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望子成龙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考试题及答案.doc
四川省成都市望子成龙学校2018-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望子成龙学校2018年秋季班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A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9分)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lín dīng)地挂在树梢。
B.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cōng nón g)、幽雅。
C.小兄弟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sè sh uō)着。
D.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fù hè)着。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藤——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B.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
C.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D.他无法亲近别的小伙伴,只能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他们说笑嬉戏。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
B.这道题目我把每一个过程都写得很详细,可以说是做到具体而微了。
C.计算机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
D.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于愿意。
二、阅读《塞翁失马》节选,完成第4-6题。
<9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up3O8Tthb44.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3分)A.暮而果大亡其财马无故亡而入胡B.此何遽不为福乎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C.不筑必将有盗其马将胡骏马而归D.马无故亡而入胡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5.下列句中加点“之”与“近塞之人,死者十九”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3分)A.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B.学而时习之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友人惭,下车引之6.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羞怯.(qiè)攒.成(cuán)贮.蓄(chǔ)怪诞.不经(dàn)B.狭隘.(yì)呈.报(chéng)蜷.伏(quán)咄咄.逼人(duō)C.棱.镜(léng)应和.(hè)莅.临(lì)畏罪潜.逃(qián)D.怅.然(chàng)粗犷.(kuàng)禁锢.(gù)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浑为一谈。
B.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
C.他不住帐莲,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
D.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砰砰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B.每个人都要根据他们的能力安排工作,让他们各得其所....。
C.生活是美好的,不能因为一些小小的失败而怨天尤人....。
D.报纸登了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不法商贩用工业酒精制酒而致多人中毒。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随着对阅读能力考查的比重越来越大,使家长们开始重视孩子们阅读兴趣的培养。
C.人类来到这世界就一直面临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二是来自大自然。
D.新学期,记者又来到学校采访了许多李老师的事迹。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四川省成都市语文初一上学期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语文初一上学期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菜畦(qí)油蛉(líng)斑蝥(máo)B. 攒成(zǎn)秕谷(bǐ)宿儒(rú)蝉蜕(tuì)C. 倜傥(tì tǎng)拗过去(ào)锡箔(bó)桑葚(shèn)D. 长吟(yín)人迹罕至(hàn)盔甲(kuī)绅士(shēn)2、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这次考试我准备得很充分,可以说是胸有成竹。
B. 他做事总是犹豫不决,让人觉得有点儿不可救药。
C. 听说要春游了,同学们都高兴得痛哭流涕。
D. 他这个人非常小气,简直是慷慨解囊。
3、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伏(qián fú)恬静(tián jìng)暗礁(àn jiāo)B. 奔腾(bēn téng)沉默(chén mò)汹涌澎湃(xiōng yǒng péng pài)C. 搏斗(bó dòu)拂晓(fú xiǎo)鸦雀无声(yāquè wú shēng)D. 狂风暴雨(kuáng fēng bào yǔ)振奋人心(zhèn fèn rén xīn)惊涛骇浪(j īng tāo hài làng)4、请用正楷书写下列句子,注意字迹工整、规范。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憧憬(chōng jǐng)静谧(jìng mì)B. 恬静(tián jìng)澎湃(péng bài)C. 憔悴(qiáo cuì)琴弦(qín xuán)D. 真挚(zhēn zhì)蜷缩(juǎn suō)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023_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学月月考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附解析)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三学月月考语文调研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将姓名、考号、班级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
3.客观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4.主观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并蒂(dì)虐待(nuè) 咒骂(zhòu) 脸色煞白(shà)B收敛(liǎn)徘徊(huái)称职(chèn) 苫蔽成丘(shān)C. 贮蓄(zhù)攲斜(jī)霎时(shà)人声鼎沸(dǐnɡ)D. 憔悴(qiáo)殉职(xùn)嗔怪(chēn)恍然大悟(huǎ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狭隘余辉乞丐麻木不仁B. 莅临镶嵌惩戒怪诞不径C. 干躁热忱怂恿咄咄逼人D. 分歧晕眩蜷伏刨根问底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他的想法与别人大相径庭。
B、遇到事情要仔细分析,不能没有证据就妄下断语。
C、这两本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却很鲜明。
D、好小子,你还知道回来呀,我还以为你偷吃了我的橙子就畏罪潜逃了呢。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 从词语的感情色彩角度看,“老奸巨猾”是贬义词,“深谋远虑”是褒义词。
B.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是按作者的朝代顺序排列的。
C. 花甲之年和耳顺之年都指六十岁。
D.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鄙、愚、久仰”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等。
对尊长者的称谓有“先生、大人”等。
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课内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5-7题。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题全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第Ⅱ卷的答案填写于机读卡上对应位置,否则,视为无效答案。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掺和(chān)侍弄(shì)庇护(bì)刨根问底(páo)B.粗犷(guǎng)确凿(záo)狭隘(ài)随声附和(hè)C.坍塌(tān)徘徊(huí)凌乱(líng)骇人听闻(hài)D.澄清(chéng)绽开(zhàn)哺乳(bǔ)拈轻怕重(niān)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我静静地躺在床上,心里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B.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晃惚,害怕和疲劳已让我麻木,我一动不动。
C.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三妹便怂勇着二妹去拿一只来。
D.人身体虽小,但因为是神创造的,看起来有一种管理宇宙的气慨。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这里风景美不胜收,设计师根据山势水态的不同而见异思迁的庭院设计,仿佛自然天成。
庭院里建筑群的外观是一模一样的中式风格,内部设计却大相径庭。
人们行走其间,听啁啾鸟鸣,闻清新空气,不由得眉开眼笑,心生欢喜。
A.美不胜收B.见异思迁C.大相径庭D.眉开眼笑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阅读不仅能接力文明,传承文脉,而且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
B.孩子如果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与行为习惯,也就具有了终身学习。
C.能否静下心来阅读,是决定学生理解文章精髓最为关键的因素。
D.学校邀请康辉为乡村孩子朗诵经典,以此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5-8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川省成都市望子成龙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考试题及答案_0.doc

四川省成都市望子成龙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未分类(共8题) 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__________________(lín dīng)地挂在树梢。
B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__________________(cōng nóng)、幽雅。
C .小兄弟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__________________(sè shuō)着。
D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__________________(fù hè)着。
【答案】 D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藤——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B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
C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D .他无法亲近别的小伙伴,只能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他们说笑嬉戏。
【答案】A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我__________________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
B .这道题目我把每一个过程都写得很详细,可以说是做到__________________了。
C .计算机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__________________。
D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__________________,终于愿意。
【答案】 B4.阅读《塞翁失马》节选,完成第4-7题。
(9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成都七上语文期末测试题 答题卷 答案 01

A.《咏雪》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B.《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赞扬了陈元方的聪明机智、明白事理;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诚实。
C.《诫子书》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C. 央视“中国民歌大会”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
D.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各地美食,内容丰富多彩,让人赞叹不已。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A. 孔子认为:温习学过的知识,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而不学则殆”阐明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
C.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学习而言,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孔子强调读书求学应“以学为乐”。
D.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个“择”字说明学习的关键在于自己要有主见,既要选择别人的优点来学习,也要善于指出他人的缺点,使其改正。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愠:生气,恼怒)
C.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意:意志)
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杞人忧天》) (中伤:伤害,受伤)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友人惭,下车引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狼》一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四川省成都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中伤(zhònɡ)莅临(lì)畏罪潜逃(qiǎn)B.称职(chènɡ)侍弄(shì)哄堂大笑(hōnɡ)C.匿笑(nì)啮齿(niè)面面相觑(qū)D.蹒跚(pán)分歧(qí)截然不同(jié)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敝?B.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C.以前那种猛烈而干躁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D.落日的余辉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就像夜空因为星星而发光一般。
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广大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B.所谓“爱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不能见异思迁,站在这山望那山高。
C.这里人迹罕至,连草坪都被踩坏了。
D.小李是外科医生,他对手术技术精益求精,患者送他个绰号“李一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进入新时代,由于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全国的普及,中国掀起了全民“网上学习”。
B.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C.历尽千辛万苦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彰显着当代中国的光荣与梦想,展现了我们中国人实干兴邦的决心。
D.虽然说,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也存在各种谣言,但谁也不能不否认,新媒体的出现在事实上带来了谣言的高发。
二、对比阅读5.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小题。
(一)《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二)《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望子成龙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题) 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__________________(lín dīng)地挂在树梢。
B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__________________(cōng nóng)、幽雅。
C .小兄弟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__________________(sè shuō)着。
D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__________________(fù hè)着。
【答案】 D难度:容易 知识点:字音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藤——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B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
C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D .他无法亲近别的小伙伴,只能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他们说笑嬉戏。
【答案】A难度:中等 知识点:字形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我__________________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
B .这道题目我把每一个过程都写得很详细,可以说是做到__________________了。
C .计算机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__________________。
D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__________________,终于愿意。
【答案】 B难度:中等 知识点:成语(熟语) 二、文言文阅读(共2题)1.阅读《塞翁失马》节选,完成第4-7题。
(9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4.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3分)A .暮而果大__________________其财 马无故__________________而入胡B .此何遽不__________________福乎 仁以__________________己任,不亦重乎C .不筑必__________________有盗 其马__________________胡骏马而归D .马无__________________亡而入胡 此独以跛之__________________,父子相保5.下列句中加点“之”与“近塞__________________人,死者十九”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3分)A.此独以跛__________________故,父子相保B.学而时习__________________C.然后知松柏__________________后凋也D.友人惭,下车引__________________6.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预伏着祸的先机。
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B.该寓言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安之泰然,处逆不惊。
C.全文巧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和反衬的艺术手法,在回环往复的叙说中,节节凸显塞翁的形象,层层深化主题的意义。
D. 全文不足120字,却叙述了好事和坏事的四次转化,把深奥、抽象的道理,用具体浅显和形象生动地事例充分表现出来。
7.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1)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2分)__________________(2)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2分)__________________【答案】4. D5. A6. D7.(1)(老人)家里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不小心)掉下马跌断了他的大腿。
(2)过了一年,塞北民族(匈奴)大举入侵,青壮年男子都被征召参战。
难度:中等知识点:人物传记类2.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文后的题。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②供帐,大为具待③。
__________________?”咏徐曰:“《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宋史•寇准传》)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②严:敬重。
③具待:具,备办;待,接待。
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1)__________________准入相闻:听说(2)咏__________________曰徐:慢慢地(3)咏__________________自成都罢还适:适合(4)准莫__________________其意谕:明白4.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2)此张公谓我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5.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品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3.(3分)C4.(3分)(1) 张咏将要离开,寇准送他到郊外,问他说:”有什么教导寇准?”(3分)(2)这是张公(在)说我呀。
5.(4分)示例:寇准具有宽容大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
难度:中等知识点:人物传记类三、名句默写(共2题)1l【答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难度:中等知识点:诗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1.阅读下面的文段,作答10—13题。
(12分)散步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0.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能不能换成“度”,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11. 第四自然段的写景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12.“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以上两句话在句式上有何特点?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13.文章最后一句为什么把“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结合课文内容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熬”的意思是忍受,艰苦支持。
“熬”字一方面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身体的虚弱,面对漫长的酷冬,在身体和精神方面所经受的磨难之巨,另一方面写出了“我”对母亲身体的担心。
11. 景色描写显示出了勃勃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充满诗情画意,为‘散步’提供了美妙的背景,烘托了一家人浓浓的亲情。
12.句式整齐、大致对称,读起来连贯流畅,富有形式美和声音美,也强调、深化了所要表达的内容。
13.从字面意思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
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中年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何尝不是这样?难度:中等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2.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7—10题(18分)无法不对你残酷①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与我当年一样大,17岁。
母亲要我回去接他上学,我想起这么多年一个人走过的路,便坚决地拒绝了。
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②弟弟不善言语,略略羞涩,普通话又说得蹩脚,扫一下眉眼,便知道是乡村里走出来的。
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旅程之后,弟弟终于站在了学校门口,我笑脸迎上来,他的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眼前这个瘦弱青涩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微的伤痕,看着他,我有一刹那的心疼,抬手给他温暖的一掌,说:“祝贺你,终于一个人闯到北京来了!”③临走的时候,只给他留了两个月的生活费。
我看见他站在衣着光鲜的学生群里,因为素朴而显得那么落寞和孤单。
多么像刚入大学的我,因为卑微,进而自卑。
我笑笑说:“北京是残酷的,也是宽容的,只要你用心,努力,你也会像姐姐那样,自己养活自己。
”我知道弟弟年少,对此不会有太多的理解。
他只是难过,为什么那么爱他的姐姐,在北京待了几年,便变得如此不近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