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学生专业及年级:

环境工程0203

教师姓名:教师职称:讲师

所用教材:《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参考书:《大气污染及其控制》彭定一、林少宁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唐永鉴

本课程总学时数:64 本学期总学时数:64

本学期上课周数:16 平均每周学时数:4

讲课:实验:0

测验:习题课:

课程性质:必修专业课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第一章概论

【课时安排】

§1.1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1学时

§1.2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0.5学时

§1.3 大气环境标准0.5学时

总计2学时

【掌握内容】

1基本概念:大气污染、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2 大气的组成、大气污染的形成过程、主要的污染源、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熟悉内容】

1基本概念: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2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采取的措施

3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警报标准

【教学难点】

1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的种类

2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教学重点】

1大气的组成

2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的种类

3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污染形成的原因

2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采取的措施

【教学内容】

§1—1 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一大气的组成及大气污染

二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的种类

【授课时间】1学时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

一大气的组成及大气污染

1.大气

(1)大气的定义:下垫面(即地球表面)0m—2000~3000km包含的气体

(2)大气的质量:5.3×1015T

(3)空气:小区域的大气

2.大气的组成

恒定组分:氮N2(78.09%)、氧O2(20.95%)、氩Ar、氖Ne、氦He、氪Kr、氙Xe等组成比例90km以下基本保持不变(由于空气的垂真运动、水平运动以及分子扩散)可变组分:CO2、O3、H2O(0.02~6%)

随时间、地点、气象条件等不同而变化(例如,CO2来源于燃料的燃烧、有机体的

腐解以及动植物的呼吸等,从总量上来讲,夏天>冬天,陆地>海洋,城市>乡村,

在大工业城市CO2含量高达0.05~0.07%)

不定组分: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形成的气态物质和悬浮颗粒

例如,NO2自然因素:雷雨时产生;人为因素:燃料的燃烧

SO2自然因素:火山和温泉的排出物;人为因素:燃料的燃烧

关系:恒定组分+ 可变组分= 纯净大气

纯净大气-H2O = 干洁大气

3.大气污染

(1)定义;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

(2)形成过程:所谓人类活动不仅包括生产活动,而且也包括生活活动,如做饭、取暖、交通等。自然过程,包括火山活动、山林火灾、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及大气圈中空气运动等。一般说来,由于自然环境所具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机能(即自然环境的自净作用),会使自然过程造成的人气污染,经过—定时间后自动消除(即使生态平衡自动恢复).所以可以说,大气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二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的种类

1.大气污染源

(1)燃料的燃烧:冬季取暖—煤烟型污染

(2)工业生产过程:如冶金过程形成的烟

(3)交通运输:汽车废气、扬起的尘土

(4)自然灾害:火山喷发、流星燃烧产生宇宙灰尘

2.大气污染物

(1)定义:大气污染物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2)种类: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二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①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在大气污染中,气溶胶系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从大气污染控制的角度,按照气溶胶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种:

a粉尘(dust):粉尘系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粒子,能因重力作用发生沉降,但在某一段时间内能保持悬浮状态.它通常是由于固体物质的破碎、研磨、分缎、输送等机械过程,或土壤,岩石的风化等自然过程形成的。粒子的形状往往是不规则的。粒子的尺寸范围,在气体除尘技术中,一般为1—200μm左右.属于粉尘类的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如粘土粉小,石英粉尘、煤粉、水泥粉尘、各种金属粉尘等.

在大气污染控制中,还根据大气中的粉尘(或烟尘)颗粒的大小,将其分为飘尘、降尘和总悬浮微粒.

①飘尘:飘尘指大气中粒径小于lOμm的固体颗粒.它能较长期地在大气中飘浮,有时也称浮游粉尘.

②降尘:降尘指大气中粒径大于lOμm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它可在较短时间内沉降到地面。

②总悬浮微粒(TSP):总悬浮微粒系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0μm的所有固体颗粒.

b烟(fume):烟一般系指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粒子的气溶胶。它是由熔融物质挥发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冷凝物,在生成过程中总是伴有诸如氧化之类的化学反应。烟的粒子尺寸很小,一般为0.01一lμm左右。产生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

氧化铅烟、氧化锌烟,在核燃料后处理厂中的氧化钙烟等。

c飞灰(flyash):飞灰系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飞出的分散得较细的灰分。

d黑烟(smoke):黑烟一般系指由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在某些情况下,粉尘、烟、飞灰、黑烟等小固体粒子气溶胶的界限,很难明显区分开,在各种文献特别是工程中,使用得较混乱,根据我国的习惯,一般可将冶金过程或化学过程形成了固体粒子气溶胶称为烟尘;将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飞灰和黑烟,在不需仔细区分时,也称为烟尘.在其他情况,或泛指小固体粒子的气溶胶时,则通称粉尘。

e雾(fog):是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在气象中指造成能见度小于lkm的小水滴悬浮体。在工程中,雾一般泛指小液体粒子悬浮体,它可能是由于液体蒸汽的凝结,液体的雾化及化学反应等过程形成的,如水雾、酸雾、碱雾、油雾等.

②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体状态污染物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简称气态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大部分为无机气体.常见的有五大类:以二氧化硫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卤素化合物等,如表1-2所示.

对于气态污染物,又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在大气污染中目前受到普遍重视的一次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SO x )、氮氧化物(NO x),碳氧化物(CO,CO2)以及碳氢化物(HC)等.受到普遍重视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是硫酸烟雾(Sulfurous smog)和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smog)。

§1—2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定义

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措施

【授课时间】0.5学时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

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定义

所谓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实质上就是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和区域适应性等作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达到整个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措施

1.规划措施: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它的主要任务,一是解决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二是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提出改善和控制污染的最优化方案。因此,做好城市和大工业区的环境规划设计工作,采取区域性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我国及各工业国家都规定,在兴建大中型工业企业时,要先作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环境质量评价报告书,论证该地区是否建厂,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建厂后对未来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2.管理措施:严格环境管理

完整的环境管理体制是由环境立法、环境监测机构和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三部分组成的。环境法是进行环境管理的依据,它以法律、法令、条例、规定、标准等形式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没有及时、准确和在主要环境领域内完善的监测网,要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和监督是不可能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是实施环境管理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1979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而后又相继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森林保护法(1984年)、草原法(1985年)、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等法律,以及各种环境保护方面的条例、规定和标准。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以至各工业企业,也逐步建立了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环境监测中心、站、点,为环境法的实施和严格环境管理提供了保证。

3.技术措施

(1)改革生产工艺,优先采用无污染的工艺,是防治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

(2)严格生产工艺操作,选配合适的原材料,有利于减轻污染或对所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

(3)合理利用能源,改革能源构成,改进燃烧设备和燃烧条件,是节约能源和控制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

(4)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开展综合利用,使废气、废水、废渣资源化,减少污染物的总排放量。

4.经济政策

(1)保证必要的环境保护设施的投资。

(2)对治理环境污染从经济上给予鼓励,如低息长期贷款,对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利润留成和减免税政策。

(3)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并把排污收费的制度和行政、法律制裁措施具体化。一般分三种形式:排污收费,赔偿损失和罚款,追究行政责任以致刑事责任。

5.高烟囱扩散稀释

采用高烟囱扩散稀释的方法,可以使大气污染物向更高、更广的范围扩散,减轻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因为,我们即使是采用最好的气体净化装置,其排气中总会含有少量有害物质,至少是其中惰性气体含量高、小含氧气,所以不能直接排到地面上。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主要采用高烟囱扩散的方法防止SO2污染。但是,这种高烟囱扩散的方法,只能减轻局部地区大气污染,排放污染物绝对量并没有减少,而且烟囱越高造价越高(一般是烟囱的造价与其高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根据各地区大气污染情况,确定合适的烟囱高度(见第三章),同时控制污染物的总排放量。

6.绿化造林

绿化造林,不仅能美化环境,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及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防风防沙,而且在净化大气、减低噪声方面也有显著作用。

7.安装废气净化装置

在充分考虑环境规划、合理布局、改革燃料、原料及大气和绿地的自净能力的情况下,若污染物排放浓度(或排放量)或地面浓度仍达不到大气环境标准时,则必须安装废气净化装置。对污染源进行治理,安装废气净化装置,是控制大气环境质量的基础,也是实行环境规划等项综合防治措施的前提。

§1—3 大气环境标准

一大气环境标准的作用

二大气环境标准的种类

【授课时间】0.5学时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

一大气环境标准的作用

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实施大气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和手段。

二大气环境标准的种类

大气环境标准按其用途可分为,有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及大气污染警报标准等。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系以保障人体健康和一定的生态环境为目标而对各种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及制订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

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系以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日标,而对从污染源排入大气的污染物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3.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是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引伸出来的,如燃料、原料使用标准,净化装置选用标准,排气筒高度标准及卫生防护带标准等。它们都是为保证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作出的具体技术规定,目的是使生产、设计和管理人员容易掌握和执行。

4.警报标准

大气污染警报标准是为保护大气环境不致恶化或根据大气污染发展趋势,预防发生污染事故而规定的污染物含量的极限值。超过这一极限值时就发出警报,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警报标准的制订,主要建立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生物承受限度的综合研究基础之上。

【作业】课本P27 习题第1、2、3、4题

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

【课时安排】

§2.1燃料及其燃烧的过程1学时

§2.2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1学时

总计2学时

【掌握内容】

1基本概念:理论空气量、空气过剩系数、理论烟气体积

2理论空气量和实际空气量的计算

3理论烟气体积和实际烟气体积的计算

4 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

【熟悉内容】

1基本概念:燃料、燃烧、空燃比、

2 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教学难点】

1理论空气量和实际空气量的计算

2理论烟气体积和实际烟气体积的计算

【教学重点】

1理论空气量和实际空气量的计算

2理论烟气体积和实际烟气体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条件进行理论空气量和实际空气量的计算

2根据实际条件进行理论烟气体积和实际烟气体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2—1 燃料及其燃烧的过程

一燃料

二影响燃料燃烧的主要因素

三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

【授课时间】1学时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

一燃料

1.燃料的定义:燃料是指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放出热量,且在经济上可行的物质。应用于固定燃烧装置的主要燃料是煤,燃料油和天然气等常规原料,以及统称为非常规燃

料的多种其他原料。

简介:

煤是最重要的固体燃料,它是一种复杂的物质聚集体。煤的可燃成分主要是由碳,氢及少量的氧,氮和硫等一起构成的有机聚合物。煤中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含量,因煤的种类和产地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石油

石油是液体燃料的主要来源。原油是天然存在的易流动的液体,比重在0.78至1.00之间。它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由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组成。这些化合物主要含碳和氢,还有少量的硫、氮和氧。

天然气

天然气是典型的气体燃料,它的组成一般为甲烷85%、乙烷10%、丙烷3%;含碳更高的碳氢化合物也可能存在于天然气中。天然气还含有碳氢化合物以外的其它组分,如H20、CO2、N2、He和H2S等。

非常规燃料

除了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燃料外,所有可燃性物质都包括在非常规燃料之列.某些较低级的化石燃料,如泥炭、焦油砂、油页岩,也作为非常规燃料对待。

二影响燃料燃烧的主要因素

1.燃烧过程及燃烧产物

(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着能量(光和热)的释放,同时使燃烧的组成元素转化成为相应的氧化物。

(2)燃料燃烧的产物:完全燃烧:CO2、H2O不完全燃烧:CO2、H2O 、CO、黑烟及其他部分氧化产物

如果燃料中含有S和N,则会生成SO2和NO

空气中的部分N可能被氧化成NOx-热力型NOx2.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三T)

1)空气条件:提供适量的空气;空气量过大,会降低炉温,增加热损失,空气量少,燃烧不充分

2)温度条件(Temperature):达到燃料的着火温度

3)时间条件(Time):燃料在燃烧室中的停留时间

燃料在高温区停留时间应超过燃料燃烧所需时间

4)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Turbulence ):燃料与氧充分混合;混合不充分,则导致不完全

燃烧;混合程度取决于空气的湍流度Turbulence

通常把温度、时间和湍流称为燃烧过程的“三T ”。

三 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 1.理论空气量

(1)定义:单位量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2)表示:Va 0,m 3/kg

(3)求解:可根据燃烧方程式计算求得。

建立燃烧化学方化式时,通常假定:

a )空气仅是由氮和氧组成的,其体积比为V N2/V O2= 79.1/20.9=3.78(摩尔比,体积比); b)燃料中的固定态氧可用于燃烧; c)燃料中的硫主要被氧化为S02;

d)燃料中含氮量较低,热型NO X 的生成量较小,在计算理论空气量时可以忽略; e)燃料中氮主要被转化成氮气N 2;

f )燃料的化学式设为C x H y S z O w ,其中下标x 、y 、z 、w 分别代表碳、氢、硫和氧的原子数。由此可得燃料与空气中氧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O zS O H y

xCO N w z y x O w z y x O S H C w z y x 222222

)24(76.3)24( Q N w

z y x +-++2)2

4(76.3

燃料重量 = 12x+1.008y+32z+16w 则理论空气量Va 0= (x + y/4 + z — w/2)×(3.78+1)×

22.4/(12x+1.008y+32z+16w )m 3/kg

例如,煤 4~7 m3/kg ,液体燃料10~11 m3/kg 例1 已知重油的元素分析如下:

C 85.5%;H 11.3%;O 2.0%;N 0.2%;S 1.0%;;试计算燃油1kg 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

燃烧1kg 重油所需要的氧气量为:71.25 + 28.25 + 0.31 - 0.625 =99.185 (mol/kg ) 则理论空气量Va 0 =(3.78+1)×99.185×22.4/1000 = 10.62 (m 3/kg )

2.空气过剩系数

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的实际空气量取决于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三T ”条件的保证程度。在理想的混合状态下,理论量的空气即可保证完全燃烧。但在实际的燃烧装置中,为使燃料完全燃烧,就必须供给过量的空气.

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并把实际空气量Va 与理论空气量Va 0之比定义为空气过剩系数α,即

0a a V V =

α

通常α>1,α值的大小决定于燃料种类、燃烧装置型式及燃烧条件等因素。部分炉型的空气过剩系数见课本P41表2-5。 3.空燃比AF

(1)定义: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质量 (2)求解: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例如,甲烷在理论空气量下的完全燃烧

CH 4+2O 2+7.52N 2----->CO 2+2H 2O+7.52N 2

空燃比 2.1716

*128966*21100

*

2AF ==

4.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1)燃烧可能释放的污染物:

CO 2、CO 、SO x 、NO x 、CH 、烟、飞灰、金属及其氧化物、未燃烧或部分燃烧的燃料、N 2等 2)温度对燃烧产物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有影响,P42图2-4 3)燃料种类和燃烧方式对燃烧产物也有影响,P43表2-6

§2—2 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一 烟气体积计算

二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授课时间】1学时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

一 烟气体积计算 1.理论烟气体积 (1)定义: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称为理论烟气体积,以V fg 0表示。(2)计算:

故 V fg 0 = V 干烟气 + V H2O

2.烟气体积和密度的校正

装置产生的烟气的温度和压力总是高于标准状态(273K 、1atm),在烟气体积和密度计算中往往需要换算成为标准状态。大多数烟气可以视为理想气体,所以在烟气体积和密度换算中可以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设观测状态:温度T S 、压力P S 、烟气的体积为V S 、密度为ρS , 标准状态:温度T N 、压力P N 、烟气的体积为V N ,密度为ρN , 则标准状态下的烟气体积S N

N S S N T T *

P P *

V V = 标准状态下烟气的密度N

S

S N S N T T *

P P *P P = 注意:美、日和全球监测系统网的标态为298K 、1atm 3.过剩空气校正

以碳在空气中的完全燃烧为例

C 十O 2+3.76N 2——>C02+3.76N 2

烟气中仅含有C02和N 2,

若空气过量,则燃烧方程式变为

C+(1+a)O 2+(1+a)3. 76N 2——>C02+a02+(1+a)3 .76N 2

其中a 是过剩空气中O 2的过剩摩尔数,则

a 1N 76.3O )

N 76.3O )(a 1(a 2

222+=+++==

理论空气量实际空气量

考虑过剩空气校正后,实际烟气体积:)1(0

-+=αa fg fg V V V

二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例2 P43例2-3,P47例2-4 例3 普通煤的元素分析如下:

C 65.7%;灰分18.1%;S 1.7%;H 3.2;水分 9.0%;O 2.3%。(含N 量不计) 试计算燃煤1kg 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和SO 2在烟气中的浓度(以体积分数计)。

解:

①理论空气量)/(70.61000

30

kg N m V a ==

②理论烟气量为:

CO 2:54.75mol SO 2:0.53mol H2O :16+5=21mol N2:)

()(mol 48.23672.0853.075.5478.3=-++? )/(00.71000

4

.22)48.2362153.075.54(30

kg N m V fg =?+++=

SO 2的量为:

)/(0119.01000

4

.2253.03kg N m =? C SO2=

)(17001000.70119

.06ppm =? 例4 煤的元素分析结果如下:

S 0.6%;H 3.7%;C 79.5%;N 0.9%;O 4.7%;灰分 10.6%。 在空气过剩20%条件下完全燃烧。计算烟气中SO 2的浓度。

需氧气量:)/(95.7)/22.7447.125.919.025.6630

kg m kg mol V a ==-++=( 理论烟气量:

)

/(19.8)/(81.36578.322.7432.05.1819.025.6630

kg m kg mol V fg ==?++++=

)/(78.9)12.1(95.719.8)1(300

kg m V V V a fg fg =-?+=-+=α

C SO2=)(17.4351000

78.94

.2219.0106

ppm =???

【作业】课本P61 习题第1题,P62 习题第2(1),3题

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

【课时安排】

§3.1 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2学时

§3.2 大气的运动和风2学时

§3.3 大气的热力过程2学时

总计6学时

【掌握内容】

1基本概念:干绝热直减率、气温垂直递减率

2近地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对数规律和指数规律

3判断大气稳定度的方法

4辐射逆温、下沉逆温、湍流逆温的形成过程

【熟悉内容】

1基本概念:气温、逆温、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转风2表征大气状态的各气象要素

3大气层的垂直分层情况及各层的特点

4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作用力

5大气边界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Ekman螺旋线

6地方性风—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

7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近地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对数规律和指数规律)的应用2大气边界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Ekman螺旋线

3地转风的形成

【教学重点】

1干绝热直减率、气温垂直递减率

2近地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对数规律和指数规律

3判断大气稳定度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应用对数规律和指数规律计算不同高度的平均风速

2通过干绝热直减率和气温垂直递减率判断大气的稳定度

3熟悉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4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热岛环流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教学内容】

§3.1 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

一与大气扩散有关的气象要素

二大气层结构—垂直分层

【授课时间】2学时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

一 与大气扩散有关的气象要素 1.气温

指距离地面1.5m 高度、在百叶箱中观测到的空气温度

2.气压:大气的压强

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压力 单位:①标准大气压atm

②毫米汞柱mmHg ③毫巴mb 或 百帕hPa

关系:1atm =101325Pa=760mmHg =1013.25mb =1013.25hPa

1mb =1hPa =100Pa

气压的变化用静力学方程描述::

3.气湿:反应大气中水汽含量和空气的潮湿程度

表示方法:①绝对湿度-每m3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ρw (kg/m 3)

②水汽压力-P w (P v 饱和水汽压力)

③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的百分比, φ=ρw /ρN = P w / P N

④含湿量(或比湿)-湿空气中1kg 干空气包含的水汽质量,d (kg 水汽/kg 干空气) ⑤露点-在一定气压下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F (℃)

4.风

风:水平方向的空气运动(垂直方向-升降气流)

风向:风的来向 方位法:16个方位或8个方位圆周等分

角度法:以N 为00,顺时针转

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距离(2或10min 平均),u —m/s 或km/h

F -风力级(0~12级) 302.3F u =

5.云:大气中水汽的凝结现象(使气温随高度变化小)

云量: 天空被云遮蔽的成数(我国10分,国外8分) 阴云密布,云量为10;碧空万里无云,云量为0 云高: 云底距地面底高度

低云(2500m 以下) 中云(2500~5000m ) 高云(5000m 以上)

云状:卷云(线),积云(块),层云(面),雨层云(无定形) 6.能见度:正常视力的人,在天空背景下能看清的最远水平距离

级别共10级:0~9级,相应距离为50~50000米

o o 5(32)9

C F =-o 273.15K C =+o

o 932

5

F C =+g

z

P

ρ-=??

二大气层结构—垂直分层

1.定义:指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大气密度和大气成分等的垂直分布情况

2.垂直分布情况:

针对气温的垂直分布,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对流层(0~10km左右)

特点:a)虽然薄,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b)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蒸气

c)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m平均降温0.65℃

d)空气垂直气流强烈,水平气流相对较弱,由下垫面受热不均引起

e)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如热带海洋温暖潮湿,高纬度内陆寒冷干燥

f)污染物的扩散均在对流层(或近地层)中进行

概念:大气边界层-对流层下层1~2km,地面阻滞和摩擦作用明显

近地层-地面上50~100m,热量和动量的常通量层

自由大气-大气边界层以上,地面摩擦可以忽略

平流层(对流层顶~50~55km)

特点:a)同温层-对流层顶~35~40km,温度不随高度变化,气温-550C左右b)逆温层—同温层顶~50~55km,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c)集中了大部分臭氧

d)没有空气对流运动,大气稳定,污染物停留时间很长中间层(平流层顶~85km)特点:a)气温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

b)大气对流运动强烈

④暖层(中间层顶~800km)

特点:a)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高

b)气体分子高度电离,存在大量的离子和电子-电离层

⑤散逸层(暖层以上)

特点:a)空气温度很高

b)空气稀薄

c)空气粒子运动速度很高,可以摆脱地球引力而散逸到太空中

附注:大气压力总是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均质大气层-80~85km以下,成分基本不变

§3.2 大气的运动和风

一引起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二大气边界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Ekman螺旋线

三近地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四地方性风—局地风

【授课时间】2学时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过程】

一引起大气运动的作用力1.重力

2.水平气压梯度力G

定义:由于水平方向气压差的存在而作用在单位质量空气上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即G=-

说明:1)实际气体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很小,约为1mb/100km

2)垂直气压梯度力约为水平气压梯度力104倍,垂直气压梯度力虽大,但因重力与其平衡,所以大气实际受到的垂直分力并不大

3)水平气压梯度力虽小,但却是大气水平运动的主要作用力

3.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偏向力)D N

定义: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使运动着的空气偏离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力,即

D N = 2vωsinФ

v—风速

ω—地球自转角速度

Ф—当地纬度

说明:1)D N是伴随风速的产生而产生的

2)北半球垂直指向运动方向的右方

3)由于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4)正比于,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加,赤道为零,两极最大,D N max=2vω

4.惯性离心力C

以曲率半径r作曲线运动的单位质量空气所受的惯性离心力C为:

C= v2/r

5.摩擦力(或粘滞力)R包括:外摩擦力:运动空气所受到的下垫面的阻力

大小:与运动速度和下垫面的粗糙度成正比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内摩擦力:方向不同或速度不同的两层空气之间因存在粘性而产生的摩擦力

小结:

1)以上除重力以外的四个水平力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而其他三个力是在空气开始运动之后才产生并起作用的;

2)所起作用视具体情况而不同,如①在近地层或低纬度地区,地转偏向力可忽略;②近于直线的空气运动,惯性离心力可忽略;③对自由大气,摩擦力可忽略。

所以对大气的运动,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mdv/dt = mg + G + D N + C + R

二 大气边界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Ekman 螺旋线假定:①水平气压梯度力G 不随高度变化

②作直线运动

结论:高度增高,风速增大;

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随高度增加而减少; 方向逐渐接近地转风

Ekman 螺旋线:把不同高度上的风速用矢量图表示,并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把风矢量顶点连起来,就得到一风矢量迹线,称为Ekman 螺旋线 说明:

1)由Ekman 螺旋线,当到了大气边界层顶时,风速和风向完全接近了地转风 2)自由大气中的风常常和地转风接近

3)地转风:指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达平衡时的风,此时空气团沿等压线(直线)作等速直线运动

三 近地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1.对数规律

适用范围:中性层结

式中:u — 高度Z 处的平均风速,m/s ;

u * — 摩擦速度,m/s ;

k — 卡门常数,大气中k=0.40(0.35~0.44);

Z 0 — 地面粗糙度,m ,表3-2给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地面粗糙度。

*0

ln u Z

u k Z

求解粗糙度和摩擦速度:

实际的u *和Z 0值,可根据不同高度上测得的风速按上式求得,将上式变形为:

0**ln ln Z k

u Z k u u -=

作图u ~lnZ 是一条直线,可求得u *和Z 0

2.指数规律

适用范围:非中性层结

式中:ū — 高度Z 处的平均风速,m/s ;

ū1 — 高度Z 1处的平均风速,m/s ; m — 稳定度参数

注意:1)参数m 的变化取决于温度层结和地面粗糙度

2)层结越不稳定,m 越小,表3-3给出了六种稳定度时的m 值 求解稳定度参数m ,将上式变形为:

1

1

ln ln ln ln Z Z u u m --=

在气象上测得的风速常为10m 高度的风速,所以上式可写为:

10ln ln ln ln 10

--=

Z u u m

例:已知一组实测数据,试计算该地区高度分别为25m 、250m 处的平均风速。(假设为非中性层结)

高度Z (m ) 10 20 30 40 50 平均风速ū (m/s )

3

3.5

3.9

4.2

4.5

解:(1)求ū25

用对数规律求解ū25

11()

m

Z u u Z =

Z 10 20 30 40 50

lnZ 2.302585 2.995732 3.401197 3.688879 3.912023

ū 3 3.5 3.9 4.2 4.5

以lnZ为横坐标,ū为纵坐标作图,得ū=0.9206 lnZ + 0.8186

故u*/k=0.9206

u*/k×lnZ0=-0.8186

因k=0.40,则u*=0.9206 k=0.37m/s

lnZ0=-0.8186/0.9206=-0.8892 Z0=0.41m

则ū25=0.9206 lnZ + 0.8186=0.9206 ln25 + 0.8186=3.78 m/s

(2)求ū250

用指数规律求解ū250

Z1020304050

lnZ 2.302585 2.995732 3.401197 3.688879 3.912023

ū3 3.5 3.9 4.2 4.5

lnū 1.098612 1.252763 1.360977 1.435085 1.504077

lnū-lnū10.1541510.1082140.0741080.068993

lnZ-lnZ10.6931470.4054650.2876820.223144

m i0.2223920.2668880.2576040.309186

m0.264017

ūi7.017803 6.818219 6.826159 6.813577 6.882599ū250(m/s) 6.87

四地方性风—局地风

1.海陆风

海风和陆风的总称,发生在海陆交界地带,以24小时为周期,也会发生在内陆湖泊、江河的水陆交界处,但其活动范围较小。

成因:由于陆地和海洋的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引起的。

在白天,由于太阳辐射,陆地升温比海洋快;在海陆大气之间产生温度差、气压差,使低空大气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高空大气从陆地流向海洋,形成反海风,它们同陆地上的上升气流和海洋下降气流一起形成了海陆风局地环流。在夜晚,由于有效辐射发生了变化,陆地比海洋降温快,在海洋和陆地之间产生了与白天相反的温度差

海陆风的形成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若工厂建在海边,排出的污染物可能在夜间随陆风吹到海上,在白天又随海风吹回来,或进入

海陆风局地环流,很难扩散出去。

2.山谷风

山风和谷风的总称,发生在山区,以24小时为周期的局地环流

成因:主要是由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而产生的

在白天,太阳先照射到山坡上.使山坡上大气比谷地上同高度的大气温度高,形成了由谷地吹向山坡的风,称为谷风。在高空形成了由山坡吹向山谷的反谷风。它们同山坡上升气流和谷地下降气流一起形成了山谷风局地环流;在夜间,山坡和山顶比谷地冷却得快,使山坡和山顶的冷空气顺山坡下滑到谷底,形成了山风。在高空则形成了自山谷向山顶吹的反山风。它们叫山坡下降气流和谷地上升气流一起构成了山谷风局地环流。

3.城市热岛环流

成因:由城乡温度差引起的局地风

城乡温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1)城市人口密集、工业集中,使得能耗水平高;

(2)城市建筑.水泥路面等的热容量大

(3)城市上空笼罩着烟雾和CO2,使地面有效辐射减弱

结果:城市净热量收入比周围乡村多,故平均气温比周围乡村高(特别是夜间),于是形成了所谓城市热岛,可以形成一种从周围农村吹向城市的特殊的局地风,即城市热岛环流或城市风。城乡年平均温差一般为0.5~1.5℃,有时可达6—8℃。若城市周围有较多产生污染物的工厂,就会使污染物在夜间向市中心输送,造成严重污染,特别是夜间城市上空有逆温存在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设

1设计概况 煤作为我国常规主要能源之一的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改变。煤通过燃烧和气化为人类提供能源和化工原料,但在应用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相污染物,严重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与生态平衡。所以,煤总是和不清洁联系在一起。中国的电力结构中,燃煤发电一直占主导地位,比例约为77%,我国排放的SO2和NO x总量达4000万吨以上,源于燃煤的就占到85%和60%,所以对燃烧产生废气的治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主要包括对废气进行脱硫、脱氮、除尘等过程[1]。 1.1烟尘治理 烟尘是指烟和尘的混合物,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烟尘中大于10um粒径的称为降尘,10um以下的称为飘尘。排尘量的多少、粒径的大小,随排烟发生装置的类型、构造、原料、燃料的种类、燃烧方式和操作条件的不同,有显著的变化。防治烟尘对空气的污染,当通过工艺改革仍不能满足排放要求时,可采用净化装置把烟尘从烟气中分离并收集下来,这种装置称为除尘器。 除尘过程的机理是,将含尘气体引入具有一种或几种力作用的除尘器,使颗粒相对其运载气流产生一定的位移,并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最后沉降到捕集表面上。颗粒大小种类不同,所受作用力不同,颗粒动力学行为亦不同。颗粒捕集过程所要考虑的作用力有外力、流体阻力和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外力一般包括重力、离心力、惯性力、静电力、磁力、热力、泳力等;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在颗粒浓度不是很高时是可以忽略的。 1.1.1烟尘排放标准 我国目前实施的控制空气污染的标准有:《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锅炉烟尘排放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这三个标准把各种有害有毒物质,在车间、工作场所的最高容许浓度和排放到空气中的浓度,都做了具体的规定,是进行空气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锅炉燃煤烟气烟尘可遵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锅炉烟尘排放标准GB13271-2001(摘录)见表1-1[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参考答案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 个选项中,只有1 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 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的成反比。 A. 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 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 1 ? cm。 11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 ? 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 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 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 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 %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 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 颗粒雷诺数Rq三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 1 v Re p< 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 500< Re p< 2X 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 颗粒雷诺数Re p W 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 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 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 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 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 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 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 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11. 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 D )是对吸

郝吉明第三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完整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后答案 (第三版)主编:郝吉明马广大王书肖 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 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 第四章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六章除尘装置 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八章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第九章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第十章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第十一章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第一章 概 论 1.1 干结空气中N 2、O 2、Ar 和CO 2气体所占的质量百分数是多少? 解:按1mol 干空气计算,空气中各组分摩尔比即体积比,故n N2=0.781mol ,n O2=0.209mol ,n Ar =0.00934mol ,n CO2=0.00033mol 。质量百分数为 %51.75%100197.2801.28781.0%2=???= N ,%08.23%100197.2800 .32209.0%2=???=O ; % 29.1%1001 97.2894 .3900934.0%=???=Ar ,%05.0%100197.2801 .4400033.0%2=???=CO 。 1.2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按标准状态下1m 3 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mol 643.444 .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 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 CO : ppm 20.3643 .44281000.43 =??-。 1.3 CCl 4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50×10-4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N 、/s ,试确定: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千克? 解:1)ρ(g/m 3 N )3 3 4/031.110 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 N )3 33 4/1070.610 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kg=891kg 1.4 成人每次吸入的空气量平均为500cm 3,假若每分钟呼吸15次,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为200g μ/m 3,试计算每小时沉积于肺泡内的颗粒物质量。已知该颗粒物在肺泡中的沉降系数为0.12。 解:每小时沉积量200×(500×15×60×10-6)×0.12g μ=10.8g μ 1.5 设人体肺中的气体含CO 为2.2×10-4,平均含氧量为19.5%。如果这种浓度保持不变,求COHb 浓度最终将达到饱和水平的百分率。 解: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 (1-1),取M=210 2369.0105.19102.22102 4 22=???==--∝O p p M Hb O COHb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本科《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 广东九江俊业家具厂生产时会进行喷漆流程,喷漆时,作业场所有大量的漆雾产生,而且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危害极大,如果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对车间及厂区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改善车间及周边区域大气环境状况,受实木家具厂委托,对喷漆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苯类有机废气进行整套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使得上述车间排放含有VOC的气体经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提高企业的环保形象。 二、公司资料 ?生产工艺 家具喷漆工艺主要包括基材破坏处理、素材处理、整体着色、填充剂、底漆、吐纳、着色、修色、二度底漆、画漆、抛光打蜡等工艺。主要采用的是水帘机喷漆方法。 而在喷漆工艺中,喷漆时涂料溶剂从涂料中挥发出来,形成油漆工艺最主要的污染物——“漆雾”的主要成分之一。家具喷漆中一般采用含苯烃类溶剂,苯为剧毒溶剂,少量吸入也会对人体造成长期的损害。 ?废气特点 废气排放量:17640m3/h, 废气组分为苯类有机物(苯、甲苯、二甲苯等)及少量醛类和醇类有机物, 有机物浓度日平均值:2000 mg/m3, 废气温度:当地气温 ?气象资料 气温: 年平均气温:22.2oC

冬季:13.5oC 夏季:29.1oC 大气压力: 冬季740mmHg(98.6×103Pa) 夏季718 mmHg(95.72×103Pa) ?喷漆室布置图 ? 三、设计原则 (1)综合考虑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投资经济性等因素,以较少的投资,取得较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2)采用技术成熟、先进可靠的工艺和处理效果好的设备,确保环保设施运行正常; (3)按现有场地条件考虑设计,整个工程做到布局合理、占地空间小、外形结构美观、投资小等几项特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论 1、大气污染:国际标准组织定义(ISO)定义:大气污染通常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地浓度,达到足够地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地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地现象? 2、大气污染源地分类:大气污染按范围来分:(1)局部地区污染;(2)地区性污染; (3)广域污染;(4)全球性污染 3、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气溶胶状污染物和气态状污染物 气溶胶状污染物: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地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价质中地悬浮体系? 分类:烟 0.1 — 1卩m 尘——10—100^m:飘尘(<10^m);降尘(>10叩) 雾—— 1 —10卩m (TSP <100卩m地颗粒) 危害:①引起呼吸道疾病;②致癌作用;③造成烟雾事件(硫酸等,SO2之所以在大气中 造成危害是由于大气中微尘带有一些Mn2+、Fe2+等催化剂使 气态状污染物:常见地有:CO、NOx、HC化合物、SOx、微粒、光化学烟雾等 (1) CO:主要来源:汽车排气占 50% 危害:与血红蛋白结合危害人体,排量多会使空气中 O2量降低. (2 ) NOx、NO、NO2:来源:①石化燃料地燃烧高温下,大气中地氮和氧结合(热解NO) NOx生成量与燃烧温度有关;②各种工业过程(硝酸厂、氮肥厂、炸药厂等)危害:①光化学烟雾地主要成分;②对动植物体有强地腐蚀性 (3)碳氢化合物(HC):来源:燃料燃烧不完全排放HC化合物,汽车尾气中有 10%HC 化合物?美国70年统计,在总HC尾气中,汽车排气占48%. 危害:光化学烟雾地主要成分 (4)硫氧化物:来源:①燃料燃烧;②有色金属冶炼;③民用燃烧炉灶 SO2浓度:3.5%以上属高浓度烟气;3.5%以下属低浓度烟气 危害:①产生酸雨;②腐蚀生物地机体;③产生化学烟雾 (5)其他有害物质(石棉、铍、汞) (6)光化学烟雾:大气中地一次污染物如汽车、工厂等排放地燃烧生成物和未燃烧物质经 过太阳光地照射,各种污染物之间发生反应形成二次污染物一一烟雾,被称为光化学烟雾. 4、大气污染地影响 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途径:①表面接触;②食入含有大气污染物地食物;③吸入被污染地空气. 危害:①人体健康危害;②对植物地危害:叶萎缩、枯烂、吸入到果实中;③对金属制品、油漆、涂料、建筑、古物等地危害(重庆长江大桥地桥梁);④对能见度影响;⑤局部气候地影响;⑥对臭氧层地破坏 5、主要污染物地影响 (1 )二氧化硫S O2 A、形成工业烟雾 B、进入大气层后,氧化为硫酸(H2SO4)在云中形成酸雨 C、形成悬浮颗粒物 (2)悬浮颗粒物TSP (如:粉尘、烟雾、PM10) A、随呼吸进入肺,可沉积于肺,引起呼吸系统地疾病. B、沉积在绿色植物叶面,干扰植物吸收阳光和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和水分地过程,从而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范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目录 1. 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污染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工艺流程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常见除尘技术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除尘工艺流程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管道系统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工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旋风除尘器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袋式除尘器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管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1)管径的计算与实际速度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核算实际速度:v=4Q/(2 d )=14.154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管段长度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1 除尘工艺流程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管道压力损失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管道保温及热补偿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风机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课程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 一、大气的组成 1.大气与空气 大气(atmosphere):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The entire mass of air which surrounds the Earth) 环境空气(ambient air):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Outdoor air to which people,plants,animals and structures are exposed)。 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两者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但在环境科学中,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有时两个名词分别使用,一般对于室内和特指某个地方(车间,厂区等),供给植物生存的气体,习惯上称为空气,对这类场所的空气污染用空气污染一词,并规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而对大区域或全球性的气流,常用大气以词,同时对区域性的空气污染称为大气污染,并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基本上都是环境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而且更侧重于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近地层空气。 据研究,成年人平均每天需1公斤粮食和2公斤水,而对空气的需求则大的多,每天约13.6公斤(合10m3),不仅如此,如果三者同时断绝供给,则引起死亡的首先是空气。 2.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由多种气混合组成、按其成分可以概括为三部分:干燥清洁的空气,水蒸汽和各种杂质。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和二氧化碳气体,其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6%(体积);氖、氦、氪、甲烷等次要成分只占0.004%左右,如表1—1所示(2)。 由于空气的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以及分子扩散,使不同高度、不同地区的大气得以交换和混合。因而大气的组成比例直到90一100km的高度还基本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在人类经常活动的范围内,任何地方干洁空气的物理性质是基本相同的。 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平均不到0.5%,而且随着时间、地点、气象条件等不同而有较大变化。其变化范围可达0.01%~4%。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虽然很少.但却导致了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云、雾、雨、雪、霜、露等。这些现象不仅引起大气中湿度的变化,而且还引起热量的转化。同时,水气又具有很强的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对地面的保温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大气污染 含有上述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的空气,我们认为是洁净的空气,而大气中不定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 郝吉明 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的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对象: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植物、器物和材料,及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皆有有重要影响。 控制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技术措施:(1)实施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两个方面:对生产工艺而言,节约资源与能源、避免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和降低排放物的数量和毒性,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和少污染;对产品而言,使用过程中不危害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和安全,使用寿命长,易于回收再利用。(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1、综合能源规划与管理,改善能源供应结构与布局,提高清洁能源和优质能源比例,加强农村能源和电气化建设等;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3、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4、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3)建立综合型工业基地,开展综合利用,使各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原材料和废弃物,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4)对SO2实施总量控制。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是执行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及防治环境污染的依据和手段。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 完全燃烧的条件: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混合的条件。 燃烧过程的“3T”:温度、时间和湍流度。 理论空气量:单位量染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空气过剩系数α:实际空气量V a与理论空气量V0a之比。 空燃比(AF):单位质量染料所需要的空气质量。<汽油理论空燃比为15>。 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称为干空气温度绝热垂直递减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大纲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

注1:平时考核(%)=课程作业(%)+研讨交流(%)+期中考核(%); 2:平时考核应占总成绩的40-70%。 二、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

2. 学习内容包括课前阅读、课程作业、课后复习、文献综述、课下实验、课程论文等;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小幅度调整。 三、推荐教材及阅读文献(包括按章节提供必读文献和参考文献) 郝吉明、马广大、王书肖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2 郝吉明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例题与习题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Noel De Nevers,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Editions,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课程负责人(签字): 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负责人(签字): 学院(系)、部主管领导(签字): 学院(系)、部(盖章)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部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师基本信息

三、实验项目 四、实验安排 实验一SCR催化剂制备 一、实验目的: 深入了解SCR催化转化研究领域,加深对催化剂制备的认识,掌握相关的实验方法与技能。 二、实验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仲钨酸胺和偏钒酸胺加入40mL去离子水中,加少量草酸促进溶解,适当加热促进溶解,至其完全溶解,制备一系列的不同钒、钨质量比的V-W溶液。2.将TiO2(P25型)浸渍于活性组分溶液中,搅拌1h后,缓慢加热搅拌至浆糊状, 3.置于烘箱中,在110度下干燥过夜。 4.最后于马弗炉上500度焙烧4h,自然冷却至室温。 5.研磨制得40-60目的V2O5-WO3/TiO2粉末。 三、实验数据记录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参考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概 论 1.1 解: 按1mol 干空气计算,空气中各组分摩尔比即体积比,故n N2=0.781mol ,n O2=0.209mol ,n Ar =0.00934mol ,n CO2=0.00033mol 。质量百分数为 %51.75%100197.2801.28781.0%2=???= N ,%08.23%100197.2800 .32209.0%2=???=O ; %29.1%100197.2894.3900934.0%=???=Ar ,%05.0%1001 97.2801 .4400033.0%2=???=CO 。 1.2 解: 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0.15mg/m 3 ,NO2:0.12mg/m 3 ,CO :4.00mg/m 3 。按标准状态下1m 3 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 mol 643.444 .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 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 CO : ppm 20.3643 .44281000.43 =??-。 1.3 解: 1)ρ(g/m 3 N )3 3 4/031.110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 N )3 33 4/1070.610 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 kg=891kg 1.4 解: 每小时沉积量200×(500×15×60×10-6 )×0.12g μ=10.8g μ 1.5 解: 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 (1-1),取M=210 2369.0105.19102.22102 4 22=???==--∝O p p M Hb O COHb , COHb 饱和度%15.192369 .012369.0/1/222=+=+=+=Hb O COHb Hb O COHb Hb O COHb COHb CO ρ 1.6 解: 含氧总量为 mL 960100 20 4800=?。不同CO 百分含量对应CO 的量为: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1、按照大气污染的范围来分,可以分为四类:(1)局部地区污染;(2)地区性污染(3)广域污染(4)全球性污染。 2、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可以分为两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3、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4、大气污染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人为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 5、中国的大气环境 污染主要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TSP和SO ,北京、上海、广州属于煤烟与汽车尾气并重类型。 2 6、大气污染物入侵人体途径:(1)表面接触(2)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3)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7、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危害人类健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粒径越小,越不容易沉淀,漂浮时间长人体吸入后深入肺部;粒径越小,粉尘比表面积越大,物理化学活性越高,生理效应加剧。8、硫酸烟雾引起的生理反应要比单一二氧化硫气体强4—20倍。 9、能见度:指定方向上仅能用肉眼看见和辨认的最大距离。 10、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2)严格环境管理(3)控制污染技术措施(4)控制污染经济政策(5)绿化造林(6)安装废气净化装置。11、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点是:防与治的综合。 12、环境管理概念的两种范畴:狭义:环境污染源和环境污染物的管理;广义:即从环境经济、环境资源、环境生态的平衡管理,通过经济发展的全面规划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的目的。13、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14、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1)综合能源规划与管理(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集术和清洁煤技术(4)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5、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目标是保障人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章.1、燃料:指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放出热量,且在经济上可以取得效益的物质。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2、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3、煤中含有四种形态的硫:黄铁矿硫、硫酸盐硫、有机硫、元素硫。4、石油主要由: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组成。 5、原油中硫大部分以有机硫形式存在。 6、非常规燃料根据来源可以分为:(1)城市固体废弃物(2)商业和工业固体废弃物(3)农产物及农村废物(4)水生植物和水生废物(5)污泥处理厂废物(6)可燃性工业和采矿废物(7)天然存在的含碳和含碳氢的资源(8)合成燃料。 7、非常规原料优点:代替某些领域的化石燃料供应,也是处理废物的有效方式。缺点:燃烧时比常规燃料产生更为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需要专门的技术设备。 8、燃料完全燃烧条件:(1)充足的空气(2)达到着火温度(3)停留时间充足(4)燃料空气充分混合。9、有效燃烧四因素:空燃比、温度、时间、湍流度。 10、燃烧“三T”:时间、温度、湍流。11、过剩空气量: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12、燃烧烟气主要由少量悬浮颗粒物、未燃烧和部分燃烧的燃料、氧化剂、惰性气体组成。13、燃烧设备热损失:(1)排烟热损失(2)不完全燃烧热损失(3)炉体散热损失。14、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燃气体积称为理论烟气体积。15、含硫燃料燃烧时的特征是火焰呈浅蓝色。16、烟尘: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称为烟尘,包括黑烟和飞灰两部分。 17、黑烟:主要是未燃尽的炭粒。18、飞灰:主要是燃料所含的不可燃矿物质微粒。19、大气污染物中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亦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是CO,CO主要来源于汽车的尾气。 20、汞的挥发性很强,对人体危害包括肾功能衰减,损害神经系统等。 第三章.1、大气: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环境空气: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2、自然地理学将受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称为大气圈。3、根据气温在垂直于下垫面方向上的分布,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4、气压:指 m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称为湿空气的绝对湿度。5、含湿量:大气的压强。5、绝对湿度:在1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概 论 第二章 1.1 解: 按1mol 干空气计算,空气中各组分摩尔比即体积比,故n N2=0.781mol ,n O2=0.209mol ,n Ar =0.00934mol ,n CO2=0.00033mol 。质量百分数为 %51.75%100197.2801.28781.0%2=???= N ,% 08.23%100197.2800 .32209.0%2=???=O ; %29.1%100197.2894.3900934.0%=???=Ar ,% 05.0%100197.2801 .4400033.0%2=???=CO 。 1.2 解: 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按标准状态下1m 3 干空气计算,其摩尔 数为mol 643.444.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 CO :ppm 20.3643.44281000.43 =??-。 1.3 解: 1)ρ(g/m 3 N )334/031.110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 N )3334/1070.610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 kg=891kg 1.4 解: 每小时沉积量200×(500×15×60×10-6 )×0.12g μ=10.8g μ 1.5 解: 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 (1-1),取M=210 2369.0105.19102.22102 4 22=???==--∝O p p M Hb O COHb , COHb 饱和度% 15.192369.012369.0/1/222=+=+=+= Hb O COHb Hb O COHb Hb O COHb COHb CO ρ 1.6 解: 含氧总量为mL 96010020 4800=?。不同CO 百分含量对应CO 的量为: 2%:mL 59.19%2%98960=?,7%:mL 26.72%7%93960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1~8章全)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作业习题解答 第一章 概 论 1.1 解: 按1mol 干空气计算,空气中各组分摩尔比即体积比,故n N2=0.781mol ,n O2=0.209mol ,n Ar =0.00934mol ,n CO2=0.00033mol 。质量百分数为 %51.75%100197.2801.28781.0%2=???= N ,%08.23%100197.2800 .32209.0%2=???=O ; %29.1%100197.2894.3900934.0%=???=Ar ,%05.0%1001 97.2801 .4400033.0%2=???=CO 。 1.2 解: 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按标准状态下1m 3干空气计算,其 摩尔数为 mol 643.444.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 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 CO : ppm 20.3643 .44281000.43 =??-。 1.3 解: 1)ρ(g/m 3 N )3 3 4/031.110 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N ) 333 4/1070.610 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 3kg=891kg 1.4 解: 每小时沉积量200×(500×15×60×10- 6)×0.12g μ=10.8g μ 1.5 解: 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 (1-1),取M=21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填空 1、气溶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P4 2、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P5 3、大气污染源按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种。 其中人为污染源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类。 4、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P30 5、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P74) 6、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267页) 7、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P161 8、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P31 9、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 10、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 S与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 11、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 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老师课堂讲的)P73 12、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P141 13、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P132) 14、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P171 15、在除尘电晕电场中存在电场荷电(碰撞荷电)、扩散荷电两种粒子荷电机理。 三、简答 1、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P20) ①实施清洁生产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③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 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只要回答种类和作用即可 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②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而依据。③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是为保证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做出具体技术规定,目的是使生产、设计和管理人员容易掌握和执行。④大气污染警报标准:警报标准的规定,主要建立在对人体健康的影影响和生物城市限度的综合研究基础之上。 3、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①空气条件②温度条件③时间条件④燃料与空气混合条件 4、高斯扩散模式四点假设(P37) ①污染物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②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③源强是连续均匀的;④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的质量是守恒的。 5、烟囱高度计算方法(P109)自己看书,精简地回答 6、简述亨利定律(P242) 答: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与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成正比。 7、物理吸附的特征(P262) 答:①吸附质与吸附剂间不发生化学反应;②吸附过程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间常常瞬间即达平衡;③吸附为放热反应;④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吸附不强,当气体中吸附质分压降低或温度升高时,被吸附的气体易于从固体表面逸出,而不改变气体原来的性质。 8、化学吸附的特征(P262) ①吸附有很强的选择性;②吸附速率较慢,达到吸附平衡需相当长的时间; ③升高温度可提高吸附速率。 9、吸附再生的方法:(P267)(1)加热解析再生(2)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 (3)置换再生(4)溶剂萃取再生(5)化学转化再生 四、问答 1、论述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P19)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题库全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题库全集 第一章概论 1.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大气和空气的定义:大气是指; 环境空气是指。 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2.大气的组成可分为:。 干洁空气、水蒸气和各种杂质 3.大气污染 如果大气中的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以致对公众健康、动物、植物、材料、大气特性或环境美学产生可测量的不利影响,这就是大气污染。 4.按照大气污染的范围来分,大致可分为四类: 。 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污染 5.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 6.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 气溶胶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7.在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将其分为 。 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8.TSP称为,它指的是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 的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100μm

9.PM10称为,它指的是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 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10μm 10.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 等五大类。 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 11.一次污染物是指。 那些从污染源排放直接进入大气的原始污染物质 12.二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它们的毒性往往较一次污染物更强。 13.在大气污染控制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一次污染物主要有 等。 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及有机化合物 13.在大气污染控制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有 等。 硫酸烟雾和光化学烟雾 14.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有时带些紫色或黄褐色)。 15.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有等化合物。 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酮类、醛类 16.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两类。 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17.大气污染中自然因素包括等。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 一、课程设计题目 某燃煤采暖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使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 设计耗煤量:600kg/h(台) 排烟温度:160℃ 烟气密度:1.34kg/Nm3 空气过剩系数: =1.4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按0.01293kg/ N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值: Y O=5%, C=68%,Y H=4%,Y S=1% ,Y Y V=13% N=1%,Y W=6%,Y A=15%,Y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200mg/ Nm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900mg/ Nm3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为锅炉房北侧15m以内。 四、设计计算 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1)理论空气量

()Y Y Y Y a O S H C Q 7.07.056.5867.176.4-++=' /kg)(m N 3 式中:Y C 、Y H 、Y S 、Y O 分别为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百分数。 ) /(97.6)05.07.001.07.004.056.568.0867.1(76.4'3kg m Q N a =?-?+?+??= (2)理论烟气量(设空气含湿量12.93g/m 3N ) Y a a Y Y Y Y s N Q Q W H S C Q 8.079.0016.024.12.11)375.0(867.1+'+'++++=' (m 3N /kg ) 式中:a Q '—理论空气量(m 3N /kg ) Y W —煤中水分所占质量百分数; Y N —N 元素在煤中所占质量百分数 /kg) (m 42.701.08.097.679.097.6016.006.024.104.02.11)01.0375.068.0(867.1'N 3=?+?+?+?+?+?+?=s Q (3)实际烟气量 a s s Q Q Q '-+'=)1(016.1α (m 3N /kg ) 式中:α —空气过量系数。 s Q '—理论烟气量(m 3N /kg ) a Q '—理论空气量(m 3N /kg ) 烟气流量Q 应以m 3N /h 计,因此。?=s Q Q 设计耗煤量 /h) (m 615060025.10/kg)(m 25.1097.6)14.1(016.142.7N 3N 3=?=?==?-?+=设计耗煤量s s Q Q Q (4) 烟气含尘浓度: s Y sh Q A d C ?= (kg/m 3N ) 式中:sh d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百分数; Y A —煤中不可燃成分的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