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合集下载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弥散量的测定方法
常用的有: 单次呼吸法(一口气法):易操作、直观、重复 性好,精确性为中等。 稳态法(恒态法):适用于运动实验,精确性最 低。目前应用较少。 重复呼吸法:病人易接受测定结果较准确。但是 操作较困难不常应用。

意义: 弥散功能减低见于:1 弥散面积减少如肺 气肿、肺切除、肺部感染、肺水肿、气 胸、脊柱侧弯;2 肺泡膜增厚引起的如肺 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石棉肺。3 其它如 贫血。 弥散功能增加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左向 右分流致肺动脉压力增高等。

质控标准: 1 快速均匀吸气,吸气容量应>90%VC, 吸气时间<2.5秒,吸气流速过低、时间 过长可使弥散量下降。 2 屏气时间10秒。 3 屏气时肺容积始终保持恒定。 3 均匀中速呼气,无犹豫或中断。

注意:屏气开始呼出的 0.5~1L 为死腔气, 然后采集0.75~1L的肺泡气作为标本气, 分析其中的CO、He浓度。因此当受试者 FVC<1L 时,不能收集到足够的供测定 用的肺泡气,因而不能进行DLco测定。
质量控制 一条满意的MEFV曲线应达到以下标准: 1升支陡直 要求吸气达肺总量位后迅速用力快速 呼气,要有一股爆发力,后外推的容量不能超 过 10%FVC 。如果开始时呼气用力不足,则 Vpeak Vmax75会降低。 2 呼气充分 呼气时间应达4s以上,要求MEFV曲 线降支能回复到 0 线水平,如果没有充分呼气, 则FVC变小。 3 呼气要平稳,用力要均匀,呼气过程中务必避 免咳嗽,突然中断和转向吸气。 4 为获得高质量曲线,至少应测定三次,每次间 隔 5 ~ 10 分钟,应保证两次测定最大的 FVC 之 差小于5%或100ml,然后选择其中FVC最大、 曲线光滑、起止点清晰的一条作为测量图形。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
手段,可应用于常规肺功能正常,舒张试验阴
性的患儿,达到确诊的目的。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31
支气管激发试验
❖ 常用药物为组胺和乙酰甲胆碱,其应用方法在成人已经标
准化。
❖ 激发前先作基础肺功能测定,然后吸入激发剂稀释液(常
用生理盐水,进行吸入方法的训练与适应),再测定肺功能
值,有些气道高反应性病人此时即可出现阳性反应,应终止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33
❖ 气道反应程度可依使FEV1.0下降20%的药物( 以组胺为例 )
剂量分为四级:
< 0.1μmol (0.03mg)为重度;
0.1~0.8μmol (0.03~0.24mg) 为中度;
0.9~3.2μmol (0.25~0.98mg) 为轻度;
3.3~7.8μmol (0.99~2.2mg) 为极轻度。
意义:大多数哮喘患者的PF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
变化,清晨和晚上最低,中午和下午最高。 结合
临床有助于判断哮喘病情严重度,指导其用药,
观察其转归。轻度异常 <20% 中度异常 20-30%
重度异常 >30% 。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5
肺功能障碍的评价
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轻度损害: FEV1<正常预计值的95%可信限,或在79-60%正常预计值或FEV1/FVC在74--60%之间;
中度损害: FEV1 在59--40%正常预计值之间,或
FEV1/FVC在59--40%之间;


重度损害: FEV1<40%或FEV1/FVC<40%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各项指标及其意义

肺功能各项指标及其意义

常规通气功能:所有得指标都要在预计值得80%以上,一秒率要在70%以上(因为低于70%就就是COPD)、FVC低于80%,诊断限制性通气;一秒率低于70%,MVV低于80%而高于70%,FEF25%~75%均低于80%,诊断阻塞性通气;一秒率低于70%,MVV低于70%,FEF25%~75%均低于80%诊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上述都有则为混合性,MVV%/VC%>1限制性为主得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MVV%/VC%<1,以阻塞性为主;FEF50%~75%,其她正常,诊断小气道阻塞性病变;若只有FEF50或只有FEF75低,诊断可疑小气道阻塞性病变、肺功能试验肺功能试验包括简单得肺量计与复杂得生理测试。

生理学正常情况下,脑干呼吸中枢得神经冲动决定了通气得容量与类型。

该神经冲动受颈动脉(PaO2 )与中枢(PaCO2 ,[H+])化学感受器,肌肉,肌腱,关节本体感受器与大脑皮质层传来得冲动影响、神经冲动从呼吸中枢发出,通过脊髓与外周神经到达肋间肌与膈肌.如果吸入气流可通过结构上正常,无阻塞得气道到达通畅,灌注适当得肺泡时,即产生正常气体交换.正常情况下,肺泡通气(VA)与灌流(Q)匹配良好,并且与代谢率呈比例,动脉血气张力维持在一个窄小得范围内、静息肺得容量与气量静息肺容量:反映了肺与胸壁得弹性。

肺活量(VC或"slow VC")就是指最大吸气后,能缓慢呼出得最大气量。

因其操作简单,故肺活量就是肺功能试验中最有价值得指标之一、因为VC随肺限制性功能障碍加剧而下降(如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结合弥散功能可随访此类限制性功能障碍得病程以及对治疗得反应。

VC也反映了呼吸肌力,经常用于监测神经肌肉疾病得病程、用力呼气肺活量(FVC),与VC相似,就是指尽力吸气后,尽力最快呼出得气体容量。

FVC通常与呼气流速一起用简单得肺量计测定。

气道阻塞病人VC明显大于FVC、在测定用力呼气肺活量时,终末小气道提早关闭(在达到真正残气量之前),远段气体陷闭,使得肺量计无法测出. 肺总量(TLC)就是指深吸气至最大限度时肺内得气体容量.功能残气量(FRC)就是指当所有呼吸肌放松时,平静呼气后留在肺内得气量.生理情况下,它就是最主要得肺容量,因为它接近正常潮气呼吸范围.胸壁向外得弹性回缩力增加肺容量,但肺得向内得弹性回缩力减少肺容量,两者互相平衡;正常情况下这些弹性回缩力在40%TLC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肺功能及其临床运用

肺功能及其临床运用

为什么是92%
气流吸入和/或呼出受限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
以FEV1%降低(提示有气流呼出受限),且吸气末容积(TLC)和 呼气末容积(RV、FRC)不降低(提示无肺容积降低,即没有限制) 为诊断原则
具体涉及下述四种情况
1、FEV1%<92%pred,即使FEV1占预计值%>80%也可以诊断为阻 塞性通气障碍;常有RV、FRC、RV/TLC、FRC/TLC升高或不下降。
支气管激发试验
要点一:基础肺通气功能损害严重(FEV1占预计值%小于60%,或 绝对值成人小于1L),基础肺功能呈中度以上损害(FEV1占预计值< 70%),如果严格观察并做好充足准备,只要FEV1占预计值%大于 60%,仍可考虑行支气管激发实验。
要点二:阳性标准:在检查过程中,FEV1、PEF较基础值下降大于 20%,则判定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即气道反应性增高。阴性标准: 如果吸入最大剂量或最高浓度激发剂后,以上指标仍未达上述标准, 则为气道反应性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
FVC、 FEV1 会 减 少
FEV1 会 增 加
FVC会 减 少 FEV1 / FVC会 增 高 FEF2 5 - 7 5 会 增 高
误诊
正常
吹气不用力,不漏气
吹气用力,但舌头堵住咬口
吹气不用力,还漏气
第二步:确定肺功能通气功能障碍类型
首先:判断是否存在限制:看VCmax
正常VCmax>80%
1、气胸未做闭式引流及气胸愈合后1月内患者 2、严重肺大泡者 3、严重的胸腹主动脉瘤患者 4、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 5、严重低氧血症及严重呼吸衰竭患者 6、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近期有心梗患者 7、严重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患者;严重冠心病病人 8、无法配合者,如偏瘫、面瘫、脑血管意外、脑瘫、以及智障患者 9、二周内有咯血史者 10、开放性肺结核患者以及所有传染病患者 11、慢性肝炎活动期患者 12、消化道出血活动期患者 13、 肺功能检查当天,内窥镜检查及活检后患者

肺功能常用检查项目

肺功能常用检查项目

肺功能常用检查项目肺功能常用检查项目:1. 肺活量测定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或最大呼气后能排出的气体总量。

通过肺活量测定可以评估一个人的肺功能状态以及肺部的弹性和容积。

常用的肺活量测定方法有:潮气量法、肺总量法和气体扩散法等。

2. 呼气流量测定呼气流量测定是评估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呼气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从肺部排出的气体量。

通过呼气流量测定可以了解呼吸道的狭窄程度以及气道阻力的大小。

常用的呼气流量测定方法有:峰流速法、最大呼气流量法和平均呼气流量法等。

3. 肺顺应性测定肺顺应性是指肺部对于压力变化的敏感性,是评估肺部弹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肺顺应性测定可以了解肺部的弹性恢复情况及肺泡的通气功能。

常用的肺顺应性测定方法有:静态顺应性法和动态顺应性法等。

4. 气体扩散功能测定气体扩散功能测定是评估肺部气体交换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气体扩散功能测定可以了解肺部的通气和血液循环的匹配情况。

常用的气体扩散功能测定方法有:一氧化碳弥散容积法和氧弥散容积法等。

5. 气体分析气体分析是评估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气体分析可以了解呼吸系统的氧合功能、酸碱平衡以及代谢状态等。

常用的气体分析方法有:动脉血气分析和呼气气体分析等。

6. 肺血流量测定肺血流量测定是评估肺部血液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肺血流量测定可以了解肺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常用的肺血流量测定方法有:肺血流量测定法和肺血容量测定法等。

7. 肺功能影像学检查肺功能影像学检查是通过影像学技术对肺部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估的方法。

常用的肺功能影像学检查方法有:X射线胸片、CT扫描和核磁共振等。

8. 清醒状态下的动态肺功能检查清醒状态下的动态肺功能检查是评估呼吸系统动态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清醒状态下的动态肺功能检查可以了解呼吸系统的协调性和调节功能。

常用的清醒状态下的动态肺功能检查方法有:呼吸频率测定和呼吸肌力测定等。

9. 呼气末二氧化碳测定呼气末二氧化碳测定是评估呼吸系统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肺功能相关指标分析和临床应用

肺功能相关指标分析和临床应用

• ②通气储量百分比(ventilation reserve%, VR%) MVV-VE VR%=───────×100% MVV VR%作为通气储备功能的指标,用于胸腹 部外科手术术前肺功能评估。正常值>95%。
• (三)影响肺通气功能的因素: 1、呼吸中枢及其支配神经通路; • 2、呼吸肌肉功能(主要为膈肌); • 3、气道通畅性; • 4、肺顺应性(肺泡可扩张及可回缩性); • 5、 胸廓顺应性。
• 换气功能: 弥散功能 血气分析 辅助检查: 支气管舒张试验 支气管激发试验EV1%,△FVC%,△PEF% △FEV1%,△PEF%
• 肺功能检查通常包括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呼吸 调节功能及肺循环功能,临床上开展较为广泛的 是肺的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检查,其它一些辅助 检查如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亦较 常用(表1),肺功能结果的判断应结合临床病史、 体检及其它辅助检查( 如胸部影象学、纤维支气管 镜等)综合分析, 对临床能提供极有价值信息或依 据,孤立地以肺功能检查作出临床诊断乃至病情 判断,则其价值有限,单就肺功能而言,应作出 是否在正常范围,异常的类型,异常的程度等判 断,并相应提出可能的病因或病变部位。
• (二)肺功能障碍的评价 1、肺容量改变 肺组织切除可直接损害肺容量,TLC,VC,RV,FRC等 下降,其中以VC在临床上最常用,因其常与有功能的肺 组织的切除量呈比例下降,且测定简便,其它引起肺实质 损害的病变(如肺炎、 肺部巨大占位性病变等),支气管病 变(单侧主支气管或叶、段支气管完全性阻塞),胸腔病变 (胸腔大量积液、胸膜广泛增厚硬化等),均可引起肺容量 的减少,肺间质性病变(如肺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等) 使肺弹性回缩力增高亦可致TLC,VC,FRC,RV等减少; 而肺气肿等使肺弹性回缩力下降的疾病则TLC,RV, FRC等增高。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及临床应用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及临床应用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及临床应用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用于评估呼吸系统功能的临床检查方法。

通过测量呼吸道流速、容积及肺刚度等指标,可以评估肺功能的正常或异常状态,并辅助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下面将介绍肺功能检查常用的指标及其临床应用。

一、肺活量(VC)和用力肺活量(FVC):肺活量是指一次最大呼气或最大吸气后能再呼气或再吸气的最大气体容积。

用力肺活量是通过最大力气呼气或吸气测量得到的肺活量。

VC和FVC能够反映肺的容积大小和弹性,是评估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成人的VC和FVC一般在80%以上,如果低于80%可能表明呼吸道阻塞、肺气肿等问题。

临床应用:肺活量和用力肺活量常用于评估肺容积的增减,帮助诊断肺部疾病和监测治疗效果。

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FVC常常降低,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评估疾病的程度和监测病情变化。

二、最大呼气流速(PEF)和最大吸气流速(PIF):PEF是指最大吸气后迅速采用最大力气进行呼气所呼出的气体的流速。

PIF是指最大呼气后迅速采用最大力气进行吸气所吸入的气体的流速。

PEF和PIF反映的是呼吸道狭窄程度以及呼吸肌收缩力的大小。

临床应用:PEF和PIF常用于评估气道阻塞程度,帮助区分肺部和气道疾病。

例如,哮喘患者的PEF常常降低,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三、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FEV1是在最大力气吸气后以最大力气进行呼气时,在第1秒钟内呼出的气体的容积。

FEV1/FVC是FEV1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

这两个指标主要反映了呼气功能。

临床应用:FEV1和FEV1/FVC常用于评估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

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FEV1和FEV1/FVC常常降低,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评估疾病的程度、指导治疗方案制定和判断治疗效果。

四、肺顺应性(Crs)和气道阻力(Raw):肺顺应性是指单位弹性回复力时所增加的容积,用来反映肺的伸展性。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一秒用力呼气量正常范围:男3.18±0.12L;女2.31±0.05L。

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

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

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呼气高峰流量(PEFR)正常范围:正常参考值约5.5L/S(升/秒)。

检查介绍:呼气高峰流量(PEFR):指在测定用力肺活量(FVC)过程中的最大呼气流速。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最大中期呼气流速与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范围:男:3.369L/S(升/秒)。

女:2.887L/S(升/秒)。

检查介绍:肺功能检查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在临床上最常使用,也是敏感简便的最佳通气指标。

临床意义:将其所用时间称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人0.5秒左右。

MMFR意义与(FEV1.0%)相同但更敏感、准确。

"MET"优越性在于不受性别、年龄、身高等影响。

延长(超过0.5秒)程度标志阻塞性通气障碍严重程度,如肺气肿。

用力肺活量(FVC)正常范围:男:3.179+0.117L 女:2.314+0.048L。

检查介绍:用力肺活量(FVC):也称时间肺活量。

该指标是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

临床意义:实际上常用第1秒肺活量占整个肺活量百分比表示,称1秒率。

正常人大于80%,低于80%表明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存在,如哮喘。

医学上还用低于80%及60%评判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轻重程度。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正常范围:男:104+2.71L 女:82.5+2.17L。

检查介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受检查者按每秒一次,以最大最快速度呼吸12次气量再乘以5测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3
4 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
肺活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胸廓结构、呼吸 肌强度、职业和体力锻炼等因素均有关系,个体差 异较大,故临床判断时均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 比作为衡量指标。
分级标准:
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80%——正常
60-79%——轻度降低
40-59%——中度降低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 标的临床意义
a
1
肺功能检查的应用范围
1 辅助正确诊断肺部疾病:哮喘,COPD,肺间质纤维
化,支气管炎,肺炎等。
2 确定肺部疾病所引起的生理损害部位
气道?肺实质?肺毛细血管床?胸壁?
3 呼吸困难程度的判断及鉴别诊断 心源性?肺源性?
4 判断疾病的进程和临床治疗的效果。
5 手术风险评估,适应症:年龄>60岁、肥胖病人、胸
a
12
3 补呼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
补呼气量反映了呼气肌和腹肌的力量。在正常人中 变动较大,体位对其有显著影响。
仰卧位因膈肌上抬、肺血容量增加,补呼气量较立 位明显减少。妊娠、肥胖、腹水和肠胀气等都可减 少补呼气量。
细支气管在呼气相关闭使气体陷闭时,补呼气量降 低,见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
a
15
5 功能残气量FRC与残气量 (Residual volume, RV)
功能残气量FRC与残气容积改变常同时存在, 增加见于肺弹力减退或呼吸道阻力增加,如 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容积减少见于肺组织 损害、胸廓或肺限制性疾患,如肺间质纤维 化、肺切除术后。
临床上常以残气/肺总量(RV/TLC%)作为 考核指标。
a
16
6 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 TLC)
肺部或胸廓限制性疾病如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 气胸、胸腔积液以及神经肌肉疾病等可导致肺总量 减少;阻塞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可引起 肺总量增加。
临床上常用RV/TLC%来判断有无肺气肿以及肺 气肿的程度(需残气量绝对值增加)。
a
5
一、肺容量及其临床意义
肺容量(Lung volumes)是指肺内 容纳的气量,是呼吸道与肺泡的总容 量,反映了外呼吸的空间。
a
6
肺容量的组成
肺容量共有四个基础容积,
VT
潮气量
ERV 补呼气量
IRV 补吸气量
RV
残气量
基础容积互不重叠,由其中二个或二个以上基础容积 构成四个肺容量
a
8
肺容量及其组成
a
9
[影响因素] 肺容量随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等而变
化。
[临床意义]
一般以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来表达肺容量是 否正常,增减20%以上方视为异常。
a
10
肺容量的临床意义
1 潮气量(Tidal volume,VT) 正常人潮气量:8--15ML/KG体重
潮气量与呼吸频率决定了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 愈小,就要求较高的呼吸频率才能保证足够的通 气量,如限制性疾病患者表现为潮气量偏小,呼 吸频率偏快。
IC 深吸气量
VC 肺活量
FRC 功能残气量
TLC 肺总量
a
7
肺容量及其组成
IRV
I VC
TC
L
VT
C
F ERV R
C RV
深吸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总气量。 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平静呼气后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平静呼气后能继续呼出的最大气量。 平静呼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气量。 补呼气后,肺内不能呼出的残留气量。
一般认为:正常人RV/TLC%≤35%,
36-45%为轻度肺气肿,
46-55%为中度肺气肿,
≥56%为重度肺气肿。
适 用 于 31-61 岁 者 , 17-30 岁 正 常 值 为 27%+1.6%
a
17
二、肺通气功能
肺通气功能是指单位时间随呼吸运动进出 肺的气体容积,显示时间与肺容积的关系, 并与呼吸幅度、用力大小有关,是一个较 好反映肺通气能力的动态指标。
a
11
2 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 )
IC与吸气肌力量大小、胸肺弹性和气道通畅程度都有关 IC是最大通气量和肺活量的主要成分(约占肺活量的
75%)。 IC降低,往往提示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可能。
若最大通气量减低,而IC正常时,可能与体质衰弱使呼 吸肌无力有关,待体力恢复后,其最大通气量会增加。
通气功能的测定包括每分钟通气量、肺泡 通气量、最大通气量以及时间肺活量等项 目。
a
1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每分钟通气量(VE)
每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VE) 是指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即潮气量与 呼吸频率的乘积。
VE=VT*RR
气道反应性检查:即激发或舒张试验,了解气 道反应性的高低,可作为诊断哮喘和慢性阻塞 性肺病(COPD)的金标准。
气道阻力检查:(IOS)反映气道的通畅性,在
气道阻塞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中有重要的
应用价值。
a
3
肺功能检查的禁忌症
1 近3个月内患心肌梗死、休克者,近4周内严 重
心功能不稳定,心绞痛、大咳血或癫痫大发作
<40%——重度降低
a
14
引起肺活量降低的常见疾病:
1、肺组织损害
如肺炎、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肺部巨大占位
性病变、肺水肿、肺肿瘤以及肺叶切除术后等等
2、胸廓或肺活动受限
如胸廓畸形、肥胖、气胸、胸腔积液、广泛胸膜 增厚、气腹、腹水、膈神经麻痹、渗出性胸膜炎、 膈疝等
3、气道阻塞
如慢支、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及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
2 高热、耗氧量大的患者
3 剧咳的患者
4 两周内有咳血者暂缓检查
5 严重缺氧,有紫绀者
6 肺大疱、气胸慎重
7 其他,老年痴呆、意识障碍、不能合作者
a
4
主要内容 一、肺容量及其临床意义 二、通气功能及临床意义 三、换气功能及临床意义 四、肺功能评价、图形判读 五、气道反应性、气道阻力及临床意义 六、肺功能在外科领域的应用
部手术、上腹部手术、吸烟史、任何肺部疾病史。
6 体检(高原区旅游、相关行业求职、学生年度体育成
绩)
a
2
肺功能检查的项目及意义
肺容量和通气功能检查:即肺容量和呼吸流量 的测定,了解肺脏是否存在阻塞性,限制性或 混合性病变。
换气功能检查:即弥散及残气量的测定,了解 肺脏的换气功能,可判断是否存在肺换气功能 障碍性疾病,如肺纤维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