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教案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教案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1、师生共同准备好《城南旧事》2、《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课件3、下发名著导读表格【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播放背景音乐,进入书中情境。

1、(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配上悠长深远的驼铃声)同学们,你们看:在一个温暖的冬日里,一队骆驼正从高高的城墙下缓缓走过;你们听,远处隐约传来了悦耳的驼铃声……2、播放音乐:李叔同的《送别》(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3、教师动情朗读:(课件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说明:这段文字出自42岁的林海音女士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序言,她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了这部小说里。

(课件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哪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师导:同学们愿意了解一下这位女士和她的小说吗?(生:愿意)好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吧。

二、简介名著作者1、(课件出示)林海音女士的中年及童年画像(字幕简介)林海音: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2、(课件出示图书封面)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

3、(课件出示)指着课件插图给学生看(童年纯真可爱的英子)这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小英子,她的身上有着林海音童年的影子。

三、读书方法举隅1、由书名展开想象师:一看到书名《城南旧事》,谁来大胆预测一下本书将会讲述什么故事?(预设)生:《城南旧事》一书讲述了林海音小时候住在老北京城南时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

名著阅读《城南旧事》导读课 教案

名著阅读《城南旧事》导读课 教案

名著阅读《城南旧事》导读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内容。

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通过走进故事、走近人物、走进情节等方式回忆情节,交流独特的阅读感受,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文字的精妙,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影音导:一首美丽的歌谣《送别》曾伴随着我童年远去的足音,在一次次离别之际,给过我无限感动。

可我从来不知道这凄美动人的歌声背后还有一段《城南旧事》,不知道有一位名叫林海音的女作家深怀着新旧时代交杂的那份感伤,以童年的记忆写下了20世纪20年代北平城南的人情风物。

而这幅那个年代的北京风俗画,又以清新、淡雅、童稚的笔触,勾画出了普通百姓的命运遭际。

让我们一起走近----林海音……(看课件)二、阅读指导:1、看封面猜测内容2、初读浏览:了解大体内容。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目录、作者序言、摘要介绍、书后评论,从目录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先睹为快……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小结:《城南旧事》中,林海音化身为英子成就了自己半个世纪的怀乡梦。

她以一个孩子纯净得容不下任何尘埃的眼眸,给这个世界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明朗。

成人世界的痛苦与挣扎于是就滤去了浮世悲欢,还原成了生命的本来模样。

疯子也好,贼也罢。

贫穷也好,富庶也罢。

此时也褪去了世俗的烙印,取而代之的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的生命。

让我们走进《城南旧事》……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经过(课件----照片)3、细读品味:阅读方法指导(节选段落课件)A、节选段落示范指导:圈点勾划、写批注勾画出自己感触较深的词句,写下自己的见解----品味精妙、感想体会、不同见解等(课件展示)B、方法练习:同学们,你们读这本书的时候,有哪些片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1)你也可以像老师这样阅读: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5分钟时间,开始吧-----2)把你的感受与大家分享:指名同学在全班分享4、写读书感悟—--收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城南旧事》说:这是作者林海音的传记式小说,写了5个故事。

《城南旧事》阅读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课时:导读课教学目标:1、读封面、读封底、读目录,读扉页,交流收获。

2、通过交流,初步感知一些读书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已经五年级了,也学习过一些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回忆一下,拿到一本书我们先看什么呢?(看封面、看封底、看扉页)教师板书二、出示封面,激发猜读兴趣常言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

读书要先看书的封面。

书的封面是书的眼睛;题目是文章的凝炼。

或许我们手中的书封面不一样,通过比较、交流,我们就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

出示各种封面及问题:①通过看封面,我们看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②第一次看到这个封面的时候,我们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女孩子,生活在老城里。

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很久以前了,好像还是冬天里,很多封面都是冬天的景色。

书应该是作者长大后写的回忆,因为是“旧事”。

书的作者是林海音。

)三、交流讨论,学习略读方法高明的封面的设计是书的内容的概括延伸,让人一眼就爱上了他。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封底上还有哪些信息?学生交流所见所感。

1、出示目录,概括主要内容了解了这些信息我们一起打开扉页,看看目录上记载了什么?这是《城南旧事》的目录,目录可以体现作者的思路,通过看目录可以了解所读之书的大概内容,所以我们看书,还要学会看目录。

来,看看这本书的目录,再参照老师给你出示的书的插图,说说这本书讲了什么。

师小结:通过读封面、目录,我们对书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2、出示前言、后记同学们如果留意一下,许多书还有前言和后记,通过前言和后记我们还可以知道作家看书和作者写书的一些感受,可以进一步增加我们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

师小结:应该说,读封面、目录、前言和后记,是我们初次接触一本书时,常用的一种略读的读书方法。

板书:前言后记略读四、介绍背景,激发阅读兴趣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他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丰下来。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城南旧事》名著导读教学计划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城南旧事》名著导读教学计划

《城南旧事》阅读导读一、学习目标(学习任务):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二、微教学设计一、由课文《窃读记》导入师:今天,老师想向同学们推荐一本林海音写的书,叫做《城南旧事》。

同学们愿意跟着老师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作家和她的小说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吧。

二、简介名著作者1.(课件出示)林海音女士的中年及童年画像(字幕简介)林海音: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2.(课件出示英子插图)这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小英子,她的身上有着林海音童年的影子。

三、读书方法举隅1.引导学生看目录,读序言师:《城南旧事》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从目录上看得很清楚。

我们看到目录,有没有发现这其中有一个跟其他的几个标题有不一样的地方?对,第一个其实是这本书的序言,所谓序言,“序言”,又叫“序”、“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内容多说明本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缘由,经过和特点。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林海音女士为本书写的一篇自序。

2.老师选取《城南旧事》的序里的两段话,通过这两段话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城南旧事》这本书。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哪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强调:只要读懂了序言,我们就好像找到了顺畅通读本书的一把金钥匙。

(授法)所以,这本书除了序言,一共给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呢?(5个)是的,《城南旧事》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用《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五个故事向我们讲述了林海音小时候住在老北京城南时有趣的童年往事。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文本解读】台湾被日本侵占期间,林家不甘在日寇的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

《城南旧事》是一本自传体小说,以林海音5——13岁在北京城南的生活为背景创作。

它透过主人公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成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同时也再现了那个时代北京城独特的百姓生活与风俗旧貌,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及北京城南深深的思念。

【教学目标】1、了解主要内容:通过封面、序言等了解主要内容及创作背景,教给学生初次了解书目内容的基本方法。

2、激趣导向:通过故事中主要人物的选择角度,及英子与他们欢乐的童年往事的片段朗读,引导学生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关注英子纯洁、善良的童心,及本书独特的描写角度。

3、紧扣“送别”主线,猜想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品味本书的“成长”主题。

【教学过程】一、了解主要内容:1、读封面(封面、封底、勒口):了解本书主要内容及作者、创作背景。

同学们:拿到一本书,我们最先看到的就是封面,购买一本书,最先吸引我们的也是封面,封面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快速的阅读封面上的文字和图片,说说你的了解。

(自传体小说,以小孩的视角看大人的悲欢离合,反应背景二三十年代老北京的风貌,带领我们重温了那个年代社会底层普通百姓的生活。

)2、读封面图画:让我们阅读本书封面图画的片段描写,初步感受一下英子有着怎样的童年生活?(天真快乐的童年生活及良好的家庭条件)出示:我在医院住了十几天,刚可以起床伏在楼窗口向下面看望,爸爸就雇来一辆马车,把我接回家。

马车是敞篷的,一边是爸,一边是妈,我坐在中间,好神气。

前面坐了两个赶马车的人,爸爸催他们快一点,皮鞭子抽在马身上,马蹄子得得得得,得得得得,一路跑下去。

马车所经过的路,我全不认识。

这条大街长又长,好像前面没尽没了。

我觉得很新鲜,转身脸向着车后,跪在座位上,向街上呆呆地看。

两边的树一棵棵地落在车后面,是车在走呢?是树在走呢?我仰起头来,望见了青蓝的天空,上面浮着一块白云彩,不,一条船……3、读序言:这本书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又表达了什么感情呢?语言也会告诉我们很多(本书主要回忆了作者在北京城南生活的往事,表达了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及对北京城南深深的思念)。

《城南旧事》导读活动设计

《城南旧事》导读活动设计

《城南旧事》导读活动设计(一)有趣的问题引入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城南旧事》这本书。

说到旧事,顾名思义就是从前发生的事情。

那这里的城南是指哪里呢?这个故事又是关于谁的故事呢?讲的是一个冒险的故事?一个温馨的故事?还是一个伤感的故事呢?是的,我们在拿到一本书的时候,脑海中往往会冒出许许多多的问题。

一个优秀的读者在阅读一本书时总是会思考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观看一段视频,希望你能从中找到答案的同时有所感悟!(播放视频1分15秒)看完视频,同学的内心会有所动容。

再想想我们刚刚的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好像,这是一个温馨又伤感的故事。

《城南旧事》是一本以林海音童年居住的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为基础创作的小说集,字里行间充满了追忆童年的温情,带有浓厚的京味儿。

北平是100年前人们对北京的称呼,这本书就是作者林海音对自己童年往事的追忆。

林海音为什么要将自己生活在北平南城的故事写下来呢?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背景资料1、作者简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省。

1923年,随父母迁居北京,童年在北京度过,北京成为她精神上的故乡之一。

1937年,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

1948年11月,回到中国台湾,从事编辑工作,并开始创作。

她成立纯文学出版社,创办《纯文学月刊》,发掘鼓励了许多青年作家。

著有《冬青树》《烛心》《春风》《晓云》等。

1998年,林海音获得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终身成就奖;1999年,获颁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同年,《城南旧事》获瑞士“蓝眼镜蛇奖”。

《城南旧事》一书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

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2、创作初衷一本书可以获得这样的荣誉,可见,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林海音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回到我们前面的问题,那林海音为什么要写《城南旧事》这部小说呢?大家翻到我们这本书的“导读”部分,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这部作品是作者对现实的刻骨体验和对童年的深情追忆。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提问、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1.4 教学步骤(1)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3)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邀请学生分享对小说的初步印象和阅读期待。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2.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理解作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2 教学内容介绍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城南旧事》的背景。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展示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4 教学步骤(1)讲述林海音的生平简介。

(2)展示《城南旧事》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

(3)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及作品背景对小说的影响。

第三章:小说情节分析3.1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城南旧事》的小说情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的主要情节,探讨其内在逻辑和意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小说情节。

3.4 教学步骤(1)讲述《城南旧事》的主要情节。

(2)引导学生关注小说情节的内在逻辑和意义。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人物形象分析4.1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鉴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4.4 教学步骤(1)讲述《城南旧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的变化和发展。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5.1 教学目的5.2 教学内容5.3 教学方法5.4 教学步骤(2)提出后续课程的学习目标和期待。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2019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2019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版本:中国青年出版社适用年级:六年级一、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 指导阅读整本书及片段的常用方法。

3. 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4. 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会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阅读整本书及片段的方法。

2. 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三、课前准备:设计“班级读书会阅读交流卡” 、“文摘卡”等,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思考,理解作品的主题。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那位稳重的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2. 知作者林海音:林海音(1918年-2001 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3. (课件出示图书封面)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 介绍:《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 世纪20 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二、读整本书的方法过渡:平时我们学的课文,一般较短小,如何来阅读篇幅较长,情节复杂的整本书呢?1. 读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

2. 看目录:《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五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

三、赏片段——圈、勾、批赏析《爸爸的花儿落了》片段。

1. 片段的阅读其实就是我们日常课文学习,谁来说说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课文的呢?2. 指名回答。

圈点勾画:勾画出自己感触较深的词句、片段。

写批注:写下自己的见解、感受。

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横向比较,写读整本书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
新星初级中学裴蕾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得兴趣。

2、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得生动得人物形象。

3、通过各种方式得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得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掌握阅读整本书得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得人物形象与精彩片段得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得兴趣。

【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准备好《城南旧事》
2、《城南旧事》名著导读课件
3、下发名著导读表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音乐导入(《送别》李叔同)
幻灯片1:《送别》
师:刚才我们听得这首歌得歌名就是?《送别》,您知道它就是哪部电影得主题曲吗?在电影《城南旧事》中,选用了两首20年代得歌曲作为插曲。

一首就是艺术家李叔同(1880-—1942)采用外国音乐家创作得歌曲旋律,重新填词得《握别》(亦称《送别》,另一首就是音乐家黎锦晖(1891-—1967)创作得儿童歌曲《麻雀与小孩》。

生:《城南旧事》
师:同学们学过其中得文章,还回忆得起吗?
生:《冬阳骆驼队》、《爸爸得花儿落了》.
生:关于骆驼铃铛得解释,爸爸去世,我已经不就是小孩了。

师:同学们记性真好!好书不厌百回读,我们今天再来重温书中得人与事,相信我们会有新得发现。

师:一瞧到书名《城南旧事》,谁来大胆预测一下本书将会讲述什么故事?
(预设)生:《城南旧事》一书讲述了林海音小时候住在老北京城南时许多有趣得童年往事、
二、人物画廊巡游
精彩片段展读(穿插在“人物画廊巡游”部分中)
幻灯片2(一)英子
(视频1播放)英子学骆驼咀嚼得片断
师:学骆驼咀嚼得小女孩便就是文中得主人公小英子,书中就是这样写得
(师:请大家自己放声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体会)
师:从这段文字中您瞧到了一个怎样得英子?
(预设)生:天真可爱、纯真无邪、热爱生活得英子。

(教师肯定评价并随时板书)
师:我们得小英子并不缺乏关爱,除了朝夕相伴得宋妈,还有她得爸爸在始终牵挂着她:
然而,当英子长到13岁时——
1、教师范读
师连接:然而有一天,爸爸得花却落了。

下面得部分请同学们和老师来一起读吧!
(播放视频2)英子在医院里探望处在弥留之际得爸爸。

2、师生互读:
师:这就就是《城南旧事》这部小说得大结局。

四人为一小组进行探讨,说说您们都有怎样得感受?
师:对于《城南旧事》中得小英子来说,父亲就是天、就是地,就是家中得顶梁柱。

终有一天,父亲也会老去。

就像文中说得一样“爸爸得花儿落了”.她不在了,她担起家中沉重得责任,成为一个小大人。

她,长大了!
师:“爸爸得花儿落了,我已不再就是小孩了。

”这句话让我永远铭记于心.她,就是我生命中最重要得人。

她,给予我一个大大得拥抱,让我感受她得温暖,给我她得鼓励.抬起头,只瞧见她得脸上布满岁月得痕迹。

她得声音不在那么清脆洪亮,变得混浊厚重。

总感觉,我们在一起得时光还很长。

殊不知,离别得脚步已悄然临近。

(二)妞儿
师:那时得小英子才六岁,那就是一个最爱玩耍得年龄,也肯定有在一起玩得伙伴,那么她得玩伴就是谁呢?
(生:想……)与她同龄得小伙伴叫妞儿。

幻灯片4:“怕什么,她又不吃人。

”她仍然就是笑笑得摇摇头.
A、同位两人互读课文
B、指两女生分角色读课文(师生共评价)
师:这段文字就是小英子与妞儿第一次见面得情景,读了这段文字,您瞧到了一个怎样得妞儿?
(预设)生:内向腼腆、寡言少语、乖巧听话得妞儿。

(幻灯片5)妞儿得照片(与英子在一起)(激趣)
师导:大家瞧,妞儿脸上显现出凝重得神色,与一旁脸上挂着纯真得笑容英子产生了强烈得对比,大家大胆猜测一下她得身世将会就是怎样得呢?
(预设)生:不幸、悲惨、可怜……
师:想关注她命运得结局吗?请同学们回去自读《惠安馆》这一章节。

师:英子与妞儿平时都玩些什么呢?
生:(自由朗读体会)
师:读了这部分文字,您又有怎样得感受呢?
(预设)生:我感受到了她们亲密无间得友谊,她们两个同龄人在一起得时光就是多么幸福啊!(三)、小偷(“坏人"?)
师:生活中得小偷给您怎样得印象?
(预设)鬼鬼祟祟、凶神恶煞……
(幻灯片6)名著中“小偷"得照片
师:蹲在草丛中得厚嘴唇得年轻人就是英子得朋友,但就是最后被指认为小偷而被警察带走了。

师:您认为她就是坏人吗?(板书:小偷:“坏人”?)
(生:不像,她与英子就是好朋友,应该就是个好人.)(板书)请大家课后阅读《我们瞧海去》这一个章节。

三、人物命运归宿
(幻灯片7)爸爸得图片
生:(四人小组讨论)
师: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只要您心里有所感触,大可放心大胆地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预设)生:我感受到了英子经历了爸爸去世这个不幸得事,突然变懂事了、成熟了,懂得了要照顾弟弟妹妹,明白了要挑起家庭得重担。

师小结:(幻灯播放人物图片)就是啊,妞儿、秀贞、小偷……一个个人物都先后离英子而去,最后爸爸也永远地离开了她(板书:去世)。

经历这个过程,英子似乎一瞬间长大了,其实这说明英子渐渐成长
..!(板书:责任)
..起来了。

(板书:成长)照顾弟弟妹妹,挑起家庭得重担,这就就是责任
四:拓展阅读
1、(幻灯片8)林海音女士得中年画像
(字幕简介)
幻灯片9:“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瞧见冬阳下得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得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得心头。


师:这段文字出自42岁得林海音女士写作得《城南旧事》一书中得序言,她把自己难忘得童年时光写进了这部小说里。

幻灯片10 :“我就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得那些景色与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
幻灯片11:沈洁说《城南旧事》就是她得一个童年纪念,“我很幸运能参加这部电影得拍摄,它给了我一个特别得童年,也影响了我以后得生活。

”林奶奶出生在日本,我后来又去了日本。

她身边得很多人都说我们很像,尤其就是性格上,都就是那种很单纯、很仗义得人。

去年在她快去世时,她还经常唱儿歌,流露出孩子般得纯真。


五、小结
英子童稚得眼中,眼前得一切都就是那样纯净,新奇,有趣.英子得世界就是单纯得,她从不在自己得世界里上锁,任由人们进进出出,所以她与被人们称为”疯子”得秀贞结下了深厚得友谊,善良得英子帮助秀贞寻找她得孩子小桂子。

一个六岁得孩子竟懂得友谊,懂得爱,这大概就是一种来自生活得力量鼓舞着她在成长吧!英子得童年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她有一颗纯洁净化得心灵,正就是她有了这一颗心,她得童年才幸福。

那就是真正得,无忧无虑得,不折不扣得快乐!城南旧事电影片尾曲(音乐)
六、布置作业
师:老师期待着同学们在课后自主阅读《城南旧事》其它得部分,关注书中人物得命运.请大家做好笔记,这里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读书记录表》,辅助同学们阅读。

1、自主仔细阅读《城南旧事》
2、完成《读书卡》(附件)
七、(板书设计)
城南旧事
林海音
亲密友谊英子
妞儿不幸、悲惨、可怜
秀贞-—“疯女人"?善良——?
小偷——“坏人"? 好人-—?
成长责任爸爸——去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