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路由汇总

合集下载

静态路由配置知识总结汇报

静态路由配置知识总结汇报

静态路由配置知识总结汇报静态路由配置是指通过手动设置网络设备上的路由表,来选择最佳路径将数据包从源设备发送到目标设备的过程。

与动态路由相比,静态路由配置需要手动设置路由信息,适用于小型网络或需要控制网络流量的特定情况。

下面是对静态路由配置知识的总结汇报。

一、静态路由配置的基本概念1. 路由:将数据包从源设备发送到目标设备的路径。

2. 路由表:网络设备上存储路由信息的表格,包含目标网络、下一跳地址等信息。

3. 下一跳地址:路由表中指示下一跳的地址,表示数据包要通过哪个网络设备转发。

4. 默认路由:当没有匹配的目标网络时,将数据包发送到默认路由。

5. 子网掩码:用于将IP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二、静态路由配置的步骤1. 确定网络拓扑:了解网络中的设备和连接关系。

2. 配置IP地址:确定每个网络设备的IP地址,并设置子网掩码。

3. 查看路由表:使用命令查看当前设备的路由表,了解当前的路由情况。

4. 添加静态路由:根据网络拓扑和路由需求,手动添加静态路由。

5. 配置默认路由:如果需要,设置默认路由以处理没有匹配的目标网络。

三、静态路由配置的注意事项1. 配置准确性:静态路由配置需要准确定义目标网络和下一跳地址,避免配置错误导致路由失效。

2. 路由冲突:避免配置相同目标网络和下一跳地址的路由,会导致冲突和不可预测的路由选择。

3. 路由可达性:确保配置的下一跳地址是可达的,否则将导致路由不可用。

4. 路由更新:静态路由不具备自动更新能力,当网络拓扑变化时,需要手动更新路由表。

5. 路由管理:对于大型网络,静态路由配置会变得复杂,需要进行有效的路由管理和维护。

四、静态路由配置的优缺点1. 优点:- 易于配置和理解:通过手动配置,可以清楚地了解网络中的每个路由信息。

- 控制流量:可以精确控制数据包的路径,确保特定的流量走指定的路由。

- 安全性:静态路由配置不会产生路由更新的开销,减少了网络攻击的风险。

静态路由表 unicast类型

静态路由表 unicast类型

静态路由表unicast类型
静态路由表是一种手动配置的路由表,用于确定数据包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的路径。

而Unicast类型的路由表是指只有一个目标地址的路由表项。

在静态路由表中,每个路由表项包含以下信息:
-目的网络/子网:表示数据包的目标网络或子网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下一跳:表示数据包应该通过哪个接口发送,以便达到目标网络或子网。

-出口接口:表示数据包离开本地网络时要使用的接口。

-路由类型:静态路由表中的路由类型通常为静态(Static)。

-距离/度量:表示到达目标网络或子网的距离或度量值,可以用于选择最佳的路由。

Unicast类型的路由表项用于将数据包从源地址转发到单个目标地址。

这意味着每个路由表项只能匹配一个目标地址,并且数据包将按照该路由表项中定义的下一跳和出口接口进行转发。

通过静态路由表中的Unicast类型的路由表项,网络管理员可以手动配置特定的路径,以实现对数据包流量的精确控制和管理。

1。

最新3-静态路由-RIP-IGP-EGP-BGP几大路由协议总结

最新3-静态路由-RIP-IGP-EGP-BGP几大路由协议总结

1路由选择策略(静态和动态)最典型的路由选择策略有两种: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所谓的静态是说明路由器不是通过彼此之间动态交换路由信息建立和更新路由表,而是指由网络管理员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图来手动配置。

动态路由是通过网络中路由器之间的相互通信来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接收到的路由信息自动更新路由表。

2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最简单的路由形式。

它由管理员负责完成发现路由和通过网络传播路由的任务。

在已经配置了静态路由的路由器上把报文直接转发至预定的端口。

静态路由可以使网络更安全,因为在路由器中,它只定义了一条流进和流出网络的路由。

此外,静态路由可以节省网络传输带宽。

无需路由器的CPU来计算路由,并且需要更少的内存。

当然静态路由选择也有些缺点,如网络发生问题或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就必须手工调整这些改变。

因此,静态路由比较适用于小型网络。

CISCO2500路由器举例说明:先配置路由器名称,各个接口IP及其掩码,然后再手工配置静态路由:配置静态路由的格式为:Router(config)#ip route [destination_network] [mask] [next_hop_hop_address or exitinterface] [administrative_distance] [permanent],在命令格式中,1)destination_network 是指所要到达的目的网络2)mask 为目的网络的子网掩码。

3)next_hop_address是指下一跳的IP地址,所谓下一跳是指数据包向目的地址前进的下一个路由器的端口,当然必须保证这个端口的IP地址可以PING通。

有时候在next_hop_address 这个位置上用 exitinterface,就是数据包离开路由器的接口,但是这种配置方式只可以用于端到端的连接,比如说广域网,在以太网中就不可以使用这种配置方式。

4)Administative_distance 管理距离(可选),静态路由默认的管理距离是1,可以通过这个参数修改这个权值。

13_静态路由

13_静态路由
©2009,蓝狐网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使用与传播. 3
路由的发现
路由的发现: – 路由器默认情况下只能发现自己直连网段的路由。当直连链路配 置了IP,并且状态UP,路由器会自动将该网段放入路由表。
协议 目标网段/掩码 出接口
192.168.10.1/24 F0/0
下一跳
-------------
©2009,蓝狐网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使用与传播.
10
简化型静态路由配置命令
简化型静态路由配置命令
• ip route x.x.x.x x.x.x.x xxxx • ip route 目标网段 掩码 出接口
Router(config)# ip route 172.16.10.0 255.255.255.0 S0/0 简化型静态路由配置命令只能用于出接口是PPP或HDLC点到点链 路;该配置方法用于出接口是Ethernet等多路访问介质时,会出 现下一跳二层封装失败问题。 常在拨号(模拟拨号、ISDN、PPPoE等)环境下应用。
分部一172.16.32.0/24---172.16.39.0/24
S0/0 192.168.1.1/30 PPP 192.168.1.2/30 S0/0
RA
S0/1 192.168.1.5/30 HDLC
192.168.1.6/30 S0/0
RB
RC
F0/0 F0/0 192.168.18.1/24 192.168.22.1/24 192.168.22.10/24 192.168.18.10/24
C C C
192.168.1.0/30 192.168.4.0/30 192.168.10.0/24
S0/0 S0/1 F0/0
S0/0 RA 192.168.1.1/30 PPP 192.168.1.2/30 S0/0

第5章静态路由(加直连路由、汇总路由)PPT课件

第5章静态路由(加直连路由、汇总路由)PPT课件
-
5.3.1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
由网络管理员在路由器上手 工添加路由信息以实现路由 目的
动态路由
根据网络结构或流量的变化, 路由协议会自动调整路由信息 以实现路由
-
静态路由的用途
➢ 1、在不会显著增长的小型网络中,使用静 态路由便于维护路由表
➢ 2、静态路由可以路由到存根网络,或者从 存根网络路由到外部网络
配置静态路由转出端口 (本路由器接口)
-静态路由转出端口更易于路由器的路由处理. -配置静态路由出端口必须在点对点的串口下.
-
静态路由以太网转出端口
需要进行ARP解析 下一跳表示为接口
时可能会出现问题
-
到达目标网络的出站接口
注意:这里的出站接口为到达目标网络的本地路由器的出站接口
-
用Packet Tracer实现PC间互通
2、网络仅通过ISP接入internet。因为ISP 就是唯一的internet的出口点,所以不需要 在此链路间使用动态路由协议。
3、以集中星型拓扑结构配置的大型网络。 集中星型拓扑结构由一个中心点和多个分支 组成,其中每个分支点仅有一条到中心点的 连接,每个分支仅有一条路径通过中心点到 达目的地,所以不需要使用动态路由协议。
10.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 C 10.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
12.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 C 12.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
-
配置汇总静态路由
R1到达R2所连接的网络具有相同出口或下一跳, 并且这些网络可以汇总成一个网络地址 所以R1只使用一条静态路由就可以实现到达这四个网络的目的 R1(config)# ip route 172.16.0.0 255.255.252.0 12.1.1.2

静态路由配置原理知识点汇总

静态路由配置原理知识点汇总

静态路由配置原理知识点汇总静态路由配置是网络中路由表的一种配置方式,它是手动配置的,不依赖于动态路由协议(如OSPF、BGP等)来学习和更新路由信息。

下面是关于静态路由配置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路由的基本概念:路由是指网络中数据包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传输路径。

路由器是网络中用来转发数据包的设备,它通过路由表来确定数据包的下一跳。

2. 路由表:路由器中的路由表包含了一系列条目,每个条目指示了目标网络的IP地址、下一跳的IP地址、出接口等信息。

路由器根据路由表中的条目来决定将数据包发送到哪个接口,并通过该接口转发数据包。

3. 静态路由的配置:静态路由是手动配置的路由,通过管理员手动添加到路由器的路由表中。

静态路由配置可以基于目标IP地址、网络地址、接口等来指定目标网络和下一跳。

4. 默认路由: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它用于指示当路由表中没有匹配的目标网络时,将数据包发送到一个默认的下一跳。

默认路由通常用于将未知目标网络的数据包转发到默认的出口。

5. 路由的优先级:如果路由表中存在多个匹配目标网络的路由条目,路由器根据路由的优先级来选择最佳路由。

路由的优先级通常由管理员配置,可以基于跃点数(跳数)、接口状态、带宽等因素进行判断。

6. 静态路由的优点和缺点:静态路由的优点是简单、可靠、安全,适用于小型网络和固定网络拓扑。

缺点是需要手动配置和维护,不适用于大规模网络或网络拓扑经常变动的情况。

7. 动态路由与静态路由的比较:动态路由是通过路由协议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信息的,适用于大规模网络和动态变化的网络拓扑。

相比之下,静态路由需要手动配置,适用于小型网络和稳定的网络拓扑。

了解静态路由配置原理可以帮助管理员更好地理解和配置网络中的路由器,同时也能够为网络故障排查和性能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家用路由器静态路由表设置

家用路由器静态路由表设置

随着宽带接入的普及,很多家庭和小企业都组建了局域网来共享宽带接入。

而且随着局域网规模的扩大,很多地方都涉及到2台或以上路由器的应用。

当一个局域网内存在2台以上的路由器时,由于其下主机互访的需求,往往需要设置路由。

由于网络规模较小且不经常变动,所以静态路由是最合适的选择。

本文作为一篇初级入门类文章,会以几个简单实例讲解静态路由,并在最后讲解一点关于路由汇总(归纳)的知识。

由于这类家庭和小型办公局域网所采用的一般都是中低档宽带路由器,所以这篇文章就以最简单的宽带路由器为例。

(其实无论在什么档次的路由器上,除了配置方式和命令不同,其配置静态路由的原理是不会有差别的。

)常见的1WAN口、4LAN口宽带路由器可以看作是一个最简单的双以太口路由器+一个4口小交换机,其WAN口接外网,LAN口接内网以做区分。

路由就是把信息从源传输到目的地的行为。

形象一点来说,信息包好比是一个要去某地点的人,路由就是这个人选择路径的过程。

而路由表就像一张地图,标记着各种路线,信息包就依靠路由表中的路线指引来到达目的地,路由条目就好像是路标。

在大多数宽带路由器中,未配置静态路由的情况下,内部就存在一条默认路由,这条路由将LAN口下所有目的地不在自己局域网之内的信息包转发到WAN口的网关去。

宽带路由器只需要进行简单的WAN口参数的配置,内网的主机就能访问外网,就是这条路由在起作用。

本文将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解静态路由的设置应用,第二部分讲解关于路由归纳的方法和作用。

下面就以地瓜这个网络初学者遇到的几个典型应用为例,让高手大虾来说明一下什么情况需要设置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条目的组成,以及静态路由的具体作用。

例一:最简单的串连式双路由器型环境这种情况多出现于中小企业在原有的路由器共享Internet的网络中,由于扩展的需要,再接入一台路由器以连接另一个新加入的网段。

而家庭中也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如用一台宽带路由器共享宽带后,又加入了一台无线路由器满足无线客户端的接入。

简述静态路由的配置格式

简述静态路由的配置格式

简述静态路由的配置格式摘要:一、静态路由概述二、静态路由的配置格式1.路由器命令语法2.配置举例三、静态路由的优缺点四、总结正文:一、静态路由概述静态路由是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它不需要依赖路由协议(如OSPF、RIP等)来学习和传递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的配置主要目的是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通过预先设定好的路由表来实现。

在小型网络环境中,静态路由配置较为简单,但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配置和管理静态路由将变得复杂。

二、静态路由的配置格式1.路由器命令语法静态路由的配置命令基本语法如下:```ip route <目的地网络> <下一跳地址>```其中,`<目的地网络>`表示目的地的网络地址,`<下一跳地址>`表示数据包从当前路由器转发到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

例如,配置一条静态路由,将数据包从当前路由器转发到目的网络192.168.1.0/24,下一跳地址为192.168.2.1,可以使用以下命令:```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2.配置举例以下是一个静态路由配置的实例:```router> enable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router(config)#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router(config)# exitrouter# write memory```三、静态路由的优缺点优点:1.稳定性高,不受路由协议故障的影响。

2.易于管理,可以通过手动修改路由表实现网络调整。

3.适用于小型网络,配置简单。

缺点:1.扩展性差,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配置和管理复杂度增加。

2.需要耗费较多管理员精力,不适合大型网络。

四、总结静态路由作为一种基本的路由配置方式,在小型网络环境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路由汇总技术背景
我们看上图,对于R1而言,如果要去往R2身后的172.16.1.0/24、172.16.2.0/24、172.16.3.0/24网络,那么自然是要有路由的,如果是采用静态路由的方式,意味着我们要给R1配置三条静态路由分别对应上述三个网段,上面我们已经说过了,这样的配置,一来工作量大,想想看,如果R2身后不仅仅有三个网络呢?如果有100个网络呢?再者这也意味着R1的路由表变得非常臃肿。

在上一小节我们已经介绍过默认路由了,默认路由固然可以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但是默认路由的“路由颗粒度”太大,无法做到对路由更为细致的控制,而且如果R1左侧连接了一个网络出口并且已经占用了默认路由了,那么这里只能另想他法了。

路由汇总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前一个场景,我们需使用3条明细路由,而在上图R1中,我们却仅仅使用一条路由即可实现相同的效果,这条路由是上一个场景中三条明细路由的汇总路由。

这样配置的一个直接好处就是,路由器的路由表条目大大减少了。

这种操作方式我们称为路由汇总。

路由汇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网络设计思想,通常在一个大中型的网络设计中,必须时刻考虑网络及路由的可优化性,路由汇总就是一个我们时常需要关注的工具。

这里实际上是部署了静态路由的汇总,当然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在动态路由协议中进行路由汇总,几乎所有的动态路由协议都支持路由汇总。

2、路由精确汇总的算法
路由的汇总实际上是通过对子网掩码的操作来完成的。

对于下面的例子来说:
在R2上,为了到达R1下联的网络,R2使用路由汇总的工具,指了一条汇总路由:
[R2] ip route-static 172.16.0.0 16 10.1.12.1 #12.1为R1的接口IP
虽然这确实起到了网络优化的目的,但是,这条汇总路由太“粗犷”了,它甚至将R3这一侧的网段也囊括在内,我们称这种路由汇总行为不够精确。

因此,一种理想的方式是,使用一个“刚刚好”囊括这些明细路由的汇总路由,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汇总不够精确的问题。

这里不得不强调一点,网络可以部署路由汇总的前提是我们网络中IP子网及网络模型设计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路由汇总和网络的IP子网及网络模型的设计是息息相关的。

如果你的网络规划的杂乱无章,路由汇总部署起来就相当的困难了。

那么如何进行汇总路由的精确计算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现有明细路由:172.16.1.0/24至172.16.31.0/24,计算最精确的汇总路由
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这些个明细子网是连续的,我们只要挑出首位的两到三个网络号来计算就足够了:
1. 将这些IP地址写成二进制形式,实际上,我们只要考虑第三个8位组即可,因为只有它是
在变化的。

2. 现在,我们要画一根竖线,这根线的左侧,每一个列的二进制数都是一样的,线的右侧则
无所谓,可以是变化的,这根线的最终位置,就是汇总路由的掩码长度。

注意这根竖线可以从默认的掩码长度,也就是/24开始,一格一格的往左移,直到你观察到线的左端每一列数值都相等,即可停下,这时候,这根线,所处的位置就刚刚好。

3. 如上图,线的位置是16+3=19,所以我们得到汇总地址:172.16.0.0/19,这就是一个最精
确的汇总地址。

因此,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这么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