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断句》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断句》

★方法二
●对话、引文:曰、云、言、白、语、 道、谓、对等。
•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 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 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 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 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 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 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 标志。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 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 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 (一足,一只脚。),信乎?”曰: “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 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 非一足也。” ————《韩非子·外储说》
③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 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
•学学而而时时习习之之/不不亦亦说说乎乎有/有朋朋自自远远方方来来/ 不不亦亦乐乐乎乎/人人不不知知而而不不愠愠不/不亦亦君君子子乎乎
•呜邪呜邪呼呼/其其信信然然邪邪其/其梦梦邪邪其/传其之传非之其非真其真
★方法四
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 为?
• 女婿理直气壮的说:岳父遗书上写得 很明白: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 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 不得争执。县令拿过遗书,仔细推敲, 却把家产判给了富翁的儿子。
• 原来,县令移动了标点符号,猜出 了富翁真正的意思: 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 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 不得争执。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断句》公开课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 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 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 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 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 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 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 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显 名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
/
/
《资治通鉴·周纪五》
规律三:察对话,定句读 。
文言文中对话 、引文 常常用 “曰”“云”“问”“言”“谓” 等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 次问答出现从 容 与 信 言 诸 将 能 不
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 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前后都可断句;
⑵ 句末语气词 : “也、矣、欤、耶、哉、乎、
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例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 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 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 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 /则难者亦 易矣/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 人/ 之为 学有难易乎 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 则易/ 者亦难矣。
各曰何多能为上 问将 益信之曰 十善 曰 所常有陛如益将陛/ /万耳 以从如 陛差 下 曰 善 兵 下/容为下上上我上 不臣 何而 禽陛与/不曰 笑/能问过多为善也下信/曰能/将于言禽曰能多为将将。几多/君也诸兵如将而我将何多何。将/益而我十益禽此信如/能善善曰不能万善信乃曰将何/陛各将上耳曰信//臣将为/下有多几 曰 笑 陛 之为此//不差多我乃何 于 曰 下 所过而上/禽信能信 君 多 不 以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断句方法初探》

2、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 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 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 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3、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 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 赋役也甚薄/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链接高考1
抓语句核心动词,一句一个动作。
即什么人,做了什么,效果怎么样。
辩虚词,找位置
1.句首虚词:惟、盖、焉、故、是故、 至若、若夫、且夫等等
2句尾虚词:也、矣、焉、耳、 耶、 乎、哉等
3、句间虚词:则、而、以等等
借句式断句读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熟悉这些固 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判断句式:…者…也、……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 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 如(若)……何;得无(无乃)……乎; 何以……为;与其……,孰若……
2、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 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 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 背之则亡
3、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 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 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1、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 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明对话断句读
对话、引语常用标志有:
“曰” “云” “言” “白” “语”“道” “谓” “对”等。两人对话,一般在第 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 而把主语省略。
明修辞,定句读
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一些句式整齐、结构鲜明 的修辞句,如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顶 真句及骈文常见的四六句等,断句时可以根 据修辞句在结构与句式上的特点进行分析, 然后按句子特点来断句。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典例分析,总结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2.通过练习,提高文言文翻译题的答题能力,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
3.通过合作探究,逐步体验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典例分析,总结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提高文言文翻译题的答题能力,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师生合作、小组合作、探究归纳、讨论交流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概括导入,确认目标二、梳理知识,落实双基三、典型引导,点拨深化四、达标练习,提升能力五、反思归纳,课堂小结具体教学环节一、概括导入,确认目标《增广贤文》中说到:“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启示我们读书一定要用心,因为书里的一个字价值千金。
读书必须高度重视每一个遣词用语用意,不能局限于文字的表层含义。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文言文翻译”这个版块。
解读考纲——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试大纲》强调:“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其能力层级为B级。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二、梳理知识,落实双基(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与原则)1、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译文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译出原文。
“达”——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无语病。
“雅”——译文要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写作风格。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断句》课堂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断句》课堂设计文言文断句教案设计一、设计设想最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断句成为了一个考点。
然而,学生对于如何断句并不太熟悉,不懂得断句的一些基本的规律。
加上我校学生的文言基础本来就不扎实,比较难读懂文言文,断句就更加成了一个难点。
如果能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断句方法,让学生有章可循,我想,对于学生的断句水平的提高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基于这种思路,我设计了这节课。
这节课主要采取学生做练习,然后对练习进行讨论、归纳、总结的方式,力求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整理出断句的基本方法。
新课标也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这样,就能让学生更有效的备考,老师也能更有效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过程和方法;2.通过小组讨论,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学会和他人合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了解古代的优秀文化,学会灵活运用方法,消除对文言文断句的恐惧心理,树立对文言文断句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四、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五、课前准备:收集过往高考试卷中有关断句的考题,分析其隐含的方法规律,并从课内寻找相应的一些句子,制作成一份练习,在课前发给学生完成,要求学生在做练习时感悟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以备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够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总结出断句的方法。
同时,老师准备一份巩固练习,并制作好课件。
一、故事引入,了解断句的重要性(一)据说旧时代有一个老头儿,有一女一婿。
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
老头儿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
那几句话是没有点断的。
到他死后,大家把遗嘱启封,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
因为照他的点读法,那遗嘱是这样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
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但是老头儿的后妻不服,认为遗嘱写的,应该是把产业交给她的儿子,就告到官府去。
果然,县官判决遗产应该交给老头的幼子。
《高中语文文言断句》一等奖优秀课件

×
侯性本澹泊/苦厌纷华/尝言曰/我蔬食则 喜/肉食则不喜/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 不安/其奉身率如此/侯盖古之廉者也/
方法三:找虚词 理关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要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 志。 ①句首的语气词 :“其、盖、凡、窃、敬、唯、盍、夫、且夫、 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 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 句末语气词 : “也、矣、欤、耶、哉、乎、焉、兮、耳、而已” 等后面可断句; 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④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苟”“纵”“故“是故”“于 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 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⑤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 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贬】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 大周正 。
一、考点说明
1、内容要求 文言文断句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 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 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 “读”( dòu )。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 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 断句读。 2、能力要求:理解B
二、命题趋势
近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阅读断句考查常采 用两种形式: 1、客观题的形式:判断断句正误; 2、主观题的形式:标出语句停顿。 新课标卷近两年对文言断句的考查题型单一、稳 定,都是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命题。
三、复习策略
1、明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 2、熟习文言断句的基本步骤; 3、掌握文言断句的方法技巧;
【典题例析】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配套练习

文言文断句练习姓名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老子·七十七章》)2、用斜线给下面画波浪线的文言文断句。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篇》)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4、用斜线给下面画横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6处)(6分)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至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
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杨雄之徒,斯人也岂求之于当世哉?(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5、(09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日:“公辅才也。
”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
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
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日借。
”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
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
迪从容奏日:“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教案 正式

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教案一、三维目标: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正确断句。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培养探索精神,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摸索文言断句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正确断句。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最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断句成为了一个考点。
学生对于如何断句并不太熟悉,不懂得断句的一些基本的规律。
加上学生的文言基础本来就不扎实,比较难读懂文言文,断句就更加成了一个难点。
这节课主要采取学生做练习,然后对练习进行讨论、归纳、总结的方式,力求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整理出断句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趣味断句:有位老人临终前立下遗嘱,内容是﹕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结果这一遗嘱引起争执,而且对簿公堂时法官无从断案。
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自由地读读想想说说。
学生讨论。
看来断好句很重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学短句。
(板书:文言文短句)二、合作探究断句的方法规律探究一:结合下列语段断句,试找出名词或代词•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总结:方法一:标名(代)词,定主宾小试身手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老子·七十七章》)对称句式:1.高者抑之下者举之2.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3.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馀探究二:朗读下列语段,看看有什么特点•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明确】运用对偶手法•试结合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返咸阳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总结:方法二:明修辞巧判断小试身手用斜线给下面画波浪线的文言文断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断句作为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 个重要手段,近几年高考呈上升态势。
另外,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角度看,也需 要练习断句。这也是高考中出现断句考查形式的依 据之一。这一考查体现了新课标的文言诵读要求, 强调熟读成诵,心口相应。这对培养我们的文言语 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根据文意在“曰”的前后断句。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 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 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 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 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 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举 事 亦 然。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亦……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其……邪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 中经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并常常运 用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方法。利用这个特 点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文言断句。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对偶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 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 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 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 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利用重要虚词可方便快捷地 为上段文字断句。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者…也,是 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何…为、安…哉 (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 问句式;为…所…、受……于……等,是典型 的被动句式;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何, 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 乎,何以…为,与其……孰若……熟悉这些固 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综合利用“对话标志断句法” 和“重要名词断句法”断句。
1、句首虚词:夫、盖、至若、若夫、 初、唯、斯、今、盍、嗟夫等常用于一句话 的开头,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句尾虚词:也、矣、焉、耳等经常 用于陈述句末尾;与(欤)、邪(耶)、乎 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 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从考查文言断句的省市的试卷的得分情况可以 看出,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较差,这实质上是缺乏 文言文的语感。缺乏语感的原因无疑是平时只做题 不读书,诵读得太少,而没有必要的积累。而文言 文学习就是需要多积累,多感悟,多熏陶。
除此之外,是否有一些方法技巧帮我们准确地 为文言文断句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3、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3分) (2014年全国卷1) 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
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 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 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 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 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 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 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 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 不介意/
完成《考点集训》第21课时
文言文中,有一些明显的对话、引文标志, 如:“曰” “言”“云”等。根据这些标志, 很容易找到一些断句的地方。
不过,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 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 的情况。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 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 耳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 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 下禽也
一、通读文段,理解文意是关键。
文
言
断
句 步 骤
二、巧用方法, 先易后难。
及
方
法 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1(重庆卷)用斜线(/)断句。 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 之财(3分)
2(浙江卷)用斜线(/)断句。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 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 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死者果政也 《史记•刺客列传》(3分)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
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八荒之心。
对偶、排比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顶真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 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 宝也故敢献之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断句
(北京卷)用斜线(/)断句。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 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 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 “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韩 非子•说林上》)
(《韩非子•说林下》)
找出句中几个重要名词,句 子基本就断开了。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 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 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 后 弘 被 引 见 帝 令公主 坐 屏风 后 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 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 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 主曰事不谐矣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 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 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 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 ‘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 “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 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3、句中虚词:以、于、为、则、而, 往往用于句中,这些词前后一般不断句。
“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多在句首, “于”“而”一般在中间。 “耶”“乎”经常表疑问(?), “矣”“耳”后面加圆圈(。) “也”“者”常常表停顿,
或句(。)或逗(,)酌情看。
【例】(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