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谐音》教案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有趣的谐音》

《有趣的谐音》教学设计文昌市第二小学语文邢兰兰一、教材解读:《有趣的谐音》介绍了使用谐音的几种传统语文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
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
谐音歇后语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如,“孔夫子搬家”我们会想到他有很多书,而“书”跟“输”同音,所以隐含“净是输”的意思。
谐音笑话《“枇杷”与“琵琶”》则告诉我们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谐音用法。
2、开展“有趣的谐音”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三、课前准备1、分好学习小组,布置学生搜集谐音性歇后语、谐音对联、谐音古诗、含有谐音的广告词。
2、课件。
四、课时 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看《幽默与笑话》,现在老师就给你们看一则笑话,让你们开心开心。
出示故事《“枇杷”与“琵琶”》。
2、请你们自由读读,然后说说你觉得送礼的人可笑在哪里?3、交流。
4、小结:是的。
这个笑话,是因为汉语中的谐音引起的。
谐音是指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
咱们汉语同音字多,以后我们更要认真了,可不能随意乱用字、词,否则就会跟这个送礼的人一样闹笑话了。
好,开心过后,咱们一起去遨游“谐音王国”,感受谐音的趣味吧。
二、智闯五关,趣识谐音1、第一关:智开谐音门(1)要想进入谐音王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瞧,城门上有一幅画,我们要正确说出图画的意思,城门才能打开。
(课件出示一幅倒贴“福”字的年画。
)(2)你们仔细看,这画上画的是什么?这“福”字为什么倒过来贴?(3)是啊,人们就是巧用谐音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语文有趣的谐音教案

语文有趣的谐音教案第一章:谐音的定义与分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谐音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辨别和运用不同类型的谐音。
二、教学内容2. 谐音的分类:a) 音译谐音:如“咖啡”(coffee)b) 音变谐音:如“花生”(peanut)c) 音韵谐音:如“熊猫”(panda)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播放音频例句,让学生初步感受谐音现象。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谐音的定义和分类,举例进行分析。
3.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辨别和运用不同类型的谐音。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谐音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搜集谐音现象的作业展示,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二章:谐音在语言中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谐音在语言中的应用,如成语、谚语、诗词等。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谐音进行语言创新。
二、教学内容1. 谐音在成语中的应用:如“心旷神怡”(xīn kuàng shén yí)2. 谐音在谚语中的应用:如“耳听为虚,眼见为实”3. 谐音在诗词中的应用: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戍楼望辽阳,想象边塞风光”三、教学活动1. 导入: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谐音在语言中的应用。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谐音在成语、谚语、诗词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3.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运用谐音进行语言创新。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创作一句含有谐音的诗词或谚语。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创作的谐音诗词或谚语,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解运用能力。
第三章:谐音的修辞手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谐音在修辞手法中的作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 学生能够运用谐音进行修辞,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谐音的修辞手法:如拟声、比喻、拟人等。
2. 谐音修辞的例子:如“风吹草低见牛羊”(拟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比喻)三、教学活动1. 导入:教师通过例句,让学生了解谐音在修辞手法中的应用。
有趣的谐音课件

网络环境对谐音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网络的匿名性和即 时性为谐音的传播和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网络上的 创意和个性追求也促进了谐音的创新和多样化。
谐音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表现
中文与外语的谐音
中文与其他语言的谐音现象在跨文化交流中比较常见。例如,“me too”被 读作“米兔”,“cool”被读作“扣”,这些都是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谐 音现象。
尾韵:以声音的相似性为特点
总结词
尾韵是英语和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在词语或句子的末尾使用相似 的语音或音韵来达到突出主题或增强表达效果的目的。
示例
比如在英语中,“rise and fall”两个单词的末尾都带有/l/的音,形成了一种 尾韵的效果,让这两个单词的发音听起来更加和谐、有力。
押韵:以声音的相似性为特点
缺点:有时会影响表达的准确性
容易混淆概念
如果使用谐音不当,可能会导致学生混淆概念,影响学习效果。
不利于后期复习
谐音可能不利于学生后期的复习和考试,因为不是标准的术语和表达方式。
挑战:如何准确地传达信息
选择合适的谐音
在选择谐音时,需要尽量选择 与标准表达相近的音译,避免
产生歧义。
对谐音进行解释
在必要时,需要对谐音进行适当 的解释,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含义 。
谐音研究的深入发展
目前对谐音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未来可以加强对谐音现象的深入研究。例如,探 究谐音在语言演化中的作用、谐音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实 证研究方法,分析人们对谐音的接受程度和认知偏好。
06
其他有趣的谐音故事和案例
具有地方特色的谐音故事
华北地区
“大甩卖”和“大甩酷”的谐音。在一些华北地区,如天津 ,“大甩卖”的发音与“大甩酷”相似,让人们感觉到一种 时尚和现代感,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趣味汉字谐音教案大全及反思

趣味汉字谐音教案大全及反思教案标题:趣味汉字谐音教案大全及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趣味的方式学习汉字谐音,提高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 通过活动和游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趣味汉字谐音的例子,并制作相关的教具或图片。
2. 准备学生分组所需的材料。
3. 准备学生练习和巩固的相关练习题和活动。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趣味的汉字谐音例子,如“猫”和“帽”,“鱼”和“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教具,让学生猜测汉字谐音的意思。
主体:1.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汉字谐音。
a. 比赛: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给定的汉字谐音,尽快找到对应的汉字,并写在黑板上。
时间限制,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
b. 接龙:教师给出一个汉字谐音,学生依次接龙,说出下一个汉字谐音,直到没有人能继续接下去为止。
c. 制作谐音卡片: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制作一些谐音卡片,上面写着汉字谐音和对应的汉字,然后与同学互相交换,看谁能猜出更多的谐音。
2.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活动,例如:a.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汉字谐音,编写一个小故事,将汉字谐音融入其中。
b.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汉字谐音,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其他小组猜测对应的汉字。
巩固和评估:1.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汉字谐音。
2.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合作活动进行评估,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能力。
教案撰写完毕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年级和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添加更多的活动和游戏,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有趣的谐音》教学课件

缺一少十 缺衣少食
活动三:跨越谐音之美
活动任务:探究“除了有趣的谐音,关于汉字还有 哪些内容是你感兴趣、适合我们了解的内容?”
活动流程: 1、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 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由一名组员重点发 言其他组员补充,并形成小组的成果,注意做好 记录。 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长展示讨论结果,并组织 其他小组进行分享。
谐音歇后语 谐音笑话
活动二:遨游谐音王国
活动任务:分享“交流收集到的有趣的谐音现象。” 活动流程: 1、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快速浏览资 料,并把你们最感兴趣的一小部分摘抄下来,讨论 分享的方式和商定主要发言人。 2.展示分享:由最快最好的小组展示,并组织其 他小组进行分享。
温馨提示:由于资料较多,补充发言的同学,每种类 型1—2人补充即可。
义 的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解 释
──开动(冻)了
底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 ,
。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之旅 正式开始啦!
温馨提示:抓住谐音前表达的含义和谐音后所产生的效 果来体会谐音有趣。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枇杷”与“琵琶”
有人送枇杷给予一个县官,可 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 “琵琶”。县官笑道:“‘枇杷’ 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 差!”有个客人应声道:“若使琵 琶能结果,满城箫(xiāo)管尽开 花。”
有趣的谐音 PPT课件

.
12
4、老虎拉车——谁敢(赶)
“赶”和“敢”同音,这件事没有人敢去
做,没有人敢去尝试,就像老虎拉车—
—谁敢?
老虎拉车——谁敢?
艰难的任务吓跑了
在场的所有人。 .
13
5、膝盖上钉掌——离题(蹄)太远
•“题”和“蹄”同音
还有:钉掌的敲耳朵——离题
(蹄)太远;不贴题(蹄)
马背上钉掌——离题
(蹄)太远;不贴题(蹄)...
形容离开主题很远,
不着边际。
.
14
笑话(二)
•<耳朵在此 >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子,他对师爷说:“你给 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 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 白人,心里该有数吧!”
.
8
笑话(一)
“枇杷”与“琵琶”
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 “枇杷”错写成了“琵琶”。县官笑道:“‘枇杷’ 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有个客人 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 花。”
.
9
谐音举例(歇后语)
1、飞机上吹喇叭——想(响)得高 想法的“想”和响声的“响”音同 飞机一般在天上飞,高高在上。这个歇后语表达的意思①凭空设想; ②不切实际的想法。
针是无法穿透较厚的鞋底,要借助锥子,用锥子在 鞋底上钻个眼,然后穿针引线将鞋子上好。 现在上鞋不用锥子钻眼就能够用针把鞋子扎透, 这说明了什么呢——当然是“针好”啦。“针”和 “真”谐音,“针好”亦即“真好”也。
.
6
谐音的运用就是“谐音双关”,同学们开动 起脑筋——让我们一起学习谐音双关。
有趣的谐音课件

有趣的谐音课件有趣的谐音课件在我们的生活中,谐音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语言现象。
谐音指的是不同的词语在发音上非常相似,但是意义却完全不同。
这种语言现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和笑声。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谐音课件。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些谐音词语的例子。
比如,“马上”和“妈妈上”,这两个词语在发音上非常相似,但是意义却截然不同。
又比如,“苹果”和“凭果”,这两个词语在发音上也非常相似,但是一个是水果的名字,一个是凭借果实而得到的成果。
这些谐音词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笑和惊喜。
除了谐音词语,谐音诗也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表达方式。
谐音诗是指利用谐音词语创作的诗歌形式。
通过巧妙地运用谐音词语,谐音诗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
比如,“菜刀切西瓜,西瓜皮滑溜。
溜了一下午,午后吃西瓜。
”这首谐音诗利用了“切西瓜”和“溜”这两个谐音词语,使得整首诗既有意境又有趣味。
谐音课件是一种将谐音词语和图片相结合的教学工具。
通过谐音课件,我们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示谐音的魅力。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谐音课件来教授儿童谐音词语。
通过图片和声音的配合,孩子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谐音词语。
同时,谐音课件也可以用于英语学习。
由于中英文之间存在很多谐音现象,通过谐音课件,学生们可以更加轻松地学习和记忆英语单词。
除了教育领域,谐音课件还可以应用于商业宣传和娱乐活动。
比如,一家餐厅可以利用谐音课件来宣传自己的特色菜品。
通过谐音课件,顾客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菜品的特点和口味。
又比如,一家娱乐场所可以利用谐音课件来吸引顾客。
通过谐音课件,顾客们可以在欢笑声中度过愉快的时光。
谐音课件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创意。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谐音词语。
谐音词语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独特性,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图片和声音。
图片和声音应该与谐音词语相匹配,以便更好地传达词语的意义。
最后,我们需要合理地组织课件的内容和结构,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记忆谐音词语。
《有趣的谐音》

《有趣的谐音》篇一:有趣的谐音有趣谐音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谐音用法。
2、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和记忆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我们可以逐渐感受到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了解汉字的谐音特征,体验汉字文化的丰富和乐趣。
课前准备:分成学习小组,安排学生收集谐音歇后语、古诗词和对联。
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目标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a、给我看“会议”的故事。
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b、自由阅读,谈论有趣的事情。
c、小结:这个笑话,是因为汉语方言的谐音引起的。
谐音就是指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
(板书:谐音、一音多字)同学们,谐音现象是汉语特别的地方,它在别的语言中是不多见的。
今天就让咱们一起遨游“谐音趣味王国”吧?2.引导话题。
3、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导读及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1)学习书中的歇后语,体验汉字文化的丰富与乐趣。
(2)认识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谐音用法。
(3)以各种方式展示收集的谐音歇后语、古诗词和对联。
(4)根据汉字的谐音用法,进行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当别人表演时,其他学生应该学会倾听并发表评论。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1.我能读懂这些寓言。
2、这节课,我知道了歇后语是一种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带有谜语性质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谐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谐音用法。
2、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教学准备
分好学习小组,布置学生搜集谐音性歇后语、古诗和对联。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A、出示故事《开会》。
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
B 、自由读,说说哪里好笑。
C 、小结:这个笑话,是因为汉语方言的谐音引起的。
谐音就是指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
(板书:谐音、一音多字)同学们,谐音现象是汉语特别的地方,它在别的语言中是不多见的。
今天就让咱们一起遨游“谐音趣味王国”吧?
2、引出课题
3 、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导读及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1)学习书上的那些歇后语,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2)认识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谐音用法。
(3)多种方式展示搜集到的谐音性歇后语、古诗和对联。
(4)根据汉字的谐音用法,进行个性创作。
、展示学习成果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 、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 、我会读这些歇后语。
2 、这节课,我知道了歇后语是一种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带有谜语性质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
利用谐音,是创制歇后语重要方式。
3 、我还知道了这些谐音性歇后语、古诗和对联。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二)趣识谐音
1、谐音歇后语。
①狐狸吵架——()
②老九的兄弟——()
③和尚的房子——()
④和尚打伞——()
2、对联。
①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缺一少十。
指名学生讲《郑板桥妙解对联》的故事。
②对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指名学生朗读。
注意正音,指导读出节奏和韵味。
感受谐音用法的妙处:对联字 面上的意思是明显的,而作者用“莲”与“怜”、“梨”与“离”的谐音关系,含蓄 地表达与儿子隔离的凄苦、酸楚之情。
4、古诗
《竹枝》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游历了谐音王国,说说对汉字的谐音有什么新的认识。
2、 多种方式展示搜集到的谐音性歇后语、古诗和对联。
3、 根据汉字的谐音用法,自主创造一些歇后语、古诗和对联等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知识拓展延伸
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 ,然后和同学交流。
3、商品的广告词
随心所浴(欲)
洗出望外(喜)
一明惊人(鸣)
咳不容缓(刻) 酒负胜名(久) 别无锁求(所) 默默无“蚊”(闻) “骑”乐无穷(其) 首屈一纸(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