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的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课的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课的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课的教学策略

【摘要】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初中学生往往对学习体育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经常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就成为了体育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167-01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活泼、生动的形象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目的、态度、动机、积极性等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心态是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要学会自我调节,控制各种消极心理,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每一堂课中,才能把握全局,操控自如。快乐体育强调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教师不是以教材代言人的身份来教授学生的,而是扮演学习指导的角色,使学生在“我要学”的基础上做到“我想学”。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参与练习,一起游戏,与学生一起开怀大笑,一起做优美的动作,让学生视你为同学、朋友,与你交流,将他们最喜爱的活动告诉你,以便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过分强调外在形式的整齐划一,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主体性,使学生练而无趣;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体育课质量每况愈下,停滞不前;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体质水平下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呢?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进行了体育教学的改革———快乐式教学。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建立融洽的情感氛围 融洽的师生情感,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决不能言辞过激、讽刺挖苦,只有师生间架起情感的桥梁,在情感上给学生“减负”,学生才能更好地上好体育课。 二、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巧妙地导入新课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也是变“厌学”为“乐学”的关键。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主要环节。笔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及体育教材的特点,采取课前语言引趣,挖掘教材非智力因素,精心设计每一个“开场白”,力求做到“趣味化”。 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依赖和信任,笔者利用他们的“童心”、“童趣”、“童语”、“童行”对学生导教导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注意力,从而能主动、积极地进行锻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心理上进行运动“减负”。例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在初学集合排队时会互相拥挤,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因为着急而大喊大叫。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把学生四路纵队分别编成“小鸭子队”、“小黄狗队”、“小白兔队”、“小花猫队”,并给每个学生都编好号。这样一来,学生从心理上乐意接受,再集合的时候,教师就说:“看哪一队的小动物能最先找到自己的家?”加上教师的表情、语言提示,可使学生进入角色,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奇的刺激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课堂上适度给学生“自主权”和“自由度”,让他们动脑筋,边想边练,去尝试、体验,并与同伴切磋琢磨,互相交流,逐渐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 同时,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和小组长的带头作用,让学生在自己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他们向往和能展示自己特长与能力的角色。练习形式多种多样,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例如“大鱼网”的游戏,学生初做会觉得有意思,再做就开始觉得单调,有些乏味,不再有兴趣。为此,笔者把游戏改为“聪明的小鱼”,再精心设计场地,创设了“大海”的景象:跳箱作“礁石”,垫子作小鱼的家,还有水草、鱼网,教师当渔夫,学生是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的小鱼,并在游戏中启发他们通过大家的智慧,如何不被渔夫抓住,如何去救被抓住的小鱼。在游戏中,他们的表情是兴奋、欢快的,忘记了疲劳,想到的是有趣,连一些平时不好动的学生都对笔者说:“我们再做一次吧!”练习形式活了,气氛也活了,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在收获中学,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发展了创造能力,从而达到“我想学”、“我要学”、“我会学”、“我爱学”的目标。 快乐体育教学以发展学生个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主。这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求。因此,也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充分地掌握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一切从学生的利益、要求、兴趣

中学体育教学策略

中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中学教育改革在教育观念、课程结构、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各学科具体教学等几个方面的全面展开,给中学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强调中学体育课程应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努力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但我们也发现,由于缺乏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改革的理念追求,目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着闻风而动的盲目追随和形式主义。例如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学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教学实质却没有变化,过分强调竞技运动技术传授和知识的系统化;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学生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重视不够。这严重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笔者就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作一些分析。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体育教学过程并不是直接的身体锻炼过程,体育教学不等于健身,单靠体育教学也解决不了增强学生的体质问题。但这并不等于体育教学与增强学生体质无关,更不意味着运动教学就是体育教学。遗憾的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虽然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名,却在长期的实际教学中,花相当多的时间传授运动技术和技能。这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区分运动教学与体育教学。运动教学只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部分,而且是一个非本质的部分。从本质上将,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系统运行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进行身体反复练习、反馈控制与评价等环节组成的。把体育教学过程看成是传授、学习健身知识技能的过程,这会不会太窄?如果对体育知识技能的理解形成了共识,这种强调或许没有实际意义。可是,长期以来把体育知识技能理解为运动技术技能的传统偏见,强调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传授、学习健身知识技能,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体育教学过程的具体问题 1、教学观念。体育教学改革虽然在全方位进行,但不少教学改革者在实践中却只热衷于操作层面上外在课程形式的改革,过分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活跃,学生内在情感和学习动机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其根本原因,就是许多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为什么没有转变?并不是体育教师不想转变,不能转变。而是因为第一,现实社会中,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忽视或轻视体育的行为、观念、思想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第二,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太大,除常规的体育课堂教学外还有大量的课外工作,如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及学校运动队的训练等;第三,缺少改革的理论导向和具体指导,同时上级教研部门给教师的教改指示大多是口号式指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等。大部分体育教师不了解设计的意图,缺乏教学改革的必备技能,而且也没有多余时间去学习探究这些问题,使体育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2、教学目标。学校体育的一个致命伤是学生学了十几年的体育,在他们走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 王利芬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教学。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现在有些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有效备课 1、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的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准确了解。备课时应尽量用知道、说出这样的动词。 2、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并不只是一张白纸。现代社会中,孩子在信息渠道中已有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 3、有效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但传统备教材中,教师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教材重难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而有效备课应更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即对教材内容重新选择、组织和排序,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有效讲授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12-04-19T10:44:40.417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2年第03期供稿作者:朱辉平[导读] 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善于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想法。 朱辉平 (丹阳市司徒中学,江苏镇江21230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教学效益。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 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要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的目标,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有效备课 1.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准确了解。备课时应尽量用“知道”、“说出”这样的动词。 2.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现代社会中,孩子在信息渠道中已有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 3.有效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但传统教材中,教师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教材重难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而有效备课应更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 二、有效讲授 1.有效讲授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讲授首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方法一是创设情境;方法二是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一般不会将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而有效讲授要求教师告诉学生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因为学生只有知道自己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2.有效讲授要求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只有讲到重难点内容时,才会提醒一下。但由于目前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可能会造成学生只关注形式的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所以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时、进行中和结束时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 3.有效讲授要求保持一定的节奏。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且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 4.有效讲授要求控制教学过渡。当教师在改变话题、活动时出现的教学过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极大地妨碍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师应保证过渡、有条理,并且要预先准备好与过渡有关的材料。 三、有效提问 1.有效提问要求问题保持大众性。提问能引起大多数同学的思维共鸣,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要求回答,课堂气氛可立即活跃,要向全体学生发问,抽答面要广,这就必须要求所提问题必须具有大众性。提问之后要留有时间给学生思考,在适当的时候(如课堂气氛活跃时),可以适当增加提问的难度,但难度不可过高。 2.有效提问要求问题有一定的价值。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材中找出标准答案的问题是常见的。有效提问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问题提有所用,有学习价值。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有效提问要求避免“满堂问”。曾经的教学是“满堂灌”,新课程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但我们的课堂又遭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教师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诸如“对不对”“是不是”等低级问题充斥课堂,这种课堂气氛可能是活跃了,但学生收益不多,虽然在形式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没变,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 四、有效倾听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希望学生学会倾听,那么也必须从教师的耐心倾听开始。教师在提问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在传统的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是教师提问后马上就叫学生回答,而且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或错误时,教师马上打断,叫另一位学生回答或教师代为说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他要么没有机会说出完整的答案,要么就会意识到他的答案是错误的,以至于根本不值得听完。也许教师不是有意的,但挫伤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仅仅满足于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在倾听时察言观色,了解学生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有回应,比如对对方说的问题点头示意或做出相应的反应。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善于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展,这样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浅谈小学体育现状与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体育现状与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01-15T10:09:25.9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作者:成广平[导读] 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教育部门根据这种情况开展了新一轮教育改革工作 摘要: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教育部门根据这种情况开展了新一轮教育改革工作。体育课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素质水平。由于小学生体育教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小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本不重视小学体育的存在,将大多数的体育教学转化为文化教学,从而导致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快速发展。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并做到文化体育两手抓,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快速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教学实践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体育课程内容枯燥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水平有限,不具备正确认识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能力,单以有没有兴趣来决定要不要参加体育锻炼。在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中,仅仅有最基本的体能训练,如:跑步、跳高、体操、跳绳等,内容比较单一和枯燥,这是造成小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2)体育老师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小学体育课程并不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体育教师往往不需要事先备课,因此,许多体育教师都出现了工作态度不端正的情况,仅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并没有注重课程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固定的模式上课,缺乏创新性,不能有效的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是强制学生反复联系,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态,从根本上导致了小学生体育教学失败的严重后果。 (3)教学内容安排不当 学生对体育课程兴趣不大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难点问题,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会倾向于简单、安全性高的体育活动,如跑步、跳绳等,而这类运动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场地器材有限,一些趣味性强的活动,例如定向越野、攀岩等活动需要特定的场地进行教学,普通学校很难做到;三是受教学大纲限制,当前体育教学使用的教学大纲内容较为陈旧,罗列的教学内容不够新颖,缺乏时代创新性。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应对策略 (1)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能够自主自发的参与体育锻炼,首先是要帮助学生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丰富体育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是要从小学生生理特点出发,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等综合发展的教学内容,例如针对小学生肌肉支撑能力较弱的特点适当地安排力量训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型;二是教学内容要符合时代特性,小学生好奇心强,新鲜有趣的事物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在传统体育项目教学中应当适当的融合时代流行元素,增添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三是要丰富教学形式,体育课程主要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在教学形式上有极大地拓展空间,可以借助操场、教学楼、体育器材等开展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设置安排一些体育游戏能够达到很好地教学效果。 (2)加强弱势学生群体指导 小学班级中存在肥胖、疾病等运动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是很普遍的情况,这部分学生因为体质状况较差,老师安排的体育学习任务经常无法完成,从而导致他们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因此,体育老师应当要加强对这部分弱势群体学生的指导,帮助他们以正确的方式开展体育锻炼,既要避免因为运动方式不当造成对身体的伤害,又要保证运动量足够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例如对于身体肥胖的学生一次性超负荷长距离跑步可能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老师在安排联系的时候对于这部分学生应当减少跑步距离,随后阶梯式增加长跑距离来帮助他们身体适应一定负荷的运动量,增强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及时的纠正运动中的不当行为,给予他们正确的运动技能指导。 (3)对体育老师进行定期的考核和培训 体育老师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主要的传播者,想要实现体育教学不断地创新,就要定期对体育老师进行考核和培训,对体育老师进行统一的管理,并对体育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规范,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开拓体育教师的视野,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思维,才是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能更好的融入到锻炼中的基础,更是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更好发展的源动力。 (4)调整学校资金投入的比例 很多小学并不重视体育教学的投资,认为体育课只需要在室外运动即可,而致使体育器材简陋,质量也不符合标准。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更无法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因此,建设完善的体育设施是体育教学中关键的一步,若学校本身不具备购买设施的经济实力,则可以求助于国家和社会进行资助,努力的改善体育设施简陋的现状,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更好地平台,以此配合体育教学更好地开展。 结语: 为了保障小学生能在体育教学中达到强健体质的目标,就必须从小学生体育教学的具体内容、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学校的资金投入等方面入手,并坚持健身性、科学性、灵活性、乐趣性、可行性的教育原则,才能有效的解决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带动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到体育锻炼中,在提高体质的同时改善自身的健康状态,为今后学生体质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周登高,李永亮,毛振明.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2000年发展战略目标与对策研究[M].体育科学,2002(10) [2]李毅.论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内容的开发与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0(9) [3]毛振明,李忠诚.论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原则与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10(5)

浅谈体育课中几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浅谈体育课中几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讲解法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要领和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带有启发性地讲解,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了解动作的要领和方法,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进行思维,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分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具有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的能力,并逐步提高语言的艺术水平。体育教师还必须具有指挥能力,能正确运用口令。 运用讲解法教学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目的明确、内容正确。在教学中讲什么,怎样讲,什么时间讲,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切不可灵机一动,想起什么讲什么,愿讲多少讲多少。讲解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气候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来安排。一般说,教授新教材时可多讲一些,复习旧教材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少讲一点。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差要少讲,高年级则可多讲些。气候炎热可增加一些讲解示范的时间,天气寒冷就应少讲多练,讲解的内容应该正确无误。 2.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进行讲解。讲解时,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突出重点。如跑的教材重点是途中跑,而途中跑的重点是后蹬,教学中教师就应着重讲解后蹬技术。讲解时应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动作的要领。现在很多教师运用教学口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起跑,用抬(臀)、移(身)、压(起跑器)、听(发令声)几个字概括了动作的要领,又如篮球教学中的三步上篮,可概括为:一大二小三高跳。语言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条理清楚,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但是一个好的教学口诀,要经过长期认真地总结、提炼才能形成。离开教学实践,离开对教材的刻苦钻研,单纯追求口诀形式,是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的。讲解还要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运用术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3.讲解要符合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讲的深浅、语言的运用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运用他们已经有的知识进行讲解,如讲解弯道跑为什么要求身体向内倾斜时,可以联系“离心力”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对低年级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常识进行讲解,如利用火车轨道在拐弯处外侧高于内侧的道理来说明人在跑弯道时也应向内倾斜。 讲解要由浅入深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来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如在教“前滚翻”时,可以问学生:怎样才能向前滚动?怎样才能滚得好?身体怎样才能成圆形?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得深、记得快,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讲解要注意时机和形式。体育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随时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如在做支撑跳跃练习时,应提醒学生快推手;在跑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放松肩部,用力后蹬。但是,在学生做静止用力动作或者做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时,如单双杠,头肘倒立,教师不要做过多的讲解,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伤害事故。课上的讲解除集中进行外,要加强个别讲解。 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动作范例,使学生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动作的结构、顺序和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于体育课教学方法种类

关于体育课教学方法种类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的总称。让我们来看看体育课教学方法有哪几种吧: 体育课教学方法有几种 一、常规导入 在体育课上课前先把本次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说清楚,目前进行的体育教学中大都采用这种方法。例如:我在《跑的研究性学习》一课中导入语是“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8秒钟快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大多数同学能说出8秒钟快跑的规则与方法,通过8秒钟换算跑、体验跑、飞人大战、极限跑、挑战跑等练习手段提高我们快速跑的能力,通过观察、帮助提高我们合作与探学习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优点:此计简洁明了,开门见山。 二、温故导入 温故开讲是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与复习,过度到新知识的讲授。在体育教学中同一个项目的两节课之间总有着一定的技术联系。例如:在羽毛球击球法——头顶高远球时候。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正手击高远球,大家对击球点

的位置基本掌握了,但是击球点在头顶的上方的时候怎么办?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头顶高远球。优点:这种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复习了旧知识的同时直接点出新知识,避免了学生对知识的混肴,此计一举两得。 四、价值导入 体操教学是中学生不太喜欢的项目之一,但好的导入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鱼越前滚翻”的教学中,我借用一句话“同学们,有一次我骑自行车没一不小心在高速行使的过程中从车上摔了下来,但后来我什么问题都没有,你们知道为什么?”学生七嘴八舌的猜测,最后我说“你们回答的都不对,原因就是你们老师的体操好,在摔下的一瞬间,我本能的运用了前滚翻!”学生觉得体操对日常生活很有作用,后来这节课的异常活跃,当然这节课也非常成功。优点:利用体操项目在生活中的作用,把枯燥的项目变为有价值的事情。 五、讨论导入 在一次田径教学接力跑的研究性教学中,我问学生:“接力棒从上往下压快,还是从下向上挑接棒快呢?”学生们就开始讨论起来了,讨论的面红耳赤。然后我就把学生很自然的分成两组进行比赛,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枯燥的田径教学因为导入切入点的巧妙而精彩。优点:利用讨论,引起学生之间的竞争,激发了学生的潜力。 六、多媒体导入 通过多媒体导入新课,可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在乒乓球教学的时候,我一般通过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播

浅谈初中生物复习方法和策略

浅谈初中生物复习方法和策略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中考生物复习困难的主要问题不是智力因素,而是复习方法和策略。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基础起步,搭建知识网络,逐步提高技能,往往会取得满意的复习效果。下面谈谈我校的作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教学安排,我校的复习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学~4月30日)归纳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网络,辅以基础训练; 第二阶段(5月4日~5月30日)进一步夯实基础,完成县市资料; 第三阶段(6月1日~6月18日)学生查漏补缺,落实知识。教师精心选题,学生做最后三份试题。 二、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一)重视复习课的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导入复习,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上午第四节课复习《人体营养》时,通过一连串发问:同学们,饿吗?今天早晨吃了什么,这些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为什么我们吃了早饭,到第三、四节课时,就感到饿了呢?由于同学们都很饿,因此能联系感官,积极思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还有在复习《细菌》时,先讲述巴斯德发现细菌的故事及“巴斯德”实验,使枯燥的东西变得有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生动的直观教学 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形式辅助教学,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增加学习兴趣和知识性,提高效率。在复习《心脏》时,心脏模型每一组一个,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很快认识了心脏的各个结构。在复习《人的生殖》时,采用挂图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男女生殖系统的各器官,以及生殖的全过程。利用实物,让学生分清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强化记忆,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有些老师认为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把重点段落章节划出来,让学生背与记就可以了,如果这样,就很难取得好成绩。生物课本中概念繁多,知识零碎,要记的东西太多,常常是记了这,忘了那。我觉得应先理解后记忆,不但易记,而且记忆时间长。 除了理解记忆外,还有对比记忆、口诀记忆、分类记忆、联想记忆等。像《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这一章中藻类、苔藓、蕨类、裸子、种子植物从生活环境、结构特点、与人类的关系是可采用列表格比较分析,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记忆也深。又比如在复习三种血管时,我们从三种血管功能、结构特点、血流速度、分布情况、瓣膜有无、出血颜色等方面对比来记忆。 我们还可以口诀记忆,如记忆心脏四个腔时,口诀为“心尖朝左,上房下室,房静室动”。在记血循环时,口诀为“先室后房,不同侧,先动后静,细中间”。在记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时,总结为“擦、滴、取、展、盖、染、吸”七个字,大大提高了记忆效果。 四、重视落实,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 为了学生更快的全面掌握全部内容,复习中要注意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把重要知识点印下来,分发给学生,做到人手一份,要求背会记牢,并安排小组长检查督促,将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老师则有针对性地抽查,每天抽1~2个人,使复习落到实处,从而提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有效策略与方法几点认识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有效策略与方法几点认识 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宋静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周登嵩教授认为:“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从体育教学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体育教师、学生、场地器材、体育教学环境以及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等各方面的因素,详细分析体育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教学行动方案,并在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评价行动的可靠性,同时做出修正,直到体育教学活动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为止。”由周教授的所作的教学设计定义来看,体育教学具有教学最优化、可操作、有层次等特点。 1.目标合理、重点突出。 目标合理、重点突出即体育教学目标必须根据学生成长的不同时期的身心及其规律,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师在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时,应该认真分析技术动作结构,寻找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案例:水平四的快速跑第二课时途中跑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知道途中跑时身体姿势的要求,知道步幅和步频对速度的作用。技能目标: 学生在途中跑时,能做到头正、肩放松、屈臂前后自然摆动,提高步频和步幅,增强奔跑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在学习快速跑时刻苦认真,同学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学习。 分析:在本案例中的教学重难点我认为过于笼统,途中跑技术有很多要求, 如果能具体的对步幅或者步频进行练习更能符合学情。首先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所以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可以对技能目标提出一定具体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学情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学目标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需要我们考虑学生的身体发展,体能以及技能基础等情况,之后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确定课的重难点。 策略与方法:对于快速跑(途中跑)对于各个水平的学生来说教学目标不一 样,以水平二为例,对于快速跑来说更多的是体验跑为主,而到水平四,更多的会注重学生对跑的技术动作,到水平五则更注重提高学生跑的能力。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们课堂主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我认为一节课确定了教学内容,最主要的是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合适的重难点,之后的教学活动设计都是围绕如何去解决重点和难点,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教学内容,解决课堂上可能遇见的问题。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一节课的灵魂,也是一节课课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定着体育课堂的方向。课堂教学设计围绕是如何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是对教材呈现方式、教学步骤、教学组织进行设计。

初中体育课常用教学方法

初中体育课常用教学方法 《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换句话说,即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只要能达成学习目标就行。这也说明了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决定因素,同一教学内容如果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达成的学习目标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因此,千篇一律的简单做法或者把教学方法固定化、模式化,必然导致教学思想僵化,不可能适应千变万化、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尽管教学方法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和不同的理解,但教学方法又是具体的、形式多样的。著名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认为:“从实际意义来说‘教学方法’的概念总是综合的。懂得这一点,在实际过程中就不会人为地把各种方法割裂开来”。也就是说,各类方法都有其主要特点,其功能是多方面的,往往是相互渗透,从各方面发挥作用。同时每种方法都有所长,也有局限,实际运用是必须取长补短,互相配合。 常见的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有:语言法(讲解、口令、指导、提示、口头评价等)、讲解示范法、预防改正错误动作

法、保护与帮助法,表扬鼓励法,完整与分解法、电化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对每一位体育教师来说已再熟悉不过了,在此就不过多地介绍。下面介绍近几年来涌现出来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一、目标教学法 目标教学法是围绕所设立的学习目标而开展教学工作 的一种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设立三级目标体系,即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设立学习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开展教学工作,即在目标的统领下,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以实现学习目标。 二、主题教学法 主题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征,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学,并实现课的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以“环境保护”为主题,通过活动中的跑动、跳跃、搬运、传接、竞赛等开展一系列的场地、周边的环境保护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相互协作的精神,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从小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又如,以“为孤寡老人献爱心”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尊敬老人,关注社会的意识 三、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把同一个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难易程度,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马朝芬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实验教学作为中学阶段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舞台,在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努力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做好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自己经过多年的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实验目的要明确、课前准备要充分。 教育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指导,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实验目的明确了,就会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行动才会有动力,实验效果就会很好。每次实验之前,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所做的准备不宜面面俱到,而是要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很好的满足本实验的实际需要,以便课堂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另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腹泻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指导学生规范操作,把握每个“细节”。 实验教学是由一个个“实验细节”组成的,生物实验步骤是学生进行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每个“实验细节”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

浅议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浅议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7-01-10T16:26:38.48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5期作者:崔晓晓 [导读]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创设多种情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养成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 山东省昌邑市外国语学校261300 摘要:正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断钻研和改进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自信中学,在快乐中学。这样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策略 一、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创设多种情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养成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 例如; 七年级的学生的第一个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本实验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对于如何观察却感到非常迷茫,所以教师要创设恰当的情景来引导学生明确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而要想在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细胞,材料必须薄而透明,要达到薄而透明,又需要对观察的材料进行处理,制成玻片标本才能观察。以此同时,临时装片的制作又是本课的重点,因此,我们老师可以将书本上洋葱鳞片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学生能够理解,我们可以将整个制作过程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这样,学生面对实验台上的各种用具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同时,教师要进行恰当的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而又细心地进行实验尝试操作,对于不规范的操作,教师要进行耐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本实验是学生第一次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对于使用显微镜学生非常积极。在此,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例如:调节粗细准焦螺旋要用双手进行,转动转换器不能搬着物镜进行。观察到细胞之后教师就要及时引导学生分析细胞的外形特点,在此,细胞的结构又是本实验的另一重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多种细胞结构,通过比较和分析,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按从外到内的顺序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并指导学生正确绘图,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例如:绘图要保证图形的真实性,在一张纸上图形要位于左上角,阴暗部分只能用铅笔尖来点而不能涂等。最后,总结自己在实验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的能力以达到做实验的目的。 二、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 教师或学生在课前收集的各种材料和信息是很多的、杂乱的,需要整理和筛选出对相关探究内容有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即有结构的材料。 例如选择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学生熟悉的或易接受的、在学生经验范围内的材料,通过这些直观、生动、富有启发性的结构性材料,采取实验演示、多媒体技术、趣味实例、知识复习等手段以及采用猜想、类比、矛盾、故事、游戏等方法,唤起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的热情。教师除了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之外,还要培养学生提问的技巧,并对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重视及激励,促使学生“可问—敢问—会问—善问—常问”,逐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应注意设计一些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探究问题,激起学生对探究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又让学生能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使学生有兴趣、有信心去进行探究并在最后体会到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愉悦。 三、做好探究过程的调控和管理,确保实验探究的顺利进行 1.把握好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做好教学目标的控制。 一节课的时间是很短暂的,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完成教学目标,所以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要始终围绕着探究活动的目标来进行,无关的枝节不做无谓的纠缠,注意把握好探究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观察植物细胞”一课中,在学生做好了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并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时,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很多学生只停留在“我看到细胞了”的兴奋状态下,不作深入的观察;二是学生在刚观察到细胞后,又匆忙换了另一种观察材料如黄瓜、西红柿等。在这些情况下,教师就要让学生冷静下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深入观察——“观察到的细胞是什么形状的?细胞有什么结构?细胞各结构的颜色深浅相同吗?”以达成“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的教学目标。 2.灵活合理地组建合作小组,促进有效合作。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探究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之前,教师要对探究活动的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但是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探究内容采取灵活的小组组建方式。 例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等探究活动注重学生思维的冲突和融合、个人观点的表达和小组意见的整合,可以选择“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组建小组,小组在成员的搭配上主要应依据学生知识结构基础、表达交流能力等因素将不同层次、不同特质的学生编成合作小组,实现“组内合作、组外竞争、促进发展”的理念,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目标。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教”与“玩”相结合 摘要:体育这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和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方面还有一定的差异。它受教学环境、体育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差别。本文对“教”与“玩”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该方法的实效性,从而运用到实践中。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方法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查阅资料和与其他教师交流认为,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可取的方法之一。 一、“教”与“玩”结合方法的理论依据 1.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

结合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3.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4.小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

体育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进对策以人为本学生发展 体育课的结构一般采用四个部份划分的结构形式,即开始部份、准备部份、基本部份、结束部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因此,在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影响下和新课标出台的大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找改进策略,是摆在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这一思想的驱使下,教学实施者更多地考虑到人体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技术动作的形成规律。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为运动技能教学服务的,无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是大大小小的考试,运动技能是唯一的内容,学生只不过是运动机器而已。在这种课程模式下,健康成了体育的基础而不是体育的目的,健康状况差的学生甚至可以免修体育,因为他们的体能状况不能适应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育态度和行为的改善以及情感、能力的发展都不是体育教学的目标。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一般都采用“开始部份—准备部份—基本部份—结束部份”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对课的几个部份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份的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的追求时间在各部份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只注重完成教师“教”的任务,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这些模式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来进行设计的,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的需要;从理论高度来进行设计的教学课的结构模式,也只能是一种总体的框架,它的每一步都以它的前一步作为依据,因此缺乏个性化,这种结构也仅限于传统式的教学模式。以往一节体育课中,教师教的多,而学生学的少,而且学的被动,学得枯燥,学生真正参与活动的时间不多,有些课上学生活动的时间还不到30%,这表明学生在一节课中只能有12—15分钟的活动时间。教师一手调控着整堂课的进程,教师处于完全主导地位,学生却始终处于僵化的被动地位。而教学的价值体现却与之相反,评价一堂体育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真正学到了多少。传统教学的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的形式单调,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地限制住了,影响了学生的个性。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