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练习题

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练习题
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练习题

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疆麦盖提县第一小学赵振华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8页例3。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 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体验归纳概括的方法与策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独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2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 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 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迁移类推,探究发现。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36+72二 53+38二98+45二654+37二 全班笔算,指名板演。结合板演情况进行点评,请学生说说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同学们算的不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法,看看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 .教学教科书第38页例3(出示例3) 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

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1)仔细阅读,你获取了那些信息?(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2 )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做呢?怎样列式?(板书:445+298=) 2 .交流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1)这道题等于多少呢?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 (2)全班交流方 法。指名汇报 4 4 5 生1:列竖式计算。 师问:1、你是从哪一位开始算起的?(从个位) 2、十位上4+9=13 ,怎么会在十位上写4呢?(个位向十位进1, 所以十位写4) 3、百位上的7是怎么来的?4+2=6加上进上来的1就是7. 师小结: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小小1,作用大,进位时,别忘掉。” 生2:我是笔算,??? 师讲解:其实书上还有一种方法:简便算法。298接近300,先算445+300=745 ,因为多加了2所以要把多加的2减掉。师边说边板书。 3 .探究验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验算方法 师:你怎样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算呢? 生1:用原来的竖式再计算一遍。 生2: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生3: ?——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

《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节“减法”的第一课时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一次退位减法,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主要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 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步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识。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联系实际,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3、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54~55页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培养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3、导入:同学们,前两节课,大海边的几位小朋友带着我们捉了贝壳和螃蟹,又带着我们用海滩上的贝壳摆出了各种有趣的图形,今天这几位小朋友又将带着我们去哪里呢?小朋友们想知道吗? (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看图:这几位小朋友到什么地方来了?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发言) (1)图中有一个小朋友已经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你知道这个问题是针对哪两个数学信息提出来的吗?(学生发言) (2)根据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选择加法计算的问题板书: 1、左边的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2、右边的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一)解决问题1:左边的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1、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发言)怎样列示?(学生发言)教师板书:14+28= 2、探究14+28的笔算方法 让学生尝试着用竖式计算14+28。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学生的计算可能会出现如下两种情况: 3分钟后展示交流 首先让第一种情况的学生板演竖式,说一说怎么得出了“312”这个结果的? 学生可能会说:4加8得12,在个位上写2,在十位上写1,1加2得3,在最前面写上3。 师:大家觉得这样算对不对?你觉得哪儿不对?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可能会说出如下意见: ①这样结果就成了三百一十二了,结果应该是42。 ②结果中的“1”不能写在横线下面,应该加在十位上。 ③结果中的“1”应该写横线上边。 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如下的点拨指导: 师:(指着“312”中的“1”)老师听明白了,原来问题出在这个“1”上,这个“1”不应该写在这里,应该写在哪儿呢? 指一名学生在黑板的竖式中写“1”,如右: 师:同学们都说竖式的得数不是“312”,应该是42,这个42是怎么算出来的?谁能到黑板上来边板书边讲给大家听? 指一名从个位加起的同学边讲边板书出 1 4 +2 1 8 4 2 1 4 + 2 1 8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教案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教 案新人教版 第一课时: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内容及练习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口算:9+6=5+5=6+8= 8+6+1=8+2+1=6+5+1= 2、笔算:求35与27的和。 师: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2、教学例1。 a.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提问: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 b.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 列竖式计算。 c.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d. 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三、巩固练习 1、直接在书上计算第16页的做一做,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引导完成练习四第1、2、3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9 8 + 21 5 1 2 3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进位加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进位加法》教案 授课时间:___年月日导学目的: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导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基础训练 口算:9+6=5+5=6+8= 8+6+1=8+2+1=6+5+1= 2、求38与75的和。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3、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 4、笔算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师: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 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2、教学例1

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3、提问:讨论 师: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 (8+2+3=13) 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 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列竖式计算。 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 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想一想:小棒应该怎样摆? 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三、训练达标 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 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 4、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评课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是人教版第二册P53页的教学内容,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方法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估算的方法,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估算的意识,养成先估算再精算的习惯;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的理解”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连续进位的方法”。 张雅妙老师的课给我们的感觉是新颖、实在、以学生为主、重能力培养、重过程、重实质,不搞花架子。整堂课的设计和教学体现了教者和学生的智慧,让我们领略到了计算课教学的风采。 1、“课的导入”——体现生活性,培养估算意识。 加强估算是新课程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改革提出的一项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是第一学段要实现的具体目标。 计算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但单纯的计算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因而在课的开始抛出问题“淘气班中男生有29人,女生有18人。如果每人发1本书,50本书够吗?”学生置身于帮淘气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张雅妙老师马上引导学生估一估,渗透估算的方法,初步感受估算的意义。有的说:把29看成30,把18看成20,总数不超过50,够。有的说:把29

看成30,30+18=48,原来的总数比48少,够。还有的说:把18看成20,20+29=49,原来的总数比49少,够。可以说,学生在这一环节的回答很精彩。在这样的基础上张雅妙老师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你的估算准确吗?怎样才能知道准确的答案?”——精确计算出“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即:29+18=?(人) 2、“学习新知”——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本节课中张雅妙老师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并有意识地板书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1)摆小棒;(2)口算:20+10=30,9+8=17,30+17=47;(3)列竖式;(4)30+18=48,48-1=47;(5)29+20=49,49-2=47;(6)30+20=55,50-3=47……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学得主动活泼,并能将估算的方法延续至此,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真是令人赞叹。 其中,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变换了一种书写的方法,不会太难。因此,教学时,张雅妙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有困难的学生就请教旁边的同学,培养他们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学习后,无需教师多讲一句,就能把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出来。如:列竖式时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要和十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等等。所以我想,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3、“练习设计”——体现层次性、趣味性。 众所周知,绝大部分老师在选择课题时,都把计算课拒之门外,理由是:计算课难上,枯燥、乏味。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张雅妙老师在练习的设计上下了一番工夫,很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和趣味性,环环相扣,让孩子们在愉

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万以内的连续进位加法竖式计算 教学目标: 1、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 4、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5、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创设情境: 师:最近老师到家电市场看中了价格为768元的一台微波炉和价格为362元的一台电磁炉,想把它们买下来。帮我算算,应带多少钱才够买? 在学生列出算式后,直接导入并揭示课题。(板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提出学习目标: A、你能用学过的方法解答三位数加三位的连续进位加法吗? B、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 1、小组个人展示。

师:用竖式怎样计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5)用刚学的知识独立解决“情境”中的练习。(学生做完后,在小组中交流) 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约9分钟) 1、练习五第7题。(重点讲错误的原因) 2、练习五第4题。(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约3分钟) 师: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好吗?好在哪里?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激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又为后面的加减法验算奠定基础。本课是由例2和练习五组成的。例2通过解决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引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先出现估算,以师生对话的形式提示估算的方法和要求。再通过竖式计算376+284,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通过小精灵的话揭示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和计算法则“哪一位上的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由于例1时学生已知道计算的法则,在本课着重解决百位上的数怎么算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会正确计算。难点是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基于以上理解,结合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巩固两位数和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引导学生养成计算前先估算的习惯。 3、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

两位数进位加法练习题[1]

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 第1组100道 66+16= 49+28= 65+19= 39+33= 38+47= 32+28= 77+18= 17+57= 69+31= 26+16= 35+46= 57+43= 44+27= 34+36= 37+43= 78+19= 36+39= 63+28= 44+29= 23+77= 14+86= 29+33= 59+39= 36+16= 26+57= 64+29= 36+36= 13+47= 38+39= 61+19= 29+39= 67+26= 54+39= 34+16= 18+43= 21+79= 37+34= 29+31= 49+22= 35+36= 74+19= 33+39= 17+83= 69+28= 19+49= 28+54= 79+11= 36+46= 29+57= 75+17= 27+73= 19+47= 79+13= 34+46= 66+19= 28+39= 68+26= 58+39= 35+16= 19+43= 36+34= 63+27= 75+19= 32+39= 29+37= 42+29= 14+49= 26+54= 55+39= 73+17= 67+29= 18+47= 37+39= 69+19= 51+39= 69+27= 48+32= 28+57= 79+19= 24+37= 47+29= 39+36= 12+49=

29+54= 19+41= 79+17= 68+29= 58+34= 38+36= 82+18= 78+13= 46+36= 81+19= 72+19= 39+39= 64+28= 46+29= 13+49= 67+23= 第2组100道 37+19= 16+49= 28+57= 33+57= 23+18= 18+65= 58+36= 25+46= 13+47= 67+16= 38+36= 38+13= 42+38= 37+33= 19+59= 39+39= 34+48= 17+34= 54+18= 13+49= 16+54= 33+37= 36+45= 21+79= 57+33= 18+29= 38+42= 19+32= 17+63= 56+44= 25+36= 26+45= 78+19= 13+69= 53+18= 15+78= 24+76= 22+78= 13+28= 66+28= 64+36= 36+26= 37+63= 14+36= 34+46= 15+29= 38+19= 16+74= 55+19= 39+35= 11+69= 34+17= 57+23= 29+25= 24+18= 17+83= 65+29= 49+31= 27+26= 48+43= 38+26= 79+17= 25+75= 48+18= 38+34= 14+79=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2、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课本第18页例2,处理练习五第1----5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三位数加法主要解决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这是学生掌握的难点。教学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在掌握两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1、复习铺垫 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59+89 提问: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引入课题: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2、出示例2统计表。让同学们根据课件情景设计探究问题,(问题预设: ①怎样进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②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在学生设疑的基础上,整理归纳本节课的自探提示: (1)先估计一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共有多少种?为什么这样估计?(2)要准确计算结果,该怎样列算式? (3)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计算时应从哪一位算起?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应怎么办? (4)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5)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请同学们围绕自探提示进行自学,比一比谁的收获多。时间6分钟。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在小组内汇报自学成果,对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一致意见:376最接近整百的数是400,284最接近整百的数字是300,所以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700种,如果精确计算,得到的和比700少。 3、笔算: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指名学生板演,找优等生讲评。主要理解:个位相加满十怎么办?十位相加又满十了怎么办? 3、汇报连续进位加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总结: (1)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2)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上来的1。 同桌互相说说,加深印象。

万以内的连续进位加法

万以内的连续进位加法 红旗小学刘剑 教学内容:笔算三位数的进位加法例1 练习四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理解加法的计算法则。 2.能进行三位数的加法。 过程与方法 3.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通过对“中国部分野生动物种数统计表”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资源,使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难点:两个两位数之和满100时的加法计算。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观看野生动物的资料。 2.出示教材主题图并提问:你们知道它们都属于哪种动物吗? 3.评议学生的回答,告诉学生它们分别四种动物物种:东北虎属于哺乳类,丹顶鹤属于鸟类,蜥蜴属于爬行类,青蛙属于两栖类。

4.从小树立热爱大自然,知道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增强学生学会保护动物,爱护动物意识。 5.出示“中国部分野生动物种数统计表”,简单说明在我国已经发现的动物种类。告诉学生“中国特有的物种”即只有中国才有的物种,濒临和受威胁的物种指即将灭绝和数量不多的物种。让学生找出统计表中的数学信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继续出示图表“中国特有动物的种数”,让学生提出加法问题。选择其中的两个问题。并以此来探索交流,开始教学本节课的内容。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即98+25=?中国特有的哺乳类和鸟类一共有多少只?即110﹢98﹦? 2.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不必马上告诉答案,而采取让学生讨论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让学生先对算式98+25和110﹢98进行估算,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估算的结果。再试着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4.提示学生:两个数相加之和满十怎么办? 5.告诉学生当两个数相加之和满100时应该进行两次进位。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6.学生算完后请一个上台展示,并说出计算的过程。同桌的同学互相说计算的过程,最后全班同学一起说计算的过程。然后再用课件展示计算的过程。

两位数进位加法练习题

49+28= 65+19= 39+33= 38+47= 32+28= 77+18= 17+57= 69+31= 26+16= 35+46= 57+43= 44+27= 34+36= 37+43= 78+19= 36+39= 63+28= 44+29= 23+77= 14+86= 29+33= 36+16= 26+57= 64+29= 36+36= 13+47= 38+39= 61+19= 29+39= 67+26= 54+39= 34+16= 18+43= 21+79= 37+34= 29+31= 49+22= 35+36= 74+19= 33+39= 17+83= 69+28= 28+54= 79+11= 36+46= 29+57= 75+17= 27+73= 19+47= 79+13= 34+46= 66+19= 28+39= 68+26= 58+39= 35+16= 19+43= 36+34= 63+27= 75+19= 32+39= 29+37= 42+29= 26+54= 55+39= 73+17= 67+29= 18+47= 37+39= 69+19= 51+39= 69+27= 48+32= 28+57= 79+19= 24+37= 47+29= 39+36= 12+49= 84+16= 29+54= 19+41= 79+17= 68+29=

38+36= 82+18= 78+13= 46+36= 81+19= 72+19= 39+39= 64+28= 46+29= 13+49= 67+23= 37+19= 16+49= 28+57= 23+58= 33+57= 23+18= 18+65= 58+36= 25+46= 13+47= 38+36= 38+13= 42+38= 37+33= 19+59= 39+39= 34+48= 17+34= 54+18= 13+49= 16+54= 33+37= 36+45= 21+79= 55+26= 57+33= 18+29= 38+42= 19+32= 17+63= 56+44= 26+45= 78+19= 13+69= 53+18= 15+78= 24+76= 22+78= 13+28= 66+28= 64+36= 36+26= 37+63= 14+36= 34+46= 23+77= 15+29= 38+19= 16+74= 55+19= 39+35= 11+69= 57+23= 29+25= 24+18= 17+83= 65+29= 49+31= 27+26= 48+43= 38+26= 79+17= 25+75= 48+18= 38+34= 14+79= 25+39= 68+29= 74+26= 54+39= 34+58= 34+38= 37+13=

《连续进位加法及验算》教学反思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及验算》教学反思 城区三小张萌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笔算的方法与前面的相同,所以本节课我采取的是正向迁移的方法进行教学的。 首先我复习了两道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题,请学生说说它的计算过程,旨在帮助学生回忆起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这样的复习既巩固了旧知又为新知作铺垫。 接着我又利用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发现并找出数学信息,然后列式,并观察数字的特点,引出今天所教学的内容,板书课题,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出示本节课的自学提示。在计算中连续进位的难度稍有提高,但遵循的是相同的运算规则,我还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再交流。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会了进位加法的计算,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最后,教师还及时引导学生比较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异同,从而更好的巩固了竖式计算注意的要点并强调“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在学生算出结果后由教师提出“计算的对不对呢”这个问题引出学生验算的需要,同样是让学生尝试验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正确率。 存在的不足:

1、在规则的总结和归纳上多用了一些时间,顺利突破了教学重点。重心放在了规则的总结和归纳上,练习的时间少了一些。 2、课堂的行为习惯有待进步。一是课堂的不敢发言现象。教师需要激励和换种方式表扬来改变如此现状。 3、课堂上教师耐心不足。该让学生得出的内容自己总是不放心的以半句话的形式进行引领。三年级学生能力不强,但并不代表学生不能通过思考进行感知。教师的话语偏多,需要调整和注意。 4、课堂上的语言还有待进一步锤炼,比如环节之间的过渡语,对于学生的评价语等,在细节上完善了才能使整堂课更好。 5、学生做题时需要营造安静空间。教师谨记勿要喋喋不休的提醒、提示。一来影响学生安静思考,二来所谓教师的提醒,学生其实并没有听。如果需要可以用悄悄话的方式个别提醒。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把学生作为探究的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亲历一种科学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进位加法

万以内进位加法 摘要:揭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设计意图:三,新课教学; (一)教学加法的简算方法1,教学加数接近整十的简算方法出示例1: 113+59 ... 关键词:算法设计 类别:专题技术 来源:牛档搜索(https://www.360docs.net/doc/3f13226581.html,)

本文系牛档搜索(https://www.360docs.net/doc/3f13226581.html,)根据用户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文中内涉及到的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用于学习交流经验,作品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牛档搜索(https://www.360docs.net/doc/3f13226581.html,)赞成本文的内容或立场,牛档搜索(https://www.360docs.net/doc/3f13226581.html,)不对其付相应的法律责任!

万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第15到16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方法:演示法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35与25的和。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 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设计意图: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师: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 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2)出示第15页挂图 同学们,从中你知道了那些知识? 设计意图: (3)教学例1 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

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万以内的连续进位加法竖式计算 教学目标: 1、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 计算。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 4、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5、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创设情境: 师:最近老师到家电市场看中了价格为768元的一台微波炉和价格为362 元的一台电磁炉,想把它们买下来。帮我算算,应带多少钱才够买? 在学生列出算式后,直接导入并揭示课题。(板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提出学习目标: A、你能用学过的方法解答三位数加三位的连续进位加法吗? B、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 1、小组个人展示。 (1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2和“做一做”。 教师巡视指导,弓I导学生交流(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说,如果不懂,优生对其

辅导),寻找学生错例。 2、各小组在班上展示 (1 )算法展示 生1: 165+78我是这样算的,先算5加8等于13,个位写3,向十位进1, 十位上的6加7生再加1就等于14,十位上就写4,向百位上进1,百位上的1加1等于2,结果是243。 生2 :我是这样算237+565的,…… 生3 :重要讲解549+867=的计算过程,并与例题进行比较。 (2 )错例展示 一般情况下,学生容易做错的地方可能是: ①在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中,学生经常会忘了加上进位的数。百位上的数如 果满十,应该向千位进一。女口:一些学生在计算549+867时,百位上的5 与8相加后,有些忘了加上进位的1,有些忘了写千位上的1。 ②由于连续多步计算,有些学生会出现两数相乘的情况。如:计算 409+394时,有的学生会将百位上的4与3相乘,结果得1306。 (3)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你在学习中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对大家说说? (4 )小结计算方法。 师:今天学的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师:用竖式怎样计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5)用刚学的知识独立解决“情境”中的练习。(学生做完后,在小组中交 流)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5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主讲人:冯德文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掌握计算万以内数的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 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别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掌握对比、分析的能力,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熟练地进行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的物种,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在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珍奇的动物,你们知道的有哪些呢? 让学生说出他们知道的动物、物种。 师:其实除了同学们说的这几种外,在我国,还存在着这样几种珍奇动物:(课件屏出示)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这几种动物分别属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 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表,看看你能从中了解什么?有谁知道他们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几句以及具体数量吗? (让学生观察课本或课件上的统计图表,并让他们说说他们从中了解到的信息) 师:同学们提出的各种不同问题,有些问题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就可以解决,而有一些问题则要等以后我们学,今天这次课我们主要研究以下这两个问题。 出示问题: 1. 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2. 鸟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师:你能根据这两个问题列出两个正确的算式吗? (生说算式,师板书:①:98+25= ②:98+30=) 二、小组合作讨论问题的解解方法 师:同学们请看这两个算式,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看看应该怎样以解解。每组挑选一个,在小组内合作讨论问题的做法。 (让学生说出他们所得到的方法) 生1:我们小组做的是第一道题,我们先用100+25=125,因为多加了2,所以再用125减去2,就等于123。 师:哪个小组的做法和他们不一样? 生2:我们是先十位和十位相加,90+20=110,然后个位和个位相加,8+5=13,最后,用110+13=123。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案内容:青岛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54~55页 教案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 教案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培养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案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3、导入:同学们,前两节课,大海边的几位小朋友带着我们捉了贝壳和螃蟹,又带着我们用海滩上的贝壳摆出了各种有趣的图形,今天这几位小朋友又将带着我们去哪里呢?小朋友们想知道吗? (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看图:这几位小朋友到什么地方来了?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发言) (1)图中有一个小朋友已经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你知道这个问题是针对哪两个数学信息提出来的吗?(学生发言)

(2)根据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选择加法计算的问题板书: 1、左边的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2、右边的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一)解决问题1:左边的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1、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发言)怎样列示?(学生发言)教师板书:14+28= 2、探究14+28的笔算方法 让学生尝试着用竖式计算14+28。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1 / 5 学生的计算可能会出现如下两种情况: 3分钟后展示交流 首先让第一种情况的学生板演竖式,说一说怎么得出了“312”这个结果的? 学生可能会说:4加8得12,在个位上写2,在十位上写1,1加2得3,在最前面写上3。 师:大家觉得这样算对不对?你觉得哪儿不对?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可能会说出如下意见: ①这样结果就成了三百一十二了,结果应该是42。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及验算说课稿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及验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课本37页例1的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例2的进一次位之后才安排学习的内容,教材这样安排降低了难度,使学生一步一步的上台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这个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掌握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但是在实际的计算中却很容易出错,所以,教材要求学生学习验算。 二、说学生: 学生学习了不连续进位加法后再来学习连续进位加法,计算的方法和算理很容易迁移类推过来。但是由于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虽然算理不难理解但是计算时还是很容易出错,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率,一方面要提醒学生计算时要细心,另一方面要学生学会自己检查——学会验算。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 四、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理解,结合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体验归纳概括的方法与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说教法 教法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自主探索教学法 2.合作交流教学法 六、说学法: 新课标中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基于这样的理念,我确定了以下的学习方法: 1.自主观察思考、 2.合作交流法、 3.自主归纳法 七、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观察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师小结:要知道二(1)班和二(3)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必须先知道什么? 生: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人? 师:该怎么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36+35= 师:都认为应该用加法,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算式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师:36+35到底等于多少呢?你能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提示:可以借助学具来帮忙,也可以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请同学们独立思考,有结果了之后,再在小组中交流你的方法,互相比较一下,你们的方法有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比比谁的方法更有道理。 2、全班汇报,交流算法 方法(1):摆小棒。 生:我先在上面摆了36根小棒,又在下面摆了35根小棒,然后从35根小棒中的5根中拿出4根和36根中的6根小棒凑成10根,也就是1捆,这样一共有7捆,再加上5根中剩下的1根就是71根。(教师适时板贴并重点演示,圈画捆成一捆小棒的过程) 师:像这样单根的放在一起,成捆的放在一起,之前我们学过。今天,我们遇到了新问题,也是用这个道理来解决的,只有一点和以前不同,你发现了吗? 生:单根的能凑成十了,凑成的一捆就和成捆的加起来。再加上剩下的单根。 师小结:小棒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这种方法计算有什么好处? (摆一摆,捆一捆,数一数,算一算,看起来又清楚又明白。)方法(2):拨计数器。 生:我先在计数器上拨36,再拨35,(十位上拨3,个位上拨5)个

两位数进位加法练习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 1001第组道66+16=49+28= 65+19=39+33= 38+47=32+28= 77+18=17+57= 69+31=26+16= 35+46=57+43= 44+27=34+36= 37+43=78+19= 36+39=63+28= 44+29=23+77= 14+86=29+33= 59+39=36+16= 26+57=64+29=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36+36=13+47= 38+39=61+19= 29+39=67+26= 54+39=34+16= 18+4321+79= 37+34=29+31= 49+22=35+36= 74+19=33+39=

17+83=69+28= 19+49=28+54= 79+11=36+46= 29+57=75+17= 27+73=19+47= 79+13=34+46= 66+19=28+39=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68+26=58+39= 35+16=19+43= 36+34=63+27= 75+19=32+39= 29+37=42+29= 14+49=26+54= 55+39=73+17= 67+29=18+47= 37+39=69+19= 51+39=69+27= 48+32=28+57= 79+19=24+37= 47+29=39+36= 12+49=84+16= 29+54=19+4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79+17=68+29= 58+34=38+36= 82+18=78+13= 46+36=81+19= 72+19=39+39= 64+28=46+29= 13+49=67+23= 第2组100道 37+19=16+49= 28+57=23+58= 33+57=23+18= 18+65=58+36= 25+46=13+47= 67+16=38+36= 38+13=42+3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7+33=19+59= 39+39=34+48= 17+34=54+18= 13+49=16+54= 33+37=36+45= 21+79=55+26= 57+33=18+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