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与早期断奶仔猪的正确饲养和管理
哺乳仔猪饲养要点

据仔猪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管理 ,才能 使仔猪健康生长 ,提高成活率。
1 及早 吃足初 乳 . 初生 仔猪不 具备先天性免疫能力,必须通过初乳
获 得 免疫 力。及 早 吃足 初 乳是 仔 猪获
床 、电热板等进.-r 。仔猪在出生  ̄)l 5J 温 后2 天内 ,行动不灵敏 ,同时母猪 -3 体力较差 ,初产母猪又常因缺 乏护仔 经验 ,起卧时压死仔猪。所以栏 内除
是将多余仔猪寄养到迟1 天分娩的 ~2 母 猪,尽可能不要寄养到早 1 天分 ~2 娩 的母猪,因为仔猪 已经基本固定了 乳头 ,寄养 的仔 猪很难 有较好 的位 置 ,容易造成弱仔或僵猪。为了使寄
户不了解仔猪特点 ,又缺乏饲养管理
经验,造成仔猪成死亡率高。必须根
~
2 ̄ 2C。在 产栏 内常 采用 红 外线 灯 、暖
染 。注意 防止 流血 不止 和
并发症发生 。
营养的需要 。给仔猪补料 ,一定要提 早开食。因仔猪从吸食母乳到采食饲
2/o2 72l6 .
菌 糠 饲 料 的 开 发 利 用
囵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我国是 菌业超级大 国,09 20 年产 量达 到 1 7 千万吨 。随着 食用菌业 .3
蛋白质含量高 ,且含有轻泻作用的镁 盐 ,可促进胎粪排 出;初乳的酸度较 高,可弥补初生仔猪消化道不发达和
5 固定 乳头吮 乳 .
仔
母猪 的乳房
3 断脐带 剪犬齿 与断尾 .
各 自独立 ,互不相通,自成一个功能 单位。各乳房的泌乳量差异较大,一 般前部乳头乳量多于后部的乳头。仔 猪有固定乳头吸乳的习性,开始吸食 哪个乳头 ,直到断奶时不变 。为使 同
仔猪出生后应立即用消毒剪刀将脐带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仔猪生后,即脱离母体进入新的环境,靠母乳和母爱继续生长和发育,获得新的生命力。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1、初生仔猪假死的急救仔猪产出后,立即用布片将口、鼻及全身黏液擦干,扒去胎膜,增加新生仔猪活力。
有的仔猪由于个体大,在产道停留时间长,或因脐带被压迫,产出时呈假死状态,应急救。
一是进行人工呼吸,将仔猪四肢朝上,一手拖肩,另一手拖臀部一屈一伸进行人工呼吸致仔猪开始呼吸为止;二是在仔猪鼻部涂酒精刺激呼吸;三是将仔猪浸在40℃水中刺激(防口、鼻进水)。
2、吃好初乳母猪分娩后头三天分泌的乳为初乳,初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镁盐及抗体,所以必须使仔猪在产后2小时内都吃上初乳,使仔猪获取被动免疫,并能帮助胎粪排出和刺激帮助消化。
3、仔猪的适时免疫仔猪出生后3天内每头注射100-200毫克铁剂,预防贫血;对生长较快的仔猪,在断奶前应考虑第二次注射;仔猪出生3天内和断奶时,分别给每头仔猪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0.5-1.0毫升,防止仔猪出现僵猪和断奶后患水肿病、白肌病,同时也能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
如果猪场呼吸道病严重时,鼻腔喷雾卡那霉素加以预防。
无乳母猪采用催乳中药拌料或口服。
同时口服抗生素如庆大霉素2ml 等,以预防下痢。
4、控制好产房温度产房要保持干燥,产栏内只要有小猪,便不能用水冲洗。
同时要保暖防压。
仔猪的适宜温度:1-3日龄为30-32℃,4-10日龄为28-30℃,11-30日龄为26-28℃。
一般采用红外线灯进行保温,防压措施主要是保持母猪安静,设护仔栏或护仔箱。
5、掌握哺乳仔猪饲喂方法刚分娩的母猪当天不喂料,只喂些麸皮粥或饮水,在产后7天内逐步增加饲料并达到标准喂量,日喂3~4次。
细心观察母猪及仔猪精神状态和粪便等,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在仔猪断奶前3~5天,逐渐减料1/2~1/3,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对分娩时体况过瘦的母猪应适当提高第一个泌乳月的饲喂水平,因母猪产后21天达到泌乳高峰,第一个泌乳月泌乳量占总量的65%左右,失重占哺乳期总失重的85%左右,如果营养不良,则很快就会垮掉,难以弥补。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要点

养殖业哺乳仔猪饲养管理要点1.保温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日龄~7日龄28℃~32℃。
20日龄时,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才接近完善,所以,保温是提高仔猪育成率的关键性措施。
2.及早吃初乳仔猪及早吃初乳,促进胎便的排出,增加营养,提高对寒冷的抵抗力。
3.固定乳头一般仔猪会自动找准并固定乳头,但当一窝猪个体差异较大时,需人工将个别小的猪放在前边,个体大的放在后边,经人工调教,即可固定。
4.剪牙断尾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可剪牙断尾。
5.补铁初生仔猪缺铁,外表看似健康,但其较容易疲劳、患病。
出生后2天~3天内应该给仔猪注射补铁针剂(颈部注射即可),每头200毫克,补铁仔猪能显著提高育成率和促进生长。
6.去势小公猪在4周龄以前任何时间都可去势,但日龄越早对它们的冲击越小。
出生24小时至一周内去势较好。
另外,应避免断奶与去势及防疫同时进行,以减少对小猪的应激。
7.补水出生3天后,给仔猪供应饮水,保证其生长所需。
8.补料为促进仔猪生长及减少断奶后吃料的应激,仔猪在7日龄开始补料。
最好是在母猪栏内设补料栏。
在干净的木板上撒少许乳猪料,3天~4天后,当仔猪开始采食乳猪料时,便可采用料槽。
9.断奶断奶最早不应早于21日龄。
断奶仔猪原则上要求不换圈、不混群、不换料,断奶时把母猪移走,仔猪留原圈饲养。
断奶的第一个星期内控制喂料量,防止消化不良引起的拉稀。
哺乳仔猪有三个关键时期,即初生关、补料关、断奶关。
出生关重在预防仔猪黄、白痢和让仔猪及时吃上初乳,注意防冻、防压。
第二关为补料关,仔猪7日龄~10日龄开始补料,为早期断奶做准备。
第三关为断奶关,提倡早期断奶。
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农民文摘年第期YAN GZ H IYE盛夏肉鸡舍降温措施10.并窝并窝仔猪日龄要尽量接近,而且一定要吃到初乳。
先产的仔猪往后产的窝里并时,要拿个体较小的仔猪。
后产的仔猪往先产的窝里过,要拿个体大的。
如果出现不吃奶或母猪不让外来猪吃奶时,可分别采取人工辅助和干扰嗅觉的方法。
养断奶仔猪应该注意什么

养断奶仔猪应该注意什么
养猪有三关,其中有一关就是过断奶关,可见我们应该要高度重视断奶仔猪这一关,在断奶时要考虑其日龄是否好断奶;其次要掌握断奶方法、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
(一)断奶日龄:哺乳仔猪在21—35日龄,体重6.0—7.5公斤时断奶,即为早期断奶。
(二)断奶方法:
A、一次断奶法:仔猪达到预定断奶日龄,将仔猪和母猪全部分开。
B、逐渐断奶法:在断奶前4—6天开始控制哺乳次数,第一天让仔猪哺乳4—5次,以后逐渐减少哺乳次数,使母猪和仔猪都有一个适应过程,最后到断奶日期再把母猪隔离出去。
C、分批断奶法:具体做法是在母猪断奶前数日先从窝中取走一部分个体大的仔猪,剩下个体小的仔猪数日后再行断奶,以便仔猪获得更多的母乳,增加断奶体重。
(三)饲养管理要点:
A、断奶前做好补料工作,断奶后继续喂哺乳期饲料,不要突然更换饲料,一般要在断奶后7天左右更换饲料。
更换仔猪饲料要逐渐进行,如第一天原饲料占80%新饲料占20%,第二天原饲料占60%新饲料占40%,依次类推…过度期5—7天左右。
B、保持圈舍的干燥、卫生,温度在24—28℃范围内。
哺乳仔猪的饲养措施和管理措施

哺乳仔猪的饲养措施和管理措施一、饲养措施1. 提供合适的饲料:哺乳仔猪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
可以选择使用专门的哺乳仔猪配合饲料,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2. 定时喂养:哺乳仔猪需要定时喂养,通常每天喂食4-6次,每次的喂养量要适量,避免过饱或过饥。
初期可以采用奶瓶喂养,后期可以逐渐过渡到自由进食。
3. 提供清洁的饮水:哺乳仔猪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饮水器要保持清洁,随时补充新鲜水源。
4. 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哺乳仔猪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
一般来说,温度应保持在28-30摄氏度之间,避免过热或过冷对仔猪的影响。
5. 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哺乳仔猪需要一个干净、通风良好、无污秽物的饲养环境。
饲养舍内要保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和床材,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二、管理措施1. 定期体检:定期对哺乳仔猪进行体检,观察其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2. 疫病防控: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对哺乳仔猪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和驱虫。
定期消毒饲养舍和用具,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3. 合理的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以免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每只仔猪的栏舍面积应达到一定标准,保证其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4. 注意营养均衡:哺乳仔猪的饲料要保持营养均衡,不仅要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还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特点进行调整。
通过合理的饲喂,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5. 规范化管理: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包括饲养记录、生产数据统计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管理方法。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确保饲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哺乳仔猪的饲养和管理措施是确保仔猪健康、快速成长的关键。
通过提供合适的饲料和环境条件,定期体检和疫病防控,以及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确保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哺乳仔猪的管理要点

哺 乳 仔 猪 的 管 理 要 点
刘 丽 ( 龙 江省孙 吴县 畜牧 兽 医院 14 0 ) 黑 62 0
Hale Waihona Puke 新生仔猪缺乏先天免疫力 , 消化器官不发达 , 调 节体温机 能不全 , 但却生长发育 快 , 物质代谢 旺盛 , 是生长强度最大的时期 。因此 , 加强哺乳期的护理与 早 期 补饲 成 为此 阶段 饲 养管 理 工 作 的 重点 ,现 将 其
随时 排放 , 以仔 猪必 须 定 时 、 中 吮乳 。仔 猪 自行 所 集
固定奶 头 , 时较 长 ( 1 2天 ) 且易 发 生争 斗 。一 需 约 - ,
34日 ~ 龄起应该注射铁制剂 。此外 , 缺硒会引起仔猪 营养 性 肝坏 死 和 白肌病 , 故从 1 0日龄 即 开始 注 射 亚
壮 的仔 猪 挤掉 。 因此 , 了让 仔 猪 都 能 均衡 哺 乳 , 为 必 须 予 以人 工辅 助 。将 弱小 的仔 猪 固定 在 前 方 位 乳 头 上 哺乳 , 达到 仔猪 断乳 时 体重 均 匀 目的。 可 初 乳 是母 猪 分 娩后 5 7天 分 泌 的乳 汁 ,初 乳 中 ~
仔猪对 矿物 质特别是 对铁 和硒 的缺乏 尤其 敏 感, 因此 , 补充 铁 和硒 非常 重要 。仔猪 出生 时 , 内铁 体 的贮 存 量仅 为 5 克 ,出生 后 每 E生 长需 7毫 克 , O毫 t
而母 猪 分泌 的乳 汁 中铁 的含 量 很 少 ,每 10毫升 奶 0 中仅 为 02毫 克 , 猪 缺铁 会 现 出贫 血症 状 。所 以从 . 仔
硒酸钠。
般 初生 重 大 、 格 健壮 的仔 猪 占有 泌乳 量 大 的 乳头 , 性
而 弱小 的仔 猪 出生后 往往 不 能 及 时 找 到乳 头 或 被 健
断奶仔猪饲养管理方法

断奶仔猪饲养管理方法出生后3~5周龄断奶到10周龄阶段是仔猪管理的关键时期。
加强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断奶仔猪应激带来的损失。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断奶仔猪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断奶仔猪饲养管理方法饲养管理目标:过好仔猪断奶关,降低断奶应激,控制腹泻,提高仔猪育成率和生长速度。
断奶仔猪成活率达到98%。
70日龄转群体重达28-30公斤左右。
断奶至70日龄料肉比约为1.5-1.8:1。
猪群整齐度高,无僵猪、弱猪。
猪群健康,活泼,体型优美,肢蹄健壮有力。
目前存在问题:断奶后产生应激综合症,表现为仔猪腹泻,拒食,生长停滞(甚至负增长),出现僵猪,甚至死亡。
断奶到60-75日龄的猪称为断奶仔猪,又叫保育猪,它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又一重要阶段。
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决定肥育猪的上市时间,若要获得良好的断奶后生长性能,必须从营养、环境、疾病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偏重任何一方都不会获得理想效果。
据研究表明,断奶后一周内仔猪负增长的个体,要比日增重100-150克的个体延迟10-15天上市。
具体操作管理要点1、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防止疾病在猪群之间传播。
2、采用高床限喂栏分娩的猪场,多采用一次性断乳法;采用地面平养分娩的猪场,最好采用逐渐断乳或分批断乳,一般5天内完成断乳工作。
3、转入猪前,空栏要彻底冲洗消毒,空栏时间不少于3天。
4、断奶后一周,逐渐过渡饲料,断奶头两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
以后自由采食,勤添少添,每天添料3-4次。
5、及时调整猪群,强弱、大小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猪、僵猪及时隔离饲养。
6、保持圈舍卫生,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 三定位”。
尽可能不用水冲洗有猪的猪栏(炎热季节除外)。
注意舍内湿度。
7、断奶第一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力康、VC,、多维,矿物质添加剂等。
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呼肠舒、支原净、强力霉素、土霉素等。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1. 引言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确保猪群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可以保障仔猪的营养供应和健康成长,减少疾病发生和死亡率。
本文将介绍哺乳仔猪饲养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帮助养殖者提高养殖效果。
2. 饲养环境2.1 温度控制确保哺乳仔猪的舒适温度是饲养管理的关键。
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仔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在冷季节,应提供恒温环境,保持室内温度在26-28摄氏度。
在炎热季节,要提供良好的通风和降温设施。
2.2 空气质量保持饲养环境的空气流通是至关重要的。
通风系统应确保新鲜空气的流入,排除湿度和有害气体。
饲养场的卫生状况也应定期清理,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3 照明适当的照明可以提高仔猪的饲食和活动能力。
光照应保持稳定和明亮,建议每天提供12-16小时的光照,确保仔猪有足够的时间觅食和活动。
3. 饲料管理3.1 母猪饲料母猪的饲料应该富含蛋白质、能量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
在哺乳期,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可以增加母猪乳汁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仔猪的生长需求。
3.2 仔猪饲料仔猪的饲料选择和管理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断奶后。
初始阶段,应提供易消化且富含蛋白质和赖氨酸的饲料,鼓励仔猪主动采食。
随着仔猪生长,饲料的颗粒大小和成分比例可以适量调整。
4. 健康管理4.1 疫苗接种及时接种适当的疫苗可以预防猪群常见的疾病。
根据兽医的建议,制定并执行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猪群的免疫力。
4.2 疾病防控监测和控制疾病是饲养管理的重要一环。
定期检查猪群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有效的防病措施包括环境清洁、定期消毒和注意隔离感染病猪。
4.3 注意观察仔猪的健康状况应该经常被监测和观察。
密切关注仔猪的食欲、体重和精神状态,发现早期异常迹象,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防止疾病的扩散。
5. 水的管理饲养环境应提供清洁、新鲜和充足的水源。
供水设施应定期检查和清洗,以确保猪群充足的饮水量和优质的饮水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网首页> 前沿动态> 正文哺乳仔猪和早期断奶仔猪的正确饲养与管理宋志刚1 刘惠芳2 袁磊1(1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2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四川雅安 625014)1. 母猪日粮影响仔猪生长<1>母猪生长期日粮同母猪怀孕期日粮一样,都会对初生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必须给后备母猪饲以营养均衡日粮,以保证其繁殖系统发育良好和产仔性能优异。
怀孕母猪当然要饲喂优质日粮,以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然而实际生产中生产者往往容易错误的认为,只要在母猪分娩前3-4周开始饲喂优质饲料就可以了,因为他们听说这个阶段是胎儿发育最快的时期(事实确实如此),所以就仅仅从这时候才开始换料,在此之前,则饲以较差的饲料以节省饲养成本。
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母猪得不到必需的营养成分,生出的小猪体质虚弱且死亡率高,断奶时仔猪体重小、外观差。
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影响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的诸因素中,初生体重的作用最为显著。
仔猪初生体重越大,则其断奶体重也越大,平均而言,初生体重每相差1磅,断奶体重就可以相差到7.78磅,而断奶体重较大的仔猪,其后期生产性能表现也较好。
母猪早期的营养状况影响胚盘大小,胚盘越大,则仔猪的发育越好。
因此,必须时刻饲喂母猪以营养均衡日粮,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母猪怀孕91-110天时,饲喂高能日粮有助于增加仔猪体内的糖原水平,提高初生仔猪成活率。
因为初生仔猪缺乏褐色脂肪,主要依靠肝脏中储存的糖原来提供能量。
而出生时由于皮肤潮湿和本身皮下脂肪减少会使仔猪感到寒冷,需要依靠燃烧糖原来维持体温。
所以此项措施有助于减少仔猪寒冷应激,提高仔猪成活率,促进仔猪生产性能正常发挥。
2. 哺乳仔猪的饲养2.1哺乳仔猪开食料的使用<2><3>为哺乳仔猪补饲开食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为了补充仔猪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仔猪的消化道发育和消化机能完善、减少仔猪断奶后完全采食固体饲料所造成的应激。
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系统还不成熟,无法完全适应主要由谷物和油粕组成的日粮,结果会导致仔猪生长受阻。
为了使仔猪由断奶前吮乳为主,平稳地过渡到断奶后采食不易消化的以谷物为基础的固态饲料,就必须尽早提供优质的过渡日粮,任何能够缩短断奶前后这一适应期的日粮,都会给仔猪生长和仔猪生产者带来益处。
使用开食料有利于仔猪断奶时日粮从母乳迅速转变为固体日粮,哺乳仔猪采食较多的开食料不仅体重更大,而且胃肠道发育更成熟,更容易适应断奶时日粮的改变,在断奶后生长更迅速。
哺乳仔猪使用开食料是必要的,但开食料的使用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正确的使用开食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有时还会引起不良的效果,影响仔猪断奶以后的生长性能和健康。
其中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开食料的营养质量、开食料的采食量和开食料的抗原性。
高营养质量、易消化、饲料抗原性低以及保证一定的总摄入量是使用开食料成功与否的关键。
此外,开食料的使用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开食料应该是仔猪喜欢采食并且是容易消化的日粮;(2)开食料的物理特性要适合仔猪的采食(片状、小颗粒状或碎屑状比粉状饲料更适合仔猪的采食);(3)所使用的开食料饲槽必须便于仔猪接近和采食;(4)开食料饲槽应该放在仔猪不容易发生拥挤和碰撞的地方;(5)开食料的投放应该遵循“少量多次”原则;(6)饲槽应该保持清洁卫生,保证开食料新鲜,没有发酵的味道以及其它异味,经常彻底清理饲槽,剩料要及时清除掉(可以投喂给母猪);意以下几个方面:(1)开食料应该是仔猪喜欢采食并且是容易消化的日粮;(2)开食料的物理特性要适合仔猪的采食(片状、小颗粒状或碎屑状比粉状饲料更适合仔猪的采食);(3)所使用的开食料饲槽必须便于仔猪接近和采食;(4)开食料饲槽应该放在仔猪不容易发生拥挤和碰撞的地方;(5)开食料的投放应该遵循“少量多次”原则;(6)饲槽应该保持清洁卫生,保证开食料新鲜,没有发酵的味道以及其它异味,经常彻底清理饲槽,剩料要及时清除掉(可以投喂给母猪);(7)为促进仔猪采食开食料,每天应该适当的把母猪和仔猪分隔一定时间(如8小时)。
2.2哺乳仔猪疾病的防治<4><5><6>仔猪从出生的那天起就接触到各种微生物,包括环境中的和藏匿于母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一些常规管理措施,如断齿、阉割和断尾等,都会造成创口而给细菌感染敞开大门。
如何防止由此造成的仔猪死亡一直是个世界难题。
英国的统计结果表明,仔猪断奶前的死亡数一般占到出生总活仔数的11%-19%左右,各猪场间的差异比较大,低的仅为5%,高的达15%以上。
有效预防仔猪早期患病的措施包括:(1)确保仔猪的生活力;(2)出生时控制好温度,避免过度寒冷;(3)确保仔猪吃到初乳,尤其是出生后的最初6小时;(4)维持良好的卫生条件,避免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5)采取谨慎的寄养措施;(6)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先锋霉素预防和有效治疗疾病,以下主要从初乳的营养功能和抗生素先锋霉素使用的角度概述了哺乳仔猪疾病防治方面的一些研究发现。
新生仔猪吃不到初乳是活不长的。
初乳是一种高脂肪食物,它能帮助仔猪存活并使仔猪在断奶前迅速在体内积聚起脂肪,初乳还含有高水平的免疫球蛋白,从而能帮助新生仔猪在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之前战胜肠道病原微生物。
仔猪肠道的成熟过程主要受营养和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控制,初乳和常乳都含有高水平的、可促进肠道发育和成熟的生长因子。
目前看来,初乳在预防仔猪发生严重肠道疾病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比以前认为的更为复杂。
将牛奶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再将各个成分与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菌毛(这些菌毛是突出于大肠杆菌表面的线状物,它能通过受体粘附于肠道上皮)在一起培养。
结果发现,牛奶的各种成分中,有一种成分特别能预防菌毛的粘附作用。
这种物质事实上并不是碳水化合物,而是K-酪蛋白,这是一种分子很大的蛋白质。
将其提纯后灌入肠道,如果灌入的时间正好是仔猪对大肠杆菌感染最严重的阶段,则有可能预防K-88大肠杆菌在仔猪引起疾病。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球虫病越来越被认为是哺乳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
仔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Isosporu suis)引起的,主要侵害幼猪,即侵害乳猪。
受害猪通常在8-15日龄发生腹泻,所以此病也被称为“10日下痢”。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母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球虫病的发生,从而提醒我们,母猪尤其是妊娠母猪营养不容忽视。
由于对母猪的有效免疫,新生仔猪的大肠杆菌性腹泻已经不太常见,因此仔猪尽快吃到充足的初乳即可得到保护。
然而不能忽视各种致病因子对存活仔猪的影响。
近期研究结果证明,有计划的在断奶前的保健方案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先锋霉素,不仅可以使仔猪保持一个健康的体态,提高饲料转化率和仔猪日增重,而且有助于提高仔猪抵抗疾病的能力,降低仔猪死亡率。
这种抗生素对于造成仔猪断奶前死亡的所有病原菌都有效,并且使用10年以来尚未出现抗药性。
在高发病地区进行预防投药措施,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健康水平,而且其使用量比出现临床症状后治疗使用的抗菌药物总用量要少得多。
先锋霉素的使用方法很简单,第1次在出生时使用,第2次的注射时间和防治支原体感染的时间相同,第3次在断奶时使用,不会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抗生素保健方案作为一种保健管理工具能够增强优良管理措施的效果,然而这样的方案绝对不能够取代优良的管理和兽医措施。
养猪者应该意识到,无论在断奶前是否实施抗生素添加方案,都绝对不能忽视关键的管理措施,如全进全出制、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猪群免疫接种以及早期隔离断奶等。
3. 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3.1仔猪早期断奶日龄的确定<7><8><9><10>目前关于仔猪早期断奶理想日龄的争论颇大,众说纷纭。
研究表明,仔猪任何日龄断奶都会存在应激反应,但是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提高分娩猪舍的利用率、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和有效控制疾病,养猪生产者还是希望仔猪尽早断奶。
近几十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仔猪断奶日龄已经从7-8周龄缩短到了3-4周龄,而在北美养猪业中,14天或更短的日龄断奶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确定仔猪适宜断奶日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主要包括仔猪本身消化系统的成熟程度和免疫系统的成熟程度,母猪的利用效率和年生产能力的提高程度,猪场的配套设施质量及完备程度等。
以下我们将对这4个因素逐一进行简单介绍。
一般来讲,仔猪消化系统成熟程度的衡量指标是胃肠道的吸收能力、消化酶和胃酸的分泌能力,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1)在仔猪生长阶段,胃肠道组织的生长发育快于其它组织,整个消化道发育在20-70日龄之间速度最快;消化道的迅速生长表明其吸收能力在逐渐增强,从这一点上来看,仔猪的断奶应该在20日龄以后。
(2)一般而言,仔猪消化酶活性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强,0-25日龄仔猪的乳糖酶活性很高;21日龄后淀粉酶和麦芽糖酶的活性开始上升;未断奶仔猪0-5周龄期间肠道中的脂肪酶活性逐周几乎成倍增长,但3周龄至5周龄断奶则其活性不增长,经1-2周后才恢复;28日龄断奶时,胰脂肪酶、小肠胰蛋白酶、空肠糜蛋白酶在断奶后活性不降低或降低后更容易恢复到或超过原有水平,但是17日龄或者21日龄断奶似乎更有利于促使胰淀粉酶向空肠释放。
因此,从消化酶活性的角度上看,3周龄断奶似乎更有利一些。
(3)仔猪一般到8周龄以后才会有较为完整的胃酸分泌能力,这严重影响了8周龄以前断奶仔猪对日粮蛋白质的充分消化,然而这一限制因素对仔猪断奶日龄的限制可以通过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酸制剂或对饲料原料进行酸化处理来解决,因此胃酸分泌能力对仔猪断奶日龄的影响不是那么显著。
仔猪免疫系统,特别是来自母源的被动免疫,在仔猪早期抵抗外来病原的侵害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3周龄以后,仔猪获得的被动免疫处于最低水平,到4-5周龄时自身免疫系统才开始发挥作用。
从此意义上讲,仔猪断奶日龄似乎至少应该控制在4周龄以后。
然而近年来北美兴起的仔猪早期隔离断奶则采用了早期母仔分养而阻断疾病循环的方法。
从预防的角度讲,10日龄内断奶可有效预防猪链球菌病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12日龄内断奶可预防沙门氏菌病;14日龄内断奶可预防巴氏杆菌病和支原体病;21日龄断奶可预防伪狂犬病和放线杆菌病。
然而英国的一项调查表明,英国猪场仔猪在19-32日龄断奶的占92%,而19日龄前断奶的所占比例很少,2周龄内断奶更不切合实际。
欲使母猪一年内尽可能多地提供仔猪,撇开遗传因素,唯一的办法是通过缩短母猪的泌乳期而增加其年产胎数来实现。
然而,通过缩短母猪的泌乳期来增加年产仔数的措施并不是绝对的,它也有一定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