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适宜的仔猪断奶日龄
试论决定仔猪断奶日龄问题

3 仔猪 日采食量与断奶 日 龄
由于大多数仔猪在 2 3周龄后 , — 母乳提供 的营 养己不能满足其 生长所需。 因而 哺乳仔猪及早开 食、 补饲是保证仔猪迅速发育 的一个关键技术措施 , 也 是早 期 断奶 的重 要方 法 。实 践 证 明 ,5日龄 后 是 1 仔猪迅速发育的阶段 , 仔猪 7日 龄开始诱食补饲 , 可 锻炼仔猪断奶的 胃肠功能 , 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和 消 化酶 的分 泌 , 对 植 物性 饲 料 产 生 一 定 的免 疫 耐 并
响仔猪到商品猪整个生长过程的生产性能和猪场的
经济效 益 。 .
2 仔猪 断奶 体重与断奶 日龄
仔 猪 断 奶 体 重 不 仅 反 映 哺 乳 仔 猪 生 长 发 育 速 度, 同时也反映其母 猪泌乳力 的高低。实践经验表
明, 断奶体重是决定 仔猪断奶 日龄 的首要条件 。仔 猪断奶体重偏小会给养猪生产带来一系列 的不 良后
之近年来 P R R S和 P WS等疾病在多数猪场流行 , M 如在不 能充 分保 证 环 境 的情 况 下 进 行 断 奶 , 猪 就 仔 会 产生 较 大 的断奶 应 激 反 应 , 可 能导 致 死 亡 率 的 并 增加和生长的减缓 。因此 , P R 在 R S和 P WS等疾 M 病流行的猪场中 , 在确保仔猪获得充足韵母 源抗体
维普资讯
畜牧兽医杂志
第2 7卷
第 5期
20 0 8年
7 7
试 论 决 定 仔 猪 断 奶 日龄 问 题
杨孝列 ‘
( 甘肃 畜牧工 程职 业 技术 学 院 , 甘肃 武威 7 30 ) 3 06 中 图分类 号 :884 ¥ 2 .5 文 献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0460 (08 0 -070 10 -74 20 )507 -2
断奶仔猪早期断奶的营养需要和配方

维生素还参与维持动物体内正常生 理功能的过程,如维生素D参与钙 的吸收和利用,维生素E参与抗氧化 等。
03
断奶仔猪的配方设计
蛋白质来源的选择
动物性蛋白质
如鱼粉、肉粉等,其氨基酸模式与动物体相似, 利用率高。
植物性蛋白质
如豆粕、玉米蛋白粉等,价格相对较低,但需注 意其氨基酸平衡。
微生物蛋白质
如酵母、微生物菌体等,可提供丰富的氨基酸和 微量元素。
脂肪来源的选择
动物性脂肪
如牛油、猪油等,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植物性脂肪
如大豆油、玉米油等,价格较低,但需注意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微生物脂肪
如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油脂,可提供丰富的必需脂肪酸。
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添加量
矿物质
如钙、磷、铁、锌等,需根据仔猪的 生长阶段和需要量进行添加。
白质的摄入量充足。
补充氨基酸
03
对于严重缺乏蛋白质的仔猪,可适当补充氨基酸,以提高其生
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脂肪缺乏症的防治措施
增加脂肪来源
在断奶仔猪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脂肪,如鱼油、植物油等,以满足 仔猪的能量需求。
调整饲料配方
根据仔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调整饲料配方,确保脂肪的 摄入量充足。
提高饲料能量水平
体重达到10-15公斤
当仔猪体重达到10-15公斤时,可以逐渐减少哺乳次数,最 终实现断奶。
早期断奶对仔猪的影响
消化系统发育不全
早期断奶对仔猪的消化系 统发育有一定影响,需要 特别注意饲料的选择和饲 养管理。
应激反应
早期断奶会导致仔猪出现 应激反应,如腹泻、食欲 不振等。
免疫力下降
早期断奶可能导致仔猪免 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
仔猪年龄段划分 标准

仔猪年龄段划分标准
一、出生至28日龄的仔猪
这个阶段的仔猪通常被称为哺乳仔猪,体重一般在6-10公斤。
它们在出生后的几小时内就能开始吸吮母乳。
这个阶段对仔猪的成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因为它们需要从母乳中获取营养和免疫力。
二、29日至60日龄的仔猪
这个阶段的仔猪通常被称为保育猪,体重一般在10-30公斤。
在这个阶段,仔猪逐渐断奶,开始进食固体食物。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帮助仔猪适应新的饲料,并确保它们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护理,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三、61日至90日龄的仔猪
这个阶段的仔猪通常被称为中猪,体重一般在30-60公斤。
在这个阶段,仔猪的生长速度加快,它们需要更多的食物和营养。
饲养员应确保提供足够的饲料和水,并保持猪舍的卫生和安全,以防止疾病和感染。
四、91日至180日龄的仔猪
这个阶段的仔猪通常被称为大猪,体重一般在60-100
公斤。
在这个阶段,仔猪已经基本成熟,生长速度开始减缓。
饲养员应继续提供足够的饲料和水,并密切关注它们的健康状况,以确保它们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五、181日龄以上的仔猪
这个阶段的仔猪通常被称为肥猪,体重一般在100公斤以上。
在这个阶段,仔猪的主要任务是增加体重和脂肪储备,为将来的屠宰做准备。
饲养员应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并确保猪舍的环境适宜,以促进仔猪的健康和增重。
同时,应定期进行称重和检查,以确保所有仔猪都达到预期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仔猪早期断奶讲科学

舍 外休 息 补 料 后 和 食 盐 混合 , 捏 成 直 径 搓 水 中运动一会儿 ,洗净 身上 污泥 ,在 饮 水 器 挂 在 栏 外 。 圈 养 时 圈舍 要 安 麦粉 、 静, 暖, 保 不放 牧 , 活 动 , 少 消耗 。 1 . 少 减 ~15厘 米 、 长 约 6厘 米 的 条 状 饲 料 , 饲料要 多样化 , 、 精 青搭配 , 以熟甘薯 、 夹住鹅 身 , 左手拇 指和食 指将其嘴撑 开, 三 、 鹅 的 快 速 育肥 冬 冬鹅 的 主 翼 羽 长 出后 ,即 可 进 行 米 糠 、 玉 米 、稻 谷 和 菜 叶 为 主 , 另加 右手拿条状饲料在 水 中浸一 下,用食指 .% 0 5 快 速 育 肥 。 2 ~2 经 0 5天 的 育 肥 就 可 以 6 左 右 的 枯 饼 类 、 0 3 ~ .% 食 把 饲 料 填 入 食 道 , 顺 手 在 食 道 外 将 饲 料 % 盐 。 料 磨 细 拌 成 湿 料 投 喂 ,日喂 3~ 捋 下 去 。 每 次 填 3~4条 , 精 以后 逐 渐 增 加 上市。育肥方式有 2种 :一是 圈养 育 ~6条 , 至 更 多。 每 天 填 3~ 甚 5次 , 5次 , 足 料 水 , 其 饮 食 。 二 是 强 制 到 5 添 任 肥 。 竹 片、 秆 等做 成 围栏 , 用 麻 高约 6 O
一
、
2 ~2 1 8日龄 断 奶 为 宜 。 因 为 在 这 个 儿 大 、食欲强 或拟 作育肥 用 的仔猪先
4 .搞好 圈舍卫 生 农村 的圈舍卫 日龄段 ,仔猪的消化道发育最快 , 预 断奶 ; 个体小 、 质弱 、 欲差、 对 体 食 有病 生条件差 , 在哺乳 和断奶期问极 易因母 示着 吸收能力在逐渐增 强 , 猪消化 仔猪或拟作种用 的仔猪 后断奶 。 仔 猪乳头污染 引发 乳房炎 、仔猪痢疾 、 肠 道 内酶的分泌量 和活性 明显提高 , 仔 3 .离奶 不 离圈 仔猪进入断奶期 炎等疾病 。故应定 期清洗食槽 , 勤换垫 猪 的免疫 系统 在 3 龄 左右 开始 产 后 ,根 据 仔 猪 断 奶 持 续 的 时 间 确 定 哺 料 , 除 粪 尿 , 期 消 毒 。 周 清 定 5 .消 除 应 激 因 素 在 断 奶 期 间应 生抗体 。 哺乳母猪 的子宫 已基 本得到 乳次数 , 白天将母猪定时赶 出圈舍 , 并 恢 复 ,有益 于发情 配种 ,提 高受 胎 定时赶 回圈舍 让仔猪 哺乳 。哺乳 之余 避免同时进行 免疫 接种和去势 。 仔猪 出 断奶后 率 。农村养 猪建议仔猪 在 2 8日龄或 定时补 料供仔 猪采食 ,晚 上再让 母仔 生后可进行猪瘟 超前免疫接种 , 再 进 行 第 2次 免 疫 接 种 ; 势 也 宜 在 断 去 稍后断奶 。 同栏 。
最新中职畜禽生产模拟试题(三)及答案

《养猪学》模拟试题(三)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PRRS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猪蓝耳病。
2、静立发情答:用双手扶住发情母猪腰部用力下按时,则母猪站立不动,这种发情时对压背产生的特征性反应称为“静立反射”或“压背反射”。
3、初乳答:分娩后头24h期间分泌的乳, 含有较高的抗体和蛋白质。
4、母猪年生产力答:每头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
5、生产节拍答:也称为繁殖节律,是指相临两群泌乳母猪转群的时间间隔(天数)。
6、SEW答:Segregated Early Weaning,早期隔离断奶。
7、全进全出答:指同一批猪群同时转入、同时转出的流水式生产过程,按生产节拍进行生产,全年不分季节均衡生产。
8、猪的育种目标答:改良猪种,实现养猪生产与加工的最大经济效益。
9、PSE肉答:肉色灰白、质地松软和渗水的猪肉。
10、总产仔数答:出生时同窝仔猪总数,包括死胎、木乃伊和畸形猪在内。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与我国地方猪种相比,主要引入猪种具有()等种质特性。
A. 瘦肉率高B. 肌内脂肪含量高C. 耐粗饲D. 系水力强2、家猪初次配种月龄一般为()。
A. 4~6月龄B. 6~8月龄C. 8~10月龄D. 10~12月龄3、下列有关初乳的营养作用不正确的是()。
A. 蛋白质含量是常乳的三倍B. 含有免疫球蛋白C. 含有镁盐具有轻泻作用D. 含有很高的糖4、“公的好,母的好,后代错不了”指的是()。
A. 异质选配B. 同质选配C. 亲缘选配D. 近交5、母猪分娩时,胎儿平均出生间隔约为()。
A. 5~6分钟B. 8~10分钟C. 15~20分钟D. 25~30分钟答:题号 1 2 3 4 5答案 A B D B 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猪对饲料的利用效率仅次于(),而高于()和()。
2、母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天,休情期持续大约()天;仔猪适宜的断奶日龄为()3、养好仔猪的三个关键时期包括()、()和()。
仔猪不同断奶日龄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仔猪不同断奶日龄对生长性能的影响作者:王学元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第16期[摘要] 现代规模化养猪场普遍实行早期断奶技术,目前对于理想断奶日龄报道结果不尽一致,较统一的结果认为3-5周龄之间断奶效果最佳,断奶后仔猪的生长性能、免疫水平随断奶日龄增加而有所提升,以28日龄最佳,仔猪的断奶应激耐受能力可以通过补饲、均衡饲料营养等现代饲养手段提升。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日龄断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和通过营养调控来缓解断奶应激刺激,旨在为科学确定仔猪断奶日龄、合理制定饲养对策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仔猪断奶日龄生长性能营养调控[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258-01前言断奶是仔猪脱离母猪生活的第一步骤,可以有效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增加产仔窝数,可以提高猪舍的设备和饲料利用率,同时有效防控母猪疾病通过母乳饲养途径传播给仔猪。
国内外多数集约化和商业化的养猪场都在实行或尝试早日龄断奶,以期追求最大利益。
传统养猪常采用晚期断奶法,即仔猪出生后约5到10周间断奶,现在普遍认为早期断奶法效果更佳(即仔猪在3-5周龄之间断奶效果最好)。
随着现代养猪技术不断提高,国外一些养猪场甚至把断奶日龄由早期的3-5周龄提早到2周龄(超早期断奶),然后过早断奶的猪场所占比例很小且断奶后效果不明显。
早期断奶能提升猪场效益,但是早期断奶时仔猪消化、免疫等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营养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例如日粮由易消化的母乳转变为不易消化的谷物淀粉饲料、进食频率改变、来自不同母猪的仔猪合群后需要重新建立等级秩序等,这些应激刺激对于仔猪心理、生理影响很大,通常在断奶后1-2周内会造成明显的食欲降低、消化功能紊乱、腹泻、发育迟缓甚至停滞不前的症状,这就是因断奶应激而造成的“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
越早断奶,仔猪生理发育越不完善,出现“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的可能性越大,对断奶后仔猪生长性能影响越大,所以断奶日龄的选择极大地影响到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及注意要点

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及注意要点纪英杰,林 浩,李德艳,于洪娟吉林省东丰县东丰镇畜牧兽医站,吉林东丰 136300仔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生产中最大程度发挥母猪生产潜能,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
仔猪断奶后生长速度加快,要求饲养管理水平比较高。
因此,需要做到科学合理的饲养,做好科学技术的规范。
1 时间上,控制断奶期需要控制断奶日龄,只要具备上述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和育肥的各项饲养管理条件,就可以尽早进行断奶。
而根据我国目前大多数猪场的情况,仔猪断奶日龄控制在28日龄左右为宜。
但还应结合天气变化,健康状况,窝仔猪头数及诱食补料效果等具体生产情况,灵活决定具体断奶日期。
防病即做好清洁卫生、消毒及常见疫病免疫等工作,随时注意圈舍内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在饲料中添加助消化防病药物,早期断奶仔猪最易发生消化不良而引起细菌性下痢,对此,除在断奶期间控制饲料的喂量外,还应在饲料中投入抗菌药物。
2 空间上,营造健康卫生的进食环境动物会因为环境因素而影响食欲,因此有必要提升仔猪的进食环境,除了保障空间卫生外,有必要控制空间的温度,为仔猪营造卫生舒适的氛围。
饲养员需要定期检查保育栏的温度,对保育栏进行恒温控湿。
在仔猪进行初次断奶进食时,需要保持环境的安静,防止出现噪音惊吓。
安排仔猪断奶进食,避免出现抢食状况影响仔猪的进食质量。
仔猪的生活空间,需要与成年猪群作清晰明显的隔离,防止成年猪群劣质的卫生状况污染仔猪的食物。
仔猪保育栏的选址亦需要考察周边的环境状况,需要远离污染区域。
保育栏仔猪数目一般为15~20头,确保仔猪有充足的活动空间进行消化运动,同时需要确保仔猪饮食槽的大小和容量,能够满足保育栏所有仔猪同时进行进食,防止出现争抢情况。
3 操作上,采用增量喂食方式对仔猪初期断奶,避免出现一刀切的做法,容易导致仔猪出现绝食而饿死。
可以采用饲料和母猪哺乳同时进行,或者将奶粉混入饲料中,提升仔猪食欲,让仔猪逐渐适应,并在仔猪适应过程中不断增加饲料量和减少奶量,最终达到断奶目的。
仔猪日龄、采食量、体重、料肉比对照表

仔猪日龄、采食量、体重、料肉比对照表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是影响其生长速度的关键因素,因此做好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
这也是养猪技术人员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也有不少养殖朋友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给仔猪断乳,仔猪饲料的用量是多少?该如何喂?”这些问题其实都简单,对于刚出生的仔猪来说,由于其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在断奶之后如果没有很好地照顾好自己,仔猪会出现各种疾病。
由于母猪不能及时提供所需营养物质给仔猪吃就可能会造成一些不适应现象。
所以一定要做好母猪管理工作。
那么小一个圈里面到底需要多少饲料呢?我们都知道一个好断奶的猪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长高长肉的而且这段时间也是非常关键的。
所以现在很多猪场养殖朋友对于这个问题都非常重视,但是有的养殖户为了追求饲养数量而忽视了最重要的方面——猪仔该如何管理。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考虑:一要选对母猪;二看它是否有足够数量的母猪可以做产房;三是仔猪日龄;四或者是料肉比等等这些指标应该要如何来决定母猪是否在断奶时补料呢?我知道大家都了解仔猪如果采食量不够或者其他情况就会出现生长速度过慢,料肉比过高等一系列情况;对于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料肉比吧。
我们都知道养猪成本很高。
目前大部分猪场在养母猪的时候都会将育肥环节计算在内其实对于一些母猪来说也是一种成本控制方式。
一般母猪在进行仔猪断奶时候,通常是按照体重、日龄以及采食食物来计算出料量的。
那么下面我们就以一个典型母猪和仔猪来做个对比。
首先介绍一下日龄:采食量:这是反映养猪生产中实际的饲养水平以及出栏时间一个重要指标(主要还是根据猪场内猪群生长需求和供给来定)仔猪日龄不同时候所吃到饲料的多少;日龄日喂多少,料肉比(肉量一、从我们上面所讲仔猪采食及料肉比对比,不难发现,母猪一天的饲料喂量只有100 g,而仔猪一天的饲料需要150 g体重来看,仔猪(公猪)一天的投喂量为150 g (以出生7天为计算单位),2、从采食量来看,从出生7天到出栏时间为3个月;从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出母猪每天需要给仔猪饲喂的饲料量为150 g (3个月以内),如果是3个月以上的仔猪每天可以控制在150 g (3个月以上)了,从上述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母猪每天可以给8-12 kg的小猪喂2-3次饲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适宜的仔猪断奶日龄田亚东(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450002) 摘要目前,对于仔猪早期断奶的理想日龄争议很大,众说纷坛。
本文就此讨论了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以及移响仔猪早期断奶的因素,目适度为养猪生产者提供确定仔猪早期断奶百龄的依据,以减少仔猪的断奶应激,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及母猪的利用效率。
断奶意味着将仔猪和母猪分开仔猪日粮从全乳日粮变为干饲料,并且将不同母猪的仔猪组成新的群体。
因此,断奶在猪的一生中可能是最大的应激。
在断奶前,仔猪每天获得间隔时间均匀的24餐;仔猪断奶前的食物是高消化率的液体,其中含35%脂肪、30%的蛋白质和25%的乳糖(以干物质计)。
断奶后,仔猪采食的是在刑事上和成分上部与母乳大不相同的日粮,即作为主要能量来源的乳脂被谷物淀粉所取代,易消化的酪蛋自被不易消化的植物性蛋白质所取代。
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Easter博士对哺乳与断奶仔猪采食的食物性反作了比较(见表1)。
二者无论在采食频率、食物结构、和可消化性等方面均有巨大差别。
此外,断奶仔猪还要面临分群、料槽采食、主动饮水和建立新的等级秩序等环境巨变。
所有这些应激因子均会影响到仔猪,导致仔猪的生理、形态和免疫反应发生一系列变化。
因此,断奶时机的选择极为关键,它可以极大地影响仔猪到商品猪整个生长过程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表1 哺乳仔猪与断奶仔猪采食的比较项目乳汁植物性蛋白质饮料食物形状液体固体采食频度高(20~22次/天) 低(4~5次/天)碳水化合物简单复杂蛋白质分子很小大而复杂脂肪粒子很细很大,粗生长因子有无抗体有无研究表明,仔猪任何日龄断奶都会有应激反应。
但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率扣年产仔数、提高分娩舍利用率、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有效控制疾病,养猪生产者希望让仔猪尽早断奶。
近几十年中,随着生产设备的改进、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仔猪消化生理、免疫机能和应激能力等的深入了解,仔猪断奶日龄也在逐步提前,已从78周龄缩短到3~4周龄。
尤其在北美养猪业中,仔猪早期断奶隔离饲养(SEW)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很多农场采用14天或更短的哺乳期。
然而,英国肉类畜牧委员会(1992)报告,英国猪场早期断奶情况的调查表明,仔猪在19~32日龄断奶的猪场占92%,而19日龄前断奶的猪场所占比例很小,超早期断奶(2周龄内)更不切合实际。
因为当断奶日龄提前到一定范围时,许多因素会限制其实施。
根据断奶日龄不断提前的趋势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生产者在确定断奶日龄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仔猪消化系统的成熟程度一般来说,仔猪消化系统是否成熟是以胃肠道的吸收能力、消化酶和胃酸的分泌能力作为指标来衡量的。
消化器官的发育特征在仔猪生长阶段,胃肠道组织的生长发育快于其他组织(McCance,1974;Widdowson,1984)。
仔猪达到10日龄时,胃的重量和容积是1日龄时的3倍,而小肠和大肠的长度和容积是1日龄时的l.5倍和2倍,仔猪10天内小肠的吸收面积增加1倍(Smith和Janis,1978)。
达20日龄时,胃和小肠的增长明显超过大肠。
整个消化道发育最快的阶段是在20~70日龄之间。
Cera(1988)的研究表明,断奶仔猪小肠占空肠的比例高于同龄哺乳仔猪。
这说明断奶应激时机体的营养物质很大部分用于小肠组织发育。
Seve(1986)也发现仔猪营养物质优先用于小肠等消化系统发育。
消化道的迅速生长预示着吸收能力在逐渐增强。
虽然仔猪在断奶后一段时间内因日粮改变,其小肠绒毛变短,隐窝加深,消化过程中的吸收和分泌能力有所下降,但仔猪的胃、肠和胰腺等消化器官断奶后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哺乳期仔猪(Cromwell,1995),从此意义上讲,仔猪的断奶应在20日龄以后。
主要消化酶的演化一般而言。
仔猪消化酶活性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强。
许多学者针对仔猪的酶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
Bailey和Wood(1956)报道,仔猪消化淀粉的能力很差,21日龄的淀粉酶分泌量很少。
尽管乳糖酶在0~25日龄活性很高,但麦芽糖酶和蔗糖酶分泌量少且活性低。
3周龄后淀粉酶和麦芽糖酶活性开始上升,5周龄对其浓度和活性明显提高,一直至8周龄(Inborr,1989)。
Rerat和Aumaitre(1966)检验了35日龄猪的淀粉酶活性,含淀粉日粮代替母乳后5天内淀粉酶活性不变,之后活性显著上升。
Howard和Yudkin(1963)用小鼠试验也得到类似的结果。
断奶仔猪的酶活性与同龄哺乳仔猪有显著差别。
Lindemann(1986)发现,4周龄断奶仔猪在断奶后1周内各种胰酶(胰脂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均显著下降,除胰脂酶外其它酶在2周时可恢复至断奶前水平。
这与Hartman(1961)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Owsley等(1986)、Cera(1998)也发现,未断奶仔猪0~5周龄期间肠道中脂肪酶活性逐周几乎成倍增长,但3周龄至5周龄断奶则其活性不增长,经1~2周恢复后才重新增长。
张宏福等(1998)研究发现,在28日龄断奶时,胰脂肪酶、小肠胰蛋白酶、空肠糜蛋白酶在断奶后活性不降低或降低后更容易恢复到或超过原有水平。
但是如果在17和21日龄断奶,似乎更有利于促使胰淀粉酶向空肠释放。
因此,从消化酶活性的角度上看,3周后断奶更有利一些。
同时有一点我们要注意,日龄不是影响酶变化的唯一因素。
除了日龄,仔猪断奶日粮的组成及形态变化也影响到消化道的发育及消化酶的合成(Owsley,1989),这是因为底物的可利用佳发生了变化。
胃内酸度(pH值)变化仔猪出生后最初几周胃酸的分泌十分有限,但由于哺乳仔猪胃肠道内母乳乳糖的发酵作用能产生乳酸,尽管其分泌胃酸的能力很弱,仍能消化良好。
早期断奶仔猪则不同,由于断奶后乳糖源的失去,其胃肠道内pH值明显高于断奶前。
胃内pH值高可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胃蛋白酶原不能激活,胃中蛋白质的消化率降低(Easter,1988),失去对细菌由胃内向小肠上端迁移的限制,导致消化紊乱的发生率上升(Mayes,1990)等。
一般要到8周以后,仔猪才会有较为完整的分泌功能,这严重影响了8周龄以前断奶仔猪对日粮蛋白质的充分消化。
目前,为了适应仔猪早期断奶的需要,在其日粮中添加酸制剂已成为生产中实施早期断奶的重要程序。
大量文献证明,日粮加酸能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并降低腹泻率。
另外,断奶后的采食可有效地刺激胃的发育,促进胃酸的分泌。
Polivoda等(1973)将哺乳仔猪胃内pH值与10日龄断奶仔猪作了比较。
参与试验的断奶仔猪饲喂含50%奶粉的谷物日粮试验表明,仔猪一经断奶,胃内pH值明显高于哺乳仔猪,但10天后其胃内的pH值便开始低于哺乳仔猪,60日龄断奶的仔猪胃内pH值明显低于哺乳仔猪。
仔猪免设系统的成熟程度大量文献表明,初生仔猪没有主动免疫功能,出生后通过吸收母猪初乳中所含的抗体(大部分是IgG和IgG)获得被动免疫(Leece,1984)。
新生仔猪对免疫球蛋自的最大吸收在吸吮初乳后4~12小时,随后吸收很快下降(Westrom等,1985。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乳质量下降,这些免疫球蛋白也会迅速减产,而仔猪主动免疫系统中的粘膜免疫系统产生白细胞介素和对分裂原反应的功能在3周龄才逐渐成熟,从8周龄开始,所有免疫指标才达到成年值。
小肠的派亚氏腺具有抗原识别与免疫反应诱发功能,在肠道免疫系统中占重要地位(Binns等,1994;Hampson,1986)。
派亚氏腺淋巴细胞亚群的组成随仔猪年龄而变化,IgG和B细胞在4周龄达成年猪的水平,而IgM和B细胞要持续增加到3~4月龄才能达到成年猪的水平,而断奶应激可降低仔猪体循环中的抗体水平,抑制细胞免疫能力。
Biecha(1993)报道,与自然吮乳仔猪相比,2~3周龄断奶仔猪表现出显著的免疫抑制,抗病力低。
5周龄断奶,则与自然吮乳仔猪没有显著差异。
张宏福等(2000)报道,28日龄前断奶的仔猪如不采取特殊的营养和护理措施,其免疫机能的正常发育会受到严重阻滞,直到45日龄时也很难赶上正常哺乳仔猪。
28、35日龄断奶的仔猪断奶后的免疫能力也会严重受抑,但受抑的程度较14、21日龄断奶组轻一些。
但近年来兴起的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是采用早期母仔分养而阻断疾病循环的方法。
从预防的角度看,10日龄内断奶可有效预防猪链球菌病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12日龄内断奶可预防沙门氏菌病;14日龄内断奶可预防巴氏杆菌病和霉形体病;21日龄内断奶可预防伪狂犬病和放线杆菌病。
美国Purdue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21日龄前断奶比使用大量药物和疫苗更能保证仔猪的健康。
而C.Pijoan(1997)认为理想的断奶日龄应是大部分仔猪携带常在菌而无仔猪携带病原的日龄。
这一理想日龄在不同猪场各不相同,主要依据母猪的免疫状况及感染情况。
母猪的利用效率和年生产能力提高程度母猪的生产性能主要是以其提供的年断奶仔猪数或年上市肉猪数来评判。
欲使母猪一年内尽可能多地提供仔猪,撇开遗传因素,唯一的办法是通过缩短母猪的泌乳期而增加其年产胎数来实现。
不同断奶日龄对母猪年产胎数和产仔数的影响见表2。
表2 不同断奶日龄对母猪年产胎数和年产仔数的影晌项目断奶日龄15 21 28 45 56繁殖周期(天) 136 142 149166 177每头母猪年产胎数 2.68 2.57 2.45 2.2 2.06每头母猪年产胎数20.6注:假设每头母猪断奶至再发情的间隔天数为7天,每头目猪每胎产活仔数10头根据表2所列数据可知,若以21日龄断奶与45日龄断奶相比较,如果一切都顺利,则3周龄断奶母猪每年比45日龄断奶母猪多分娩0.37胎,多产37头仔猪。
以目前我国一条生产线600头生产母猪计,年产1万头商品猪,由原来的45天提早至21天断奶,每年可多产2200头仔猪。
然而,通过缩短母猪的泌乳期来增加年产仔数的措施并不是绝对的,它也有一定的限度。
实践证明,泌乳期为28~45天,对断奶后母猪的发情、配种间隔和受胎率无明显影响。
如断奶过早,母猪的繁殖性能就会受到不良影响(Levis,1997)。
有七顶试验表明,随着泌乳期的缩短,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下降。
8~10日龄断奶及14~16日龄断奶与20~25日龄断奶母猪相比,早断奶者,其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显著增加,分别为11天、8天与6天;受胎率分别为79%、84%与88%,呈下降趋势。
郭金彪等(1998)的试验结果也与此相吻合(见表3)。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肯塔基大学的研究显示,母猪哺乳日龄的缩短降低了下一产次的窝产活仔数并降低年产活仔数。
当母猪分别于6、12、18及24日龄断奶时,下一窝产的活仔数分别为8.8、9.0、10.2与10.4;当母猪于16天和21天断奶时,年产活仔数分别为16.8共和21.1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