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大鼠、小鼠、兔)原代心肌细胞
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提取方法

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提取方法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是体外研究心血管疾病相关机制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技术基础实验中,与细胞系相比,原代心肌细胞的形态及电生理方面更接近在体细胞,因此,培养原代心肌细胞的质量直接关系实验的进程及结果。
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分离须注意以下几点:1. 鼠龄的选择:新生1-3d龄,最好半日龄。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在出生后3 d内具有部分的增殖能力,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则为终末分化细胞,不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
因此,大鼠出生时间越短,其心肌细胞分离后成活率越高,越容易贴壁生长。
建议选择1~3 d龄大鼠分离其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2.消化酶的选择: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混合使用(0.4%胶原酶:0.05%胰酶=2:1)。
常用的消化酶有2种:胰蛋白酶和胶原酶,胰蛋白酶作用较强,容易造成心肌细胞损坏,胶原酶作用较缓和,能消化细胞间质中的胶原纤维以释放细胞,对细胞损伤小。
3.消化程度的把握:组织由红转白呈半透明状态时,停止消化。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对消化酶极为敏感。
消化不足,细胞聚集成团,无法得到单层细胞,不利于观察和后续实验;消化过度可使肌原纤维出现萎缩,细胞死亡率增加或丧失贴壁能力及搏动能力;消化的适宜温度为35~37℃。
4.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加入BrdU,更换小牛血清。
分离出来的心肌细胞会伴有较多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具有较强增殖能力会干预心肌细胞的贴壁和增殖,需要尽量去除成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胞较心肌细胞更容易贴壁,可以通过差速贴壁去除大部分成纤维细胞,但仍有少量成纤维细胞混杂于心肌细胞之中。
溴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 BrdU)可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故常规使用BrdU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
由于胎牛血清所含的促细胞有丝分裂的因子较多,BrdU很难完全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改用小牛血清则可克服这种现象的出现,获得高达90%以上的心肌细胞。
5.培养液pH值:pH范围在7.2~7.4之间。
操作过程:手持大鼠乳鼠(出生24h内),75%乙醇消毒皮肤,剪开胸部皮肤,再消毒1次,更换手术器械,弯镊提取心脏,置于盛有PBS(1:50双抗)的大皿中;将心脏表面附着的大血管剪去,剪去心房,放入5ml灭菌离心管中充分剪碎成肉泥状;加3ml左右胶原酶和1.5ml 0.05%胰酶充分吹匀,37℃消化8 min,自然沉淀,弃上清,再加3ml左右胶原酶和1.5ml0.05%胰酶,充分吹匀,37℃消化10min;取上清,3000 rpm 5min,铺中皿加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记1),剩余沉淀中加入3ml左右胶原酶和1.5ml0.5%胰酶,充分吹匀,37℃消化10min;重复4的步骤4-5次,直至组织块消化完毕,记(2-5)放培养箱2到3小时待成纤维细胞贴壁后轻轻吹打培养基,所有的中皿上清移入离心管离心3000 rpm 5min,弃上清,加含有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以及Brdu(10mM)(1:80),铺中皿培养。
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培养

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类型,对于心脏生理学和病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心脏疾病发生发展机制、药物筛选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鉴定和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培养的方法。
一、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1. 材料准备(1)动物:健康的大鼠(2)工具:手术刀、剪刀、镊子、针头、离心管、培养皿等(3)试剂:PBS、Hanks液、COLLAGENASE、TRYPSIN、DNA酶I2. 心肌细胞的分离(1)准备心肌组织:选取健康的大鼠,进行心肌组织的分离。
将动物取出心脏,迅速放入含有PBS的离心管中,冷藏备用。
(2)组织的机械分离:将心脏取出后进行机械分离,去掉多余的结缔组织等。
(3)酶消化:将组织加入COLLAGENASE、TRYPSIN等酶进行消化,使细胞释放。
(4)滤网过筛:将酶消化后的组织经过滤网过筛,得到心肌细胞的悬液。
(5)细胞纯化: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或其他方法对心肌细胞悬液进行纯化,得到较纯的心肌细胞。
二、大鼠心肌细胞的鉴定1. 形态学鉴定(1)显微镜观察:将得到的心肌细胞悬液放入培养皿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
(2)心肌细胞的特征:心肌细胞具有两个或多个横纹和中央的单核的细胞核,且具有特殊的形状和排列方式。
2.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1)选取适当的心肌细胞标记物:如肌球蛋白、酸性肌球蛋白等(2)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使用特异性抗体对心肌细胞进行染色,观察标记物的表达情况。
(3)通过显微镜观察:观察心肌细胞的染色情况,以确定其特异性。
三、大鼠心肌细胞的培养1. 培养基的配制(1)培养基配方:DMEM/F12培养基+10%胎牛血清+1%青霉素/链霉素+适量营养因子(2)pH值调节: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pH值调节至7.42. 大鼠心肌细胞的培养(1)培养皿涂层:将培养皿内涂覆明胶或胶原等基质蛋白,有利于细胞的附着生长。
细胞生物学:小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

细胞生物学:小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㈠、概述整体动物心肌细胞的增殖能力在出生后仅能维持一个短时期,小鼠在出生3周后DNA合成所需的酶的活性及心肌细胞的增殖能力就明显降低至成年鼠水平。
小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一般选用生后1-10d的乳鼠心脏,尤以出生1-4d的较好,此时心肌细胞已分化充分,适于作各种研究,而出生4d以后的乳鼠心脏中分离出来的心肌细胞较慢发育成为有自律性搏动的心肌细胞。
㈡、[试剂]1、培养液:1:1混合的DMEM/F12培养液,添加终浓度为10%小牛血清(FCS)、100I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
2、消化液:胰酶(效价为1:250)0.08%、胶原酶II(活力为150U/mg)0.05%,用pH7.2-7.8的D-Hanks溶液配制,-20℃保存。
3、D-Hanks溶液(pH7.2-7.8):KCl0.4g,KH2PO40.06g,NaCl8.00g,NaHCO30.35g,Na2HPO4?7H2O0.09g,酚红0.01g1L㈢、[实验步骤]1、取生后1-4d的乳鼠,用75%乙醇消毒皮肤,再用大头针固定乳鼠的头及四肢,剪开胸部皮肤,用75%乙醇消毒皮下组织,更换镊子及剪刀,开胸取出心脏,将心脏放入盛有D-Hanks溶液的平皿(或青霉素瓶)中,剪去心房,剪开心室,用D-Hanks溶液冲洗三次,去除残留积血后,将心脏剪成1mm3大小的碎片,再将心脏碎片转移至离心管中,加5ml左右消化液,37℃消化5min,自然沉淀,弃上清,再加5ml左右消化液,37℃消化20min(每隔2min 振摇几下),用吸管吹打1min后,将未消化完全的心脏碎片吸出至另一离心管中,加入2ml冷的培养液终止消化,1000rpm5min,弃上清,沉淀中加入D-Hanks溶液2ml,1500rpm10min,弃上清,沉淀中加入培养液2ml,用吸管吹打制成细胞悬液。
(为节约时间,以下步骤省略)上述未消化完全的心脏碎片补加5ml左右消化液后继续消化,同样操作,合并细胞悬液后放入培养瓶中置二氧化碳培养箱中(37℃5%CO2)培养。
原代细胞分离培养鉴定2(SD 大鼠心肌细胞、心肌成纤维细胞)

原代细胞分离培养鉴定(SD 大鼠心肌细胞、心肌成纤维细胞)目录 3 原代分离——SD 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4 原代分离——SD 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分离SD 大鼠心肌细胞、心肌成纤维的分离目的与意义(心肌细胞)心肌细胞体外培养可以为心肌细胞生理、药理及心血管相关研究提供有效、稳定的实验模型,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可保存其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某些特点,同时去除了体内外各种限制因素的影响 , 具有精确和重复性好等优点, 可广泛用于心肌结构、病理生理、电生理、药理及毒理、受体及作用机制、心室肌细胞损伤模型及药物保护等的研究。
其次,大鼠动物模型广泛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
目的与意义(心肌成纤维细胞)心脏由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组成。
非心肌细胞占细胞总数的 70%,其中 90%以上的非心肌细胞由心肌成纤维细胞组成。
近年来,人们逐渐了解到非心肌细胞不仅对心肌细胞具有结构上的支持、保护作用,而且还具有自分泌和旁分泌功能,影响心肌细胞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肥厚、慢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炎症等病理状态均密切相关,因此 ,对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生理学研究成为现代心血管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
心脏 大鼠的心脏位于胸腔内,两侧隔心包与左、右肺紧邻,背侧有气管、支气管和食管。
腹侧借较宽的胸心包韧带和胸骨相连,腹前方与胸腺相贴,后面靠近膈。
C腹侧面B A心肌细胞根据组织学特点、电生理特性分为两类:工作细胞:普通心肌细胞:如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无自律性,主要执行收缩功能;自律细胞: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如窦房结细胞,收缩功能基本丧失;DESD Rat心脏HE染色F7心肌成纤维细胞 1、 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 ,CFS)遍布于心肌组织,包绕心肌细胞并连接心肌细 胞间质。
CFS 参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沉积,与心脏发育、结构、细胞信号系统、物质代 谢等密切相关;它还可与心肌细胞、其它CFS 甚至内皮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影响电机械功 能、细胞因子分泌和血管生成。
细胞工程实验三:乳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治

将细胞混悬液1 000 r/min离心10 min
去上层,收获细胞
实战程序 第四大步骤:清洗细胞,培养细胞
细胞沉淀用PBS溶液和DMEM清洗3次 弃上清液 加4ml含2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制 成细胞悬液,置于培养瓶中 培养24 h后即可见细胞贴壁和细胞收缩
【注意事项】
组织块必须漂洗 2~3 次以除去组织的钙离 子、镁离子和血清对胰蛋白酶和 EDTA的抑 制作用。 胰蛋白酶浓度不宜过高,作用时间不能太长, 以避免毒性作用。 消化后组织不仅要尽量弃去消化液,以避免 毒性产生,而且动作要轻,以避免蓬松的细 胞随漂洗而失去。
【实验结果与分析】
记录心肌细胞的培养及动态观察。
实验三 动物细胞的原代培养
【实验目的】
掌握实体组织材料的原代细胞培养的 基本思路。 掌握动物组织中细胞的分离和原代培 养的方法。
【实验原理】(参考教材P128)
原代细胞培养是从供体取得组织细胞在体外
进行的首次培养
是一项基本技术
是建立细胞系的第一步
【实验原理】
原代细胞的分离和制作常采用的方法
用镊子小心剥离心包膜
剪去心房(心脏上半部分)及主动脉
PBS溶液清洗心室组织3次(至没有血时)
将心室组织剪成1~3 mm3碎块后,转移至
离心管
用PBS清洗3遍
实战程序 第三大步骤:消化组织,获得细胞
加0.125%胰蛋白酶(2ml)
37℃水浴中旋摇消化10 min 吸上层(细胞在悬液中,未消化好的组织块在底层) 细胞悬液转至小烧杯 加等体积无血清培养基终止反应,反复3-5次
【实验材料与器材】
本实验用品
每组1个:乳鼠、解剖器械、小烧杯、细胞 培养瓶、移液枪(1ml)及枪头 每组2个:离心管、培养皿
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实验的

相关记录:年月日星期天气:实验内容:C57小鼠心肌细胞培养参加人员:王朗郭源源一、培养前准备:1 器械:取心脏: wpi剪2把、显微镊弯2把、眼科镊1把取心脏后:显微剪1把、持针器2把、吉利刀片2片、眼科镊2把、400目细胞滤网2 器皿:外:烧杯1个 100ml内:盛酒精小烧杯、棉签2包,鼠板盛小鼠尸体,玻璃皿100mm 2,碎冰盆底加两个冰袋,离心管架1,6孔板,EP管,15ml离心管,50ml离心管3 试剂与配制1.培养基:DMEM/F12,添加15%FBS2.提前融化:BrdU溴脱氧尿苷 100X储藏液(10 mM),小牛血清、II型胶原酶〔10mg/ml储藏液〕、0.25%胰酶提前融化3.D-Hanks液:二方法1 心脏取出1. 加10ml和6ml未加血清的DMEM/F12到2个100mm皿中,平皿放入冰盆预冷。
2. 将20只小鼠婴放入100mm玻璃平皿,镊取小鼠放入75%酒精中浸泡数秒,对其颈部以下消毒,抓取小鼠,固定住上肢与下肢,从颈部剪下头部,剪刀由颈部伸入胸腔沿胸骨左侧剪开,轻轻挤压胸廓,让心脏跳出,迅速用镊子取下心脏,放入盛有10ml DMEM/F12的玻璃平皿中。
3. 轻柔清洗心脏的血液后转入另一个盛有10ml DMEM/F12液的10cm培养皿中,用显微剪将心脏剪成1-2mm的碎片。
4. 以上过程应在冰上30min之内完成。
2 消化细胞1. 将剪碎的组织转入15ml离心管,吸去DMEM/F12,参加酶消化液4ml。
2. 37度水浴中轻摇,消化10min,静止数秒钟,吸取上清液,弃去。
此时消化下的细胞为不需要的红细胞、细胞碎片以与心内膜和心外膜细胞。
3. 37度水浴中轻摇,消化4-5min。
静止数秒钟,吸取上清液,放入预先放好7ml〔体积为上清液体积的2-3倍〕含20%小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的15ml离心管中终止消化,并置于冰上。
4. 重复3步骤,循环5-6次。
取上清时应尽量取尽,当组织块变白并明显变小时,终止消化。
大鼠胚胎原代心肌细胞解冻和储存

大鼠胚胎原代心肌细胞解冻和储存桂林赛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大鼠原代心肌细胞(Primary cardiac myocytes)是一种源于SD大鼠胚胎心脏组织心肌层的亚克隆原代细胞,以贴壁形式生长。
这种细胞保有心肌的多种生物学特性,包括肌球蛋白和肌激酶的表达,可增殖培养并可传代多达10次。
细胞置于冻存管放在液氮罐中储存,一般每一个冻存管所含细胞数> 5 x 105。
1、冻存细胞解冻操作步骤:z预先将解冻培养基置于37℃水浴中加热;z将细胞冻存管从液氮罐中取出并迅速(数分钟内)将其置入37℃水浴中;z分别把12 ml解冻培养基加到75 cm2的培养瓶或10 ml 直径100 mm培养皿内;z缓慢地(不得少于1分钟)把细胞接种到培养瓶或培养皿;z将已经接种细胞的培养瓶或培养皿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内,不要过度振摇;z当细胞贴壁时(通常需要数小时),更换新鲜生长培养基并继续培养。
在细胞长满之前作次(传)代培养。
2、次代培养步骤z将培养瓶或培养皿中的培养液吸弃;z用2 ml 的0.25% (w/v) Trypsin-0.53 mM EDTA溶液简单清洗细胞层;z加3 ml的Trypsin-EDTA溶液,置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层脱落;z加入7.0 ml完全生长培养基,用吸液管轻轻抽吸细胞使细胞分散;z按照1:4~6的比例将细胞再次接种于新的培养瓶或培养皿中,置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z每2~3天更换一次新鲜培养基。
3、解冻培养液:将5ml 生长培养基与17ml去离子水、3ml胎牛血清(FBS)混合。
4、生长培养基:Dulbecco’s改良任格氏培养基(DMEM),含10% FBS以及1000U/L 青霉素、1mg/L链霉素。
5、培养条件:95%空气;5%CO2;温度37.0℃。
6、储存冷冻液: 生长培养基添加DMSO,浓度为 7.5% (v/v) 。
7、储存操作步骤:将温度从 -20℃降到 -80℃ ( -80℃冰箱或液氮气) ,放置数小时,然后转入-190℃液氮(罐)中。
小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注意事项

小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注意事项
一、实验前准备
1.1 材料准备
1.2 设备准备
1.3 环境要求
二、小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操作步骤
2.1 小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基的配制
2.2 小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
三、培养基的更换和维护
3.1 培养基的更换
3.2 细胞状态观察和维护
四、实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4.1 细胞污染问题及解决方法
4.2 细胞生长不良问题及解决方法
4.3 细胞死亡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5.1 实验室安全措施要求
5.2 实验过程中个人防护措施要求
六、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记录方式
6.1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方式
6.2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方法
七、实验结束后处理方式
7.1 培养皿、试管等废弃物处理方式要求7.2 试剂废弃物处理方式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动物(大鼠、小鼠、兔)原代心肌细胞
产品编号:RAT/MIC/RAB-iCell-c001
产品规格:>5×105细胞数
产品价格:3930/3910/4350
包装规格:1ml冻存细胞悬液或T-25培养瓶
细胞详述:
心肌的工作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
心肌细胞为短柱状,一般只有一个细胞核,心肌细胞之间有闰盘结构。
该处细胞膜凹凸相嵌,并特殊分化形成桥粒,彼此紧密连接,但心肌细胞之间并无原生质的连续。
心肌细胞的细胞核多位于细胞中部,形状似椭圆或似长方形,其长轴与肌原纤维的方向一致。
肌原纤维绕核而行,核的两端富有肌浆,其中含有丰富的糖原颗粒和线粒体,以适应心肌持续性节律收缩活动的需要。
细胞特性:
1)组织来源于实验动物的正常心脏组织。
2)细胞鉴定:肌球蛋白重链(MHC)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
3)经鉴定细胞纯度高于90%。
4)不含有HIV-1、HBV、HCV、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
5)细胞生长方式:长柱状细胞,不规则细胞,贴壁培养。
产品的运输和保存:
视天气状况和运输距离远近,公司与客户协商后选择下述方式中的一种进行。
1)1mL冻存细胞悬液装于1.8ml的冻存管中,置于装满干冰的泡沫保温盒中进
行运输;收到细胞后请尽快解冻复苏细胞进行培养,如无法立刻进行复苏操作,冻存细胞可在-80℃的条件下保存1个月。
2)T-25培养瓶充满完全培养基后进行常温运输;收到细胞后请镜下观察细胞生
长状态,如铺瓶率超过85%请立即进行传代操作,如悬浮的细胞较多,请将培养瓶至于培养箱中静置过夜以帮助未死亡的悬浮细胞能够再次贴壁。
推荐培养基:
我们推荐使用iCell原代心肌细胞培养体系(产品编号:PriMed-iCELL-022)作为体外培养原代心肌细胞的培养基。
产品使用:
1)本产品仅能用于科研
2)本产品未通过直接用于活体动物和人的审核
3)本产品未通过用于活体诊断的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