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分类及指标
煤炭质量分级

煤炭质量分级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广泛应用于发电、冶金、化工等领域。
煤炭的质量分级对其使用效果和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煤炭的质量特点、质量分级标准、不同等级煤炭的特点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煤炭的质量特点煤炭是一种含碳量较高的矿石,主要成分是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
煤炭的质量特点主要包括热值、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硫含量等指标。
其中,热值是衡量煤炭能量含量的重要指标,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则反映了煤炭的燃烧特性和利用效率,硫含量则与环境污染相关。
二、煤炭的质量分级标准根据国家标准《煤炭分类与煤质分级》(GB/T 5751-2006),煤炭分为无烟煤、炼焦煤、褐煤和贫瘦煤四个等级。
其中,无烟煤和炼焦煤是高质量煤炭,褐煤和贫瘦煤则是低质量煤炭。
1. 无烟煤无烟煤是一种质量较高的煤炭,主要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
无烟煤的热值较高,灰分和硫含量较低,燃烧时烟雾较少,不易产生污染,因此得名“无烟煤”。
无烟煤主要用于发电、供热、炼钢等领域。
2. 炼焦煤炼焦煤是一种用于冶金行业的煤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过程中的焦炭生产。
炼焦煤的热值较高,固定碳含量较高,灰分和挥发分较低。
炼焦煤的特点是易燃烧、燃烧产物少,适合于高温条件下的炼铁过程。
3. 褐煤褐煤是一种质量较低的煤炭,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褐煤的热值较低,灰分较高,挥发分和硫含量一般较高。
燃烧褐煤时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较多,对环境污染较大。
因此,在使用褐煤时需要采取相应的脱硫和除尘措施。
4. 贫瘦煤贫瘦煤是一种质量最低的煤炭,主要用于农村民用和工业燃料。
贫瘦煤的热值较低,灰分和挥发分较高,硫含量也较高。
由于贫瘦煤燃烧时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较多,对环境污染较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
三、煤炭的应用领域不同等级的煤炭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应用。
无烟煤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炼钢等行业,炼焦煤主要用于冶金行业的焦炭生产,褐煤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贫瘦煤主要用于农村民用和工业燃料。
中国煤炭分类中使用的主要参数

中国煤炭分类中使用的主要参数中国煤炭分类中使用的主要参数有:1、热值:热值是衡量煤质量的最重要参数,也是定量评价煤质量的依据。
根据栋梁大热值,可以将煤炭分为高热值煤、中热值煤、低热值煤及含水量较大的酸性煤、黑烟雾煤。
2、灰分:是由煤中矿物成分构成的固体在指定条件下减去可燃物经实验测定的含量,表明煤中矿物成分的量。
煤炭中有机质和无机质两种组分,无机质包括灰分和硫,用于评价煤质量。
3、灰熔点:表示煤灰熔融指数,它是衡量洁净煤熔融温度的化学参数,具有良好的煤质量指示意义。
灰熔点可以用于分类洁净煤,一般将低灰熔温的煤称为好煤,灰熔点越高,碳氢比越低,通常指石墨化度越高,焦化价越高。
4、全水份:是指煤质中活性水中的含水量,它的含量反映煤的质量。
一般来说,煤质越高,含水量越低,煤中含水量超过12%,有潮湿现象,会产生堆焦漏失。
5、干燥无灰基挥发分:是指煤中可燃部分在常压下经过热风抽放,排除干燥无灰基综合有机气体,焦炭挥发分构成的。
它是矿井煤、电厂煤和生煤质量指标,也可用于煤中含挥发分质量检验。
6、空气干燥基气化量:是用来衡量煤质量的关键指标。
它不但表示煤质量的纯度,但也可用来检验煤的安全性,而且可以衡量煤的耗热量。
7、冲煤性能:是指煤矿中煤粉的性能,表示煤粉的颗粒大小和粒度分布。
冲煤性能对灰分成分有联系,也与热值有关,冲煤性能指标可以为煤队伍在燃烧过程中顺利投料改进提供依据。
8、硫的含量:是衡量煤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分高热值煤快煤的重要因素,用量多表明热值高,用量少表明热值低,硫的喷涂过多会损害涡轮机的噪音以及污染环境。
9、矿物指标:煤中无机质组分包括灰分和硫,可用于评价煤质量。
另外,矿物指标,如含硅量、含钙量,可以用于识别煤种。
10、脱硫指标:由于煤烟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硫系物质,排放到大气中,空气污染更加严重,许多国家提倡“尽量脱硫”,以便保护环境。
脱硫指标可以通过检测可挥发硫硫氰酸酯含量来反映脱硫成效,尽管需要增加脱硫设备,但这也有助于促进环境保护,提高煤烟的质量和产量。
煤的指标与分类

煤炭成分的化验有专门的设备,主要是化验煤炭中所含的各种化学元素以及燃烧所能释放的能量值。
煤炭的分类,可以按照标准分为一下数种:无烟煤:高固定碳含量,高着火点(约360~420℃),高真相对密度(1.35~1.90),低挥发分产量和低氢含量。
除了发电外,无烟煤主要作为气化原料(固定床气化发生炉)用于合成氨、民用燃料及型煤的生产等。
一些低灰低硫高HGI的无烟煤也用于高炉喷吹的原料。
贫煤:煤烟中煤级最高的煤,它的特征是:较高的着火点(350—360℃),高发热量,弱粘结性或不粘结。
贫煤主要用于发电和电站锅炉燃料。
使用贫煤时,将其与其他一些高挥发分煤配合使用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
贫瘦煤:挥发分低,粘结性较差,可以单独用来炼焦。
当与其他适合炼焦的煤种混合时,贫瘦煤的掺入将使焦炭产品的块度增大。
贫瘦煤也可用于发电、电站锅炉和民用燃料等方面。
典型的贫瘦煤产于山西省西山煤电公司。
瘦煤:中度的挥发分和粘结性,主要用于炼焦。
在炼焦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胶质物,胶质层的厚度为6—10mm。
由瘦煤单独炼焦产生的焦炭,机械强度较高但耐磨强度相对较差。
除了那部分高灰高硫的瘦煤,瘦煤经常与其他煤种混合炼焦。
焦煤:有很强的炼焦性,中等的挥发分(约16%—28%),焦煤是国内主要用于炼焦的煤种。
由焦煤炼成的焦炭具有非常优良的性质,焦煤主要产于山西省和河北省。
肥煤:中等或较高的挥发分(约25%—35%)和很强的粘结性,主要用于炼焦(一些高灰高硫的肥煤用来发电)。
与其他煤级的煤相比,肥煤一般具有较高的硫含量。
1/3焦煤:介于焦煤、气煤和肥煤之间,具有较高的挥发分(类似于气煤),较强的粘结性(类似于肥煤)和很好的炼焦性(类似于焦煤),这也是它被称为1/3焦煤的原因。
1/3焦煤由于其产量高而主要用于炼焦和发电。
气肥煤:高挥发分(接近于气煤)和强的粘结性(接近于肥煤),它适用于焦化作用产生的城市燃气和与其他煤种混合炼焦以增加煤气、焦油等副产品的产量。
煤炭分类及主要质量指标

煤炭分类及主要质量指标第一部分煤炭分类及分布一、煤炭分类煤炭主要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
按照碳化程度分类,煤可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煤化程度依次提高(1)褐煤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外观呈褐色,光泽暗淡。
褐煤含碳量60%~77%,挥发成分占比大于40%,水分含量较高,约为15%~60%,燃点约270°C,化学反应性强,易风化。
(2)烟煤烟煤为褐煤进一步煤化产物,含碳量约80%~90%,含氢量4%~6%,含氧量10%~15%,多具有一定粘结性,挥发物约占10%~40%,热值约27170~37200千焦/千克(6500~8900千卡/公斤)。
(3)无烟煤无烟煤是所有煤种中煤化程度最高的煤,具有挥发成分低(挥发分≤10%)、密度大、燃点高、无粘结性、燃烧时无烟或少烟等特点。
主要对应下游行业为电力、建材和化工。
目前无烟煤主要分为块煤、精煤和末煤,其中,块煤的主要下游用途是固定床煤气化生产合成氨尿素等;无烟洗精煤因其热值高、含硫量低等特性被广泛用于高炉喷吹、铁矿烧结、水泥建材等领域。
注:高炉喷吹技术是将粉状煤和高炉热风一起从高炉风口喷入高炉,在风口前燃烧,产生热量和一氧化碳,作为高炉的热量和还原剂,代替部分焦炭进行高炉冶炼,从而节省焦炭、降低焦比,降低生铁成本,主要是以无烟煤作为原料洗选而得,部分烟煤也可做为喷吹煤原料。
二、煤炭分布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且具有地域分布特点: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我国主要产煤地区为内蒙古、山西、陕西和新疆,其中内蒙古和山西产煤占比超50%。
以2020年上半年为例,我国煤炭产量为18.05亿吨,内蒙古、山西、陕西和新疆分别占全国产量的26.2%、27.0%、17.3%、7.1%。
我国煤炭生产重心正加快向资源禀赋好、开采条件好的地区集中。
大秦铁路是我国首条煤运通道干线铁路,运输的货品以动力煤为主,主要承担晋、蒙、陕等省区的煤炭外运任务。
港口方面,环渤海地区的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天津港是我国重要的煤炭港口,其中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港,秦皇岛煤炭价格和库存数据已成为我国煤炭市场的风向标。
煤炭分类标准一览表

煤炭分类标准一览表煤炭是一种由有机质在地壳内形成的矿石,主要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
根据其埋藏地质时代、含煤种类、煤质特征以及综合利用价值等形成了一系列分类标准。
1.埋藏地质时代分类煤炭的形成时间可以通过地质时代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时期。
-中生代煤:形成于距今约2.5亿至6,600万年前的中生代时代,主要包括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的煤炭。
这些煤炭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地区。
-新生代煤:形成于距今约6600万年以来的新生代时代,主要包括第三纪以及第四纪形成的煤炭。
这类煤炭一般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高纬度地区。
2.含煤种类分类根据煤岩中的含煤植物种类的不同,煤炭可以细分为多种类型。
-煤粉煤:由木质植物和蕨类等低等植物残体形成。
这类煤炭一般煤化程度较低,含有较多的挥发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较高。
-褐煤:主要由木质植物、杂草和苔藓等形成。
这类煤炭煤化程度低,水分含量高,热值较低,适合用于发电等低温燃烧过程。
-烟煤:主要由陆地植物形成,煤炭煤化程度较高,火焰稳定,热值较高,是工业和家庭采暖的重要燃料。
-钛煤:由湖泊和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形成,这类煤炭中的硫含量较低,燃烧时产生的硫气体少,可以降低大气环境污染。
-裂解煤:经过高温裂解处理的原煤,主要用于制备煤焦油、煤焦油制品以及煤化工产品。
3.煤质特征分类根据煤炭中的固体含量、挥发分、灼烧特性等参数,可以对煤炭进行不同的分类标准。
-灰分:煤炭中非燃烧部分的总量,其高低直接影响到煤炭的热值、燃烧效率以及环境污染物排放。
-挥发分:煤炭中在高温下挥发出来的部分,主要是水分和各种气体。
挥发分的含量与煤炭的燃烧性能有关。
-硫分:煤炭中的硫含量,高硫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热值:煤炭所含的可燃部分的热量,是煤炭应用价值的重要指标,通常以高热值煤炭为优质煤种。
4.综合利用价值分类根据煤炭的综合利用价值,可以将其分为燃料煤、冶金煤和化工煤三个类别。
煤炭的种类及指标详解

煤炭的种类及指标详解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主要用于发电、钢铁生产、化工等行业。
煤炭的种类众多,每种煤炭都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下面将对主要的几种煤炭进行详细介绍。
1.无烟煤:也称为炼焦煤,主要用于钢铁生产中的焦炉炼焦。
无烟煤的煤质较好,含有较低的硫、灰分和挥发分。
由于其较高的碳含量,无烟煤燃烧后煤灰的生成量较少,适合用于发电。
2.烟煤:也称为燃煤,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烟煤的煤质较差,含有较高的硫、灰分和挥发分。
烟煤的燃烧产生的煤灰量较大,对环境污染较严重。
为了减少烟煤的环境影响,需加装烟气脱硫装置。
3.褐煤:也称为泥煤,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褐煤的煤质较低,含有较高的水分、硫、灰分和挥发分。
褐煤的燃烧产生的煤灰量较大,并且褐煤燃烧过程中的烟雾较浓,对环境污染较严重。
煤炭的指标用于衡量煤炭的质量和适用性,具体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挥发分:指煤炭在加热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和挥发性物质的总量。
挥发分越高,煤炭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越高,同时也容易产生烟雾和煤尘。
2.灰分:指煤炭中的无机物成分,主要是矿物质。
灰分含量高表示煤炭中杂质较多,燃烧后产生的煤灰量也较大。
灰分对煤炭的燃烧性能有影响,高灰分煤炭燃烧时易产生结渣现象。
3.水分:指煤炭中的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高会降低煤的热值和燃烧效率,同时也增加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成本。
4.硫分:指煤炭中的硫含量。
硫分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会对燃煤设备造成腐蚀。
5.固定碳:指煤炭中的不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主要是炭质。
固定碳的含量高表示煤炭中的碳含量高,燃烧后产生的热量也较高。
6.发热量:指单位质量煤炭燃烧时释放的热能,也称为煤的热值。
发热量与煤炭的碳含量、挥发分、水分等有关,是评价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除了以上指标,煤炭还具有不同的颜色、纹理和密度等特征,这些特征也对煤炭的适用性有一定影响。
例如,褐煤水分高、质地松散,适合在发电厂附近使用;而无烟煤硫分低、灰分少,适合用于高温工业生产。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1.固定碳含量:固定碳是煤炭燃烧中能释放热量的主要成分,也是衡量煤炭热值的重要指标。
根据固定碳含量的不同,可以将煤炭分为无烟煤(固定碳含量大于85%)、烟煤(固定碳含量85%-85%)、半焦煤(固定碳含量80%-85%)和褐煤(固定碳含量60%-80%)等四个级别。
2.挥发分含量:挥发分是煤炭在高温下蒸发或挥发的组分,对煤炭的燃烧性能和燃烧产物有很大影响。
根据挥发分含量的不同,可以将煤炭分为无烟煤(挥发分含量小于12%)、烟煤(挥发分含量12%-22%)、半焦煤(挥发分含量22%-35%)和褐煤(挥发分含量大于35%)等四个级别。
3.灰分含量:灰分是煤炭燃烧后残留下来的无机物质,对煤炭的热值和燃烧过程产生影响。
根据灰分含量的不同,可以将煤炭分为无烟煤(灰分含量小于12%)、烟煤(灰分含量12%-24%)、半焦煤(灰分含量大于24%)等三个级别。
4.水分含量:水分是煤炭中存在的水分,对煤炭的燃烧性能有一定影响。
根据水分含量的不同,可以将煤炭分为干燥基(含水量小于10%)、全水基(煤样水分含量接近100%)等两个级别。
5.硫分含量:硫分是煤炭中的硫的含量,对燃烧产生的环境污染有很大影响。
根据硫分含量的不同,可以将煤炭分为无烟煤(硫分含量小于0.2%)、低硫煤(硫分含量0.2%-1.0%)、高硫煤(硫分含量大于1.0%)等三个级别。
6.热值:热值是煤炭所含热量的指标,它反映了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的能量。
根据热值的不同,可以将煤炭分为低热值煤(地下工作面煤的发热量小于15MJ/kg)、中热值煤(发热量在15-20MJ/kg之间)、高热值煤(发热量大于20MJ/kg)等三个级别。
总之,通过对煤炭的固定碳含量、挥发分含量、灰分含量、水分含量、硫分含量和热值等指标进行分级,可以对煤炭进行精细化的分类,为不同用途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这有助于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分类及指标

30万kW大型发电厂: Qnet,ar > 23MJ/kg 一般中、小型电厂: -23MJ/kg 沸腾燃烧的小型电厂: 燃用褐煤的发电厂: Qnet,ar > 12MJ/kg
大唐运城4*60万kW,对煤的要求比较高,低热值的煤 根本就不收。
焦 煤 〔JM)
特点 结焦性较强的炼焦煤;挥发分(Vdar)
一般在16%-28%之间;单独炼焦时 能得到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和 耐磨强度都很高的焦炭;单独炼焦时 膨胀压力大,使推焦困难 典型产地:
肥 煤〔FM)
特点 强粘结性煤;中等、中高等挥发
分〔Vdaf 25-35%);加热时产生大 量胶质体;单独炼焦产生熔融性好、 强度高、耐磨性好的焦炭,但有较 多的横裂纹;配煤炼焦中起骨架作 用
气化用煤;动力用煤;配煤炼焦 1/2是指此煤的分类是在‘弱粘煤’与‘气
▪ 弱粘煤 (RN)
▪ 特点
▪
低、中变质程度、弱粘结性非
炼焦煤;加热时产生少量胶质体;多
生成于中生代的早、中期侏罗纪
▪ 典型产地
▪
山西大同
▪ 主要用处
不粘煤〔BN〕
特点 低、中变质程度的、非炼焦煤;加
热时不产生胶质体;水分高,氧含量 高;低灰、低硫;灰熔融性低 典型产地
典型产地
B、煤的分类 4、商品煤简介
▪ 动力煤:
▪
但凡作为发电、机车、非电站锅炉、烧
制水泥等都属于动力用煤。
▪ 主要煤种:
▪
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贫煤、
粘结性较差的气煤,少局部无烟煤
▪ 电厂商品煤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煤的形成 2、煤是如何形成的
煤是由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
用演变而成的沉积有机岩。由高等植物转化煤要经历
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一般需要几千万年到几亿年的时
间。
精选课件
9
▪ 成岩作用:
泥炭在沼泽中层层堆积,越积越厚,当地壳下降速度 较大时,泥炭将被泥沙等沉积物覆盖。在上覆沉积物的压 力作用下,泥炭发生了压紧、失水、胶体老化、固结等一 系列变化,微生物的作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缓慢的 物理化学作用。这样,泥炭逐渐变成了较为致密的岩石状 的褐煤。
▪ 用于表征煤工艺性能的参数: G R I ——烟煤的粘结指数,GB/T 5447. Y ——烟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GB/T 479 b ——烟煤的奥阿膨胀度GB/T 5450
精选课件
13
采用煤化程度参数(主要是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将煤炭划分 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具体每类又分为:
▪ 无烟煤亚类:采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干燥无灰基氢含量作为 指标,如果两种结果有矛盾,以按干燥无灰基氢含量划分的结 果为准,划分为:无烟煤一等植物发育时代
广阔、稳定的浅海环境提供了藻类大量繁殖的良好 条件,这是地史上最早的聚煤时期。高灰分的腐泥 无烟煤类。南方寒武纪地层“石煤”。
石煤(stone-like coal)是一种含碳少、低热 值的燃料,也是一种低品位的多金属共生矿。石煤 由4亿至5亿年前地质时期的菌藻类等生物遗体,在 浅海环境下经腐泥化作用和煤化作用转变而成。含 碳量较高的优质石煤呈黑色,具有半亮光泽,杂质 少;含碳量较少的石煤,呈偏灰色,精选课暗件 淡无光,夹 4
▪ 烟煤类别:需同时考虑烟煤的煤化程度和工艺性能(主要是粘 结性)。烟煤煤化程度的参数采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作为指标;
▪ 变质作用:
褐煤层继续沉降到地壳较深处时,上覆岩层压力不断增 大,地温不断增高,褐煤中的物理化学作用速度加快,煤 的分子结构和组成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碳含量明显增加, 氧含量迅速减少,腐植酸也迅速减少并很快消失,褐煤逐 渐转化成为烟煤。随着煤层沉降深度的加大,压力和温度 提高,煤的分子结构继续变化,煤的性质也发生不断的变 化,最终变成无烟煤。
▪ 高等植物(higher plants) : 包括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 被子植物 。进化论认为,高等
植物由低等植物长期进化而来, 构造复杂,有根、茎、叶的区
别。
精选课件
5
植物
细菌 绿藻 苔藓 蕨类 草类
松柏及阔叶树
木质部
木
叶
本 木栓 植 孢粉质 物 原生质
碳水化合物
12~28 30~40 30~50 50~60 50~70 60~70 60~75
这些物质最终转化成为煤。是植物转变为煤的原始物质中最重要的有机 组分。
▪ 高等植物中蛋白质含量少;低等植物中蛋白质含量高。在泥炭沼泽和湖
泊的水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喹啉等含氮化合物,参与成煤作用,
精选课件
6
精选课件
7
8
精选课件
5.45
4.95 4.40 4.10 3.54 2.98 2.51 2.03 1.44
煤炭分类及指标简介
2014年7月 何钦
精选课件
1
提纲
▪ A、煤的形成
▪ B、煤的分类
▪ C、煤的指标及分 析
▪ 1、成煤的物质是什么 ▪ 2、煤是如何形成的
▪ 1、为什么要分类 ▪ 2、国家标准分类 ▪ 3、基本特性及主要用途 ▪ 4、商品煤简介
▪ 1、基准( Ad; d; ar; daf)
▪ 2、水分(Moisture)----- M
精选课件
10
成煤作用的阶段
泥炭化作用
或
成
腐泥化作用
煤
作煤
用
化 作
用
成岩作用 变质作用
原始植物及变化产物 植物
高等植物 低等植物
泥炭
腐泥
褐煤
腐泥煤
烟煤 无烟煤
长焰煤 气煤
肥煤 焦煤 瘦煤 贫煤
精选课件
11
B、煤的分类 1、为什么要分类
▪ 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和方便科学研究 ▪ 依据煤的自然性质和煤在热加工过程中表现的特
65 60 5 20
木质素
0 0 10 20~30 20~30 20~30 20~30 20 10 0 0
蛋白质
50~80 40~50 15~20 10~15 5~10
1~7 1 8 2 5 70
脂类化合物
5~20 10~20 8~10
3~5 5~10 1~3 2~3 5~8 25~30
90 10
▪ 木质素是具有苯基丙烷芳香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在泥炭沼泽中,在水 和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与其他化合物共同作用生成腐植酸类物质,
性,将各种性质不同的煤分为若干类别 ▪ 使同一类煤有相近的特性 ▪ 不同类煤的性质有明显差异
精选课件
12
B、煤的分类 2、国家标准分类 GBT 5751
▪ 用于表征煤化程度的参数: V d a f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GB/T 212。 H d a f ——干燥无灰基氢含量,GB/T 476。 Q gr,m af ——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GB/T 213。 P M ——低煤阶煤透光率,GB/T 2566。
煤和地球上的其它岩石一样,一有地球,就存在了; 煤是由岩石变化而来的; 煤是由植物变化来的。
十九世纪以后,人们应用显微镜发现煤中还保留有一些 植物的原来组成部分,从此揭开了成煤原始物质之谜,证 实了煤是由植物变成的。
精选课件
3
▪ 煤是由植物形成的
藻菌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 不同植物成煤性质不一样
▪ 3、灰分(Ash )----- A
▪ 4、挥发分产率(Volatile matter ) ----- V
▪ 5、发热量(calorific value)----- Q
▪ 6、全硫精(选课t件otal sulfur )----- S
2
A、煤的形成 1、成煤的物质是什么
在十九世纪以前,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解释煤的形成过程。
按进化论的观点,植物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化的。 植物界传统划分为四大类:藻菌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第一种称为低等植物,后三种称为高等植物。 前三种又称为孢子植物,就是植物用孢子繁殖。 而种子植物则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 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组成差别较大,且对成煤的性质有较大影响。
▪ 低等植物(lower plants): 包括菌类和藻类,是由单细胞 和多细胞构成的丝状体或叶状 体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 官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