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NCEIII核磁共振谱仪操作规程
核磁共振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定义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通过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共振产生的信号进行重建成像。
它是医学影像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科研和工业检测等领域。
二、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1)确保核磁共振设备正常运行,检查设备是否具备正常使用条件。
(2)检查患者是否具备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适应症,如患者体内有无金属植入物、是否有幽闭恐惧症等。
(3)向患者详细讲解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2. 患者准备(1)患者进入检查室前,请将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放置在指定位置,如手机、手表、硬币等。
(2)患者进入检查床,按照操作者的指示进行体位摆放,确保身体固定。
(3)患者戴上耳塞,以降低磁场噪声。
3. 操作步骤(1)启动核磁共振设备,预热至工作温度。
(2)操作者通过计算机控制台输入检查参数,如扫描序列、层厚、矩阵等。
(3)启动射频脉冲,激发被检部位的氢核产生共振。
(4)启动梯度线圈,产生梯度场,对被检部位进行空间编码。
(5)采集射频信号,送至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6)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重建,生成最终影像。
4. 注意事项(1)确保患者身体固定,避免因体位移动导致图像质量下降。
(2)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3)检查过程中,操作者应保持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
(4)检查结束后,操作者需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保持设备卫生。
(5)检查数据应及时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三、维护与保养1. 定期对核磁共振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操作者需定期参加设备操作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3. 设备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人为损坏。
4. 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上报并采取维修措施。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者需具备核磁共振设备操作资质,方可进行操作。
2. 操作者应熟悉核磁共振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及患者安全。
3. 检查过程中,操作者需密切关注患者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核磁共振流程

核磁共振流程
首先,进行核磁共振实验前,我们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的准备包括样品的制备和处理,通常需要将样品溶解在特定的溶剂中,并且保证样品的纯度和浓度达到实验要求。
在样品准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空气和水分的污染,以及避免样品的结晶和沉淀。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核磁共振仪进行调试和校准。
核磁共振仪是一种非常精密的仪器,需要进行严格的校准和调试,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调试和校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稳定性和灵敏度,以及各项参数的设置和检查。
然后,进行核磁共振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核磁共振参数,如脉冲序列、扫描参数等。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保证样品处于恒温状态,并且避免外界干扰和振动。
实验结束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核磁共振谱图和相关的实验结果。
最后,进行实验数据的解释和应用。
通过对核磁共振谱图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样品的结构信息和性质参数,进而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应用。
在数据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实验
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及与其他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的比较和
验证。
总之,核磁共振流程包括样品准备、仪器调试和校准、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解释和应用等一系列步骤。
在进行核磁
共振实验时,需要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并且注意实验的细节和技巧,以保证实验的成功和结果的可靠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核磁共振
流程有所帮助。
核磁操作指南.

删除所有标定的峰值
保存并退出
不保存并退出4.
积分:点击积分图标“
”
,进入积分界面
对某一特定峰进行积分
积分面积拆分
保存并退出
不保存退出
五、画图及谱图的输出
在命令行输入“
plot ”或点击图标
进入作图界面
超导核磁共振操作指南(Bruker AVANCEIII 400 MHz)选定区域对插入的谱图放大某一区域插入谱图具体步骤:插入标题1.点击图标,在谱图上点击鼠标右键,出一对话框可以看到有一系列的参数。点击Eidt,出现另一对话框,用于限定谱图的显示范围,峰值、积分值的显示以及修改坐标轴的位置、颜色等。点击1D/2D-Edit,出现一对话框,此对话框主要用来调整谱图,提高谱图的质量2.如果需要把谱图的局部放大,点击,在谱图比较空的区域按住鼠标左键拖拽。可以看到另一个谱图,然后点击,对所要放大的区域截取。结合5.1操作,调整放大的谱图。3.谱图的输出(1)点击主界面菜单栏的“file”下的子菜单“eport”,跳出一对话框,保存谱图(PDF或第6页共7页
场,待锁场完场后进行下步操作。
5. “ atma ”回车,进行探头匹配调谐。
6. “ edte ”回车,设置气流在温度不超过313K ;点击set max,调节max power为probe heater后的off ,使其变为on ,打开控温。实验温度超过313K时需通入氮气。一般一维谱不用控温,二维谱常用。
11. “ rga ”回车,自动增益。
12. “ zg ”回车,开始采样。
13. “ ef ”回车,进行傅立叶变换。
14. “ apk ”回车,自动相位校正
15.实验完毕后,脱锁、停止旋转
(1输入“ lock off ”命令,停止锁场。
AVANCEIII核磁共振谱仪操作规程

5 .33 1 0.30
32.5 7 0.50
14.1 0 1 3.23 19.72
4.2 5
ppm
0
1
2
3
4
5
6
7
8
9
H1 solvent:aectone C4mimPF6 2004.12.13 T1 X=0.05 good
TMS
8.8 77
7.704 7.64 7
4.350 4.3 32 4 .314 4.026
3 盖上样品管,轻轻摇动,使其溶解;
4 将样品管插入转子中,用定深量筒控制样品管的高度。(切 勿过深)
二、 样品测试
1 进样 将样品管(注意:仔细检查样品管是否完整无损) 插入
转子, 并在转子中定好位置(使溶液正中位于5MM标线的中 心)。注 意:由于有些样品管不够规范,如果有的样品管颈过 细,插入转子后松动,请在样品管与转子的连接处(上端)贴 一个小的胶纸,防止样品管落入核磁样品室内破碎。
“tr”:采样过程中 保存FID,采样 继续
“stop”:停止采样, 不保存FID
zg
6 取样
采样完成后,在命令框中输入命令EJ(回车)弹出样品,等样品弹 出后,取出转子,更换样品或取出样品,然后在输入命令IJ(回车)关 闭气流(更换样品则换好样品后,按前面3的步骤开始操作)
三、数据处理 对原始数据(FID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相位校正、标峰 和积分等。
第一部分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核磁共振仪器结构简介 第三部分核磁共振实验操作
第一部分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一、核磁共振 是一种物理现象,一种用来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
及物理特性的光谱学方法.将磁性原子核放入强磁场 后,用适宜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它们会吸收能量,发 生原子核能级跃迁,同时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得到核 磁共振。
核磁共振操作流程

核磁共振操纵之杨若古兰创作日常保护1做样品前必须先履行cf命令2调磁场3D两到三周做一次3定期看内外两个电表,恪守核磁室的规定4待完美基本操纵流程1.每次开机后的基本操纵打开空气紧缩机↓运转程序,命令栏输入ii(检查仪器硬件)↓显示finished则硬件无故障,若命令过不去,输入ii restart命令↓命令栏输入“cf”↓弹出对话框中输入bruker,点击OK ↓点击Edit↓点击Next ↓再点击Next↓顺次点击Save、Restore、Next ↓点击Save,点击Next↓点击finished2. 3D匀场配样(用H2O+D2O调磁场)用量液器调橡皮套合适地位↓按下BSMS盒子上的↓样品连同橡皮套放入,盖上盖子↓按下BSMS盒子上的“Down”显示绿色则样品放好了↓点击Lock,点击H2O+D2O,点击OK↓命令栏显示finished后,输入“topshim空格gui”↓点击3D,点击Start↓输入“tr回车atp”↓点击Final Test/Accepture↓输入“sinocal”↓点击Close,点击Wsh,点击Write (替代或添加一组,时间为名)↓点击Close,点击Rsh,点击Read ↓退出ATP main screen↓点击Exit (3D调磁场结束)4. 测试基本流程(C谱和氢谱)配样,用量液器调橡皮套合适地位↓按下BSMS盒子上的↓样品连同橡皮套放入,盖上盖子↓按下BSMS盒子上的“Down”显示绿色则样品放好了↓输入“edc”↓填写【NAME】,【EXPNO】点窜尾数氢谱为0碳谱为1;点击【Solvent】下拉三角选择溶剂↓输入Lock↓输入“atma”(主动调谐)氢谱调谐一次,碳谱两次↓输入“topshim”(三维匀场)↓输入“rga”(计算增益)↓输入命令“zg”(开始实验)↓输入“efp”(傅里叶变换及相位转换处理)↓输入“apk”(主动相位校订)。
磁共振成像仪操作规程

磁共振成像仪操作规程一、引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的高清影像,常被用于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磁共振成像仪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设备准备1. 确保磁共振成像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没有故障和安全隐患。
2. 检查磁共振成像仪的磁场强度和扫描模式是否符合所需扫描要求。
3. 验证磁共振成像仪的冷却系统和电源供应是否正常,以确保稳定运行。
三、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a. 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了解其病史和身体状况。
b. 询问患者是否有禁忌症,如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物等,并告知相关风险和注意事项。
c. 帮助患者更换合适的服装,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首饰、手表等。
d. 将患者轻松地安排在磁共振成像仪的操作区域内。
2. 操作流程a. 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扫描模式和参数,确保正确获取所需图像。
b. 准确标定患者的扫描区域,并告知患者保持不动,以避免图像模糊。
c. 启动磁共振成像仪,确保各项参数和仪器状态正常。
d. 告知患者各个扫描阶段的持续时间和呼吸指令,确保患者能够配合完成操作。
e.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其安全和舒适,如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扫描。
f. 保存获取的图像数据,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图像处理和分析。
g. 关闭磁共振成像仪,做好设备维护和清洁工作。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磁共振成像仪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标准程序操作。
2. 禁止将含有金属物质的物品靠近磁共振成像仪,以免引发严重的事故。
3. 禁止带有心脏起搏器等禁忌物品的患者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
4. 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时,操作者和患者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包括试验台固定和耳塞等。
5. 在急救设备和火灾隐患提示牌等应急设施应低势地点放置,并确保其易于取用。
五、设备维护与质量控制1. 定期对磁共振成像仪进行维护和巡检,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医用核磁共振仪器操作规程

医用核磁共振仪器操作规程一、前言医用核磁共振仪器是一种重要的医学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领域。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保证医用核磁共振仪器的正常运行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医用核磁共振仪器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准备工作1.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证书。
2. 操作前需检查设备及配件是否完好,确保无损坏。
3. 保持操作环境清洁整洁,确保操作台面干净无杂物。
三、操作步骤1. 打开电源,启动核磁共振设备,并等待系统自检完成。
2. 根据患者的病历信息和医嘱,设置扫描参数和扫描范围。
3. 协助患者正确躺倒在扫描床上,并固定好位置。
4. 进行扫描前的校准工作,保证扫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启动扫描程序,注意观察扫描过程中的情况,确保图像清晰。
6. 扫描结束后,关闭设备,打印或保存扫描结果,并通知医生进行诊断。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
2.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专注,严禁操作人员离开操作台。
3. 禁止患者患者携带金属物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以免造成伤害。
4. 对于急救设备和药品应随时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五、维护保养1.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2. 每天使用后及时清洁设备,避免灰尘积聚和污染。
3. 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保证扫描准确无误。
六、结束语医用核磁共振仪器操作规程是确保核磁共振检查质量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遵守规程,正确操作设备,我们才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希望全体操作人员牢记规程,细心操作,共同维护医疗设备的安全与稳定。
愿医用核磁共振仪器为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核磁操作指南

超导核磁共振操作指南一、样品的制备1.液体样品用一次性滴管取一定量的液体(氢谱取1滴,碳谱取5-10滴),加入到一干净的样品管内,然后样品管倾斜一定的角度,取一支选好的氘代试剂加入到样品管中,轻轻振荡,混合均匀。
2.固体、粉末样品取一定量的样品(1H谱 5mg;13C谱 20mg),放入一干净的样品管内,然后样品管倾斜一定的角度,把氘代试剂加入到样品管中,轻轻的振荡样品管使样品充分溶解。
二、测试前的准备1. 打开空压机电源(电源开关向上推);2. 打开空压机的排气口;3. 取下磁体样品腔上端的盖子4. 将样品管插入转子中,然后用定深量筒控制样品管的高度。
这个步骤不能缺少,如果样品管插入的太长,有可能会损坏探头。
三、常规样品的测试(所有操作采用在命令行中输入命令完成)1. 双击桌面上的图标,进入topspin2.1主界面,调出最近做过的一张谱图。
2. 在命令行中输入“new”回车,跳出一窗口,建立一个新的实验, NAME、Solvent、Experiment等实验参数。
其中1H选proton;13C选C13CPD;13C定量谱选C13IG;13Cdept谱选择C13DEPT135)。
点击OK。
3.“ej”回车,打开气流,放入样品管;”ij”回车,关闭气流,样品管落入磁体底部。
4.“lock solvent(选用的溶剂)”回车,进行锁场,待锁场完场后进行下步操作。
5.“atma”回车,进行探头匹配调谐。
6.“edte”回车,设置气流在400l/h, 温度不超过313K;点击set max,调节max power为5%;点probe heater后的off,使其变为on,打开控温。
实验温度超过313K时需通入氮气。
一般一维谱不用控温,二维谱常用。
7. “ro”回车,设置20Hz;点start rotation。
启动样品的旋转,当样品的状态显示为,再进行下面的操作,氢谱一般不用旋转。
8.“ts”回车,进行自动匀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或偶 偶数
1,3,5 222
0
I
1 2
,1H
1
,
13C6 ,19F9 ,15N 7
I
3 2
,11B5
,
35Cl17
,
I
5 2
,17
O8
12C6 ,16O8 ,32S16
偶数
奇数
1,2,3……
I 1,2H1 ,14N 7 , I 3,10B5
无自旋,没有磁矩,不产生共振吸收
原子核可看作核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并象 陀螺一样自旋,有磁矩产生,是核磁共振研 究的主要对象。
(Acetone)、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氘代二甲基 甲酰胺(DMF)、氘代三氟醋酸(TFA)等。 选择时应考虑:溶解度 、溶剂信号对样品频谱的干扰、 粘滞性、成本、水含量
3.标准样品-用于定标
(1) 氢 谱
氘代氯仿、氘代二甲基亚砜、氘代丙酮等溶剂中,加入四 甲基硅烷 (CH3)4Si , 值为0ppm,缩写:TMS
500
125.7
600
150.9
五、傅里叶变换谱仪的工作原理: 磁化矢量、射频脉冲和FID信号
B
B0
0
M
RF 脉冲,覆盖了 很宽的频率范围。
M 接收器 Receiver
当相应频率的射频场(RF)脉冲照射时,宏观 磁化矢量将围绕着射频场作用的方向从Z-轴 转到X-Y平面上.由该平面上的检测线圈检测 出时间域的FID信号,再通过傅立叶变换得到 频率域的核磁共振谱图.
0 2
1H和13C在不同静磁场中的共振频率
B0[T]
1.41 1.88 2.11 2.35 4.70 5.67 7.05 9.40 11.74 14.09
共振频率 [MHz]
1H
13C
60
15.1
80
20.1
90
22.63
100
25.15
200
50.3
250
62.9
300
76.4
400
100.6
1.9 40 1 .921 1.902 1.3 94 1 .375 0.965 0.9 46 0 .928
0. 000
4.样品管 样品管使用应注意问题 (1)样品管必须保持干净,避免沾染灰尘或划伤。 (2)不能使用试管刷刷洗样品管 (3)新的样品管不一定是干净的 样品管的旋转: 可以提高分辨率; 缺陷是有旋转边带
p h I (I 1) I可以为0,1 ,1,3,2 等值2来自22代入上式得:
h I (I 1) 2
• 当I=0时,P=0,原子核没有自旋现象,只有I﹥0,原子核才有自旋 角动量和自旋现象
实践证明,核自旋与核的质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有关
质量数(a) 原子序数(Z)自旋量子(I)
例子
奇数 偶数
5 .33 1 0.30
32.5 7 0.50
14.1 0 1 3.23 19.72
4.2 5
ppm
0
1
2
3
4
5
6
7
8
9
H1 solvent:aectone C4mimPF6 2004.12.13 T1 X=0.05 good
TMS
8.8 77
7.704 7.64 7
4.350 4.3 32 4 .314 4.026
本实验室谱仪不需旋转
样品管的清洗 (1)新样品管:丙酮清洗2-3次,50-60度干燥5h。 (2)用过的样品管: a:把样品管内的残留溶液倒入废液池; b:根据样品管使用的氘代试剂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溶剂 清洗3次;同时用超声波清洗机超声10min左右; c:用水清洗3次,然后再用乙醇清洗2-3次,最后使用丙 酮清洗3次; d:把清洗过的样品管,50-60oc干燥5h,即可使用。 e:如上述方法不能清洗干净,用无污染的浓硫酸浸泡 几个小时,再重复以上操作清洗。
FID信 号 S(t) FT
S()
第二部分核磁共振谱仪介绍——
400MHz AVANCEIII核磁共振谱仪
一、仪器的组成
磁体系统
机柜
磁体系统,
包括磁体, 探头、匀场 系统和前置 放大器 (HPPR)
二、NMR实验前的准备
1.样品
纯度高,不含有磁性物质,样品的完全溶解。
2.溶剂——氘代试剂 重水(D2O)、氘代氯仿(CDCl3)、氘代丙酮
重水:六甲基二硅醚(HMDC, 值为0.07ppm), 4,4-二甲基-4-硅代戊磺酸钠(DSS, 水溶性,作为极性化合 物的内标,但三个CH2的 值为0.5~3.0ppm,对样品信号有影 响)
(2)磷谱
85%磷酸作为内标, 值为0ppm。 (3)氟谱
化C学FC位l3移作定为位内-标78,.5ppm值为0ppm。通常用三氟乙酸作为内标
利用核磁共振光谱进行结构测定,定性与定量分 析的方法称为核磁共振波谱法。简称 NMR
二、核磁共振的应用领域
1.化学结构鉴定:天然产物化学、有机合成化学 2.动态过程的研究:反应动力学、研究平衡过程(化
学平衡或构象平衡) 3.三维结构研究:蛋白质、 DNA/DNA 复合物、多糖 4.药物设计:NMR研究构效关系
这类原子核的核电荷分布可看作一个椭圆 体,电荷分布不均匀,共振吸收复杂,研究 应用较少;
静磁场下原子核的磁性
无静磁场
静磁场B0存在时
△E与外磁场强度成正比, B0越大,能级分裂越大, △E越大
四、核磁共振的条件
如果以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处于磁场B0中的核,且 射频频率恰好满足下列关系时:
h =ΔE ΔE=γh B0/2π (核磁共振条件式)
第一部分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核磁共振仪器结构简介 第三部分核磁共振实验操作
第一部分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一、核磁共振 是一种物理现象,一种用来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
及物理特性的光谱学方法.将磁性原子核放入强磁场 后,用适宜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它们会吸收能量,发 生原子核能级跃迁,同时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得到核 磁共振。
三、操作软件
topspin2.1程序,用于整个核磁仪器的控制、实验数据的采 集和处理、分析等。
topspin2.1程序的窗口简介
命令行
工具栏
数
据
保 存
谱图显示区
区
实验状态显示窗口
第三部分实验操作指南
样品的准备 样品测试 数据的处理 数据的输出
三、原子核的磁性
原子核具有质量并带正电荷,大多数 核有自旋现象,在自旋时产生磁矩 ,磁矩的方向可用右手定则确定, 核磁矩和核自旋角动量P都是矢量, 方向相互平行,且磁矩随角动量的增 加成正比地增加 = P
—磁旋比,不同的核具有不同的磁 旋比,对某元素是定值。是磁性核的 一个特征常数
• 核的自旋角动量是量子化的,与核的自旋量子数I 的关系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