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上课用
教学用课件:山水田园诗

(一)特点界定(讲义)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 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 表。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 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二)常见意象(讲义) 明月、青山、绿树、白云、野径、 草屋、溪水、篱笆,鸥鸟、家畜,菊、莲、 梅,渔、樵,寺等
1、知晓方法 教师明确诗歌鉴赏通常应掌握的方法:(1) 解题(2)知人论世(3)整体感知、把握 题材(4)抓体现情感主旨的词句 (5)理解 诗句意 体悟蕴含的情感(写景诗要把握画 面意境特征)(6)明确手法,鉴赏其表达 效果
2、扩展理解诗句
示范交流:时值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 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 也变得更加苍翠。柴门之外,我倚杖临风, 耳边传来蝉儿的鸣叫声,远望:落日斜晖 下的渡头一片静谧,而那黄昏的第一缕炊 烟袅袅升起,村庄是那样的祥和和谐。良 辰美景,我已流连忘返,好朋友不期而至, 更让我喜不自禁,裴迪啊,你是接舆一样 的狅士,我是五柳一样的隐士,你我心心 相印,真是人间的一大赏心乐事。
3、表达对自然山水的热爱钟情 ,抒写欢快 愉悦的心情。 ①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 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 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 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 将军,镇守襄阳) ②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银河落九天。
诗的一、二两句描写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宁静幽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
⑴诗中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怎样的景物特 点?(5分) 答: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 溪水潺潺,板桥简朴,这些都写出了山村 景物的幽静与和谐优美的特点。(共5分,答 到“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 水潺潺,板桥简朴”意思的得2分,答到 “幽静”或“和谐优美”的得3分;不够完 整、准确的酌情扣分)
《山水田园诗四首》教学课件

主题:
通过描写终南山的
壮丽景色,抒发了 诗人担心日暮天寒 ,百姓受冻的忧国 忧民的感情。
田家杂诗八首(其二)储光羲 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 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 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 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 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文章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公元720年前后。当时,孟浩然告 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 试,想实现自己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但是, 孟浩然科举考试失利,未能中进士,失意东 归。途经建德江时,一怀愁情绪,无法排遣。 然而,当黄昏来临,明月当空之际,这建德 江周围的景物却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于是, 一首写景抒情小诗就这样诞生了。
这四句是进一步明志之语:我的愿 望在于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地方官 府不要来打扰我的悠闲生活。我每日 与酒相伴,怀着傲世而看透尘世之心, 打算在终南山终老。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尘 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 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 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有人说“积雪浮云端” 中的“浮”用 得很好,说说你的看法。 积雪不能浮在云端,但在这里“浮”是 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且 云在山腰缭绕飘动,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 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所以给人以“浮” 的感觉。“浮”字既写出终南山的高,更 写活了积雪,使画面富有动感。
作者介绍
储光羲(约706-约762):润州延 陵人(今江苏丹阳)人,郡望兖 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 (72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陷 贼,受伪职,脱身归。长安、洛 阳收复后,被下狱,后被贬,死 于贬所。
高中山水田园诗歌10篇

高中山水田园诗歌1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高中山水田园诗歌10篇陶渊明等诗人形成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教学教案(精选6篇)

山水田园诗教学教案〔精选6篇〕教学过程篇一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关于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田园诗与山水诗在南北朝时期根本上分道而行,到唐初王绩开始合流。
至初唐之交,描写山水别业的风气盛行于朝野,沈宋、吴越诗人在山水诗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已为盛唐山水田园诗开了先河。
唐朝田园诗继承了陶谢山水田园诗的精神旨趣,在大自然中追求任情适意、快然自足的乐趣,领会老庄超然物外、与大化冥合为一的境界;从东晋以来形成的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照顾方式,在盛唐进一步与仙境和禅境相融合,促使山水诗形成了优美空静的意境。
艺术上,他们继承了重兴寄和感受、谢灵运重欣赏和刻画的传统,形成寄情于自然美之中的根本表现方式。
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2、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隐逸,闲适淡泊,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3、内容:这类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4、艺术特色: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5、代表诗人: 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二、学习《宿建德江》〔一〕、孟浩然之生平:(689—740),四十岁以前一直住在襄阳,四十岁时到长安考过一次进士,然而却没有考上,从此也就不得不断了做官的念头,在江浙一带游历了几年之后,最终死在襄阳。
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
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二〕、孟浩然之山水田园诗1、主要内容:1〕隐居山林的逸趣:《过故人庄》2〕怀才不遇的苦闷:《岁暮归南山》3〕客居在外的愁思:《宿建德江》2、艺术风格:清幽淡远,孟浩然以比兴寄托和壮逸之气充实了南方山水诗的骨力,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形成了冲淡清旷的风格。
山水田园诗课件_-上课

山山水水总关情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
①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④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 曲径通幽处 楼》 波撼岳阳城 ⑥ ,禅房花木深。--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⑦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 清泉石上流 张丞相》 ⑧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暝》 烟消日出不见人 蓬门今始为君开 ⑨ ,欸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渔翁》 ⑩花径不曾缘客扫, 。――杜甫《客至》
王维作诗“最爱用‘静’字”,而这个字 ,恰恰是读解“王维的诗的钥匙”。看他的《 鹿柴》《竹里馆》《鸟鸣涧》,诗中刻意表现 的那种孤寂、幽清、宁静,简直可以使你“身 世两忘,万念皆寂”(胡应麟《诗薮》)。
•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羽泉
归园田居
再翻一座山渡过一条河 就是外公外婆的村落 喝一口泉水唱一支老歌 看那袅袅炊烟舞婆娑 采一朵野菊插在你酒窝 酿出牛郎织女的传说 吹一首牧笛暖在你心窝 看那斜阳笑山坡 为了什么才离开 又为什么而归来 故乡是永远能给我原谅的胸怀 要走几段路犯过几个错 才明白自己想要的太多 要恨几个人伤过几次心 才了解为了爱要怎么做 一座城市又一个城市 才知道流浪的路多颠簸 一次成功又一次坎坷 才懂得陶渊明先生的快乐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 参考: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 • 回归恬淡田园的喜悦之情; 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山水田园诗课件_-上课

1、把握意象,体味意境
• 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者独特的情感活 动而创造的艺术形象。 意境:诗人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互融合, 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 山水田园诗的意象多为美丽的自然景 物,多个意象共同的特点,就是山水田园 诗的意境所在。
田园诗的典型物象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此诗写景特点是什么?
点面结合,有远景近景,有山水 人物,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既有层 次,又有中心。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题方法点拨】 • 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 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第三,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分析诗人的思想感 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 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 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参考:表达了诗人一心求仕的迫切心情;
•
希望有人引荐的企盼。
• 滁州西涧
韦应物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 参考答案:①诗人对涧边幽草的喜爱;
• ②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 ③借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表 达自己无人赏识,不得其用的无奈、悲伤 的情怀。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水田园诗课用

山水田园诗知识点
主题: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 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3)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4)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5)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 练,多用白描 和衬托的表现手法。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山水田园诗练习题
1、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这个字共写了几幅画面?
答:核心字是“归”字(也可说是“羡”)。围绕“归” 字写了五幅画面: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野鸡唤伴 侣、蚕儿造窝、农夫絮语。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一、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宿建 德江》:“野旷天地树,江清月近人。”中的“旷 野”、“天”、“树”;三个意象就写出了“原野 空旷,天空在与地平线相接的地方从树梢顶上倾斜 下去的景象”。第四句中的“清江”“月”,正是 因为明月在天,而江水清澈,倒影在水中就好像在 人的身边一样。从这两句看作者既有远眺,也有近 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
山水田园诗鉴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感受山水田园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望2诗采的唤和松—、 、隐民?人取艺起神枝王渔在试含风为了术人奇疏维夫陶分着醇了手们音影视第《们月醉 析第诗厚表 法 新 响 间听二山借夜山 诗一 表人,达 。 鲜 有 泻结幅居着,林 歌幅 现洁画其 作 生 机 下合画秋月少的 里画 出诗身面对 者 动 配 的、:暝光女志面:了中自幽将的合如动山明》乘们趣的空作有好美视视、水居静月小一中画旷者画,,“觉听水月结的船路,面、荡,远表空形感乳光合夜从说隐和明阔情离现”象受交,、晚莲笑含作净放景官了、与,融还以,叶穿着者、松交场作“听;能使动潺间过清的融诗隐,者静觉我自衬听潺竹划新感。人藏归的”形们然静到的林过的受一的隐欣之象 不界、从泉出而。山种 感田赏美结 仅的以竹流回外,什 受园向合 可美有林的;,捕么 。的往起 以丽显里喜鱼样意之来景空传爱 见,的愿意写色来之 到愿。,情, 第3浣有三、女人幅“的的画竹喧活:喧笑动竹归表和,林浣现清但里女出泉诗的,了在人喧莲作石偏闹动者上偏,下怡淙说月渔然淙是夜舟恬流“”归淡淌空说回的的山的说感音”这受一韵,两。群。将句洗山视诗衣中觉的女明不意子明能境;感?
山水田园诗上课

思想情感: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厌恶官 场 憎恶黑暗 渴望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 自得
•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向往自 由、宁静的田园生活,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
• 《过故人庄》(孟浩然)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 《题西林壁》(苏轼)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一、修辞手法: • 在古代诗歌中,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 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 • 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对偶是为增强诗的音乐美、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对比是为了更突出作者的情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借代是使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欧阳修《踏莎行》
•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 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 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
•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 李白《望庐山瀑布》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厌弃官场,归隐田园, 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 苦闷。)如,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诗歌中的“虚”常见的有: •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 2、已逝之景之境。 • 3、想象的设想的或者未来之境 • 4、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诗中,抒情 是虚。
江雪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诗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 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 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 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 踪灭”属于面的铺陈。
羽泉
归园田居
再翻一座山渡过一条河 就是外公外婆的村落 喝一口泉水唱一支老歌 看那袅袅炊烟舞婆娑 采一朵野菊插在你酒窝 酿出牛郎织女的传说 吹一首牧笛暖在你心窝 看那斜阳笑山坡 为了什么才离开 又为什么而归来 故乡是永远能给我原谅的胸怀 要走几段路犯过几个错 才明白自己想要的太多 要恨几个人伤过几次心 才了解为了爱要怎么做 一座城市又一个城市 才知道流浪的路多颠簸 一次成功又一次坎坷 才懂得陶渊明先生的快乐
诗里写了近景黄鹂和万里船,远景白鹭和千秋 雪。首联写了黄、翠、白、青四种颜色,色彩鲜明。 鸟鸣声、白鹭上青天是动景,雪和船是静景,动静 结合。全诗画面层次感强,声色动静结合,意境开 阔、清丽。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此诗写景特点是什么?
点面结合,有远景近景,有山水 人物,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既有层 次,又有中心。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 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 意境。 答案: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一取声 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 阴”,状夏木之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 映衬,动静结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开 阔而深邃,画意盎然,境界幽深,表现了诗人隐 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向往自由
渴望建功
• 生活闲适
• 志趣高远
悠然自得
寄情山水
淡泊宁静
渴望归隐
• ……
• 滁州西涧
韦应物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 参考答案:①诗人对涧边幽草的喜爱;
• ②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 ③借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表 达自己无人赏识,不得其用的无奈、悲伤 的情怀。
田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典型物象
景物、人物、农具、植物、动物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 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 客、牧童 3、农具:耒、耜、锸、锄头、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
山水诗常见意象
•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 【参考答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 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 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 (12年上海高考题)
• 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云彩与夕阳交 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 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 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 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含情,情中有 景,情景交融。
分析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技巧及 语言特色
• 山水田园诗一般通过写景来抒情,所 以要善于分析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 才能准确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从而 把握诗歌的感情。山水田园诗写景的 方法很多,鉴赏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 见方法和技巧。
本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作者写景绘形绘声绘色,通过桃花、柳丝、 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营造了静谧 明朗意境,表达了诗人宁静安适(闲适恬静)的 心境。
春江晚景
张九龄
•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 薄暮津停下,余花满客船。 • 问: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 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 逸士形象。 前四句写“野径”“桑麻”“篱边菊”,通过 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侧面 表现了他的高洁脱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 行踪的叙述,侧面表现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第三,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分析诗人的思想感 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 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 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 角度 • 如:高、低、俯、仰、远、近的变化。 • 《宿建德江》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三、四句远眺、近观。
•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 形、绘声、绘色。 • 王维《田园乐》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 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答案:1、这首诗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 “诗中有画”的特点。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 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 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 山水田园风景画。
意境凄清萧疏孤寂,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愁。
②乐景衬哀情
绝 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意境清新艳丽,以乐景写哀情,更见其 哀,反衬诗人思乡之情的浓厚。
山居秋暝王维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 参考:表达了诗人游览古寺的喜悦之情,寄托了 孤高、遁世的情怀。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学习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写作特点。 2、明确山水田园诗的鉴赏角度。
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 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 描写自然风光为主。
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 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 夫和农耕。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 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 主要有王维、孟浩然、李白等。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 诗的一、二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山 村怎样的特点? (2) 你认为诗的三、四两句中哪个字最为精练 传神?请结合全诗的内容加以赏析。
以声衬静,描写了山村幽深、宁静的特点。 “闲”字。栀子花在庭院中开放,“闲”在那 里,无人观赏;一个闲字从反衬妇姑浴蚕的繁忙 景象。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
• 衬托(正衬、反衬:乐景写乐情、乐景衬 哀情) •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 • 虚实结合 • 点面结合 • 白描手法 • 用典 •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复、 反问等) ……
衬托
①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山、河、泉、溪、桥、
樵夫、渔翁、山客、隐者、
松、竹林、树林、草、各种山中植物、 明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花草香、 鸟鸣、猿啼等
如何通过意象把握意境?
意象意境诗
要品景物真氛围,化身作者诗中游。
眼耳口鼻手齐用,声形色香加动静。 远近高低正侧面,点面虚实析手法。 活用诗中字与词,双音节词写意境。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问: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题方法点拨】 • 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 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三个步骤:第一,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二 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第二,应在描摹出图景后, 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 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恬静优美, 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 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石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问:第三四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参考:三四句摹写庐山之夜明净幽寂的景色:层峦 叠嶂中,皓月当空,皎洁的清光,把整个大千世界 变成了朗朗白昼;山谷间,泉水淙淙,仿佛为寂静 的人间带来了风雨交加的萧萧秋声。 (手法: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
• “明月松间照”是静景,后三句是写动景,有 动有静,动静结合;而后三句所写动态景物, 又反衬出山中的宁静,显出动静相谐的意境。
《登鹳雀楼》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诗中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一、二句写的是实景, 历历如在眼前;三、四句则由实见虚,把景物 与心胸打成一片,从视野的开阔,可以想见抱 负与气度的远大。人们从这两句诗中还可以悟 到站得高才看得远的生活哲理。 •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 境。“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 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