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范文:《汉明帝尊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汉明帝尊师文言文注释 汉明帝尊师文言文启示

汉明帝尊师文言文注释 汉明帝尊师文言文启示

汉明帝尊师文言文注释汉明帝尊师文言文启示第二章宋明儒学尊师重道典故一、汉儒:尊师有余,重道不足自孔子后,历经春秋、战国,至秦始皇一统天下。

在这二三百年里,儒学为天下所知,儒生被天下所敬,但儒家思想并没有得到贯彻实施。

秦尚法家,依法家兴起,以法家治国。

秦帝国的法律十分细密而严苛,这有利于推行各种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同时也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苦难。

百姓对秦的严刑酷法怨声载道,而儒生们宣扬“仁政”,更照显了秦始皇的“不仁”,损害了统治者的利益。

于是,秦朝首开先例,实行了历史上最为臭名昭著的“焚书坑儒”。

很多儒家经典书籍被毁,众多儒生被坑杀。

秦始皇不仅“焚书坑儒”,还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达“挟书令”,凡藏有儒家书籍者皆治罪。

儒学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当时,有一个儒生叫伏生,他是孔门弟子轌子贱后裔。

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是秦王朝博士顾问团成员。

他冒着生命危险,暗中将《尚书》藏在房屋墙壁的夹层内,逃过了焚烧之难。

随后秦末大乱,伏生离乡背井,到处漂泊。

直到汉初世事安定后,伏生才回到家中,取出《尚书》。

由于水浸虫蛀,百篇《尚书》大多被毁,只剩下二十九篇。

伏生把残存的《尚书》抄录整理,广招弟子进行传授。

“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史记·儒林列传》)《尚书》亦称“《书经》”,是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之后成书的,原文一百篇,由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是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

它记载了春秋之前的上古历史,如尧、舜、禹的治国公文,以及夏、商、周三代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重要公务文书,这对研究上古文化、政治、历史意义非凡。

《尚书》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的源泉,它每失传一篇,都是中华文明的巨大损失。

当时,若无伏生冒死拯救,《尚书》就可能如《乐经》一般遗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后来,若无伏生讲授,人们也很难领会其义。

正是“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1]。

汉朝初立,山河凋零,百废待兴。

汉明帝尊师文言文翻译(汉明帝尊师译文)

汉明帝尊师文言文翻译(汉明帝尊师译文)

汉明帝尊师文言文翻译(汉明帝尊师译文)
摘要:
一、汉明帝尊师背景介绍
二、汉明帝尊师文言文原文
三、汉明帝尊师文言文翻译
四、汉明帝尊师的意义及影响
正文:
【汉明帝尊师背景介绍】
汉明帝,即东汉的第二位皇帝刘庄,他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实行尊师重道的政策。

汉明帝尊师的故事,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展示了我国古代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汉明帝尊师文言文原文】
汉明帝尝寝疾,而太子幼,忧之。

上师曰:“陛下疾,由太子幼弱,不能奉宗庙。

臣请以陛下身体不康,乞骸骨,以符国家之难。

”上曰:“善。

”师乞骸骨,上亲送之。

师出门,顾谓中庶子张恽曰:“太子幼,不可辅。

大臣未附,宜留意。

”恽顿首曰:“谨奉诏。


【汉明帝尊师文言文翻译】
汉明帝曾经患病在床,而太子年纪尚小,令他感到担忧。

太子的老师说:“陛下生病,是因为太子年纪幼小,无法承担起宗庙祭祀的重任。

我请求陛下以身体不适为由,让我告老还乡,以应对国家的困难。

”汉明帝答应了。

老师请求告老还乡,汉明帝亲自送他。

老师出门时,回头对中庶子张恽说:“太子年纪
幼小,无法辅佐国家。

大臣们尚未归附,你应该多加留意。

”张恽叩头说:“我一定遵从您的教诲。


【汉明帝尊师的意义及影响】
汉明帝尊师的故事,展现了古代中国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社会,教师地位崇高,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受到统治者和民众的尊重。

汉明帝尊师,既是对教师个人的尊重,也是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部编版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班级姓名成绩(一)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

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④谄谀:奉承拍马。

⑤卒:终于。

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私.臣:(2)齐地方..千里:(3)吾知所以..亡矣:(4)内外不闻吾过.: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3.简要分析齐威王“战胜于朝廷”与宋昭公“卒得反国”的原因。

(4分)(二)汉明帝尊师上①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尝幸②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

”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

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

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幸:驾幸,到。

③执业:听讲。

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士:爵位和封地。

⑥起居:此为病情。

⑦嗣: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太师在是.()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③拥经而前.()④抚荣垂涕.()2.翻译句子(2分)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2分)(三)范滂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

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

汉明帝尊师文言文翻译(汉明帝尊师译文)

汉明帝尊师文言文翻译(汉明帝尊师译文)

汉明帝尊师文言文翻译(汉明帝尊师译文)
摘要:
一、汉明帝尊师背景介绍
1.汉明帝简介
2.汉明帝尊师的起因
二、汉明帝尊师文言文翻译
1.原文概述
2.详细翻译
三、汉明帝尊师的意义
1.体现尊师重道传统
2.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汉明帝尊师文言文翻译】
汉明帝,即东汉第二位皇帝刘庄,他非常尊敬老师。

据史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为老师桓荣搭建了一座高台,并在高台上拜师。

这一事件体现了汉明帝尊师的诚意,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古代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汉明帝尊师的意义】
汉明帝尊师的行为,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尊师重道的典范。

在古代,老师地位崇高,受到世人的尊敬。

汉明帝的举动,不仅表达了他对桓荣的敬意,同时也对教育者表示了极大的尊重。

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教育者在社会中仍受到广泛的尊敬。

汉明帝尊师的故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后来的皇帝都效仿汉明帝,尊重老师,为世人树立了榜样。

此外,这一事件也激发了人们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为培养更多的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之,汉明帝尊师文言文翻译及意义体现了古代中国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榜样。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班级姓名成绩(一)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 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④谄谀:奉承拍马.⑤卒:终于。

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私.臣:(2)齐地方..千里:(3)吾知所以..亡矣: (4)内外不闻吾过.: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3.简要分析齐威王“战胜于朝廷”与宋昭公“卒得反国”的原因.(4分)(二)汉明帝尊师上①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尝幸②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

”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

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②幸:驾幸,到.③执业:听讲。

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士:爵位和封地.⑥起居:此为病情。

⑦嗣: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太师在是.()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③拥经而前.()④抚荣垂涕.()2.翻译句子(2分)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2分)(三)范滂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

汉明帝尊师阅读答案

汉明帝尊师阅读答案

汉明帝尊师阅读答案一、前言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皇帝,其中包括了汉明帝。

汉明帝是汉朝中期的一个皇帝,他在位期间,改革帝国行政制度,消除了赋役制下的苛捐杂税,全面推行轻徭薄赋政策,疏解百姓负担,成为历代帝王中,备受尊崇的一位。

并且,汉明帝尊师重教,他常常把儒家经典《论语》奉为师范,颇具文化修养。

那么,汉明帝以怎样的方式阅读《论语》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二、汉明帝珍爱书籍汉明帝是一个文化素质很高的皇帝。

在他的治理时期,完善文化教育,修身养性被视为根本。

据记载,汉明帝身材魁梧,体格极佳,但他很少参加田猎和游猎等娱乐活动,却喜欢钻研经史子集。

汉明帝非常珍视书籍,这种态度甚至影响了他宫廷中的官员们。

他常告诉他的子孙曰:“仰天思文,据地思财。

”也就是说,仰望天空要学习知识,贪图地上的财富是没有出路的。

在汉明帝的支持下,钦定了七种刻式新字,开创了汉朝的印制业。

在文化环境的熏陶之下,汉明帝也非常注重教化百姓。

三、汉明帝的读书方式汉明帝尊师重教,热爱读书。

在处理事务之余,他常常抽出空闲时间阅读经典文献,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更好地管理国家。

据史书记载,汉明帝常常认真地阅读儒家经典《论语》,并且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读书方法,称为“三观法”。

这种方法主要有三个步骤,即:对一段文章先读三次,带着三种不同的心情去读,从而得出全面的认识。

那么,汉明帝如何具体实行这种读书方法呢?1.第一观:真情读第一遍阅读,《论语》应该带着真情去读。

汉明帝在第一遍时所用的秘籍,就是真情读。

这里的真情,意味着完全理解论语中的言辞。

对于论语中的每一条经典语录,汉明帝都会一遍一遍地重复,直到完全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他会用心感悟,把其中的生动故事、感人笔墨、高妙哲理,全盘吸收纳于心中。

2.第二观:空心读当汉明帝读完第一遍后,会进行第二遍的阅读,那就是空心读。

一般来说,空心读的目的就是回溯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将自己的认识解构化,看看是不是有哪些地方理解偏颇或者是有误解的地方。

课外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

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一、汉明帝尊师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

”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

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

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幸:驾幸,到。

③执业:听讲。

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士:爵位和封地。

⑥起居:此为病情。

⑦嗣: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太师在是.( ) 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 ③拥经而前.( ) ④抚荣垂涕.( )2.翻译句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译文: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二、东坡诗文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释】 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⑤气索:气短 ⑥不韵:不雅。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落 笔 辄 为 人 所 传 诵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前后类.如此( ) ②是.时朝廷虽尝禁止( ) ③往往以多相夸.( ) ④而人或谓.之不韵( )3、翻译下列句子。

及为侍中,上疏请得专事东观翻译

及为侍中,上疏请得专事东观翻译

及为侍中,上疏请得专事东观翻译及为侍中,上疏请得专事东观翻译。

第一篇:《《汉明帝尊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及为侍中,上疏请得专事东观翻译。

《汉明帝尊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

”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

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

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为侍中。

【《汉明帝尊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汉明帝尊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幸:驾幸,到。

③执业:听讲。

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士:爵位和封地。

⑥起居:此为病情。

⑦嗣:继承爵位。

【试题】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太师在是()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③拥经而前()④抚荣垂涕()2.翻译句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译文: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汉明帝尊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文章《汉明帝尊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出自1.这全部走上前眼泪2.每当桓荣患病,汉明帝就派使者去慰问。

3.围绕“尊师”回答即可。

【译文】明帝自从当太子时,向桓荣学习《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尚书》,登基为皇帝后,依旧尊重桓荣以师礼相待。

他曾经亲自去太常府(桓荣已封太常)探望,让桓荣坐东面,设几杖,召百官和桓荣弟子数百人来行弟子礼,明帝亲自执弟子礼节;诸生提问题时,有的避位表示尊敬皇帝,明帝谦让说:“太师在这里。

”结束后,把太官的供具都赐给了太常家。

每次桓荣生病,皇帝就派遣侍从看望问候,并派太官、太医为桓荣医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明帝尊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汉明帝尊师》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

”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

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

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为侍中。

【注】
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幸:驾幸,到。

③执业:听讲。

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士:爵位和封地。

⑥起居:此为病情。

⑦嗣:继承爵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