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验光仪的操作与运用全本
第十五章知识点: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程序

第十五章综合验光仪的操作程序〔operational procedure of phoropter〕前文分别单独述及综合验光仪的每种检测功能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步骤,而在实际屈光检查时须依据临床需要对上述各项检测进行取舍并有机串联。
本章节将常规的综合验光仪操作程序贯穿介绍,为言简意赅,兹略去全部图片和说明文字,假设有疑问请参阅前文各有关章节。
一、手动式综合验光仪的操作程序1.打算程序(1)开启电源开启电源总掣,检视接电。
(2)视孔试片回0 检视球镜试片读窗和柱镜试片读窗,使二者保持处于0位。
(3)调整被测眼高度升降座椅高度,使被测双眼的中点与视标板的坐标中点对齐,将验光盘置于被测眼前,使额托紧附被测者前额部。
(4)调整垂直平衡使视孔透镜的光学中心与被测双眼瞳孔中心垂直向对齐,通常使游标气泡居中。
(5)调整光心距使视孔透镜光学中心点与被测双眼瞳孔中心水平向对齐,记录双视孔透镜光心距。
(6)调整镜眼距在距离双侧镜眼距读窗20cm处观察双眼角膜前顶点的位置,旋动额托手轮,使双眼角膜的前顶点与长线刻度相切。
2.常规屈光检查程序(1)电脑自动验光仪检测采纳电脑自动验光仪测定被测双眼屈光数据,打印检测处方。
(2)视网膜检影检测双侧视孔投放R内置辅镜,在距离视孔67 cm处进行视网膜检影,先右后左,记录视网膜检影检查的屈光处方。
(3)预置客观验光数据对视网膜检影所测得的屈光处方数据结合电脑自动验光仪所测得的屈光处方数据或原有旧眼镜用焦度计测定的屈光处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客观验光所测得的球镜、柱镜及柱镜轴向试片组合预置于双侧视孔。
(4)远雾视1)投放0.3视力视标。
2)将双侧视孔的球镜焦量以-0.25D为梯度同步递减(远视以+0.25 D为梯度同步递增),每3~5 s递变一次,直至被测者感到0.3视标模糊为止。
3)嘱被测双眼注视投影视标3~5 min(5)散光盘检测1)遮盖左侧视孔。
2)将右侧柱镜试片焦度调整为0。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细则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细则综合验光仪常规操作单眼屈光检查一、测量瞳距(一)。
瞳距尺法:测量单眼远用瞳距,使用有鼻梁槽的瞳距尺。
1。
检查者面对被检者相同高度水平相坐,两人相距约40CM。
2.将瞳距尺放在被检者鼻梁上,使瞳距尺水平线与双眼内、外眦水平线平行。
3。
检查者将笔灯放在自己左眼正下方,正面照射被检者右眼,避免直照被检者瞳孔,同样避免被检者注视笔灯。
4.让被检者右眼注视检查者左眼,检查者将被检者右眼角膜反光点与瞳距尺上刻度对齐。
5.读出读数,即为被检者右眼单眼远用瞳距。
6。
同样方法测出左眼单眼远用瞳距。
(二)自动瞳距仪:测量单眼远用和近用瞳距1.检查者面对被检者相同高度水平相坐.2.保持自动瞳距仪与被检者双眼内、外眦水平线平行。
3.将测量距离设置为所要测定的距离.4.被检者右眼注视自动瞳距仪内置视标,检查者左眼观察.5。
检查者推动瞳距刻度线到被检者角膜中心,刻度盘显示数据为右眼单眼瞳距.6.同样方法测出左眼单眼瞳距。
二、客观检影1。
让被检者前额靠在综合验光仪检眼头的额顶上,按照被检者的实际瞳距调整瞳距钮和镜眼距。
2.调整集合挚,置于看远位置,球柱镜归零.3。
调整水平仪旋钮,使其处于水平位置。
4。
双眼同时注视前方,(目的是双眼在检影时所用的调节最小),将功能片置于R镜片上。
5. 用视标定位仪调整视标,使视标与被检者视轴在同一水平线上。
6。
让被检者注视0。
1的C字视标。
7。
使用点状光检影镜或带状光检影镜对双眼分别进行67cm检影。
8。
用透镜和柱镜分别中和影动。
9.右眼检影结束后,进行左眼检影。
10.双眼检影结束后打开右眼,遮盖左眼,进行主观验光。
三、主观验光(一)。
检查客观验光的视力情况,并记录。
1.如果V A≥1.0做红、绿终点检查.2.如果V A<1。
0,调整球镜度数。
(二)。
第一次红、绿双色检查.1.红绿测试原理:利用眼屈光系统的色象差及单色光在眼内的折射角度不同,当被检者辩色力正常,视力最佳时,黄色光落在视网膜上,红色光等距离地聚焦于黄色光的后方,绿色光等距离地聚焦于黄色光的前方。
综合验光仪操作步骤

一、客观验光(使用电脑验光仪)1选择被检眼角膜顶点至验光仪物镜的距离,一般为12mm;2令被检者头部放在仪器头部支架上,不能偏斜、侧转或前倾后仰,由检查者操纵定位杆,调整测量焦距到像点聚焦最清晰为止,并使被测瞳孔放在中央位置3按测量钮(有自动测量的则无须按)进行测量,至少测三次;4打印显示测量结果。
二、主觉验光1.仪器的调整a.数据回零检视球镜和柱镜试片读窗,保持处于0位b.调整座椅高度升降座椅高度,使被测双眼的中点与视标板的坐标中点对齐c.调整水平调整旋扭,使游标气泡居中d.调整光心距使瞳孔中心在水平方向与视孔中心对齐e.调整顶点距离距读窗20cm处观察两眼角膜前顶点的位置,旋转额托手轮,使角膜的前顶点与长刻线相切2.置入数据依客观检查结果,置入相应数据,分别检查左右眼视力3.雾视法检查a. 根据客观度数进行雾视,投射单行0.3视标。
b. 双眼以-0.25D为梯度同步递减(远视以+0.25D为梯度同步递增),3~5秒递变一次,直至被测者感到0.3视标模糊为止。
c.嘱被测者双眼注视投射视标3~5分钟d.如又能看清0.3视标则继续加+0.25DS,然后双眼继续注视视标3~5分钟,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视标不再变清晰。
4.散光表检查a.遮盖左眼b.右眼去除散光、将球镜度逐步递增-0.25D(远视递减+0.25D),直至右眼看清0.6视标c.投射散光表视标d.嘱被检者指出最清晰的标线方向,根据30度法则确定散光轴位e.以-0.25D为梯度递增柱镜焦度,直至散光表各方向标线清晰度一致5.红绿视标检查a.投射0.8~1.0视标,嘱被检者右眼注视0.8视标,若不能分辨,则将球镜度逐步递增-0.25D (远视递减+0.25D),直至看清视标b.投射红绿视标,嘱被检者比较红色背景与绿色背景的亮度c. 红色背景亮,则逐步递增-0.25D(远视递减+0.25D),直至感觉红绿亮度一致6.交叉柱镜确定柱镜轴位a.投射斑点状视标b.将交叉柱镜置于右眼视孔前c.转动交叉柱镜外环,使手轮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d.嘱被检者注视斑点状视标3~5秒,注意视标的清晰度e.快速翻转交叉柱镜,比较翻转前后的清晰度f.若一样清晰证实轴向准确,若不一样清晰则轴向有误g.明确清晰的一面,柱镜轴向朝向交叉柱镜负散轴(红点)方向调整h.重复d-g,直至翻转交叉柱镜时,两面一样清楚7.交叉柱镜确定柱镜度数a.投射斑点状视标,b.转动交叉柱镜外环,使交叉柱镜红点或白点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c. 嘱被检者注视斑点状视标3~5秒,注意视标的清晰度d. 快速翻转交叉柱镜,比较翻转前后的清晰度e. 若一样清晰证实散光度数准确,若不一样清晰则散光度数有误f. 明确清晰的一面,若交叉柱镜近散轴向(红点)与柱镜轴向重合,则应增加-0.25DC,若交叉柱镜远散轴向(白点)与柱镜轴向重合,则应减低-0.25DC,(如柱镜度数需增加(降低)-0.50DC,球镜应先降低(增加)-0.25D)g. 重复c-f,直至翻转交叉柱镜时,两面一样清楚8.第二次红绿视标检查a. 投射红绿视标,嘱被检者比较红色背景与绿色背景的亮度b.若红色背景亮,则逐步递增-0.25D(远视递减+0.25D),若绿色背景亮,则逐步递减-0.25D (远视递加+0.25D),直至感觉红绿亮度一致9.确认最佳视力,最大正镜度a.找出最佳矫正视力b.近视降低-0.25DS(远视增加+0.25 DS),检查视力是否降低,如视力降低则不用降低-0.25DS(增加+0.25 DS)c.如视力不变则近视应降低-0.25DS(远视应增加+0.25 DS),重复直至出现视力降低10.双眼平衡检查a.同样的方法确定左眼的最佳视力b.用棱镜法或偏振片法调整双眼平衡棱镜法a) 投放斑点状视标b)将双侧旋转棱镜转到视孔位,旋动底向刻度盘,将0位置于水平向。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方法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方法
综合验光仪是一种常用于眼科检查的仪器,用于测量和记录眼睛的视力、屈光度、眼位等多个参数,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配镜或诊断。
下面是使用综合验光仪的一般操作方法:
1. 眼部准备:让患者坐在验光仪前,确保环境光线适中,考虑使用遮光帽或按下电脑屏幕翻转功能来减少环境干扰。
2. 让患者戴上合适的试镜架,确保舒适稳定。
3. 自动调节球镜度数(SPH):使用仪器上的球镜旋钮或者按键,调节到初始度数0.00 D。
4. 从远距离开始:调节球镜旋钮使图示的视觉图像清晰,确保图像没有模糊或重影。
5. 通过点击遥控器的按钮,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球镜的度数,将图像调至最清晰,记录下调节的度数。
6. 继续进行其他检查:例如柱镜度数(CYL)测量,通过调节柱镜旋钮直到图像变得最清晰,记录下柱镜度数。
7. 还可以进行其他测试,如调节眼位、近视点测试等。
8. 最后,根据测量结果,包括球镜、柱镜和轴位的数值,确认存储并打印相应的验光报告。
每个综合验光仪的具体操作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操作之前,最好阅读仪器的操作手册或接受相关培训。
同时,作为眼科专业仪器,建议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结果,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综合验光仪操作步骤

综合验光仪的验光流程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验光时,共分为两个主要步骤:仪器的调整、屈光检查,其中屈光检查包括单眼检查、双眼平衡。
1仪器调整在开启综合验光仪电源后,需进行以下调整:①调整垂直平衡手轮:使平衡标管(或平衡槽)中的气泡居中。
②调整光心距:旋动光心距手轮,将使用瞳距尺或瞳距仪测得的瞳距值输入。
③调整镜眼距:调整使被测眼的角膜前顶点和读窗内的最长线刚好相切,此时镜眼距为13.75mm。
如在观察时不够清楚,可在被检者颞侧用笔灯照射观察。
④集合掣:使集合掣停留在远用检测状态。
⑤归零:将球镜、柱镜光度归零,柱镜轴位放置90°方向,内置辅镜调整为0或0。
2屈光检查2.1置入客观度数将通过电脑验光仪或检影镜得到的客观检查光度置入综合验光仪。
由于综合验光仪中没有正柱镜,故客观检查如得到的是正柱镜,需通过“求和、变号、转轴”转换为负柱镜。
2.2单眼检查2.2.1雾视:放松眼睛调节置入客观度数后,检查被测者视力,如视力在0.6以上,则可以开始进行雾视;如未达到,则需使用内置辅镜的PH镜片进行检查是否可提升至0.6以上。
在满足雾视条件后,开始单眼雾视。
①先在右眼加+0.75DS,检查视力,使单眼视力达到0.2清楚,0.3模糊,如未达到,则继续每次追加正球镜0.25D至要求;②左眼步骤同右眼;③双眼同时打开,检测视力是否达到0.3清楚,0.4模糊,如未达到,可双眼每次同时追加0.25D至要求;④双眼达雾视标准后,请被检者在雾视光度情况下充分放松3~10分钟,以达到充分雾视的效果,结束后检查视力,如视力仍为0.3则雾视完成,如视力有提高,则重复③。
2.2.2散光表:初步确定散光的轴位及光度雾视结束后,开始单眼屈光检查,将右眼置入的客观度数中的散光光度去掉,然后逐步每次减去+0.25DS,使视力提升至0.7。
①请被检者观察散光盘,指出黑细而清晰标线的钟面读数。
②确定散光轴位:将清晰线所对应的较小数字乘以30,即为散光轴位。
综合验光仪验光操作方法及流程

综合验光仪验光操作方法及流程裸眼视力标准如下:1.0.1-0.5视标,需要全部辨认。
2.0.6-0.9视标,允许错一个。
3.1.0-1.5视标,允许错两个。
处方原则如下:1.青少年单眼1.0,双眼1.2.2.成年人单眼0.8,双眼1.0.3.老年人(看远)单眼0.6-0.8,双眼0.8-1.0.综合验光仪验光流程如下:1.电脑验光仪打出数据,先右后左,以下验光同样先右后左,测瞳距。
也可直接采用旧眼镜光度数据。
2.调整验光仪瞳距,置入低于验光仪50度的数据或高于原眼镜25度数据,双眼置于O位。
3.双眼雾视,投放0.3视标,双眼同时加+0.25至无法辨认。
4.单眼消雾视,左眼OC位,右眼O位,双眼去除散光度数,投放0.6视标,逐步加度数到能辨认0.6视标。
5.投放三行视标,询问顾客视标有无上弓下弯、歪斜、重影现象,上下再排视标间距是否一样,如有异常,需进一步排查散光。
6.投放射线散光视标,询问线条是否有深浅、粗细之分,颜色深的在几点钟方向X30就是大概轴位。
7.置入散光直至线条深浅粗细一样(散光度数不超过验光单度数)。
8.红绿视标平衡,(红加绿减),直至红绿等清。
9.投放圆点散光视标,精调散光轴位,手轮与轴位重合,翻转追红,进10退5,直到两面清晰度一样。
10.精调散光度数,P点和轴位重合,翻转两面比较清晰度,红加白减,散光+ - 50度球镜- + 25度,红加白减,散光+ - 50度球镜- + 25度,直至两面一样清晰或一样模糊为止。
11.相同方法检测左眼,将右眼置OC,左眼置O位测左眼。
12.双眼平衡测试:右眼置入135偏振片,左眼置入45偏振片,投放偏振视标,比较上下视标的清晰度,清晰的眼降低度数至等清,如果无法等清,让主导眼略清楚一些(也可用棱镜分离法)。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步骤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步骤1、归零1)球镜2)柱镜3)轴位(90)4)散光5)水平垂直2、置入度数3、双手置入电脑验光的度数包括散光轴位瞳距4、雾视(双眼同时)1)打开0.3视标双眼同时减负球镜度直至双眼同时看0.3视标模糊看3-5分钟如果中间看0.3视标清晰在减负球镜至0.3视标模糊。
始终维护0.3视标模糊状态3-5分钟。
5.去雾(单眼去雾)1)右眼视标打开0.6,右眼逐步增加负球镜,直至看清0.6视标。
6.看散光盘1)打开散光盘视标右眼看散光盘的线条是一样清还是其中一条较轻。
如一样清则没有散光其中一条较轻的小数乘30.如6与12 那条清则轴向是180度。
后以每-0.25D增加柱镜,知道每条线条一样清。
7.看红绿视标1)打开红绿视标先红后绿在红。
红清加负球镜绿清减负球镜,直至红绿一样清。
(红加绿减红为欠矫绿为过矫)8.交叉柱镜(精调散光的度数,轴位)先轴后度数1)、打开斑点视标,将交叉柱镜转至双眼视孔,使其手轮与镜片的轴向重合。
1面清调一次11面清调一次看一面清还是二面清如果两面一样清说明轴位正确如果其中一面清就追红点(散光小于1.00D的进十退五散光大于1.00D的进五退二)直至两面一样清。
2)调度数让P点与轴重合2).1 若清晰的一面为交叉柱镜负柱镜轴向(红点)与p点重合说明原柱镜试片欠矫。
(红点清两次先加-0.25的柱镜在减-0.25的球镜在加-0.25的柱镜)2).2若清晰的面为交叉柱镜轴向(白点)与P点重合说明原柱镜过矫。
(白点与p点清两次减柱镜-0.50 加球镜-0.25 )直至两面一样清9.看红绿视标先红后绿后红红加绿减10.遮住右眼打开左眼左眼去雾看散光盘交叉柱镜同右眼11.左右眼同时打开测双眼平衡1)打开斑点视标,将两侧棱镜转到双眼视孔,两侧棱镜方向0位旋转到水平方向,将右眼0方向向下两格,左眼向上两格。
记右眼看到的是上面的视标左眼看到的是下面的视标。
如右眼清楚(上面的视标清楚)就降右眼的球镜。
综合验光仪使用

江苏金陵眼镜职业技术学校
蜂窝视标
配合试片:.25交叉圆柱镜及验光试片。测试方式:单眼检测。测试目的:定量分析柱镜验光试片的轴位及焦量。
江苏金陵眼镜职业技术学校
配合试片:偏振滤镜及验光试片。测试方式:双眼检测测试目的:定量分析双眼验光试片屈光状态是否平衡。偏振红绿视标
江苏金陵眼镜职业技术学校
配合试片:偏振滤镜及验光试片。测试方式:双眼检测。测试目的:定量分析双眼验光试片屈光状态是否平衡。偏振平衡视标
江苏金陵眼镜职业技术学校
配合试片:垂直或水平马氏杆镜片及旋转棱镜。测试方式:双眼测试。测试目的:定量分析隐斜视。光斑视标 (马氏杆视标、maddox rod test)
江苏金陵眼镜职业技术学校
偏振十字视标
配合试片:偏振滤镜及旋转棱镜。测试方式:双眼测试。测试目的:定性分析双眼同时视功能,定量分析隐斜视。
江苏金陵眼镜职业技术学校
十字环形红绿视标
配合试片:红、绿色滤光镜片。测试方式:双眼测试。测试目的:定性分析双眼同时视功能,定量分析隐斜视。
江苏金陵眼镜职业技术学校
十字固视视标
配合试片:偏振滤镜。测试方式:双眼测试。测试目的:定性分析双眼固视差异。
江苏金陵眼镜职业技术学校
钟形盘视标
配合试片:偏振滤镜。测试方式:双眼测试。测试目的:定量分析被测眼旋转隐斜视。
豪华自动型
江苏金陵眼镜职业技术学校
第一章 综合验光仪的结构
及使用前准备
03
综合验光仪总体包括控制台、支架结构、座椅、验光盘和远、
04
近视标等部分。
综合仪并联电脑验光仪(或
视网膜检影镜)、裂隙灯显微镜、角膜曲率仪、验光试片架组成一
套完整验光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与运用综合验光仪的操作与运用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觉验光【目的】:根据病人的主观反应或判断,确定病人的眼屈光状况。
【设备】:1、标准的综合验光仪;2、投影视力表;3、试镜架和镜片箱【准备】1、让病人安坐检查椅上,如原戴眼镜,则取下眼镜;2、调整坐椅的高度,使病人座姿舒适,眼位高度与验配医师的眼位高度相等;3、将综合验光仪与病人相接触的部位用酒精消毒;4、将综合验光头放在病人眼前,其瞳距将与病人的瞳距相一致,调整综合验光头的高度,使病人双眼位于视孔中心;5、调整验光头水平调节旋钮,使验光头保持水平;6、旋转额托旋钮,调整病人镜眼距离;7、将病人起始屈光度数调整到验光头仪上,包括球镜和散光度数;8、先测量右眼,后测量左眼,单眼检测时将非检测眼遮盖。
【检查方法】1.单眼远距主观验光单眼主观验光法分为三个阶段:a.找到初步有效的球性矫正度数,称为:“初步MPMV A”(maximum plus to maximum visual acuity 最正之最佳视力);b.用交叉柱镜JCC精确确定柱镜的轴向和度数(初步柱镜读数已通过角膜曲率计和检影验光获得);c.确定最后球镜读数,称为“再次MPMV A”。
2.初步MPMVA【目的】MPMV A(maximum plus to maximum visual acuity 最正之最佳视力)意为对病人使用尽可能高的正度数镜片或尽可能低的负度数镜片而又使病人获得最佳视力。
单眼MPMV A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病人的调节,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视力“雾视”。
“雾视”的作用实际是利用“过多的正度数”。
比较理想的雾视度数为+0.50D~+2.00D(依病人的具体度数而定)。
【步骤】1 、雾视:在被检眼前起始屈光度上加正镜片(减负镜片),一般为+0.75D~+1.00D,通过雾视镜继续检查被检眼视力;a.如果被检眼视力超过0.5,说明雾视不足,需要继续增加正镜片的度数(减少负镜片度数)b.如果被检眼视力范围在0.3~0.5之间,则说明雾视已合适2、在被检眼前逐渐减少正镜片的度数(增加负镜片度数),按照每次减少+0.25D的频率;3、每减少一个+0.25D(增加一个-0.25D),检查病人的视力,确保病人视力会提高一行;4、视力逐渐增加,直到病人获得清晰的视力为止,即减少正镜片度数(增加负镜片度数)已不能提高视力;5、用初步双色视标结束初步MPMV A。
双色试验又称“红绿试验”,两组视标,一组视标背景为红色(长波),一组视标背景为绿色(短波)。
让被检者先看绿色半的视标,再看红色半的视标,再回到绿色半的视标,比较两者的视标哪个更清楚;a.如果红色半的视标清楚些,说明还存在部分雾视,减去+0.25D(加上-0.25D)b.如果绿色半的视标清楚些,说明负镜片过矫(正镜片不足),则增加+0.25D(减去-0.25D)c.反复以上a、b步骤,调整直到两半的视标一样清楚d.如果不能一样清晰,则以最少的负镜片,保持绿色半视标较清楚为标准。
3.交叉柱镜确定散光【目的】用于确定柱镜轴向和度数的简单而标准方法是使用交叉柱镜(JCC,jackson cross cylinder)。
JCC在相互垂直的主子午线上有度数相同,但符号相反的屈光力,一般为±0.25D,主子午线用红白点来表示;红点表示负柱镜轴位置;白点表示正柱镜轴位置,两轴之间为平光等同镜,一般将交叉柱镜的手柄或手轮设计在平光度数的子午线上,JCC的两条主子午线可以快速转换。
【步骤】1、使用被检眼最好矫正视力上一行的视标;2、先确定柱镜轴向:将JCC放置在被检眼前,JCC手轮位置同柱镜轴向一致,告诉病人“将有两面观察视标,请比较两面看到的视标的清晰度,哪一面比较清晰”;3、确保病人视标清晰,告诉病人“这是第一面”,3~5s 后翻转JCC “这是第二面,一面和二面哪面看这行视标清晰些?”;a.如果两面一样清晰,说明柱镜轴向放置正确,则可进行JCC散光度数确定;b.如果两面清晰度不同,将柱镜的轴向转向较清晰那面的红点方向,转动角度为15度;4、再次翻转JCC,比较两面清晰度:a.如果两面一样清晰,说明柱镜轴向放置正确,则可进行JCC散光度数确定;b.如果两面清晰度不同,较清晰一面与第3步中一致,将柱镜的轴向转向较清晰那面的红点方向,转动角度为15度。
较清晰一面与第3步中相反,将柱镜的轴向转向较清晰那面的红点方向,转动角度为5~10度;5、反复比较两面的清晰度,确定结束:a.如果两面一样清晰,说明柱镜轴向放置正确,则可进行JCC散光度数确定;b.如果病人不能报告一样清晰,则保持JCC轴向的旋转改变在很小的范围内;6、其次确定柱镜度数:将JCC旋转使JCC白点位置同柱镜轴向一致,同上述步骤,翻转JCC,要求病人比较两面的视标清晰度;a.如果两面一样清晰,说明柱镜度数正确;b.如果两面清晰度不同,较清晰一面为红点与柱镜轴一致时,增加一个-0.25D(减掉一个+0.25D)的柱镜,再次判断;c. 如果两面清晰度不同,较清晰一面为白点与柱镜轴一致时,减掉一个-0.25D(增加一个+0.25D)的柱镜,再次判断;d.在JCC度数调整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最小弥散圆在视网膜上。
当每一次柱镜调整量为增加-0.50D时,球镜相应增加+0.25D(柱镜的一半量)或减少-0.25D。
当每一次柱镜调整量为减少-0.50D时,球镜相应增加-0.25D(柱镜的一半量)或减少+0.25D;7、JCC度数结束判断:a.如果两面一样清晰,说明柱镜度数正确;b.如果两面清晰度不同,最后确认病人两面清晰度改变在很小的范围内(±0.25D)。
选择接近病人习惯配戴镜片的散光柱镜度数,或选择较低的负柱镜度数。
4.再次单眼MPMV A【目的】再次MPMV A确定病人最终的屈光度数,对病人使用尽可能高的正度数镜片或尽可能低的负度数镜片而又使病人获得最佳视力。
此时已经确定好散光的轴向和度数。
注意:如果在JCC过程中没有改变散光柱镜的轴向和度数,或起始度数中没有发现散光,则可以只进行初步MPMV A。
【步骤】操作步骤同初步MPMV A,只是终点的标准不一样,MPMV A第一步是利用雾视方法来控制调节,雾视镜为+1.00D或更多些(必须将病人的视力雾视至0.5以下),查视力,以0.25D 级率减去雾视镜至仍有最佳视力为终点。
在做MPMV A时一定要考虑病人的景深因素。
a.终点的确定在进行再次MPMV A时,最困难是如何确定终点,有几种方法如下:(1)双色试验;(2)如果病人合作而且可靠的话,在改变镜片度数时,可通过简单的提问,如问视标是“更清晰”还是“更小或更黑”,因为在过负时,视标看起来是“变小或变黑”而不是“更清晰”。
5 双眼调节均衡【目的】双眼调节均衡的目的是将“双眼调节刺激等同起来”。
双眼均衡企图通过双眼的视觉均衡进一步将调节反应降为零。
从理想的观点讲,单眼主观验光已分别将左右眼的调节变为零,但实际上有可能未达到这种完美的地步,单眼验光中有两种因素可能刺激调节,雾视将无法使其抵销。
首先是大脑总是感知综合验光仪就在眼前,这种意念性近物会刺激调节的产生,即“器械性调节”;其次,在单眼时,系统不容易将调节反应调整到零,而是双眼注视时整个系统的调节比较容易放松。
有鉴于此,有调节存在或双眼调节差异存在时,让双眼均衡将有助于减少或消除这些潜在的误差。
双眼均衡只能用于双眼视力均已在单眼验光中达到同样清晰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虽然还用综合验光仪,但却是让双眼同时注视不同的视标以使整个系统更容易放松调节。
【步骤】1、将双眼去遮盖,在单眼MPMV A及散光验证后的基础上进行;2、双眼同时雾视,雾视的标准度数为+0.75D(必要时可增加雾视度数),一定要将视力雾视量视力在0.5~0.8之间,如果视力低于0.5,表示雾视度数太大,病人无法对双眼均衡所需的心理物理判断作出精确结论,从而放弃放松调节的企图;3、选择单行视标,刚刚高于上述步骤的一行;4、用垂直棱镜将双眼分离,即打断融像功能,病人能看到双象,各眼有一象,用综合验光仪中的Risley棱镜,在右眼放上3~4BU,在左眼放上3~4BD,图为综合验光仪中棱镜的位置,病人看到的是上下两行相同视标;5、问病人上下视标哪一行更清晰或较模糊,如果下行较清,在左眼上加+0.25D(该眼看的是上行);6、重复提问,在较清的那一眼前加雾视镜,直至双眼同样模糊;7、如果双眼不能平衡,则让优势眼保持较好的视力;8、双眼均衡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一直保持两种状况:(1)双眼均能看视标;(2)双眼一直处于雾视状态;9、双眼均衡的终点是双眼看视标具有同样的清晰度,此时调节为零而且雾视相同,到达该点后,将棱镜取消;10、进行双眼MPMV A,即双眼同时去雾视镜直至到达验光终点,其步骤同单眼MPMV A,只是双眼同时同步进行。
6.记录1、记录每只眼的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和轴向。
2、测量右眼、左眼及双眼的视力并记录举例:OD -1.75/-1.00?165=5.1;OS -2.25/-0.75?90=5.07.应用试镜架修正处方【目的】:确认新的处方,修正主觉验光度数获得最佳舒适度。
【设备】:镜片箱、试镜架、远视力表、近视力表;阅读材料:报纸、杂志、电话本等【准备】:为病人戴上试镜架戴。
调整试镜架直至病人最舒适,确保病人的眼睛位于镜框的中央。
如果病人原先有眼镜,这次检查中改变的只有球镜度数,可以将试镜片直接放在原眼镜的前面,向病人解释处方已经发生改变。
【步骤】:1、指导病人注视远视标;而后,让病人从远视标转到窗外或者从近距离卡转到阅读材料;2、询问病人是否看得清楚,配戴该新处方是否舒适;3、如果病人报告并不清楚或者并不舒适,则采用以下方法改变处方直到病人报告清楚和舒适为止:以-0.25级别增加球镜以+0.25级别增加球镜将散光的轴向转向病人先前的眼镜所在的轴向,或者转向90或180o减少柱镜的度数,此时必须确保处方的等效球镜效果。
【记录】:记录所有测试过的处方;记录病人对每一处方的反应综合验光仪测量水平隐斜和辐辏水平隐斜和辐辏远距1.von Graefe法检测远距水平隐斜视【目的】:测量远距注视时将双眼融像破坏后双眼视轴的水平相对位置。
【设备】:1、综合验光仪(头)2、远距视力表(能出现单个视标)【准备】:1、在综合验光仪上将病人的远距屈光矫正度数调整好,瞳距对好;2、视力表为单个视标,视标比最佳视力大一行;3、将Risley棱镜摆到病人的注视孔前,调整棱镜时请病人将双眼闭上,右眼前放置12BI 左眼前放置6△BU,12△BI作为测量镜,6△BU作为分离镜。
【步骤】:1、请病人将双眼睁开,问他看到多少个视标,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此时应该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上方,一个在左下方:a.如果病人报告只看到一个视标,检查一下是否一眼有遮盖或有什么遮挡了病人一眼的视线;b.如果病人报告看到两个视标,但是一个在左上,一个在右下,这时请增加右眼前的棱镜度数至一个视标在右上,一个在左下;2、让病人注视下方的视标,保持视标的清晰;3、在注视下方视标同时想到上方的视标,并告诉他,医师会通过有趣方法将上方的视标与下方的对直;4、以2△/秒的速度减少右眼棱镜度,直至病人报告两个视标在垂直线对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