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验光仪的使用细则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与运用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与运用综合验光仪的操作与运用1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觉验光【目的】:根据客户的主观反应或判断确定客户的眼屈光状况。
【设备】:1、标准的综合验光仪;2、投影视力表;3、试镜架和镜片箱【准备】1、让客户安坐检查椅上,如原戴眼镜,则取下眼镜;2、调整坐椅的高度,使客户座姿舒适,眼位高度与验配医师的眼位高度相等;3、将综合验光仪与客户相接触的部位用酒精消毒;4、将综合验光头放在客户眼前,其瞳距将与客户的瞳距相一致,调整综合验光头的高度,使客户双眼位于视孔中心;5、调整验光头水平调节旋钮,使验光头保持水平;6、旋转额托旋钮,调整客户镜眼距离;7、将客户起始屈光度数调整到验光头仪上,包括球镜和散光度数;8、先测量右眼,后测量左眼,单眼检测时将非检测眼遮盖。
【检查方法】1.单眼远距主观验光单眼主观验光法分为三个阶段:a.找到初步有效的球性矫正度数,称为:“初步MPMVA”(maximum plus to maximum visual acuity 最正之最佳视力);b.用交叉柱镜JCC精确确定柱镜的轴向和度数(初步柱镜读数已通过角膜曲率计和检影验光获得);c.确定最后球镜读数,称为“再次MPMVA”。
2.初步MPMVA【目的】MPMVA(maximum plus to maximum visual acuity 最正之最佳视力)意为对客户使用尽可能高的正度数镜片或尽可能低的负度数镜片而又使客户获得最佳视力。
单眼MPMVA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客户的调节,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视力“雾视”。
“雾视”的作用实际是利用“过多的正度数”。
比较理想的雾视度数为+0.50D~+2.00D(依客户的具体度数而定)。
【步骤】1 、雾视:在被检眼前起始屈光度上加正镜片(减负镜片),一般为+0.75D~+1.00D,通过雾视镜继续检查被检眼视力;a.如果被检眼视力超过0.5,说明雾视不足,需要继续增加正镜片的度数(减少负镜片度数)b.如果被检眼视力范围在0.3~0.5之间,则说明雾视已合适2、在被检眼前逐渐减少正镜片的度数(增加负镜片度数),按照每次减少+0.25D的频率;3、每减少一个+0.25D(增加一个-0.25D),检查客户的视力,确保客户视力会提高一行;4、视力逐渐增加,直到客户获得清晰的视力为止,即减少正镜片度数(增加负镜片度数)已不能提高视力;5、用初步双色视标结束初步MPMVA。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细则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细则综合验光仪常规操作单眼屈光检查一、测量瞳距(一)。
瞳距尺法:测量单眼远用瞳距,使用有鼻梁槽的瞳距尺。
1。
检查者面对被检者相同高度水平相坐,两人相距约40CM。
2.将瞳距尺放在被检者鼻梁上,使瞳距尺水平线与双眼内、外眦水平线平行。
3。
检查者将笔灯放在自己左眼正下方,正面照射被检者右眼,避免直照被检者瞳孔,同样避免被检者注视笔灯。
4.让被检者右眼注视检查者左眼,检查者将被检者右眼角膜反光点与瞳距尺上刻度对齐。
5.读出读数,即为被检者右眼单眼远用瞳距。
6。
同样方法测出左眼单眼远用瞳距。
(二)自动瞳距仪:测量单眼远用和近用瞳距1.检查者面对被检者相同高度水平相坐.2.保持自动瞳距仪与被检者双眼内、外眦水平线平行。
3.将测量距离设置为所要测定的距离.4.被检者右眼注视自动瞳距仪内置视标,检查者左眼观察.5。
检查者推动瞳距刻度线到被检者角膜中心,刻度盘显示数据为右眼单眼瞳距.6.同样方法测出左眼单眼瞳距。
二、客观检影1。
让被检者前额靠在综合验光仪检眼头的额顶上,按照被检者的实际瞳距调整瞳距钮和镜眼距。
2.调整集合挚,置于看远位置,球柱镜归零.3。
调整水平仪旋钮,使其处于水平位置。
4。
双眼同时注视前方,(目的是双眼在检影时所用的调节最小),将功能片置于R镜片上。
5. 用视标定位仪调整视标,使视标与被检者视轴在同一水平线上。
6。
让被检者注视0。
1的C字视标。
7。
使用点状光检影镜或带状光检影镜对双眼分别进行67cm检影。
8。
用透镜和柱镜分别中和影动。
9.右眼检影结束后,进行左眼检影。
10.双眼检影结束后打开右眼,遮盖左眼,进行主观验光。
三、主观验光(一)。
检查客观验光的视力情况,并记录。
1.如果V A≥1.0做红、绿终点检查.2.如果V A<1。
0,调整球镜度数。
(二)。
第一次红、绿双色检查.1.红绿测试原理:利用眼屈光系统的色象差及单色光在眼内的折射角度不同,当被检者辩色力正常,视力最佳时,黄色光落在视网膜上,红色光等距离地聚焦于黄色光的后方,绿色光等距离地聚焦于黄色光的前方。
综合验光仪的标准操作规程

综合验光仪的标准操作规程(SOP)SOP编号:SOP-YK-YQGL-031-1 页数:5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生效日期:颁发日期:修订登记:审查登记:仪器型号:Topcon ACP-TEM一、用途主观检查眼屈光不正的度数二、组成1.综合升降台:调整仪器的高低。
2.视力检查仪:由辅助镜片旋钮.散光镜片旋钮和球镜镜片旋钮组成.主要检查度数,是仪器的中心部分。
3.投影仪:显示各种视标。
三、环境正常室温干燥的半暗室四、操作方法1.球镜:将辅助镜片旋钮旋到0,散光镜片旋钮旋到00,转动球镜度数盘从-19.00到+16.75D以0.25D变化.红色代表近视,黑色代表远视。
2.柱镜:转动柱镜旋钮从0.00到6.00以0.25D间距变化.因仪器设置是雾视原理,所以只有负散光,散光轴可以从柱镜轴位钮得到。
3.辅助镜片: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意思。
3.1 0:打开光路3.2 R:代表+1.50D的球镜.用于检影工作距离产生的相应屈光度.3.3 P:偏振镜.用于立体视与双目立体平衡检查.3.4 RMV,RWH,WMV:分别代表红色垂直马氏杆,红色水平马氏杆,白色垂直马氏杆.3.5 RL,GL:红色滤光片,绿色滤光片.3.6 +.12:+0.12的球镜,精确球精度到0.12.3.7 PH:1mm直径的针孔片.3.8 6U10I:基地向上6棱镜度,基地向内10棱镜度.3.9 +-.50:0.50D的交叉柱镜(水平方向未+轴)OC:遮眼板.4.交叉柱镜:精确散光度数与轴位.前部支撑片上的A和P意味着轴位和度数。
5.旋转棱镜:可调整任何方向从0-20度的棱镜度数。
6.角膜对中:通过转动前额托调节前额的位置,调整镜眼距。
最长线与角膜相齐为镜眼距13.75mm。
7.旋转近点卡:测定人眼的调节力。
8.检测过程:8.1调整综合验光仪(高度水平瞳距角膜位置)8.2右眼调在“O”位置,左眼调在“OC”位置8.3利用等效球镜法将电脑度数换算成球镜度数,加+300D 以达雾视效果。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综合验光仪的使用-双眼视功能2016-05-20 17:52双眼测试:目的:了解在静态和动态环境下双眼视存在的情况,以及在自然条件下是否使用双眼视,了解在动态环境中,双眼融合和分开的能力,双眼代偿复视的能力。
1,隐斜的检查:使用柱状视标,相当于6/9的视力,戴CAMP 眼镜,双眼同时观察,一般情况下,右眼前加底向内(外)的三棱镜12,左眼前加底向上(下)的三棱镜6-9,破坏病人的融合,在双眼分视的情况下,检查其隐斜程度。
加三棱镜后,柱状视标变成上下左右两个部分,先检查病人水平隐斜,旋转底向内(外)三棱镜,将左右的视标逐渐靠拢,成为一个等号,病人抵抗底向内(外)三棱镜的能力就是水平隐斜。
同样旋转底向上(下)三棱镜,使分离的等号变成一个减号,重新回到双眼单视状态,病人抵抗底向上(下)三棱镜的能力就是垂直隐斜。
远近检查方法相同。
2,融合功能的检查:分为远处,近处,水平,垂直,不同方位的辐辏和分开功能检查。
① 水平负融合(NRC)也称为远处的融合性辐辏,5米远,戴CAMP 眼镜,柱状视标,相当于1.0的视力,或病人的最好视力,双眼同时加BI三棱镜,适合的速度为4Δ/秒,三棱镜的速度太慢,病人会产生过强的三棱镜耐受,太快,病人又可能调节不过来。
尽量使鼓励病人保持视标单一,出现复视为破裂点,并保持5秒以上,由复视回退到重新变为单视为恢复点,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负水平融合没有模糊点出现,如果有模糊点出现,说明屈光矫正不佳,远视欠矫,近视过矫。
正常的水平负融合为x/6/4。
(模糊点为X,破裂点6Δ,恢复点为4Δ)② 水平正融合(PRC)也称为远处的融合性分开,检查方法与水平负融合相同,只是双眼同时加BO三棱镜,而且有模糊点存在,正常的水平正融合为8-10/16-20/9-11(模糊点为8-10Δ,破裂点为16-20Δ,恢复点为9-11Δ)③ 垂直融合功能:垂直融合的检查与水平融合功能的检查大体相仿,但不需要双眼同时加三棱镜,一般情况下选择主导眼做注视眼,在非主导眼前分别加底向上和底向下三棱镜,记录其模糊/破裂/恢复三点,临床意义不是很大。
综合验光仪操作步骤

一、客观验光(使用电脑验光仪)1选择被检眼角膜顶点至验光仪物镜的距离,一般为12mm;2令被检者头部放在仪器头部支架上,不能偏斜、侧转或前倾后仰,由检查者操纵定位杆,调整测量焦距到像点聚焦最清晰为止,并使被测瞳孔放在中央位置3按测量钮(有自动测量的则无须按)进行测量,至少测三次;4打印显示测量结果。
二、主觉验光1.仪器的调整a.数据回零检视球镜和柱镜试片读窗,保持处于0位b.调整座椅高度升降座椅高度,使被测双眼的中点与视标板的坐标中点对齐c.调整水平调整旋扭,使游标气泡居中d.调整光心距使瞳孔中心在水平方向与视孔中心对齐e.调整顶点距离距读窗20cm处观察两眼角膜前顶点的位置,旋转额托手轮,使角膜的前顶点与长刻线相切2.置入数据依客观检查结果,置入相应数据,分别检查左右眼视力3.雾视法检查a. 根据客观度数进行雾视,投射单行0.3视标。
b. 双眼以-0.25D为梯度同步递减(远视以+0.25D为梯度同步递增),3~5秒递变一次,直至被测者感到0.3视标模糊为止。
c.嘱被测者双眼注视投射视标3~5分钟d.如又能看清0.3视标则继续加+0.25DS,然后双眼继续注视视标3~5分钟,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视标不再变清晰。
4.散光表检查a.遮盖左眼b.右眼去除散光、将球镜度逐步递增-0.25D(远视递减+0.25D),直至右眼看清0.6视标c.投射散光表视标d.嘱被检者指出最清晰的标线方向,根据30度法则确定散光轴位e.以-0.25D为梯度递增柱镜焦度,直至散光表各方向标线清晰度一致5.红绿视标检查a.投射0.8~1.0视标,嘱被检者右眼注视0.8视标,若不能分辨,则将球镜度逐步递增-0.25D (远视递减+0.25D),直至看清视标b.投射红绿视标,嘱被检者比较红色背景与绿色背景的亮度c. 红色背景亮,则逐步递增-0.25D(远视递减+0.25D),直至感觉红绿亮度一致6.交叉柱镜确定柱镜轴位a.投射斑点状视标b.将交叉柱镜置于右眼视孔前c.转动交叉柱镜外环,使手轮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d.嘱被检者注视斑点状视标3~5秒,注意视标的清晰度e.快速翻转交叉柱镜,比较翻转前后的清晰度f.若一样清晰证实轴向准确,若不一样清晰则轴向有误g.明确清晰的一面,柱镜轴向朝向交叉柱镜负散轴(红点)方向调整h.重复d-g,直至翻转交叉柱镜时,两面一样清楚7.交叉柱镜确定柱镜度数a.投射斑点状视标,b.转动交叉柱镜外环,使交叉柱镜红点或白点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c. 嘱被检者注视斑点状视标3~5秒,注意视标的清晰度d. 快速翻转交叉柱镜,比较翻转前后的清晰度e. 若一样清晰证实散光度数准确,若不一样清晰则散光度数有误f. 明确清晰的一面,若交叉柱镜近散轴向(红点)与柱镜轴向重合,则应增加-0.25DC,若交叉柱镜远散轴向(白点)与柱镜轴向重合,则应减低-0.25DC,(如柱镜度数需增加(降低)-0.50DC,球镜应先降低(增加)-0.25D)g. 重复c-f,直至翻转交叉柱镜时,两面一样清楚8.第二次红绿视标检查a. 投射红绿视标,嘱被检者比较红色背景与绿色背景的亮度b.若红色背景亮,则逐步递增-0.25D(远视递减+0.25D),若绿色背景亮,则逐步递减-0.25D (远视递加+0.25D),直至感觉红绿亮度一致9.确认最佳视力,最大正镜度a.找出最佳矫正视力b.近视降低-0.25DS(远视增加+0.25 DS),检查视力是否降低,如视力降低则不用降低-0.25DS(增加+0.25 DS)c.如视力不变则近视应降低-0.25DS(远视应增加+0.25 DS),重复直至出现视力降低10.双眼平衡检查a.同样的方法确定左眼的最佳视力b.用棱镜法或偏振片法调整双眼平衡棱镜法a) 投放斑点状视标b)将双侧旋转棱镜转到视孔位,旋动底向刻度盘,将0位置于水平向。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方法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方法
综合验光仪是一种常用于眼科检查的仪器,用于测量和记录眼睛的视力、屈光度、眼位等多个参数,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配镜或诊断。
下面是使用综合验光仪的一般操作方法:
1. 眼部准备:让患者坐在验光仪前,确保环境光线适中,考虑使用遮光帽或按下电脑屏幕翻转功能来减少环境干扰。
2. 让患者戴上合适的试镜架,确保舒适稳定。
3. 自动调节球镜度数(SPH):使用仪器上的球镜旋钮或者按键,调节到初始度数0.00 D。
4. 从远距离开始:调节球镜旋钮使图示的视觉图像清晰,确保图像没有模糊或重影。
5. 通过点击遥控器的按钮,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球镜的度数,将图像调至最清晰,记录下调节的度数。
6. 继续进行其他检查:例如柱镜度数(CYL)测量,通过调节柱镜旋钮直到图像变得最清晰,记录下柱镜度数。
7. 还可以进行其他测试,如调节眼位、近视点测试等。
8. 最后,根据测量结果,包括球镜、柱镜和轴位的数值,确认存储并打印相应的验光报告。
每个综合验光仪的具体操作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操作之前,最好阅读仪器的操作手册或接受相关培训。
同时,作为眼科专业仪器,建议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结果,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综合验光仪验光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

附件1综合验光仪验光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附件2 综合验光仪验光操作考核评分细则1、与受试者耐心沟通,态度亲切2、检查验光设备、准备工作到位;个人卫生3、正确操作验光过程1)问诊以关心和关爱的态度进行,面对受测者要适时的加入用眼知识.询问顾客的戴镜史及现在的状况。
询问配镜目的及职业.要视情况询问,避免顾客反感。
例:1。
您好!请这边坐,让我来为您检查,谢谢!2.您有戴过眼镜吗?戴几年了?目前这副眼镜戴多久了?使用这副眼镜的情况如何?目前的眼镜状况如何?3。
请问您在哪里高就呢?工作时是看近多还是看远多呢?请问您是要作远用还是看书用呢?2)裸眼视力检查遮盖左眼,使用单眼测验,由0。
1视标开始顺序往下读出。
交换测验左眼,最后检查双眼视力并记录结果。
如为戴镜顾客则需戴镜测试.例:1。
现在我来帮您检查裸眼视力,先检查右眼。
2.请不要眯眼睛。
3.看得到请念出来。
4。
您现在的视力很差了,一定要加强对眼睛的保护.3)主导眼检查打出黑点状视标,让顾客跟我们做:双手虎口交叉成一三角形,放于眼睛前方,保持眼睛可通过此孔看到前方视标,此时用遮挡板分别遮挡左右眼,注意保持头和手保持不动,询问哪只眼可以看到视标,看到的即为主导眼。
如为戴镜顾客则需戴镜测试 .例:1。
现在我要给您作利眼测试,所谓利眼就是主导眼,我们人的双眼其中一只是看景物的主体部分,另一只是看景物的背景部分,看主体的就是主导眼,这就象双手一样。
(因顾客觉得有趣,故一定要解释楚)2.这只眼看得到吗?那么这一只一定看得/不到吧!(一定要提前预知,体现我们的专业性)3.利眼有决定左右眼度数和平衡的作用。
4)电脑验光让顾客以舒适的姿势坐好,挺胸并将双脚置于踏板上,下额与前额自然贴紧,两眼自然平视,双眼角对齐黑线,根据顾客的高度调整升降台。
调整电脑高低、前后直至影像最清晰.一般先检查右眼后检查左眼。
例:1。
请您双眼睁开,向前方看,尽量不要眨眼.2.您看到的图象可能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请不要管它,这是正常的。
综合验光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综合验光仪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哎呀呀!综合验光仪可真是验光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呀!要想熟练掌握它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那可得认真听我讲讲啦!
首先,在使用综合验光仪之前,嘿,一定要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状态呀!就像战士上战场前要检查武器一样。
调整座椅和仪器的高度、角度,让被检测者坐得舒适,仪器也能处于最佳位置。
开始操作时,哇塞,先进行初步的视力测试,然后逐步精确调整镜片度数和散光轴位。
这可不能马虎哟,每一个细微的调整都关系着最终验光结果的准确性呢!
在操作过程中,记住哦,要和被检测者保持良好的沟通。
问问他们看东西是否清晰,有没有不适感。
这就如同医生关心病人的感受一样重要!
还有呀,注意清洁仪器,别让灰尘和污渍影响了检测效果。
这就好比干净的窗户才能让阳光更清晰地照进来。
操作完成后,哎呀,别忘了整理仪器,把它恢复到初始状态,为下一次使用做好准备。
再来说说注意事项,千万别在操作时心急,一步一步来,不然很容易出错的啦!而且,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不能随心所欲地乱调。
如果遇到复杂的情况,别慌张呀,冷静思考,或者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这就跟迷路时找向导一样。
总之啊,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一定要牢记在心!这
可不是闹着玩的,只有认真对待,才能为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验光服务,让他们拥有清晰明亮的世界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细则综合验光仪常规操作单眼屈光检查一、测量瞳距(一)。
瞳距尺法:测量单眼远用瞳距,使用有鼻梁槽的瞳距尺。
1.检查者面对被检者相同高度水平相坐,两人相距约40CM。
2.将瞳距尺放在被检者鼻梁上,使瞳距尺水平线与双眼内、外眦水平线平行。
3.检查者将笔灯放在自己左眼正下方,正面照射被检者右眼,避免直照被检者瞳孔,同样避免被检者注视笔灯。
4.让被检者右眼注视检查者左眼,检查者将被检者右眼角膜反光点与瞳距尺上刻度对齐。
5.读出读数,即为被检者右眼单眼远用瞳距。
6.同样方法测出左眼单眼远用瞳距。
(二)自动瞳距仪:测量单眼远用和近用瞳距1.检查者面对被检者相同高度水平相坐。
2.保持自动瞳距仪与被检者双眼内、外眦水平线平行。
3.将测量距离设置为所要测定的距离。
4.被检者右眼注视自动瞳距仪内置视标,检查者左眼观察。
5.检查者推动瞳距刻度线到被检者角膜中心,刻度盘显示数据为右眼单眼瞳距。
6.同样方法测出左眼单眼瞳距。
二、客观检影1.让被检者前额靠在综合验光仪检眼头的额顶上,按照被检者的实际瞳距调整瞳距钮和镜眼距。
2.调整集合挚,置于看远位置,球柱镜归零。
3.调整水平仪旋钮,使其处于水平位置。
4.双眼同时注视前方,(目的是双眼在检影时所用的调节最小),将功能片置于R镜片上。
5. 用视标定位仪调整视标,使视标与被检者视轴在同一水平线上。
6.让被检者注视0.1的C字视标。
7.使用点状光检影镜或带状光检影镜对双眼分别进行67cm检影。
8.用透镜和柱镜分别中和影动。
9.右眼检影结束后,进行左眼检影。
10.双眼检影结束后打开右眼,遮盖左眼,进行主观验光。
三、主观验光(一)。
检查客观验光的视力情况,并记录。
1.如果V A≥1.0做红、绿终点检查。
2.如果V A<1.0,调整球镜度数。
(二)。
第一次红、绿双色检查。
1.红绿测试原理:利用眼屈光系统的色象差及单色光在眼内的折射角度不同,当被检者辩色力正常,视力最佳时,黄色光落在视网膜上,红色光等距离地聚焦于黄色光的后方,绿色光等距离地聚焦于黄色光的前方. a.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晰的原理:绿色光先聚焦后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较大的弥散圈,光线分散较暗。
而红色光位于视网膜上或聚焦点比绿色光更靠近视网膜,光线集中,弥散圈小,比较亮,所以当近视屈光度稍稍欠矫时,红色光位于视网膜上或聚焦点比绿色光更靠近视网膜,此时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晰。
b.红色内视标与绿色内视标一样清晰的原理:红色光和绿色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绿色弥散圈与红色弥散圈直相近,光线弥散度相近,亮度相近,所以当近视屈光度恰好矫正时,红色内视标与绿色内视标一样清晰。
c.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不清晰的原理:红光远离视网膜聚焦,而绿光于视网膜上或聚焦点比红光靠近视网膜聚焦,绿光形成的弥散圈小,光线较亮,所以近视屈光度过矫时,红色光位于视网膜后或聚焦点比绿色光更远离视网膜,而绿色光位于视网膜上或聚焦点比红色光更靠近视网膜,所以当近视屈光度过度矫正时,此时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不清晰。
2.红绿测试目的:在每一步测试都保证不要过娇。
保证红色光和绿色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绿色弥散圈与红色弥散圈直径相近,光线弥散度相近,亮度相近,也就是说保证红色里的视标清楚或红色里的视标与绿色里的视标一样清楚。
3.红绿测试方法:①.在检影的基础上加一定量球镜使视力达到0.6,遮盖左眼,进行右眼单眼红绿测试。
②.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调节,请被检者先看绿色区域,后看红色区域,再看绿色区域。
③. 投影红绿双色灯片,加入0.6的单行视标,此时一排视标在红色区域内,一排视标在绿色区域内,同时使视标在双色背景中显出黑色。
④.请被检者比较两区内的字是否更黑更明亮更明显,若称红色区域内黑字更亮更黑,可增加负(或减去正)0.25D,直到红色区域内黑字与绿色区域内黑字一样更亮更黑。
若称绿色区域内黑字更亮更黑, 则可增加正(或减去负)0.25D,直到绿色区域内黑字与红色区域内黑字一样更亮更黑,重复上述动作。
⑤. 两只眼分别进行测试,直到达到最佳视力行.并且保证红色区域内黑字更亮更黑,或直到红色区域内黑字与绿色区域内黑字一样更亮更黑。
⑥. 假如被检者是色盲,可用左区右区来代替红色区域和绿色区域.⑦. 若根据试验的结果增减试片的焦度后,结果出乎意料,则须放弃试验(因为引出矛盾结果的眼多患有白内障或为白内障术后).⑧.右眼红绿测试结束后,记录其终点验光结果。
4.红绿双色实验结果判断:a.远视眼:如果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楚,说明过矫,应适当降低正镜度,直到两区域内视标清晰度一致;如果绿色内视标比红色内视标清楚,则说明欠矫,应适当增加正镜度,直到两区域视标清晰度一致。
b.近视眼:如果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楚,说明欠矫;如果绿色内视标比红色内视标清楚,则说明过矫,应适当增加正镜度,直到两区域视标清晰度一致或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楚。
c.单纯近视散光眼:如果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楚,说明欠矫;如果绿色内视标比红色内视标清楚,则说明过矫,应适当增加正镜度,直到两区域视标清晰度一致或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楚。
d.单纯远视散光眼:如果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楚,说明过矫应适当降低正镜度,直到两区域视标清晰度一致;如果绿色内视标比红色内视标清楚,则说明欠矫,应适当增加正镜度,直到两区域视标清晰度一致。
(三)。
第一次雾视。
a.主要目的:是用“雾视”方法控制患者的调节,准确验光。
b.测试方法是:在眼前加+1.00DS,将被检者视力雾视到0.5以下。
让患者注视相当于5米处视力表,以0.25DS 为一档减去雾视片。
一般来讲减去0.25DS可增加一行多视力。
如果视力不再有进展说明已达到最佳视力,此时停止减雾视镜。
c.雾视结果判断:1.在眼前加+1.00DS,被检者视力雾视到0.5以下,说明屈光矫正不过矫。
2.在眼前加+1.00DS,被检者视力雾视到0.5以上,说明近视屈光矫正过矫,远视屈光欠矫,增加正球镜度,直到雾视到0.5以下。
(四)。
第二次红、绿检查。
1.第二次红绿双色实验方法:在被检者单眼前相当于5米处打出“红绿视标”,让其比较不同背景下哪一区域视标更清楚,方法与第一次红绿相同。
2.红绿双色实验要求: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调节,请被检者先看绿色,后看红色,再看绿色。
3.红绿双色实验结果判断:a.远视眼:如果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楚,说明过矫,应适当降低正镜度,直到两区域视标清晰度一致;如果绿色内视标比红色内视标清楚,则说明欠矫,应适当增加正镜度,直到两区域视标清晰度一致。
b.近视眼:如果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楚,说明欠矫,应适当增加正镜度,直到两区域视标清晰度一致;如果绿色内视标比红色内视标清楚,则说明过矫,应适当增加正镜度,直到两区域视标清晰度一致或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楚。
c.单纯近视散光眼:如果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楚,说明欠矫,应适当增加正镜度,直到两区域视标清晰度一致;如果绿色内视标比红色内视标清楚,则说明过矫,应适当增加正镜度,直到两区域视标清晰度一致或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楚。
d.单纯远视散光眼:如果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楚,说明过矫,应适当降低正镜度,直到两区域视标清晰度一致;如果绿色内视标比红色内视标清楚,则说明欠矫,应适当增加正镜度,直到两区域视标清晰度一致。
(五)。
用散光表确定散光终点。
1.散光表确定散光终点的方法:让病人看散光表,询问是否有一条或几条线比其它线更清楚,更深一些。
2.用散光表确定散光终点的结果:a.如果被检者认为每条线一样清楚,则说明散光矫正完全。
b.如果被检者认为与其散光轴位相垂直的一条线清楚,说明有可能散光力量过矫,应重新精确散光力量。
c.如果被检者认为与其散光轴位重合的一条线清楚,说明力量不足,应重新精确,直至每条线一样清楚。
d,如果病人有几条线比较清楚或靠近散光轴的线更清楚,则说明散光轴位不精确,应重新矫正至每条线一样清楚。
3.散光表确定散光终点的原理:如果被检者有散光,那其视网膜上的成像不是一个焦点,而是由无数条短线段相成的模糊像。
如果“|”离视网膜近,而“-”离视网膜远,那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为-也就是说,水平方向线会比竖直方向上的线成像更清楚。
看散光表时会认为3~9点这条线更清楚,实际上负散轴位在6~12方向上。
(即:30倍法则)如果“-”离视网膜近,而“|”离视网膜远,则成像正相反。
(六)。
JCC精确散光的轴位和力量(如果没有散光不做这一项检查)。
1. JCC精确散光轴位和力量的前提:在使用JCC确定精确散光的轴位和力量之前,红绿必须平衡,才能进行精确的散光轴位和力量检测。
因为,只有在红绿平衡的基础上,最小弥散圆才能落在视网膜上,使用JCC 去精确测定散光轴位和力量才有意义。
2. 用JCC确定柱镜轴位:让被检者看多点视标,将交叉柱镜的手轮调至与柱镜轴位一致。
快速翻转JCC手柄,让患者判断哪一面清楚或两面是否一样清楚或模糊。
根据“同号追同号”原则,矫正柱镜轴位。
一般初次调整轴位的级率为15度,以后以5度为一级,直至翻转两面后被检者感觉清晰度一样为止,轴位矫正结束。
3. 用JCC确定柱镜力量:将JCC镜的主子午线转至与矫正柱镜轴位一致的位置,迅速翻转手柄,让被检者比较两面是否一样清楚或模糊。
如果清晰程度一致,则说明柱镜力量矫正准确;如果当JCC上红点与负柱镜轴位平行时患者感觉清楚,则以-0.25DC为一档增加柱镜度;如果白点与柱镜轴一致时视标清晰,则在减去-0.25DC,直到翻转两面后视标清晰度相同为止。
注意:在矫正柱镜度数时,一定要保持等效球镜接近初始时的球镜度数,这样才不会增加调节。
所以当柱镜度改变(增或减)0.50D时,球镜度相应改变(减或增)0.25D。
原则是先加正减负,后减正加负。
4. 用交叉圆柱镜精确散光的原理:0.25D的交叉圆柱镜是由一个+0.25DS*-0.50DC和一个-0.25DS*+0.50DC 分别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子午线上的镜片联合而成的。
放于被检者眼前时,在其视网膜前后形成两条焦线。
即:+0.25DS*-0.50DC*180 ---|-)-/--0.25DS*+0.50DC*90 ---/-)-|-5. 用交叉圆柱镜精确散光的结果:a.当被检者的散光完全矫正后: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为----)--。
在眼前放上交叉圆柱镜后,翻转镜片比较后,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清晰程度是一致的。
即---|-)-/- & ---/-)-|-所以病人会感觉两面一样清楚。
b.当病人的散光未完全矫正时:如:+1.00DS-0.50DC*180 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为----/)|--在眼前为+0.25DS-0.50DC*180 时,视网膜上像为----)--在眼前为-0.25DS+0.50DC*90 时,视网膜上像为---/-)-|-所以病人会认为第一面比第二面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