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名方
妇科名家验方选粹——四草汤

妇科名家验⽅选粹——四草汤四草汤【⽅源】南京夏桂成教授经验⽅。
【组成】⿅衔草15-30克、马鞭草15-30克、茜草15克、益母草15克【主治】⾎热夹瘀型之⽉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等。
【⽅解】四草汤由南京夏桂成先⽣所创,具有清热利湿,化瘀⽌⾎的作⽤,可应⽤于⾎热夹瘀的经期出⾎、崩中漏下、产后恶露不绝、盆腔炎性出⾎、青春期或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宫出⾎等。
⽅中⿅衔草清热⽌⾎;马鞭草清热利湿,化瘀⽌⾎;茜草、益母草化瘀⽌⾎、收缩⼦宫。
四草汤常联合失笑散加减使⽤,加炒五灵脂、蒲黄,加强化瘀⽣新之作⽤。
以达到更好的控制出⾎的效果。
由于典型的单纯的瘀⾎证型并不常见,所以在运⽤活⾎化瘀的⽅药时,必须根据兼夹的证型及⽣理阶段的特点来具体使⽤。
⾎热夹瘀者,加⼤⼩蓟、仙鹤草、炒丹⽪各10克,钩藤15克;⾎瘀夹寒者,加艾叶、⾁桂各5克;⽓虚者,加黄芪、党参各15克,枸杞⼦10克;出⾎量多者,加三七粉3克吞服;出⾎量少,淋沥不尽者,加炒当归、⾚芍各10克,泽兰12克。
益母草植株马鞭草植株茜草植株⿅衔草植株【医案】卢某,⼥,48岁,已婚。
2005年7⽉21⽇初诊。
主诉:⽉经失调近1年。
LMP7⽉19⽇,现为⽉经周期第3天。
患者近1年来出现⽉经失调,经⾏淋沥不净,有时崩冲量多,经⽤丙酸睾丸酮、催产素及⽌⾎药后,出⾎减少,常需⽉余始净。
此次适值经⾏第3⽇,量多阵下如崩冲,⾊鲜红有较⼤的⾎块,⽤⽌⾎剂后出⾎未已,伴有头昏头疼,胸闷烦躁,⼝渴咽燥,夜寐甚差,腰酸腿软,⼤便⼲燥,7-15/30-35,量多,经⾊鲜红,⾎块多,⽆痛经。
妊娠史:1-0-2-1诊断:崩漏。
辨证:阴虚⾎热夹瘀。
治法:滋阴清热,化瘀⽌⾎。
予以四草汤合固经汤加减。
炙龟板15克、炒黄柏10克、⾚芍10克、炒⽩芍10克、⿊当归10克、椿根⽩⽪10克、炒川续断10克、马鞭草30克、⿅衔草30克、⼤蓟10克、⼩蓟10克、钩藤15克另吞云南⽩药。
服药5剂,出⾎⼤⼤减少,转从滋肾调肝,加⼊⼆⾄丸,10余⽇即净。
中医药同名方学习资料:加减十全大补汤6方

中医药同名方剂学习资料——加减十全大补汤加减十全大补汤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不同来源的中医药方剂6种“加减十全大补汤”的组成和用法,以供大家参考。
来源:《胎产秘书》卷下。
组成:人参2钱,白术2钱,当归2钱,生地2钱,黄耆2钱,茯苓8分,川芎8分,甘草5分,远志1钱,银花3钱。
功效:产后乳疽乳痈,脓己出而虚弱日甚者。
用法:水煎服。
来源:《中医妇科治疗学》。
组成:泡参1两,白术3钱,白茯苓4钱,黄耆6钱,当归2钱,熟地3钱,肉桂1钱,炙草1钱,龙骨5钱,乌贼1两。
功效:产后数日,忽然血崩,大量出血,色红,间有乌红色小块,腹无痛苦,面色淡,舌质淡嫩,脉浮虚无力,属气虚而兼血虚者。
用法:水煎,不拘时频服。
来源:《实用正骨学》。
组成:地黄、芍药、当归、川芎、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耆、木瓜、牛膝、升麻、桂枝。
功效:骨伤愈后,上下肢浮肿疼痛者。
用法:水煎服。
来源:《青囊秘诀》卷上。
组成:人参1两,白术1两,当归1两,熟地1两,麦冬1两,甘草3钱,五味子3钱,锦地罗3钱,茯苓5钱,黄耆2两。
功效:背生痈疽,溃烂之后,或发热,或恶寒,或作痛,或脓多,或流清水,自汗盗汗,脓成而不溃,口烂而不收,因五脏亏损,气血太虚所致。
用法:水煎服。
来源:《医门八法》卷三。
组成:党参2两,白术5钱,茯苓3钱,炙甘草3钱,当归身1两,黄耆2两,大熟地1两,乌梅3钱(去内壳),醋白芍3钱,制附片3钱。
制法:熟地蒸捣,入炼蜜少许为丸,如芥子大。
功效:头痛。
用法:朝夕每服3钱,开水送下。
来源:《会约》卷十四。
组成:人参(少者,以山药炒黄4钱代之),白术2钱,茯苓1钱5分,当归1钱8分,炙草1钱,川芎1钱,白芍(酒炒)1钱2分,陈皮1钱,半夏1钱5分,干姜(炒)8分。
功效:虚弱之人,带久不止。
用法:生姜、大枣为引。
必效方

【必效方】1、乌发丸:生首乌150克黑芝麻l5克霜桑叶30克桑椹30克旱莲草30克女贞子15克生地30克金银花30克菟丝子30克杜仲30克金樱子15克豨莶草30克侧柏叶30克黄精30克怀牛膝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西洋参30克代赭石30克做蜜丸每丸9克重每日三次每次1丸三个月一疗程。
【验证病案】:2007年8月,山西省太原薛女,35岁,来西安专程治疗脱发。
在某脱发治疗研究所治疗几月无效,并被告之,毛囊已破坏无法再生。
后经西安亲戚介绍来我处治疗,刻诊,全头毛发脱落已尽,仅脖子一周有稀疏几根余发,戴一假发,心情焦急,望大夫给予精心治疗以后将重谢云云。
把脉弦细数,舌尖边红苔白腻。
余告之,短期恐难长发需常期服药,患者说只要能治好,服多长时间都可以。
我看其信心较大,许其给予治疗。
将乌发丸改汤服用三个月,再诊,全头已长出黄色绒毛发,其间因头皮痒甚略为调整了几味药,大体未变。
随后改汤为丸又服用四个多月,头发已长全而且乌黑茂密,后专程赴西安感谢。
此例是我治脱发最严重一例,而且时间长达七个月之久,耗时可谓长也,如不是患者能坚持又怎能大功告成。
吾自临证以来用此丸治疗脱发(包括斑秃白发)无数,一般三个月,几乎未有不效者。
后学者不可小视此方。
2、主治阴囊潮湿:生牡蛎30克枯矾60克黄丹30克研粉外用。
将阴囊温水洗净,擦干用粉,擦揉2-3遍。
【验证病案】:2008年3月8日西电公司一退休高工白某找到我拿出一张药方,说吃了十几付了,治疗阴囊潮湿效果一点不明显,没啥作用,阴囊还是水渍渍,很是懊恼不爽,并说此是省上某名老中医的方子,问我有什么办法。
我看了方子说这是二妙散加减,方子用得不错。
但是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我有一方保你药到病除,随后写下上方并帮其加工好,交待清楚便用方法。
该工看如此简单之方而且价格不到2元,很不在意。
曰:这能治病?我说试试看嘛!又不费事,常言:单方气死名医。
一句戏言,三天后该工找到我,一进门就冲我一说你真神了!你那药真管用,两次后阴囊潮湿就干了。
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的古今文献分析

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的古今文献分析一、本文概述《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的古今文献分析》旨在深入探究传统中药名方——桃红四物汤的历史渊源、临床应用及其在现代医学文献中的演变与发展。
桃红四物汤,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生地、川芎六味药材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妇科病、疼痛性疾病等多种病症。
本文将对古代至现代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以揭示桃红四物汤在历代医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变迁与影响,同时探讨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前景。
通过对桃红四物汤的古今文献分析,我们期望能够为传统中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二、桃红四物汤的组成与功效桃红四物汤,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桃仁、红花、当归、赤芍药、生地黄、川芎六味药组成,功效主要是养血活血。
其方中以强劲的活血化瘀药物桃仁、红花为主,辅以当归、赤芍药养血活血,生地黄、川芎则分别具有清热凉血、行气活血的作用。
诸药合用,既能攻逐体内瘀血,又不伤正,共奏养血活血、化瘀生新之功。
在古代文献中,桃红四物汤多用于治疗妇女经产病症,如痛经、闭经、产后腹痛等,其养血活血的功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现代研究表明,桃红四物汤还具有改善微循环、抗炎、抗氧化、抗疲劳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应用范围也扩展到了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等多个领域。
桃红四物汤的组成和功效体现了中医“活血化瘀”的治疗思想,其独特的药物配伍和卓越的疗效使其成为中医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通过对其古今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经典名方的内涵和应用价值,为现代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三、古代文献对桃红四物汤的记载与分析桃红四物汤,这一经典的中药方剂,自古以来就受到医家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大量的记载和分析,这些珍贵的资料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桃红四物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的经典典籍,虽然没有直接记载桃红四物汤的方剂,但其对于气血不和、瘀血内阻等病证的论述,为桃红四物汤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名方

一《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经常使用补益气血药物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载氧,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妇人以血为本,气血充盛调和那么五脏安和,经、孕、产、乳如常,故傅氏医治妇科疾病超级重视调护气血。
《傅青主女科》168首方剂中,显现频数最多的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等9味药。
傅氏以为:“血为有形之物,难于速生,气于无形之物,易于速发,补气以生血,尤易于补血以生血耳。
”因此补气与补血在整体上比较,前者多于后者。
用药纯和傅氏以为:“善医者,只用纯和之品而大病清除,不善医者,立意惊奇,不唯恐无效,反致百病丛生”。
其医治女科疾患,补只是用滋腻,温只是用燥热,清只是用寒凉,泻只是用攻伐,方剂配伍“用药纯和,无一峻品”。
药量轻重差异《傅青主女科》用药最大特色,在于药物用量轻重差异。
岳美中说:“其用药前无前人,该重时用量特重,动以两计,该轻时用量特轻,轻到几分。
”讲究药物炮制《傅青主女科》经常使用炮制方式如蒸、炒(土炒、面炒、酒炒、醋炒、炒黑)、洗(酒洗)、浸、去心、泡炒、研、醋制等。
白术土炒那么可增强其健脾益气的作用;杜仲炒黑而兼有止血之力;荆芥穗炒黑有“引血归经”作用;醋炒白芍既可引药入肝经,又可增强其舒肝、柔肝、解郁之功;当归酒洗,可借酒行药,通行内外上下,直达病所,同时也能够增强其养血活血之功效;二《傅青主女科》名方完带汤健脾疏肝,祛湿止带组成: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生化汤养血化瘀,温经散寒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黄酒、童便两地汤滋阴清热,凉血调经组成:生地、元参、白芍、麦冬、地骨皮、阿胶固本止崩汤补气摄血,固冲止崩组成:大熟地、白术、黄芪、人参、当归、黑姜炭易黄汤健脾祛湿,清热止带组成: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温经摄血汤补益精血,温经散寒组成:大熟地、白芍、川芎、白术、柴胡、五味子、肉桂、续断定经汤舒肝解郁,补肾调经组成:菟丝子、白芍、当归、大熟地、山药、白茯苓、芥穗、柴胡顺经汤滋肾柔肝,补水制火,降逆止血组成:当归、大熟地、白芍、丹皮、白茯苓、沙参、黑芥穗清肝止淋汤养血清肝,祛湿止带组成:白芍、当归、生地、阿胶、粉丹皮、黄柏、牛膝、香附、红枣、小黑豆调肝汤填经养血,补肾调肝组成:山药、阿胶、当归、白芍、山萸肉、巴戟、甘草清经散清热凉血,滋肾益阴组成:丹皮、白芍、大熟地、地骨皮、青蒿、白茯苓、黄柏开郁种玉汤舒肝解郁,养血调经组成:白芍、香附、当归、白术、丹皮、茯苓、花粉完带汤【药物组成】白术30g(土炒)、山药30g(炒)、人参6g、白芍15g(酒炒)、车前子9g(酒炒)、苍术9g(制)、甘草3g、陈皮1.5g、黑芥穗1.5g、柴胡1.8g。
妇科病经典处方大全【范本模板】

妇科病经典处方大全妇科病经典处方大全资料来源/网络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1、带下(这是老医生自创的3白汤)白芷10白术15白果10蒲公英15龙胆草6土茯苓15黄柏15构杞10蜂房15(如色不黄无异味去龙胆草,腰疼膝软加续断10川牛膝15桑寄生30,其他的就随证加减)2、闭经生地20川芎10当归15赤勺15桃仁10红花15益母草10三棱10莪术10王不留行10基本方如此,但不是所有的闭经都是这个基本方,请随证斟酌3、月经量少丹参20充蔚子15杭巴戢15肉苁蓉10女贞15旱莲草10构杞15桑葚10淫羊藿15蜂房10生地20覆盆子15这个处方多用于妇女性激素水平偏低黄体功能下降造成的月经量少4、乳腺小叶增生丹参20柴胡10炒栀子15郁金15浙贝10法夏15天冬10老灌草15丝瓜布10蜈蚣2条地龙105、保胎生地20杜仲15黄芩10炒白术15砂仁10仙鹤草30构杞15黄芪30菊花10(如果清胎火加藏青果30银花10)暑湿这段时间的处方里如有此症状均加有以下3味药:藿香15菖蒲6香薷66、痛经单纯性痛经的基本方茵陈15台乌10香咐10桂枝15吴茱萸6当归15玄胡10构杞15(血瘀加桃红各10,肝郁加柴胡10炒枝子10)7面斑生地20当归15白芷10茯苓15紫草10桃仁10红花10珍珠母15玫瑰花10构杞10菟丝子10桑葚108更年期虚汗麻黄根15防风10白术15浮小麦15黄芪30构杞15杜仲20枣皮15五味10淫羊藿15石斛10(脚转筋加川牛膝15木瓜15龙牡各15,腰膝酸软加碎补10续断10)9痤疮苍耳15荆芥10僵蚕10蝉衣10野菊花15重楼6赤勺15白癣皮15苦参15生地20构杞1510崩漏生地20仙鹤草30血余炭10贯众炭10蒲黄炭15藕节炭15黄芪30泡参30阿胶15(烊化)蒲公英15白术15大枣15青蒿10构杞1511男性不育基本方(其余的要辨证加减)丹参20大蓟15知母10黄柏15杜仲20茜草15枸杞15菟丝15桑葚15淫羊藿15金樱子15女贞1012失眠柏子仁15枣仁15远志6朱砂茯苓10制首乌30枸杞15生地20当归10桑葚10五味10合欢皮1013尿急尿频扁蓄10瞿麦10金钱草30猪苓30车前草30益智仁10川木通10杜仲15枸杞15泽泻1014子宫肌瘤基本方如下:生地20茯苓30桂枝15蜈蚣2条全虫6克白花蛇舌草15桃仁10败酱草10(其他随证加减)15小儿夜惊的偏方桃仁2杏仁2炒枝子2冰片1 磨细包于手的尺脉处乳房硬块验方1.豆芽菜(绿豆芽)炒金针。
朱氏妇科名方

朱氏妇科是近代江浙沪中医妇科里的著名流派,百年历史,三代传承,代代皆出享誉全国的名中医。
一世朱南山朱南山(1872-1938)名松庆,字永康,号南山,江苏南通县四甲坝合兴镇人(今属海门),有“当代医宗”之美誉。
出身贫寒,爱好医学,拜南通儒医沈锡麟为师,宗张子和学派,并推崇张景岳“无虚者急在邪气,去之不速留则生变”,善用汗、吐、下法,常用大方猛剂,以治时疫重症成名当时人称“朱一帖”。
南山共有孩子四个,一女三男,女儿取名为鹤芳,儿子分别取名鹤鸣、鹤皋、鹤年(生理学),三个儿子皆在医界鼎鼎有名。
二世朱小南、朱鹤皋朱小南(1901-1974)为南山公长子,原名鹤鸣,18岁即随父出诊。
总结前贤经验,潜心钻研,创新发挥将奇经八脉理论体系汇入朱氏妇科,对奇经用药整编归类,有《奇经八脉在妇科临证间的具体应用》、《朱小南医案、医话、医论》等著述。
四诊中尤擅切脉触诊,诊乳审肝气之舒郁,按腹以辨胎孕癥瘕,独具匠心。
后继其父任新中国医学院院长及妇科教授,曾组织“鸣社”研讨学术,交流临证。
朱鹤皋(1903-1995)为次子,除继承父亲衣钵外,领悟宋代名医陈自明妇科学术思想,认为妇女月经病的主要病机是肝脾损伤,故重在调理肝脾;对妇女不孕症,重养肾,以调理脾胃、补益肝肾为主,兼治气血。
1949年秋,鹤皋先生在香港行医,慕名者纷至沓来,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曾两次前往诊治。
他曾前后担任香港新华中医医学会会长、香港中国医学院院长等职。
1983年,他被推荐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并受聘于上海中医学院。
出版了《证治精华》《中医科学化讲义》两本精粹之作。
三世朱南孙朱南孙(1921—)原名荣年,朱小南先生长女。
后取名“南孙”是寄望她继承家学、弘扬祖业之意。
1942年毕业于新中国医学院,有幸跟随儿科徐小圃、内科丁仲英、妇科唐吉父等名医学习,获益匪浅。
1952年随父同入上海市卫生局主办的中医门诊所(即岳阳医院前身),年至95岁还依然坚持门诊看病。
尤昭玲教授妇产科常用药对

近期去广州开会,幸遇尤昭玲教授,得知其为全国著名妇科专家、全国名中医,在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具有诸多经验。
现查得一些临床用药品资料,转载于此,以有益于各位好友。
尤昭玲教授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校长,湖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辽长,全国名中医,著名妇科专家,她有超强的洞察能力和知人善任的难得的修养,临床水平和学习能力超乎想象,再加上她超群的管理能力,使她连任大学的校长的同时,科研、教学、临床在全国首屈一指,今年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的主任委员。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尤教授常说的一句话,愿我国的中医妇科学会能在她的领导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在国内形成一个真正的平等交流、学术不断进步的良好氛围!下面是她主编的《妇产科常用药对》(人民军医出版社)中的药对,这事来自于临床,验之于临床,行之有效的药对,与同道共享:1月经先期气虚药对:人参--黄芪人参--白术人参---山药人参---炙甘草人参--阿胶血热药对:生地黄--地骨皮地骨皮----丹皮黄芩---栀子丹皮--栀子2月经后期肾虚:山茱萸---枸杞生鳖甲--生龟甲熟地黄---当归紫河车---肉苁蓉桑寄生---当归血虚:白芍---熟地黄白芍---川穹当归--白芍丹参---鸡血藤血寒:肉桂---牛膝巴戟天---小茴香---香附吴茱萸---当归气滞:香附---乌药川芎---香附3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熟地黄----当归熟地黄---菟丝子白芍---龟甲黄精---枸杞子肝郁气滞:柴胡---白芍香附--白芍月季花---玫瑰花玫瑰花---代代花月季花--代代花绿梅花--玫瑰花香附--当归4月经过多气虚:人参--黄芪人参--熟地黄人参--白术人参--山药人参--三七人参--阿胶人参--丹参伏龙肝--艾叶炭补骨脂--赤石脂赤石脂--禹余粮阿胶--仙鹤草血热:生地黄-小蓟紫珠-侧柏叶侧柏叶--白芍旱莲草--阿胶茜草--海螵蛸地榆-海螵蛸石斛--水牛角石韦--侧柏叶白头翁--地榆血瘀:蒲黄炭--炒五灵脂贯众炭--莲房炭仙鹤草--茜草丹参--旱莲草阿胶--蒲黄山楂炭-蒲黄山楂炭--茜草炭其他:山茱萸--仙鹤草5月经过少:肾虚:女贞子--旱莲草熟地黄--山茱萸熟地黄--当归熟地黄--山药肉桂--淫羊藿生鳖甲--生龟甲血虚:白芍--熟地黄黄芪--当归人参--当归血寒:肉桂--淫羊藿小茴香--益母草肉桂--牛膝血瘀:鸡血藤--益母草山楂--丹参6经间期出血:地黄--熟地黄荆芥炭--藕节炭黄柏--黑豆-茯苓萹蓄--荆芥炭7崩漏1脾肾虚弱:熟地黄-山药补骨脂-仙鹤草熟地黄--山茱萸附子--当归白芍--枸杞人参--附子附子--甘草艾叶炭--阿胶仙鹤草-龙骨-牡蛎赤石脂--白石脂血余炭-百草霜白及-海螵蛸党参--椿根皮五味子--五倍子川断-杜仲血热:生地黄-地骨皮槐角-黄芩侧柏叶-艾叶槐花-百草霜地榆--槐角苎麻根--陈棕炭赤小豆--当归龟甲-黄柏胡黄连-银柴胡血瘀:血竭-龙骨花蕊石-钟乳石地龙-茜草8闭经脾虚:生山药--鸡内金气滞血瘀:丹参-香附郁金-香附桃仁-红花当归-桃仁丹皮-丹参赤芍-大黄水蛭-生鸡内金三棱-莪术寒凝血瘀:桂枝-牛膝川芎-桂枝大黄-附子姜黄-桂枝9痛经气滞血瘀:当归-川芎赤芍-归尾香附-元胡益母草-香附益母草-茺蔚子香附-乌药川楝子-郁金香附-川芎八月札-益母草荔枝核-香附五灵脂-没药生蒲黄-生五灵脂红花-苏木大腹皮-乌药乳香-没药天仙藤-益母草络石藤-益母草络石藤-元胡人参-苏木大黄-桃仁寒凝血瘀:艾叶-香附荔枝核-橘核川芎-桂枝姜黄-桂枝附子-白芍10经行发热阴虚:青蒿-地骨皮生地黄-熟地黄鳖甲-青蒿地骨皮-丹皮血瘀:桃仁-红花赤芍-白芍赤芍-归尾11经行头痛、眩晕阴虚阳亢:白芍-钩藤白芍-龟甲珍珠母-谷精草天麻-川芎草决明-夏枯草刺蒺藜-白僵蚕龙胆草-钩藤瘀血阻滞:麝香-老葱痰湿中阻:半夏-天麻胆南星--刺蒺藜外感:白芷-细辛菊花-川芎蔓荆子-刺蒺藜全蝎-细辛僵蚕-荆芥穗12经行身痛桑寄生-杜仲-牛膝桑枝-桑寄生五加皮-杜仲羌活-川芎白芍-鸡血藤小茴香-补骨脂补骨脂-胡桃仁13经行吐衄:水牛角-炒栀子生地黄-牛膝丹皮-赤芍14经行泄泻脾气虚弱:人参--白术人参-茯苓白术-茯苓山药-莲子山药-茯苓肾阳虚弱:补骨脂-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补骨脂-巴戟天肉豆蔻-五味子15经行浮肿:黄芪-茯苓泽兰-泽泻防己-泽兰赤小豆-泽兰赤小豆-红枣16经行乳房胀痛肝郁气滞:柴胡-白芍柴胡-青皮川楝子-香附川楝子-郁金郁金-香附路路通-婆罗子婆罗子-香附-青皮白术-白芍气滞湿郁:路路通-赤小豆路路通-猪苓其他:鹿角霜-陈皮17经行情志异常心肝血虚:酸枣仁-珍珠母生枣仁-熟枣仁酸枣仁-知母痰火上扰:胆南星-石菖蒲其他:黄连-肉桂绿梅花-玫瑰花18经行口糜:黄连-升麻鲜生地黄-鲜石斛生地黄-牛膝19经行风疹块血虚:当归-荆芥当归-胡麻仁风热:刺蒺藜-白僵蚕蝉蜕-薄荷僵蚕-荆芥穗荆芥-防风白芷-白僵蚕血热:白鲜皮-紫草根凌霄花-紫草20经断前后诸证肾虚:女贞子-旱莲草白芍-枸杞熟地黄-菟丝子牡蛎-鳖甲仙茅-仙灵脾心肝血虚:龙眼肉-酸枣仁酸枣仁-远志肉酸枣仁-珍珠母肝阳上亢:天麻-钩藤石决明-磁石紫石英-紫贝齿紫石英-珍珠母紫石英-龙齿夏枯草-珍珠母牡蛎-葛根其他:赤小豆-绿豆衣黄连-肉桂21经行哮喘:熟地黄-麻黄-----------------摘自《妇产科常用药对》尤昭玲文乐兮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19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氏妇科名方三则
1、加味没竭汤:生蒲黄(包)、炒五灵脂、三棱、莪术、制乳没、血竭粉(吞)、生山楂、青皮。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等原因引起的痛经。
2、将军斩关汤:蒲黄炭(包)、炒五灵脂(包)、熟军炭、炮姜炭、茜草、仙鹤草、桑海螵蛸、三七粉(吞)
主治:妇女虚实夹杂之崩漏、症瘕出血、产后恶露不绝。
3、健壮补力膏:孩儿参、菟丝子、覆盆子、金樱子、桑寄生、五味子、石龙芮、仙鹤草、诸药配制成膏。
主治:崩漏、带下、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症、胎漏。
蔡氏妇科名方三则
1、化瘀散结方:云茯苓、桂枝、赤芍、丹皮、桃仁、皂角刺、炙甲片、石见穿、莪术、水蛭。
功能:化瘀散结,搜剔通络。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2、育肾培元方:云茯苓、生熟地、仙茅、仙灵脾、鹿角霜、女贞子、紫石英、巴戟肉、麦冬、山萸肉。
功能:育肾培元,温煦助孕。
主治:不孕症之肾气不足,基础体温单相或双相不典型。
3、四物调冲汤:炒当归、川芎、赤芍、制香附、五灵脂、川牛膝、延胡索、制乳没、生蒲黄、艾叶。
功能: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主治:由瘀滞引起的经行腹痛,以及经量不畅或过多。
名医观点
妇科治疗重在调肝治脾补肾
哈氏医学历经五代,以内、妇科蜚声医林。
哈氏妇科强调以肝脾肾三脏与妇科疾患的重要意义:妇女以血为体、以气为用,然气血化生,运行输布,疏泄等无不与脏腑功能活动有关,其中肝脾肾三脏尤为重要。
调肝,以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解郁为主;治脾,以温阳益气化浊之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为主;补肾,补肾阴以二至丸加减,温补肾阳以右归饮为主,但应少用桂附之品。
哈氏妇科在治疗崩漏方面提出补脾益肾是关键,止血以清、温、补、泻四法。
复归以温补脾肾之剂。
在治疗痛经时以温、清、补、行四法通之,用药轻灵。
对习惯性流产提出未孕期调补肝肾,妊娠期补肾健脾。
哈氏妇科名方三则
1、处方:刘寄奴,川茜草,赤芍药,川芎,香附米,醋柴胡,丹参,醋鳖甲,元胡,制没药,当归、甘草。
主治:崩漏。
2、处方:香佩兰,苦参,云苓,炒杜仲,寄生,红藤,忍冬花,败酱草,女贞子,滑石,车前子(布包),旱莲草,粉甘草。
外用方:桑螵蛸,黄柏,苦参,蛇床子,石榴皮(布包),水煎熏洗,2-3次/日。
主治:痰湿不孕。
3、处方:炙龟板,生牡蛎,生地、椿白皮、贯仲炭、女贞子、旱莲草、炒蒲黄,炒黄芩、丹皮、茜草、刘寄奴,三七末(冲)。
主治: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
肖氏妇科名方三则
1、经前宁:丹参,白芍,生地,枸杞,郁金,合欢皮,续断,茯苓,薏苡织。
主治:经前期综合症。
2、和胃止呕安胎饮:沙参,檑皮,白芍,沙茹,炙杷叶,砂仁,苏梗,鲜笋根,生姜。
主治:早孕期间恶心呕吐,多痰涎,厌食等。
3、荣阴外洗方:覆盆子,旱莲草,鸡血藤,地夫子,布包后水煎,沸后20分钟,外用坐浴。
主治:外阴皮肤变薄,甚或色素脱火变白,干燥,瘙痒,或有灼热感。
何氏妇科重视整体观念,突出脏腑经络辨证,并以论治奇经作为调治妇科病的重要手段,理论上强调妇人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治血病注重调气机,治杂病重视调理肝、脾、肾。
何氏妇科名方三则
1、定呕饮:当归,炒白芍,火段石决明,绿梅花,苻苓,陈皮,黄芩、阳春砂,苏梗,桑叶,焦白术。
主治:妊娠期恶心泛呕,不思饮食,头昏不适。
2、凉血青海汤:桑叶,地骨皮,丹皮,生荷叶,槐米,玄参,生地,紫草根,生白芍,旱莲草,炒玉竹,甘草。
主治:月经先前,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
3、血竭化症汤:血竭(另吞),炙鳖甲,桃仁,三七,五灵脂,制军,制没药,片姜黄,炙甘草。
主治:子宫肌瘤,内异症,崩漏,痛经,闭经,产后或人流腹痛。
名医观点
重视脾肾气血,善于调经助孕
罗颂平教授的祖父棣华公是晚清行医于南海、广州等地。
罗颂平教授的父亲罗元恺幼承庭训,随父侍诊,1977年成为国内第一位中医教授。
在妇科理论方面,罗氏妇科注重脾肾和气血的调养。
“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脾司运化,脾胃互为表里,主升降,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女子之经、孕、产、乳皆以血为用,故妇科疾病,当以调理脾肾气血为主。
”
罗氏妇科认为“冲任损伤”是导致妇产科疾病的主要病机。
各种病因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冲任而致妇科疾患。
调理冲任之法,重在调理肾、肝、脾和精、气、血,而调理气血的关键,在于使气血充盈,并流动畅顺,切忌郁滞。
罗氏妇科对活血化瘀的治法亦颇有研究,认为妇科证候主要是虚实两类,虚证以肾虚、脾虚为多,实证以气滞、血瘀或痰湿为主,尤以血瘀最为常见。
罗氏妇科善用活血化瘀之法治疗痛经、输卵管阻塞等症。
罗氏妇科名方两则
1、补肾固冲丸:菟丝子,续断,阿胶,熟地,鹿角胶,白术,党参,杜仲,杞子,巴戟,砂仁,大枣肉等。
主治:肾虚、脾肾两虚之先兆流产、反复自然流产。
2、田七痛经胶囊:田七,五灵脂,蒲黄,延胡索,川芎,小茴香,冰片等。
主治:气滞血瘀或寒凝血瘀之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