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合集下载

国家级发明专利和普通发明专利

国家级发明专利和普通发明专利

国家级发明专利和普通发明专利摘要:一、国家级发明专利与普通发明专利的定义与区别二、国家级发明专利的申请条件与流程三、国家级发明专利的优势和价值四、如何提高国家级发明专利的申请成功率五、我国对国家级发明专利的政策支持正文:国家级发明专利与普通发明专利是两种不同级别的专利,它们在授权条件、申请流程、价值及政策支持等方面都有所区别。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种专利的定义、申请条件、优势和如何提高申请成功率等内容。

一、国家级发明专利与普通发明专利的定义与区别1.定义国家级发明专利:指的是发明创造在技术领域具有国内领先水平,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专利。

普通发明专利:指的是发明创造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性,但相较于国家级发明专利而言,其在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程度和经济社会效益方面的表现较为一般。

2.区别(1)授权条件:国家级发明专利的授权条件相对较高,要求发明创造具有显著的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普通发明专利的授权条件相对较低,只需具备一定程度的创新性即可。

(2)申请流程:国家级发明专利的申请流程更为严格,需要经过初步审查、公布、实质审查等多个阶段;普通发明专利的申请流程相对简便,主要包括初步审查和授权两个阶段。

(3)价值:国家级发明专利的技术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通常高于普通发明专利,因此在市场竞争力、技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二、国家级发明专利的申请条件与流程1.申请条件(1)发明创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2)发明创造在国内外尚未公开或者发表;(3)不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显而易见的技术方案。

2.申请流程(1)初步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申请文件进行初步审查,确认申请文件是否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形式要求;(2)公布:经初步审查合格的发明专利申请予以公布,公众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意见;(3)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公布后的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判断发明创造是否具备显著的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4)授权:通过实质审查的发明专利申请予以授权,颁发专利证书。

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一项发明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一项发明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站长 、 罗永 巨站 长及 其 团队技 术骨 干人 员参 话 , 他指 出了 目前 罗非 鱼产 业存 在 的现 实问 加 了会 议 。珠 江水 产研究 所 白俊杰研 究 员 、 题 及整个 产业 的发 展方 向 , 强调 育种 技术 是 淡 水渔 业 研 究 中心 董在 杰研 究 员 及 上海 海 产业发展 的关键 , 今后各 岗位各试验站应进 洋 大学王 成辉 教授 邀 出席 了会 议 。 广西 水产
4 8
广 西水产 科技
广西水产科学研究 院一项 发 明 获 国家发 明专利授权
近 日, 广 西 水产 科 学 研 究 院研 发 的《 一 用 ,可 以实现 罗非鱼 群体 或个体 标 记识 别 。 种 罗非 鱼育种 标记 方法 》 获得 国家 发 明专利 该专 利 的获得 能 够满 足罗 非 鱼 的 大规 模 育
授权 , 专利号为 Z L 2 0 1 0 1 0 2 3 5 1 0 7 . 6 。其发 种标记的需要 ,对鱼幼体和成鱼都可 以标
明人 为 广西 罗非鱼 创 新 团 队首 席 专 家 林 勇 记 , 标 记对 罗非 鱼 的生 长 无影 响 , 是 一种 简 研 究员及 唐 章生研 究员 等人 。 本 发 明 属 于在 水 产 养 殖领 域 中鱼 类标 记 的技 术 ,该 方 法在 罗 非 鱼育 种 工 作 中使

步加 强罗 非鱼育 种技 术 的交 流与合 作 , 努
科学研究院罗非鱼遗传 育种 中心的部分科 力取得 育种 技术 的新 的突破 。 技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甘 西 院 长首 先 介 绍 了 广西 水 产 科 学研 究 院近 年来 在 罗非 鱼 亲本 选 育 方 面 开展 的 相关 工作 和取 得 的成果 。 广 西水 产科学 研究

发明专利授权率中授权率指的是什么?

发明专利授权率中授权率指的是什么?

发明专利授权率中授权率指的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发明专利授权率在40%-50%,也就是说,发明专利的总体授权率还不到一半。

因此申报发明专利的风险是比较大的,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当人们有了一项发明创造的时候,大部分人就会去申请专利。

申请专利无论是对于该发明创造还是该专利人都是有所好处的。

但是,是不是只要去申请专利就能够申请成功。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发明专利是有授权率的,那么,发明专利授权率中授权率到底指的是什么。

下面,就由小编来为您做解答。

正因为发明专利审查严格,截至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发明专利授权率在40%-50%,也就是说,发明专利的总体授权率还不到一半。

因此申报发明专利的风险是比较大的,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一、申请费用对符合规定的发明专利申请授予专利权。

申请人还应按期办理登记手续和缴纳当年年费,这项发明专利申请才能正式成为一项具有专利多种属性的发明专利。

为了鼓励社会对发明创造的,提高发明创造的热情,我国大部分的地方政府对申请专利的个人和企业提供有专项的资金扶持,可到各个地方的科技局查询。

▲二、保护客体值得指出的是,发明不同于发现。

发现是揭示自然界已经存在的但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的自然规律和本质。

而发明创造则是运用自然规律或本质去解决具体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现是不能获得专利的。

只有发明才能获得专利。

这里还应当指出的是,专利法中所指的发明仅仅是一项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技术方案,尽管这种技术方案的构思,在获得专利权时,有的还没有经过实践证明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制造成某种具体的物品,所以这是一种无形的知识财产。

但也不能将这种技术方案的构思与那些只是单纯地提出技术名称和设想,或者仅仅表示一种愿望,而究竟如何实现,无明确的具体办法,也不具备将来有实现的可能性的愿望相提并论。

显然,后者是不能成为专利法中所称的发明的。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如机器、仪器、设备和用具等)和方法发明(制造方法)两大类。

中国发明专利经过实质审查批准授权文本

中国发明专利经过实质审查批准授权文本

中国发明专利经过实质审查批准授权文本【实用版】目录1.专利授权的概述2.中国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3.专利授权的流程4.专利授权的意义正文1.专利授权的概述专利授权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对其发明创造进行审查,确认其符合授权条件后,授予专利权的过程。

在我国,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

其中,发明专利是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的保护。

2.中国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中国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是对申请人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进行详细审查的过程。

审查员将对发明创造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估,以确保该发明创造具有授权的价值。

实质审查是专利授权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对于确保专利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专利授权的流程专利授权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申请阶段:申请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包括申请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和附图等文件。

(2) 受理阶段: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申请进行形式审查,确认申请文件的完整性和合规性,然后予以受理。

(3) 实质审查阶段: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对发明创造进行实质审查,评估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提出审查意见。

(4) 授权阶段:经过实质审查,审查员认为发明创造符合授权条件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授予专利权,并颁发专利证书。

(5) 专利维持阶段:专利权人需按时缴纳年费,以维持专利权的有效性。

4.专利授权的意义专利授权对于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专利授权可以保护发明创造人的合法权益,激励其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技术研发。

其次,专利授权有助于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

最后,专利授权有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整个行业的创新水平。

总之,中国发明专利经过实质审查批准授权文本,是对发明创造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

授权并转化的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并转化的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并转化的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并转化的中国发明专利对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专利不仅代表着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更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武器。

本文将深入探讨授权并转化的中国发明专利的意义、影响和发展趋势,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

1. 中国发明专利的授权与转化意义重大中国发明专利的授权是指国家专利局根据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材料、技术文件以及相关的技术审查意见,认为该专利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对申请专利的发明实施的方法、装置或者其产品给予专利保护的行为。

这一过程是对创新工作的认可,也是创新成果的保护和激励。

中国发明专利的授权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它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授权的发明专利可以有效地保护企业的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

通过专利的授权,企业可以获得专利权,有权享受专利带来的独占权利,防止他人对其专利技术的非授权使用,保障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合法权益。

除此之外,中国发明专利的授权还可以为企业带来合作和发展的机会。

授权的发明专利可以成为企业与其他企业、机构或个人进行技术合作或转让的重要依据,促进技术与资本的结合,推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实现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应用。

授权的发明专利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贷款、技术转让、技术许可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与转化机会,为企业拓展市场、提高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 中国发明专利的转化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发明专利的转化是指将专利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通过技术转让、技术许可等方式实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运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中国发明专利的转化对于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中国发明专利的转化可以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和应用,使技术成果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实现科技创新价值的最大化。

国家级发明专利和普通发明专利

国家级发明专利和普通发明专利

国家级发明专利和普通发明专利国家级发明专利与普通发明专利是两种不同级别的专利,它们在定义、申请条件、优势和价值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种专利的各个方面,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一、国家级发明专利与普通发明专利的定义与区别1.定义国家级发明专利:是指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对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进行评价,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

普通发明专利:是指不符合国家级发明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

2.区别(1)授权机构:国家级发明专利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普通发明专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利行政部门授权。

(2)授权难度:国家级发明专利的授权难度较高,审查标准更为严格;普通发明专利的授权难度相对较低。

(3)技术水平:国家级发明专利的技术水平通常较高,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普通发明专利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二、国家级发明专利的申请条件1.新颖性:发明创造不属于现有技术的一部分,也没有在任何公开资料中出现过。

2.创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创造具有明显的进步,并不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

3.实用性:发明创造能够在产业上得以实施,产生积极的效果。

4.法律要求:符合我国《专利法》及其他相关法规的规定。

三、国家级发明专利的申请流程1.申请:提交申请文件,包括专利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等。

2.受理: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到申请文件后,对文件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

3.初步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申请文件的内容进行初步审查,包括核实申请人的资格、检查文件完整性等。

4.公布:经初步审查合格的发明专利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其公布。

5.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公布后的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判断其是否符合发明专利的授权条件。

6.授权:通过实质审查的发明专利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予以授权,颁发专利证书。

专利的授权和许可

专利的授权和许可

专利的授权和许可专利是一种知识产权,是由国家授予发明者对其发明的独占权利。

在许多情况下,专利持有人并不会自己生产和销售其专利产品,而是选择通过授权或许可的方式将其专利权利转让给他人。

因此,专利的授权和许可成为专利权利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一、专利授权专利授权是指专利持有人将其专利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权利,授权给他人使用的行为。

专利授权通常以书面形式进行,包括双方对授权范围、使用期限、报酬等方面的约定。

在专利授权协议中,通常会规定专利持有人对专利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督,并保证被授权方在合理条件下使用专利。

专利授权可以有效地推动专利产品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促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通过专利授权,专利持有人可以将自己的专利技术转移到需要者,实现技术的转化和商品化,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二、专利许可专利许可是指专利持有人向他人许可使用其专利技术的合同行为。

专利许可通常会约定授权范围、使用期限、使用方式、许可费用等内容,双方在达成许可协议后,被许可方可以合法地使用专利技术。

专利许可可以分为独占许可、非独占许可等不同形式。

独占许可是指被许可方独占使用专利技术,其他人不得使用;非独占许可是指被许可方同其他被许可者共同使用专利技术。

通过专利许可,专利持有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自己的专利技术,同时也可以获取许可费用,实现利益最大化。

被许可方则可以合法地获得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总结起来,专利的授权和许可是专利权利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促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专利持有人应当合理地进行专利授权和许可,充分发挥专利技术的价值和作用,推动技术的转化和商品化,促进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国家级发明专利和普通发明专利

国家级发明专利和普通发明专利

国家级发明专利和普通发明专利摘要:一、引言二、国家级发明专利的定义与特点三、普通发明专利的定义与特点四、国家级发明专利与普通发明专利的区别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我国,发明专利分为国家级发明专利和普通发明专利。

这两种专利在保护创新成果、推动科技进步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然而,它们在申请、审查及授权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

本文将对国家级发明专利和普通发明专利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两种专利。

二、国家级发明专利的定义与特点国家级发明专利,又称国家发明专利,是指在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并授权的发明专利。

它具有以下特点:1.发明创造水平高,对国家经济、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申请和审查过程较为严格,授权周期较长。

3.享有较高的法律保护地位,侵权赔偿金额较高。

三、普通发明专利的定义与特点普通发明专利,是指在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并授权的发明专利。

它具有以下特点:1.发明创造水平相对较低,但对社会进步、行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2.申请和审查过程相对简便,授权周期较短。

3.法律保护地位适中,侵权赔偿金额相对较低。

四、国家级发明专利与普通发明专利的区别1.申请和审查过程:国家级发明专利的申请和审查过程较为严格,涉及多个阶段的审查,授权周期较长;普通发明专利的申请和审查过程相对简便,授权周期较短。

2.发明创造水平:国家级发明专利的发明创造水平较高,对国家经济、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普通发明专利的发明创造水平相对较低,但对社会进步、行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3.法律保护地位:国家级发明专利享有较高的法律保护地位,侵权赔偿金额较高;普通发明专利的法律保护地位适中,侵权赔偿金额相对较低。

五、结论总之,国家级发明专利和普通发明专利在保护创新成果、推动科技进步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然而,它们在申请、审查及授权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没有引起接触致敏的迹象。
“低敏性”术语的使用
本产品经人体皮肤重复过敏实验(即Draize测试:本实验 将样品重复应用于200个健康自愿者,先经过2~3周的诱导, 然后2周的修整期,最后挑战期再粘贴测试)
临床结果:没有引起接触致敏的迹象。
临床结果证实:产品对普通人群无过敏现象, 谨使用“低敏性”描述。
4、 21天人体皮肤累积刺激实验
目的:预测材料长期使用时导致人体皮肤刺激的潜在性危险 参考文献:Draize:Appraisal of the Safety of Chemicals in Food,
Drugs and Cosmetics (1965). Published by the Editorial Committee of the Association of Food and Drug Officials of the United Stated.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编辑委员会出版。 试验对象:20人左右 试验方法:每天贴23h,移除1h后观察皮肤状况,同一部位,
皮肤反应评分
皮肤反应评分记录 红斑和焦痂形成
无红斑 极轻微红斑(勉强可见) 红斑清晰 中度红斑 水肿形成 无水肿 极轻微水肿(勉强可见) 水肿清晰(肿起,不超出区域边缘) 中度水肿(肿起约1mm)
记分
0 1 2 3
0 1 2 3
3、人体皮肤重复致敏斑贴实验 (Draize测试)
目的:评价对人体皮肤产生致敏反应的潜在性 参考文献:Draize:Appraisal of the Safety of
自锁器性能指标 灭菌性: 过敏性: 弯曲度: 拉伸断裂强度: 摆锤冲击强度:
环氧乙烷 无过敏 可沿皮肤表面弯曲
> 33.3 MPa 不破裂
立辰®无针缝合器简介
立辰®无针缝合器,是四出品 的,用于无创缝合皮肤伤口的新型手术缝合器具。
无针缝合器由固定在伤口两侧皮肤的高强度、微孔透气、 低过敏医用胶粘带和连接两侧胶粘带的自锁器组成。自锁器 由两侧基带、锁扣、棘条、棘齿等部件组成。通过调节缝合 棘条的长短,提供闭合伤口所需适宜的缝合张力,促进伤口 自然愈合。
同一测试材料,累积21天
结果:胶粘剂材料的反应稳定;
这些测试符合FDA颁布的ISO10993第一部分“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估” 所有实验室测试都符合FDA的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1978)。
物理及化学性能
1.对皮肤的粘性
目的:检测胶带对皮肤的粘着性、胶带移除的难易和粘胶残留 试验对象:6~12人 方法:贴在背部,测试粘贴不同时间后的剥离强度,观察残胶
短期: 0h,4h,24h 长期: 0h,24h,48h,72h
2.粘接力(180°剥离强度) (765 g/25毫米宽)
胶带 测试钢板
3.拉伸强度
(6.6 kg/25毫米)
测试钢板 胶带
负重
4. 湿气透过率(MVTR)
MVTR是在给定时间透过材料的湿气 量。它包括穿过孔隙的湿气和通过材 料无孔部分渗透或扩散的湿气。该湿 气量表示材料贴在皮肤上的舒适度以 及长期可贴性。这些湿气来源于诸如 汗水、湿润性伤口等。
中度
2.9~4.0
重度
>4.0
极度
2.原发性皮肤刺激
试验目的:评价材料引起皮肤刺激反应的潜在性 测试依据:ISO 10993-10:199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 试验对象:白化兔 试验方法:动物背部脊柱两侧去毛,25mm×25mm的试样
贴敷并用纱布包扎固定至少4h,移除试样后1h、 24h、48h、72h观察皮肤反应。
产品结构图
缝合器工作原理
三级力学杠杆传递:点-线-面
胶带材料:3M胶带
一、胶粘带性能
胶带材料:美国 3M 公司特制 技术要求:高粘着力、微孔透气、低过敏 功 能:将缝合张力均匀分散至皮肤表面
胶粘带技术指标: 灭菌性: 过敏性: 皮肤接触性: 舒适性: 湿气透过率: 孔隙率:
环氧乙烷 低过敏 长期接触 高 4200 g/m2/24h 150 s/100cm3/in2
MVTR表示24小时透过已知面积试样所 损失的湿气质量,单位(g/m2/24h)。 MVTR越高意味着透过的湿气质量越大。
(4200 gms/m /24 hrs)
伤口锁合器
工作原理与性能
工作原理:棘轮工作原理(仅允许棘条单方向滑过棘齿) 材料要求:高强度、高韧性的高分子聚合物
(如:PA6、PA66、PA1010等) 性能要求:精密注塑、能轻松调节并能自动锁定缝合张力 功能作用:产生缝合张力、并向两侧3M胶粘带均匀传递
Chemicalsin Food, Drugs and Cosmetics (1965). Published by the Editorial Committee of the Association of Food and Drug Officials of the United Stated.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编辑委员会出版。 试验对象:100~200人 诱导期:胶带贴于人体背部,24h后揭除,观察刚揭除试 样时的皮肤状况以及24h后的状况,持续3周。 激发期:诱导期结束后2周,试样贴于其它不同于诱导期 时的新部位24h,胶带移除48h、96h后评价皮肤状况。
二、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测试
1.细胞毒性
试验目的:评价材料或其提取成分对细胞的影响
(生长、代谢、损伤、死亡)
测试依据:ISO10993-5:199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细胞毒性试验;体外法
测试方法:琼脂覆盖法
细胞毒性数据
定性评价
0.0
无细胞毒性
0.1~0.9
最小
1.0~1.8
轻微
1.9~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