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运营管理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机场管理与服务》课程标准-2

《机场管理与服务》课程标准-2

《机场管理与服务》课程教学标准制定人:王海燕制定时间: 2009年2月20日新疆职业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机场管理与服务》课程教学标准《机场管理与服务》这门课程是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全面介绍了机场管理结构系统和机场相关服务内容,我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侧重于机场服务的教授。

课程内容包括八个大章节,分别是:引言部分、机场系统和功能、机场地勤服务人员礼仪修养、通用服务、值机服务、行李服务、引导服务、机场服务质量的管理。

一、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当前机场业的发展概况,机场系统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熟练掌握地勤服务人员的礼仪规范。

3、熟知问讯服务、候机楼广播服务及公共信息标志服务等通用服务的规范。

4、掌握值机服务和行李服务的流程。

5、掌握引导服务的岗位职责。

6、理解机场服务质量管理的办法并能制定完整的机场旅客意见调查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程教学重点:机场各区域功能、机场地勤服务礼仪修养及机场相关服务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机场通用服务、值机服务和行李服务的服务程序及操作方法。

三、主要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法2、实地考查法3、多媒体图像演示法4、学生讨论法5、情景模拟法四、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计2个学分。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六、教学内容简介情境一民航机场服务概论一、全球机场业的概况二、我国机场业的概况及发展机场是航空运输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其主要服务对象是航空公司,同时也要为旅客、货主等提供服务。

机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它的发展受到航空公司发展的影响。

全球机场业在北美和欧洲最繁荣,亚太和中东地区是近年来全球航空业发展最快的地区。

随着世界和中国航空公司发展和变化的现状,中国机场出现了三个关键性的变化:机场商业化、机场私有化、机场全球化。

思考题:1、机场主要为谁提供服务?包括哪些服务?2、目前我国机场的发展现状如何?三机场系统及其功能(一)机场和机场系统(二)机场的功能区域(三)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关系机场提供的服务包括运营服务、地面作业、附属的商业和非商业服务。

机场运行管理第一章

机场运行管理第一章

四、机场分类 1、按服务对象分类:军用机场、民用机场 和军民合用机场。
2、按航线性质分类:国际机场(对外籍飞机开放的有38个 机场)和国内机场 。 3、按运输的功能分类:
枢纽机场(国内、国际航线密集,北京、上海、广州机场) 干线机场(直辖市、省会、重要城市或旅游城市,沈阳、大 连、 深圳、厦门、桂林等共30多个) 支线机场(本省区内或临近省区,空运量较少)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亚洲国际民航运输业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挑战: ▶超过600人的大型客机对机场的要求;
▶技术变革才会增加机场的容量; ▶机场环境、容量的限制; ▶旅游市场的扩张,带来机场与航空公司的竞争; ▶ 航空运输的发展要求机场收费,机场也要创收; ▶使用新设备、程序,加快旅客、行李、货物的流动,减少延误; ▶使用新的监视设备,保证安全等; ▶利用ACI(American Certification Institute美国认证协会)资助,建立
三层 名牌专卖店 集中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名牌专卖店…优雅的殿堂设计将人带回到充 满贵族气息的过去岁月… 四层 手表珠宝 免税烟酒 大自然的造物,巧夺天工的云石流水,尽收眼底的顶级名牌腕表级 品,光彩华丽的首饰及做工考究的皮革制品,超值的免税烟酒…
一、机场定义
机场为什么不能是商场? 机场为什么不能是城市? 机场为什么不能是一种生活方式?
3.商业活动:通常包括经营商店、饭店、酒吧、报摊、停车场、电影院、
保龄球、理发店、超市、会议中心和宾馆等,还包括候机 楼和机场的土地。
四、机场分类 1、按服务对象分类
军用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
重要空港(运输核心作用50万人次/年) 一般空港(主要空港外的小型机场) 通用空港(为专业航空服务、直升机) 备用空港(以前使用过,备用)

机场运行管理课程大纲

机场运行管理课程大纲

《机场运行管理》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irpor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课程编码:总学时:48 实验实践学时:0 上机时间:0适用专业:中小机场保障班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场的经济规律及配套政策,进一步熟悉机场运行环境和安全环境,掌握机场生产组织与管理及特定运行保障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学生从事机场运行指挥、飞行区管理、场务管理、机场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机场运行管理》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机场运行模式及组织结构、机场噪音控制、运行准备、地面服务与维护、除冰雪管理、行李处理、航站楼运行、机场运行指挥、货运管理、机场技术服务、不停航施工管理、机场应急救援、残损航空器搬移、机场安全保卫、运行管理及绩效和机场运行手册等。

三、课程教学学时分配与结业标准2、课程结业标准:课程考核总成绩达到60分。

四、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机场运行模式及组织结构【教学内容要点】1、机场运营概况2、机场所有权形式及机场私有化现状;3、机场的管理模式和政策;4、机场的组织结构。

【教学要求】1、了解机场所有权形式及机场私有化现状;2、了解机场的管理模式和政策;3、熟悉机场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机场高峰时间与航班安排【教学内容要点】1、描述高峰的方法;2、航班安排策略;【教学要求】1、熟悉高峰流量与运行成本的关系;2、掌握描述高峰流量的方法;3、了解影响航空公司航班安排策略的因素和限制条件;4、掌握航班安排对机场运行的影响。

第三章机场噪声控制【教学内容要点】1、噪声的度量指标;2、机场噪声控制策略;3、机场噪声监测。

【教学要求】1、熟悉噪音度量指标;2、掌握机场噪声控制方法;3、了解噪声适航认证;4、熟悉机场噪声监测方法。

第四章运行准备【教学内容要点】1、机场使用许可证管理;2、运行限制;3、飞行区检查;4、维护准备。

【教学要求】1、熟悉机场使用许可证申请、颁发流程及必备文件,掌握民用机场的名称管理;2、掌握影响机场运行的限制因素;3、掌握飞行区检查技术标准和道面维护管理规范。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机场运营管理培训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机场运营管理培训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机场运营管理培训航空公司工作人员扮演着确保航班安全和顺利运行的重要角色。

然而,航空业的竞争激烈,以及不断增长的旅客需求,给机场运营管理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航空公司为工作人员提供机场运营管理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一、培训目标航空公司开展机场运营管理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工作人员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 了解机场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机场安全、航空安全和紧急情况处理的应对方法;3. 熟悉航空公司的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4. 具备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能够高效地与不同部门合作;5. 具备解决问题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6. 具备客户服务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二、培训内容1. 机场运营管理基础知识在培训的开始阶段,工作人员将接受机场运营管理基础知识的全面学习,包括机场布局、航班调度、航空器地面服务、航空运输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这一部分的训练旨在为工作人员提供全面的理论基础,以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机场运营管理。

2. 安全管理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在培训过程中将接受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的培训。

他们将学习应急疏散、火灾应对、应对飞行迫降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同时,工作人员还将学习如何进行安全巡检,以及与机场安全人员的紧密合作等。

3. 航空公司操作流程为了确保航班的安全和准点,航空公司工作人员需要熟悉和掌握航空公司的操作流程。

他们将接受关于机场登机、行李托运、安全检查、登机口管理等操作流程的培训,以便能够准确地执行各项工作。

4. 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在航空公司的运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与不同的部门和团队合作。

因此,航空公司将为工作人员提供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的培训。

他们将通过团队活动、案例研究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工作人员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解决问题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在航空业的运营中,问题和紧急情况时常发生。

为了确保航班的安全和运行顺利,航空公司将为工作人员提供解决问题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培训。

高职院校机场运行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探索

高职院校机场运行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探索

高职院校机场运行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探索发布时间:2023-02-23T02:36:09.198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0月第19期作者:马百平[导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马百平山东云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东营市 257100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实训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为进一步提升实训教学质量,需要在实训教学中注重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

以“机坪特情处置及应急救援管理”为例,探讨如何采用混合式的教学方式做好实训类课程的教学设计,以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场运行管理;专业课程前言实训教学是高职教学的核心,实训教学水平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育人水平。

当今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却普遍存在教学设计较粗糙、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较差、教学方法局限性较大等问题。

为提升高职实训教学质量,笔者以本校安检专业实训课程“机场运行管理”中的“机坪特情处置及应急救援管理”模块教学设计内容为例,进行了混合式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实训教学质量。

1.行业发展对课程体系的要求根据民航的发展和行业需求,开办机场运行管理方向,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旨在通过机场运行与管理系列课程的学习和与岗位接轨的应用能力训练,使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具备从事现场运行指挥和机场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胜任机场运行管理的相关工作。

首先是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提升毕业生的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在高职教育期间完成专业知识的积累,能够胜任不同类型机场和不同部门的工作。

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专业理论知识和工程基础知识,从工程实际出发,贴近民航实际,符合民航的发展水平。

其次是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围绕机场运行管理中的不正常航班处理、多部门协同决策、应急救援和安全管理等实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应该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开设专项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民用机场运营与管理》课程教案

《民用机场运营与管理》课程教案

《民用机场运营与管理》课程教案学分:4学时:64适用专业:空中乘务与机场服务专业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空中乘务与机场服务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基础课。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蓬勃发展,对空中乘务员的需求逐年增多。

二、课程总目标本课程教学,从与航空运输有关的地理环境,航空运输的布局,国内航空运输,主要的空港城市等具体细节方面进行阐述。

让学生对航空运输地理有具体深刻的概念。

(一)综合素质能力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2、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与服务心态;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具有从事航空公司或机场服务工作所必需的服务技术以及专业素养。

3、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具有较为宽阔的视野,文理交融,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有较强的审美能力,个性鲜明、学有所长。

4、身心素质:养成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品质。

5、形体素质:塑造优雅、得体的仪容、仪表、仪态,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

掌握正确的站姿、坐姿、蹲姿、行姿,具备航空公司或机场服务行业的基本礼仪规范。

6、语言素质:能分别用普通话、英语进行服务会话交流。

用普通话与国内客人交流,语音、语调、语气、语速标准适中,运用英语与外国客人交流。

(二)综合职业能力1. 岗位基础能力:了解航空运输的概念,有哪些因素影响着航空运输,主要空港城市的大体印象2. 人际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服务能力和服务礼仪,能自如应对当众演讲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根据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需要和从事航空公司各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和我院实际,本课程的重点是第二章和第四章。

机场运营部门培训方案

机场运营部门培训方案

机场运营部门培训方案一、培训目标与意义机场运营部门是机场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协调机场各个部门的工作,确保机场安全、高效运行。

培训机场运营部门的员工,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更可以提升机场整体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对于机场运营部门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个培训方案的目标是:1. 提高机场运营部门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协调和管理机场日常运营工作;2. 加强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促进机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3. 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提升机场的整体服务质量,满足旅客和航空公司的需求。

二、培训内容设计机场运营部门的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机场运营管理知识培训- 机场运营管理概论- 机场安全管理- 机场运营规章制度- 机场应急管理2. 机场运营技能培训- 航班调度和协调- 机场航班运行监控- 机场停机坪管理- 机场城市航班数据库维护3. 团队合作与沟通- 团队合作意识培养- 团队沟通技巧培训- 协调各部门合作4. 服务意识培训- 机场旅客服务技能- 机场航空公司服务保障- 机场服务质量提升5. 专业知识培训- 机场餐饮服务管理- 机场商业运营管理- 机场清洁服务管理三、培训形式1. 理论课程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讲解机场运营管理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教学安排员工前往其他机场或实地考察学习,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3. 视频学习制作相关培训视频供员工学习,方便他们随时随地学习。

4. 案例分析定期开展机场运营管理案例分析讨论会,分析解决真实案例,提高员工的应变能力。

四、培训计划1. 每年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一个月。

2. 每个月安排一次培训课程,每次课程不少于三天。

3.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新员工培训。

五、培训效果评估1. 员工考试每次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际考试,达到一定分数才能通过培训。

2. 评估报告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总结,形成评估报告,调整和改进培训方案。

教学大纲机场运营管理(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学大纲机场运营管理(可编辑修改word版)

《机场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机场运营管理/Management of Airport Operation课程代码:080311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0 上机/实验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民航概论适用专业:工商管理(航空经营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货运)、民航商务、空中乘务开课院系:航空运输学院民航运输系教材:汪泓,周慧艳.机场运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主要参考书:赵洪元.机场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4.钱炳华等.机场规划设计与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朱沛.机场规划与运营管理[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高金华,王维.机场工程[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王倜傥.机场竞争与机场营销[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5.赵巍.机场特许经营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5.一、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机场运营管理》是民航专业的专业特色课,是为培养现代民航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基本覆盖了机场运营与管理所涉及的所有内容。

通过本教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机场运营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打下系统的、全面的基础,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去研究机场的运营和管理,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融汇贯通。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 1 章民用航空教学要求:识记:民用航空的定义。

领会:民用航空的分类;通用航空的分类。

简单应用:民用航空系统的组成部分。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民用航空的分类。

【本章难点】民用航空系统的组成部分。

教学内容:民用航空的定义;民用航空的分类;民用航空系统的组成部分。

第 2 章机场教学要求:识记:机场定义。

领会:机场发展的历史。

简单应用:机场的分类;机场的等级。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机场的分类。

【本章难点】机场的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