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国民革命军第27军】(全文)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7军简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7军简史

作者: 张克勤;张润森
出版物刊名: 军事历史
页码: 58-59页
主题词: 副司令员 吴克华 抗日救国军 抗日武装 文登县 天福山 山东人民 高锦纯 国民党军刘浩天
摘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7军的前身是由胶东地区几支抗日武装发展起来的。

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等同志在文登县天福山领导抗日武装起义,以1935年“一一·四”暴动保留下来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

翌年春,又有“掖县抗日游击第3支队”等一批抗日武装成立。

1938年9月,第3军与第3支队奉命合编
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5支队”(12月改隶山东纵队建制),司令员高锦纯,政委宋澄,副司令员吴克华。

支队辖六个团7000余。

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

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

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之前:战役名称时间江桥抗战1931年10月-1931年11月淞沪抗战1932年1月-1932年3月长城抗战1933年1月-1933年5月热河抗战1933年2月-1933年2月绥远抗战1936年11月-1936年12月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之后:战役名称时间平津作战1937年7月太原会战1937年10月-1937年11月南口战役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注:由刘茂恩将军第十五军为主力,国军此役歼灭日军主力两万两千余人,历史上有“平型关战役”,而没有共党欺世盗名的“平型关大捷”)忻口战役1937年10月[娘子关战役1937年10月-1937年11月太原保卫战1937年11月淞沪会战1937年8月-1937年11月南京战役1937年12月徐州会战1938年2月-1938年5月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1938年4月兰封会战1938年5月-1938年6月武汉会战1938年8月-1938年10月广州战役1938年10月[南昌会战1939年3月-1939年4月随枣会战1939年5月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939年10月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940年2月昆仑关战役1939年12月-1940年1月枣宜会战1940年5月-1940年6月豫南会战1941年1月-1941年2月上高会战1941年3月-1941年4月晋南战役1941年5月-1941年6月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941年10月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香港保卫战1941年12月滇湎路战役1942年3月-1942年9月浙赣战役1942年5月-1942年8月鄂西会战1943年5月-1943年6月常德会战1943年11月-1943年12月豫湘桂会战1944年4月-1944年12月豫中会战1944年4月-1944年6月[长衡会战1944年5月-1944年8月第四次长沙会战1944年5月-1944年6月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1944年8月桂柳会战1944年8月-1944年12月缅北滇西战役1943年10月-1945年3月密支那战役1944年5月-1944年8月[ 转自铁血社区/ ]强渡怒江战役1944年6月-1944年7月湘粤赣战役1945年1月-1945年2月豫西鄂北会战1945年3月-1945年5月湘西会战1945年4月-1945年6月桂柳反攻战役1945年4月-1945年8月国军抗日殉国将官名单(师级以上)佟麟阁上将(追授),29军副军长1937、7、28北京南苑赵登禹上将(追授),132师师长1937、7、28北京南苑郝梦龄上将,9军军长1937、10、16山西忻口刘家麒中将,54师师长1937、10、16山西忻口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1937、11、9上海松江高志航空军少将,驱逐司令1937、11、21河南周家口[夏国章中将,172师副师长1937、11、21浙江湖州吴国璋中将,75师副师长1937、11、26浙江湖州饶国华上将,145师师长1937、11、30安徽广德(自杀)肖山令中将,宪兵副司令1937、12、12江苏南京姚中英少将,156师参谋长1937、12、12江苏南京司徒非少将,160师参谋长1937、12、12江苏南京[刘震东中将,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司令1938、2、22山东莒县王铭章上将(追授),122师师长1938、3、17山东藤县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1938、3、17山东藤县赵渭滨少将,122师参谋长1938、3、17山东藤县范庭兰少将,豫北别动队第五总队总队长1938、3、28河南修武刘桂五少将,骑兵第六师师长1938、4、22内蒙黄油干子[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 周元中将,173师副师长1938、5、9山东蒙城李必蕃中将,23师师长1938、5、14山东菏泽(自杀)黄启东少将,23师参谋长1938、5、14山东菏泽(自杀)付忠贵少将,鲁北游击司令1938、9、23山东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1938、11、3湖北襄阳林英灿少将,152师副师长1938、1、13广东清远李国良中将,军训部辎重总监1939、3、7陕西西安[张?行中将,第一战区副参谋长1939、3、7陕西西安王禹九少将,79军参谋处长1939、3、26江西高安陈安保中将,29军军长1939、5、6江西龙里张唐聚五少将,东北游击司令1939、5、18河北平台山韩炳宸少将,山东第十三区保安副司令1939、1、9山东莱阳马玉仁中将,江苏第一路游击司令1940、1、3江苏望乡台[丁炳权中将,197师师长1940、1、25江西武宁郑作民中将,2军副军长1940、2、3广西昆仑钟毅中将,173师师长1940、5、9湖北苍台(自杀)张自忠上将(追授),33集团军总司令1940、5、16湖北南瓜店张敬少将,33集团军高参1940、5、16湖北南瓜店戴民权中将,豫南游击第五纵队司令1940、5河南遂平王竣中将,新27师师长1941、5、9山西台寨梁希贤少将,新27师副师长1941、5、9山西台寨(自杀)陈文杞少将,新27师参谋长1941、5、9山西台寨唐淮源上将,3军军长1941、5、12山西县山寸性奇中将,12师师长1941、5、13山西毛家湾金崇印少将,17军参谋长1941、9、16山西横水镇石作衡中将,70师师长1941、9、6山西绛县赖传湘中将,190师副师长1941、9、24湖南梁家段朱实夫少将,新3师副师长1941、9、25甘肃李翰卿中将,57师步兵指挥官1941、9、27江西上高武士敏中将,98军军长1941、9、29山西东峪朱士勤中将,暂30师师长1942、5、4山东潘庄郭子斌少将,暂30师副师长1942、5、4山东潘庄戴安澜中将,200师师长1942、5、26缅甸茅邦村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1942、6、23山西张翁村胡义宾少将,96师副师长1942、7缅甸埋通张庆澍少将,鲁苏战区高参1942、8山东唐王山周复中将,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1943、2、21山东城顶山[张少舫少将,113师参谋长1943、2、21山东城顶山高道先少将,山东铁道破坏总队长1943、5山东江春炎少将,114师参谋长1943、7、4山东邹县彭士量中将(追授),暂5师师长1943、11、15湖北石门许国璋中将,150师师长1943、11、21湖北诹市(自杀)孙明瑾中将,预10师师长1943、12、1湖南常德[卢广伟少将,骑8师副师长1944、5、5安徽颖上李家钰上将,36集团军总司令1944、5、21河南秦家坡陈绍堂少将,104师步兵指挥官1944、5、21河南秦家坡周鼎铭少将,36集团军副官处长1944、5、21河南秦家坡王剑岳少将,8师副师长1944、6、10河南灵宝王甲本中将,79军军长1944、9、7湖南东安[阚维雍中将,131师师长1944、11、10广西桂林(自杀)陈济恒中将,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1944、11、10广西桂林(自杀)吕旃蒙少将,31军参谋长1944、11、10广西桂林齐学启中将,38师副师长1945、5、13缅甸仰光胡旭盱少将,第三战区第一突击队司令1945、6浙江孝丰抗日战争中在中国被国军击毙的日军将领[1。

国民革命军编制表

国民革命军编制表

第1军(1、78、167师)曾为整1师,辖1、78、167旅6个团;167旅部及1个团为一野歼灭,军部、1、78师及5个团为二野歼灭。

第2军(9、76、预2师)曾为整9师,辖9、76、预2旅6个团;军部、9、76师、预2旅1个团为二野歼灭,预2旅旅部及1个团被三野歼灭,1个团为四野歼灭。

第3军(7、32师)辖5个团;在晋察冀地区与解放军作战时全军覆没。

第4军(59、90、102师)曾为整4师,辖59、90、102旅6个团;为三野歼灭。

第5军(45、96、200师)曾为整5师,辖45、96、200旅9个团;45师1个团为二野歼灭,军部、45、96、200师师部及8个团为三野歼灭。

第6军(201、202、204师)曾为整202师师部及1、2旅,整203师2旅,整205师1旅共辖8个团(后整202师改37军);军部、202、204师师部及7个团为三野歼灭。

第7军(171、172师)曾为整7师,辖171、172旅6个团;为四野歼灭。

第8军(荣1、103、166师)曾为整8师,辖42、103、166、新3旅9个团;103师师部及1个团为二野歼灭,军部、荣1、166师师部及8个团为三野歼灭。

第9军(203、205、206师)曾为整206师师部及1、2旅,整203师1旅,整205师2旅共辖8个团;203师师部及2个团为一野歼灭,整206师2个团为二野歼灭,整206师师部、1、2旅旅部及2个团与解放军第一、二野战军作战时全军覆没,205师师部及2个团为四野歼灭。

第10军(3、20、新1师)曾为整3师,辖3、20、新1旅6个团;为二野歼灭。

第11军(168、暂9、骑8师)曾为整18师,辖168、暂9、骑10旅6个团;为一野歼灭。

第12军(111、112、新36师)曾为整12师,辖111、112、新36旅(以实际人数折算成6个团),辖6个团;为三野歼灭。

第13军(4、54、89师)辖9个团;为四野歼灭。

第14军(10、83、85师)曾为整10师,辖10、83、85旅6个团;军部、10、85师师部及4个团为二野歼灭。

(最新)江防会战国民党军参战部队序列

(最新)江防会战国民党军参战部队序列

(最新)江防会战国民党军参战部队序列江防会战国民党军参战部队序列(1949年4月)长江下游地区(湖口至上海间800公里)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汤恩伯,副总司令冷欣、周喦、刘汝明、宋忠一、丁治盘、李延年、宣铁吾、陈大庆,参谋长曹士澄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陈大庆第37军,军长罗泽闿第202师,师长王大均第204师,师长蓝啸声第209师,师长方懋楷第52军,军长刘玉章第2师,师长郭永第25师,师长李有洪第296师,师长刘梓皋第75军,军长吴仲直第6师,师长朱元宗第16师,师长曹永湘第95师,师长朱致一吴淞要塞警备旅首都卫戍司令部,司令张耀明副总司令,覃异之、陈沛(后加第4军改称第7兵团)第28军,军长刘秉哲(原属第6兵团)第52师,师长朱丰第80师,师长李西开第195师,师长袁英注:军长刘秉哲在渡江战役中被俘;暂编第7师(第195师)副师长张荫堂率该师1800余人于4月23日在江苏南京汤山起义;第80师师长李西开4月29日被俘;暂编第7师师长袁英4月29日在安徽广德投诚;6月,该军残部1个团在第195师副师长张少武率领下投诚。

第45军,军长赵霞、陈沛(兼),副军长朱式勤第97师,陈阵第102师,师长朱式勤(兼) 第312师,师长钟遒彤注:该军第97师,师长王宴清于3月起义,第45军军长赵霞被撤职。

原第102师师长陈阵任97师师长。

到舟山后缩编为第102师。

江阴要塞第6兵团,司令官李延年(兼)(后改归机动兵团,由汤恩伯直接指挥该兵团2个军) 第54军,军长阙汉骞第8师,师长施有仁第198师,师长杨中藩第291师,师长廖定藩、吴世英注:第291师师长廖定藩渡江战役中阵亡。

第99军,军长胡长青第92师,师长艾瑗第99师,师长邹鹏奇第268师,师长李慎言注:第268师师长李慎言渡江战役中被俘。

第8兵团,司令官刘汝明副司令官曹福林、刘汝珍第55军,军长曹福林,副军长许文耀、陈宇书,参谋长白耀先第29师,师长荣光兴、黄芳俊第74师,师长李益智第181师,师长刘兴远第68军,军长刘汝珍,副军长陈新起、王振声,参谋长杜允中第81师,师长葛开祥第119师,师长张勋亭第143师,师长阎尚元注:渡江战役后,副军长王振生、第81师师长葛开祥率部投诚,张勋亭、阎尚元被俘。

各个时期国民革命军序列

各个时期国民革命军序列
委员长蒋中正;参谋总长程潜;副参谋总长白崇禧 第一战区(辖区:
平汉、津浦两铁路线,共26个师又6个旅。) 司令长官:
xx(兼)
第一集团军总司令xx;第二集团军总司令xx;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xx第二战区(辖区:xx、察、xx,共13个师又16个旅。) 司令长官:
xx
第六集团军总司令xx;第七集团军总司令xx;预备军总司令xx(兼)第三战区(辖区:xx、xx,共18个师又7个旅。) 司令长官:
冀察战区总司令xx新编第八军
xx行营主任xx
驻印军总指挥萨尔登新编第一军直属及特种部队
xx卫戌部队总司令xx第十四军等 军委会直属部队第六十九、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九军等。
xx部队
xx边防总指挥xx;
川陕鄂边区xx公署主任xx
xxxx公署主任xx
xxxx公署主任xx
xxxx公署主任xx
xxxx公署主任xx
xx
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xx;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xx;第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王缵绪; 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xx;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部司令xx忏; 战区直辖部队
第八战区(辖区:
绥远、宁夏、甘肃、青海,共6个步兵师9个步兵旅4个骑兵师4个骑兵 旅。)
司令长官:
xx
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xx;
xx部队总司令xx;
xx第八集团军总司令xx;
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 第十集团军总司令xx;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xx第四战区(辖区: 闽、粤,共13个师又3个旅。) 司令长官:xx第四集团军总司令xx;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xx第五战区(辖区:xx,共18个师又1个旅。) 司令长官:xx(兼),后由xx调任 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 第五集团军总司令xx直属部队 第一预备队司令长官xx;第二预备队司令长官xx;第三预备队司令长官xx;第四预备队司令长官何成濬; 第十七集团军司令长官xx;

国民党的各时期路军编制大全

国民党的各时期路军编制大全

国民党的各时期路军编制大全第XX路军是一种番号,位阶比军高,约与军团相当,属临时性编制,故番号经常变动。

北伐时期第一阶段北伐:第一路军何应钦,负责东路战线(闽、浙、苏)、第二路军陈调元、第三路军李宗仁,负责皖、苏战局。

第二阶段北伐:第八路军李济琛(粤军)。

中原大战时期1929年时,国民政府编有25个'路军':第一路军朱培德(滇军)、第二路军刘峙(中央军)、第三路军韩复榘(西北军)、第四路军何键(湘军)第五路军唐生智(湘军)、第六路军方振武(西北军)、第七路军刘湘(川军)、第八路军陈济棠(粤军)、第九路军鲁涤平(湘军)、第十路军龙云(滇军)、第十一路军刘镇华(镇嵩军),以上编成均以桂系(李宗仁)为主要攻击对象。

第十二路军田颂尧(川军)、第十三路军石友三(西北军)、第十四路军邓锡侯(川军)、第十五路军马廷骧(西北马家军?甘马,1930改任马鸿逵,西北马家军?宁马)、第十六路军傅作义(晋军,1930因反蒋番号改归顾祝同,中央军;不久又归徐源泉,直鲁军)、第十七路军孙殿英(地方军系,番号后改委杨虎城,西北军),以上编成均以西北军(冯玉祥)为主要攻击对象。

第十八路军金树仁(新疆军)、第十九路军周玳(晋军,阎锡山委任,1930蒋介石另委蒋光鼐为第十九路军总指挥,粤军)、第二十路军赵承绶(晋军,阎锡山委任,1930蒋介石另委张钫为第二十路军总指挥,西北军)、第二十一路军吉鸿昌(西北军,不就任,改委夏斗寅,鄂军)、第二十二路军冯轶裴(中央军,石友三于浦口反蒋,临时编组,事后撤销。

1930,西北军吉鸿昌倒戈投蒋,受委此番号)、第二十三路军(缺编)、第二十四路军孙楚(晋军,阎锡山委任,1930蒋介石另委张自忠为第二十四路军总指挥,西北军)、第二十五路军梁冠英(西北军)、第二十六路军孙连仲(西北军)。

国共分裂1931年起,为因应江西勦共编组24个'路军':第一路军陈调元(中央军)、第二路军刘峙(中央军,1931改为'勦赤军南路集团军',番号撤销)、第三路军韩复榘(西北军)、第四路军何键(湘军)、第五路军王金钰(中央军)、第六路军朱绍良(中央军)、第七路军刘湘(川军)、第八路军陈济棠(粤军)、第九路军鲁涤平(湘军)、第十路军龙云(滇军)、第十一路军刘镇华(镇嵩军)、第十二路军田颂尧(川军)、第十三路军石友三(西北军,1931起兵反蒋,番号撤销)、第十五路军马鸿逵(西北马家军?宁马)、第十六路军徐源泉(直鲁军)、第十七路军杨虎城(西北军)、第十八路军毛光翔(黔军)、第十九路军蒋光鼐(粤军)、第二十路军张钫(西北军)、第二十一路军夏斗寅(鄂军)、第二十二路军吉鸿昌(西北军,后李鸣钟接任,不久辞职,番号撤销)、第二十五路军梁冠英(西北军)、第二十六路军孙连仲(西北军)。

渡江战役中的27军

渡江战役中的27军
渡江战役中的27军
长江,作为战争的攻防对象,战守的地理要素,在历来兵家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长江留下绝唱。渡江战役,无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蒋家王朝的覆灭奏响的绝唱,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绝唱中,最嘹亮的无疑是这一支英雄部队——第27军。
这支英雄部队延续着山东昆嵛山红军游击队的血脉,传承着抗战初期天福山起义的火种,胶东人民勤劳勇敢、朴实忠厚、执着彪悍的民风是这支部队的基础。八年抗日战争,这支红军时期的游击队成长为胶东地区的“老八路”,从延安过来的著名将领许世友、聂凤智等人,将勇猛顽强的红军战斗作风注入这支部队,更加快了这支部队成为主力部队的进程。解放战争中经莱芜、孟良崮、胶东保卫战、张(店)周(村)、吕(乐)潍(县)、兖州等战役的洗礼,使这支部队迅速成为华东野战军的主力;济南一战拉开大决战的序幕,奠定了该部队在华东野战军中的头等主力地位,也让这支部队名声大振:“济南第一团”——这一称号成为中央军委在解放战争中授予我军的绝无仅有的“第一”的称号。
几个参谋见军长不说话,又逗起了军长:“你小碟子里的青菜、韭菜有点特别,和大盆里的不一样。”军长故意虎起了脸:“鬼话,什么风水宝地上长的?恐怕谁出了点子,又想敲我的竹杠!”
“这是江南的菜,他们刚摘过来的。”
军长一愣,停住了筷子。参谋们这才报告,接连几夜,派侦察员尝试着偷渡过江侦察,有的在江中迷失了方向,有的遇上大浪翻了船,昨夜终于登上对岸,可惜没有碰上敌人,没有抓到“舌头”。见天已快亮,几个侦察员顺手在地里拔了一把青菜和韭菜,划船归队了。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各野战军按番号顺序排列》的命令,原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野战军第27军,聂凤智任军长、刘浩天任政委、贺敏学任副军长兼参谋长、仲曦东任政治部主任,下辖79、80、81三个师:

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国民革命军第93军】(全文)

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国民革命军第93军】(全文)

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国民⾰命军第93军】(全⽂)【国民⾰命军第93军】 在国民党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2个第93军。

⼀、第83师、第94师组成的第93军 该军前⾝⼀部是国民⾰命政府警卫第2旅。

1932年,警卫第2旅扩编为第83师,⾪属第14军;该军前⾝另⼀部是第18军第11师⼀部。

1933年8⽉,该军第11师⼀部扩编为第94师。

1938年3⽉,国民党军以第14军第83师与第18军第94师合编为第93军,⾪属于第33军团。

以集团军副总司令刘戡兼任军长,朱怀冰、魏巍任副军长。

同年5⽉,因第94师在豫北不能归属该军,此时,该军辖第83师,陈武任师长;第94师,朱怀冰任师长。

6⽉,朱怀冰调任第97军军长时,第94师改⾪属第97军,另将新建的独⽴第5旅拨归该军,⾼增级任旅长。

1939年1⽉,国民党军进⾏局部整编时,该军原辖独⽴第5旅改⾪属第9军;第83师与第14军第10师对调建制关系,第10师改⾪该军。

另将第91军第166师、西安⾏营直辖新编第8师编⼊该军建制。

此时,该军下辖:第10师,王劲修任师长;第166师,刘希程任师长;新编第8师,陈牧农兼任师长。

此次编制调整后,该军奉命参加了阎锡⼭发动的反共的“⼗⼆⽉事变”和冬季攻势作战。

冬季攻势作战结束后,该军撤⾄陕西宝鸡整训。

1941念冬,该军调往河南灵宝、兰考⼀带担任黄河河防。

1942年春,调往重庆担任后⽅警备任务。

同年3⽉,该军第166师改⾪重庆卫戍司令部,另以第15补训处组建的暂编第2师列⼊该军建制。

9⽉,该军⾪属第14集团军时,刘戡升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陈牧农升任军长,符昭骞、胡练成任副军长,下辖:第10师,王声溢任师长;新编第8师,马叔明任师长;暂编第2师,曾晴初任师长。

1944年7⽉,该军⾪属第16集团军,奉命由重庆开赴⼴西,参加桂柳会战。

其军长陈牧农在会战中擅⾃下令销毁了带不⾛的武器弹药,在敌⼈尚未到来前就撤出泉州要地,退到桂林东北的⼤榕江地区,故被判处死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国民革命军第27军】(全文)
【国民革命军第27军】
在国民党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5个第27军
一、皖军第3混成旅组成的第27军
该军的前身是北洋军阀孙传芳所属直系皖军第3混成旅。

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北伐进抵安徽境内后,北洋军阀孙传芳所属直系皖军第3混成旅投靠北伐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7军,王普任军长,下辖3个师(旅)。

该军组成后,隶属第3路军随北伐军参加北伐。

10月1日,该军番号撤消,所属部队被缩编为独立第3师,徐琏任师长。

同月5日,该师被李宗仁第7军在南京下关缴械,所属部队编入第7军。

二、新编第10军改称的第27军
该军的前身是鄂军夏斗寅所属新编第10军。

1928年2月25日,夏斗寅所属新编第10军因与杨胜治新编第10军番号重复,国民政府将夏斗寅所属新编第10军该称为第27军,夏斗寅任军长,佘式谷任副军长,朱怀冰任参谋长。

下辖:第63师,万耀煌任师长;第66师,张森任师长。

1928年底,国民党对军队重新编谴时,该军番号被撤消,所属部队整编为陆军第13师,夏斗寅任师长,率部移防湖
北大别山一带。

三、镇嵩军一部组成的组成的第27军
该军的前身是河南镇嵩军一部。

1930年9月,蒋介石把中原大战中收编的镇嵩军刘镇华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7军,王振任军长,下辖第1、第2师。

不久,徐源泉率第10军沿平汉路被进时,遭遇王部的阻击。

其时,徐源泉不知王部已经被收编,在率部作战中把王振打死后将其部队编并。

此次作战后,该军番号被取消。

四、湘军一部组成的第27军
该军的前身是湘军谭延闿所属第50师和何键的独立第3师。

1931年6月,蒋介石为加强对种苏区和中央红军的“围剿”,将湘军谭延闿所属第50师和何键的独立第3师合编为第27军,隶属“剿匪”第6路军。

李云杰任军长,许克祥任副军长,下辖第23师由第50师改编组成,李云杰兼师长;第24师由独立第3师组成,许克祥兼师长。

该军组建后,从1931年下半年至1933年上半年,先后参加了对中央苏区的多次“围剿”作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后,该军先后参加了对转入中央红军长征的追击与堵截作战和对湘鄂边区红军第2、第6军团的“围剿”等作战。

1935年1月,军长李云杰病死后,刘兴继任军长,戴岳任副军长。

在此期间,该军下辖第23、第24师编制不变。

1935年12月,第24师奉命调往陕西并改隶
第37军。

五、第37、第39军各一部组成的第27军
该军的前身是第37、第39军各一部。

1937年8月11日,第37、第39军在淞沪会战中由于损失严重,无力恢复,交由胡宗南军事集团整编。

1938年4月,第37、第39军各一部合编组成第27军,隶属第1战区。

桂永清任军长,李树森任副军长。

下辖:第24师,李英任师长;第45师,戴权民任师长;预备第8师,凌兆尧任师长。

该军组建后,即参加徐州会战,奉命坚守砀山、商丘一线,阻止由徐州沿陇海路西进的日军和增援豫鲁皖边地区作战的任务。

1939年11月,该军隶属第2战区时,部队编制进行了调整。

第17军团的第46师改隶该军;该军原辖第24师改隶第76军;第58旅回归第20师的建制。

此时,范汉杰任军长。

该军下辖:第45师,刘进任师长;第46师,黄祖埙任师长;预备第8师,陈素农任师长。

此次整编后,该军在晋东地区参加了冬季攻势作战,并一度攻入黎城、涉县、潞城等地。

1941年5月,该军隶属第1战区时,下辖第45、第46、预备第8师编制不变,参加了晋南会战,由东向西,与中条山阵地右翼各部合力,进攻高平、晋城、沁水间地区。

1942年1月,该军属第24集团军时,范汉杰升任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副军长刘进继任军长;1943年,该军
隶属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指挥;1944年4月,隶属第36集团军时,周士冕任军长,率部参加了月至5月的豫中会战。

1945年6月,该军驻防河南浙川,隶属第1战区时,周士冕改任联勤总部第7补给区司令后,第16军副军长谢辅三升任该军军长。

此时。

该军编制作了重大调整。

其中,暂编第4军被裁减后,所属第47师、暂编第4师改隶该军;原辖第45师、预备第8师改隶暂编第5骏;另有中央军嫡系部队编成新建暂编第64师。

此次整编后,该军下辖:第47师,李奇亭任师长,驻防河南西坪地区;暂编第4师,马雄飞任师长,驻防湖北古城;暂编第64师,别光汉任师长,驻防陕西蓝田;原辖第46师改为教导师,用于招募新兵。

1946年2月,该军隶属第31集团军,位于河南荥阳。

此时,谢辅三调任郑州警备司令,第90军第28师师长王应遵任该军军长,李洁、林英、张信成任副军长。

下辖第31师,由暂编第4师改编而成,马雄飞任师长,驻防西安;第47师,李奇亭任师长,驻防河南汜水;第49师,由暂编第64师改编而成,李守正任师长,驻防河南修武。

1946年上半年,国民党军队整编时,该军改编为整编第27师,王应遵任师长,陈子坚、张信成任副师长,原辖第31、第47、第49师依次改编为整编第31、整编第47、整编第49旅。

此次整编后,整编第49旅加强了炮兵、装
甲兵和工兵分队,改编为第2快速纵队,留豫北战场由整编第26军直接指挥。

该师整编第31、整编第47旅作为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调往晋南战场,多次与人民解放军作战。

从1946年7月至1947拈月,该军先后参加了闻(喜)夏(县)战役、延安战役、陕北战役、青化砭战役、豫北战役等。

在青化砭战役中,该军整编第31旅旅部及第92团被人民解放军全歼,少将旅长李纪云、少将副旅长周贵昌、少将参谋长熊宗继被俘。

此次战役后,该师重建整编第31旅,张汉初任旅长。

在豫北战役中,该师整编第49旅被人民解放军全歼,少将旅长兼第2快速纵队指挥官李守正、少将副旅长兼第2快速纵队副指挥官蒋铁雄、少将副旅长袁峙山被俘。

1947年7月,该师隶属整编第1军;1948年初,该师改隶整编第29军。

此后,该师先后参加了宜(川)瓦(子街)战役、沙家店战役、延清战役等。

在宜(川)瓦(子街)战役中,该整编第31、整编第47旅被人民解放军全歼。

少将旅长周由之、李达被击毙。

此次战役后,该师所属各旅因伤亡惨重,又以原番号重新组建,刘超寰任师长,刘孟廉任第31旅旅长、乐典任第47旅旅长。

1948年9月,国民党军各整编师恢复军的番号。

该师恢复第27军番号,隶属第19绥靖区。

刘超寰任军长,下辖整编第31、整编第47旅,依次恢复第31、第47师番
号。

同年12月,该军隶属第5兵团时,刘超寰改任第36军军长,第16军军长李正先继任该军军长。

下辖第31、第47师编制不变。

此后,该军参加了陇陕战役和西南战役。

1949年12月,该军在西南战役后突围西逃的作战中被人民解放军全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