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一必修一物理方程式总结(全)

(完整版)高一必修一物理方程式总结(全)

(完整版)高一必修一物理方程式总结(全)本文将总结高一必修一物理课程中的各项重要方程式,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动力学篇运动速度平均速度公式:$$v = \frac{{\Delta x}}{{\Delta t}}$$瞬时速度公式:$$v = \lim_{{\Delta t \to 0}} \frac{{\Delta x}}{{\Delta t}}$$运动加速度平均加速度公式:$$a = \frac{{\Delta v}}{{\Delta t}}$$瞬时加速度公式:$$a = \lim_{{\Delta t \to 0}} \frac{{\Delta v}}{{\Delta t}}$$运动距离匀速直线运动距离公式:$$S = vt$$匀加速直线运动距离公式:$$S = ut + \frac{1}{2} a t^2$$ 力学篇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Sigma F = 0$$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与加速度关系:$$\Sigma F = ma$$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F_1 = -F_2$$能量篇功和功率功公式:$$W = Fs\cos\theta$$功率公式:$$P = \frac{W}{t}$$势能和动能重力势能公式:$$E_p = mgh$$动能公式:$$E_k = \frac{1}{2} mv^2$$ 电磁学篇电场强度电场强度公式:$$E = \frac{F}{q}$$其中,$F$为电场力,$q$为电荷量。

电压和电势差电压公式:$$U = \frac{W}{q}$$其中,$W$为做功,$q$为电荷量。

电流和电阻电流公式:$$I = \frac{Q}{t}$$电阻公式:$$R = \frac{U}{I}$$以上是高一必修一物理课程中的一些重要方程式总结。

希望这份总结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如果需要深入了解每个方程式的推导和应用场景,请参考相关的物理教材或资料。

高一必修一物理公式

高一必修一物理公式

高一必修一物理公式;1、a=ΔV/Δt,a=Δx/T 2=(X 3+X 4-X 1-X 2)/4T 2=(X 4+X 5+X 6-X 1-X 2-X 3)/6T 22、匀变速直线运动: v=v 0+at,x=v 0t+21at 2,v 2-v 02=2ax ,x=21(v 0+v)×t ,v t/2=v =21(v 0+v) V x/2=21(v 20+v 2)1/2,且V x/2>v t/2 3、自由落体运动:V=gt ,h=21gt 2,v 2=2gh ,21vt=h 4、竖直上抛运动:V=v 0-gt ,h=v 0t -21gt 2,t 上=t 下=v 0/g 5、力的相互作用:G=mg,F=Kx ,F 滑=µF N6、牛顿运动定律:⑴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F 合=0,正交分解:F x 合=0,Fy 合=0⑵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F 合=ma,正交分解:F x 合=ma x ,Fy 合=ma y若沿运动方向建立x 轴则:F x 合=ma x ,Fy 合=0 7、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⑴:1T 末、2T 末、3T 末、…… 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 :vn =1:2:3…… :n⑵1T 内、2T 内、3T 内…… nT 内位移之比为: X 1:X 2:X 3…… :X n =1:4:9…… :N 2⑶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T个内位移比为:X1:X2:X3…… :X n=1:3:5…… :(2n-1)⑷前x、2x、3x、……n x位移所用时间比:t1:t2:t3…… :t n=n(5)前x、2x、3x、……n x位移末速度比n (6)第一个x内、第二个x内、第三个x内……第nx个内位移所用时间比:Δt1:Δt2:Δt3…… :Δt n=):2(:1 ……:)13(2-。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高一物理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③飞行时间:
④射程:
⑤射高:
—————————————————————
9.线速度: 单位:m/s
10.角速度: 单位:rad/s
1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1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13.转速与频率的关系:
14.向心力:
15.向心加速度:
16.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
17.方程格式:F向=实际力=所需的向心力
对于氢原子,R=1.097×107m-1
4、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半径公式:

其中n叫量子数,n=1, 2, 3….
E1=-13.6eV,r1=0.53×10-10m
5、能级跃迁:hv=Em-En
四、原子核
1、剩余的放射性元素质量:
2、剩余的放射性元素个数:
3、卢瑟福发现质子:
4、査德威克发现中子:
18.开普勒第三定律: (圆轨道 )
19.万有引力定律: ,G=6.67×10-11
20.中心天体质量:
21.中心天体密度:
22.卫星的轨道越高,转动得越慢.
23.卫星的运行速度:
24.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黄金代换”:GM=R2g
25.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s
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
1.平均速度:
① (通用)
② (s1=s2时,v1、v2为前半程、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③ (t1=t2时,v1、v2为前半段时间、后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④ (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⑤ (用于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
2.匀变速直线运动:
(1)基本公式(知三求二)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必修一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必修一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必修一
以及选修
必修一:
一、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p=mv(m表示物体质量,v表示物体线速度)。

二、力学能量定理:
力学能量定理:一个物体的力学能量E与其物理性质有关,其定义E
=mgh+1/2mv²(m表示物体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从参考面
到物体重心的高度,v表示物体线速度)。

三、动量矢量定理:
动量矢量定理:在任意给定时刻,任意物体的总力矩与它的总动量之
间的关系是ΣM=dP/dt(P表示矢量,t表示动量角度)。

四、重力加速度定理:
重力加速度定理:球体或其他物体离地心越远,其重力加速度g减小,所以g=GM/r²(G为万有引力常数,M为物体的质量,r为物体离地心
的距离)。

选修:
一、弹力学定理:
弹力学定理:当一个受力的弹簧处于其本征长度位置上,此时的弹簧的应力σ与它的拉伸量x的关系式为σ=k(x-x0)(x0 为本征长度,k 为弹性系数)。

二、电学定理:
电学定理:电压V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式为V=I*R(I是电流,R是电阻)。

三、热力学定理:
热力学定理:热力学第二定律概述:整个过程中热力学熵呈现增加趋势。

其定义为ΔS≥0。

(ΔS表示热力学熵)。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六个基本公式①0ta tv v -= ②0t v v at =+ ③02tV v v +=④02t v v S v t t +=⋅=⋅ ⑤2012S v t at =+ ⑥2202t v v aS -= 2.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从运动开始计时,t秒末、2t 秒末、3t 秒末、…、n t秒末的速度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之比:v 1∶v2∶v 3∶…∶v n=1∶2∶3∶…∶n .②从运动开始计时,前t 秒内、2t 秒内、3t秒内、…、nt 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的平方之比:x 1∶x 2∶x 3∶…∶xn =12∶22∶32∶…∶n2.③从运动开使计时,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奇数之比:x 1∶x 2∶x3∶…∶x n =1∶3∶5∶…∶(2n-1).④通过前x 、前2x 、前3x …的用时之比等于连续的自然数的平方根之比:t 1∶t 2∶t3∶…t n =1∶2∶3∶…∶n .⑤从运动开始计时,通过任意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相邻自然数的平方根之差的比:t1∶t 2∶t3∶…t n =1∶)12(-∶)23(-∶)1(--n n3.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00,v a g ==)①t v gt = ②212h gt =③22t v gh = ④4.匀变速其他推导公式①中间时刻速度:022t t v v sv v t +=== ②中间位移速度:2s v =③任意连续相等时间T 内位移差:21nn s s aT --=任意连续相等时间kT 内位移差:2n n k s s kaT --=二、力学1、重力:G =mg (g 值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离地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弹力:F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 ,产生弹力的2个条件....:.①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3、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有弹力...;②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③接触面粗糙 (1)滑动摩擦力:f =uN ,N 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压力,μ为滑动摩擦因数。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1.直线运动-速度(v)=位移(Δx)/时间(Δt)- 平均速度(v_ave)= 总位移(Δx)/ 总时间(Δt)-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Δx)=速度(v)×时间(Δt)-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位移(Δx)/时间(Δt)2.动力学-力(F)=质量(m)×加速度(a)- 牛顿第二定律:F = ma-物体的加速度(a)=力(F)/质量(m)-重力(F_g)=质量(m)×重力加速度(g)3.运动方程- 运动方程一:v = u + at (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运动方程二:S = ut + (1/2)at^2 (S为位移,u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运动方程三:v^2=u^2+2aS(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S为位移)4.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外力,反比于物体质量。

F = ma-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物体施加在另一个物体上的力,另一个物体都会以相等大小、相反方向的力作用在第一个物体上5.力学能- 动能(KE)= (1/2)mv^2 (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重力势能(PE_g)= mgh (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 弹性势能(PE_s)= (1/2)kx^2 (k为弹性常数,x为变形距离)6.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F)=(G×m1×m2)/r^2(G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者之间的距离)7.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平衡-物体受力的合力为零:ΣF=0-物体受力的合力矩为零:ΣM=08.静电力和电场-库伦定律:电荷(q1)和电荷(q2)之间的静电力(F)=(k×q1×q2)/r^2(k为电磁力常数,r为两者之间的距离)-电场强度(E)=电场力(F)/测试电荷(q0)这些公式是高中物理必修一中最基本和常用的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1. 运动学公式位移公式:S = vt + 1/2at^2速度公式:v = v0 + at加速度公式:a = (v v0)/t匀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t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0t + 1/2at^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 1/2gt^2抛体运动公式:h = v0t 1/2gt^22. 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F = ma牛顿第二定律:F = m(dv/dt)牛顿第三定律:F12 = F21动能公式:K = 1/2mv^2势能公式:U = mgh动能定理:W = ΔK势能定理:W = ΔU动能守恒定律:K1 + U1 = K2 + U2势能守恒定律:U1 + K1 = U2 + K2动能和势能转化公式:K = U3. 热学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热量公式:Q = mcΔT热容公式:C = Q/ΔT比热容公式:c = Q/mΔT热传导公式:Q/t = kA(ΔT/Δx)热辐射公式:Q = σAT^4热功当量:1卡 = 4.18焦耳4. 光学公式反射定律:入射角 = 反射角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折射率:n = c/v光的波长:λ = v/f光的频率:f = c/λ光的强度:I = P/A光的功率:P = IV光的传播速度:v = c/n5. 电学公式欧姆定律:V = IR电阻公式:R = ρL/A电功公式:W = Pt电功率公式:P = VI电荷量公式:Q = It电势差公式:V = Ed电容公式:C = Q/V电容器的能量公式:E = 1/2CV^2电荷守恒定律:Q1 + Q2 = Q3 + Q4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1. 运动学公式位移公式:S = vt + 1/2at^2速度公式:v = v0 + at加速度公式:a = (v v0)/t匀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t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0t + 1/2at^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 1/2gt^2抛体运动公式:h = v0t 1/2gt^22. 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F = ma牛顿第二定律:F = m(dv/dt)牛顿第三定律:F12 = F21动能公式:K = 1/2mv^2势能公式:U = mgh动能定理:W = ΔK势能定理:W = ΔU动能守恒定律:K1 + U1 = K2 + U2势能守恒定律:U1 + K1 = U2 + K2动能和势能转化公式:K = U3. 热学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热量公式:Q = mcΔT热容公式:C = Q/ΔT比热容公式:c = Q/mΔT热传导公式:Q/t = kA(ΔT/Δx)热辐射公式:Q = σAT^4热功当量:1卡 = 4.18焦耳4. 光学公式反射定律:入射角 = 反射角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折射率:n = c/v光的波长:λ = v/f光的频率:f = c/λ光的强度:I = P/A光的功率:P = IV光的传播速度:v = c/n5. 电学公式欧姆定律:V = IR电阻公式:R = ρL/A电功公式:W = Pt电功率公式:P = VI电荷量公式:Q = It电势差公式:V = Ed电容公式:C = Q/V电容器的能量公式:E = 1/2CV^2电荷守恒定律:Q1 + Q2 = Q3 + Q4还有一些常用的物理常数和单位也需要我们掌握,例如:重力加速度:g = 9.8 m/s^2真空中的光速:c = 3 × 10^8 m/s真空中的电常数:ε0 = 8.85 × 10^12 F/m真空中的磁常数:μ0 = 4π × 10^7 T·m/A了解这些物理常数和单位,有助于我们在计算和推导过程中保持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