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师应对任教班级的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状况及身体状况做深入调查了解,特别是要向学校医务部门了解学生的体检情况,对不适合做剧烈活动的学生要有统计,在活动中对这部分学生要合理安排,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

在制定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做到:主题鲜明,题意确切。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教学内容,合理搭配,要体现“三维健康”目标,全面关注“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注重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目标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能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合理发展体能;让学生了解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遵守体育公德,能安全的参与活动。还要尽量安排一些可选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多一份选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性格和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注重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创新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评价能力,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能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体验运动乐趣,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二、情绪提升,积极热身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活动环境中,让学生入景动情,明理知味,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利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结合科学布置的练习场地,合理设置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启发学生带着探究的心理,饱满的学习热情去学习;通过形式多样、适合儿童特点的游戏、韵律、唱游、健身操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热身,让学生了解生理规律,明确课堂常规的要求,树立良好的课堂教学常规,积极做好从事活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掌握机能,发展体能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参与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纠正不良动作习惯,了解身体主要部位的功能,〔高年级还要了解一些简单的生理常识和保健知识〕掌握一些简单常用的运动术语,〔如:投篮,起跑,缓冲,冲拳等〕。

合理发展学生体能,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重视参与和提高为主,让学生积极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和运动自豪感,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在运动中学会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提高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不怕困难,能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组织教学要放而不疏,场地布置要合理,要便于学生观察。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尝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及时讲评发现的问题。

四、自主选择,主动发展

在学练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体质、生理等方面的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练习,尽可能的完成课堂任务,但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练习目标。要重视参与和提高,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在学练过程中,给学生可选择的空间,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建议,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接受在巡回指导时,根据学生练习情况可以适当提出、提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练习,循序渐进,熟练掌握几种适合自己的练习项目,能安全的参与活动,形成良好的自觉锻炼身体的好

习惯,有效的促进身体健康。

五、合作交流,成果分享

在学练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于同伴合作交流,探究不同的练习方法,学会观察、分析动作过程,积极参与练习,追求提高,循序渐进,向同伴展示自己,说出自己的练习体会,并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六、体育公德,运动兴趣

在学练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有秩序的参与练习,能于同伴和谐的参与活动,正确处理自尊自信的关系,指导学生能调控自己的情绪,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交往能力及合作精神。了解并遵守练习方法和规则要求,发扬团队精神,增强责任感。

教师要积极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各种表现,结合实际生活及时拓展讲评,鼓励学生不威困难,不怕挫折,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喜欢运动,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逐步建立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七、学会评价,全面提高

教师在指导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激励鞭策学生能接受不同意见,接受批评,胜不骄,败不馁,能正确认识自己,有效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现健康的三维目标。

参考案例

《奇妙的绳子:1、跳短绳2、游戏:传传乐》

一、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练中,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

2.运动技能:掌握各种跳绳的练习方法,了解跳绳运动的相关知识。

3.身体健康:通过跳绳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促进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4.心理健康: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

5.社会适应: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

二、教材分析:

1、跳短绳是一项基本教学内容,日常教学中较为多见,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本课在围绕跳绳主教材的前提下,把跳绳的使用贯穿到课的始终,充分发挥“以绳串课”“一绳多用”的功能。

在设计前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些问题:

能否把跳绳这个教材上得简单易行,更活、更好?怎样才能让学生快乐地学练?使学生对这个练习真正感兴趣?其实跳短绳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而且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概念。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又比较自信,而他们的潜力需要老师来开发。怎样才能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呢?又怎样才能把这个普通的教材上得活灵活现?应该是一个新的挑战。

2、“传传乐”游戏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团队沟通,提升团

队协作精神,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三、学情分析: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比较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自己。模仿能力强,依赖性强,好奇心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情绪变化大的特点,而且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会多种运动基本技能,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特长,能在集体活动中和同伴团结协作,完成练习任务。

四、教学理念:本课设计遵循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生活走向体育,再以体育走向生活的原则,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个体差异发展为起点,导趣、导疑、导思、导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异想天开,让学生在享受学习、体验成功和快乐的同时增进健康,提高体能。

五、教学思路:

1.导入与热身(8分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活动就让学生展现他们的个性。教师以学生朋友的身份,主动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教师的积极参与,把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激发起来,在学生的情感自然表露的同时,更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并且很自然走进过渡。热身活动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来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游玩,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即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又为完成下面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然后,教师自编绳操,其绳操不仅具有同徒手操同样的价值,而且对矫正身体姿势有较好的帮助。在鲜明的音乐节奏中,学生身体由静到动,逐步活动热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渐将课引人主题。

2.体验与观察(18分钟)教师及时有效的引导,导趣、导思、导疑、导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实践。通过创想练习、尝试练习、学导练习、目标练习、自主练习、探究练习等环节,通过“以绳练跳”使学生掌握多样式的跳绳方法,同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又把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创想练习,使学生达到“练跳”的目标,即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可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弹跳力、灵敏性、协调性等。另外,“以绳练跳”就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绳子进行多种形式的跳绳练习,并学会更多的健身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游戏竞赛:(10分钟)将跳绳的传接与学生的跑相结合,进行人、绳比快的游戏,给学生一种新鲜感。突出三个字:“活”——学生玩的生动活泼;“动”——动则有理,动出艺术品趣;“创”——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4.恢复身心:(4分钟)让学生伴随悠扬的歌曲《水晶般的心》跟随教师一起放松,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六、教学评价:

1.学生自评

2.学生互评

3.教师评价

(1)你觉得体育课愉快吗?(2)你能自主的进行体育活动吗?

(3)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运动技术?(4)你能在课中实现自己的练习目标吗?(5)你在课中能和同学互帮互助完成练习吗?(6)在体育课中有令你感动和难忘的体验吗?

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谈出自己在课中的体验和收获,找出成功之处与不足,充分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七、教学效果预计:

1.掌握知识预测: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跳绳创想出多种练习方法,游戏完成的活灵活现。

2.心理状况预测:根据本课的特点,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学习情趣高涨,并能在练习中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能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完成教学任务。

3.生理状况预测:练习密度在40%左右,平均心率在130-135/分左右,最高心率在160/分左右。

小学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学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学生的年龄段在六七岁至十二三岁,这一阶段以称为小学儿童期。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解剖、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体育教学。故小学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及特点谈一谈: 我在担任体育教学工作中,在保证完成每堂课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始终坚持每一节课都领学生进行一项体育游戏(有些游戏涵盖教学任务),不仅起到寓教娱乐的作用,而且也增进了师生的友谊,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一、教学内容 小学设置体育游戏教学项目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还应有培养基本活动能力的任务,为他们日后掌握生活技能、生产劳动技能以及学习体育动作技术、战术奠定基础。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以走、跑、跳、投、攀登、爬越、追捕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动作为主。在小学高年级的游戏中,可适当采用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技术作为游戏的素材。例如,田径的起跑;篮球的传接球、运球;简单的体操动作等。 二、教学形式 儿童的体育游戏形式变化多样、趣味性较强。儿童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兴奋点易转移,因此注意力不易集中。在儿童的注意中,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无意注意还占着主导地位。游戏的形式如果变化多样、趣味性强,才能引导儿童的无意注意的指向与集中,使游戏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小学低年级的游戏中,还可适当的采用一些具有表演情节的游戏,中高年级可采用一些具有情节的分队竞赛游戏。因而这些情节对于此阶段年龄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小学中高年级的男孩还特别喜欢那些能表现他们的体力、敏捷、机智与主动精神的球类游戏及对抗竞赛游戏;女孩除喜欢对抗竞赛游戏之外,还特别喜欢一些优美协调的、韵律感强的或者平衡一类动作的游戏。 三、教学方法 (一)多采用直观的方法: 儿童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水平还较低,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是这样。因此,在游戏教学中,应多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这样效果会更好。例如,在使儿童了解游戏的路线时,多采用示范的方法,或采用图解;在讲解的语言上,多采用形象的语言,并要配合一定的手势等。 (二)语言要生动形象: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无意注意比有意注意更能持久与集中。因此,在儿童的游戏教学中,讲解应简短,只要能使儿童明白游戏的做法就行了。讲解的方法也要适

中学体育教学策略

中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中学教育改革在教育观念、课程结构、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各学科具体教学等几个方面的全面展开,给中学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强调中学体育课程应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努力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但我们也发现,由于缺乏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改革的理念追求,目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着闻风而动的盲目追随和形式主义。例如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学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教学实质却没有变化,过分强调竞技运动技术传授和知识的系统化;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学生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重视不够。这严重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笔者就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作一些分析。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体育教学过程并不是直接的身体锻炼过程,体育教学不等于健身,单靠体育教学也解决不了增强学生的体质问题。但这并不等于体育教学与增强学生体质无关,更不意味着运动教学就是体育教学。遗憾的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虽然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名,却在长期的实际教学中,花相当多的时间传授运动技术和技能。这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区分运动教学与体育教学。运动教学只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部分,而且是一个非本质的部分。从本质上将,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系统运行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进行身体反复练习、反馈控制与评价等环节组成的。把体育教学过程看成是传授、学习健身知识技能的过程,这会不会太窄?如果对体育知识技能的理解形成了共识,这种强调或许没有实际意义。可是,长期以来把体育知识技能理解为运动技术技能的传统偏见,强调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传授、学习健身知识技能,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体育教学过程的具体问题 1、教学观念。体育教学改革虽然在全方位进行,但不少教学改革者在实践中却只热衷于操作层面上外在课程形式的改革,过分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活跃,学生内在情感和学习动机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其根本原因,就是许多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为什么没有转变?并不是体育教师不想转变,不能转变。而是因为第一,现实社会中,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忽视或轻视体育的行为、观念、思想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第二,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太大,除常规的体育课堂教学外还有大量的课外工作,如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及学校运动队的训练等;第三,缺少改革的理论导向和具体指导,同时上级教研部门给教师的教改指示大多是口号式指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等。大部分体育教师不了解设计的意图,缺乏教学改革的必备技能,而且也没有多余时间去学习探究这些问题,使体育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2、教学目标。学校体育的一个致命伤是学生学了十几年的体育,在他们走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成为如今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体育教学工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与身体有较大改变的时期。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指导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而且从另一程度上讲,体育这门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贯穿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注重体育成绩的提高,还应该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令学生在健康成长的同时也能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标签:初中体育;教学策略;优化教学 随着新课改逐渐普及各大中小学,各校对于体育教学的改革也愈发重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再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或展示个人才能的平台,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出高素质人才。而实践初中体育教学优化策略的重要一步就是从实际行动中接轨创新教育模式。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调整课表,增大教学中体育课、活动课所占比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得到身体锻炼,使其拥有健康体魄,达到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同时拓展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参透,能够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学习体育,在进行实践课的学习的时候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容易获取成功,从而增强锻炼的兴趣,感受到体育活动为自己身心带来的愉悦,养成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好习惯。 同时,体育教师自身应当积极创建师生互动的环节,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当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对学生进行动作指导。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在这个时候体育老师就应当对其进行耐心的疏导。如果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能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值得信赖的帮手。这样,教学工作就能顺利开展。此外,教师还要注重个体存在差异的因素,不能一味地注重教学进度,因为每一位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运动能力不同,锻炼的成果进度也不同。因此教师要促使每个人都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速度,教师可以允许每个人采取不同的练习方法。这样做不仅丰富了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更能使每位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形式。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既可以起到辅导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咨询的作用。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也为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趣味性。 二、缓解心理压力,提高适应能力 由于现在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不太乐观,因此很多学生会认为初中体育考试的合格标准难以达到,甚至会对体育这门学科产生畏惧心理。体育成绩的不理想,或者临近考试的压力等都可能会使学生心情压抑、上课情绪不高,出现不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教”与“玩”相结合 摘要:体育这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和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方面还有一定的差异。它受教学环境、体育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差别。本文对“教”与“玩”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该方法的实效性,从而运用到实践中。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方法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查阅资料和与其他教师交流认为,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可取的方法之一。 一、“教”与“玩”结合方法的理论依据 1.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

结合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3.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4.小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

体育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进对策以人为本学生发展 体育课的结构一般采用四个部份划分的结构形式,即开始部份、准备部份、基本部份、结束部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因此,在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影响下和新课标出台的大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找改进策略,是摆在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这一思想的驱使下,教学实施者更多地考虑到人体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技术动作的形成规律。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为运动技能教学服务的,无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是大大小小的考试,运动技能是唯一的内容,学生只不过是运动机器而已。在这种课程模式下,健康成了体育的基础而不是体育的目的,健康状况差的学生甚至可以免修体育,因为他们的体能状况不能适应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育态度和行为的改善以及情感、能力的发展都不是体育教学的目标。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一般都采用“开始部份—准备部份—基本部份—结束部份”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对课的几个部份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份的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的追求时间在各部份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只注重完成教师“教”的任务,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这些模式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来进行设计的,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的需要;从理论高度来进行设计的教学课的结构模式,也只能是一种总体的框架,它的每一步都以它的前一步作为依据,因此缺乏个性化,这种结构也仅限于传统式的教学模式。以往一节体育课中,教师教的多,而学生学的少,而且学的被动,学得枯燥,学生真正参与活动的时间不多,有些课上学生活动的时间还不到30%,这表明学生在一节课中只能有12—15分钟的活动时间。教师一手调控着整堂课的进程,教师处于完全主导地位,学生却始终处于僵化的被动地位。而教学的价值体现却与之相反,评价一堂体育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真正学到了多少。传统教学的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的形式单调,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地限制住了,影响了学生的个性。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

浅谈体育教学策略

浅谈体育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8-02-09T15:46:05.393Z 来源:《教育学》2017年12月总第132期作者:刘先进[导读] 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并给予诚挚的关怀、支持和鼓励,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与信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进而使学生从心理上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刘先进山东省青岛莱西市河头店镇海尔小学266621 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的动态操作平台,笔者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构建。 一、沟通师生情感,营造宽松氛围 体育教学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源泉。因此,笔者经常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并给予诚挚的关怀、支持和鼓励,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与信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进而使学生从心理上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笔者注意灵活运用教材,想方设法地增加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尤其在教学方法上,笔者把音乐、体育、美术融于一体,其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适当地引进音乐,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其次,恰当地运用简明扼要、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最后,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演示和解剖运动技术,能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体育的美。 1.运用背景音乐创设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处于6岁到13岁的少年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通常具有好动活泼的天性,为了让体育教学更加顺利地开展,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这其中很有效的就是运用背景音乐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师讲解课堂纪律或者教授课程过程中,就可以播放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背景音乐,例如,当下流行的《小苹果》或者动画片里的插曲等,这样一来就可以让教学过程变得很轻松,也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提高课堂效率。 2.运用动作模仿创设情境。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将体育动作进行传递,也在学生学习时养成独立思考的效果,教师也可以运用动作模拟的方式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新的广播体操时,光是通过语言去授课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肢体动作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动作模拟,从而更好地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习效率。 3.创设游戏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6到12岁的年龄,这个阶段的学生普遍表现出活泼好动、爱玩的性格特征,它们对好玩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以及强烈的“趋新”心理和行为倾向,这便决定了游戏对他们有绝对的吸引力。游戏是一项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学生的喜爱。倘若教师能够把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之中,在游戏之中强化体育教育,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接受体育锻炼,还能在自然状态下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要领,从而提高教学成效。例如,在学习“障碍跑”体育项目时,如果单纯在田径场上放置障碍物,让学生越过障碍物跳过去,这会使得部分胆怯、内向的学生产生恐惧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还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在开展此类教学活动时,应该融入游戏教学法,把教学场地设计成“封锁区”的游戏情境,鼓励学生突破“封锁区”防线达到胜利终点。如此,“障碍跑”就会更有吸引力,学生也会认真投入练习,积极参与锻炼,认真对待。 4.加强小组合作交流,培养体育精神。 从儿童时代开始培养与他人合作,共享合作成果的品质和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思想尚未健全,他们具有强烈的向师性,绝大多数行为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纠正,而现在的许多小学生大多标榜个性,标榜自我,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团队合作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缺点。体育作为一项以运动为主的学科,教师倘若能在学生参与运动项目的过程中加以引导,可以有效地渗透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为此,教师在实施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团队合作所带来的乐趣,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改善教育惩罚方式 在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当中,由于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阶段,需要教师去加以引导,然而口头枯燥的说教,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学生的左耳进右耳冒,教师应改善教育惩罚方式,从行为中,而不是从语言中让学生学习遵守秩序和规则。学生犯错很正常,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我们要让学生在改正错误中成长,在承担责任中建立责任意识。但是从行为中学习遵守秩序绝不等于使学生受到体罚,教育惩罚不一定要让学生感到痛苦,但一定要触及学生的内心,使之从心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教育惩罚的方式并没有固定的模板,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智慧来因材施教。 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质上还只是一些懵懂的小孩子,他们最单纯,也最容易被感染,在对世界的认知方面还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此时最容易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因此,体育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把严肃变成亲切,把严肃的课堂变成快乐的课堂,理解学生的想法,发现学生的价值,引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爱上体育锻炼,体验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逐步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为了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摒弃对体育课的偏见,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终极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真正达到强健体魄、陶冶情操的目的。 1.常见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常见的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有:语言法(讲解、口令、指导、提示、口头评价等)、讲解示范法、预防改正错误动作法、保护与帮助法、表扬鼓励法、完整与分解法、电化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对每一位体育教师来说已再熟悉不过了,本文介绍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2.新的体育课堂教学方法2.1 目标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是围绕所设立的学习目标而开展教学工作的一种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设立三级目标体系,即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设立学习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开展教学工作,即在目标的统领下,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以实现学习目标。 2.2 主题教学法。主题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征,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学并实现课程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以“环境保护”为主题,通过活动中的跑动、跳跃、搬运、传接、竞赛等开展一系列的场地、周边的环境保护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相互协作的精神,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从小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又如,以“为孤寡老人献爱心”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尊敬老人,关注社会的意识。 2.3 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是把同一个教学内容分

成不同的难易程度,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分层次进行练习。在教学活动中,可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难度,在完成较容易的一个练习后,可进行高一层次难度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但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难度,而不要硬性作出规定,否则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失去分层教学的实际意义。2.4 信息教学法。信息教学法是信息技术应用在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旨在通过多媒体的音响、影像、文字、图表、图象来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近几年来体育教学课件、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为体育教学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体育教学课件、信息网络技术在体育教学上的应用,确实能收到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效果,但体育教学课件、信息网络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不是万能的,不能生搬硬套,必须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应用,这样才能达到信息教学的真正效果。 2.5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该情景中表达感情、活动身体、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学目标。例如,为了使学生的身心达到充分的放松,有经验的教师通常会通过创设幽闲、舒心的潺潺流水声、鸟叫声和柔美抒情的音乐,使同学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轻松愉快地做着各种动作。又如,以“见义勇为抓小偷”为情景开展教学活动,以此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达到发展学生体能、培养学生见义勇为精神的目的(见案例)。再如,以“抗洪抢险”为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对“抗洪物资”

体育论文: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体育论文: 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镇平县贾宋镇小集校赵雪荣 2006.6

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一、改革趋势:从竞技到游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小学体育课中,游戏逐渐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后,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体育教育淡化了测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着重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个人身体练习”为主要目标,激励学生主动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达到身体、心理的全面健康。在新课程中,体育游戏的位置就更为突出了。在体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体育游戏对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游戏能帮助少年儿童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因为少年儿童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各种社会角色可以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指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往活动的能力),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游戏中,少年儿童需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些规定性的动作。这对养成少年儿童集体生活的习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都有显著的作用。 其次,少年儿童通过体育游戏使自己的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各器官、系统的肌肉得到必要的活动,从而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同时能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和劳动中所需要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搬运等实际活动技能,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据报道,以往由竞技体育“唱主角”的上海中小学体育课,如今已经悄悄“变脸”,引入了“滚铁圈”、“斗鸡”等各种弄堂游戏,而

且把保龄球、高尔夫球一类休闲活动项目也列入了新体育课的备选内容。上海体育教师们发现,弄堂游戏走进体育课后,学生玩一次“滚铁圈”、“斗鸡”,出出汗、练练筋骨,运动量并不比投铅球或跑步少。我认为,从竞技走向游戏,这已成为小学体育教育的趋势。 二、体育游戏的类型、特点 根据游戏的功能,我认为体育游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趣味型。这类游戏形式活泼、内容生动有趣,正好迎合学生求动、求趣、求新的心理特点。我国民间流传的打陀螺、抖空竹、放风筝、捉迷藏、荡秋千等,均属这一种类。, 2、情节型。即将游戏以一定的情节或主题贯穿起来,让学生担任情节或主题中的角色,并随着游戏的情节积极活动、主动思考。如“地道战”、“兔子与乌龟赛跑”、“深山探险”等游戏。 3、竞争型。竞争性是体育游戏的鲜明特点。例如:“迎面接力”、“夺球仗”等游戏,在激烈对抗中,引导学生努力去克服困难,勇敢拼搏,积极去争取胜利,从中得到乐趣。群众中广泛开展的踢毽子、跳绳、拔河也属于竞争型游戏。 4、教育型。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游戏中,如通过游戏“美化校园”或“植树小能手”进行环保教育。 5、益智型。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建设儿童乐园”、“拼图接力”等等。 当然,严格说,体育游戏是很难从功能上划分其类型的。因为不

体育课堂中常用五类教学方法

体育课堂中常用五类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的总称。 体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三个主要的层次。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有讲解法、问答法和讨论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和要求,以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问答法:也称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完成体育教学的方法。 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体育知识或辅助运动技能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有动作示范法、演示法、纠正错误动作法、保护与帮助法、视听引导法等。 示范法是教师(或指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为示范,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它在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表象、顺序、技术要点和领会动作特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时,除注意示范面外还应考虑示范的速度和距离。 由于运动动作的多样性,因此动作示范更要注意“示范面”的问题。示范面是指学生观察示范的视角,也包括示范的速度和距离等要素。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 (1)正面示范:教师与学生相对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正面示范,正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教师正面动作的要领,如球类运动的持球动作多用正面示范。 (2)背面示范:教师背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背面示范,背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教师背面动作或左右移动的动作,以及动作的方向、路线变化较为复杂的动作,以利于教师的领做和学生的模仿,如武术的套路教学就常采用背面示范。 (3)侧面示范:教师侧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侧面示范,侧面示范有利于展示动作的侧面和按前后方向完成的动作,如跑步中摆臂动作和腿的后蹬动作。 (4)镜面示范:教师面向学生站立进行的与同学同方向的示范是镜面示范,镜面示范的特点是学生和教师的动作两相对应,适用于简单动作的教学,便于教师领做,学生模仿。例如,做徒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简析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简析 发表时间:2015-02-03T13:23:29.210Z 来源:《素质教育》2014年12月总第167期供稿作者:王锦章 [导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 王锦章贵州省独山县第三中学558200 摘要:中学时期正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既是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思维意识、理论认知养成的关键时期。在初中时期做好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教育,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与健康习惯,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 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对于学生的当前阶段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意义,需要教师做好学生的学习引导,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有效进行,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做好铺垫。 一、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以便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身基础知识不断完善、综合技能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协调者,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过于强势,就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自主性难以实现、学习积极性很难提升,影响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技能提升,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发挥、更好地学习、更好地进步。 二、做好学生体育健康教育 体育与健康是相辅相成的两大综合体,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活跃学生学习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不当的体育锻炼则会导致学生身体上的损害,不利于健康。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做好学生的体育健康理论教育。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教育,却往往忽略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由于学生的体育知识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作为根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得快、忘得快、知识掌握不牢等状况。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对于基础知识、理论知识的讲授,通过教师对体育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正确地对待体育,形成正确的对待体育的态度。比如教师可以在阴雨等不适合户外活动的天气在课堂上组织知识竞赛、演讲、小组表演等模式来让学生进行健康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论内容与实践技巧都有新的认知,不断完善他们对于体育课程的综合认识,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技能。 三、注重学生课堂积极性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模仿式教学会让课堂变得乏味,久而久之,学生会没有兴趣去关注体育课,更不用说体育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受,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求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做好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工作。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和严寒的冬天,因为天气的原因,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课外训练。如果教师能够开展多类型的体育训练活动,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就会慢慢喜欢上这些体育活动。例如将全班同学随机分为若干小组,让小组之间开展跳绳比赛,对于落后的小组进行适当的惩罚等等,这样就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选择教学模式、改进课堂结构,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认同感,为他们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四、培养学生体育德育素质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其中“德”被放在首位,可见德育对于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教学中教师除了做好学生的科目基础知识之外,也要注重德育知识的渗透,以便能够实现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比如在体育训练中,需要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集体力量的伟大,并且能够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而不至于太自我化。特别是在毕业班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更要加强对于学生集体意识的教育、渗透,这种靠团队取得的胜利比个人得到的胜利更有价值,更值得被称赞,在学生的成长历程、学习生涯中也是一个值得回忆的重要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得到了培养,合作意识得到了升华,对于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培养学生体育健康意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不如教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但这种锻炼不是为了锻炼而锻炼,应该将锻炼视为一件持久的事情。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除了教导学生锻炼技术相关的内容,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体育认知能力也需要培养。只有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锻炼的目的、重要性及意义,才会主动地、并且能够坚持地进行自我锻炼。 综上所述,想要做好九年级体育教学工作,既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实践锻炼,师生相互协作、共同促进,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体育素质全面发展与综合技能的有效提升!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发表时间:2019-11-13T16:23:34.67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9年10期作者:罗峰 [导读] 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扩大,一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罗峰(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五小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扩大,一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在目前中国的教育体系下,体育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锻炼学生意志,增强学生体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科目。本文将概述小学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5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36(2019)10-136-01 为了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笔者积极探索和实践课堂创新教学,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开端――集合队形的变化 小学生都比较好奇,我们应保护好这种好奇心,这是创新人才的基础。所以,笔者从简单的、平淡的集合队形入手,用不断变换队形的方法来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体育课集合队形一般常规采用4列横队,时间一长,学生觉得单调。为此,笔者引导学生去想一想,在集合队形上能否变化一下,于是,同学们很高兴,个个想办法、出主意,每次课后根据学生提出确定下次课的队形,这样,每节课都有新的花样,而且这样一来,学生兴致高,集合快,精神面貌大大好转,学生早早地排好队在等待教师的到来。由于自己创新的意见得到教师、同学的赞扬,创新欲望更强,对创新也充满了信心,对体育课的关注大大提高。 二、精心的组织――教学分组的变化 小学生好奇心强,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从改变教学的分组形式入手,通过学习小组形式的重新组合,来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具体的方法有: 1. 自由组合的分组 在教学中,改变过去一般按男女学生高矮分四组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八个小组。目的是让兴趣一致、关系良好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有利于学习和体育竞赛的顺利进行。 2. 互帮互学的分组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优劣情况和对体育动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调节各小组人员的组合,使各小组都适当安排一部分好的学生和稍差的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组员间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跳绳的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让差的学生学有榜样,学有目标,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 3. 分层教学的分组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男女八个小组。结合因材施教和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实行因材施教。这样,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好的学生能得到足够的训练,差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三、新颖的模式――教学情景的设置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需要。因此,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四、大胆的尝试――教材内涵的延伸 在体育课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有效途径是在练习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自编操和游戏的内容。有了创新意识、创新氛围,我们应让学生在实践中用创新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的实践能力。结合体育课的特点,可把准备部分的徒手操让学生自编自练,并要求编的操最好不要雷同,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尝试的机会,每一节请一个同学来带操。 五、个体的兼顾――分层教学的实施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因为身体素质的不同一节课中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分层次分组,尝试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目的就是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实践中,笔者先按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好层次,再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课堂上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六、器材的改革――寻找身边的可利用物 体育课对体育器材的要求比较高,可是由于多种原因,学校器材的配置上不是尽人意,这样一来就限制了体育课的正常开展,另外,既使有体育器材,时间一长,学生也会对体育器材失去新鲜感而失去对体育的兴趣,这样就给体育教师提出了一个难题。我们不妨从身边去找,我们发现,身边的世界真丰富,报纸、可乐瓶、绳子、酒瓶、玩具、旧自行车胎等等,只要把这些用于体育课,体育课给学生的乐趣是无穷无尽的。有一段时期,学生中流行四驱车,在前一节课中笔者提议学生把装好的四驱车带来,在课堂中,笔者提出了人与车比赛,于是,在操场上车,人你追我赶煞是热闹,学生兴趣盎然。报纸可以一物多用,整张可以顶风跑,可以折飞机进行投掷,团起来可以作垒球用,另外还可以作道具等等。通过身边可利用物的渗透,体育课中学生的身体活动大大提高,兴趣也长久不衰了。 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围绕了体育的各种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等,细化了评价项目,确定了体育常识,运动素质,技能技巧,出勤表现,身体素质等项目对学生进行评价。将百分制改用A(优秀90-100分),B(良好75-89分),C(中等60-74分)和D(尚需努力60分以下)四个档次。实践中,各项目的评价只对学生公布等级的档次,而不直接公布具体分数。这样,减少分数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差异的减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和自尊心,达到全面、中肯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要上好有创新意义的课,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大胆改革、敢于尝度、

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师应对任教班级的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状况及身体状况做深入调查了解,特别是要向学校医务部门了解学生的体检情况,对不适合做剧烈活动的学生要有统计,在活动中对这部分学生要合理安排,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 在制定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做到:主题鲜明,题意确切。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教学内容,合理搭配,要体现“三维健康”目标,全面关注“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注重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目标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能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合理发展体能;让学生了解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遵守体育公德,能安全的参与活动。还要尽量安排一些可选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多一份选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性格和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注重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创新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评价能力,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能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体验运动乐趣,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二、情绪提升,积极热身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活动环境中,让学生入景动情,明理知味,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利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结合科学布置的练习场地,合理设置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启发学生带着探究的心理,饱满的学习热情去学习;通过形式多样、适合儿童特点的游戏、韵律、唱游、健身操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热身,让学生了解生理规律,明确课堂常规的要求,树立良好的课堂教学常规,积极做好从事活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掌握机能,发展体能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参与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纠正不良动作习惯,了解身体主要部位的功能,〔高年级还要了解一些简单的生理常识和保健知识〕掌握一些简单常用的运动术语,〔如:投篮,起跑,缓冲,冲拳等〕。 合理发展学生体能,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重视参与和提高为主,让学生积极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和运动自豪感,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在运动中学会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提高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不怕困难,能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组织教学要放而不疏,场地布置要合理,要便于学生观察。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尝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及时讲评发现的问题。 四、自主选择,主动发展 在学练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体质、生理等方面的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练习,尽可能的完成课堂任务,但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练习目标。要重视参与和提高,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在学练过程中,给学生可选择的空间,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建议,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接受在巡回指导时,根据学生练习情况可以适当提出、提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练习,循序渐进,熟练掌握几种适合自己的练习项目,能安全的参与活动,形成良好的自觉锻炼身体的好

浅谈小学体育的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体育的教学方法 摘要:在我国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 校体育工作可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做什么事情,没 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是无法完成的。所以,从小学开始就要对小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让小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以致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将来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做出贡献。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体育课程教学的方法有了新的发现。目前课程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 形式,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体育教学总结了几种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教学教学方法 一、教师要熟悉教材 作为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了如指掌。还要了解相邻年级之 间的联系和要求,这样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课程和教学进度。要吃透教材的本质,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所在。只有把教材的内容掌握清楚了,才能给学生 安排合理的体育课程,同时也为小学阶段的体育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师要了解学生 体育教学跟其他学科教学内容一样,都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 要对教学对象做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年龄、性别和发育水平不同,身体也各不相同。通过调查发现,在13岁之前可以多做一些动作频率高和速度反应快的运动 项目,例如乒乓球、田径、游戏等,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反应能力、速 度灵敏等,锻炼一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了解这一阶段学生的共同特征,才能根据教学对象采取适应的教学方案,有效提高教学效益。 三、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的兴趣会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爱接触新鲜 事物,不喜欢重复的练习项目。因此,教师在教学手段上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时刻保持较高的热情来进行体育学习。可以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来 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也可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做 到生动有趣的讲解和规范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争取多样化、兴趣化,不仅有利 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得体育生动活泼。 四、把游戏融入教学中,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天生喜欢玩耍、喜欢游戏。如 果教师能恰如其分地利用这一点,将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课堂中,把教学内容进 行游戏化的创新,让学生在掌握一定技能的同时也能体验游戏的乐趣。例如:在 练习加速跑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警察与小偷”的游戏,让学生抽签决定 其角色,游戏刚刚开始的时候先让“小偷”跑一段距离后,再让“警察”跑过去追逐“小偷”。这样在追赶之中就让学生锻炼了跑步,既能提高体育技能,又锻炼了身体,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学生渐渐地爱上了体育课。还有,在练习百米 赛跑的时候,可以利用寓言故事《龟兔赛跑》作为游戏来达到体育训练的目的。 在进行百米赛跑的过程中,让学生锻炼了一定的毅力和紧迫感,也体现了学生争 强好胜、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可以分析,“乌龟”最后为什 么能取得胜利?“小白兔”为什么最后失败了?让学生都说说其中的原因。最后, 老师总结:小白兔因为骄傲自满,取得一点点成绩就松懈怠慢;而“乌龟”虽然天 生比较笨拙,但是一直在努力,从不放弃,有着良好的信念,最终能够取得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