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1)

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1)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示波器和电子电路来调制和产生不同的波形。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示波器、经过校准的函数发生器、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函数发生器是一种电子电路,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波形,例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为了实现这些波形,函数发生器中需要使用不同的电路元件。
例如,产生正弦波需要使用振荡电路,而产生方波需要使用比较器电路。
函数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示波器来显示和测量。
四、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将电源线连接到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上。
2.打开电源:按照设备说明书的步骤打开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的电源。
3.调节函数发生器:使用函数发生器的控制按钮来选择所需的波形类型,并调节频率和振幅。
使用示波器来观察和测量所产生的波形。
4.调节示波器:使用示波器的控制按钮来调整波形的亮度、对比度、扫描速度等参数,以达到最佳观测效果。
5.记录实验结果:记录所产生的不同波形类型、频率和振幅,并观察和记录示波器的显示结果。
五、实验结果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产生了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等不同的波形,并观察了这些波形的频率和振幅。
示波器的显示结果非常清晰,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波形的特征和参数。
我们还对示波器的参数进行了调整,以获得最佳的观测效果。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使用示波器和函数发生器,成功地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波形,并观察了波形的特征和参数。
这些波形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实验中,并且需要根据具体应用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示波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测试仪器,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电路中的波形和信号特性,因此应用广泛。
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学习使用运算放大器、电容、电阻等元器件搭建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电路,并对其进行调试。
二、实验原理1. 三角波发生器三角波发生器是一种能够输出呈直线上升或下降的信号的电路,其输出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可以通过改变电路中元件参数来调节。
常用的三角波发生器电路是基于反相输入正弦振荡器和积分放大器构成的。
2. 方波发生器方波发生器是一种能够输出高低电平交替出现的信号的电路,其输出信号频率和占空比可以通过改变元件参数来调节。
常用的方波发生器电路是基于反相输入比较器和反馈网络构成的。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 搭建三角波发生器电路将运算放大器(LM358)连接至两个10kΩ电阻组成反相输入正弦振荡器,再将积分放大器(LM358)连接至10kΩ电阻和100nF陶瓷电容组成积分放大网络。
调节电路中电阻和电容的参数,使其输出三角波信号。
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频率为1kHz,幅度为±3V。
2. 搭建方波发生器电路将运算放大器(LM358)连接至两个10kΩ电阻组成反相输入比较器,再将反馈网络连接至100kΩ电阻和1nF陶瓷电容组成积分放大网络。
调节电路中电阻和电容的参数,使其输出50%占空比的方波信号。
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频率为1kHz,幅度为±3V。
四、实验分析通过本实验的搭建和调试过程,我们深入了解了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了使用运算放大器、电容、电阻等元器件搭建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的方法。
同时,在实验中我们也学会了如何通过改变元件参数来调节输出信号频率和幅度。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是一次很好的综合性实验,在实践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基础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原理,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模拟电路设计方法和手段。
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为以后的电路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实验报告

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方波信号的特点和性质;2.学习使用傅里叶级数分解和合成方波信号;3.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二、实验原理1.方波信号的特点和性质方波信号是一种周期性的信号,其波形为矩形,即在一个周期内,信号的幅值在一段时间内为正,另一段时间内为负,且幅值大小相等。
方波信号的频率是指信号在一个周期内重复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2.傅里叶级数分解和合成方波信号傅里叶级数是将一个周期性信号分解成一系列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和的方法。
对于一个周期为T的周期性信号f(t),其傅里叶级数表示为:f(t)=a0/2+Σ(an*cos(nωt)+bn*sin(nωt))其中,a0/2为信号的直流分量,an和bn为信号的交流分量,ω=2π/T为信号的角频率,n为正整数。
傅里叶级数合成是将一系列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和合成为一个周期性信号的方法。
对于一个周期为T的周期性信号f(t),其傅里叶级数合成表示为:f(t)=Σ(cncos(nωt)+dnsin(nωt))其中,cn和dn为信号的傅里叶系数,n为正整数。
三、实验器材和仪器1.示波器2.函数信号发生器3.万用表4.电阻箱5.电容箱四、实验步骤1.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设置为方波信号,频率为1kHz,幅值为5V。
2.将示波器的输入连接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
3.调节示波器的水平和垂直控制,使得方波信号的波形清晰可见。
4.使用万用表测量方波信号的频率和幅值,并记录数据。
5.使用电阻箱和电容箱分别改变方波信号的频率和幅值,并记录数据。
6.使用傅里叶级数分解方法,将方波信号分解成一系列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和,并记录数据。
7.使用傅里叶级数合成方法,将一系列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和合成为一个周期性信号,并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方波信号的特点和性质通过示波器观察方波信号的波形,可以发现其具有矩形的特点,即在一个周期内,信号的幅值在一段时间内为正,另一段时间内为负,且幅值大小相等。
方波发生器及其调制实验报告

方波发生器及其调制实验报告
正弦波发生器是电路中经常使用的元件,它可以用来实现幅度和频率可调的正弦波发生器,具有很多应用。
方波发生器是一种简单的电路,其原理是采用RC电路组成,它可以提供一个离散的模拟电压,主要由正弦波发生器,谐振电路,幅度控制电路和数字信号控制电路组成,能够提供宽度、幅度和频率可调的正弦信号供电子和通信等工程使用。
本实验制作一个具有宽度、幅度调节、频率调节和调制特性的方波发生器,它由正弦波发生器、调制电路和LC谐振电路组成。
实验中先拼接正弦波发生的电路板,首先,按图纸中的PCB布线图连接各个组件,电阻和电容使用符合图中要求的精确值连接组装;然后将拼好的电路板和数字调节器连接组装调节器完成,可以调节频率和幅度。
其次,调制电路使用晶体管两个放大器,在端口P1和P2输出正弦波,作为模拟输入到电路;最后,将电路连接在一个LC谐振元件上以调节频率,用一个调节器调节成振幅,再将输出信号连接到电路板上,完成整个方波发生器的组装。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正弦波发生器的幅度、频率和调制参数,可以获得单色多谱线的正弦波,当频率越高和对应的振幅越高时,线形失真更小。
在将作为输入的背景正弦波进行调制后,输出信号也呈现出多谱线的线形,尤其是调制的正弦波振幅越高,调制系数越大时,线形会更加清晰。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使我更好地了解方波发生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对调节器结构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调节技术的用途,积累了电路组装、测量、数据分析的经验。
方波 三角波--转换电路实验报告册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综合设计报告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号:2014216041姓名:张腾指导教师:石玉军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摘要:一般方波-三角波发生器要用三只运算故大器,而且要用二极管或双向稳压管等有源器件进行限幅,线路较烦琐。
这里介绍一个实用的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该电路工作稳定、可靠,而且频率、幅度调节方便。
通过在Multisim10虚拟实验环境中对方波一三角波函数发生器电路的设计,阐述Multisim10在电路仿真设计中的应用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设计自动化(DEA)。
关键字:三角波发生器频率方波二极管稳压管有源器件限幅实用振荡电路积分器1.引言:电子电路邻域中的信号波形,除了正弦波之外另一类就是非正弦波。
非正弦波又称为脉冲波,如方波、矩形波、三角波等都是最常见的脉冲波形,当今是科学技术及仪器设备高度智能化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电子技术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
现代电子领域中,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的走向深入,这必将导致传统控制与检测技术的日益革新。
单片机构成的仪器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在智能仪表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等诸多领域得以极为广泛的应用,并走入家庭,从洗衣机、微波炉到音响汽车,处处可见其应用。
因此,单片机技术开发和应用水平已逐步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信号发生器作为一种常见的应用电子仪器设备,传统的一般可以完全由硬件电路搭接而成,如采用555振荡电路发生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的电路便是可取的路径之一,不用依靠单片机。
但是这种电路存在波形质量差,控制难,可调范围小,电路复杂和体积大等缺点。
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如工业过程控制,生物医学,地震模拟机械振动等领域常常要用到低频信号源。
而借用计算机技术和DDS技术直接产生的各种波形频率高,成本高。
2.设计内容和要求:(1).内容:设计一个用集成放大器构成的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指标要求如下:方波重复频率:500Hz 相对误差<5%;脉冲幅度:6-6.5V三角波重复频率:500Hz 相对误差<5%;脉冲幅度:1.5-2V(2).要求:①根据设计要求和已知条件,确定电路方案,设计并选出各单元电路的原件参数。
定时器构成的占空比可调的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定时器构成的占空比可调的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理解定时器在电子电路中的作用及原理;2.学会使用定时器构成占空比可调的方波发生器;3.掌握调节占空比的方法和技巧;4.通过实验验证定时器构成的方波发生器的实际性能。
实验器材:1.集成定时器IC(比如NE555或CD4011等);2.陶瓷电容;3.电阻;4.二极管;5.频率计;6.示波器;7.万用表;8.电源供电器;9.连接线等。
实验原理:定时器是一种特殊的集成电路,可以实现各类定时和脉冲调制功能。
定时器通常由电阻、电容和比较器组成,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及内部连接方式形成多种功能的输出。
占空比可以用来描述方波的高电平和低电平之间的时间比例关系。
占空比可通过改变定时器的输入电流、电压、电阻和电容等参数来实现。
实验步骤:1.接线部分: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搭建电路:根据电路原理图,将定时器IC、陶瓷电容、电阻、二极管等元件按正确的极性和参数连接在一起。
3.调节电容和电阻:根据需要调整电容的值和电阻的值,以改变方波的频率和占空比。
4.接通电源:将电源连接到电路上,调节电源电压为正常工作电压。
5.测量频率:将频率计连接到方波输出端口,使用频率计测量方波的频率。
6.调节占空比:通过调节电容的值和电阻的值,控制方波的高电平和低电平时间,从而改变占空比。
7.测量输出电压:使用示波器测量方波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的幅值,记录测量结果。
8.结果分析:根据测量结果,分析电路的性能,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频率和占空比的关系图。
在理论值的基础上,分析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偏差。
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原因有:1.元件参数的偏差: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不完全一致。
2.电源电压的稳定性:电源电压的稳定性对方波的频率和占空比有一定的影响。
3.仪器测量误差:使用的频率计和示波器等测量设备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信号与示波器实验报告

信号与示波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示波器测量不同类型的信号,掌握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不同信号波形的特点和测量要点。
实验仪器- 示波器-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 方波信号发生器- 三角波信号发生器实验步骤与结果第一部分:测量正弦波信号1. 将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入示波器的输入端。
2. 调整示波器的水平控制旋钮,使得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居中。
3. 调整示波器的垂直控制旋钮,使得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的显示范围适中。
4. 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并记录相关参数,如频率、幅度等。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正弦波信号在示波器屏幕上呈现出光滑连续的波形,且具有明确的周期和幅度。
通过调整示波器的垂直和水平控制旋钮,我们可以对波形进行适当的放大、缩小和平移,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和测量。
第二部分:测量方波信号1. 将方波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入示波器的输入端。
2. 调整示波器的水平控制旋钮,使得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居中。
3. 调整示波器的垂直控制旋钮,使得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的显示范围适中。
4. 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并记录相关参数,如频率、占空比等。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方波信号在示波器屏幕上呈现出快速的上升和下降沿,且具有明确的频率和占空比。
通过调整示波器的垂直和水平控制旋钮,我们可以对波形进行适当的放大、缩小和平移,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和测量。
第三部分:测量三角波信号1. 将三角波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入示波器的输入端。
2. 调整示波器的水平控制旋钮,使得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居中。
3. 调整示波器的垂直控制旋钮,使得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的显示范围适中。
4. 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并记录相关参数,如频率、幅度等。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三角波信号在示波器屏幕上呈现出逐渐上升然后逐渐下降的波形,且具有明确的频率和幅度。
通过调整示波器的垂直和水平控制旋钮,我们可以对波形进行适当的放大、缩小和平移,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和测量。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实验报告目录一、共射放大电路二、集成运算放大器三、RC正弦波振荡器四、方波发生器五、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六、有源滤波器七、复合信号发生器一、共射放大电路1.实验目的(1)掌握用Multisim 13仿真软件分析单极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方法。
(2)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基本电子元器件的作用。
(3)学会并熟悉“先静态后动态”的电子线路的基本调试方法。
(4)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学会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5)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6)测量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2.实验器材(1)双路直流稳压电源一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3)示波器一台;(4)毫伏表一台;(5)万用表一台;(6)三极管一个;(7)电阻电位器;(8)模拟电路实验箱;3.实验原理及电路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采用基极固定分压式偏置电路。
电路在接通直流电源Vcc而未加入输入信号(Vi=0)时,三极管三个极电压和电流称为静态工作点。
根据XSC1的显示,按如下方法进行操作:现象出现截止失真出现饱和失真操作减小R7 增大R7当滑动变阻器R7设置为11%时,有最大不失真电压。
静态工作点测量将交流电源置零,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
理论估算值实际测量值BQ U CQ U EQ U CEQ UCQ I BQ U CQ U EQ U CEQUCQ I3.98V 6.03V 3.28V 2.75V 2.98m A 3.904V6.253V3.186V3.067V2.873m A1. Q 点过低——信号进入截止区2. Q 点过高——信号进入饱和区二、集成运算放大器1.实验目的(1)加深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电路和性能参数的理解。
(2)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基本应用电路。
(3) 掌握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和微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波发生器及其调制
一、实验内容
设计一方波信号发生器,采用ROM进行一个周期数据存储,并通过地址发生器产生方波信号。
并通过控制端输入a对方波信号进行调幅和调频。
ROM(4位地址16位数据)
二、实验原理
方波信号发生器是由地址发生器和方波数据存储器ROM两块构成,输入为时钟脉冲,输出为8位二进制。
1地址发生器的原理
地址发生器实质上就是计数器,ROM 的地址是4位数据,相当于16位循环计数器。
2.只读存储器ROM 的设计
(1)、VHDL 编程的实现
①基本原理:为每一个存储单元编写一个地址,只有地址指定的存储单元才能与公共的I/O 相连,然后进行存储数据的读写操作。
②逻辑功能:地址信号的选择下,从指定存储单元中读取相应数据。
3.调幅与调频
通过输入信号a(3位数据),选择不同调制,如
a=000,2分频
a=001,4分频
a=010,8分频
a=011,16分频
a=100,2倍调幅
a=101,4倍调幅
a=110,8倍调幅
a=111,16倍调幅
分频原理:偶数分频,即分频系数N=2n (n=1,2,…),若输入的信号频率为f ,那么分频器的输出信号的频率为f/2n(n=1,2,…)。
调幅原理:通过移位寄存器改变方波幅值(左移)。
三、 设计方案
1. 基于VHDL 编程的设计
在地址信号的选择下,从指定存储单元中读取相应数据 ,系统框图如下:
FPGA
四、 原理图
1、VHDL 编程的实现
地址发生器
方波数据存储ROM 分频和调幅
(1)、顶层原理图
(2)、地址发生器的VHDL语言的实现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entity addr_count is
port
(
clk1khz: in std_logic;
qout: out integer range 0 to 15
);
end addr_count;
architecture behave of addr_count is signal temp: integer range 0 to 15;
begin
process(clk1khz)
begin
if(clk1khz'event and clk1khz='1') then
if(temp=15) then
temp<=0;
else
temp<=temp+1;
end if;
end if;
qout<=temp;
end process;
end behave;
(3)ROM的VHDL语言的实现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entity rom is
port
(
addr: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en:in std_logic;
qout: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
end rom;
architecture behave of rom is
type memory is array(0 to 15) of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constant
rom:memory:=("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
"00000010","00000010","00000010","00000010","00000010","00000010","00000010","0000001 0");
begin
process(en,addr)
variable temp:integer range 0 to 15;
begin
if(en='1')then
temp:=conv_integer(addr);
qout<=rom(temp);
else
qout<=(others=>'Z');
end if;
end process;
end behave;
(4)调幅与调频程序
entity tiaozhi is
port(
data: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a:in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
clk:in std_logic;
sl_in :in std_logic;
clk1:out std_logic;
qout: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
end tiaozhi;
architecture behave of tiaozhi is
signal count:std_logic_vector(15 downto 0); signal q1: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signal q2: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signal q3: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signal q4: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begin
process(clk,count,a,q1,q2,q3,q4)
begin
if(clk'event and clk='1') then
count<=count+1;
q1<=data(6 downto 0)& sl_in;
q2<=q1(6 downto 0) & sl_in;
q3<=q2(6 downto 0) & sl_in;
q4<=q3(6 downto 0) & sl_in;
end if;
end process;
process (a)
begin
case a is
when "000"=> clk1<=count(1);
when "001"=> clk1<=count(2);
when "010"=> clk1<=count(3);
when "011"=> clk1<=count(4);
when "100"=> qout<=q1;
when "101"=> qout<=q2;
when "110"=> qout<=q3;
when "111"=> qout<=q4;
end case;
end process;
end behave;
(5)仿真结果如下产生的方波信号
当控制端输入为100时,2倍调幅
当控制端输入为111时,16倍调幅
当控制端输入为001时,4分频
当控制端输入为011时,16分频
五设计总结
1. 评估
在这次EDA实验设计中,我们完成的是一个方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在这次设计中,让我们了解到了ROM,地址发生器,分频和调幅的设计方法,进一步掌握了Quartus‖的常见使用方法,并掌握了方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原理,对我们来说,此次实验的收获在于数据存储器ROM的设计,我们相信,这对于以后的实验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此次的实验还算成功,从电路模块的设计到电路的仿真成功能独立完成,这是对自己的一次很大的鼓励,我们相信,以后的课程将会学的更好。
2.
问题:不能对信号clk进行调幅,要重新产生一个方波信号才能调幅
解决:通过循环计数器产生多电平方波,再对其进行移位,得到调幅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