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教案2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主要讲述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以及尧、舜、禹的治水功绩。

详细内容如下:1. 炎帝与黄帝的传说炎帝的农耕文明黄帝的发明创造2. 尧、舜、禹的治水故事尧的德政舜的孝行禹的治水成就二、教学目标1. 了解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2. 掌握尧、舜、禹的治水功绩,体会他们为人民造福的精神品质。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功绩。

难点:理解炎帝、黄帝传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体会尧、舜、禹的德政与治水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远古传说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炎帝与黄帝的传说a. 炎帝的农耕文明b. 黄帝的发明创造(2)尧、舜、禹的治水故事a. 尧的德政b. 舜的孝行c. 禹的治水成就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插图,解读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复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炎帝与黄帝炎帝:农耕文明黄帝:发明创造2. 尧、舜、禹尧:德政舜:孝行禹:治水成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2)分析尧、舜、禹的治水方法,谈谈你的认识。

2. 答案:(1)炎帝:传说中,炎帝教民农耕,尝百草,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

黄帝:传说中,黄帝发明了宫室、车船、兵器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尧:以德治水,注重民生。

舜:以孝治水,关爱百姓。

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洪水,为人民造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以及尧、舜、禹的治水功绩,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远古传说的资料,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3课教案 远古的传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3课教案 远古的传说
(2)你认为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依据?
答案:(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黄帝: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2)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虽说都是古人的传说,有些内容还近乎神化,但无一不有社会历史的近似事实作为依据。近年来大量的考古材料,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完全虚有。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民衣、食、住、行、医的变化。总之,先民的传说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目标
1.了解炎黄部落联盟和华夏族的形成,理解中国部落联盟时期的合并与攻伐。
2.知道炎帝和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3.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中逐渐融合而成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
炎黄部落联盟,炎帝和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
教学难点
禅让制的实质,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导入1:(材料式导入)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我们中国开国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五千年过去了,“轩辕”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对我们民族有过什么功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本课。
①黄帝落部 ②炎帝部落 ③蚩尤部落 ④半坡聚落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右图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联盟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A)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

2024年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2024年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2024年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详细内容包括:对黄帝、炎帝等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贡献进行学习;探讨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分析远古传说中反映出的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贡献,掌握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远古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帝、炎帝等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贡献,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

难点:远古传说中反映出的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黄帝、炎帝的壁画,引发学生对远古传说的好奇心。

2. 新课内容:结合教材,讲解黄帝、炎帝等人物的事迹及其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出的贡献。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远古传说中反映出的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黄帝、炎帝的题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远古传说。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远古的传说》2. 内容:远古传说人物:黄帝、炎帝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社会形态及文化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黄帝、炎帝的认识。

2. 答案要求:要点包括黄帝、炎帝的事迹、贡献以及他们的形象在华夏族形成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与远古传说相关的书籍,了解更多关于黄帝、炎帝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突出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贡献,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等核心知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是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二、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揭示黄帝是人文初祖。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之祖?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是怎么样的?二、学生自主学习:1、涿鹿之战(阅读课本12页,找出有关涿鹿之战的以下问题):①、时间:;交战双方:、对抗;地点:,所在流域。

②、结果:。

③、影响:。

2、黄帝----人文初祖后人尊称黄帝是,他建造,制作,教人,还发明了,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他的妻子发明了,他的手下发明了,编出了。

3、尧舜禹的禅让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有、、。

②、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是。

③、夏朝的建立:时间年,建立者,王朝的地位。

影响,。

④、原始社会终结:原因、,标志:年,禹建立。

影响:原始社会结束,开始。

4、你对黄帝的发明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更科学?5、中国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6、禅让”是怎么回事?“禅让”的实质:“禅让”表现为:7、大禹治水治水方法:治水效果:8、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9、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0、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里,大都有随葬品,但数量多少差别很大。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重点:1、农业起源的传说。

2、炎帝、黄帝与华夏族的形成。

3、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1、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

2、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

3、“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一、预习回答:1、知道什么是传说。

2、记住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3、以我国原始农业的出现为例,谈谈传说和史实的区别和联系。

4、在地图上找出炎帝、黄帝和蚩尤活动地区,指出阪泉、涿鹿的地理位置,标出炎陵县和黄陵县。

5、写出华夏族的形成过程6、理解什么是“禅让”?它的实质是什么?7、探究: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什么重要信息?二、课堂学习和讨论:导入:早期人类农耕文化(史料证明)传说(映证和拓展)1、讨论:传说和史实的区别和联系。

2、在地图上落实炎帝、黄帝和蚩尤活动地区,指出阪泉、涿鹿的地理位置,标出炎陵县和黄陵县。

3、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汉族蚩尤其他部落4、“禅让”的含义及其实质5、鲧治水和禹治水的对比6、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什么重要信息?课堂小结: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部分组成,本课利用传说资料,探询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为第1、2课的补充和拓展。

三、检测练习:1.在我国古老传说的人物中,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A.黄帝 B.尧 C.舜 D.禹2.“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

……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

”这是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A.炎帝陵 B.黄帝陵 C.始皇陵 D.中山陵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租,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

你知道这位“人文始祖”是()A.尧 B.舜 C.禹 D.黄帝4.相传造宫室、车船、衣裳等,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A.黄帝 B.尧 C.舜 D.禹5.右图中的人物被中华民族尊称为“人文初祖”,他是()A.禹 B.舜 C.黄帝 D.炎帝6.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师:同学们讨论都很热烈,接下来轻松一下,做一个小游戏。

小游戏:交头接耳
游戏规则:
第一个同学把小纸条上的句子记住,小声地传给另一个附近的同学,直到
(5)课堂小结
远古时代是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时期,也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时期。

因为在文字产生前夕,传说都是靠先民们口耳相传才流传下来,我们会把这些传说当成真实的历史,作为历史的学习者,我们要善于结合远古时代留存的遗址和文物,来印证并提取传说中的真实历史。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为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而骄傲和自豪,更有责任把中国。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3课远古的传说》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新编教材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包括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传说人物。

教材通过讲述这些传说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

本课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对历史故事有一定的兴趣,但历史知识相对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学生对于传说时代的了解相对片面,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传说时代的历史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传说人物的故事,掌握传说时代的基本历史事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传说人物的故事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传说时代的历史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资料。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历史故事、文献资料等,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3.投影仪:确保投影仪正常使用,方便展示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如“黄帝战蚩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听说过这些传说人物吗?他们有哪些故事?”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传说人物,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篇一:2016年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第3课远古的传说】第3课远古的传说【学习目标】1.了解炎黄联盟的形成、琢鹿之战,知道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

2.掌握黄帝、炎帝的发明,了解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3.理解、掌握“禅让”的含义,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知道大禹治水。

【教学难点】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区别;正确认识尧舜禹时期“禅让”的含义。

【基础知识】一、炎黄联盟1.时间: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2.基本情况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

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

3.炎黄联盟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4.炎黄战蚩尤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琢鹿激战,黄帝部落运用指南车,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5.影响炎黄部落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炎帝的贡献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考古发现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了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充分证明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

3.黄帝及其贡献(1)简介: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2)贡献: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发明了弓箭、指南车。

仓颉发明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4.考古发现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距今8000至5000年的遗址中,发掘出水井遗迹、蚕茧和丝织品、原始骨笛、船形陶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能力和方法: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

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

“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读引言。

2.教师引入: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

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

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二、新课讲授
(一)二、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或抽学生来讲) 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
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黄帝、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禅让的传说
1.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

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

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理解禅让的含义。

2.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三)治水的传说
1.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

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

何以见得?黄帝 炎帝
蚩尤 汉族 其他
黄炎部落联盟 华夏族 炎帝子孙
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说。

2.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

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然后小结:禹治水成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3.处理辅栏的读读、说说。

(四)情感升华
学习了本课内容,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生答,教师简评),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发扬光大。

(五)学习测评
完成课后学习测评题
【教学后记】略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