保护。
第五步:总结和展示(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学生对植物的认知和分类能力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植物教案
常见的植物教案
篇一:常见的植物第二课时教案
篇二:第5节常见的植物(一)教案
第5节常见的植物(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介绍生物,是初中生进入初中后真正系统学习科学知识的开始。
作为生物知识,对学生的技能要求不高,以记忆为主,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从小学过渡到初中的缓冲期。
以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提高学生对科学这门科目的学习能力为重要任务,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节课学生开始学习动物,并掌握了一定的分类的思想。
由于生物界最早的分类方法是动植物之分,自然在学习了动物之后学生应当接触植物。
作为自然界中最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植物在人类和动物生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节既要学习植物,同时要巩固上节课学习过的分类思想,提高科学素养。
在这节课中,学生将学习种子植物与非种子植物(孢子植物),作为教师要尽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在自己观察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总结归纳,以提高学生自己自学的能力。
这一节课也是后面所学习的基础。
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植物的分类
2、能说出花的结构
3、能够区分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
4、能够说出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特点
技能目标:1、能够根据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准确表述出来
2、能够根据观察对种子植物进行分类。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素养,具备一定的科学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分类归纳的思想。
3、培养学生保护植物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种子植物的概念。
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各自的特点。
3、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常见植物的区分。
难点:1、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常见植物的区分
〖教学准备〗
梨、小刀、植物的部分结构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第1课时——种子植物
引入:在生机勃勃的自然界中,除了动物以外,还生活着其他一些生物,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给出植物的部分结构,学生回答:植物)引出课题。
教师:前些天我们走进校园,都会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学生观察并思考:花有哪些结构,
学生:~~
教师简要介绍花的结构(雄蕊、雌蕊、花瓣、花萼)
教师:有的植物在开花后会结果。
探究:果实中的重要结构——种子
1、猜一猜:果实的结构有那些,果实中的重要结构是什么呢,(果皮、种子) 做一做:把梨切开,你观察到了什么,与你猜想的一样吗,
2、学生实验并回答
小结果实中的重要结构——种子并定义“种子植物”。
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
苹果、梨、花生、西瓜、番茄、南瓜、松、柏等由于都能产生种子,故都
属于种子植物。
问题1:同学们仔细想一下梨的种子外面有一层什么,
果肉(在科学中属于果皮结构)
一、被子植物:
(1)定义: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说一说:列举常见的被子植物有哪些,
前面我们说的苹果、梨、花生、西瓜、番茄、南瓜都是被子植物。
(2)特征:种子有果皮包被。
(3)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种类最多、结构最复杂最完善、分布
最广的植物。
因此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植物。
思考: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些结构(器官)吗,
有。
被子植物有真正的花,因此又称为绿色开花植物。
观察:松树的“果实”——松果及其种子
思考:松树的种子与我们前面学习的植物的种子有何不同之处,
在上面讨论的基础上,给出裸子植物的定义。
二、裸子植物
(1)定义:种子裸露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说一说:1、列举常见的裸子植物有哪些,
常见植物中松、杉、柏、银杏、苏铁等都是裸子植物。
(2)特征:种子裸露,没有真正的花,也没有果实。
思考:它们在外形和生活环境上与一般的被子植物有何不同,
(3)裸子植物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种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
思考: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些结构(器官)吗,
具有根、茎、叶、种子、没有真正的花,也没有果实。
小结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定义及其特点
三、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1)根本区别: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2)器官差异:有无花和果实。
课后思考:植物都有种子吗,
课堂练习
1、下列植物中殊遇被子植物的是( )
A. 松
B.杉
C.柏
D.桃
2、下列植物的种子没有被果皮包被的是( )
A. 苹果
B.豌豆
C.松子
D.桃子
3、松和桃最大的区别是( )
A.植株高大
B.不开花
C.叶是常绿
D.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布置作业:1、科学作业A本P16;
2、同步练习P41-42
篇三:常见的植物教案
常见的植物(第1课时)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说出种子植物和没有种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2. 说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一级相关代表植物的名称。
3. 学会分类的基本方法。
4. 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体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
5. 养成联系生活和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6. 进一步学会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重点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三、教学难点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四、课前准备
同学到网上、身边寻找我们所见的美丽植物,每个同学带一个果实。
实验准备:蕨类植物、松果、花生、松子、苔藓植物
五、教学过程
师:我们欣赏了很多美丽的花朵。
很多是我们常见的植物。
我们来看看各种花朵,来猜猜它们是什么花,(参见ppt3--7)
生:桔花。
生:枇杷花。
生:杨梅花。
生:葡萄花。
生:西瓜花。
师:花是如何变成果实呢,
生:花粉落在雌蕊上,雌蕊发育成果实。
师:很好,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
(参见ppt8-10)
小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师:同学们来找找我们所带的果实中的种子。
学生活动:去掉果皮找到种子(如苹果、花生、李子、葡萄等)
师:我们来看看另外一些植物,找找铁树的种子。
它有什么特
点,(参见ppt12--13)
生:种子裸露在外面,很容易找到。
师:能生成这种特殊的“果子”,我们来看下它的“花”。
它的花没有真正的花的结构,有的只有雄蕊,有的只有雌蕊。
这种花不能称为花。
和这种类型相同的是松树,柏树,这些植物的种子都裸露在外。
都称为裸子植物。
(参见ppt14--16)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松果和花生,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点,(参见ppt17) 生:它们都靠种子繁殖。
花生的种子被果皮包被,松果的种子没有被果皮包被。
师:我们将这种种子被果皮包被的,称为被子植物;种子没有被果皮包被的,称为裸子植物。
师:我们中国是裸子植物之乡,有银杏、松、柏、苏铁等。
师:被子植物说:我有优势;裸子植物说:我有优势。
我们来讨论下裸子植物有什么优势,被子植物又有什么优势呢,(参见ppt20--22)
生:被子植物好吃。
生:被子植物的果实诱人,吸引其它动物来吃,然后将种子发散到各个地方。
生:被子植物的果皮保护种子。
师:裸子植物有什么优势呢,
生:叶子是针型,水浪费的少。
师:我们来思考下,被子植物一般在哪些地方,比如迎客松。
生:可以生长在环境很恶劣的地方。
生:比如岩石上,很冷的地方。
师:很好,裸子植物往往有很发达的根系,抗寒能力强,可以生活在陆地、干旱、寒冷、土壤贫瘠的地方。
所以各种植物都有它的优势。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这两种植物的结构。
(参见ppt23)
生:被子植物有花、果实、种子、根、茎、叶;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没有花和果实。
小结(参见ppt24--25)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本节课展示了大量的植物图片,很好的结合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植物。
课文中内容不是很难,主要讲解的是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它们形态结构的区别和生(本文来自: 千叶帆文摘:常见的植物教案)长环境的区别。
尤其是后半部分对被子植物和裸子的植物的分析比较非常的深入。
学生进一步了解两者的不同。
这节课中我到网上寻找了很多裸子植物的“花朵”和“果实”。
但是学生时间上对于裸子植物是不常见到的,尤其是松子,松子是藏在松果中,在我们当地的松果中是找不到松子的。
在分析到松果的时候个人感觉比较牵强。
这节课也有很多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就是对裸子植物花朵的分
析,安插在裸子植物果实之后,感觉思路上不是特别通顺,但是如果安排在被子植物的部分,又很容易弄混淆。
其实以后上这种课,应该让学生多认识一些植物,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植物的视频,带到大自然中认识各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