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既有线改造指南》介绍

合集下载

铁路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铁路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铁路等级与项目构成第三章电气化工程第四章站前工程第五章站后工程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的宏观调控,提高铁路既有线电气化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推动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促进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既有线电气化改造铁路工程项目决策服务和控制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既有线电气化改造铁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建设标准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国家铁路标准轨距铁路既有单、双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

第四条铁路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建投应遵循下列原则:一、必须遵守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发展铁路建设事业的技术经济政策以及有关运输安全、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的规定。

二、从我国国情和路情出发,根据运量的增长,远近结合,为逐步扩能创造条件,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以运量为依据、运能为中心,做到点、线、网之间,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系统的运输能力。

四、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实现铁路现代化。

五、在满足电力机车的运行条件和完成调查运量的前提下,实现原线电化;既有线路的平、纵断面和既有建筑物及设备应尽可能利用,避免大拆大改。

土建技术改造和新建电气化工程技术标准的选用,应按线路运量及其在路网中的作用,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发挥整体效益。

第五条铁路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铁路等级与项目构成第六条铁路既有线电气化建设的设计年度分为近、远两期。

近期应为交付运营后第五年;远期应为交付运营后第十年。

近、远期均应采用调查运量。

第七条电气化铁路(或区段)的等级,应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运量确定。

既有线铁路工程导改方案

既有线铁路工程导改方案

既有线铁路工程导改方案一、导改方案的概念和意义1. 导改方案的概念既有线铁路工程导改方案是指为了适应新的运输需求、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改善运输条件,对既有线铁路进行改造、提升和优化的技术方案。

导改方案主要包括线路改造、设备更新、信号改造、站场改造、桥梁隧道加固、沿线设施改造等内容。

2. 导改方案的意义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其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既有线铁路进行导改,可以提高线路运输能力和效率,改善客货运输条件,提升用户体验和满足市场需求,从而促进铁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二、导改方案的编制流程1. 调研阶段:对既有线铁路的运输情况、线路状况、设备状况进行调研,分析运输需求和潜在问题,明确导改的目标和任务。

2. 规划设计阶段:根据调研情况,编制导改方案的初步设计,包括线路改造、设备更新、信号改造、站场改造等内容,进行初步成本核算和效益评估。

3. 论证评估阶段:提交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专家评审和政府论证,充分论证导改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修订并确定最终方案。

4. 方案编制阶段:根据最终方案,编制详细的导改方案书,包括施工方案、工程量清单、工程进度计划、成本预算等内容。

5. 审批批复阶段:提交导改方案书,进行相关部门的审批和批复,获得相关权威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6. 实施阶段:根据批复的方案书,组织实施导改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最终完成铁路导改目标。

三、导改方案的技术内容1. 线路改造:包括线路维修加固、轨道更换、道岔改造、高架桥增设、路基加固等内容,以提高线路运输能力和安全性。

2. 设备更新:包括机车车辆更新、设备设施更新、通信信号设备更新等内容,以提高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和运行可靠性。

3. 信号改造:包括信号系统更新、信号设备改造、规划信号控制区段等内容,以提高线路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4. 站场改造:包括站场设施更新、站台加长、站场辅助设施更新等内容,以提升乘客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

浅谈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技术

浅谈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技术

浅谈铁路既有线顶进涵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2-03-22T06:19:51.307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9月25期作者:杨俊超[导读] 本文简要介绍了下穿铁路既有线框构涵顶进施工技术在长白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中的应用实例杨俊超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36000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下穿铁路既有线框构涵顶进施工技术在长白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中的应用实例,重点对基坑开挖防护、滑板施工、框构涵预制与顶进等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以及结合变形控制、稳定控制、安全控制的理论,提出了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确保了框构涵的安全顺利就位,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铁路既有线框构涵预制顶进1.概述位于长白铁路扩能改造工程K9+525处有小合隆框构涵一座,涵洞为1-8.03m钢筋混凝土框构涵,长44.07m,与线路夹角95°,下穿长客专用线、既有长白线、龙华电厂专用线3股铁路既有线,其中轨道下20m采用顶进施工,其余两端部分采用现浇施工。

线路加固采用2组24mD型便梁(龙华电厂专用线过渡到既有长白线),基坑开挖时采用钻孔桩对既有线进行防护,顶进基坑设置于长客专用线左侧。

2.工艺原理与适用范围顶进涵施工,是下穿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路基时,在一侧通过千斤顶将预制的涵洞顶推至设计位置的施工技术。

3.总体施工方案小合隆框构涵长度44m,其中轨下20m部分采用顶进施工;先施工20m顶进涵,后两端现浇施工。

顶进涵部分采用一侧基坑内预制涵身,并对既有铁路进行加固防护,涵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利用千斤顶顶推预制的涵身,随着涵洞的移动,在涵洞内将前方的路基土挖除外运,通过测量监控及过程中的纠偏调整使涵洞准确的到达设计位置。

施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具体为:第一阶段:工作坑防护桩、后背桩施工、D梁支撑桩施工及工作坑开挖。

第二阶段:滑板施工、框架涵预制及养护。

第三阶段:D梁架设、框架涵顶进及框构涵两侧回填、线路道砟回填与D梁拆除。

中铁二院近10年主编及参编的国家、行业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规程一览表

中铁二院近10年主编及参编的国家、行业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规程一览表
中华 人民共和 国铁道部 中华 人民共和 国铁道部 中华人 民共和 国铁道部 中华人 民共和 国铁道部
1 铁路 防雷 、电磁 兼容 及接地 工程技术 暂行规 定 铁建设 [ 0]9号 7 2 73 0 1 时速 20 5 公 里有砟轨 道铁路 工程测 量指 南 铁建 设函 [ 0]6号 8 0  ̄2 0 2 77 0 l 铁路 隧道监控 量测技术 规程 9 T 11 1 0 7 B 02- 0 2
1 铁路 隧道设 计规范 3
T 10 920 B 02—0 2 T O0-0 3 B114 0 2 铁建 [ 0]7号 2 44 0 T 1532 0 B 00.05 T O o-05 Blo62 0
T l032 0 B O o.05
主编 主编 主编 主编 主编
主编
2 o 02 2 o 03 2 0 O4 2 o o5 2o o5
中铁 二院近1 年主 编及参 编的 0
国家 、行 业工程 建设标 准 、规 范 、规程 一 览表
序 号
编 制工程建 设标准 、规范 名称
编 号
建标间
主编 19 97
颁布单 位
中华人民共和 国建设部
l 铁路 既有线 电气化 改造工程 项 目建 设标准
2 铁路 瓦斯 隧道技术 规范 8 2 铁路 工程 地质原位 测试规程 9
T 1022 0 B 0 1—0 1 1303.0 1 110 8 0 2 T 07—00 B1032 0
T 02—O2 B1102 O r 10 8 03 B 0 1— 0 2
参编 参编 参编
参编 参编
G 5 17 0 3 B 05— 0 2
G J62o J9.o 3
T 1032 O B 0 1-O4 T 1052 0 B0 3—06

铁道工程电子教材-17.既有线改建与第二级设计

铁道工程电子教材-17.既有线改建与第二级设计

概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铁路客货运量将逐年增长。

当既有线的技术装备能力不能适应运量增长要求时,就须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和能力加强。

同时,因时间价值和时间观念的增强,旅客对提高行车速度、节约旅行时间的要求日益强烈;加之铁路面对其他运输方式的激烈竞争,为谋求自己的发展,客观上也需要提高既有线的行车速度。

因既有线能力加强与提高速度的技术措施不同,故本章将分节加以介绍。

一提高通过能力的措施铁路的站间通过能力显见,提高通过能力的措施应从缩短运行图周期着手,可采用下列措施。

、—站间往、返走行时分,与站间距离、平纵断面情况、牵引质量以及机车类型和制动条件等因素有关。

t—对象列车不同时到达的间隔时分,即一列车到达车站中心起到对向列车到达E或通过车站中心的最小间隔时分。

t—车站会车间隔时分,即一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中心起到该车站向原区间发E出另一列车的最小间隔时分。

1.缩短控制站间的运行图周期(1)编制列车运行图时,应使进入控制站间为上坡方向的列车不停车,以提高行车速度,t或。

缩短其走行时分W(2)当既有线采用电气路签(牌)闭塞时,可把控制站间两端车上的路签(牌)机移至扳道房内,以节省车站值班员送路签(牌)的走路时间,缩短会车间隔时分。

或者允许控制站间的路签(牌)可以直接折返使用,以节省取送路签(牌)时间,缩短会车间隔时分。

当技术作业站相邻站间为控制站间时,因技术作业如给水、补煤、试风、凉闸、摘挂机车等时间较长,增大了运行图周期;可视具体情况,采用移动列车运行线的办法,以缩短控制站间的运行图周期。

图17—1为蒸汽机车给水站移动列车运行线,以缩短运行图周期的示意图。

(a)(b)图17—1 移动列车运行线(a)移动前(b)移动后2.减少旅客列车扣除系数编制列车运行图时,若能使多数车站都要停车的普通旅客列车按货物列车运行线铺画,则可减少普通旅客列车的扣除系数;若能使旅客快车集中发车,则亦可减少旅客快车的扣除系数,均可使通过能力提高。

既有线换填路基施工方案

既有线换填路基施工方案

既有线换填路基施工方案一、引言既有铁路线是指已经存在的铁路线路,包括土地、道岔、桥梁等基础设施。

而换填路基施工是指对既有线进行改造,将现有的路基进行挖掘、填充等工作,以提升线路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针对既有线换填路基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相关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

二、施工前准备1.确定施工范围:根据铁路规划和现有路况,确定需要进行换填路基的具体区段。

2.施工方案设计:根据施工范围和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换填路基方案,包括挖掘路基、填充土方工程等。

3.采购材料和设备:根据施工方案和工程量计算,采购所需的土石方材料和施工设备。

4.人员组织和培训:根据施工计划,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确保每个人员都掌握施工操作要点和安全规范。

三、施工流程1.挖掘路基–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挖掘路基的标高和宽度。

–使用挖掘机等设备进行路基的挖掘,将路基上的土石方挖掉,注意保持挖掘面的平整度。

–将挖掘下来的土石方按要求堆放在指定区域,作为后续填充土方的材料。

2.基底处理–对挖掘后的路基进行基底处理,包括去除松软地层、加固弱地基等。

–在需要加固地基的位置,使用加固材料进行加固,如碎石、混凝土等。

3.填充土方–在基底处理完毕后,根据设计要求,将挖掘下来的土石方逐层填充到挖掘面上。

–每层填充完成后,使用夯实机进行夯实,提高填充土方的密实度。

–注意填充土方的均匀性和平整度,避免出现低洼或高凸的情况。

4.总体验收–施工完成后,对换填路基的总体情况进行验收。

–验收标准包括路基的平整度、坡度、边坡稳定性等。

四、施工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合理调度:根据施工计划和进度,合理调度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3.水土保持: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因施工而导致的土壤流失和水资源污染。

4.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注意减少噪音、粉尘等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治理。

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工程难点与要点

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工程难点与要点

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工程难点与要点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事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铁路既有线站场工程施工不断增多。

在既有线站场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规模大、施工时间长以及安全要求高等一系列的特点,需要在保证运输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施工。

本文从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工程中存在的难点进行说明,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铁路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标签:铁路站场;改造施工;解决方案1 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施工既要加快工程进度减少施工对运输的干扰,又要保证运营安全。

由于既有站场改造施工多为尽可能保持运营设备正常运转状态下组织施工,既要保证工程进度又不能影响运生产,致使施工单位面临诸多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改造工程对既有线行车干扰影响较大在当前的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中往往会对行车产生一定的干扰,造成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同时也非常繁琐。

在进行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工程时,都是在不产生行车中断的前提下进行的,主要利用车辆慢行或是选择在天窗点进行改造施工。

在进行改造工程施工时,路基帮填、桥涵接长、预铺道岔、道岔插入等工作均对列车运行造成干扰,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和应对策略,以此来减少站场改造工程对既有线列车运行产生干扰,特别是运输繁忙的线路,产生的干扰更大,安全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1.2 既有设备在站场改造施工中的损坏问题完整的设备是保证铁路线路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对铁路既有线站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也需要做好站内既有设备的调整工作,妥善的处理既有设备在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坏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既有轨道的电路进行调整,并将信号设备转移到安全的位置。

同时,由于在既有改造施工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施工单位现场施工负责人员的变动以及相关设备的更替,这就可能导致出现施工单位对于既有设备的状态不够了解的情况,特别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地下管线,更是难以进行认定。

浅谈铁路既有线施工的安全管理

浅谈铁路既有线施工的安全管理

浅谈铁路既有线施工的安全管理摘要:本文就如何在既有线施工中扎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从超前管理、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和落实逐级过程负责制三方面进行论述,使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可控,确保铁路既有线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关键词:铁路;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铁路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

随着我国铁路干线的六次大提速,既有线的提速改造工程在全路范围内全面展开,施工与运输、施工与安全、施工与效益的矛盾日益显现。

在既有线上大量的改造施工,给铁路运输的安全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严重干扰了铁路正常的运输组织秩序,对铁路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控制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我们在这方面的惨痛教训使的施工安全成为铁路安全工作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因此,如何在既有线的施工中扎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提升安全管理理念,超前预想打好基础。

1.1 超前预想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把安全教育作为思想行动的指南,并把安全教育工作做到有超前性,坚持不懈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思想宣传和教育,灌输“安全”为天的思想理念。

但是这种教育往往是总揽全局的客观教育,对于我们铁路既有线提速施工来说,不同的施工地段、施工地点和不同的施工时段,现场安全教育应该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尤其是不同的施工地段,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要充分预想安全管理可能出现的漏洞及职工思想“滞后”、施工人员劳动纪律松懈可能会造成的事故,坚决做到防患于未然。

我们要全方位的做好关键地段的施工安全教育,根据不同施工地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安全教育,做好安全培训,提升安全施工的思想理念,时时刻刻敲响警钟,给职工打好“预防针”,使职工能够明确施工注意事项,理解自己所承担的责任。

1.2 及时整改要加强施工地段的现场管理及检查,施工隐患要及时组织整改,做到安全管理的可靠性和超前性。

如果既有线施工管理都能做到有预见性、有超前性,那么,我们的安全工作就不会出现被动局面。

那么,我们的安全生产就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既有线改造指南>>
为适应铁路既有线改造的需要,铁道部基本建设总局于1989年2月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了《铁路既有线技术改造指南》,于1989年6月出版。

是当时铁路既有线知识的重要书籍。

书名
《铁路既有线改造指南》
作者
铁道部基本建设总局
类别
铁路既有线改造
页数
41
定价
0.70元
出版社
中国铁道学会铁道工程学会
出版时间
1989年6月
开本
850×1168
主编单位
铁道部基本建设总局
主要起草人
窦居和、李裕和、胡惠泉、莫许庾
刘统畏、郑大坤、郭铁城、张宗义
郭景云
名誉主任
孙永福
主任
蒋才兴
顾问
吴成三
副主任
秦凇君
总编辑
刘统畏(主编)
特约编辑
张阳生、宋传昭、刘宗浩、诸均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