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芬学术报告-机电工程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

合集下载

知识管理的发展历程

知识管理的发展历程
第2 卷 第 1 2 期
2 1年 3 0 1 月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J u n l fS z o o a i n l o r a u h u V c t a i e s t o o Un v r i y
Vo . 2. 1 2 NO. 1 M a .,2 1 r 01
知识 管理 的发 展历程 、 Nhomakorabea管理 领 域 的研 究 重 点 .
关 键 词 :知 识 ;知 识 管理 ;知 识工 程 ;智 能知 识 管理 中 图分 类 号 :G 3 9 ;TP 9 文 献 标 志 码 :A 3 文章 编 号 : 1 0 —5 7 (0 )i 0 0 — 8 0 8 4 52 1 o 一 0 5 0 I

Li w ie, t s udv of ke s he t
I t Ne w o k n he t r Ag w he e n

ma sv a o t f no e e s v ia l a a e u t f a a s i e m un o k wl dg i a a l b e s r s l o d t mi i n ng, t e r c s i g h p o e s n
e gi e r ng n n e i pr c i e, kn w i d e ng n e i g e uie f t r t y a tc o e g e i e r n r q r s ur he s ud

The es r ear ch a a nd pplca i n i to

o f TRI s ia t a h e e t c no o c i i o a i n i n i e r n e i Z i v t l o c i v e h l gi a nn v to n e g n e i g d sgn o t l g i e s n i l o t ha i n r u e f va i u kn w l d e n o o y s s e ta f r he s rng a d e s o r o s o eg

制造业信息化的机遇与挑战

制造业信息化的机遇与挑战
1 制造 业信 息化 的组成 _ 3
或制造业 的信息化就是要围绕市场竞争 ,从产品的 各个环节做起 , 设计 、 制造 、 管理 、 营销 、 资源 的优化 利用都要有信息化。所 以制造业的信息化应该包括
设 计 过程 的信 息化 、 理 的信 息 化 、 间的 信 息化 、 管 车
我 国制造业信息化可以归结为五个数字化 : 设 计数字化 、 制造装备数字化 、 生产过程数字化 、 管理 数字化和制造业数字化 。 () 1设计 数 字化 设计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产品设计手段与设计过
加工生产线的信息化和 自动化、制造业 内部的信息 集成和制造业之间的信息集成 ,即基于网络的供需 链或电子商务。
收 稿 日期 :2 0 一 1 2 0 7 l— 8
基金项 目:江苏省“ 青蓝 工程” 基金资助项 目( 10 0 00 ) 2 57 2 2 1 作者简介 :郭彩芬(9 5 )女 , 16 一 , 辽宁葫芦岛人 , 教授 , 工学博士 , 究方向 : 研 制造业信 息化 , 制造 系统智 能控制。
每年节约资金约 1 亿元 ;、 0 2增强市场应变能力的必 要条件 ;、 3解决数据真实准确的可靠工具 ;、 4堵塞采
购、 销售环节管理漏洞的有效手段 ;、 5实现组织机构 扁平化 的技术保障。
可见 , 信息化是有关制造业“ 生死攸关” 的大事。 因此 ,运用先进 的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 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制造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增强 国际竞 争 能力 , 加快 制造 业 的现代化 , 而且 将促 进制 造业组织的优化 和重组 , 提高制造业的运行效率 。 只 有制造业信息化得到普及和应用 ,最终实现管理和 生产的现代化 ,才能使我 国制造业实现良性可持续 发展 , 从而大幅度提升国家竞争力 , 全面促进经济和 社会发展 。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是我 国新型工业化道 路的必然选择 。

苏州市职业大学

苏州市职业大学

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系简报2009年第06期总第16期2009年 11月主办:机电工程系办公室目录1、机电工程系接受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考评2、机电工程系第二届十大新闻人物讲座3、我校开展11.9师生消防、地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4、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来校访问交流5、机电工程系教师获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职组决赛二等奖6、“融合·互动·创新”机电工程系第三届学术论坛隆重开幕机电工程系接受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考评经评审推荐,我校机电工程系被列入苏州市精神文明候选单位。

11月4日上午,机电工程系接受了以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刘文伟副主任为组长的考评组的考评。

考评组成员有市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处汪苏春处长、市纪委办公室张晖副主任、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汪可健副处长、市文广新局社文处宋苏霞副处长、市文明办创建活动管理科员徐亮。

苏州市教育局李杰副局长、政宣处李凤祥处长、高教处浦建平处长也陪同参加了考评。

我校党委刘谦忠副书记、宣传统战部韩承敏部长、机电工程系陈烈平书记、陶亦亦主任、王琼副书记、陈洁副主任、尚广庆副主任也出席了考评会。

首先,党委刘谦忠副书记对学校基本情况以及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情况作了简单汇报,他对考评组刘文伟副主任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

接着,陈烈平书记对机电工程系创建苏州市精神文明单位情况作了主题汇报。

他在汇报中说:在我系创建苏州市精神文明单位活动中,系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根据苏州市文明单位考评标准,确定“全员参与,先进示范,上下联动,内外并举,全方位渗透结合”的工作思路,总体规划部署,认真制订了创建规划,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在全系教工中增强创建意识。

采取了“以教学科研团队保障人才培养需要”,“以产学研结合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以校企课程开发探索创新培养模式”,“以人文科技活动贯穿素质教育主线”等切实措施,把工科系人才培养特色和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苏州市职业大学

苏州市职业大学

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简报2013年第4期总第46期2013年5月主办:机电工程学院综合办目录1、淮海工学院申屠留芳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2、机电工程学院举行2012届专接本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3、飞翔的青春冲天的火箭4、点燃创新精神舞动创业人生5、机电工程学院举行第十七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淮海工学院申屠留芳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2013年5月16日下午,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院长申屠留芳教授来我院作讲座。

讲座由尚广庆副院长主持,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及相关专业教师参加。

申屠留芳教授现任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曾任淮海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机械设计及理论、叠层膜片联轴器和农业装备设计与制造。

主持完成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江苏省科技厅项目1项,连云港市科技攻关项目3项,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1项,获江苏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EI(ISTP)收录10余篇,获得专利5项,转让1项,主编《机械原理》教材获得江苏省省级精品教材,2011年获得连云港市政府特殊津贴。

此次讲座的主题为“联轴器概述及叠片联轴器的研究”,申屠教授首先从联轴器的定义、作用、分类及近年来研究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指出叠片联轴器产生的背景。

接着她详细地介绍了叠片联轴器的特点、结构、叠片选择及研究现状,指出关节轴承式叠片联轴器与普通叠片联轴器相比,具有径向刚度大幅度下降,允许更大的径向误差等特点,在应用上更具优势。

申屠教授讲座内容详实,在座教师都感到受益颇丰。

会上,大家还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对我院科研团队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有一定推动作用。

机电工程学院举行2012届专接本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2013年5月21日,13名身着学士学位服的学生喜气洋洋端坐在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前排,南京理工大学2012届机电一体化专业专接本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苏州职业大学

苏州职业大学

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系简报2010年第09期总第25期2010年 11月主办:机电工程系办公室目录1、机电工程系召开全系大会公布创先争优实施方案2、机电系召开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建设研讨会3、机电工程系召开第五次学生代表大会4、机电系召开数控技术省特色专业建设点验收工作会议5、机电工程系举行“名骏百盛”杯第二届建模技能大赛6、机电工程系特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俊辉教授到校学术交流7、机电系特邀上海前锐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勇来我校作报告8、机电工程系特邀集美大学王大镇教授来我校讲学机电工程系召开全系大会公布创先争优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党建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也是在新的形势下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有效形式。

机电工程系党总支根据校党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工作要求,通过党政联席会和总支扩大会,制定方案,动员部署。

为了便于师生员工了解、见证和参与对活动进展的评价,11月4日下午13:30在禹济楼301召开全系大会,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实施方案。

会上,系党总支书记陈烈平从总体要求、实施目标、推进步骤、工作措施四个方面宣布了实施方案的内容,明确提出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四大实施目标和具体活动载体,一是学典型、倡读书、见行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二是围绕“教书育人做楷模、服务发展当先锋”的主题,开展“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活动;三是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服务社会做贡献;四是以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重点,开展“学党史树理想信念,比贡献为党旗争光”活动,并公开向全体师生作出郑重承诺,实施方案让群众知晓,争创目标向群众亮相,实施过程交群众评价,活动结果令群众满意。

最后,陈烈平书记要求全系党组织和党员,立足岗位职责,联系实际工作,按照方案实施的具体步骤,用比学赶超的行动和创先争优的实绩,向党和群众交出一份优异并满意的答卷,以实现“科学发展谋新业,创先争优建佳绩”的预期目标,为党旗争光,也为机电工程系系旗添彩。

苏州市职业大学

苏州市职业大学

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系简报2008年第05期总第5期2008年 9月主办:机电工程系办公室目录1、机电工程系召开教学建设与改革研讨会议2、把握改革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机电工程系召开新学期第一次教工大会3、机电工程系新闻直通车特约记者顺利完成校园迎新报道工作4、喜报:我系学生数学竞赛获佳绩5、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机电工程系召开2008年度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课题中期检查会议6、历史性突破——我系李志荣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7、校企合作有活力、学生技能上台阶——机电工程系汽车专业产学结合育人才8、机电工程系党总支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9、第三届全国数控大赛江苏赛区选拔赛苏州参赛队总结交流会议在我校机电工程系举行10、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格规范教学管理——机电工程系举办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知识讲座11、爱国华侨捐资百万情系苏州教育事业,光机电一体化创业实训中心一期初步建成机电工程系召开教学建设与改革研讨会议2008年7月11日,机电工程系隆重召开了教学建设与改革研讨会议。

此次会议是我系重新调整教研室后,为有利于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而召开的,系党政领导、系办主任、各教研室主任、教研室秘书和各专业负责人等共22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要围绕了三项议题:1、研讨了如何进一步完善我系教学管理框架,明确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教学秘书、教研室秘书的职责分工。

2、研讨了如何在学分制改革下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3、研讨了在即将推行的校系二级管理体制下,我系应如何积极应对,通过努力来创造更大成绩。

会议由张健主持,陶亦亦、陈洁、张红兵分别做了发言,与会人员就会议主题和领导发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交流,对各自岗位职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系今后的建设和发展也达成了共识,会议的召开为我系迎接学校改革,开拓下学期工作的新局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把握改革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机电工程系召开新学期第一次教工大会2008年8月31日上午9点,机电工程系在禹济楼多媒体教室召开了新学期第一次教工大会。

超硬刀具磨损问题的研究进展

超硬刀具磨损问题的研究进展

超硬刀具磨损问题的研究进展郭彩芬;董志【摘要】针对超硬刀具常见的磨料磨损、扩散/溶解磨损、摩擦化学磨削、黏结磨损等磨损机制及形成机理,归纳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为实现超硬刀具更优的加工工艺(优化的加工参数和刀具几何形状)和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机械工程师》【年(卷),期】2019(000)006【总页数】4页(P141-144)【关键词】超硬刀具;刀具磨损;磨损机制【作者】郭彩芬;董志【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苏州 215104;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苏州 2151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7110 引言金刚石(PCD,Polycrystalline Diamond)、立方氮化硼/聚晶立方碳化硼(CBN/PCBN,cubic boron nitride/polycrystalline cubic boron nitride)都属于超硬刀具材料,由于具有高热导率、高硬度(可达 8000 HV以上)、高耐磨性、高热稳定性(金刚石可达 700~800℃,立方氮化硼可达1250~1350℃)等优点,超硬刀具在高速切削及硬切削领域日益受到关注。

但超硬刀具加工时切削区会产生较高的切削温度(高达1250℃以上),且常常是以高速铣削代替磨削,加工过程中间歇的较大的冲击力使得刀-屑接触区呈现较高的应力状态。

这种反复变化的机械应力-应变及热应力-热应变,会引起超硬刀具的机械疲劳&热疲劳,刀具易损坏,刀具寿命短。

1 研究现状加工过程中,超硬刀具呈现出的磨损形式包括月牙洼磨损、后刀面磨损、切削刃崩刃、热冲击裂纹、刀尖磨损、切削刃剥落、刀具破坏及积屑瘤生成等。

以往的研究和实验表明超硬刀具的磨损有多种机制,如磨料磨损、黏结磨损、摩擦化学磨损、微裂纹和疲劳磨损等[1]。

切削性能取决于刀具几何形状、刀具材料、切削参数和工件材料,PCBN刀具的切削性能受限于刀具的后刀面磨损、月牙洼磨损、切削刃剥落或几种磨损形式的综合。

一种辅助定位装置[发明专利]

一种辅助定位装置[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辅助定位装置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郭彩芬,董志
申请号:CN201910388257.1申请日:20190510
公开号:CN110153916A
公开日:
2019082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定位装置,包括钻套、芯轴、螺母、支撑板、支架、固定板、可调支座、横梁、螺杆、把手、弹性止推杆、弹簧以及定位销柱,固定板内部装配有钻套,固定板下侧安装有支架,支架右侧设置有芯轴,芯轴环形侧面装配有螺母,芯轴环形侧面装配有支撑板,支架后侧设置有可调支座,可调支座外表面固定有横梁,横梁环形侧面安装有螺杆,螺杆内部装配有把手,支架前端面安装有弹性止推杆,弹性止推杆后侧设置有弹簧,支架后端面装配有定位销柱,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辅助定位装置工件的夹紧刚度低,影响工件加工质量的问题,本发明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可以实现工件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辅助支承,更好地提升工件的夹紧刚度,降低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振动和窜动的概率,辅助加工效果好。

申请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地址: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致能大道10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惠忠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4、“空壳化”危机迫在眉睫
东盟、印度、南美等地区、国家的崛起,正在逐渐 削弱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粗放型加工→精细化制造
供应链和价值链低端→供应链和价值链高端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1
中国的制造大国地位
2
中国如何从制造大 国迈向制造强国
3
制造业信息化内涵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1
中国的制造大国地位
2
中国如何从制造大 国迈向制造强国
3
制造业信息化内涵
4 5
制造业信息化现状
我们在行动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1、 整个制造业范围 ①地域发展不平衡; ②应用水平与应用内容的不平衡; 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企业资源计划)和 CRM(客户关系管理)方案,而绝大多数企业还停留 在办公自动化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停留在信息 共享的层面。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2)制造装备数字化
制造装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加工和装配的自动化和精 密化,提高产品的精度和加工装配的效率。
①若干关键技术:高速高精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 网络控制技术、极限控制技术、智能化驱动控制技术。
②研究的重点:新型数控系统的研究、高速运动控制平 台研究与开发、高速、高精、智能化驱动部件和控制技术、 数控机床精度强化工程、数控设备群智能管理、控制技术 及系统。
(1)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 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德国的 5%。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6.2%,与美国、日本和德国 相比分别低23.22和11.7个百分点。在信息产业及相关设 备制造业领域,增加值率仅为22%,与美国等发达国家 的差距超过了35%。 美国一个蓝领工人每小时可以创造30美元的产值, 而我国一个蓝领工人每小时仅创造2美元的产值,相差 15倍;据测算“出口一亿双布鞋才能换回一架波音飞 机”。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3)生产过程数字化 生产过程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控制的自动 化和智能化,提高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 ①生产计划管理数字化 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 planning)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五个“right”:The Right Product, At The Right Time, In The Right Place, In The Right Quantity, In The Right Price.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3)改革 1991年,美国里海大学的几位教授: “敏捷制造技术(Agile Manufacturing, AM)计划”最基本的目标是把产品生产所需的所有资源――人, 资金和设备(包括企业内部的和分布在全球各地合作企 业的)通过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联系在一起进行集中管理, 实现它们的优化利用。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2、中国制造业应采取的对策 (1)尽快吸收国外先进信息技术,提升整体工业水平, 在产品的TQCS上下功夫。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2)制造业中寻找新的突破口,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 水平和深度,让更多的企业使用三维技术,并向数字样 机、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产品全生命周 期管理)系统迈进。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2、制造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国内生产总值约 40 %,财政收入的 50 %,外贸出口 的80%来源于制造业,制造企业占我国工业企业数量的 91.6%、主营业务收入的 86.8%、利润的 73.1%,吸收 了近1/3的城市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3、代价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2、制造业信息化的意义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蒋黔贵,把企业通过管理信息化 带来的效益归纳为五点:
(1)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
(2)增强市场应变能力的必要条件;
(3)解决数据真实准确的可靠工具;
(4)堵塞采购、销售环节管理漏洞的有效手段;
(5)实现组织机构扁平化的技术保障。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日本崛起: 丰田公司的“准时制生产” (Just-in-time,JIT), 又称无库存生产方式(Stockless Production)、零库存 (Zero-Inventories)、一个流(One-piece Flow)或者超 级市场生产方式(Supermarket Production)”。
生产控方面的应用很少。
③信息孤岛,与其他应用系统集成度低。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2、企业层面 ①电子文档管理落后; ②数据查找困难; ③不同企业业务间的协同性差;
④与其他应用系统集成度低。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3、技术层面 (1)4CP技术(CAD/CAE/CAM/CAPP/PDM(PLM))应 用水平较低 日本目前仍有大约30%的用户在使用二维系统,30% 使用三维系统,30%使用电子样机技术,只有大约10% 的用户开始了PLM系统的实施和推广。 中国制造业,大约90%的用户在使用二维技术,5% 的用户在使用三维技术,3%的用户在使用电子样机,只 有大约2%的用户在以电子样机为基础考虑实施PLM系统。
机电工程系首届学术论坛
制造业信息化 -机遇与挑战
郭彩芬 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系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1
中国的制造大国地位
2
中国如何从制造大 国迈向制造强国
3
制造业信息化内涵
4 5
制造业信息化现状
我们在行动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1
中国的制造大国地位
2
中国如何从制造大 国迈向制造强国
3
制造业信息化内涵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5)企业数字化 企业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全球化环境下企业内外部资源 的集成和最佳利用,促进制造企业的业务过程、组织结构 与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我国企业、区域和行业的竞争能 力。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4、制造业信息化的两大目标
一是以“甩图纸”为标志的设计制造一体化,以 三维产品模型为核心,研发产品设计、分析仿真、工艺 规划、数控加工以及质量检测的集成技术; 二是以“甩账表”为标志的企业信息流、物流、 资金流及经营管理业务集成应用,针对制造企业内部生 产、销售、成本、采购等业务集成需求,开发以数字化 综合资源模型为核心的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集成技术。
3、制造业信息化的组成结构
(1)设计数字化
(2)制造装备数字化
(3)生产过程数字化
(4)管理数字化
(5)企业数字化。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1)设计数字化(甩图板)
设计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产品设计手段与设计过程的 数字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
常用的平面设计软件:AutoCAD 三维设计软件:Catia
企业信息化的形态特征,表现在企业作业、管理、 经营三个层面,实现设计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 化、决策辅助自动化和电子商务等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澄:
工业或制造业的信息化就是要围绕市场竞争,从产品 的各个环节做起,设计、制造、管理、营销、资源的优化 利用都要有信息化。所以应该包括设计过程的信息化、管 理的信息化、车间的信息化、加工生产线的信息化和自动 化、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和企业之间的信息集成,即基于 网络的供应链或电子商务。
4 5
制造业信息化现状
我们在行动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1、世界工厂
“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生产和 补偿贸易”。 目前,我国一些主要工业产品年产量,例如钢铁、 水泥、化肥、化纤、纺织品和鞋、电视机等,已经位居 世界第一;我国每年向世界出口180亿件服装,全世界 每人每年穿3件中国造的衣服;全世界的人每年要穿160 亿双鞋,其中的一半是由我国生产的。贴有“中国制造” 标签的商品似乎无处不在,外界称中国为“世界工厂” 或“全球制造基地”。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③制造资源管理数字化:MRPⅡ和ERP的部分功能。 MRPⅡ系统能对企业生产中心、加工工时、生
产能力等方面进行管理。
ERP除了MRPⅡ系统的制造、供销、财务功能
外,在功能上还增加了支持物料流通体
系的运输管理、仓库管理;支持生产保 障体系的质量管理、设备维修和备品备 件管理。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1
中国的制造大国地位
2
中国如何从制造大 国迈向制造强国
3
制造业信息化内涵
4 5
制造业信息化现状
我们在行动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1、定义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黄光绍等专家: 制造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为核 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企业运行和资源 利用、特别是信息资源深入广泛利用的效率,进而提高企 业的核心竞争力过程。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④生产现场管理数字化:即制造执行系统MES (Manufacturing Excecusion System)。
MES处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和过程控制系统
PCS的中间位置。 MES一方面将业务计划的指令传达到生产现场, 另一方面是将生产现场的信息及时收集、上 传处理。MES不单是面向生产现场的系统, 而且是作为上下两个层次之间双方信息的传 递系统,是连接现场层和经营层,改善生产
制造业信息化-机遇与挑战
1
中国的制造大国地位
2
中国如何从制造大 国迈向制造强国
3
制造业信息化内涵
4 5
制造业信息化现状
我们在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