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电气设备无功补偿装置的选用和无功补偿装置容量的确定

电气设备无功补偿装置的选用无功补偿应本着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确定最优的补偿容量和分布方式,具体内容如下:(1)总体的无功平衡与局部的无功平衡相结合。
既要满足供电网的总无功需求,又要满足分线、分站的变电站及各用户无功平衡。
(2)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
以分散补偿为主,这就要求在负荷集中的点进行补偿,既要在变电站进行大容量集中补偿,又要在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处进行分散补偿,使无功就地平衡,减少变压器和线路的损耗。
(3)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
以低压补偿为主,电气设备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应装设在变压器的主要负荷侧,当不具备条件时,可装设在变压器的第三绕组侧,高压侧无负荷时,不得在高压侧装设补偿装置。
(4)降损与调压相结合。
以降损为主,兼顾调压。
这是针对供电半径较长,分支较多,负荷比较分散,自然功率因数低的线路。
这种线路负荷率低,线路的供电变压器多工作在空载或轻载的工况下,线路损失大,若对此线路进行补偿,可明显提高线路的供电能力。
电气设备无功补偿装置容量的确定2.1低压集中补偿配电网的无功补偿以配电变压器低压的集中补偿为主,以高压补偿为辅,电气设备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如果无法了解负荷的工作情况及系统参数,可按变压器最大负荷率为75%,负荷功率因数为0.70考虑,补偿到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的功率因数不低于0.95,或按变压器容量的20%~40%进行配置。
用户对功率因数有特殊要求时,可选择合适的补偿容量使功率因数达到用户的要求值。
2.2电动机定补按照电动机的空载电流确定电动机的定补容量,电气设备电动机的空载电流约占额定电流的25%~40%。
为了防止电机退出运行时产生自激过电压,电动机的补偿容量一般不应大于电动机的空载无功,通常取QC=(0.95~0.98)UeI0对于排灌电动机等所带机械负荷轴惯性较大的电机,补偿容量可适当加大,大于电机空载无功负荷,但要小于额定无功负荷。
无功补偿电抗率选7%还是14%,电抗率是越高越好么?

无功补偿电抗率选7%还是14%,电抗率是越高越好么?1引言并联电容补偿装置由于容量组合灵活、安装维护简便、投资省等原因而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
作为无功电力的主要电源,对于电力系统调相调压、稳定运行、改善电能质量和降损节能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电容装置安装投运容量亦迅速增长。
同时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整流器的设备如变频调速装置、UPS电源装置,以及软起动器、新型节能电光源等产生高次谐波电流的电气设备应用越来越多,给电网带来了严重的谐波污染,导致一系列的设备问题。
如电动机振动、发热,变压器产生附加损耗,使容性回路过电流,干扰通讯,电子设备误触发等等。
因此,对谐波的污染须予以重视。
抑制谐波的措施很多,常见技术措施如改变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加装滤波装置;加装静态(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电容回路加装串联电抗器等等。
目前,国内很多用电单位使用传统的单纯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其补偿装置的运行受到严重威胁,电力电容器的故障率越来越高。
本文主要探讨给电容器加装串联电抗器以达到抑制谐波的对策,避免电容器与电网产生串联或并联谐振,从而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和保证补偿电容器的稳定运行。
2谐波对补偿系统的影响在无功补偿系统中,电网以感抗为主,电容器回路以容抗为主。
在工频条件下,并联电容器的容抗比系统的感抗大很多,补偿电容器对电网发出无功功率,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因数。
在有背景谐波的系统中。
非线性负荷会产生大量的谐波电流注入电网,引起电压及电流波形畸变。
影响电力电容器的正常运行。
2.1造成电容器过电流谐波分流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1谐波分流示意图n次谐波下变压器阻抗:X S(n)=2πf(n)L(1)n次谐波下电容器阻抗:X C(n)=1/2πf(n)L(2)存在高次谐波时,由于f(n)的增大,从而导致X S(n)增大及X C(n)减少,从而导致谐波电流大量涌入电容器。
假设电容器工作运行在满载电流,若加上谐波电流后,电容器运行电流大于1.3倍的额定电流,电容器将出现故障。
无功补偿器最佳参数

无功补偿器最佳参数
无功补偿器最佳参数的选择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无功补偿器通常用于电网中解决电力负荷无功功率的问题,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和稳定性。
无功补偿器参数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1.无功补偿器的功率容量:应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和功率因数的要求来确定无功补偿器的功率容量。
2.无功补偿器的投切方式:无功补偿器的投切方式包括手动、自动和智能投切方式。
应根据电力系统的管理和控制要求来选择投切方式。
3.无功补偿器的电容量:无功补偿器的电容量应根据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需求来确定。
应确保无功补偿器具有足够的电容量,以满足系统的无功功率需求。
4.无功补偿器的响应速度:无功补偿器的响应速度应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和稳定性要求来确定。
应确保无功补偿器具有足够快的响应速度,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无功补偿器最佳参数的选择应考虑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需求,以及无功补偿器的功率容量、投切方式、电容量和响应速度等因素。
- 1 -。
低压电动机无功就地补偿

合以下 3 点要求:
①电容器额定电流
作者简介
应小于电动机空载
李 敏,女,1971 年 10 月出生,2000 年太原理工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
电流;②电容器补
毕业,现在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煤气厂标检站工作。邮编:037003。
偿容量应小于电动
收稿日期:2003-12-03。修回日期:2003-12-26。
将 功 率 因 数 改 善 至 0.9 时 的 无 功 功 率 Q =100 × 造成波形畸变及供电质量恶化。
tan(arccos0.9)= 44.8 kVar,则 QC =Ql –Q=98.3-48.4= 50 kVar, 所 以 补 偿 电 容 器 一 相 电 容 量
2.3 新装补偿器的投入运行 新装补偿器投入运行前必须作到:①电容器应良好
声 明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其作 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免费提供作者文章引用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 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本刊编辑部
第 1 期(总第 99 期) 2004 年 3 月
同煤科技 TONG MEI KEJI
低压电动机无功就地补偿
·37·李敏Fra bibliotek摘 要 低压电动机无功就地补偿,把无功电流局限在用电设备上,减少了电力无功在高、低压配电网上的流
动,减少了线路损失,提高了电源设备的利用率,在补偿技术上最彻底,是一项节约用电,缓解电力供求紧张矛盾
某用户要在 P1= 60 kW、cosφ1=0.8 和 P2=40 kW、 cosφ2=0.6的负载系统采用电容器补偿,使总 cosφ=0.9。 如第 38页图 3所示,有功功率之和 P=60+40=100 kW, 无功功率之和 Ql =60tan(arccos0.8)+ 40tan(arccos0.6) =45+53.3=98.3 kVar。
无功补偿的意义及补偿方式的选择

PE 电力电子年第期6无功补偿的意义及补偿方式的选择李华申1张永2杨磊2(1.兖矿轻合金有限公司,山东邹城273500; 2.山东华聚能源公司,山东邹城273500)摘要功率因数是交流电路的重要技术数据之一。
功率因数的高低,对于电气设备的利用率和分析、研究电能消耗等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实现节电目的,依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可测算输电线路的电能损失。
通过现场技术改造,增加无功补偿装置,可使低于标准要求的功率因数达标。
本文分析了无功补偿的意义和无功补偿方法,着重论述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原则及如何合理选择无功功率补偿方式。
关键词:功率因数;无功补偿;节电The M eaning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 tionand the C hoice of CompensationLi Hua sen 1Zhangyong 2Y a nglei 2(1.Shandong Yankuang Light Alloy Co.,Ltd,Zoucheng,Shandong 273500;2.Shandong Huaju Energy Co.,Ltd,Zoucheng,Shandong 273500)Abstr act The power factor is one of alternating-current circuit's important engineering data.Regarding question power factor's and so on electrical equipment's use factor and analysis,research electrical energy consumption heights have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lectricity saving goal,based on electrical equipment ’s power factor,may survey transmission line ’s electrical energy loss.Through the scene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s,increase in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cause to be lower than the standard request the power factor standard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focuses on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principle and reasonable choic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way method.Key words :power facto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electricity saving1引言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 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 φ=P/S 。
无功补偿和变压器的容量选择

无功补偿和变压器的容量选择摘要合理的无功就地补偿和选择变压器容量可以降低损耗,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二者有效结合,推导了最经济运行的公式,通过简单迭代来确定无功就地补偿容量和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算例证明了其效果。
关键词无功补偿变压器容量最佳负载率无功补偿和变压器的容量选择Planning of Reactive Compensation and Transformer CapacityAbstract: Rational planning of local reactive compensation and transformer capacity is very important for demand side management to reduce power losses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al power system operation. The best economical formulas are deduced through connection of the both. The capacity determination of local reactive compensation and the rational transformer capacity can be got through simple iteration.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Keywords: reactive compensation transformer capacity optimal load coefficient1 前言电力市场的开放使电力需求侧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
电力需求侧管理指的是电力公司采取有效的激励和诱导措施以及适宜的运作方式,与用户共同协力提高终端用电效率,改变用电方式,为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补偿容量的选择

①补偿容量的选择:补偿容量由电力负荷及补偿前和要求补偿提高后的功率因数值决定。
计算公式如下:Q bch=P pj(tgΦ1-tgΦ2)或Q bch=P pj(1-tgΦ2/tgΦ1)式中Q bch--所需的补偿容量kvarP pj--最大负荷月的平均有功负荷kWQ pj--最大负荷月的平均无功负荷kvartgΦ1--补偿前的功率因数cosΦ1的正切值tgΦ2--补偿后要求达到的功数因数cosΦ2的正切值另外,我们必须注意cosΦ2值的确定必须适当。
当功率因数由0.95提高到1时所需的补偿容量增加得很多,得不偿失。
因此将功率因数提高到1是不合理的。
摘要:农村配电网无功分散补偿方案探讨.1 配电线路进行无功补偿的效果;2关键词:配电线路无功补偿1 配电线路进行无功补偿的效果(1)减少线路的有功损失:当电流通过线路时,其有功功率损耗为:△P=3I2R×10-3或△P=3×(P/UcosΦ)2×R×10-3式中△P--线路的有功功率损耗kWI--线路通过的电流AR--线路每相电阻ΩP--线路输送的有功功kWQ--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kvarcosΦ--线路负荷的功率因数;由上式可知,有功功率损失和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
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大量降低线损。
当功率因数由0.6提高到0.8时,铜损下降将近一半。
(2)改善用户电压质量:线路电压损失的公式为:△U=(PR QX)/U×10-3式中△U--线路电压损失kVU--线路电压kVP--线路有功负荷kWQ--线路无功负荷kvarX--线路感抗ΩR--线路电阻Ω由上式可以看出,提高系统功率因数,减少线路输送的无功负荷,则电压损失莫玌将下降。
(3)减小系统元件的容量,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视在功率S=P/cosΦ,由此可以看出,提高功率因数在输送同样的有功功率情况下,设备安装容量可以减少,节约了投资。
如设备安装容量不变则可增大有功功率输送量。
无功补偿的合理配置原则

无功补偿的合理配置原则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电能质量与无功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无功功率是电力系统一种不可缺少的功率。
大量的感性负荷和电网中的无功功率损耗,要求系统提供足够的无功功率,否则电网电压将下降,电能质量得不到保证。
同时,无功功率的不合理分配,也将造成线损增加,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低压电力用户量大面广,其负荷的功率因数又大都比较低,因此在低压电网中开展无功功率的就地补偿是整个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的重要环节。
根据电力网无功功率消耗的规则,各级网络和输配电设备都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尤以低压配电网(0.4KV)所占比重最大。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的传输损耗,提高输配电设备的效率,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应按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合理布局。
1、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结合,以低压为主;2、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结合,以分散为主(为了有效地降低线损,必须做到无功功率在哪里发生,就应在哪里补偿);3、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对于无功补偿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线损,调压只是一个辅助作用)。
从以上补偿原则看出,补偿装置愈接近电动机或其他电力设备,无功电流通过的变配电设备愈少,通过的线路愈短,补偿愈彻底,节能效果愈显著。
电动机无功就地补偿技术在国外如英、美、日、法和瑞典等一些发达国家推广使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日本为便于推广使用就地补偿装置于1997年就将串联电容器、电抗器、放电电阻联合在一起,为防止高次谐波对电容器的危害,还规定了使用范围。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规定,每台大容量的电动机都要装设低压进相电容器,当负荷为100%时,功率因数应补偿到0.95,但凡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必须全部开展就地补偿。
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对配电网变压器低压侧实行强制性电容器补偿装置以来,直到八十年代末,所使用的无功补偿设备,不外乎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一是人工投切电容器组,二是用电磁开关自动投切电容器组,前者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无法准确地按运行要求投切,造成欠补或过补,不能真正地改善用电质量;后者由于很难控制投切瞬间造成较大的合闸涌流和分闸过电压,对电容器和用电设备造成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机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及注意事项浙江省宁海县供电局高补林采用低压静电电容器,在对感应电动机进行无功补偿时.准确、合理地选择补偿容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中流过的无功功率,降低电能的损耗,提高电压质量。
目前,我们对城关公用低压线路上的感应电动机,普遍推行无功就地补偿,以减少公用线路日益上升的线损,我局已作为技改措施计划落实。
1 容量选择1.l 单台三相电动机补偿容量,应把电动机空载时的功率因数补偿至1为原则、若以满载时耗用的无功功率作为补偿依据,空载时必为过补偿。
因此,补偿容量按下式计算:(1)式中U——电动机的额定电压kVI0——电动机的空载电流 AQ——无功补偿容量kvar1.2 补偿容量的校正。
当电网的实际运行电压低于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则电容器输出容量达不到额定值,应按下式进行校正。
校正后为实际应补偿的容量:Q′=K2Q (2)式中U eB——电容器的额定电压U L——电网的代表日均方根电压值1.3 对电动机组的补偿,应根据其行业的特点,确定需要系数及同期率,然后由(1)、(2)式求得补偿容量。
2 运行时注意事项2.l 正常巡视电容器的运行情况,如发现有外壳鼓涨、漏油、绝缘放电及温升过高等情况.应及时处理,以防止事故扩大。
2.2在实际运行中,尤其是用电低谷,网络的电压将大大上升,当电网电压超过电容的额定电压的10%时,或电容器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时,电容器应退出运行。
2.3补偿电容器一定要装设放电装置,放电装置按附图接线,运行时,K1闭合。
放电时,K2闭合。
放电回路不得装设熔丝。
2.4 低压电容器的保护可采用刀闸开关与低压熔断器或空气开关相配合的办法。
10KV线路变压器及电动机无功补偿1.怎样进行无功补偿应采取就地平衡的原则,使电网任一时刻无功总出力(含无功补偿)与无功总负荷(含无功总损耗)保持平衡。
某供电局已实现了变电所的集中补偿,本文不再涉及,仅就10KV线路,配变与电动机的补偿加以讨论。
(1)10KV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某供电局在每条10KV配电线路上安装1~2处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补偿容量按线路配变总容量的10%掌握。
某供电局公用配变容量为40500KVA,需补偿无功容量约为4000KVAR,约需资金55万元。
经计算,安装一处时,宜将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安装在距线路首端的2/3线路长度处。
安装两处时,第一处安装在距线路首端的2/5线路长度处,另一处安装在距线路首端的4/5线路长度处,各处容量为线路总补偿容量的一半。
具体安装时,还应考虑便于操作、维护和检修工作等。
(2)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农网的大部分配电变压器昼夜负荷变化较大,许多村屯用电多为居民生活用电,白天及后半夜多数变压器处于轻载或空载状态。
我们知道变压器的损耗包括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无功损耗包括空载励磁损耗及漏磁无功损耗。
从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可知,配电变压器的无功损耗约占配电网总损耗的60%左右。
为有效补偿配电变压器本身的无功功率,避免轻载时功率因数超前,电压升高及节约资金,对容量在200KVA以下的配电变压器按配变容量的5%左右掌握实行静态无功补偿。
将补偿装置装设在配变低压出口处,随配变同时投切。
对200KVA及以上的配变安装自动跟踪补偿装置。
(3)电动机的无功补偿:7.5KW及以上投运率高的电动机最好进行无功补偿,为防止出现因过补而产生的谐振过电压,烧毁电动机,应将电动机空载时的功率因数补偿到接近1。
因为电动机空载时的无功负荷最小,补偿后满载的电动机功率因数仍为滞后,这样就避免过补偿现象的发生。
将低压电容器同设备一起投切,直接补偿设备本身的无功损耗。
①机械负荷惯性较小的电动机(如风机等):QC≈0.9QO(1)式中QC--补偿容量,KVARQO--电动机空载无功功率,KVAR电动机空载电流可由厂家提供,如无,可参照(2)式确定:IO=2IE(1-COSφ),(2)式中IO--电动机空载电流,AIE--电动机额定电流,ACOSφ--电动机额定负荷时功率因数②机械负荷惯性较大的电动机(如水泵等):QC=(1.3~1.5)QO(3)③车间、工厂集中补偿容量可按(4)式确定:QC=PM(TGφ1-TGφ2)(4)式中PM--最高负荷时平均有功功率TGφ1--补偿前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TGφ2--补偿后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电动机的无功补偿,由于受益方主要是客户本身,因此投资应由客户自己承担。
2.经济效益分析(1)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经济效益分析:电网实现无功补偿后,不仅降低配变用电设备的损耗,而且使高低压配电电流减少,导致线损率的降低,同时主变铜损及上一级输电线路的导线损失降低。
全部考虑将使计算复杂。
为简化计算程序,可以采用无功补偿经济当量来计算无功补偿后的经济效益。
它的物理意义是每安装1KVAR的补偿电容器,相当于有功损耗降低多少千瓦。
补偿装置于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侧,无功经济当量值查有关手册可取0.15。
为使计算更具科学性,根据望奎县实际情况,计算时取0.1。
望奎县供电区需安装无功补偿容量为2500KVAR,经计算,每年可减少电量损失170万KW/H,每KW/H购电单价按0.3元计算,每年可有50万元的收益。
(2)10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经济效益分析:10KV配电线路共需无功补偿容量约为4000KVAR,无功经济当量查有关手册可取0.06,补偿设备每天投运按6小时左右,经计算,每年可减少电量损失节约50万KW?H,每KW?H按0.3元购电单价计算,每年可有15万元的收益。
(3)无功补偿设备本身的经济效益分析: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后,设备本身损耗的电量可按下式计算:A=QC?TGφ(5)式中QC--投运电容器容量,KVARTGφ--电容器介质损失角的正切值T--电容器投运时间经计算,无功补偿设备年消耗电量为16万KW?H,每年有5万元的负收益。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无功补偿总投资约为100万元,设备投运后每年可有6 0万元的收益,两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高压无功补偿方案一:前言采选厂原先主变为14000KVA和4000KVA各一台分段对全厂进行供电,按照约1/4的补偿原则设计电容器补偿,分别安装了3000KVAR和1200KVAR的电容器各一套.但随着矿山资源接替工程和新老系统的统一供配电,原有变压器不能满足全部负荷的需要,重新增加了一台16000KVA变压器代替4000KVA变压器供电,且供电负荷进行了重新分配,导致现在有的电容器不能满足当前供电负荷的需要.原先电容器安装使用在2003年,至今连续使用已有5年.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过很多问题,已有大部分电容器已经损坏.故现在需要对其另行设计来满足其变更实际负荷分配的应用.二:无功补偿的必要性电网输出的功率包括两部分;一是有功功率;二是无功功率.直接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或声能,利用这些能作功,这部分功率称为有功功率;不消耗电能;只是把电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这种能作为电气设备能够作功的必备条件,并且,这种能是在电网中与电能进行周期性转换,这部分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如电磁元件建立磁场占用的电能,电容器建立电场所占的电能.电流在电感元件中作功时,电流超前于电压90℃.而电流在电容元件中作功时,电流滞后电压90℃.在同一电路中,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方向相反,互差180℃.如果在电磁元件电路中有比例地安装电容元件,使两者的电流相互抵消,使电流的矢量与电压矢量之间的夹角缩小,从而提高电能作功的能力,这就是无功补偿的道理.用电设备不但要从电源取得有功功率,同时还需要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
如果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供不应求,用电设备就没有足够的无功功率来建立正常的电磁场,那么,这些用点设备就不能维持在额定情况下工作,用电设备的端电压就要下降,从而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无功功率对供、用电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1. 降低发电机有功功率的输出。
2. 降低输、变压设备的供电能力。
3. 造成线路电压损失增大和电能损耗的增加。
4. 造成底功率因数运行和电压下降,使电气设备容量得不到充分发挥。
从发电机和高压电线供给的无功功率,远远满足不了负荷的需要,所以在电网中要设置一些无功补偿装置来补充无功功率,以保证用户对无功功率的需要,这样用电设备才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三:针对现场分析表1月20日共10天当中。
I段平均电流为I=92.34A,平均功率因数为cosΦ=0.788计算得知:P=1.732*U*I*cosΦ=1.732*35*92.34*0.788=4412KWQ=1.732*U*I*sinΦ=1.732*35*92.34*0.616=3448KVAR若想把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在有功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则视在功率S=P/ cosΦ=4412/0.95=4644KVA无功功率Q=√S2 - P2 =√46442 - 44122 =1450KVAR责需要补偿上去的无功功率为3448-1450=1998KVARI段现有电容器型号为:BAM6.6/√3-250-1,线路采用三角形接入,共12只容量总为3000KVAR.现在需要补偿1998KVAR,因此选用9只型号为BAM6.6/√3-200-1G(G为高原型)的电容器接入回路,共1800KVAR.I段平均电流为I=137.34A,平均功率因数为cosΦ=0.826计算得知:P=1.732*U*I*cosΦ=1.732*35*137.34*0.826=6877KWQ=1.732*U*I*sinΦ=1.732*35*137.34*0.566=4712KVAR若想把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在有功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则视在功率S=P/ cosΦ=6877/0.95=7239KVA无功功率Q=√S2 - P2 =√72392 - 68772 =2261KVAR责需要补偿上去的无功功率为4712-2261=2451KVARI段现有电容器型号为:BAM6.6/√3-200-1,线路采用三角形接入,共6只容量总为1200KVAR.现在需要补偿2379KVAR,因此选用12只型号为BAM6.6/√3-200-1G(G为高原型)的电容器接入回路,共2400KVAR.四:电抗器是否兼容根据采选厂方案现A:将原总容量3000KVAR的补偿柜250KVAR并联电容12台,换为总容量为2400KVAR的补偿柜200KVAR并联电容12台,电抗器不换的情况下能否用?B: 将原总容量1200KVAR的补偿控制柜200KVAR并联电容6台,换为总容量为1800KVAR的补偿控制柜200KVAR并联电容9台,电抗器不换的情况下能否用?解答A:原来3000KVAR补偿容量的电抗器为电抗率6%,额定电感值为2.77mH(毫亨),250KVAR电容器电容值为55.4uF,200KVAR电容器电容值为45.2uF以上参数都根据其现场铭牌得知!根据公式XL=2πfLXL------电抗π- -------3.14f---------50HZL--------电感H亨1H=1000mH毫亨由以上参数带入公式得知XL=2*3.14*50*0.00277=0.87根据公式XC=1/(2πfC)XC------容抗π- -------3.14f---------50HZC--------电容值F法1F=1000000uf微法(而并联电容器的电容值相加)由以上参数带入公式得知XC=1/(2*3.14*50*0.0000554*4)=1/0.07电抗率就是感抗和容抗的百分比值即K=XL/XL=0.87*0.07=6%然而当电容器的容量变小后,其电容值也会随之变小如250KVAR变为200KVAR,其电容值由55.4uF变为45.2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