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模拟考试卷分析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试题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一)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作文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紧扣教材,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主要有字音、字形、正确使用词语、辨别语句、提炼主要内容、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等。
九年级重视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加大了背诵默写的分值,内容取自课内篇目。
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作文为命题作文,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心灵的成长。
学生写作基本没有审题障碍,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来选材,抒写真情实感,充分展示个性。
这就给学生人人都能有话说,人人都有文章作,平时读书多、善于体察生活和反思的学生更是如鱼得水。
(二)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阅读材料出自课内。
主要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指导思想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在积累、识记、理解的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的理性层面设题。
除了对理解词语含义、翻译句子、概括选文大意这类基础知识、能力的常规考查外,还加强了对整篇文章(或语段)的理解性、鉴赏性阅读的考查。
这些题涉及品味、鉴赏、拓展等诸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
(三)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律从课外选取,试题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
现代文阅读材料全部出自课外,一律是完整文章,注重考查学生对现代文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
现代文阅读题目设置基本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悟”的阅读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引导语文阅读教学向良性发展。
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品味具体语境中词句意义和作用,根据提供语言材料筛选息和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等内容,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概括、理解、感悟、筛选、鉴赏、思辩、评价等能力。
江苏省宿迁市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宿迁市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用黑色的墨水在白色的纸、绢上作画,这是中国画家所钟情的“黑白世界”。
黑白世界,对中国人来说,它没有绚烂富丽的颜色,它的水墨颜色最能表现自然的朴素本性,能够体现出画家追求自然妙趣的思想。
水墨山水在中国绘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A.由于所以而且B.虽然但是所以C.不仅而且因此D.因为所以而且2.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片绿叶里有春天的影子,一个微笑里有鼓励的影子,一朵白云里有天空的影子,一次抚摸里有信任的影子。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C.“花下清朝留学生速成班的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土山。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聒.噪(guō)冠.冕(guān)游弋.(yì)矫.揉造作(jiǎo)B.惭赧.(nǎn)亵.渎(xiè)伛偻.(lǚ)日星隐曜.(yào)C.豢.养(huàn)瞥.见(biē)恣睢.(suī)浩浩汤汤..(dàng)D.恪.守(kè)宽宥.(yòu)阴翳.(yì)雾凇沆砀.(dàng)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已有大概200多年历史的莱芜梆子,唱腔刚劲豪爽、高亢激昂,没有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和音符跳跃,似乎特别有利于正剧的表达。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语文( 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 页。
全卷总分12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5 小题,计17 分)1.经典诗文默写。
[在(1) ~(6)题中,任选四题....。
](6分)....;在(7)~(8)题中,任选一题(1)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2)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游山西村》)(3)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5)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6)树叶子却绿得发亮,。
(朱自清《春》)(7)光阴荏苒,岁月匆匆。
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总是能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真可谓,。
(王湾《次北固山下》)(8)人生之路常有不如意,但我们要有“,”的旷达胸襟,心怀“古仁人之心”,用聪明才智书写专属于自己的辉煌。
(范仲淹《岳阳楼记》)阅读语段,完成2~3题。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guǒ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lǒng 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1)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A. shuò B. sù)那一道道沟渠。
( )(2)纵然谄.(A. chǎn B. xiàn)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一):填空题默写题考察了《过零丁洋》《诗经蒹葭》《岳阳楼记》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四篇都是重点备考的对象,不多说。
名著阅读考察了《孟子》,也是学生需重点注意的名著之一。
其考查形式给各位考生的备考供给了一个方向,即名著的相关文学常识、涉及到名著的课文的具体资料(包括提到的重要地点、时间、人物、事件、主题)都应当成为重点记忆的对象。
选择题题量六道,东城与西城一样,题型上稍有创新,将关联词替换成了病句。
其六种题型中,字音字形与西城海淀一样,都涉及到对新增二十个词语的考察。
其他题,病句题不难,而标点、语意衔接及修辞则是十分难为各位考生了。
标点所考察的书名号用法及引号与其他符号的位置关系会难倒一批考生;语意衔接考察的是上下文资料及语法结构的严格一致,语感稍差的同学都选不出来;修辞手法中所附的材料可用不知所云来评价,材料过于晦涩,且主题太不明显,中考不太会出这样的材料。
综合性学习第一题,整合并概括材料信息。
材料形式为表格+文字材料,文字材料中概括两个要点并不难,表格的概括相对较难,表此刻表头不够清晰,能做出的同学需有较好的逻辑思维。
第二题,概括采访记录。
思路跟2019年中考一致,基本上需概括的关键词都在各个材料的第一句话中,要概括的自我的理解也只是各个看法的整合,这使得本题很容易。
第三题,考察学生对材料进行高度概括的本事,比前两题难,但若掌握了方法,本题也容易。
仔细审题可知,标题中已知部分对应的是材料最终一段,所以学生需概括的即是一二段的资料,一段写爱心分队诞生,二段写分队用爱心传递温暖,将这两个意思概括为与标题已知部分格式一致的句子即可。
文言文阅读从篇目上看,考察的是《陈涉世家》,就预测性来说,不算成功。
题型则是一贯的实词解释、句子翻译与文意理解,可分析之处不多。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王蒙《新疆的歌》相对海淀、西城文学类阅读都选择亲情主题的文章,东城选取的主题比较晦涩,王蒙的《新疆的歌》,是一篇主题偏向于地域文化的抒情散文,理解上来说,会比《苏醒中的母亲》及《母亲》都难。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初中语文试卷分析篇1:初三语文考试试卷分析一、初中语文的学习不仅要求知识积累,也要求了对于试卷的分析力度。
1、试题结构:全卷包括文言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三大部分,共26道小题,2、试题特点:(1)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默写、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及内容理解,也适应中考改革方向,增加了对虚词的考查。
但在题型设置上还不全面,如:对课内要求背诵的诗文可作理解性默写的考查;对虚词可设置选择题进行考查。
(2)注重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与中考接轨,两个语段都是课外的,分别为记叙文和议论文,注重考查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整体把握,准确提炼和表达的能力。
(3)试题注重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和掌握,题干表述严密。
二、试卷分析问题分析:从总体看,一是考生试卷平均分仅为109.70,得分率仅为73.13%,二是高分少。
三、优良率21.28%;及格率94.33%。
具体来说: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得分率:83.71%;课外文言得分率:61.42%;文言文常见实词和默写掌握得不错,翻译句子还有待规范。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议论文语段得分率:80%;记叙文语段得分率:63.65%;表述不严密,不能捕捉关键信息;整体把握能力、概括能力还要训练。
第三部分作文作文得分率:71.92%;缺乏真情实感;选材无新意;缺乏点题意识,中心不明;书写潦草,标点不准确。
三、改进措施我们三位备课组老师对这届学生应该说是非常了解,平行班几乎都有半数的学困生,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懒惰学生,这些都是我们教学落实的巨大障碍,针对这一生源的现实,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
根据09年中考的考查内容,我们备课组从文言文、现代文和作文这三方面拟订计划:1、利用假期和放学补课时间进行现代文阅读的复习训练,现代文阅读的基本阅读方法、基本题型和答题规范作好人人落实关;2、对九年级的教材作全面分析调整,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点,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今年要单独列块,根据考查内容作系统全面的复习。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5篇集锦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这次考试之所以没有考好,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
粗略看后就急于下笔,,导致阅读部分成绩不梦想,得分太少。
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合理的计划才能对以后的考试有所帮忙。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理解,语文本事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上课时要紧跟教师的思路,进取展开思维预测下头的步骤,比较自我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一样。
异常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
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教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个知识点,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我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我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我解决。
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我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忙开拓思路,提高自我的分析、解决本事,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对于一些易错题,要备有错题集,写出自我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齐比较找出自我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
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不要总是依靠答案,培养自我的信心。
让自我的精力高度集中,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
越到关键时候,所表现的习惯越要接近平时练习。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必须要再认真思考,尽量让自我理出头绪,再从作者和中心句里找出文章主题,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
中考考前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附答案解析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炫.目(xuàn) 濒.临(pīn) 人声鼎沸.(fèi) 吹毛求疵.(cī)B.栖.息(qī) 澄.明(chéng) 中流砥.柱(dǐ) 戛.然而止(gā)C.感慨.(kǎi) 绮.丽(qǐ) 随声附和.(hè) 锋芒毕露.(lù)D.刹.那(shà) 皎.洁(jiǎo) 销声匿.迹(nì) 穷愁潦.倒(liáo)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海外不是”法外”,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境外在逃犯罪嫌疑人在国内外的脏款脏物都可向法院提起没收、查封、冻结等,逃亡国外绝不是贪官们一劳永逸的方法了。
B.学校积极配合卫生、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行动,依法取缔学校周边非法经营场所、各类流动摊点,维护校园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C.江南没有北方粗犷的山峰,没有那种”重峦叠障,隐天蔽日”的壮美与豪放,好似一位青衣女子拿着红牙板咿咿呀呀在戏台上唱着,满腔柔情如那涓涓的细流,流入人的心里。
D.虽已入冬,但天气尚不冷冽,碰上月明风轻的晚上,就不愿窝在床头看书,还是想出去走走。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全国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少数干部仍然漠不关心....贫困群众的做法使我们不能容忍。
B。
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国人民都期待在建国七十周年阅兵仪式上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耀武扬威....。
C。
中国民航局出于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停飞了美国波音737MAX8客机,此事不可与当前的中美贸易战混为一谈....。
D。
为争夺未来5G市场,全球各大通讯公司前仆后继....,加紧布局。
华为独占螯头,成为美国政客打压的目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电影《老师好》自3月22日全国上映以来,不断引发观影热潮。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试题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一)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作文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紧扣教材,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主要有字音、字形、正确使用词语、辨别语句、提炼主要内容、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等。
九年级重视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加大了背诵默写的分值,内容取自课内篇目。
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作文为命题作文,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心灵的成长。
学生写作基本没有审题障碍,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来选材,抒写真情实感,充分展示个性。
这就给学生人人都能有话说,人人都有文章作,平时读书多、善于体察生活和反思的学生更是如鱼得水。
(二)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阅读材料出自课内。
主要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指导思想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在积累、识记、理解的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的理性层面设题。
除了对理解词语含义、翻译句子、概括选文大意这类基础知识、能力的常规考查外,还加强了对整篇文章(或语段)的理解性、鉴赏性阅读的考查。
这些题涉及品味、鉴赏、拓展等诸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
(三)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律从课外选取,试题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
现代文阅读材料全部出自课外,一律是完整文章,注重考查学生对现代文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
现代文阅读题目设置基本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悟”的阅读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引导语文阅读教学向良性发展。
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品味具体语境中词句意义和作用,根据提供语言材料筛选信息和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等内容,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概括、理解、感悟、筛选、鉴赏、思辩、评价等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模拟考试卷分析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分析
一、总体分析
这一份模拟考卷,可以说是命题者花了一定心思,出题充分体现了中考题型。
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初中三学年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中考复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虽然难度系数有一定提升,但符合今年中考的命题导向。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本校参加考试的54个考生中最高分为92分,最低分为30分,年级平均分,全年级及格人数为18人,及格率为﹪。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汉字的读音、词语的书写与意思、部首查字法、句子的衔接、古诗文名句默写、文学常识与名着、综合性学习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
1、第1题考察汉字的读音、书写,部首查字法,句子的衔接,难易适度,学生的主要问题出在除部首外几画的那道填空题。
2、第2题考察古诗文填空。
由机械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组成,体现了中考默写的立足课本,以本为主的思想。
3、第3题考察文学常识和名着。
这道题失分率非常大,“‘骆驼祥子’的称号从何而来”这道题几乎没有同学答对。
4、第4题综合性学习综合了写宣传语、阐述对某项活动的看法、概括材料等几种题型。
大部分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看法,少数学生由于审题不清造成失误。
(三)阅读
1、古诗文鉴赏
由于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作品风格与主题,造成第7题失分较多。
2、文言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共6分。
加上一篇课外阅读,共八分。
其中第8、9题只要动笔做过的学生,都完成得较好,得分率较高。
而第10题学生答题不全面,第11题学生审题不清,造成失分较多。
3、说明文阅读
有一定的难度,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表达能力,及概括能力,由于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导致失分严重。
4、课外阅读
考察学生的赏析理解能力,题目出的很细很精,但是也暴露出我们学校学生在答题方面不够规范的问题,失分较大。
从题目的考查点上看,16题重在培养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基础上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仔细推敲,深入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
17题重在考查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答题效果较好。
18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暴露出的问题是对句子所用的修辞判断不够准确。
19题要求“用第一人称写出作者当时的内心想法”,有的学生没有申请题目,有的学生抓不住不舍和眷恋的核心。
20题要求分析结尾段的作用,难度不大,但学生少有能够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比较片面。
(四)作文
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出题者设置文题:《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感悟生活。
是学生能更深层次的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考察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真正体现语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想。
三、对今后教学的走向
1、强化语文积累及运用训练,尤其强化字词、名句的默写和开放性创新题型训练,以学会运用为目的进行练习。
2、强化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的复习及名着阅读的拓展,以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
3、强化阅读训练,包括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和古诗文阅读。
4、强化写作训练,进行作文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
反思
一模已结束,就学生答题情况,反思如下:
一、学生的基础、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还需花大力气、有针对性地夯实、提高。
基础部分的字词题失分,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汉语拼音已遗忘,以后应加强重点词注音、字形的复习。
默写题都是能够预料到的重点句默写,学生基本会背,但默写准确度不高。
对于此类题型,在巩固背诵的前提下,狠抓默写准确度,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和形近字、难写字,要不断强调、巩固,以保证送分的题目不丢分。
二、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仍非常欠缺,亟待加强方法指导和系统训练。
1、名着阅读得分率较低,阅读急需加强。
2、古文阅读的得分率不高,主要是因为学生翻译遗忘较厉害,内容又把握不准。
对古文的复习,还要突出强调重点,划出重点句翻译。
另外还需特别强调古文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
3、诗词鉴赏应加强诗词教学的系统性,通过专题练习,提高学生的诗词理解鉴赏能力。
4、现代文阅读部分学生的审题、析题、组织答案的习惯、方法、能力十分欠缺。
其实有些题目很简单,但学生的答案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没有条理,抓不住要点。
鉴于此,十分有必要多做题,通过练习强调方法、习惯,提高解题得分的能力。
三、作文内容缺乏深刻性,语言空泛、贫乏,随意性较大。
学生语言积累少,不善于联想、想象。
今后将重点强调书写,加强作文的专题指导,加大主题训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