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修订稿

合集下载

常用染色方法

常用染色方法

常用染色方法染色是一种常见的工艺,可以使物体表面获得不同的颜色。

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中,常用的染色方法也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染色方法。

1. 染色剂染色法染色剂染色法是最常见和常用的染色方法之一。

它使用染色剂将颜料分子渗透到纤维或物体表面,使其获得所需颜色。

染色剂可以根据不同的物质和纤维进行选择,如酸性染料、碱性染料、中性染料等。

这种染色方法适用于纺织品、皮革等材料的染色。

2. 涂料染色法涂料染色法是一种将颜料通过涂层的方式附着在物体表面的染色方法。

涂料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颜色和质地,如油漆、颜料等。

涂料染色法适用于木材、金属、塑料等材料的染色,可以使物体表面获得丰富多彩的颜色。

3. 溶液染色法溶液染色法是一种将溶解的染料涂覆在物体表面的染色方法。

溶液染色法适用于吸附性较强的材料,如纸张、布料等。

染料溶液可以通过浸泡、喷涂等方式涂布在物体表面,使其获得所需颜色。

4. 电化学染色法电化学染色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将颜料沉积在物体表面的染色方法。

它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流传导,使电极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将颜料沉积在物体表面。

电化学染色法适用于金属、陶瓷等材料的染色,可以获得色彩鲜艳且均匀的效果。

5. 热转印染色法热转印染色法是一种将颜料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转印到物体表面的染色方法。

它通过热压将颜料转印到物体表面,使其获得所需颜色。

热转印染色法适用于纺织品、陶瓷等材料的染色,可以实现图案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染色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材料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使物体表面获得理想的颜色效果。

无论是纺织品、皮革、金属还是塑料,都可以通过染色方法实现颜色的变化,为产品增添美感和价值。

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不断推进,染色方法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色彩。

染色方法总结范文

染色方法总结范文

染色方法总结范文染色是一种常见的色彩处理方法,可以用于改变物体或图像的颜色。

在绘画、印刷、纺织等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染色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不同的染色剂、染料和染色技术来实现。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染色方法的总结:1.酸性染色法:酸性染料是一种常用的染料类型,适用于纤维素纤维(如棉、亚麻、大麻等)的染色。

这种染料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可以提供丰富的颜色选择。

酸性染色剂的优点是染色效果饱满、色彩持久度高,但染色过程可能会产生废水,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2.碱性染色法:碱性染料适用于动物蛋白纤维(如丝绸、羊毛等)和合成纤维的染色。

这种染料在碱性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染色性能,对纤维的胶原蛋白和酸性羟基等具有较强的亲合力。

碱性染色剂染色会产生硷滴水,染料的选择要与纤维的特性相匹配,以确保染色效果和染色度持久。

3.高温染色法:高温染色是一种常见的染色方法,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染色。

高温染色剂具有较高的耐温性和良好的亲水性,可以在高温下与纤维表面发生反应,实现染色效果。

这种染色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的纤维素纤维(如麻纤维),可以获得较为饱和的颜色效果。

4.冷染色法:冷染色是一种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染色的方法,可以节约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冷染剂通常是一种低温反应染料,可以在常温下与纤维发生反应,实现染色效果。

这种染色方法适用于羊毛、丝绸等纤维的染色,可以保持其柔软质感和色彩的鲜艳。

5.印染法:印染是一种将图案或花纹印刷在物体或织物上的染色方法。

印染剂主要是颜料,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激光印刷、数码印刷等技术来实现。

这种染色方法适用于纺织品、纸张、陶瓷等物体的印刷和染色,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图案效果。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染色方法,还有许多其他特殊的染色技术,如反应染色法、染色剂转印法、水刺染色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染色需求和材料特性来选择和应用。

染色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染料和纤维的亲和性、染色效果和染色度的要求、染色工艺和成本等因素。

外观染色方法介绍

外观染色方法介绍

外观染色方法介绍外观染色是改变物品颜色、提升美观度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外观染色方法,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创意设计和家居美化。

一、涂料染色法涂料染色法是最常见的外观染色方法,适用于各种材质的表面。

根据涂料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1.油性涂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附着力,适用于户外家具、金属制品等。

2.水性涂料:环保、无污染,适用于室内家具、木器等。

3.粉末涂料:无溶剂、环保,适用于金属制品、塑料等。

4.喷涂涂料:施工方便,适用于各种复杂形状的物品。

二、贴膜染色法贴膜染色法是将彩色膜粘贴在物品表面,适用于玻璃、塑料、金属等表面。

根据膜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1.汽车贴膜:具有防晒、隔热、防爆等功能,适用于汽车玻璃。

2.家居贴膜:装饰性强,可用于门窗、家具等。

3.隐私膜:具有一定的隐私保护功能,适用于办公室、卫生间等场合。

三、热转印染色法热转印染色法是将彩色图案通过热转印技术转移到物品表面,适用于布料、陶瓷、金属等材质。

该方法的优点是色彩鲜艳、图案丰富,可实现个性化定制。

四、染色剂染色法染色剂染色法是利用染色剂对物品进行染色,适用于纤维、皮革等材质。

根据染色剂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1.水性染色剂:环保、无污染,适用于各种纤维材质。

2.油性染色剂:色泽鲜艳,适用于皮革、人造革等。

3.纺织品染色剂:适用于棉、麻、丝等天然纤维。

五、激光染色法激光染色法是利用激光在物品表面形成图案或颜色,适用于金属、皮革、木材等材质。

该方法具有无污染、图案精细等优点,可实现高精度染色。

总结:以上五种外观染色方法各具特点,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几种常用的微生物染色方法汇总

几种常用的微生物染色方法汇总

·健康科学·几种常用的微生物染色方法汇总黄波因微生物细胞比较小且透明,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进行观察。

染色以后微生物细胞会与背景形成比较鲜明的色差,从而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微生物的形态,有利于鉴别、强化细化或细胞组分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的反差,方便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对微生物细胞进行观察的简便方法。

一、微生物染色原理因微生物细胞含有大量的水分,所以对光线的吸收、反射及水溶液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机体属于无色、透明样,且与周围的环境背景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反差,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进行识别,所以必须对微生物进行染色,经过染色以后,菌体会与背景有明显色差的形成,才能更加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与结构。

微生物细胞主要是有由蛋白质、核酸等两性电解质以及其他的化合物所组成,所以会表现出两性电解质的性质。

而两性电解质又兼具了碱性基、酸性基,在酸性溶液当中,会解离出含有碱性基呈碱性带正电;在碱性溶液当中,会解离出酸性基呈酸性带负电。

经过测定后,细菌等电pH值在2~5之间,所以在中性、碱性或是偏酸性的溶液中,细菌的等电点均小于上述中溶液的pH值,因此,细菌是带负电荷,容易和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相互结合,所以应用碱性染料色的比较多。

此外,微生物体内的各种结构的结合力与染料不同,所以可以使用各种染料对微生物的结构分别进行染色,便于观察。

二、染料的种类与选择染料可以分为2种类型:①天然染料,包含胭脂虫红、地衣素、石蕊、苏木素等,大部分都是从植物中所提取的,成分较为复杂。

②人工染料,又被称为煤焦油染料,大部分都是从焦煤油中所提取的,属于苯的衍生物。

大部分染料都属于带色有机酸或是碱类,有的也与有机溶剂相溶,为了使其能够在水中易溶,通常会把它们制作成盐类。

染料按照电离后的染料离子,所带的电荷性质,将其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酸性染料该类染料进行电离以后,染料离子带负电,例如伊红、刚果红、苯胺黑等,可以和碱性的物质进行结合,成为盐;当培养基为糖类,而分解产酸的时候会使pH值下降,同时细菌所带的正电荷会增加,这时应该选择酸性染料,微生物容易被染色。

常用细菌染色方法

常用细菌染色方法

常用细菌染色方法
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包括:
1. 革兰染色法(Gram staining):将细菌样品先用碘溶液固定,然后依次涂抹上紫色染料(紫薄荷)和红色染料(碱基红),最后用酒精洗去多余染料。

革兰阳性菌会呈紫色,而革兰阴性菌会呈红色。

2. 酸忍染色法(Acid-fast staining):用高温和浓酸染料如石蜡-费劳丁(carbol-fuchsin)对细菌样品进行染色,然后用酸洗去多余染料。

酸忍阳性菌会呈红色,而其他菌则无法保留染色。

3. 吉姆萨染色法(Giemsa staining):将细菌样品用吉姆萨染料染色,然后用溶液洗去多余染料。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用于细菌形态和结构的观察。

4. 霍乱弧菌染色法(Cholera vibrio staining):将细菌样品用霍乱弧菌碱性溶液、大草胺D染料和酒精进行染色和洗去多余染料,从而观察霍乱弧菌的形态特征。

5. 肉眼法:将细菌样品放在平板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然后通过眼睛观察细菌是否在培养基上生长形成菌落。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较大的菌落,如某些肠道细菌。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细菌染色方法,不同染色方法适用于观察不同的细菌特征和结构。

常用染色方法范文

常用染色方法范文

常用染色方法范文染色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技术,可用于纺织、印刷、绘画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1.饱和染色法:饱和染色法是最常见的染色方法之一、首先,将染料溶解在水中,形成染料溶液。

然后,将待染的物质浸泡在染料溶液中,以便其吸收染料。

浸泡时间的长短和温度的高低都会影响染色效果。

染料分子会渗透到纤维内部,并与其结合,使其呈现出所需的颜色。

2.印花法:印花是将染料直接印在织物上的一种染色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复杂的图案和色彩变化。

印花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如手工操作、移印、丝网印刷等。

首先,将染料溶液或染料混合物涂在印花模板上,然后用印刷机或手工工具将染料转移到织物上。

最后,织物通过固色、洗涤等处理,以固定染料并增强色彩的持久性。

3.遮蔽法:遮蔽法是一种用遮盖物来阻止染料接触染色物质部分区域的染色方法。

常见的遮盖物有蜡、纸、橡皮膏等。

首先,在待染的物质上涂抹或刻画出所需的图案,然后使用遮盖物将未涂抹区域保护起来。

接下来,将染料溶液涂抹在被保护的区域上,以使染料渗透到染色物质中。

最后,使用漂白剂或洗涤剂去除遮盖物,暴露出未染色的区域,形成明暗对比。

4.冷染法:冷染法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一种染色方法。

与常规的染色方法不同,冷染法不需要使用热水、蒸汽或其他加热设备。

染料通过渗透和扩散过程,与染色物质结合。

这种方法适用于染色温度敏感的材料,因为它不会引起材料收缩或变形。

5.手染法:手染法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染色方法,主要用于织物和纤维艺术品的染色。

这种方法需要手工操作,染料通常由天然材料制成,如植物、昆虫和动物提取物。

首先,染料溶液制成,并加入盐和酸等辅助剂以提高染色效果。

然后,待染的材料浸泡在染料溶液中,手工搅拌,以确保染料均匀分布。

最后,染料固定和洗涤,以使颜色持久。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染色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染色物质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染色方法,可以得到理想的染色效果。

各种染色方法及应用

各种染色方法及应用

各种染色方法及应用染色方法是将其中一种溶液或固体直接或间接地涂在物体表面,使物体表面发生染色变化的方法。

不同的染色方法具有不同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染色方法及其应用。

1.偶氮染色法:这是一种常见的染色方法,其特点是染色剂会通过偶氮键与物体表面发生共价键结合,形成稳定的染色物质。

这种染色方法应用广泛,常用于纺织品、皮革、画布等材料的染色。

2.免疫染色法:免疫染色法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染色方法,常用于细胞与组织学研究中。

它利用抗体与目标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标记抗体的染色剂对目标抗原进行染色,从而实现对细胞或组织中其中一种蛋白质的定位和检测。

3.基础性染色法:这种染色方法基于酸碱中心的化学反应,常用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进行染色。

酸性染料主要用于染色细胞核和酸性细胞组分,碱性染料主要用于染色细胞质和碱性细胞组分。

基础性染色法在细胞学和组织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4.荧光染色法:荧光染色法是利用荧光染料的特性进行染色的方法。

荧光染料在受到特定波长的激发光后,能够发射出可见光。

这种染色方法常用于细胞与组织的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和分析。

5.铅盐染色法:这种染色方法利用铅盐与一些物质产生沉淀反应,从而在物体表面生成一层颜色。

铅盐染色法常用于建筑材料(如石膏、水泥等)的染色,同时也可用于鉴定纤维、纤维素素质等。

6.显色剂染色法:显色剂染色法是利用显色剂与一些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产生颜色的原理进行染色的方法。

这种染色方法常用于病理学、组织学等领域的染色技术,用于显示细胞和组织中特定化学物质的分布和含量。

7.包裹染色法:这种染色方法是指将其中一种物质(如蜡、树脂等)包裹在物体表面,然后通过对包裹物进行染色的方法。

包裹染色法常用于生物学实验中对载玻片进行固化、染色和显微观察,以便进行组织学研究。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染色方法及其应用。

不同的染色方法在不同领域具有特定的优势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对于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微生物染色方法

常用微生物染色方法

原理
一 通透性学说 二 等电点学说
三 化学学说
革兰氏阳性菌含有大量核糖 核酸镁盐,其可与结晶紫-碘 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因而 不易被95%酒精脱色;而阴 性菌中此物质含量较少,因 而吸附染料量很少,分子量 也较小,故易被酒精脱色。
细菌涂片的制备
涂片:取一张洁净载玻片,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取一环 生理盐水于玻片中央,再将接种环灭菌,取菌与生理 盐水磨匀,涂布成1cm×1cm大小区域的均匀薄膜,使 盐水磨成灰白色为宜,接种环灭菌后放回试管架。 干燥:涂片最好在室温下自然干燥或将标本片涂抹面 向上,置酒精灯火焰上半尺高处慢慢烘干。 固定:常用火焰加热法,手执载玻片一端,标本面向 上,迅速来回通过火焰三次。
操作步骤 1、涂片经火焰固定,加石碳酸复红溶液用火 焰微热至出现蒸气约3分钟(防止染液蒸发干, 必要时可续加第一液数滴,水洗。 2、用3%盐酸酒精脱色约1分钟,直至涂片无色 或淡粉红色为止,水洗 3、再加复染液复染1分钟,水洗,干后镜检。 结果判断 抗酸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及细胞 呈蓝色。
注意事项 1.抗酸染色直接用于痰标本时,可以适当增加 标本涂片的厚度,发提高检出率。染厚涂片时, 须掌握复染时间,如果背景过深,会影响镜检。 痰标本找抗酸杆菌,应先高压杀菌,避免实验室 污染。 2.尿、粪中找到抗酸杆菌须作潘氏染色,排除 耻后杆菌,才能报告。 标本中找到抗酸杆菌,须作传染病报告。 3.离心应为3000转/分,30分钟。 4.涂片至少保留三个月。

注意点
⒈取菌量不可太多,涂片应均匀,否则影响染色结果 ⒉干燥时切忌高热,以免细菌变形 ⒊固定时温度不可过高时间不可长,以防涂抹面 烧焦及玻片烧裂

固定的目的



杀死细菌,使菌体蛋白凝固,染料易于着色 改变细菌通透性,以利于染料进入细胞内 使菌体与玻片粘附牢固,在染色时不致被染 料和水冲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1.美蓝染色法??? 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适量的美蓝染色液,经1—2min,水洗,沥去多余的水分,吸干或烘干,镜检。

2.革兰氏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经1—2min,水洗。

(2)加革兰氏碘溶液于抹片上媒染,作用1—3min,水洗。

(3)加95%酒精于抹片上脱色,约30s---1min,水洗。

(4)加碱性复红液(或沙黄或稀释石炭酸复红液)复染10---30s,水洗。

(5)吸干或烘干,镜检。

革兰氏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3.抗酸性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较多量的石炭酸复红染色液,在玻片下以酒精灯火焰缓缓加热,至发生蒸汽即止,维持微微发生蒸汽,经3—5min,水洗。

(2)用3%盐酸酒精脱色,直至标本无色脱出为止,充分水洗。

(3)用美蓝染色液复染约1min,水洗。

(4)吸干或烘干,镜检。

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呈蓝色。

以下方法也可:即在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石炭酸复红染色1min,水洗,用1%美蓝染色液复染约20s,水洗。

对光观察,标本务必全呈蓝色,在火焰上烘干、镜检。

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和背景呈蓝色。

4.瑞氏染色法
(1)抹片自然干燥后,滴加瑞氏染色液于其上,为了避免很快变干,染色液可
稍多加些,或看情况补充滴加,经1—3min,加约与染液等量的中性蒸馏水或PBS液,轻轻晃动玻片,使与染液混匀,约3min左右,直接用水冲洗(不可先将染液倾去),吸干或烘干、镜检。

细菌染成蓝色,组织、细胞等物呈其它颜色。

(2)另一方法? 抹片自然干燥后,按涂抹点大小,盖上一块略大的清洁滤纸片,在其上轻轻滴加染色液,至略浸过滤纸,并看情况进行补滴,维持不使变干;染色3--5min,直接用水冲洗,吸干或烘干、镜检。

此法使染色液经滤纸过滤,可大大避免沉渣粘附于抹片上影响镜检观察。

5.姬姆萨染色法
(1)于5ml新煮过的中性蒸馏水中滴加5—10滴姬姆萨氏染色液原液,即稀释成为常用的姬姆萨氏染色液。

(2)抹片经甲醇固定干燥后,在其上滴加足量的染色液或将抹片浸入盛有染色液的染色缸中,染色30min,或者染色数小时至24h,取出水洗,吸干或烘干、镜检。

细菌呈蓝青色,组织、细胞等呈其它颜色。

视野常呈淡红色。

6.克利特氏荚膜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
①美蓝溶液? 美蓝1g,95%酒精10ml,蒸馏水100ml。

将美蓝溶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

?②碱性复红溶液? 碱性复红0.03g,95%酒精1ml,蒸馏水99ml。

将碱性复红溶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

(2)染色法
①涂片经火焰固定后,滴加美蓝溶液,将玻片至火焰上面加热至发生蒸汽为止。

②水洗,以碱性复红溶液复染15—30s。

?③水洗后、吸干、镜检。

④染色后,菌体呈蓝色,荚膜呈红色。

?7.结晶紫福尔马林荚膜染色法
?(1)染色配制
?①结晶紫福尔马林染色液? 结晶紫10g,福尔马林溶液100ml。

混合使其完全溶解,隔夜过滤。

②碱性复红溶液? 见前:克利特氏荚膜染色法
(2)染色法
①涂片用结晶紫福尔马林染色液染色—1min。

?②水洗后,以碱性复红染色液复染15—30s。

?③水洗、吸干、镜检。

④染色后,菌体呈深蓝色,荚膜呈淡红色。

?8.番红染色液荚膜染色法
?(1)染液配制? 番红(或沙黄)0.7g,95%酒精20ml,蒸馏水15ml。

?将番红溶解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而成。

(2)染色法
①涂片滴加番红染色液,将玻片置火焰上加热至发生蒸气约5min。

?②水洗、吸干、镜检。

③染色后,菌体呈暗红色,荚膜呈淡黄色。

?9.赫斯氏荚膜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
?①龙胆紫酒精溶液?? 龙胆紫酒精饱和液5ml,蒸馏水95ml。

?②硫酸铜水溶液?? 硫酸铜20g,蒸馏水100ml。

?(2)染色法
?①涂片加热固定,将龙胆紫酒精溶液滴加于玻片。

将玻片置火焰上微加热
至见蒸气并保持蒸气约20min。

?②用硫酸铜液代替水冲洗染液,用吸水纸吸干、镜检。

?③染色后,菌体呈深紫色,荚膜呈浅蓝色。

?10.安沙尼氏荚膜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
①1%结晶紫水溶液。

②20%硫酸铜水溶液。

?(2)染色法
①将涂片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②以1%结晶紫水溶液染色2min(不必加热),再以20%硫酸铜代水冲洗染液。

③吸干、镜检。

?④染色后,菌体呈紫色,荚膜呈淡紫色。

?11.苗列尔氏芽孢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
①媒染液? 5%铬酸液(铬酸5ml,加蒸馏水95ml)
?②染色液? 石炭酸复红液
?③脱色液? 2%硫酸液(纯硫酸2ml,加蒸馏水98ml)
④复染液碱性美蓝
(2)染色法
?涂片,干燥,火焰固定,用媒染液染色10min,充分水洗,用炭酸酸复红液加温染色(最好在标本上覆盖一张滤纸)2min,水洗,用脱色剂脱色10s,水洗,用美蓝液复染1min,水洗,干燥、镜检。

?? 结果:芽孢呈红色,菌体呈蓝色。

12.孔雀绿沙黄芽孢染色法
(1)染色液? 5%孔雀绿液,%沙黄液。

(2)染色法
涂片火焰固定,加5%孔雀绿液微微加温染色30s—1min,至发生蒸气为止,待冷后水洗,再加沙黄液复染30s,水洗,干燥后镜检。

结果:芽孢呈绿色,菌体其它部分呈淡红色。

13.李富逊氏鞭毛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 5%钾明矾水溶液10ml,20%鞣酸水溶液10ml,1%碱性复红酒杯精溶液10ml。

将上述三种溶液按次混合配成,如发生沉淀,用其上清液,本染液保存1周,复染液可用下列染液:美蓝,硼砂
,蒸馏水100ml。

(2)染色法
①所用的载玻片必须十分清洁无油脂、无划痕。

可将玻片先浸于重铬酸钾清洁液数天,用镊子取出后以清水冲洗干净(冲洗时切勿用手捏玻片),然后斜插于木架上,置37度温箱中任其干燥后备用。

?②菌液最好用10—16h的幼年肉汤培养物。

若取自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则用接种环挑取少许,置蒸馏水中制成轻度混浊的细菌悬液,切忌用接种环多作搅动,以免损伤鞭毛。

?③挑取肉汤培养物或细菌悬液一环,轻置于玻片一滴,玻片作倾斜放置,使菌液沿玻片面顺向下流,自成一薄菌膜,置37度恒温箱内干燥。

?④将上述染液滴加于涂片上,染10—15min,染色时间的长短随室温的高低而不同,如在冬季,可置于37度温箱内染色。

⑤轻轻地水洗1—2min。

?⑥在室温或37度温箱内任其干燥后作镜检,细菌菌体及鞭毛呈红色。

?⑦如需复染色,则用上述美蓝硼砂复染液在水洗后,染色10min,用水冲
洗,干燥后作镜检。

菌体呈蓝色,鞭毛呈红色。

?⑧良好的鞭毛染色涂片,应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见到大部分细菌菌体均附有鞭毛。

?14.过碘酸锡夫氏真菌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 甲液:1%过碘酸液???? 乙液:碱性复红,95%乙醇5ml,蒸馏水95ml???? 丙液:亚硫酸氢锌1g,酒石酸
,蒸馏水100ml
?丁液:%饱和苦味酸液
?(2)染色法
?将标本在甲液中染10min,水洗后再用乙液染2—3min,置丙液中染30—40min,至玻片呈淡红色为合适,水洗1min,再置于丁液中染3min。

充分水洗至无黄色液体为止。

脱水、透明,树胶封固后镜检。

?结果:真菌组织染色鲜红色。

?15.中国蓝真菌染色法
(1)染色液?? 纯石炭酸20ml,乳酸20ml,甘油40ml,蒸馏水20ml。

将上述成分混合,加温溶解后加入中国蓝,混合振荡即成。

(2)染色法
先将染色液加在载玻片上,将培养物被检样放在玻片上的染色液中,涂匀后覆盖盖玻片,微加温后镜检。

16.黑色素螺旋体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 黑色素5g,蒸馏水50ml。

混合加热使其溶解,在溶液中加1%福尔马林作防腐剂,临用前过滤。

(2)染色法? 取被检物一滴,墨汁一滴混合后涂片,室温下放干燥后镜检。

结果:螺旋体无色发亮,背景呈黑色。

17.墨汁螺旋体染色法
(1)染色液? 印度墨汁5ml,蒸馏水20ml,震荡混合而成。

(2)染色法? 取被检物一滴,墨汁一滴混合后涂片,室温下放干燥后镜检。

结果:螺旋体无色发亮,背景呈黑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