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职大建筑外立面论文

苏职大建筑外立面论文
苏职大建筑外立面论文

浅谈苏州职业大学建筑外观的不合理之处

班级:10环艺(3)班 姓名:赵星 学号:108306338 指导老师:芮晓光

1.摘要

建筑三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形象。通过本文我们就来说说我们学校从建筑的功能和艺术角度来谈谈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关键词:建筑功能、建筑艺术、人性化。

2.概述

建筑建造就为人服务的,建筑物的设计的时候

必需要考虑到人的存在,通过本人,让我们来认识

认识我们的学校。看看建筑外立面应该有什么,不

应该有什么。毕竟建筑是因为人的某种需求而存在

的,这就是建筑的基本功能。从建筑艺术角度,我

们学校的就太多了,本文就来阐述一下他的不足之处。

本文主要以建筑三要素为主导思想,主要从建筑功能,和建筑艺术来剖析。以人性化为原则,我们要剔除多余的垃圾设计,找寻建筑的特性,即建筑的功能、艺术、人性化。

3建筑功能、艺术与人性化

建筑功能:即建筑的使用要求,如居住、饮食、娱乐、会议等各种活动对建筑的基本要求,是决定建筑形式的基本因素,建筑各房间的大小,相互间联系方式等等,都应该满足建筑的功能要求。在古代社会,由于人类居住等活动分化不细,建筑功能的发展也不是十分成熟,如中国古代木构架大屋顶式建筑形式几乎可以适用于当时所有功能的建筑,居住、办公。

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 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人性化: 人性化指的是一种理念,具体体现在 美观的同时能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方便消费者,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功能诉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心里需求。建筑的人性化

4.苏州市职业大学简介

苏州市职业大学建筑外里面多采用线条和钢架结构,作为同一元素,宿舍采用传统的box 结构,主色调采用的白色和灰色,有点像苏州这边的粉墙黛瓦的感觉。教学楼外里面是采用线条状(如图4),采用纯白色调处理。南区的大部分建筑顶层是钢架结构,北区的奎文楼则选择的是钢架与外里面支架相结合的形式,既满足了建筑需求,由达到了,建筑支撑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学校的建筑特点,应该可以概括全校的建筑风格。

图1 苏州市职业大学

图2苏州职业大学校徽

苏州:

苏州市职业大学坐落在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

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

称的苏州市。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

公元前514年建城,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古建筑在苏

州随处可见。由于苏州古城区对苏州古城的保护措施,规

定苏州市区不能建设150米以上高楼,护城河内建筑高度

不得高于23米,即高度不得超过北寺塔,多数高楼位于

高新区(虎丘区)与工业园区。

5.剖析苏州市职业大学建筑外立面

①.建筑功能:

学校的主要功能就是教学,我们学校的教学是在一起的,流韵楼,作为艺术系和基础部的教学的地方。

⑴.撇开内部布置,外立面没有给人以艺术系部元素,也可以说没有区域感。

⑵.楼层与楼层间的连接部外立面没考虑到建筑功能(图4分析2)。

⑶.顶层的钢架结构没有很好的利用(图4分析1)。

图3苏职大的凯旋门

⒊楼梯采用全玻璃落地窗,一方面,充分考虑的过道的采光。这样自然光就会很自然的照射到楼梯过道。考虑到人的安全问题,很人性化。另一方面,考虑到楼梯采用的外凸处理,无承重梁。楼梯从功能角度去说,外立面做的很到位。 ⒈我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有这个,承重?还是用作装饰,应该说是想多浪费点资源⒉毫无意思的建筑外立面的突出,最后变成了堆放垃圾和拖把的地方,难道设计者起初就是一个意思吗? 图4流韵楼

②建筑艺术:

天阔楼的功能是学校的阶梯教室,相对于来说是比较公共的场合之一,容纳三百人的阶梯教室总共6间。

建筑所缺少的艺术性:

从感知和审视,缺少象征美、心灵美。从价值来说,缺少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愉

悦价值。从意识来说,缺少会意、隐喻、意象和思想。从表现形式来说,缺少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标志性和时代感。从内涵来说,缺少具有民族的哲学思想和礼制、法度以及文化的风俗、习惯等。

图5天阔楼

③.人性化:

阶梯教室同时可以允许很多人同时上课,但

是天阔楼却没有考虑到人性化。

⑴.突出部位作为厕所,虽然很不错,但是

没考虑到人流量的因素。(蹲位太少)

⑵.楼梯的功能是为了人们上下楼层,天阔

楼的楼梯充分考虑到中国的对称性原则,没考虑

到应急。(地震没几个能跑掉)

⑶.楼顶的钢架结构没有考虑到设计初始的

建筑思想,本来是用来做休闲课遮阴的藤架。但

是,却被废弃了。(夏天顶层非常热)

6.建筑实例

①.建筑功能

⑴.区域感:

我们学校的建筑给我最初的印象就像一个高中,没有大

学的那种自由独特的感觉,就拿我们艺术系和基础部公用的

流韵楼来说吧,和对面的信知楼与归耕楼没什么差别。从建

筑的外立面你感觉不到它里面多数是艺术类的学生。即便把

我们班的艺术系放在别的地方,我感觉也没什么影响。唯一

的区别就是名字上的,流韵会比别的更有艺术气息。也许是

建校初始,为了节约成本,教学楼的调剂性会更强大一些。

如(图7)两个楼是一样的,就是名字有点区别罢了。

图6 Google 卫星照片“天阔楼”

图7 上为流韵楼

下为信知楼

⑵.外立面的建筑造型没有实用性:

流韵楼的建筑外立面(如图4分析2)所示,我们学校多采用这样的外立面。我们看到的只是多余的建筑外结构,没有考虑到它的实用性,还增加了建筑成本,增加了整个建筑物的承重。外立面向外伸出的距离有60公分左右,这样不仅减少了教室的面积,还给人一种攀排的欲望。很多教室会选择把拖把什么的放在上面。如果有大风天气,会直接对走在下面的人造成人身伤害。其实可以像(图8左)既美观又实用,何乐而不为呢,而不会像我们学校那样结构造成浪费。

⑶.顶层的钢架结构: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人会选择在繁华的都市的楼顶做屋顶花园,用作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师起初考虑到建筑顶层要种植藤蔓植物以用来遮阳,共人们休闲。在我们学校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一空间。造成了建筑浪费,使房屋增加了不必要的承重。应该像(图9上)那样才是真正从人性出发,讲究功能,也能起到遮阴的效果。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给人们创造一个休息娱乐的场所。

②.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

语言,苏职大作为一所苏州的高校,体现不出一点的民族性

和时代感。没有一定的象征意思,即便你不想因为你建的“很

苏州”被指随波逐流,我也没看到你很独特。给我最大的感

触就是这个学校没文化。图8是荷兰乌特列支大学和苏职

大,同样采用的是box ,但是我们学校的box 显的是那么的

苍白无力,纯粹的建筑也能构成一幅美妙的画面。也许是中

国人太保守了的原因吧,设计还是那么的质朴。

③.人性化

⑴.公共性较强的地方蹲位少: 就拿天阔楼的建筑来说吧厕所建在建筑外立面突出的部分,说明学校很会利用空间。站在整栋大楼的对面,看过去也分了男左女右。每层就一个男卫和一个女卫,每个卫生间有三个蹲位(女厕所没去过,但是我估计只能这个数字)。三个阶梯教室共计可以容纳近一千人,排除一切外来人员,大概150人能用一个蹲位。虽然有点夸张,但是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⑵.楼梯的分布:

突出部分是一半是卫生间,一半是楼梯。所以楼梯也就设计了两个,楼梯宽度是仅为

1.5米,供近千人逃生,根本不可能。

图10 上为荷兰乌特列支大学 下为苏州市职业大学

图9 顶层藤蔓植物

图8建筑外立面

⑶.顶层的钢架结构:

从人性化的的角度来说,顶层建筑要有一定的隔热处理,因为苏州地处北温带,夏天温度比较高,沙石的比热容较小,就会使得顶层的温度很高,所以实际师的初始就是为了让钢架结构来种植藤蔓植物的。我们学校没有做到位,根本不会考虑到我们夏天上课时的感受。 应当采用(图9上)顶层做空中花园。既美观又能遮阴,正是我们想要的。

7.小结

①.建筑具有功能性,无论是内在还是建筑外立面,建筑建造的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他的功能,也正是我们为什么要主要来说明的问题。没有功能的建筑,不叫建筑。

②.建筑功能,为前提的基础之上我们就应该考虑建筑艺术,一个充满艺术的建筑有的时候能代表一个时代的艺术成就,更具有象征性。

③.从功能角度又要考虑到人的存在,处处以人为本。这样就要要求我们不论是做设计还是做建筑都要考虑到建筑功能、建筑艺术与人性化的统一。我们的学校很多方面都没考虑到这些。虽说是写他的不足,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却是在希望他成长。

参考文献:

①.百度百科 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49884567.html,/

②.中华园林网 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49884567.html,

③.建筑艺术简史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第1版

④.中国民居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1年10

图11 天阔楼男卫 图12天阔楼楼梯 图13天阔楼立面

建筑学专业绿色建筑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及原文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资料中文题目:绿色建筑 文献、资料英文题目: 文献、资料来源: 文献、资料发表(出版)日期: 院(部): 专业:建筑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翻译日期: 2017.02.14

原文: DOCTORAL FORUM NA TIONAL JOURNAL FOR PUBLISHING AND MENTORING DOCTORAL STUDENT RESEARCH VOLUME 7, NUMBER 1, 2010 Green buildings Priscilla D. Johnson PhD Student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Whitlowe R. Green College of Education Prairie View A&M University Prairie View, Texas William Allan Kritsonis, PhD Professor and Faculty Mentor PhD Program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Whitlowe R. Green College of Education Prairie View A&M University Member of the 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 Prairie View, Texas Hall of Honor (2008) William H. Parker Leadership Academy, Graduate School Prairie View A&M University Member of the 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 Prairie View, Texas Visiting Lecturer (2005) Oxford Round Table University of Oxford Oxford, England Distinguished Alumnus (2004)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Studies Central Washington University Ellensberg, Washington Abstract: Green building refers to do its best to maximiz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energy, land, water, and wood),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reduce pollution in its life cycle. Provide people with healthy, appropriate and efficient use of space, and nature in harmony symbiosis buildings. I described more details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notion, green building’design,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cept of green building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the external effects of green building measures,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s; protect the ecology; signification ; analysing the effects

建筑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建筑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筑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提升,各类超高层、异形结构等建筑受到了国内城市的广泛欢迎,然而这类建筑也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BIM技术因其具备可视化、动态化、协调性、模拟性等优势特征,其对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相比于以往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应用BIM技术能够促使项目管理人们能够及时直观的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建筑施工安全。此外,应用BIM 技术,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借助三维动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告知、安全警示等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有利于现场施工人员更加形象的了解施工过程的安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由此可见,研究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可视性 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建筑的可视化水平,三维建筑信息模型中包含着建筑全面的物理信息和功能信息,在建

筑施工过程中,利用BIM模型,能够方便的提取出所需的信息,这对现场安全布置,各类防护搭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1—2 模拟化 BIM技术可以对建筑的地质环境、裂缝、沉降等进行模拟,进而对建筑结构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升建筑的稳定性。BIM为建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不同类型建筑系统发挥了各自的建筑运行功能。在建筑项目施工前,BIM可以对存在危险性的工作进行模拟实验,例如深基坑支护施工、脚手架搭设、悬挑架搭设、吊篮施工等,从而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1—3 优化性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BIM模型提供了建筑物的实际存在的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等,利用BIM模型对建筑物进行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以及优化后,从而有利于优化管理决策。 2—1 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当前建筑企业这方面的人才比较欠缺,一些年龄偏大的安全管理人员思想比较保守,对新技术的应用显得不适应,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一些建筑单位

建筑立面装饰设计技术导则

建筑立面装饰设计技术导则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前言 建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建筑立面与其功能、材料、造价以及地域文化、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直辖以来,我市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大量建筑拔地而起,为提升我市城市形象,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使城市建设体现历史文化风貌和现代风尚,融城市、建筑、环境、人文于一体,提升建筑品质和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使广大市民享受更好的城市人居环境。同时为有利于主城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立面装饰工程的设计,也为区县提供参照,编制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建筑立面装饰设计经验,结合重庆市地方特点,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完善,专家审查定稿,制定了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为:总则、总体设计原则、建筑立面色彩、建筑立面材料、建筑立面技术。 本导则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重庆市各大高校、设计、科研院(所)、开发、施工、监理等单位有关专家的指导和支持,特予以致谢。 本导则由重庆市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在本导则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路69号7楼,邮编400015,电话63601374,传真63861277),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主编单位: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 参编单位:北京市建兴新建材开发中心 主要起草人:周锐角张国庆赵辉沈李智谢厚礼张红川 张新友董海峰唐小燕张智强严永红徐湛 陈杰余吉辉谢自强王春萱杨李宁汪子涵 陈红霞赵培姚清

目次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术语 第三章设计原则 第四章建筑立面色彩 第五章建筑立面材料 第六章建筑立面技术 附录A 孟赛尔色彩基本色

苏轼课题研究(DOC)

课题 对苏轼生平事迹的研究 吉林一中 10级27班

对苏轼生平事迹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次课题,我们将以苏轼为出发点,多方面的研究其生平事迹。主要包括对苏轼生平事迹的概述、苏轼的文学成就、苏轼由“乌台诗案”前后的性格转变等。在研究过程中,组内成员大量查找资料,利用现有资源,所查资料翔实丰富,事实论据充实,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上网查资料法 研究成果: 1.组内成员对苏轼生平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通过品味名家风尚,提升人文素养 3.感悟苏轼的性格及精神,以此帮助我们树立积极的生活心态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目前,中小学教材中苏轼的诗词和文章很多,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对苏轼有了很大的兴趣。为了对苏轼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以后的发展有所帮助,于是,便提出了此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希望通过探究苏轼的生平经历,从而了解其诗文豪放又不失精妙的缘由,通过分析这位大文豪的作品来探究其深邃的思想和性格。本次研究性课题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学习,提高我们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来提高我们对苏轼思想、性格等多方面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本次对苏轼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得到了如下观点:苏轼是一位才思敏捷、心胸豁达、有情有义、坚韧博大的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一生不仅闪耀着文学的光芒,而且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在遭遇痛苦与磨难时,拥有的是坚韧博大、豁达开朗的性格和精神。在人生迢迢的不归路上,苏轼正是以他的磅礴大气、卓绝人格,倾力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人”字。他所拥有的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去借鉴和学习。

公共建筑设计论文.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论文 ——郑州市图书馆新馆调研分析 摘要:学习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接下来将运用学到的知识对郑州市图书馆新馆进行分析。分析时由外到内,分别从建筑整体环境布局,建筑室外造型,建筑的内部空间组合布局、功能关系,建筑的技术问题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关键词:图书馆环境造型功能空间技术 正文 图书馆属于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环境和场所。在公共建筑中,功能分区、人流疏散、空间组成、以及与室外环境的联系等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当然,建筑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也应当考虑。 郑州市图书馆新馆(市民文化中心)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共同设计,图书馆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占地76.3亩,总建筑面积72450平方米,规划总藏书量240万册。工程于2009年 6月开工,2012年建成。并于2013年8月8日开始试运行。 一图书馆整体环境布局 郑州市图书馆新馆位于郑东新区,客文一街以北,客文二街以南,

兴荣路以北,民生路以西,周围邻近的公交车站有:客文二街兴荣街、兴荣街客文二街、民生路客文二街。建筑主入口朝向客文一街,客文一街南侧是一休闲广场,广场呈半圆形与图书馆相呼应。图书馆作为大家学习阅读的地方要求 有安静的环境,紧邻图书馆 位置处没有供人们休闲娱 乐的场所,减少了噪音的干 扰,人们可以进入广场中休 息娱乐,即满足了人们休闲 娱乐的要求,也满足了图书 馆安静环境的要求。图书馆 由主楼和裙楼组成,主楼大体为椭圆形,裙楼环绕主楼为不规则的带状。暗含“孕育”的含义建筑整体呈左右对称排布。主体建筑与裙楼都是不规则形体,沿轴线对称排布使建 筑看起来更加统一、有规律可循,增加了 建筑的整体性,稳定感。主体建筑与绿 化之间铺地宽度不大形成狭长通道引导 人们走向建筑主入口。建筑主入口右侧 有停车的地方。主入口前的踏步台阶简单大气。可以很好地疏散人流。二建筑室外造型 建筑主楼为上大下小的倒锥椭圆

(完整版)建筑学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1、本人郑重地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有关规定完成的。 2、本人承诺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过程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没有请人代做。 3、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学校有权保留本毕业设计(论文),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或向上级有关部门送交本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摘要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名人故居所在地为核心的历史名人纪念馆也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名人纪念馆被当做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记载着一个城市的人文历史,展示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变革,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通过精心设计的纪念馆不仅能让人们在参观中接触自然,改善心情,使疲惫的身体得到较好的放松,而且还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纪念情感,与环境产生共鸣,同时放松身心去感受城市的文化内涵,唤起对这一城市或历史名人的特殊记忆,从而达到身体与心灵的净化。与此同时,名人纪念馆往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不仅对目前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居民,而且甚至对我们未来乃至子孙后代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更加关注名人纪念馆的建设,使其成能传承城市的文脉,延续城市的记忆,乃至整个城市的象征。 在当今,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几近疯狂。这种疯狂带来的却是表皮的不断重复,毫无城市特色可言。不过,幸运的是随着旅游业的大力推广和发展,打造特色城市,全国兴起了发掘城市历史文化的浪潮。于是开始争相挖掘各地自然人文资源,大力开发各类诸如纪念馆,名人公园,名人故居等以“纪念”为主题的设计规划。 名人故居,在世界各国都被看做是一种极其珍贵的遗产。它浓缩了一个时代的历史,镌刻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是一个地方的特殊坐标,更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是发展当地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关键词:历史名人纪念馆,名人故居,纪念意义,设计理念

建筑学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课题简介及选题意义(前言):目前我国都市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普遍存在共性的问题。因此,应打破传统的选址思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商业园区;进行人性化的商业规划和设计,建立完整的配套服务体系;注入现代商业文化理念,打造现代化的商业中心;建立起一套和谐高效的公共管理系统。我做了一系列的调研。。 这次选择这个题目(西安市长安区某小区商业综合配套建筑设计)作为毕业设计,我是这几方面考虑的: 第一,进一步认识城市设计课程。商业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商业建筑,必定与城市,城市设计脱离不了关系,它的设计最初应是从城市出发,以解决城市出现的问题为己任。它的建设必定丰富了城市,便利城市的居民,提供居民生活的良好环境。 第二,进一不了解商业建筑,掌握更加现代化的商业建筑的手法。在学校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种类型建筑的设计手法,但商业这一部分比较薄弱且不够系统,应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去系统以下商业建筑。并总结以下建筑设计的步骤和系统的方法。 第三,进一步对商业模式的演变和现代山业存在的问题做一系列的阐述,将商业中心建设成服务人类,方便人民的服务机构,并且应具备人性化,现代化,与自然结合,融入自然,体现人本的特点。 第四,对自己的设计能力及各方面的调节能力,统筹计划的能力做一些总结,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作用。 调研对象:西安市长安区党校周遍环境调研。其位于秦岭脚下,周围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城市亦城亦乡,令人舒畅。 调研目的: 商业网点是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承担着城市的商业服务,又是城市繁荣与否的标志。因此建设和发展城市商业、完善城市商业的服务功能是当今发展城市经济和构造城市风貌的重要课题。从人性化的角度看,目前我国都市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以及服务体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商业中心的投建开发缺乏自然元素。二是商业中心的整体规划设计缺乏地下、地面、空间三维的立体式交通传输体系和人性化的配套服务体系。三是商业中心的建筑风格缺乏现代商业文化理念。四是商业中心缺乏和谐高效的公共管理系统。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以全新的视觉,将人性化理念注入现代都市商业,探寻最理想的都市商业服务模式。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所做课题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研的的对象为场地地貌,场地的周遍环境,周遍的人文环境,周遍居民的生活状况,商业设施,经济条件。 调研对象的现状: 区位条件:场地位于西安长安区韦区内,坐落于秦岭脚下,该地区四面环山,虽然已接近城市的边缘,但这里感觉不到郊区,农村的感觉,相反,它与城市接轨,到处体现了城市的新风尚,新面貌,而又加了写乡村的气息,亦城亦乡。 这里原是城中村改造而来的城市,在城市中穿插着农村,居民普遍的消费水平不高,在这一地带有两个大学,一个高中,为这里带来了很大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水平都偏低。 场地周围及其附近一带的居民数量很多,但是这里的公共设施很少,没有一个公共集散场地比如说一个大广场,休闲交流的场所,儿童游戏的场所。

建筑外立面装饰设计-征求意见稿

建筑立面装饰设计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目次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总体设计原则 第三章建筑立面色彩 第四章建筑立面材料 第五章建筑立面技术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重庆“3.14”总体部署、国务院“3号文”及“五个重庆”的建设和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要求,提升重庆的城市品质和现代化水平,突出地域特色,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制定本导则。 1.2 编制依据 1 《建筑法》,建设部,1998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2007年 3 《重庆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重庆市人民政府,1998年 4 《重庆市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实施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2000年 5 《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重庆市人民政府,2005年 6 《重庆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范》,重庆市人民政府,2006年 7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重庆市人民政府,2006年 8 《宜居重庆建设纲要》,2008年 9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宜居重庆的决定》渝委发[2009] 11号 10 GB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标准规范》 11 CJJ/T82-2009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 DBJ50-063-2007 《建筑外墙饰面翻新技术规程》 13 DBJ50-071-2010 《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 14 DBJ50-102-2010 《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 1.3 适用对象及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重庆市主城区规划区内的建筑立面装饰工程,其他各市、镇、区亦可参照本导则结合实际情况指导相关工作。

论文选题题目

中文系2009级语文教育专业 毕业论文备选题目一览表 中国古代文学 1.《山海经》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 2.中西神话比较研究 3.《诗经》及其作品研究 4.《左传》及其作品研究 5.《左传》《国语》比较研究 6.《国语》成书探源 7.试论《战国策》的时代特色 8.楚辞与屈原研究 9.《诗经》与《楚辞》比较研究 10.孔子作《春秋》考论 11.《孟子》探微 12.庄、老比较研究 13.《庄子》新探 14.《史记》及其作品研究 15.《史》《汉》比较论 16.《汉乐府》新探 17.试论《古诗十九首》在比兴手法上的创新 18.从元代水浒戏到《水浒传》看李逵形象的演变 19.《西厢记》崔莺莺与《墙头马上》李千金形象比较 20.论《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21.论《西游记》中的妖魔 22.孙悟空形象之我见 23.谈《红楼梦》人物塑造的衬托手法 24.杜丽娘·林黛玉·陈芸:明清文学中三个女性形象比较 25.从晚明社会思潮看《灌园叟晚逢仙女》的思想内蕴 26.论张养浩的散曲创作 27.论《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28. 蒲松龄的鬼怪情结 29.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及其体现出的时代精神 30.论关汉卿杂剧中的妓女形象 31.杜甫诗歌的“诗史”性及其特色 32.白居易讽谕诗的价值及的特色 33.苏轼及苏门弟子的词之创作论 34.《水浒传》传奇性之我见 35.晚唐五代词风格论 36.南宋辛派词人的创作及得失论 37.《桃花扇》人物论 38.试比较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薛蟠人物形象异同 39.试论《红楼梦》中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个人情绪 40.试分析《红楼梦》中人物对话时所伴随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深入功能

工程建筑立面设计分析报告

任务四进行建筑立面设计 任务实施 1、影响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因素 1)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形体有时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所以也自然产生出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建筑的外部形象设计应尽量反映室内空间的要求,并充分表现建筑物的不同性格特征,达到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在表现建筑性格特征时,也可以运用象征手法来表现艺术构思,并以此突出建筑的性格特征,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建造在悉尼的风光旖旎的班尼朗岛上,它的三组白色的尖拱形屋顶的覆盖整个剧院,像一艘迎风扬帆破浪前进的帆船(见图9-38)。 图9-38 悉尼歌剧院 2)城市规划及环境条件 任何建筑都必定坐落在一定的基地环境之中,要处理得协调统一,与环境融合一体,就必须和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所以建筑基地的地形、地质、气候、方位、朝向、形状、大小、道路、绿化以及原有建筑群的关系等,都对建筑外部形象有极大影响。位于自然环境中的建筑要因地制宜,结合地形起伏变化使建筑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并与环境融为一体。

图9-39 流水别墅 3)物质技术条件 建筑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品,它必须运用大量的材料并通过一定的结构施工技术等手段才能建成。因此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并反映出结构、材料和施工的特点。 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多采用混合结构,由于受到墙体承重及梁板经济跨度的局限,室内空间小,层数不多,开窗面积受到限制。这类建筑的立面处理可通过外墙面的色彩、材料质感、水平与垂直线条及门窗的合理组织等来表现混合结构建筑简洁、朴素、稳重的外观特征。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墙体仅起围护作用,这就给空间处理赋予了较大的灵活性。它的立面开窗较自由,既可形成大面积独立窗,也可组成带形窗,甚至底层可以全部取消窗间墙而形成完全通透的形式。框架结构建筑具有简洁、明快、轻巧的外观形象。 随着现代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给建筑外形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各种空间结构的大量运用,更加丰富了建筑物的外观形象,使建筑造型呈现出千姿百态。

房屋建筑学毕业论文选题

房屋建筑学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房屋建筑学毕业论文选题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房屋建筑学毕业论文选题: 山区乡村建筑洪水冲击作用可视化研究 房屋质量保险制度下质量检查机构运行机制研究 山区乡村建筑洪水作用荷载试验研究 木构架砖围护墙房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 基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既有砌体房屋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一体化研究 夯土房屋纵横墙交接处裂缝成因及其预控措施研究 既有建筑顶部钢结构加层的结构设计与抗震性能分析 广东沿海典型低矮建筑调研与风荷载特性的试验研究 基于建筑和结构安全统一的废旧集装箱改造房构造的研究 从建筑到村落形态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研究 关于《危险房屋鉴定标准》的应用研究 现有小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 现代木结构建筑之墙体构造研究 云南传统民居建筑抗震加固方法的研究 澜沧江中下游流域传统聚落研究初探村落人居环境与建筑朝向生态的可持

续发展 沈阳周边村镇砌体结构学校建筑抗震性能研究 湖南省村镇砖砌体房屋抗震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研究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研究 低层建筑表面风荷载数值模拟研究 大庆地区房屋结露发霉治理技术研究 汶川地震中村镇建筑的震害分析及抗震减灾措施研究 夯土墙承重房屋的局部受压性能研究 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研究 汶川地震房屋震害分析及抗震鉴定方法的研究 西安老城区宗教建筑修复与保护研究 抗震设防建筑的易损性及震害指数研究 砌块建筑裂缝成因及处理技术研究 混凝土砌块建筑裂缝及渗漏处理技术研究 低层砌体住宅房屋简化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国内外房屋建筑物管理制度的比较和借鉴 红外热像技术在建筑结构节能中的应用研究 情感·建筑·城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研究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震后鉴定及加固研究 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构造措施研究 TTU标模及平顶罩棚类低矮建筑的风洞试验研究 摩擦滑移减震技术在村镇砌体房屋结构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及减震效果分析 建筑外墙饰面检测维修优化分析 山区乡村建筑洪水冲击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住宅建筑计量供热自力式差压控制阀及热计费问题的研究 云南农村民居新建房屋夯土墙竹筋加固的试验研究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课题总结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课题总结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无数种举世瞩目的艺术形式。国画尊为国粹;书法举世无双;诗词歌赋更是占有一席之地。从古至今,多少才子,学者投身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但学有所成终是寥寥无几,而全部收入囊中的更是凤毛麟角。而苏轼,却正是这凤毛麟角中的领袖人物。他的博学多识,令后人不胜羡之。 在文风绚烂的宋代,有一个父子三人都成为杰出作家的家庭,而这个家庭的代表,正是一代文豪——苏轼。他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而苏轼所作之词更是标新立异,把自己的胸襟气度,人生经历融入词中形成了不同前人的鲜明个性特色。他以他的学富才雄,一洗文学界“绮罗香泽之态,宛转稠缪之度”唱出了“关西大汉,铜琶铁板”之音,令天下耳目一新,开发出另一番新的天地。一曲《江城子?密州出猎》将心中的无限豪放渲泄得淋漓尽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召显豪迈本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曲《蝶恋花》亦是突出他心中清旷“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句慷慨之词,一阵阵爽朗之笑,一首首千古绝诗,编织成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号 苏轼的文章,由于阅历丰富、学问渊博,突破了无数繁文缛节,不少篇章都力求自由而又准确的表达出深邃的思想意境。把韩愈、柳宗元以来所提倡的文章发挥到极致。他将自己的处世旷达和旷世之才注入文风,使之潇洒磊落、飘逸爽朗。丰富的想象力和阔大的视野使他的作品千姿百态,不拘一格,无法城法牢笼。有的情怀婉转,有的诙谐广博,有的慷慨豪迈……都意境高雅,气韵充沛、自然天成。这不仅因为他学识浑厚和兼收并蓄的深厚学养,更可以看出他的创作追求和人生境界。一切的一切,都使他成了北宋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与思想嘉佑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元佑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

建筑立面造型设计问题综述论文

关于建筑立面造型设计问题综述 摘要:随着人们对建筑的舒适要求在大大提高,建筑设计越来越讲求审美要求,不仅是对内在居住环境的要求在提升,在外立面和建筑造型的审美也在提高,在现代建筑中,建筑造型和外立面设计已经成为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现代住宅的立面造型设计理论作了综述,然后就主要方面对现代建筑立面造型方法设计做了探讨。本文是个人的一些见解,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住宅;立面设计;造型;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eople of the buildings in comfort requirements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design more and more with the aesthetic requirement, not only for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ner living environment in ascension, outside elevation and building modelling aesthetic also is rising, in modern architecture, the construction model and facade building desig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ject design. this paper mainly to the modern residential facade design theory was reviewed, then the main aspects of modern building facade design methods are discussed. this paper is a man of some opinions, and available for peer as reference. key words: city residential; facade design; modeling 前言

建筑学毕业设计论文案例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一、内容要求 (一)题目:题目应简短、确切、精炼,字数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题目应有中英文对照,英文题目应与中文题目含义一致。 (二)论文摘要:论文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论文主要论点、创新见解的高度概括,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摘要应有中英文对照,中文摘要在400字左右,外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要求用词准确、语法规范、意思完整。 (三)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关键词应有中英文对照,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四)目录:一般列至三级标题,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并标明页码。 (五)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或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前言(绪论)。内容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2、论文主体。论文主体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理论分析、数据资料、实验方法及结果、本人的论点、结论等内容,还要

附有关图表、照片、公式等。文中若有同指导教师或他人共同研究、试验的内容以及引用他人成果或结论的内容,必须有明确说明,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 3、结论。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归纳和综合,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 (六)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推演、源程序等。如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 (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设计)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查阅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文献(不含教科书)不少于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篇。 (八)致谢:对给予支持、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条件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诚恳热诚。二、撰写规范 (一)文字与标点符号 1、论文撰写一般用汉语简化文字书写,论文必须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 2、标点符号的用法应该以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

古代文论论文题目

中国古代文论论文选题 一、先秦部分 1.略论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 2.月中蟾蜍嫦娥形象 3.共工形象两面性之我见 4.治水神话的蕴含 5.神话中的女性形象 6.《诗经》中的民族史诗 7.《诗经》是怎样反映二周时期的劳动生活的 8.《诗经》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几种手法 9.漫谈《诗经》对农村生活面貌的表现 10.《诗经》与妇女问题 11.试论“黍离之悲”的美学价值 12.“思无邪”辨 13.《诗经》对隋以前文学的影响 14.《诗经》与行役问题 15.《论语》写人技法初探 16.从《论语》看孔子其人 17.简论孟子散文的浩然之气 18.试析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19.孟子“仁政”说评议 20.《庄子》浪漫主义特色评述 21.试论《庄子》的人生观 22.谈谈《劝学》的比喻和铺陈 23.浅议《左传》的行人辞令 24.《左传》塑造人物的几种手法 25.《左传》战争描写的艺术成就 26.《左传》叙事的艺术成就 27.《左传》所写的女性 28.《左传》所写的正面女性 29.《左传》所写的反面女性 30.《左传》人物传记文学成就 31.从《战国策》看说话的技巧 32.从《离骚》看屈原的人格 33.《离骚》象征手法探微 34.《离骚》兼《国风》《小雅》诗旨说 35.屈赋“兮”字解 36.屈赋对汉赋的影响 37.中国最早的咏物诗——《橘颂》 38.屈原《九歌》的浪漫主义 39.屈庄浪漫主义的异同 40.宋玉“悲秋”的主题与影响 41.浅谈《战国策》中策士的功利思想 42.荆楚文王考

43.“庄周梦蝶”的悲剧内涵与哲学指归 二、汉魏六朝文学 44.试论贾谊的政论散文 45.贾谊骚体赋对屈赋的继承与发展 46.司马相如大赋的艺术特点与成就 47.司马迁是怎样塑造项羽和刘邦的 48.司马迁是怎样处理史实与文学手法的关系的 49.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态度 50.《史记》塑造正面人物的艺术方法 51.司马迁笔下的反面人物 52.《史记》为“无韵之《离骚》”说 53.从《淮阴侯列传》看《史记》人物传记的叙事艺术 54.汉乐府民歌对《国风》的继承与发展 55.《古诗十九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56.从汉乐府民歌看汉代的妇女问题 57.汉代女性的文学创作 58.汉代的宫怨文学创作 59.《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 60.《神记》故事情节的几个特点 61.《世说新语》对中古文人心态的描写 62.谈谈中古时期的几篇书信体抒情散文 63.三曹诗歌比较举偶 64.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意义 65.曹操在建安文学中的地位 66.曹操乐府诗评说 67.曹操其人与其诗 68.评曹植诗歌的文学价值 69.曹植诗歌艺术性初探 70.略论曹植的《洛神赋》 71.论曹植乐府诗歌的创新性 72.《西洲曲》抒情主人公情感分析 73.自然、真淳、和谐——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 74.论《桃花源记》与陶渊明的归隐体验 75.从陶渊明生命历程看桃花源思想的形成 76.陶渊明笔下的农村生活风貌 77.说陶诗的平淡与醇美 78.陶诗抒情手法管窥 79.从陶渊明的田园诗到谢灵运的山水诗 80.隋以前骈体文的发生与发展 81.以礼闲情的爱情佳作——评陶渊明的《闲情赋》 82.士与仕的夹缝里——从西方心理学看魏晋风度 83.钟嵘“建安风骨”的主要内容 84.阮籍的身世及其《咏怀》诗

建筑类毕业论文题目

为把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方向,现提供论文参考题目如下,学生可根据下列参考题目自拟题目或直接选用,但要防止论文内容的抄袭,雷同现象。具体的要求如字数,格式等要符合西京学院关于论文撰写的规定,毕业论文成绩根据选题的难易,论文内容质量,格式等综合确定。 1,浅谈企业从事工程总承包面临的问题 2,试述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索赔的艺术 3,关于房地产开发成本管理的初探 4,浅谈施工方案与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关系 5,试论建筑工程监理应如何确保施工安全 6,论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7,浅析如何搞好工程建设监理工作 8,试述施工现场基础工程质量控制 9,浅谈工程项目主要成本管理与控制 10,试述工程管理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和品质管理 11,关于做好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的控制 12,浅谈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3,浅谈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 14,论述工程成本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15,论述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中的造价控制 16,论述可行性研究在建设中的作用 17,浅析工程项目投资管理 18,试论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 19,浅谈房地产开发中的工程成本控制 20,浅谈工程建设项目的技术变更管理 21,浅谈施工单位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 22,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 23,发包人如何做好工程合同管理 24,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防范分析 25,我国工程监理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讨论 26,关于施工企业实施低成本的战略讨论 27,浅谈大型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28,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在建筑施工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29,施工企业如何应对清单环境下的成本管理 30,浅论如何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 31,信息管理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2,关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预测与控制 33,浅谈工程索赔对减少工程经营风险的作用 34,浅谈如何有效的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35,浅谈施工阶段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36,PDCA循环管理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学毕业设计论文调查研究报告

调研报告 课题简介及选题意义(前言):目前我国都市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普遍存在共性的问题。因此,应打破传统的选址思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商业园区;进行人性化的商业规划和设计,建立完整的配套服务体系;注入现代商业文化理念,打造现代化的商业中心;建立起一套和谐高效的公共管理系统。我做了一系列的调研。。 这次选择这个题目(西安市长安区某小区商业综合配套建筑设计)作为毕业设计,我是这几方面考虑的: 第一,进一步认识城市设计课程。商业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商业建筑,必定与城市,城市设计脱离不了关系,它的设计最初应是从城市出发,以解决城市出现的问题为己任。它的建设必定丰富了城市,便利城市的居民,提供居民生活的良好环境。 第二,进一不了解商业建筑,掌握更加现代化的商业建筑的手法。在学校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种类型建筑的设计手法,但商业这一部分比较薄弱且不够系统,应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去系统以下商业建筑。并总结以下建筑设计的步骤和系统的方法。 第三,进一步对商业模式的演变和现代山业存在的问题做一系列的阐述,将商业中心建设成服务人类,方便人民的服务机构,并且应具备人性化,现代化,与自然结合,融入自然,体现人本的特点。 第四,对自己的设计能力及各方面的调节能力,统筹计划的能力做一些总结,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作用。 调研对象:西安市长安区党校周遍环境调研。其位于秦岭脚下,周围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城市亦城亦乡,令人舒畅。 调研目的: 商业网点是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承担着城市的商业服务,又是城市繁荣与否的标志。因此建设和发展城市商业、完善城市商业的服务功能是当今发展城市经济和构造城市风貌的重要课题。从人性化的角度看,目前我国都市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以及服务体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商业中心的投建开发缺乏自然元素。二是商业中心的整体规划设计缺乏地下、地面、空间三维的立体式交通传输体系和人性化的配套服务体系。三是商业中心的建筑风格缺乏现代商业文化理念。四是商业中心缺乏和谐高效的公共管理系统。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以全新的视觉,将人性化理念注入现代都市商业,探寻最理想的都市商业服务模式。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所做课题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研的的对象为场地地貌,场地的周遍环境,周遍的人文环境,周遍居民的生活状况,商业设施,经济条件。 调研对象的现状: 区位条件:场地位于西安长安区韦区内,坐落于秦岭脚下,该地区四面环山,虽然已接近城市的边缘,但这里感觉不到郊区,农村的感觉,相反,它与城市接轨,到处体现了城市的新风尚,新面貌,而又加了写乡村的气息,亦城亦乡。 这里原是城中村改造而来的城市,在城市中穿插着农村,居民普遍的消费水平不高,在这一地带有两个大学,一个高中,为这里带来了很大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水平都偏低。 场地周围及其附近一带的居民数量很多,但是这里的公共设施很少,没有一

建筑外立面装饰系统设计、分类及性能

建筑外立面装饰系统设计、分类及性能 如果人体表皮是保护人体免受外界伤害的第一层皮肤,那么衣服就该称为第二层的皮肤,建筑外立面则是第三层皮肤。随着高新技术的兴起,人们已不满足于传统建筑被动的外层设计形式,他们追寻的是使建筑外围能履行主动的、自我调控的职能,就同人体的皮肤具有灵敏性、自我调节功能、自我恢复功能、自我保护功能。 一、为了实现外立面装饰功能,我们必须进行以下方面的设计: 1、结构设计:可靠性、经济性、创新性。 2、外立面装饰材料质感设计:玻璃、金属(铝单板,铜板,锈铁板、不锈钢板等等)、石材(砂岩、花岗岩)、木材(碳化木、防腐木)、膜材料、纸材料(世博日本馆)、藤条(世博西班牙馆) 3、光学设计(颜色设计):是指玻璃的透光性、透明性、半透明性、折射性(凹凸镜)、反射性(镜子)、多色性、光亮性(光滑、明亮,接近光学平面)、形状的多样性、安装结构的多样性等。 玻璃的透光性和透明性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透光不一定透明,但透明(光的环境及建筑内外融合)一定透光:①如果熔化玻璃液的温度低,在玻璃中存在大量未熔化的颗粒杂质,造成光线的散射而使玻璃只透光不透明。②如玻璃板的表面凹凸不平,造成光线的散射。②如今的磨砂玻璃、彩铀玻璃等。最早制造的玻璃由于含杂质多、且表面非常粗糙、凹凸不平,使玻璃透光而不透明。 玻璃半透明:指玻璃的单向透明性,如热反射镀膜玻璃,膜面在室内。对于建筑物内部人来说,玻璃具有透明性,但建筑物外界的人却看不见里面。 4、热工设计(传热系数、遮阳系数、结露点): 热量传递有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热量从系统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由一个系统传到另一系统的现象叫做热传导。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气体或液体中,热传导过程往往和对流同时发生。各种物质的热传导性能不同,一般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玻璃、木材、棉毛制品、羽毛、毛皮以及液体和气体都是热的不良导体,石棉的热传导性能极差,常作为绝热材料。 靠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传热的方式叫做对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