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验光仪的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第十五章知识点: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程序

第十五章知识点: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程序

第十五章综合验光仪的操作程序〔operational procedure of phoropter〕前文分别单独述及综合验光仪的每种检测功能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步骤,而在实际屈光检查时须依据临床需要对上述各项检测进行取舍并有机串联。

本章节将常规的综合验光仪操作程序贯穿介绍,为言简意赅,兹略去全部图片和说明文字,假设有疑问请参阅前文各有关章节。

一、手动式综合验光仪的操作程序1.打算程序(1)开启电源开启电源总掣,检视接电。

(2)视孔试片回0 检视球镜试片读窗和柱镜试片读窗,使二者保持处于0位。

(3)调整被测眼高度升降座椅高度,使被测双眼的中点与视标板的坐标中点对齐,将验光盘置于被测眼前,使额托紧附被测者前额部。

(4)调整垂直平衡使视孔透镜的光学中心与被测双眼瞳孔中心垂直向对齐,通常使游标气泡居中。

(5)调整光心距使视孔透镜光学中心点与被测双眼瞳孔中心水平向对齐,记录双视孔透镜光心距。

(6)调整镜眼距在距离双侧镜眼距读窗20cm处观察双眼角膜前顶点的位置,旋动额托手轮,使双眼角膜的前顶点与长线刻度相切。

2.常规屈光检查程序(1)电脑自动验光仪检测采纳电脑自动验光仪测定被测双眼屈光数据,打印检测处方。

(2)视网膜检影检测双侧视孔投放R内置辅镜,在距离视孔67 cm处进行视网膜检影,先右后左,记录视网膜检影检查的屈光处方。

(3)预置客观验光数据对视网膜检影所测得的屈光处方数据结合电脑自动验光仪所测得的屈光处方数据或原有旧眼镜用焦度计测定的屈光处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客观验光所测得的球镜、柱镜及柱镜轴向试片组合预置于双侧视孔。

(4)远雾视1)投放0.3视力视标。

2)将双侧视孔的球镜焦量以-0.25D为梯度同步递减(远视以+0.25 D为梯度同步递增),每3~5 s递变一次,直至被测者感到0.3视标模糊为止。

3)嘱被测双眼注视投影视标3~5 min(5)散光盘检测1)遮盖左侧视孔。

2)将右侧柱镜试片焦度调整为0。

综合验光步骤

综合验光步骤

综合验光仪验光步骤【设备】:1、标准的综合验光仪; 2、投影视力表; 3、试镜架和镜片箱。

【准备】1、让被检查者安坐检查椅上,如原戴眼镜,则取下眼镜;2、调整座椅的高度,使被检查者坐姿舒适,眼位高度与验光师的眼位高度相等;3、将综合验光仪与被检查者相接触的部位消毒;4、将综合验光仪头放在被检查者眼前,其瞳距与被检查者的瞳距相一致,调整综合验光仪验光头的高度,使被检查者的双眼位于视孔中心;5、调整眼光头水平调节旋钮,是验光头保持水平;6、旋转额托,调整病人镜眼距离;7、将被检查者起始屈光度数调整到验光头上,包括球镜和柱镜度数;8、先测右眼,后测左眼,单眼检测时将非检测眼遮盖。

【检查方法】一.单眼远距主觉验光1. 初次 MPMVA(maximum plus to maximum visual acuity 最正之最佳视力 )1、雾视:在被检眼前起始屈光度数基础上加正镜片(减负镜片),一般为 +0.75~+1.00D ,通过雾视镜继续检查被测验视力;a. 如果被测眼视力超过0.5,说明雾视不足,需要继续增加正镜片的度数(减少负镜片度数)b. 如果被检眼视力在0.3~0.5 之间,则说明雾视合适2、在被检眼前逐渐减少正镜片度数(增加负镜片度数),按照每次减少 +0.25D 的频率;3、每减少一个 +0.25D ,确保病人视力提高一行;4、视力逐渐提高,直到病人获得最佳清晰的视力为止,即减少正镜片度数(增加负镜片度数)已不能提高视力;5、用初步双色视标结束初步MPMVA。

双色视标又称“红绿试验”,两组视标,一组视标背景为红色(长波),一组视标背景为绿色(短波)。

让被检者看绿色半视标,再看红色半视标,再回到绿色半视标,比较两者的视标哪个更清楚;a. 如果红色半的视标清晰些,说明存在部分雾视,减去+0.25D(加 -0.25D )b.如果绿色半视标清晰些,说明负镜片过多,增加 +0.25D (减去-0.25D )c.反复以上 a、b 步骤,调整直到两部分视标一样清晰d.如果不能一样清晰,则以最少的负镜片,保持绿色半视标清楚为标准。

综合验光仪操作指南

综合验光仪操作指南

综合验光仪操作指南1、球镜为了显示单纯球镜屈光力(简称为S),设置辅助镜片旋钮到0或0然后转动散光镜片旋钮直到“00”出现在柱镜大小显示窗上,现在转动小球镜度数盘,球镜值将从-19.00到+16.75以0.25D精度变化,尽管几个画面在显示窗中出现,但仅三或四位数字有意义,例如:假如“0.75”显示,它应被读作“0.75D”,同时,假如“1150”显示,它应被读作“11.50D”。

为了获得所希望的度数,可使用大球镜盘,S值的变化将以3.00D的间距快速变化。

2、柱镜转动柱镜旋钮,柱镜从0.00到6.00D以0.25D间距变化,被设定的柱镜将在窗口中显示,因为仪器是“雾视”原理,所以度数总是负度数(假如要求正度数也是可以的)。

为了得到散光轴,转动柱镜轴位钮,轴位将在窗口中显示。

3、辅助镜片转动辅助镜片旋钮以使镜片出现在12点种的位置上,所对应的镜片将在检查光圈中出现。

0,0 打开光路R 视网膜镜(眼底镜),它是将+1.50D的球镜(大约67cm)置入视孔内,以抵消检影验光工作距离所产生的相应屈光度数P 偏振镜,可作立体视及双目立体平衡视检查RMV 红色马德克斯杆,垂直方向,隐斜视检查用RWH 红色马德克斯杆,水平方向,隐斜视检查用RL 红色滤片GL 绿色滤片+0.12 +0.12D球镜,球镜大小能以0.12D设定PH 提供1mm直径的针孔,用于判断弱视力的原因6 u 基底向上6棱镜度,用于垂直斜视检查10 I 基底向内10棱镜度,用于垂直斜视检查OC 遮眼板为了改变不论是±0.50交叉柱镜,偏振镜片或眼底镜,首先移开后玻璃盖,然后用旋丝刀旋紧压紧环,旋转辅助镜片旋钮直至所需镜片出现,同时检查是否和窗口对齐,轻轻旋转辅助镜片钮,再镜片上方或下方可看到一个螺丝和一个垫片,重新那两个螺丝和辅助镜片,重新定位或换下它,然后旋紧它到正确位置。

4、交叉柱镜精确定位散光度数或轴位,把它放进检测光圈,在前部支撑面上写有“A”和“P”,“A”意味着轴位,“P”意味度数,一个内部白点表示正轴位,外部橘黄色点表示负轴位,“A”变成“P”或相反(当外部框架被转过来时)。

综合验光仪操作指南

综合验光仪操作指南

综合验光仪操作指南综合验光仪是现代眼科诊疗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能够帮助眼科医生精确地测量患者眼部的各种参数,以便准确诊断和配镜。

本文将为您介绍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进行验光工作。

一、预备工作1. 检查综合验光仪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并确保设备已经校准。

2.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让患者移除隐形眼镜、解除眼部的化妆物等。

3. 准备好所需的验光配镜工具,如目镜、遮光镜、瞳孔测量器等。

二、正确认识综合验光仪的各项功能和参数1. 了解综合验光仪的基本功能,包括自动折射计、自动视力表、角膜曲率测量、瞳孔测量等。

2. 掌握综合验光仪的各项参数的含义和测量方法,如球镜度数、柱镜度数、轴位、瞳孔距离等。

三、验光步骤及注意事项1. 自动折射计测量a. 让患者坐到正确的位置,并调整好验光仪的座椅高度和角度,以确保患者的眼睛与测量仪器的视线平行。

b. 使用自动折射计进行自动屈光度测量,记录下所得的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和轴位等数据。

c. 注意观察患者的配合度,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自动视力表测量a. 调节好验光仪的屏幕亮度和对比度,以确保患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屏幕上的字符。

b. 让患者轮流遮住一只眼睛,并让其望向视力表屏幕,记录下患者所能看到的最小字符以及对应的视力值。

c. 重复以上步骤,测试另一只眼的视力。

3. 角膜曲率测量a. 使用角膜曲率测量功能,将测量头正确地放置在患者的前眼段上,调整好仪器位置。

b. 启动仪器进行角膜曲率测量,记录下所得的转角度数和曲率半径。

c. 注意保持患者眼睛不移动和闭合,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4. 瞳孔测量a. 选择适当的瞳孔测量器进行测量。

b. 让患者注视前方,将瞳孔测量器正确放置在患者的眼部上。

c. 观察瞳孔的直径和形状,并记录下相关数据。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1. 通过综合验光仪所得的各项数据,可以对患者的眼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2. 结合患者的主诉和病史,配合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镜片和配镜参数。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方法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方法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方法
综合验光仪是一种常用于眼科检查的仪器,用于测量和记录眼睛的视力、屈光度、眼位等多个参数,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配镜或诊断。

下面是使用综合验光仪的一般操作方法:
1. 眼部准备:让患者坐在验光仪前,确保环境光线适中,考虑使用遮光帽或按下电脑屏幕翻转功能来减少环境干扰。

2. 让患者戴上合适的试镜架,确保舒适稳定。

3. 自动调节球镜度数(SPH):使用仪器上的球镜旋钮或者按键,调节到初始度数0.00 D。

4. 从远距离开始:调节球镜旋钮使图示的视觉图像清晰,确保图像没有模糊或重影。

5. 通过点击遥控器的按钮,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球镜的度数,将图像调至最清晰,记录下调节的度数。

6. 继续进行其他检查:例如柱镜度数(CYL)测量,通过调节柱镜旋钮直到图像变得最清晰,记录下柱镜度数。

7. 还可以进行其他测试,如调节眼位、近视点测试等。

8. 最后,根据测量结果,包括球镜、柱镜和轴位的数值,确认存储并打印相应的验光报告。

每个综合验光仪的具体操作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操作之前,最好阅读仪器的操作手册或接受相关培训。

同时,作为眼科专业仪器,建议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结果,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综合验光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综合验光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综合验光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哎呀呀!综合验光仪可真是验光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呀!要想熟练掌握它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那可得认真听我讲讲啦!
首先,在使用综合验光仪之前,嘿,一定要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状态呀!就像战士上战场前要检查武器一样。

调整座椅和仪器的高度、角度,让被检测者坐得舒适,仪器也能处于最佳位置。

开始操作时,哇塞,先进行初步的视力测试,然后逐步精确调整镜片度数和散光轴位。

这可不能马虎哟,每一个细微的调整都关系着最终验光结果的准确性呢!
在操作过程中,记住哦,要和被检测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问问他们看东西是否清晰,有没有不适感。

这就如同医生关心病人的感受一样重要!
还有呀,注意清洁仪器,别让灰尘和污渍影响了检测效果。

这就好比干净的窗户才能让阳光更清晰地照进来。

操作完成后,哎呀,别忘了整理仪器,把它恢复到初始状态,为下一次使用做好准备。

再来说说注意事项,千万别在操作时心急,一步一步来,不然很容易出错的啦!而且,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不能随心所欲地乱调。

如果遇到复杂的情况,别慌张呀,冷静思考,或者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这就跟迷路时找向导一样。

总之啊,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一定要牢记在心!这
可不是闹着玩的,只有认真对待,才能为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验光服务,让他们拥有清晰明亮的世界哟!。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步骤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步骤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步骤1、归零1)球镜2)柱镜3)轴位(90)4)散光5)水平垂直2、置入度数3、双手置入电脑验光的度数包括散光轴位瞳距4、雾视(双眼同时)1)打开0.3视标双眼同时减负球镜度直至双眼同时看0.3视标模糊看3-5分钟如果中间看0.3视标清晰在减负球镜至0.3视标模糊。

始终维护0.3视标模糊状态3-5分钟。

5.去雾(单眼去雾)1)右眼视标打开0.6,右眼逐步增加负球镜,直至看清0.6视标。

6.看散光盘1)打开散光盘视标右眼看散光盘的线条是一样清还是其中一条较轻。

如一样清则没有散光其中一条较轻的小数乘30.如6与12 那条清则轴向是180度。

后以每-0.25D增加柱镜,知道每条线条一样清。

7.看红绿视标1)打开红绿视标先红后绿在红。

红清加负球镜绿清减负球镜,直至红绿一样清。

(红加绿减红为欠矫绿为过矫)8.交叉柱镜(精调散光的度数,轴位)先轴后度数1)、打开斑点视标,将交叉柱镜转至双眼视孔,使其手轮与镜片的轴向重合。

1面清调一次11面清调一次看一面清还是二面清如果两面一样清说明轴位正确如果其中一面清就追红点(散光小于1.00D的进十退五散光大于1.00D的进五退二)直至两面一样清。

2)调度数让P点与轴重合2).1 若清晰的一面为交叉柱镜负柱镜轴向(红点)与p点重合说明原柱镜试片欠矫。

(红点清两次先加-0.25的柱镜在减-0.25的球镜在加-0.25的柱镜)2).2若清晰的面为交叉柱镜轴向(白点)与P点重合说明原柱镜过矫。

(白点与p点清两次减柱镜-0.50 加球镜-0.25 )直至两面一样清9.看红绿视标先红后绿后红红加绿减10.遮住右眼打开左眼左眼去雾看散光盘交叉柱镜同右眼11.左右眼同时打开测双眼平衡1)打开斑点视标,将两侧棱镜转到双眼视孔,两侧棱镜方向0位旋转到水平方向,将右眼0方向向下两格,左眼向上两格。

记右眼看到的是上面的视标左眼看到的是下面的视标。

如右眼清楚(上面的视标清楚)就降右眼的球镜。

综合验光仪操作指南

综合验光仪操作指南

综合验光仪操作指南综合验光仪是一种专业仪器,用于对眼睛进行全面的验光测试,以确定人眼的视力情况和配镜度数。

本操作指南将介绍使用综合验光仪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操作人员顺利进行验光检查。

步骤一:准备工作1. 确保综合验光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仪器的电源是否正常连接,打开仪器并等待预热。

2. 检查仪器的清洁和消毒情况:务必确保仪器的透镜、按钮和支架等部分干净无尘,可使用适当的消毒液擦拭。

3. 检查眼镜框架和支架:确保镜腿上没有杂质和损坏,并适当调整支架,使其与被检测者的面部贴合舒适。

步骤二:调整仪器参数1. 进入仪器菜单界面:根据仪器的型号和操作界面,进入相应的菜单界面。

2. 设置基本参数:根据被检测者的要求和需求,设置仪器的基本参数,如视力标准、测量方式、检测距离等。

确保参数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 检查仪器校准:定期检查仪器的校准情况,如屈光度测量的准确性、曲率测试的精度等,必要时进行校准操作。

步骤三:开始验光检查1. 让被检测者坐在验光台或椅子上,保持舒适的姿势。

提醒被检测者保持眼睛稳定。

2. 启动仪器,根据仪器界面的提示,选择相应的检测步骤和模式。

3. 进行视力检查:根据仪器的要求,测试被检测者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操作人员根据被检测者的回答和所见结果,记录相应的视力度数。

4. 进行屈光度检查:根据仪器的要求,测试被检测者的屈光度和散光度数。

操作人员调整仪器的参数,让被检测者逐个目镜观察不同距离的字母或图形,并根据其回答和所见结果,记录相应的度数。

5. 进行曲率测量:根据仪器的要求,测试被检测者眼表的曲率情况。

操作人员调整仪器的参数,让被检测者逐个目镜观察仪器屏幕上的光点或图形,并根据其回答和所见结果,记录相应的曲率数据。

6. 完成验光检查后,将记录的数据整理、汇总并生成相应的验光报告,向被检测者解释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详尽性。

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需具备一定的验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方法默认分类2009-04-15 17:35:48 阅读27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综合验光仪,顾名思义乃是具有综合功能的验光设备,在科技先进的国家流行使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不断改进更新,已形成较为完善统一的模式。

我国的视光技术发展滞缓,从人工插片发展到视网膜检影或电脑自动验光结合人工插片,已经历了漫长的时日。

随着国外先进的视光产品涌入市场,综合验光仪也顺理成章地被我国的视光产品经销商所接受。

然而多数验光师却认为该设备使用麻烦耗时,坚持使用者往往也仅开发其插片功能。

仔细推敲,综合验光仪并无突破性的功能,仅将通常使用的验光手段集而合之,取其方便规范而已。

初学者感到使用不便,盖因对其认识不足,未遑熟能生巧。

有鉴于此,本文将该设备常用功能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分次介绍,以报读者。

目前综合验光仪的类型虽多种多样,但用于验光之功能,大致如本文所述。

第一讲基本认识(上)1.验光盘验光盘,俗称“牛眼”“猪肺”,主要部件、名称及功能如图1所示。

图1(1)顶架用于悬吊验光盘。

(2)固定手轮用于调节并固定验光盘位置。

(3)旋转调节手轮用于调整验光盘平面与被检者面部的相对位置。

(4)水平手轮用于调节视孔与被测双眼水平相位置。

(5)水平标记显示验光盘水平倾斜状态。

(6)瞳距刻度测定瞳孔间距,以mm为单位。

(7)瞳距手轮用于调节视孔与被测双眼瞳孔的相对位置。

(8)旋转棱镜用于测定被检眼隐斜视及双眼视觉平衡。

(9)旋转棱镜手轮用于调节旋转棱镜的底向和棱镜度。

(10)辅片手轮用于转换不同的辅助检查镜片,完成多种视功能检查。

(11)球镜焦度读窗显示球面镜片顶焦度。

(12)细焦度轮盘用于增减O.25D球面焦度。

(13)粗焦度手轮用于增减 3.OOD球面焦度。

(14)柱镜焦度读窗显示圆柱透镜焦度。

(15)柱镜手轮用于增减一O.25D圆柱透镜焦度。

(16)柱镜轴位手轮用于调整圆柱透镜轴位。

(17)柱镜轴位刻度显示圆柱透镜的轴方位角度。

(18)交叉圆柱透镜用于精调散光的轴位和焦度。

(19)翻转手轮用于变换交叉圆柱透镜的轴方位。

(20)柱镜轴位对照刻度用于与交叉柱镜的轴位进行对照。

(21)视孔放置矫正镜片或辅助检查镜片。

(22)额托手轮用于调节验光盘与被测眼的相对位置。

(23)额托利于被测者额部紧靠并固定。

(24)角膜位置读窗用于测定被测眼角膜顶点距矫正试片后顶点的距离。

(25)护颊片夹用于夹持护颊片。

(26)集合手挚用于调节两验光盘面的集合程度。

(27)近观标刻度杆旋钮用于固定近观标刻度杆。

(28)近观标刻度杆槽口用于夹持近观标刻度杆头端。

2.辅助镜片旋动辅片手轮(图2),根据需要使辅片对准视孔。

辅片的名称和功能如下。

O、ō 无镜片或平光镜。

OC 黑片。

R 视网膜检影片,为十1.5OD的镜片,适用于工作距离67mm的检影检查。

+.12 焦度为十O.12的球面镜片。

PH 1mm小孔镜片,验证被测眼是否屈光不正性观力不良。

P 偏振滤镜,用于验证验光试片的双眼矫正程度是否平衡。

±.50 交叉圆柱透镜,用于老视光度的检测。

RL 红色镜片,用于检测双眼同时视功能及融合功能。

GL 绿色镜片,同红色镜片。

RMV 红色垂直马氏杆,用于检测隐斜视。

RMH 红色水平马氏杆,功能同上。

WMV 白色垂直马氏杆,功能同上。

WMH 白色水平马氏杆,功能同上。

6 U 6 底向上三棱镜,与旋转棱镜配合检测水平隐斜视。

1O 1 10 底向内三棱镜,与旋转棱镜配合检测垂直隐斜视。

a右侧手轮b左侧手轮图2 辅片手轮第二讲基本知识(下)3.视标(1)视标投影仪采用光投照的方式将验光视标显示在视标面板上,其照度、亮度、对比度、清晰度和单色光的波长均要求可靠规范。

主要结问如图3所示。

图3 视标投影仪①顶盖②投影仪③遥感器④调焦手轮⑤电源开关③底盘(2)视标遥控器可根据屈光检查的需要揿动不同的功能键,从而选用不同的视标,主要的功能键如图4所示。

图4 视标遥控器1)发射极采用红外线技术将指令信息传递到视标投影仪。

2)视标键通常在视标键上方均标有该键所显示的视标类别,有关内空将在下文详述。

3)开关键(Light)用于开启遥控器电源,通常在接通后显示O.1的视力表视标。

4)复原键(Reset)若视标遥控器已程序化处理,揿复原键可使检查步骤恢复显示初始视标。

5)进帧键(Program △)依次向前显示程序化检查步骤。

6)退帧键(Program ▽)依次后退显示程序化检查步骤。

7)选择键根据需要选择性的显示整帧投影上的部分视标,如选择显示一行、一排或单一的视力表视标。

8)替换键依照键位所在的方向依次替换显示紧邻视标。

如替换显示紧邻的一行、一排或单一的视力表视标。

9)红绿键在整帧投影视标的后方显示左右等大的红绿双色背景。

(3)常用视标1)对数E视标视力表和对数环形视标视力表视标(图5)配台镜片球面透镜和园柱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方式常单眼测试,偶采用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测定裸眼视力,评估被测眼戴矫正试片后的屈光矫正情况。

图5 视力表视标2)放射状散光试验视标(图6)配合镜片圆柱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方式单眼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被测眼戴矫正试片后是否仍有未矫正的散光。

图6 放射状散光试验视标图7 斑点状散光试验视标3)斑点状散光试验视标(图7)配合镜片交叉圆柱透镜。

测试方式单眼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被测眼戴矫正试片后是否仍有未矫正的散光。

4)红绿试验视标(图8)配合镜片球面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方式单眼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被测眼戴矫正试片后的球面屈光矫正程度。

5)偏振红绿试验视标(图9)配合镜片偏振镜片联合球面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量方式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被测眼戴验光试片后双眼屈光状态是否平衡。

图8 红绿试验视标图9 偏振红绿试验视标6)双眼平衡试验视标(图10)配合镜片偏振辅片朕合球面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方式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被测眼戴验光试片后双眼屈光状态是否平衡。

7)worth四点试验视标(图11)配合镜片右眼戴红辅片,左眼戴绿辅片。

测试方式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被测眼双眼同时视功能及融合力。

图10 双眼平衡试验视标图11 worth四点试验视标8)立体视试验视标(图12)配合镜片偏振辅片。

测试方式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被测眼融合力、立体视功能,并诊断隐斜视。

图12 立体视试验视标图13 马氏杆试验视标9)马氏杆试验视标(图13)配合镜片垂直或水平马氏杆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测定隐斜视。

10)十字环形试验视标(图14)配合镜片红绿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测定隐斜视。

11)偏振十字试验视标(图15)配台镜片偏振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测定隐斜视。

图14 十字环形试验视标图15 偏振十字试验视标12)偏振十字固视点试验视标(图16)配合镜片偏振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诊断隐斜视伴周边融合者。

13)垂直对齐试验视标(圄17)配合镜片偏振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定量测定双眼影象不等及垂直隐斜视。

图16偏振十字固视点试验视标图17垂直对齐试验视标14)水平对齐试验视标(图18)配合镜片偏振附镜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定量测定双眼影象不等及水平隐斜视。

图18 水平对齐试验视标第三讲准备工作1.开启电源:开启电源总掣,分别检视投影视标、近读灯、检影镜、座椅制动开关是否接电。

2.视孔试片回“O”:检查验光盘视孔试片的球面透镜和圆柱透镜的读窗,并小心将球面透镜试片和圆柱透镜试片小心回“O”。

盖因若使近视被测眼误用过矫的负透镜观察远近视标,则会诱发调节,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故于每次验光结束后应及时将视孔试片回“O”。

3.调整被测眼位置:嘱被测者取舒适姿态坐上检测座椅,升降座椅高度,通常大致使被测双眼的中点与对侧墙面上悬挂的偏振视标板的座标中点相对。

图19 综合验光仪的调整附件图4.调整顶杆长度:旋松固定螺栓(39),少量调整顶杆(1)长度,调量视被检测座椅所在位置而定,调整完毕后即旋紧固定螺栓,通常只要检测座椅的位置固定不变,调试完成后则不经常修改(图19)。

5.调整水平轴向手轮:旋松水平轴向手轮(2),则顶杆可沿水平轴向旋转。

通常调整后使验光盘与地平面垂直,调整完毕后旋紧水平轴向手轮,若在验光过程中需要被测眼看上方或下方视标时,则可随时进行调整。

6.调整垂直轴向手轮:旋松垂直轴向手轮(3),则验光盘可沿垂直轴旋转,通常用于调整验光盘与被测眼冠状平面的相对位置,调整完毕后旋紧垂直轴向手轮。

7.调整平衡手轮:旋动平衡手论(4),从视孔中观察被测双眼,调整视孔中心与被测眼瞳孔的垂直向相对位置。

通常使平衡标管中的气泡居中。

若遇垂直性眼位偏斜并发强迫头位或原发性头位偏斜时,可适当调整验光盘的水平倾斜程度,以被测眼感到舒适为度。

8.调整瞳距手轮:旋动瞳距手轮(7),从视孔中观察被测双眼,调整视孔中心与被测眼瞳孔的水平向相对位置。

通常看远视标时使双视孔镜片的光学中心距离等于被测双眼瞳孔中心的距离。

调整完毕后,可于瞳距读窗(6)直读被测眼瞳孔间距读数,单位为mm。

9.调整镜眼距:当被测双眼从视孔中央观察视标的同时,被测者的额部恰与额托(23)稳定接触,检测者可从镜眼距读窗(24)观察被测眼角膜顶点的位置,观察距离约为20mm。

观察时可试着变换观察角度,务使读窗内的长线恰好落在读窗外框中央的突角连线上。

若被测眼角膜前顶点与读窗的中央长线刻度相切,则提示镜眼距为13.75mm(图2O)。

长线刻度的眼侧有三条短线刻度,每刻度的间隔为2mm。

若角膜前顶点与第一短线相切,则镜眼距为15.75mm,依此类推。

图20镜眼距观察图镜眼距的大小影响着验光试片对被测眼所产生的焦力。

参考框架眼镜后顶点至眼的平均距离,通常以镜眼距为13.75mm为标准镜眼距,国人因鼻梁较低,则定为12mm为标淮镜眼距,一旦镜眼距确定后,验光试片的测定焦度则须按标准镜眼距换算成实际焦度开具处方,计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

D′=D± (公式1)1000-LD式中D为测定焦度,D'为实际焦度,L为验光试片的镜眼距与标准镜眼距的差值。

正透镜试片焦度随着镜眼距僧大而增大,故公式中的测定焦度须加修正焦度;负透镜试片焦度随着镜眼距增大而减小,故公式中的测定焦度须减修正焦度。

例1 已知测定焦度D=1O.OO D镜眼距差值L=2mm求验光试片的实际焦度D'解D′=D± =10.20 D1000-LD例2 已知测定焦度D=-1O.OO D镜眼距差值L=2mm求验光试片的实际焦度D'解D′=D± =-9.80 D1000-LD为了方便换算已制定了正透镜试片测定焦度和负透镜试片测定焦度的镜眼距换算表格旋动额托手轮(22)可控制被测眼与视孔试片后顶点的间距(图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