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最新时事政治—从众心理引发消费的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生存资料消费的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国家统计局表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支出增长39.3%,医疗服务支出增长24.6%,旅馆住宿支出增长37.8%,交通费支出增长22.8%。
同时,个人护理、教育培训方面投入加大,全国居民人均用于化妆品、成人教育及学前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呈现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
由此可以推断出()①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缩小,共享发展理念得以真正落实②食品、烟酒、居住等生存资料消费占比较大,不能发挥消费作用③体育、健康、旅游等服务性消费势头强劲,消费结构趋于优化④居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使发展、享受资料消费快速增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经济心理学认为,人们只为自己喜欢的人买单。
透视“奥运明星现象”,女排集体广告、傅园慧洪荒之力等正是抓住这种心理。
很多厂家把体育明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广告牌”。
人们宁愿花高价为体育明星代言的产品买单是( )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应当属于生存资料消费④应当属于享受资料消费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3.假日经济是指人们利用节假日集中购物、集中消费的行为。
假日经济具有的文化特征是休闲与旅游。
随着“端午”“中秋”“十一”“春节”等长假的实行,假日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假日经济的兴起,表明①我国人民的生存资料消费已经得到完全满足②人们的生活消费开始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迈进③人们的生活正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发展④我国人民已经全面进入了享受资料消费的阶段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4.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
2017年,我国文化部将积极推进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开展文化消费提升行动,目前,已有186个产业项目获得5.4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扶持。
近年来,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整体上呈现提高趋势,文化消费持续发力。
这表明在我国①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和优化②文化消费正逐步取代物质生活消费③现阶段文化消费水平已迈人发达国家行列④政府正加强文化产业带建设,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读“2018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统计图(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81元),从图中可得出的结论是①生存资料消费是居民最大的消费支出②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实现了均衡发展③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④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增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6.洗衣、扫地乃至煮饭烧菜,全部交给机器人打理,这种以前只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场景,正在人们的身边真实上演。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从众心理引发消费的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许多俗语往往反映深刻的经济学道理。
下列俗语对应的经济学道理正确的是①钱有两戈,伤尽古今人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②不买贵的只买对的——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③三百一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④鸡蛋不要放到一个篮子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热播让花了2亿元冠名的加多宝十分得意。
电视、报刊、网站、超市甚至连街边小卖部的墙上,加多宝的广告无孔不入。
加多宝凉茶不费吹灰之力就走进了千家万户。
这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3.白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
而清明前采制的白茶,茶叶积蓄了数月的营养成分,味醇形美,更无农药残留,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节前气温普遍较低,生长速度较慢,发芽数量有限,产量很少,因此有“茶贵如金”的说法。
2017年白茶作为福建名茶之一入选厦门金砖会议的茶礼盒,媒体争相报道,白茶魅力倍增。
这说明①优质优价,商品质量决定其价格②物以稀为贵,供给影响商品价格③白茶需求弹性大,价格影响需求④媒体效应响应消费心理助力白茶走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下列关于经济生活中的从众心理,说法正确的有①在消费时,很多消费者也会有从众心理,就是“大家有,我要比别人更好”②在消费时,从众是不可取的,消费者不能有从众心理③很多生产者也会有从众心理,看到别人生产什么赚钱,自己就想跟着生产什么④我们要理性的对待从众心理,反对盲目从众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当自己预期收入减少时,消费者往往会比较分析后去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商品,这是引发的消费A.从众心理B.求实心理C.攀比心理D.求异心理6.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从众心理引发消费的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在电视广告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视明星为某种产品代言。
之后,许多粉丝纷纷抢购与明星相同款式的衣服、饰物等商品。
但这些商品往往很快就被闲置一旁,造成浪费。
对此评价正确的是A.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应当避免盲从,理性消费B.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需要量人为出,适度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需要量人为出,适度消费D.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应当避免盲从,理性消费2.在成为卡奴、房奴之后,80后、90后最近又光荣地成为了“抠抠族”和“海囤族”。
随着日用品价格一天一变,大家纷纷在网上晒出省钱秘笈,大到省了上万元的房子车子,小到省了几毛钱的一把青菜一块肥皂。
这是A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3.崇尚个性、张扬自我是当下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之一。
下列现象可以用“求异心理”加以解释的是A.某化妆品厂商骋请明星代言,带来销量大增B.某礼品店提供T恤订制服务,吸引了小少年轻人C.某商场开展全场促销活动,日营业额翻了一番D.某欧洲品牌服装进入中国市场后,将欧版设计改为亚洲版4.以下是个别网红的售假套路:先在社交平台发布商品秒杀信息预告,制造饥饿营销的氛围;准点上货后,刻意模糊描述、避免提及品牌;因其粉丝数量巨大,假货在几分钟之内被抢光;随后下架商品链接,规避电商平台监管。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利用人们从众、追赶潮流的心理推销商品是违法的②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③良好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来维护④推动网红经济良性发展需要克服市场调节的滞后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随着生活消费升级,人们吃喝玩乐的选择越来越多,也让不少人有了选择恐惧症。
阿里巴巴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发布“我们不一Young”吃喝玩乐指南,给年轻人提供日常消费的找店清单。
据悉,口碑这一指南根据商家的口碑人气值和用户评论,筛选出了当地最热门的餐厅、美容美发、健身舞蹈等商家店铺,堪称找好店时的“拔草指南”。
新最新时事政治—求异心理引发消费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生活中我们要辩证对待的消费心理是①求实心理②攀比心理③求异心理④从众心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2019》显示,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消费主力,占奢侈品买家总量的61%,其中大多是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过高的消费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由此可见,这些大学生①受求异心理影响,事事展现个性②应坚持量入为出,理性消费③应践行正确的消费观,适度消费④应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节制消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寅吃卯粮”被视为美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机构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随意放贷,转而提高贷款门槛,习惯超前消费的美国人叫苦不迭,这启示我们A.应该摒弃“寅吃卯粮”的消费方式B.要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C.只有扩大消费,才能推动生产D.生活消费应该量入为出,适度消费4.“双11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商品返还280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凑足购买500元商品。
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
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A.是猎奇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5.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日益由规模化、标准化消费转向个性化、品质化消费。
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服装生产领域出现私人定制服务,消费者对定制服装需求日益强烈,驱动私人订制服装需求不断增长。
对“定制”这种消费现象认识正确的是①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②求异心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导③会加大生产成本,从而造成社会资源浪费④生产者要针对客户的个性需求,生产出不同的产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著名网络销售主播李佳琦的直播往往能让其推销的商品热销,网友们纷纷表示听到他魔性的“Ohmygod,所有女生,买它!买它!”就忍不住想去买,这体现了消费者的()A.求异心理B.从众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7.一首《成都》捧火了“玉林路”这个原本并不出名的街道。
(专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求实心理引发消费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1.网络广告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互联网公司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腾讯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网络广告收入为人民币164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微信朋友圈及QQ 看点等媒体广告收入为人民币44亿元。
企业不断增加社交网络广告经费投入是基于A.广告能利用消费心理,引导消费者行为B.广告能增加商品价值,提高企业利润C.广告能促进销售,增加商品供应D.增加广告投人能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价格优势2.试客是指那些走在消费者前沿的人群,在购物前,他们先从互联网上免费索取相关商家的使用赠品,经过仔细试用和与其他爱好者相互交流后才进行购买。
试客的行为①有利于企业的品牌推广②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③减少了商品的价值量④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3.现在一些年轻人正在尝试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从数码产品到衣服首饰,甚至到玩具家具,“能租就租”。
可见,“租”生活①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②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③有利于促进循环型消费的发展④是基于对未来生活的担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4.“花最合理的价钱,买最合适的商品,过更聪明的生活”,已经成为当下许多中国人的消费理念。
下列关于这一消费理念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根据需要选择商品,追求简约的生活方式②追求的是高性价比,彰显了消费理念的进步③要求节制消费,谨慎对待促销商品④是求实心理引发的理性消费、科学消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5.随着生活消费升级,人们吃喝玩乐的选择越来越多,也让不少人有了选择恐惧症。
今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发布“我们不一Young”吃喝玩乐指南,给年轻人提供日常消费的找店清单。
据悉,口碑这一指南根据商家的口碑人气值和用户评论,筛选出了当地最热门的餐厅、美容美发、健身舞蹈等商家店铺,堪称找好店时的“拔草指南”。
口碑这一指南体现A.避免盲从,理性消费B.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C.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6.消费者在具体消费时更多的还是会考虑价格质量服务等。
新最新时事政治—生存资料消费的基础测试题附解析(2)

一、选择题1.“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从苏东坡的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A.应该以精神消费取代物质消费B.应该避免盲从,理性消费C.应该使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D.应该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2.下列图示(P代表收入,Q代表消费量)中,能准确反映脱贫后某家庭生存资料消费(A)和发展资料消费(B)变化情况的是A.B.C.D.3.2018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5%,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14.2%。
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3%,同比降低1%;体育健身、医疗服务、旅游住宿等服务消费支出同比分别增长39.3%、24.6%、37.8%。
据此,下列判断合理的是①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②居民生存资料消费支出的数量逐渐减少③追求生活品质的发展和享受型消费需求旺盛④当前供给能力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读“2018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统计图(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81元),从图中可得出的结论是①生存资料消费是居民最大的消费支出②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实现了均衡发展③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④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增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19年春节全国旅游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7.6%,国内旅游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
在30个旅游热点城市中,22个城市旅游收人实现了两位数增长,8个城市同比增长超30%,到三亚市的游客人均消费达10421元。
由此可见,我国A.居民的享受资料消费逐渐代替生存资料消费B.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潜力巨大C.居民旅游意愿增强推动了旅游业供给结构优化D.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6.下图是某地近5年来居民人均购物次数网络购物增长率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地A.消费支出增加,消费结构优化B.商品质量提高,生活水平提升C.消费方式变化,网购频率提高D.商品价格降低,消费总量减少7.休闲度假是人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最新时事政治—从众心理引发消费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3)

一、选择题1.网红一般指在网络和社交平台上具有极高知名度的人。
网红以其形象、品味为主导,依托庞大的粉丝人群进行定向营销,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催生了网红经济。
下列对网红经济判断正确的是①网红主要利用粉丝的从众消费心理进行营销②网红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模式③网红经济制约产业的升级,优化消费结构④移动互联网为网红经济提供了技术条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题文)框架效应(Framingeffects)是指针对同一情形,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引发决策判断差异的现象,如某投资理财广告有以下两种表达方式“采用A方法理财,有40%的人取得收益”和“采用A方法理财,有60%的人没有取得收益”,笫一种表达方式往往更吸引消费者。
这告诉我们①营销策略对产品价值的实现有重要意义②消费行为会受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影响③商品价格变动对市场供求均会产生影响④公司经营效益取决于广告宣传的方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网红一般指在网络和社交平台上具有极高知名度的人。
网红以其形象、品味为主导,依托庞大的粉丝人群进行定向营销,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催生了网红经济。
下列对网红经济判断正确的是①网红主要利用粉丝的从众消费心理进行营销②网红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模式③网红经济制约产业的升级,优化消费结构④移动互联网为网红经济提供了技术条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白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
而清明前采制的白茶,茶叶积蓄了数月的营养成分,味醇形美,更无农药残留,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节前气温普遍较低,生长速度较慢,发芽数量有限,产量很少,因此有“茶贵如金”的说法。
2017年白茶作为福建名茶之一入选厦门金砖会议的茶礼盒,媒体争相报道,白茶魅力倍增。
这说明①优质优价,商品质量决定其价格②物以稀为贵,供给影响商品价格③白茶需求弹性大,价格影响需求④媒体效应响应消费心理助力白茶走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在各种玩具马的马背上放上钱,寓意“马上有钱”,放上一只茄子,称为“马上有一切”……随着众多版本的“马上体”走红网络,与马有关的吉祥物开始热销,这给玩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生存资料消费的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
“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一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一用一还”循环型消费。
这里的“租生活”()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②是享受资料的消费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近年来,广大消费者热衷于去城市的各大电影院看电影,电影院里动辄人民币40、50元的3D票价,以及高达人民币70、80元不等的IMAX-3D版票价,这丝毫没有减轻中国观众与世界顶级电影科技接轨的热情。
这一现象表明①市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了②人们开始注重享受消费和精神消费③市民消费结构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④享受资料消费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部分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2018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5%,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14.2%。
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3%,同比降低1%;体育健身、医疗服务、旅游住宿等服务消费支出同比分别增长39.3%、24.6%、37.8%。
据此,下列判断合理的是①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②居民生存资料消费支出的数量逐渐减少③追求生活品质的发展和享受型消费需求旺盛④当前供给能力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超前消费,负债消费,这几年俨然已经成了潮流。
但是,不少人也感叹:“负债消费使日子过得不是滋味。
”材料启示我们A.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B.要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C.降低生存资料消费,扩大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D.生活消费必须与家庭收入相适应,坚持适度消费5.“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不仅会带动药品与医疗器械生产研发、医疗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也会在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某市一位服装店店主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小洞,使该裙无人问津。
该店主将错就错,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装饰以金边,美其名曰“凤尾裙”。
此裙不仅卖了高价,而且消息一传开,不少女士专门前来购买“凤尾裙”,销量顿时大增。
这位店主能够将一个偶然的失误转化为商机,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消费者的A.求实心理B.从众心理C.攀比心理D.求异心理2.“撞衫”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忌讳。
张丽穿着新买的羽绒服去上学,结果发现本班的王燕也穿了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就再也不愿意穿这件衣服了。
在这里,张丽的消费心理可能是A.从众心理B.求实心理C.攀比心理D.求异心理3.对于奢侈品,中国游客的购买力惊人。
国人大多注重的是奢侈品的品牌价值和表面效应。
许多消费者虽不具备消费奢侈品的富裕条件却依然在消费,这是一种“小富即奢”心理。
“小富即奢”心理主要属于A.求实心理B.攀比心理C.求异心理D.从众心理4.居家过日子,常常有这样的尴尬:面对衣柜里积存的众多衣物,却挑不出中意的;兴冲冲买到了“便宜货”,却发现没什么用处,弃于角落;到餐馆用餐,明明看到门口贴着种种“优惠”广告,可最后结账时还是有被宰一刀的感觉……如此种种,大都是因为①盲目的非理性消费所致②居民收入水平增加所致③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所致④没有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所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一份网购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消费者会关注网店商品的销量。
有网购狂人表示,“小伙伴们买得多的商品就算不是太个性,至少大家都在买,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
”这种消费心理是( )A.从众型的,有利商家推荐自己的商品B.求异型的,有利于形成消费流行趋势C.攀比型的,有利于帮助企业掌握市场需求D.求实型的,有利于提高社会对个人消费的认可度6.“网购控”是指不加节制的在网上购物的一类人名呈现为“最火的东西一定购”、“便宜的东西立即购”的特征。
对这一行为特征认识正确的是①“最火的东西一定购”反映的消费心理是从众心理②“最火的东西一定购”反映的消费心理是求异心理③“便宜的东西立即购“反映了价格对需求的影响④ “便宜的东西立即购”反映需求对价格的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骑行爱好者小林加入骑行协会后,购买了身边队友推荐的装备,却发现有的并不适合自己。
影响这种消费行为的主要是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8.“网红经济”以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位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依托社交媒体上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
这一经济形式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应理性看待B.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会推动新工艺出现C.能够促进产业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D.可以极大提高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水平9.2019年,华为为了宣传自己的新机P30系列,推出了《古墓丽影》、《死亡游戏》与《卧虎藏龙》续集。
分别展现了自己的超感光暗拍、超大广角和潜望式变焦最新功能。
企业通过做广告①利用消费者从众心理,促进商品销售②利用消费者求异心理,降低企业成本③能提高商品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④能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增加企业的利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某中学高一学生小华在谈到消费时表示,那些名星代言的东西我也买,但我更看重它的价格、质量和实用。
小华同学是主导的消费。
()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求实心理D.攀比心理11.据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有着强烈的模仿性特征,有着很深的“白领情结”:名牌服装着身,平板电脑随身,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所羡慕、仿效的社会形象。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模仿性消费受求实心理的影响B.模仿性消费是为了追求标新立异的效果C.消费行为受特定群体消费水准的影响D.大学生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不协调12.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是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列图表中企业的经营战略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应正确的是A.A B.B C.C D.D13.团购,就是团体购物,指认识或不认识的消费者联合起来,加大与商家的讨价能力,以求得最优价格的一种购物方式。
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网络团购的总成交额达213.9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93%,全年总购买人次达到4.56亿,较2011年增长45%。
材料表明A.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B.受求实心理主导,网络团购是值得推崇的理智消费C.团购主要受从众心理影响,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D.价格不仅影响消费水平,也会影响消费方式14.2020年4月6日,央视推出“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吸引1091万人观看,累计观看次数达1.22亿、累计卖出总价值4014万元的湖北商品。
直播还催生了更多湖北产高品质农产品“云订单”,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调动了农民复工复产积极性。
材料主要表明()①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③消费推动着科学技术进步④消费能促进生产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玩具的更新也越来越频繁,一些高档儿童益智玩具,许多家长花大价钱买回家以后,孩子玩不上几次就不感兴趣了。
这类高档儿童益智玩具①属于发展资料消费②适合贷款消费③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④适合租赁消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居家过日子,常常有这样的尴尬:面对衣柜里积存的众多衣物,却挑不出中意的;兴冲冲买到了“便宜货”,却发现没什么用处,弃于角落;到餐馆用餐,明明看到门口贴着种种“优惠”广告,可最后结账时还是有被宰一刀的感觉……如此种种,大都是因为①盲目的非理性消费所致②居民收入水平增加所致③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所致④没有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所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消费者进入纷繁复杂的电商世界,意图挑选理想的购物对象时,通常会通过查看该商品先前消费者的评价,再决定是否购买。
这说明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具有A.攀比心理B.求异心理C.从众心理D.求实心理18.在各种玩具马的马背上放上钱,寓意“马上有钱”,放上一只茄子,称为“马上有一切”……随着众多版本的“马上体”走红网络,与马有关的吉祥物开始热销,这给玩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这说明①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可以推动新产品的出现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生产的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9.如果以“100元卖90元”的九折法促销,它给消费者的直观反应是削价求售;而以“100元买110元商品”促销,它却给人造成一种货币价值提高的感觉。
日本三越百货公司曾经利用这一“错觉”推销,第一个月即增销2亿日元。
这主要告诉我们:A.市场交易应该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B.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C.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其供给量变动D.价格战是企业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20.当自己预期收入减少时,消费者往往会比较分析后去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商品,这是引发的消费A.从众心理B.求实心理C.攀比心理D.求异心理21.2018年某企业加大了广告费投入,并请来明星代言。
企业请明星代言主要是因为消费者A.容易受求实心理影响B.容易受求异心理影响C.容易受从众心理影响D.容易受攀比心理影响22.据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有着强烈的模仿性特征,有着很深的“白领情结”:名牌服装着身,平板电脑随身,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所羡慕、仿效的社会形象。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模仿性消费受求实心理的影响B.模仿性消费是为了追求标新立异的效果C.消费行为受特定群体消费水准的影响D.大学生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不协调23.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各类知识服务平台和机构多了起来:学煮咖啡,可团购报班;学化妆,可关注相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设计PPT,可在稻壳儿等平台下载模板……知识消费成为文化和教育领域新的消费热点。
这反映了①知识消费契合人们追求发展的消费理念②知识消费是受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行为③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消费观念的更新④科技发展为知识消费兴起提供重要支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4.下面漫画反映的消费行为主要是由()A.求实心理主导的B.求异心理引发的C.从众心理引发的D.攀比心理引发的25.近年来,一些老年保健产品在保健品市场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不少保健品抓住老年人追求“健康养生”的心理,产品定位于降血糖血压、软化血管等吸引老年人消费。
这说明A.企业应以服务消费者为目的B.消费对生产有重要导向作用C.消费需求决定企业生产经营D.老年消费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详解】该经理能将一个偶然的失误转化为商机,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消费者的求异心理,求异心理表现为“标新立异”,可以展示个性,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所以正确答案为D;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2.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求异心理是有些消费者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
年轻人所忌讳的“撞衫”,就是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属于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故D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从众心理、求实心理和攀比心理,故排除其它选项。
答案选择D。
考点:消费心理。
3.B解析:B【详解】材料中“许多消费者虽不具备消费奢侈品的富裕条件,却在消费奢侈品”,这是基于一种炫耀的心理,属于攀比心理,所有正确答案为B;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4.D解析:D【详解】①符合题意,材料中“面对衣柜里积存的众多衣物,却挑不出中意的;兴冲冲买到了‘便宜货’,却发现没什么用处,弃于角落;到餐馆用餐,明明看到门口贴着种种‘优惠’广告,可最后结账时还是有被宰一刀的感觉…”可以看出,很多消费者是盲目的非理性消费所致;②不合题意,该选项与题意无关;③不合题意,该选项与材料无关;④符合题意,材料中“面对衣柜里积存的众多衣物,却挑不出中意的;兴冲冲买到了‘便宜货’,却发现没什么用处,弃于角落;到餐馆用餐,明明看到门口贴着种种‘优惠’广告,可最后结账时还是有被宰一刀的感觉…”可以看出,很多消费者没有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所致;故选:D。
5.A解析:A【解析】【详解】材料中强调“买得多的商品就算不是太个性,至少大家都在买,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这充分说明这些人在网购时,跟风随大流,认为大家都在买,自己也去买,从消费心理看是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所以本题选A。
6.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题目的表述,有些人在网上购物时,往往有“最火的东西一定购”的心理,这种心理反映的是别人购买了自己也要购买,属于从众消费心理,故①正确,②错误。
有一些人有“便宜的东西立即购”的心理,这种心理反映的是只要价格便宜,就会立即购买,反映了价格对需求的影响,③正确,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