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专题研究
调研报告:关于特色街区建设的调查研究

调研报告:关于特色街区建设的调查研究特色街区凝聚了城市记忆和文化内涵,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展示形象的“金名片”、城市休闲的“新载体”,对于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特色,满足人们多层次、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XX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城市建设正在从量的扩张转向量质并重,要进一步完善提升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理念思路,在“品质”和“特色”上下更多功夫,推动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建设特色街区,以更高标杆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
一、特色街区发展现状我市历来重视提高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特色。
从20XX年3月启动大建设以来,经过近十年如火如荼的大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特别是近年来,市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全市特色街区规划建设管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特色街区发展,市、县(市、区)两级出台政策支持特色街区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创新发展、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
整体上看,我市特色街区建设有如下一些特点。
1、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近年来,各县(市、区)特色街区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推进步伐不断加快,特色街区数量增长迅速。
从调查摸底的情况看,全市共有建成、在建和具备发展潜力的特色街区72条,其中获得市级以上称号的各类特色商业街24条,省级称号的特色商业街区9条,国家级称号的特色商业街1条。
城隍庙、裕丰花鸟鱼虫市场等一些老牌特色街区,虽然没有入选市级以上示范特色街区,但其影响已深入人心。
一些特色街区的规模不断扩大,吸引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其中,肥西三河古镇跻身国家5A级景区;庐阳区淮河路步行街集故居、寺庙、广场、步行街四位一体,日均人流量30余万人次,年销售额200多亿元;包河罍街已完成两期开发,建筑面积达7.5万平方米,成功入选“中国特色美食名街”和“省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区”,形成“北京有簋街,XX有罍街”的局面。
2、建管模式越来越新。
各县(市、区)、开发区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政策支持、建设管理、环境优化、服务提供、督促检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积极引进专业社会力量参与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有效提高了特色街区建设管理水平。
商业街铺研究专题调查.pdf

商铺开间与进深的比例以1:2为宜, 最好不要超过1:3;
商铺开间与进深的比例以1:2为宜, 最好不要超过1:3;
步行商业街如设有上空顶盖时,净高不宜小于5.5M
20
建
关
筑
于
外
住
观
宅
设
底
计
商
对于住宅底商,在首层商业与二层住宅之间 用雨罩、骑楼、遮阳等形式将商业空间与居 住空间在室外区分开是必要的。既能降低噪 音和视觉干扰,也可使上下不同的建筑个性 有一个明确的区分带。雨罩骑楼这样的空间 划分手段能将建筑主体所形成的外部空间划 分成次一级的二次空间。骑楼这样的空间正 好适应购物行人的尺度,无论建筑主体有多 高,这样的二次购物空间给人稳定的舒适感。
状的集贸市场。 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人流、车流混杂,街道往往被分道线的栏 杆阻隔,导致两侧商店可望而不可及。集贸市场更 是人车争行,车辆乱停乱放,严重影响安全卫生。 2 .商店设于住宅低层受上部建筑结构开间、 进深的制约,在规模及行业选择上受到限制,在多 层住宅底层设置商店还受到规划以及上部住宅造型 比例、尺度等方面的制约。 3.商店设于住宅底层相互干扰大,尤其是餐 饮服务业使楼层居民生活苦不堪言,一些城市甚至 立法规定餐饮业不准设于住宅底层。 4.房地产开发商追求住宅与商店房价差额利 润,规划中,沿街满布商店,致使各路段形成屏风 式街道空间,南北走向行列式住宅中插入商店,人 行视线所及的高度下被封闭,小区内部景观绿化难 以达到“透绿”,缺少街道空间层次以及渗
1层
10- 20
1层
10- 40
1层
位置 主 干 道 /主 出 入 口 主 出 入 口 /主 干 道
主出入口
偏好社区商业街两端位置,临主干道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方面研究历程

一、概述国内历史文化街区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保存着传统建筑、风貌和风土人情的特定区域。
近年来,国内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日益深入,各地也纷纷加大了对文化街区的保护力度。
本文将对国内历史文化街区方面的研究历程进行探讨,并分析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研究历程1. 初期研究阶段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在初期阶段主要是由个别学者和专家进行零散的探索和整理。
他们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调查,对各地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评估,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学科交叉研究随着对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逐渐参与到研究中来,包括历史学、建筑学、人文地理学、文化遗产保护等。
这些学科的交叉研究,为深入了解历史文化街区的形成、演变和保护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多角度的视角。
3. 专业团队成立近年来,一些专门从事历史文化街区研究的专业团队陆续成立,他们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共同致力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传承。
这些团队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和系统化。
4. 技术手段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的技术手段也被引入到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中,如无人机、三维扫描、遥感技术等。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5. 学术成果丰硕在以上种种努力下,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成果逐渐丰硕,不仅在国内学术期刊上有大量相关论文发表,还频繁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展现成果。
这些学术成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三、现状分析1. 保护成效不佳尽管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日益深入,但在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各地方政府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重视程度不一,导致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化进程中遭受到破坏。
一些历史文化街区的管理和维护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2. 传统与现代融合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很多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
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让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都市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了摆在各地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调研报告:关于特色街区建设的调查研究

调研报告:关于特色街区建设的调查研究特色街区凝聚了城市记忆和文化内涵,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展示形象的“金名片”、城市休闲的“新载体”,对于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特色,满足人们多层次、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XX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城市建设正在从量的扩张转向量质并重,要进一步完善提升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理念思路,在“品质”和“特色”上下更多功夫,推动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建设特色街区,以更高标杆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
一、特色街区发展现状我市历来重视提高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特色。
从20XX年3月启动大建设以来,经过近十年如火如荼的大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特别是近年来,市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全市特色街区规划建设管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特色街区发展,市、县(市、区)两级出台政策支持特色街区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创新发展、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
整体上看,我市特色街区建设有如下一些特点。
1、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近年来,各县(市、区)特色街区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推进步伐不断加快,特色街区数量增长迅速。
从调查摸底的情况看,全市共有建成、在建和具备发展潜力的特色街区72条,其中获得市级以上称号的各类特色商业街24条,省级称号的特色商业街区9条,国家级称号的特色商业街1条。
城隍庙、裕丰花鸟鱼虫市场等一些老牌特色街区,虽然没有入选市级以上示范特色街区,但其影响已深入人心。
一些特色街区的规模不断扩大,吸引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其中,肥西三河古镇跻身国家5A级景区;庐阳区淮河路步行街集故居、寺庙、广场、步行街四位一体,日均人流量30余万人次,年销售额200多亿元;包河罍街已完成两期开发,建筑面积达7.5万平方米,成功入选“中国特色美食名街”和“省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区”,形成“北京有簋街,XX有罍街”的局面。
2、建管模式越来越新。
各县(市、区)、开发区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政策支持、建设管理、环境优化、服务提供、督促检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积极引进专业社会力量参与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有效提高了特色街区建设管理水平。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方案研究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方案研究引言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中重要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被拆迁、商业化等问题。
为了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街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开发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方案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同时实现其合理开发。
第一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历史遗迹,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1.1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意义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记忆,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演变。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城市的历史,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1.2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意义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独特文化特色。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增强城市的文化魅力,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第二部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挑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拆迁、商业化、人口流失等。
这些挑战不仅来自于城市化的进程,也来自于历史文化街区自身的特点。
2.1 拆迁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被拆迁的风险。
为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
2.2 商业化问题商业化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另一个挑战。
商业化的过度发展会对历史文化街区造成破坏,破坏其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因此,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中,需要平衡商业利益和文化保护。
2.3 人口流失问题人口流失是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逐渐迁往新的城区,导致历史文化街区的人口减少。
为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人们回归历史文化街区。
第三部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方案为了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中的挑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开发方案。
开展特色街区调研报告

开展特色街区调研报告
特色街区是城市中具有独特特点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街区,常常以其历史背景、风格建筑或特殊活动而被人们所熟知。
近年来,特色街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热点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特色街区的建设情况、发展方向以及对城市文化经济的影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如下的情况和问题:
首先,特色街区在城市规划中的建设与发展颇有成效。
调研地点的特色街区都拥有独特的历史内涵和建筑风格。
这些街区通过重建历史建筑、保留传统文化等手段,成功地将其变成了吸引游客的热门景点。
特色街区的建设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景观,还为城市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其次,特色街区的建设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一些特色街区的规划与建设过于侧重于商业开发,而忽视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传承。
此外,由于特色街区容易吸引游客和商家,一些商业活动过于繁杂,导致原有的文化元素被商业化和舍弃。
特色街区在商业开发方面的盲目追求可能违背了其初衷,也容易导致过度商业化的问题。
最后,特色街区的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政府应加强对特色街区规划和建设的引导,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监管,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特色街区的开发建设。
社会各界应提倡持续保护和传承特色街区的精神和文化,避免盲目进行商业化开发。
综上所述,特色街区的建设与发展为城市带来了独特的城市景观和文化内涵,同时也为城市经济增添了新的动力。
然而,特色街区的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只有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才能够完善特色街区的规划与建设,保护其独特性和文化价值,让特色街区成为城市文化的新亮点。
街区现状调研报告

街区现状调研报告街区现状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街区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为后续的规划和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街区环境、交通、公共设施、安全等方面的满意度,并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街区的基本情况。
三、调研结果1. 街区基本情况:本街区位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
街区内主要有住宅楼、商业建筑、公共设施等。
2. 交通情况:调研结果显示,街区周边交通便利,多条公交线路经过,附近也有地铁站。
但是街区内部交通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交通拥堵和停车难。
3. 环境情况:街区内的环境整洁、绿化率较高,但是也存在部分乱丢垃圾和环境污染现象。
居民指出需要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和管理。
4. 公共设施:街区内设有公园、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基本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但是部分公共设施存在老化问题,需要进行修缮和更新。
5. 安全状况:大部分居民认为街区的安全状况良好,但也有部分居民表示夜间街道的照明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四、改进和规划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和规划建议:1. 交通改善:加强内部交通组织,减少交通堵塞和停车问题。
增加自行车道和步行道,鼓励居民骑行和步行。
2. 环境提升: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和管理措施。
加强绿化建设,改善街区的生态环境。
3. 设施更新:对老化的公共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新,提升设施的品质和功能。
增加社区活动场所,丰富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4. 安全加强:加强夜间街道的照明设施,提高居民的安全感。
加强巡逻和保安力量,加大对街区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街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和规划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加强对街区的规划和管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街区活力研究方法

街区活力是衡量城市区域发展和吸引力的重要指标,研究街区活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空间的使用情况、社区互动和经济活动。
以下是一些研究街区活力的方法:1. 实地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街区内的人类活动、交通流量、商业活动等,了解街区的活力水平。
可以选择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观察,以了解白天和晚上的活力差异。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来收集居民、商家和访客对街区活力的看法和评价。
问题可以包括对街区设施、商业氛围、社区互动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分析问卷数据,可以了解人们对街区活力的感知和需求。
3. 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法:利用 GIS 技术,结合地理数据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街区的地理特征、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等与活力相关的因素。
可以通过叠加不同图层来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商业设施分布与人口密度的关系。
4. 社交媒体分析法:借助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数据,如微博、微信等,分析用户在街区内的活动、情感倾向和话题讨论。
通过关键词分析、情感分析等方法,可以了解街区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活力情况。
5. 参与式观察法:参与街区内的活动、社区会议或与当地居民和商家进行交流,深入了解街区的社会网络、社区组织和文化活动。
这种方法可以获取更深入的洞察,了解街区活力的内在动力和社区凝聚力。
6. 数据分析法:收集和分析与街区活力相关的数据,如人口统计数据、商业销售额、犯罪率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街区活力的趋势、变化和潜在问题,并为政策制定和规划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研究街区活力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观察、问卷调查、GIS 分析、社交媒体分析、参与式观察和数据分析等。
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获得多角度的信息,全面了解街区活力的现状和潜在问题,为城市规划和社区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定位 主要客群 租售策略
平均租金
1楼约为10元/平方米/天 A区家庭休闲购物区以“动感天地”为主打;B区潮流 服饰购物区定位客群为时尚达人;C区流行休闲购物区 集聚DBHK等个性设计品牌,D区摩登元素区以汽车展 示厅为代表。 目前项目接近满租,整体运营情况良好,针对该区域的 消费人群特点,引进儿童主题商业及娱乐运动设施,较 受周边居民欢迎。中心广场定期举办家庭及亲子主题活 动,人气较旺。
金桥国际购物广场(1/3)
金桥国际购物广场
商业建筑面积 建筑形态 楼层数 整体定位 164,000平方米 街区形式,由11幢建筑组成 地下1层,地上4层 “花园里的商场,商场里的花园”,为金桥及浦东的主 流消费群创造一个舒适、时尚、高雅并集购物、餐饮、 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中心。 中档,家庭式消费、一站式购物中心。 聚集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生活配套等多个业态业种。 周边居民为主 商场部分整体持有
具备出售的可能性 • 受到建筑形体约束,不利于大型主力店招商,且 主力店与周边店铺互动性弱。 平层面积小,业态兼容能力差。 街区式商业更多以店铺形式存在,商业经营空间 不足。 1层较容易招商,但整体入住率普遍较低。 更多的沿街和拐角商铺,对1层商铺租金价值可适 当提升。 2层及以上的商铺租金收益相比大盒子商业较低。
招商难 易程度 运 营 情 况
易
• •
难
• •
•
租金水 平
普遍 较高
各铺位租金水平较为平均,可达到较高整体租 金水平。
普遍 较低
• •
经营难 易程度
易
•
• •
•
统一经营难度较小。 主力店的带动效应大,可有效缩短项目整体 培育期。 整体性强,较容易树立统一形象,提升整体 经营水平。
• •
难
• •
•
统一经营难度较大。 对项目进行区域分隔。在局部区域的培育期延长 时,对全局的影响相对较小。 由于建筑体分散,容易造成东一块西一块的情况, 较不利于树立统一形象。
•休闲娱乐占比高,体现新一代社区型商业广场的主题
•大型超市体现“家庭、生活”的定位思想
大宁生活广场(4/9)
酒店 大宁福朋喜来登酒店
酒店
大宁生活广场(5/9)
大卖场——为项目贡献人流量
大宁生活广场(6/9)
零售部分——具有家庭特色的国际快速时尚组合
大宁生活广场(7/9)
零售部分——各类流行时尚组合
思南公馆 商业建筑面积 建筑形态 整体定位 商业定位 主要客群 租售策略 业态组合 所在地 开发商 开业时间 2006年 上海闸北区共和新路1918号 运营情况 130,000平方米 街区形式,由8幢建筑组成。 满足周边社区家庭式消费集娱乐、购物、餐饮一 体的一站式购物中心 中端 家庭、及部分商旅人士 整体持有 零售48%,餐饮28%,零售24% 项目处于成熟阶段,租赁情况较好,入住率超过 98%。针对周边住宅社区较高的特点,主要引入 适合家庭式消费的卖场、餐饮业态
•
•
劣势
最大的问题是如果一层商业处理不善,高楼层的商铺 都将受到影响。但由于整体运营弹性大,因此具备的 调整空间较多,可对业态进行调整加以解决。
•
成功案例
大多数成功案例都为大盒子商业,如:上海正大广场、 上海国金中心商场、杭州万象城等。
成功案例较少,如:上海新天地、上海大宁国际购物广场、北京 三里屯Village等。
商业定位 主要客群 租售策略
业态组合
运营情况
所在地 开发商
浦东新区东方路796号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 份有限公司
开业时间
商业类型
2008年11月28日
商业休闲广场
96广场(2/3)
楼层 B1 1F 儿童主题 时尚购物 主题 时尚运动、儿童零售、 娱乐、教育 业态品牌 宝大祥青少年儿童购物中心、 芝麻开门、金宝贝、威尔士 时尚名品、便利零售、 屈臣氏、佰草集、H&M、orchirly、 哈根达斯、汉堡王、沃歌斯、爱 中西快餐 西西里 时尚名品、中西餐厅 大渔、合点寿司、大渔日式料 理、、广州蕉叶、汉拿山韩式 烤肉、烹大师烧肉达人 中式餐饮、美发 渝信川菜、望湘园。蒂凡尼美 发
动线设 计
易
• •
难
•
建 筑影 响
•
楼层高 度
灵活
楼层高度限制较少,灵活性较高。
较低
• • • •
建筑空 间
天气干 扰
多为 室内
弱
• • •
平层空间较多,建筑空间灵活,设计弹性大。 景观主要在室内营造,与自然的互动性较小。 空气情况较不理想。
多为 室外
强
抗天气干扰能力强,适应性强。
街区与大盒子对比分析(2/2)
BOX大盒子商业 租售策 略 BLOCK街区式商业
租
适合经营,若采取销售策略较容易导致经营失 败。 • 大盒子商业用地较集中,一般都有较为规整 的形状,因此比较容易招进大型的主力商家。 方便设计成强迫式动线,可有效引导人流经 过或到达小租户。因此小租户招商也较容易。 较容易达到整体高入住率。
租售 皆可
大宁生活广场(8/9)
餐饮部分——突出家庭聚餐功能
大宁生活广场(9/9)
娱乐部分——电影院及KTV
96广场(1/3)
96广场
商业建筑面积 楼层数 整体定位 6.6万平方米 B2-3F 陆家嘴商圈唯一一个开放式的商业休闲广场。 融时尚购物、特色餐饮、休闲体验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 综合性商场 周边居民和办公楼商务人士为主 自持 既有H&M、Ochirly、Only、Adidas Original、宝大祥青少 年儿童购物中心等国际国内著名的零售品牌,也有汤姆 熊娱乐城、金宝贝儿童教育等极具人气的儿童主题场馆, 以及渝信川菜、广州蕉叶、望湘园等著名餐饮品牌。 开业以来,已举办了多场品牌发布会、主题营销活动、 春季系列音乐会等,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众多业 内外人士的关注。未来还将不断推出各类特色活动,逐 步打造成时尚文化与商业完美融合的新天地。
所在地 开发商 开业时间 商业类型
浦东新区张杨路3611弄 崇邦集团/摩根士丹利 2009年12月 购物中心
业态组合
运营情况
金桥国际购物广场(2/3)
建筑编 号
业态组合
4层:卡通尼乐园、贝可丽、苏武牧羊、盘古烤肉 3层:寰宇模型、迪士尼摄影馆、新爱婴早教中心 2层:Uniqlo、NIKE Kids、Etam、KFC、YISELLE 1层:巴黎三城、Uniqlo、老凤祥、冰雪皇后、TEENIE WEENIE B1层:易买得 4层:上海歌城 3层:艾尚美甲、纽悦伊人护肤中心、伦特微国际体重 管理中心 2层:Hotwind、Ochirly、避风塘、SKECHERS 1层:Coffee Bean、Ochirly、ONLY、Jack & Jones、JOJO 4层:高点保龄球馆、高点台球馆 3层:萨利亚、吉旺、豆捞坊、约翰牛 2层:光大通信EBT、棒约翰、DBHK、C&A 1层:Mannings、NAUTICA、Dickies、Wagas、Adidas Original 1层:Mister Donut、哈根达斯 3层:天虹海鲜酒家 2层:小南国 1层:BELLE、GEOX、汉堡王、Lawson便利店 3层:釜山料理、望湘园、赤坂亭 2层:居适家、龙门客栈、旺池、滑板潮流店 1层:The Face Shop、City Chain、一茶一坐、满记甜品、 Cold Stone、ELAND、Basic House、真功夫、Costa 4层:逸品迈泰、川食公馆稻香蛙 3层:运动100、汤姆室内高尔夫健身中心、功德林素食 2层:运动100、i数码苹果专卖店、艾巢家居、安迪维特 1层:运动100、藏经阁、麦当劳
1座
2座
3座
5座
建筑编 号
9座 10座 11座 12座 1-2层:雷克萨斯展厅 -
业态组合
6座
7座
1-2层:宿野整体形象设计 3层:国美电器、泓叶精菜坊 2层:国美电器、梅赛德斯-奔驰展厅、湘乐汇时尚湘菜 1层:国美电器、梅赛德斯-奔驰展厅 8座
金桥国际购物广场(3/3)
项目评价
建筑形态错落有致,充满趣味 • 街区型商业的成功案例,运用各种大小高矮不同 的建筑群落创造出别致有趣的购物街区。
商业类型
商业街区
大宁生活广场(2/9)
空间布局
地上部分
功能 商务酒店 办公楼 商业零售 餐饮/娱乐 教育文化和生活配套 停车场和公共区域 停车场及设备房 合计
面积 30,000 39,000 50,000 45,000 15,000 21,000 50,000 250,000
占比 12.0% 15.6% 20.0% 18.0% 6.0% 8.4% 20.0%
对周边环境要求不高,适应性强。 对交通条件要求不高,适应性强。 • 人流进入大盒子商业后,可以按照设计师的 动线规划流动,较少受到外界的干扰。 平面和垂直的动线设计弹性大,较能营造多 种效果。 大盒子商业对动线和人流要求不如街区式商 业高,因此受到的各种影响相对较小。
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须考虑与周边格调的融合。 最好4面临路,或至少2个面临近主干道。 • • 2层以上的平面联动较为困难。 依靠各街区单体内的竖向交通来组织人流,基本无 平层的人流动线(多数街区式商业虽然有平层连廊, 但更多是作为景观出现,而非作为平层动线)。 街区式商业的人流动线最好按照地块周边的习惯人 流动线方向进行。因此动线要注重参考周边的道路 设置,而非抑制既有方向的人流流向。 由于竖向交通拉动能力的有限,商业式街区的楼层 不能太高,一般不超过4层。 在地上建筑面积相同的条件下,街区由于占地面积 较小,楼层相比大盒子商业将相应升高。 室外景观较好。环境与自然空间相结合,能有效体 现生态、休闲消费理念。 对外部景观营造要求较高。 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在天气较热较冷、日晒雨雪、 空气污染或噪声较大时都将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