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卷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2、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室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3、交卷只交答题卡,请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否则计0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诗的意境意境一词的提出在唐朝。
日僧遍照金刚在《文境秘府论》里介绍唐朝的诗论,在《南卷’论文意》里有“夫作文章,但多立意” “思若不来,即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
然后以境照之,思则便来,来即作文’’。
这里所说的“意",同q晴”结合,即情意。
所说的“境’’,即境界,即把感情色彩附在景物上。
“以境照之”,即在境界上产生诗意,就可创作了。
托名王昌龄的《诗格》说:“诗有三境:一目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日意境。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的三境就是意境,只是把偏重于写山水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情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言志的称为意境。
这里讲的物境,主要讲山水诗,要写出泉石云峰之美,这种美的观点在诗人的心里,诗人一定要处身于泉石云峰中,掌握了泉石云峰之美,看得透彻,了然于心,所以能够描绘出泉石云峰的形象。
所谓物境,主要有两点:一要看到山水的“极丽绝秀”,即山水之美;二要“形似”,描绘出山水的形象来。
因为写出了诗人心目中山水之美,是形象和美的结合,所以构成物境。
情境、意境同物境的分别,只是情境写出了“娱乐愁怨”,意境写出了“意志”。
其实这三者都是情景的结合,情和意也往往结合着,抒情里有意,达意里有情,写山水里也往往有情意,所以这三境都是意境。
刘勰《文心雕龙。
物色》里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
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
"诗人受到外界景物感触,这种景物互相连接是无穷的,所以称为万象,只要在视听的范围里所接触到的,着上感情色彩,产生诗意,都可构成创作。
云南省保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云南省保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古诗文阅读 (共4题;共31分)1. (11分) (2016高二上·六安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李密传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改醮①。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
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疏曰:“臣以险衅……。
”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后卒于家。
【注】①醮:改嫁。
②烝烝: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他们在文学上皆很有造诣。
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
(1)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躬自:亲自B . 数使吴,有才辩数:多次C .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内转:归家D . 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服阕:服丧期满(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B . 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C . 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D . 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中李密与张华的对话,表现出李密对忠贤兴国、奸佞误国的认识极其深刻。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针砭(biān)赧然(nǎn)勉强(qiǎng)一针见血(xuè) B.晕车(yūn)肖像(xiào)给以(gěi)钟灵毓秀(yù)C.箴言(zhēn)僭越(jiàn)着想(zhuó)蓦然回首(mù)D.踟蹰(chí)露骨(lù)挫折(cuò)一哄而散(hò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驰骋原生态疾风劲草吉人自有天象B.诀别声讯台震耳欲聋真金不怕火炼C.问侯顶梁柱目不暇接明人不说暗话D.受理高架桥粗制烂造在其位不谋其政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6月27日,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十三层的在建商品房居然齐根倒下,这令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老专家也叹为观止。
B.这两个企业原来关系密切,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资金拆借问题闹僵了之后,关系就紧张了。
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
D.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观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造成高房价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财政的病灶、腐败枉法的危害、房地产商唯利是图的不良行为和炒房者“搅混水”的混乱等因素引起的。
B.本月3日和10日下午,参加“两会”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视察了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建的生态工业园。
C.这种被称作“地沟油”的三无产品,其主要成分仍是甘油三酯,却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许多毒性物质。
D.加大建设保障性住房,有效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已被确认为2011年乃至“十二五”期间石家庄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保山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映射是一种独特的小说艺术,它决定于作家对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整体认识。
曹雪芹是一位最注意完整地把握和表现生活的作家,他从不孤立地写一个人、一件事,而总是着眼于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生活的内在联系中去把握和表现生活。
映射就是指作家透过生活的表层,从内在关联中揭示出发人深思的底蕴。
他写一个人、一件事,其意义并不只是孤立地表现这个人、这件事本身,而是映射到其他人、其他事上面,在互相关联中从整体上显现出多方面的深刻丰富的含义。
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之前,正在紧急之际,宝玉盼望有一个人去报信,以免皮肉之苦。
这时恰好来了一个聋老婆子。
宝玉急切地对她说:“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可因这老婆子耳聋,把“要紧”听成了“跳井”,便以为是说金钏儿跳井的事,立即回答说:“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又说:“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
”金钏儿的死,在贾府里只算得一件小事,可是曹雪芹写来却颇具匠心。
写金钏儿受辱在第三十回,写她悲愤跳井自杀在第三十二回末,此后又在好几处描写相关人物时多次提及这件事。
这里,作者特意写这么一个聋老婆子的出现和她说的这番话,就是着眼于生活内在的相互关联,映射出多方面的意义。
当然,安排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上场,首先是出于情节发展上的需要,即为下文写王夫人和贾母的出场,写这场轩然大波的收束作铺垫;其次,是在人物描写上的多层映射。
这个聋老婆子,作为贾府中的一个老仆妇,同是奴隶,其身份地位同金钏儿是一样的,却对金钏儿被逼惨死表现得极其冷漠。
这就自然映射到贾政身上,体现贾政的虚伪。
云南省保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试卷

云南省保山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揭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中国几千年来男耕女织的传统生产方式中,不仅女红与技艺紧密相连,也反应着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
在现代社会,女红织绣技艺已纳入艺术与审美的范畴,具有手工技艺的造物之美,其审美品格与文人士大夫的文房器物。
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展出的“民艺中国——女红系列展”上,荷包、围涎、喜帐、背扇,琳琅满目。
其间具有东方神韵的“春光长寿”“蝶恋花”“凤穿牡丹”“鱼戏莲”等传统图案,(),德行忠孝、神话故事的纹样更诉说着深层的文化寓意。
进入这一具有东方造物精神的手工艺世界,仿佛望见绣娘们专心致志、充溢人间情爱的劳作,在机械生产艺术复制品的当下颇有启示意义。
(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不期而遇不一而足栩栩如生蔚然成风B . 殊途同归铺天盖地美轮美奂大行其道C . 不期而遇铺天盖地美轮美奂蔚然成风D . 殊途同归不一而足栩栩如生大行其道(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不仅女红与技艺紧密相连,也反映着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
B . 女红不仅与技艺紧密相连,也反应着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
C . 在女红与技艺紧密相连的同时,也反映着社会的日常生活。
D . 女红不仅与技艺紧密相连,也反映着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女红织绣寄托着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B . 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被寄托在传统图案上C . 这些图案寄托着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D . 这些祈福、纳祥的纹样还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一下·齐齐哈尔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保山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保山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B .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C .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内立法度,务耕织D . 振长策而御宇内因遗策2. (2分)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③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④虽生,何面目以归汉A .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 .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 .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 .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 (2分) (2020高一下·苍南月考)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 拜送书于庭B . 臣愿奉璧往使C . 从径道亡D . 可予不4. (2分) (2019高一上·金华月考) 下列句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①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③蚓无爪牙之利④句读之不知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⑥月出于东山之上⑦而今安在哉⑧秦人不暇自哀A . ①③⑥⑦B . ①②⑤⑥C . ②③⑤⑧D . ④⑤⑥⑦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5. (6分) (2017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
这就像一个太极图,里面有阴也有阳,阳长阴消,阴长阳消,而阴阳又是互根的。
中国的思维方式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强调此离不开彼,彼离不开此,强调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强调彼此转变。
在古人心目中,不论有多少事物,不论现象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用一个东西贯通,这就是“道”,孔子讲“士志于道”,庄子讲“道通为一”,佛教华严宗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道”的文化。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纸(卡),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罪愆.(qiān)谛.(dì)听伺.(cì)候繁文缛.(rù)节B.自诩.(xǔ)蹩.(biē)进苇.(wěi)草咄.(zhuō)咄逼人C.罗绮.(qí)纶.(guān)巾埋.(mái)怨脍.(kuài)炙人口D.睨.(nì)柱扶辇.(niǎn)征辟.(pì)礼节甚倨.(jū)2.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东蓠把酒黄昏后,有暗香萦袖B.遥岑远目,献仇供恨,玉簪罗髻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B.莎士比亚的故乡——是斯特拉特福镇,是英国最火爆的文人之乡,一个可以追寻莎翁的童年、青年和晚年生活足迹的地方。
C.鲁迅是知者,更是智者;鲁迅是学者,更是学人。
多少作家的书洋洋大观,却抵不上鲁迅一本薄薄的《野草》,更别提鲁迅其他的渊博所在了。
D.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掩盖不了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
因此,我们在欢呼成绩的同时,还需冷静思考如何坚持文化的惠普性?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学问贵在问,要问就不要怕贻笑大方....,而真正的大方之家是不会嘲笑虚心求教的人的。
B. 困难从来都是欺软怕硬....的,只要我们表现出坚忍不拔的精神,任何困难都将为之望而怯步。
C. 接受记者采访的这位本年度高考理科状元侃侃而谈....他在高中的各种生活以及自己在学习上的各种经验、教训。
D. 前一场写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先写他们的不期而遇....,通过叙述揭示了故事的原委;后写他们各自的处境,并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现代文阅读(2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
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山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映射是一种独特的小说艺术,它决定于作家对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整体认识。
曹雪芹是一位最注意完整地把握和表现生活的作家,他从不孤立地写一个人、一件事,而总是着眼于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生活的内在联系中去把握和表现生活。
映射就是指作家透过生活的表层,从内在关联中揭示出发人深思的底蕴。
他写一个人、一件事,其意义并不只是孤立地表现这个人、这件事本身,而是映射到其他人、其他事上面,在互相关联中从整体上显现出多方面的深刻丰富的含义。
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之前,正在紧急之际,宝玉盼望有一个人去报信,以免皮肉之苦。
这时恰好来了一个聋老婆子。
宝玉急切地对她说:“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可因这老婆子耳聋,把“要紧”听成了“跳井”,便以为是说金钏儿跳井的事,立即回答说:“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又说:“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
”金钏儿的死,在贾府里只算得一件小事,可是曹雪芹写来却颇具匠心。
写金钏儿受辱在第三十回,写她悲愤跳井自杀在第三十二回末,此后又在好几处描写相关人物时多次提及这件事。
这里,作者特意写这么一个聋老婆子的出现和她说的这番话,就是着眼于生活内在的相互关联,映射出多方面的意义。
当然,安排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上场,首先是出于情节发展上的需要,即为下文写王夫人和贾母的出场,写这场轩然大波的收束作铺垫;其次,是在人物描写上的多层映射。
这个聋老婆子,作为贾府中的一个老仆妇,同是奴隶,其身份地位同金钏儿是一样的,却对金钏儿被逼惨死表现得极其冷漠。
这就自然映射到贾政身上,体现贾政的虚伪。
贾政在刚听说金钏儿跳井自杀时,曾说:“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我家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
”聋老婆子那番话和所表现出的冷漠态度,就暗示读者,在贾府这类事件必然是经常发生,这才使聋老婆子这样的仆人也不以为奇,以至于麻木不仁了。
这是第一层。
第二层是映射到薛宝钗和王夫人的身上。
薛宝钗听到金钏儿跳井惨死的消息,只冷冰冰地说了一句:“这也奇了。
”赶忙到王夫人处“道安慰”去了。
接着就写两人一段对话。
王夫人有意掩盖她污辱和逼死金钏儿的真相,推脱自己的罪过。
而薛宝钗却这样安慰王夫人:“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
”这些冷冰冰的话,令读者感到透骨的心寒。
第三层,是所有这些又都一齐映射到贾宝玉的身上,使他对金钏儿之死独异的感情和态度,突出地显现了出来。
贾宝玉被打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他对金钏儿的惨死悲痛到“五内摧伤”,以致“茫然不知何往”。
而在遭到一场几至丧命的毒打之后,还对林黛玉说:“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这些人”当中,就包括了金钏儿。
艺术上经过这样几层映射,便突现出贾宝玉的心地、感情,是多么善良,多么纯朴!映射艺术体现了作家对生活认识和把握的深度和广度,只有对生活有深切的体验而眼光敏锐的作家,才能看到生活的内在联系并在作品中自觉地揭示这种联系。
映射能引起读者的联想,触发他们的艺术想像,多角度、多侧面地去体会、品味作品的意蕴。
《红楼梦》是运用映射艺术运用得最好的作品,因此,阅读《红楼梦》就需要瞻前顾后,善于联想,在联想中发现和体会作家的艺术匠心。
(选自周先慎《琐碎中有无限烟波》,有删改)1.下列对于“映射”的相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映射”体现了作家对生活认识和把握的深度和广度,它能否成功运用,关键在于作家能否整体认识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B.在运用了“映射”艺术技巧的小说中,作者所写的一个人、一件事往往不是孤立的,如贾宝玉挨打这件事就和金钏儿跳井相关联。
C.“映射”是一种独特的小说艺术,它能使生活中本没有关联的人物、事件产生关联,进而从整体上显现多方面的深刻丰富的含义。
D.“映射”体现了不同的人和事之间的联系,它能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者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地去体会、品味作品的意蕴。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曹雪芹安排聋老婆子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上场,既是因为情节发展方面的需要,又是因为要通过她映射贾政、薛宝钗、王夫人和贾宝玉的性格。
B.在贾府中,聋老婆子虽然身份地位同金钏儿一样,都是被压迫者,但对金钏儿被逼惨死却极其冷漠,认为贾宝玉对金钏儿之死如此关切是小题大做。
C.从聋老婆子的语言和态度,读者可联想到金钏儿之死这类事在贾府一定经常发生,也可知贾政之言“我家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之假。
D.对金钏儿之死独异的感情和态度是贾宝玉遭受毒打的原因之一;遭毒打之后,贾宝玉还说情愿为金钏儿这些人而死。
由此可见贾宝玉的善良和纯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中,聋老婆子把贾宝玉说的“要紧”听成了“跳井”,这是匠心独运之处。
作者由“要紧”而“跳井”,起到了映射作用。
B.读者阅读《红楼梦》要瞻前顾后,善于联想,在联想中发现和体会作家的艺术匠心,因为《红楼梦》是运用映射艺术最为杰出的作品。
C.《红楼梦》对日常生活的描写看似琐碎但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如写金钏儿“跳井”就映射出同一阶层人物麻木不仁,令人心惊。
D.曹雪芹对生活体验深切,眼光敏锐,看到了生活的内在联系并在《红楼梦》中自觉地揭示了这种联系,这使《红楼梦》具有独特魅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苏武传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
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王死后,人众徙去。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
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节选自班固《汉书》)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宜皆降.之降:投降B、惠等哭,舆.归营舆:抬着C、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收藏D、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过:超过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汉书》是《史记》以后又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
记载自汉高祖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共二百二十九年的历史。
B.班固(32~92),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历二十余年基本修成《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
C.《汉书》把《史记》中的“书”改为“志”,记述典章制度;废弃“世家”,并入“列传”。
全书计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
D.《汉书》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它的语言严谨、整齐,带有骈偶成分,在描写人物、叙述史事方面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正当虞常等七十余人准备行动时,中间有人告密,于是单于的子弟调集部队围剿了谋反的虞常等人,缑王等人战死,虞常被活捉。
B、单于让卫律审理这起谋反案,并让卫律把汉使苏武等人招来接受审判。
苏武认为这样会给国家带来耻辱,于是举起佩剑刺向了自己。
C、剑斩虞常使张胜吓破了胆,在匈奴的威逼之下,他贪生请降;卫律投降后,匈奴给他荣华富贵,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说苏武,苏武却毫不动摇,怒斥卫律。
D、李陵劝苏武投降的理由有三个:一是苏武的大哥和二哥皆无辜而死,母亲已去世,妻子改嫁,儿女生死不明;二是人生苦短,不必自苦如此;三是朝廷法令无常,苏武的安危不可预料。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