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_大学_中国近代史_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概述》课件

第二章: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前的背景
辛亥革命前清朝的政治、经济 和社会状况。
辛亥革命爆发及其影响
辛亥革命爆发过程及其对中国 社会的深远影响。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发展
中华民国的建立及其后续政治 和社会变革。
第三章:旧中国的社会变革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女性解放运动与共产主义思潮传入
第五章: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
1 新中国的建立和核
心领导人特点
新中国的成立过程和毛 泽东等核心领导人的特 点。
2 社会主义建设和文
化大革命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和文化大革命的发展。
3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 容和特点,以及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总结
近代中国的历程和特点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历程和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特点。
旧中国女性解放运动和共产主义思潮的传统与发展。
军阀混战和民族统一运动
军阀混战和中国民族统一运动的历史背景和进展。
第四章:第二次国共合作与国共内战1第二次Fra bibliotek共合作的发起和背景
国共合作的原因和背景,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2
抗战期间的国共关系
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的变化和演变。
3
国共内战的爆发和结束
国共内战的主要战役和胜利,中国共产党的崛起。
《中国近代史概述》PPT 课件
欢迎来到《中国近代史概述》PPT课件!通过本次演示,我们将带您回顾中 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深入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第一章:近代启蒙运动
1
导论
近代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入与影响。
近代启蒙思想的传入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 (共14张PPT)-课件

1、 了解和掌握有关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 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 知识。 2、 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 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 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 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 进取意识。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镇南关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分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成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绩 ,
八
分
方
法
。
愿
全
天
下
所
有
父
母
我们,还在路上……
4、黄花岗起义 (二)武昌起义 时间、地点、人物、结果、意义
1、领导黄花岗起义的革命者是( D )
A.秋瑾
B.徐锡麟
C.邹容
D.黄兴
2.武昌起义的主力是( C
A.工人
C.湖北新军
) B.学生 D.农民
3.下列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
的是( C )
A.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 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
第9课 辛亥革命
•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到了这一天,许 多人都会种下各种树苗,也会说着同样的 一句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国为什 么要把植树节定在这一天呢?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镇南关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分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成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绩 ,
八
分
方
法
。
愿
全
天
下
所
有
父
母
我们,还在路上……
4、黄花岗起义 (二)武昌起义 时间、地点、人物、结果、意义
1、领导黄花岗起义的革命者是( D )
A.秋瑾
B.徐锡麟
C.邹容
D.黄兴
2.武昌起义的主力是( C
A.工人
C.湖北新军
) B.学生 D.农民
3.下列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
的是( C )
A.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 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
第9课 辛亥革命
•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到了这一天,许 多人都会种下各种树苗,也会说着同样的 一句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国为什 么要把植树节定在这一天呢?
《辛亥革命》ppt课件(优秀版)

举权和____责__任_内__阁_;⑤确立行政议、会立法、司
法__________的总政统 治体制;⑥实行
总理
__________制,内阁总理由______的多数党
产生;⑦总理可以驳回______的意见;总统
颁布命令须由______副署才能生效。
• (3)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史第上一_部_______资产阶 级性质的封民建主专制宪法,具有反__________制度 的意义。
• 2.爆发
•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新内军工__程_营___________ 的革命党楚人望率台先起义,攻占________军械库。 经过一夜激武战汉,革命军占领武昌。12日,占 领______三镇。
• 思考1 为什么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 【答案提示】因为:(1)同盟会的成立,有了 公认的领袖孙中山。
驱檀除香鞑虏山,建恢立复中第华一,个创革立合命众团政体府 ,其入会誓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
• (5)政党基础——中国同盟会成立:①时间、地
1点905:________年8月东京,日本________。②纲领: 恢“复驱中华除鞑虏,____平_均__地_权__,创立民国,孙中山 __________”。③领导:________民为报总理, 黄《_资_产兴____阶为__级__执__革__命行》全政部。国党庶⑤性务性的。质统:④一第中机的一国关个 同刊盟物会:是近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3课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 1.背景 • (1)物质基础:《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廷
新被政迫打出预“备_立__宪___”和“__________”的幌子, 资进本主行义改革,客观上资促产进阶级了民_主__革_命______的发展,
大学中国近现代史ppt课件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4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 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 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 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 到了。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 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 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 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 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 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 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 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16
本节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精选PPT课件
17
精选PPT课件
7
2、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时间:
概况: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五色旗 南京 公 历,民国纪年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精中选P华PT课民件 国临时大总统
8
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员 临时总统:孙中山 外交部长:王宠惠 陆军总长:黄兴 参谋本部总长:黄兴 教育总长:蔡元培 秘书处秘书长:胡汉民 法制局长:宋教仁
级自由平等
三权分
临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立
时 约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法 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特点 主权在民、精选三PPT课权件 分立、责任内阁制10
4、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任命
清政府
袁世凯
军政 事治 进讹 攻诈
革命党人
施压
支持 帝国主义列强
威锁经立外 胁军济 交
精选PPT课件
13
历史意义
革命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功绩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PPT_大学_中国近代史_课件

【民族主义】方面: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 清政府的统治。 【民权主义】方面:要不要推翻帝制,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方面:要不要平均地权,实行 社会革命。
当时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真正懂得民主 共和的内容,但通过论战,反满——革 命——建立共和国,这在人们的心目中 已经成为同一链条上紧密相联的几个环 节,极大地推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唯代革 一中命 出国是 路的近
动 漫 第 一 小 组
141
革命是近代中国的唯一出路的原因
封建势力是中国最腐朽最顽固最反动的势力, 因此不能救中国 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根本革命目标,也不 能救中国 官僚资本主义具有先天的软弱性和革命不彻 底性,不能救中国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因此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救中国
(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 命政党的建立
1.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2.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1.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留学热潮
20世纪前10年留学生人数超过2万,90%为留 日学生,1906年在日留学生达到近万名。
新式学堂
1909年,全国设立各级学校6万所,其中大 学、专科高校及各级师范学校达540所级革命团体简表
成立时 间
名称
兴中会
主要成员
华侨和会党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宋 教仁 蔡元培
1894
1904年
华兴会 留学生和学界
1904年
光复会 留学生和学界
孙中山(1866- 1925),名文,字逸 仙。出生于广东香山。 伟大的中国资产阶级 革命的先行者,被称 为“中华民国国父”。
三、武昌起义与民国的成立
1.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能首先在武昌发生,有着复杂 的原因: 第一,湖北的经济近代化发展较快,资 产阶级力量较大。 第二,湖北革命党人的工作比较扎实。 第三,湖北革命党人对起义的部署比较 周密。
历史课件辛亥革命PPT模板

为什么辛亥革命首义在武昌
• 首先是敲响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革命军攻克总督府, 占领武昌,消灭清军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 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 燎原烈火,沉重打击了清政府,致使1912年2月清帝被迫 退位,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君主专制 统治。
武昌首义
熊秉坤---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于中和门附 近的楚望台军械所,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缴获步枪数万支,炮数十门,子弹数 十万发,为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 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
辛亥革命
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次革命
目 录
CONTENTS
第一章节 背景 第二章节 过程 结果 பைடு நூலகம்三章节
第四章节 意义 第五章节 影响 总结 第六章节
清朝衰落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 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 。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 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 立地位 。
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武力讨伐袁世凯,但被袁击败。 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经国会选举,正式当选中华民国总统。袁就职之 后,坚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断绝了一些革命党人分省独立的企图。 同时袁积极与列国交涉,保全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156] 。但是袁 世凯1915年废共和称帝,遭到反对,引发护国战争,旋即宣布取消帝制。 中国进入军阀割据的时期。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死,黎元洪继任大总 统。孙中山则在广州多次组织护法政府(即“三次革命”),中国出现南 北分治局面。
中国近代史概论PPT课件

答案是:
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19世纪40-60年代)
三 个 阶 段
大事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60年代-20世纪初) 大事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
(20世纪初-1919年)
大事记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签订《南京条约》、 《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
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
Over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 国 近 代 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 到1919年五四运动)
进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1919年五四运动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进入
关于旧民主主义时期:
一、 本时期中国是什么性质的社会 ?
二、 本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三、 本时期可分为几个阶段 ?
答案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由于无产阶级参与其中所以“五四 运动”成为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开始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队伍壮大,共产主义 小组成立之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终于成立!
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发动反 革命政变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由农村 包围城市的道路!
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 争的完全胜利!
主 要 事 件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签订《天津 条约》和《北京条约》等)
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861年 1861年
1883年-1885年 1894年-1895年 19世纪末
1898年 1898年-1900年 1900年
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课件(40张PPT).ppt

辛亥革命
知识导航
目录
01.辛亥革命概念 03.辛亥革命过程
02.辛亥革命背景 04.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一、辛亥革命的概念
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
广义 上辛亥革 命指自 19 世纪末(一般 从 1894年兴中会成迄辛亥年成功 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1905年7月 地点:东京 人员:孙中山、黄兴、 陈天华等70余人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辛亥革命
革命党反清运动
广州黄花岗起义
199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于伦培、林觉民 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 72烈士墓。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
狭 义
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 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二、辛亥革命的背景
辛亥革命
清朝的衰落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 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 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 。鸦片战争 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国社会发 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 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过程
4.结局
(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 (2)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统,革命失败。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性质: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01年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清政府已经完全放弃了去反抗,而国内 要求变革呼声日渐高涨。为摆脱困境, 清政府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如:设立商 部,建立新军等。
• 迫于内外压力,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 《钦定宪法大纲》直到了一个效仿日本 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9年的 预备立宪期限。
4
• 但是清政府的行动没能挽救自 己,主要原因在于,他的根本 目的是延续其反动统治,加强 皇权。
24
局限性:
(1)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问题 ; (2)对民主共和缺乏真正的了解; (3)虽然提出了民生主义的具体方案, 但是根本无从实行 。
25
三民主义的意义
• 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比较 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纲领,她的提出,对推 动革命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 极的影响
1.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2.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9
1.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留学热潮
20世纪前10年留学生人数超过2万,90%为留 日学生,1906年在日留学生达到近万名。
新式学堂
1909年,全国设立各级学校6万所,其中大学、 专科高校及各级师范学校达540所。
近代知识分子的特点:
思想活跃、富于激情,易接受新事物、新知识, 接受了更多的西方政治思想,对世界大势与国内 民族危机有更敏锐的认识,大多具有强烈的爱国 心。这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 组织上的准备。
1
概念届定
辛亥革命的定义与争议
狭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到1912年元旦孙中
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间两个半月的事。这个狭 义的用法曾为许多中西专著所采纳 。
广义:包括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它的影响,即包括清末民初中
国革命运动的全部过程 。
关于辛亥革命起点的争论:
四年甲午战争以后,孙中山于是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在檀 香山所成立的兴中会。1894年也就是中国近代革命运动的起 点。
10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的代表人物
11
“苏报案”
“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 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人之羁 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 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 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 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 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 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
——邹容《革命军》
•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方法是“核定天下地价,照价收
税。照价收买。涨价归公。”其目的是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 富分化和对立,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22
• 民族主义:民族革命
前提
•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
核心
•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
补充
23
三民主义学说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进步性:
(1) 民族主义极大地激励了全国 人民反对满清统治的热情; (2)民权主义解决了中国资产阶 级革命的政体问题,顺应了中国社 会的发展趋势; (3)民生主义对鼓舞民心起到一 定作用
5
以上事实表明,清政府已陷入无 法挽救的地步,革命已经如箭在 弦上,一触即发。这一点在华的 外国人也察觉了。一场革命就这 样爆发了。
6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础和骨干力量
• 基础:1895年1911年间,新建立的 资本主义企业过万元的就达800家,资 本额超过1.6亿,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 业数量曾多,规模的扩大,为冲破帝 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 主义,这就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 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
•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主要任务是以革命
手段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实行民族革 命。
•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其目的是要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三民主义的核心,特点: 认为君主专制制度是恶劣政治之根本;民国建立后国民均有平等 参政的权利;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并行)
14
(1)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及兴中会的建立 17岁时的孙中山 孙中山在檀香山断发立志
15
1. 兴中会
1894年,孙中山在 檀香山成立。是中国第 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宗旨是“驱除鞑虏, 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 府”
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16
2.华兴会(湖南)
1904年 成立于湖南, 以“同心扑 满、当面算 清”为口号。
17
3.光复会(上海)
18
4.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的成立
19
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 党成立
1. 组织:它突破了原来地域性的限制,与为一个全国 性的政党;富于政治敏感,能够广泛地发动革命 宣传和组织;它有自上而下的全国统一的领导机 构,中央成立总部,国内外各地设立支部,这样 革命派就有了自己的战斗核心。
12
2.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同盟会成立前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简表
成立时 间
1894
1904年
1904年
名称 主要成员 兴中会 华侨和会党 华兴会 留学生和学界 光复会 留学生和学界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宋
教仁 蔡元培
13
孙中山 (1866- 1925),名文, 字逸仙。出生于 广东香山。伟大 的中国资产阶级 革命的先行者, 被称为“中华民 国国父”。
7
• 骨干力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 是一批资产阶级的知识份子,这个 群体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以及20世 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的措 施有关。他们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 主义的思想文化,他们对民主危机 有更敏锐的认识。这些知识份子就 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8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政党 的建立
2. 纲领:统一的革命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同盟会成员共同奋 斗的目标。
3. 领袖:它有全国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孙中山。
20
民报及其发刊词
21
三民主义学说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概括 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
2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了中 国的很多地区,为对外支付巨额赔款 的,清政府加重各种旧税,各级官吏 还中饱私囊,导致民怨沸腾,社会矛 盾进一步激化,
• 而在1902到1911年间,发生1300多 起民变,这进一步说明人民群众已经 不能照旧生活活下去了,
3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破产
• 迫于内外压力,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 《钦定宪法大纲》直到了一个效仿日本 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9年的 预备立宪期限。
4
• 但是清政府的行动没能挽救自 己,主要原因在于,他的根本 目的是延续其反动统治,加强 皇权。
24
局限性:
(1)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问题 ; (2)对民主共和缺乏真正的了解; (3)虽然提出了民生主义的具体方案, 但是根本无从实行 。
25
三民主义的意义
• 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比较 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纲领,她的提出,对推 动革命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 极的影响
1.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2.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9
1.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留学热潮
20世纪前10年留学生人数超过2万,90%为留 日学生,1906年在日留学生达到近万名。
新式学堂
1909年,全国设立各级学校6万所,其中大学、 专科高校及各级师范学校达540所。
近代知识分子的特点:
思想活跃、富于激情,易接受新事物、新知识, 接受了更多的西方政治思想,对世界大势与国内 民族危机有更敏锐的认识,大多具有强烈的爱国 心。这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 组织上的准备。
1
概念届定
辛亥革命的定义与争议
狭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到1912年元旦孙中
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间两个半月的事。这个狭 义的用法曾为许多中西专著所采纳 。
广义:包括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它的影响,即包括清末民初中
国革命运动的全部过程 。
关于辛亥革命起点的争论:
四年甲午战争以后,孙中山于是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在檀 香山所成立的兴中会。1894年也就是中国近代革命运动的起 点。
10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的代表人物
11
“苏报案”
“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 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人之羁 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 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 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 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 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 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
——邹容《革命军》
•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方法是“核定天下地价,照价收
税。照价收买。涨价归公。”其目的是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 富分化和对立,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22
• 民族主义:民族革命
前提
•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
核心
•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
补充
23
三民主义学说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进步性:
(1) 民族主义极大地激励了全国 人民反对满清统治的热情; (2)民权主义解决了中国资产阶 级革命的政体问题,顺应了中国社 会的发展趋势; (3)民生主义对鼓舞民心起到一 定作用
5
以上事实表明,清政府已陷入无 法挽救的地步,革命已经如箭在 弦上,一触即发。这一点在华的 外国人也察觉了。一场革命就这 样爆发了。
6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础和骨干力量
• 基础:1895年1911年间,新建立的 资本主义企业过万元的就达800家,资 本额超过1.6亿,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 业数量曾多,规模的扩大,为冲破帝 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 主义,这就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 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
•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主要任务是以革命
手段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实行民族革 命。
•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其目的是要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三民主义的核心,特点: 认为君主专制制度是恶劣政治之根本;民国建立后国民均有平等 参政的权利;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并行)
14
(1)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及兴中会的建立 17岁时的孙中山 孙中山在檀香山断发立志
15
1. 兴中会
1894年,孙中山在 檀香山成立。是中国第 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宗旨是“驱除鞑虏, 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 府”
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16
2.华兴会(湖南)
1904年 成立于湖南, 以“同心扑 满、当面算 清”为口号。
17
3.光复会(上海)
18
4.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的成立
19
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 党成立
1. 组织:它突破了原来地域性的限制,与为一个全国 性的政党;富于政治敏感,能够广泛地发动革命 宣传和组织;它有自上而下的全国统一的领导机 构,中央成立总部,国内外各地设立支部,这样 革命派就有了自己的战斗核心。
12
2.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同盟会成立前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简表
成立时 间
1894
1904年
1904年
名称 主要成员 兴中会 华侨和会党 华兴会 留学生和学界 光复会 留学生和学界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宋
教仁 蔡元培
13
孙中山 (1866- 1925),名文, 字逸仙。出生于 广东香山。伟大 的中国资产阶级 革命的先行者, 被称为“中华民 国国父”。
7
• 骨干力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 是一批资产阶级的知识份子,这个 群体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以及20世 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的措 施有关。他们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 主义的思想文化,他们对民主危机 有更敏锐的认识。这些知识份子就 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8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政党 的建立
2. 纲领:统一的革命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同盟会成员共同奋 斗的目标。
3. 领袖:它有全国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孙中山。
20
民报及其发刊词
21
三民主义学说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概括 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
2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了中 国的很多地区,为对外支付巨额赔款 的,清政府加重各种旧税,各级官吏 还中饱私囊,导致民怨沸腾,社会矛 盾进一步激化,
• 而在1902到1911年间,发生1300多 起民变,这进一步说明人民群众已经 不能照旧生活活下去了,
3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