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乐理第一章音高

合集下载

乐理章节知识点总结

乐理章节知识点总结

乐理章节知识点总结乐理是音乐的理论基础,它涉及音乐的元素、结构、语法和形式。

了解乐理知识对于学习、演奏和创作音乐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乐理的各个章节进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乐理知识。

第一章:音高和音程音高是指音乐中的高低音调。

在西方音乐中,音高通常用音符来表示,高音用高音符,低音用低音符。

音程是任意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差距。

音程可以分为纯音程和半音程。

纯音程包括:纯八度(1个八度)、纯四度(5个音阶)和纯五度(8个音阶)。

半音程包括:大二度(2个音阶)、小二度(1个音阶)、大七度(11个音阶)、小七度(10个音阶)、大六度(9个音阶)和小六度(8个音阶)。

第二章:节奏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感。

它包括拍子、节拍、拍子型和节奏型。

拍子是音乐中的时间单位,通常表示为四分音符。

节拍是拍子的重心所在的位置。

拍子型是指将音符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模式。

节奏型是指音符的排列形式和时值组合。

节奏型包括二拍子型、三拍子型和四拍子型。

第三章:音乐符号音乐符号包括音符、休止符、音符附加符号、记号和调号。

音符用来表示声音的音高和时值。

休止符用来表示音符之间的停顿。

音符附加符号包括附点、连线、变音符号和其他修饰符号。

记号包括速度记号、力度记号、渐弱记号、加强记号和其他变化记号。

调号用来表示一个乐曲所采用的音高体系。

第四章:和弦和弦是由两个或更多个音符组成的和谐音。

和弦包括三和弦、七和弦、延伸和弦和断奏和弦。

三和弦包括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和减小三和弦。

七和弦包括大七和弦、小七和弦、属七和弦和减小七和弦。

延伸和弦是指在基础和弦之上添加第九、第十一和第十三音。

断奏和弦是在演奏中突然中断的和弦。

第五章:和声和声是指同时发出的两个或更多个声音之间的关系。

基本的和声关系包括:和声、不和声、属和声和减和声。

和声是最和谐的关系,不和声是最不和谐的关系。

属和声和减和声是在和声关系的基础上添加半音的变种。

第六章:音阶音阶是按照音程关系排列的一组音符。

大学音乐讲义之音高

大学音乐讲义之音高

位于键盘中央的C 音称为中央C 从中央C 位于键盘中央的C 音称为中央C ,从中央C 开始 向右,分组次序为小字一组( 向右,分组次序为小字一组(c1 d1 e1 f1 g1 a1 b1 ) 、小字二组(c2 - b2 ) 、小字三组(c3 小字二组( 小字三组( b3 ) 、小字四组(c4 - b4 ) 、小字五组(c5 小字四组( 小字五组( b5 ) 。从中央C 向左,分组次序为小字组(c 从中央C 向左,分组次序为小字组( b) 、大字组(C - B) 、大字一组(C1 - B1 ) 、 大字组( 大字一组( 大字二组( 大字二组(C2 - B2 ) 。小字组用小写字母记在 右上方加相应数字标记; 右上方加相应数字标记;大字组用大写字母记在 右下方加相应数字标记。 右下方加相应数字标记。
二、三种律制的应用 五度相生律是根据分音纯五度而定律, 五度相生律是根据分音纯五度而定律,因此在音 乐的先后结合上自然、协调,适用于演奏、 乐的先后结合上自然、协调,适用于演奏、演唱 单声音乐。纯律是根据自然三和弦而定律, 单声音乐。纯律是根据自然三和弦而定律,因此在 和弦上纯正、和谐,适用于合奏、合唱等多种音乐。 和弦上纯正、和谐,适用于合奏、合唱等多种音乐。 十二平均律虽然在音的先后结合和同时结合上都不 十分自然、纯正,但便于转调, 十分自然、纯正,但便于转调,从而推动了音乐创 作技术的发展,同时在键盘乐器的制造、 作技术的发展,同时在键盘乐器的制造、演奏上有 许多优点,因此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许多优点,因此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分音 构成复合音的基音和泛音,叫做分音。 构成复合音的基音和泛音,叫做分音。基音称第 一分音。 一分音。发音体分两部分振动产生的音叫第二分 即第一泛音; 音,即第一泛音;分三部分振动产生的音叫做第 二泛音。余下类推。 二泛音。余下类推。

《基本乐理》知识学习(教案).doc

《基本乐理》知识学习(教案).doc

《基本乐理》知识学习第一章音高第一节音一、音的产生发音体振动产牛音。

二、音的种类1. 乐音发音体振动状态规则,发出音高明显的音。

(悦耳)2. 噪音发音体振动状态不规则,发岀音高不明显的音。

(刺耳)三、音的性质1. 音高音的高低决定丁•发音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多少。

频率高,音则高;频率低,音则低。

2. 音值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振动时间长,音则长;振动时间短,音则短。

3. 音强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振幅的人小。

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4. 音色音色决定于发音体的质地、形状、振动方式、发音方法及泛音多少、强弱等因索。

四、基音泛音复合音分音1. 基音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牛的音。

基音起着决定音高的作用。

2. 泛音发音体部分振动产牛的音。

泛音起着决定音色的作用。

3. 复合音基因和泛音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音。

4. 分音构成复合音的基音和泛音。

基音是笫一分音。

五、半音全音乐咅咅高的最小计量单位,叫做半咅。

键盘乐器相邻两个键构成半咅。

两个半咅Z和为全音。

隔开一个琴键的两键构成全音。

第二节变音记号一、变音记号表示将音升高、降低和还原的记号。

二、变音记号的种类1•升记号:表示将基木音级升高半音。

2. 降记号:表示将呈木音级降低半音。

3. 垂升记号:表示将基木咅级升高全音。

4. 重降记号:表示将基木咅级降低全咅。

5. 还原记号:表示将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三、变音记号的位置在五线谱中,变音记号记在音符的止左方,在简谱中,记在音符、音名的左上方。

四、临时变音记号记在音符左方的变音记号。

它对该记号Z后、一小节Z内的同高度的音冇效。

対跨小节相邻的、加延咅线的同高度的咅也冇效。

第三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音名一、乐音体系在咅乐中所使用的全部乐音的总和。

二、音列乐咅体系中的咅,按照咅高顺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底排列起來的。

三、音级乐咅体系中的各咅。

咅级分为基本咅级和变化咅级。

基木音级:以C、D、E、F、G、A、B七个拉丁字母命名的音。

基础乐理

基础乐理

乐理试题答案第一章音1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物理属性。

分别指(音高)、(音量)、(音值)、(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振动频率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间长短)、(发音体的材料、形状、及振动方式)。

2音起源于(物体的振动,发生体的振动在空间中形成声波,作用于人的听觉感官,传达给大脑)使人产生音的感觉。

3作为物理现象,乐音指(发声体做有规律的振动,产生的有明确高度的音);噪音指(发声体做无规律振动,产生无明确高度的音)。

4作为音乐术语,乐音指(音乐中使用的那些有固定音高的音);噪音(是相反的,但噪音在音乐表现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5乐音体系指(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

6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7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

8乐音体系中各音的名称叫做(音名)。

音名用(字母CDEFGAB)表示,供歌唱的用(唱名do、re、mi、fa、sol、la、si七个拉丁字母表示)表示。

9在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他们与钢琴白建所发出的音是一致的;升高或降低的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有升音级、降音级、(重升音级)、(重降音级)。

10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将音列划分为若干(音组)。

在音列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用(小字母并在右上角加数字1)来表示,小字一组的c1又叫做(中央c),小字一组的a1被称为(国际标准音)。

标准音的振动频率为(440Hz)。

11比小字一组高的音组顺序依次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比小字一组低的音组顺序依次(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大字三组)。

12在钢琴上,任何相邻的两个键(包括白键与黑键)之间的音高距离是(半音),是现行音乐体系中两音间最小的音高距离。

两半音之和为(全音)。

13使某音发生半音或全音变化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

基本乐理教程-新版.pdf

基本乐理教程-新版.pdf

基本乐理教程第一章音及音高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

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

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

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

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

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字母体系: C D E F G A B唱名体系: 1 2 3 4 5 6 7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

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

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

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

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标明。

升高全音用“重升”或“×”来标明。

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

如:升C或#C 降C或bC第三节音的分组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在音列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

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

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

初学者基本乐理教程

初学者基本乐理教程

基本乐理教程第一章音及音高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

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

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

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

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

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字母体系:c D E F G A B唱名体系:1 2 3 4 5 6 7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

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

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

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

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标明。

升高全音用“重升”或“X”来标明。

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

如:升C或#C降C或bC第三节音的分组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在音列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

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

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

大字组用不带数字的大写字母来标记。

《基本乐理教案》

《基本乐理教案》

《基本乐理教案》第一章:乐理概述1.1 音乐的基本概念:音、音高、音长、节奏1.2 音乐的分类:声乐、器乐、电子音乐等1.3 音乐的基本元素:旋律、和声、节奏、音色、力度、速度第二章:音符与节奏2.1 音符的种类: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2.2 节奏的表示:拍号、小节线、连音线、顿音等2.3 音符与节奏的组合:简单节奏、复杂节奏、同步节奏等第三章:音阶与调式3.1 大调音阶:C大调、G大调、D大调等3.2 小调音阶:a小调、d小调、g小调等3.3 调式的转换:升降调、临时升降调、调式移位等第四章:和弦与和声4.1 和弦的构成: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4.2 和弦的进行:根音进行、三音进行、五音进行等4.3 和声的运用:和声进行、和声功能、和声分析等第五章:旋律与节奏5.1 旋律的构成:主题、动机、发展等5.2 旋律的进行:直线进行、曲线进行、跳跃进行等5.3 旋律与节奏的结合:旋律节奏、反旋律节奏、复合节奏等《基本乐理教案》第六章:音符与拍号6.1 音符与拍号的关系:拍号决定音符的时值6.2 常见拍号:2/4拍、3/4拍、4/4拍、3/8拍等6.3 复合拍号:6/8拍、9/8拍、12/8拍等第七章:音程与和声7.1 音程的定义:两个音符之间的距离7.2 音程的分类: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变化音程等7.3 和声的应用:和声进行、和声功能、和声分析等第八章:转调与调性8.1 转调的定义:从一个调式转换到另一个调式8.2 转调的方法:升降调、临时升降调、和声转调等8.3 调性的变化:大调、小调、五声调式等第九章:节奏与拍号9.1 节奏与拍号的关系:拍号决定节奏的强弱9.2 节奏的类型:简单节奏、复杂节奏、同步节奏等9.3 拍号的应用:2/4拍、3/4拍、4/4拍、3/8拍等第十章:旋律与和声10.1 旋律与和声的关系:旋律是音乐的骨架,和声是音乐的血肉10.2 旋律的进行:直线进行、曲线进行、跳跃进行等10.3 和声的运用:和声进行、和声功能、和声分析等《基本乐理教案》第十一章:音符与节奏的组合11.1 音符与节奏的结合:音符的时值与节奏的强弱11.2 节奏型的变化:简单的节奏型、复杂的节奏型、同步节奏型等11.3 节奏与音符的协调:不同的节奏型与音符的组合方式第十二章:和声与和弦进行12.1 和弦的构成: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12.2 和弦进行的类型:二五一进行、属七进行、副七进行等12.3 和弦进行的变化:转位和弦、延留音和弦、跳进和弦等第十三章:旋律与和声的发展13.1 旋律的发展手法:模进、变奏、展开等13.2 和声的发展手法:和声的转换、和声的推移、和声的对比等13.3 旋律与和声的结合:旋律与和声的对应、旋律与和声的交织等第十四章:曲式与结构14.1 曲式的定义:音乐作品的组织形式14.2 常见的曲式结构:binary form、ternary form、rondo form等14.3 曲式的应用:旋律与和声在曲式中的运用、曲式的变化与发展等第十五章:音乐分析与创作15.1 音乐分析的方法:旋律分析、和声分析、节奏分析等15.2 音乐创作的基本步骤:主题创作、和声编配、节奏设计等15.3 音乐创作的实践:创作练习、作品修改、作品展示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音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基本元素。

音乐乐理基础知识大全2015

音乐乐理基础知识大全2015

第一章音及音高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

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

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

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

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

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字母体系:C D E F G A B唱名体系:1 2 3 4 5 6 7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

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

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

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

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标明。

升高全音用“重升”或“×”来标明。

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

如:升C或#C 降C或bC第三节音的分组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在音列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

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

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

大字组用不带数字的大写字母来标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音
1、音的产生:发音体振动产生音
2、音的分类
(1)乐音:振动规则、有固定音高的音
(2)噪音:振动不规则、没有固定音高的音
3、音的性质
(1)音高: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多少。

(2)音值:音的长短,决定于发声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3)音强:音的强弱,决定于发声体振幅的大小。

(4)音色:音的色彩,决定于泛音的数量和强度。

数量和强度受发音体的质地、形状、振动方式、发音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音名
1、乐音体系:在音乐中所使用的全部乐音的总和
2、音列: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音高顺序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排列起来
3、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
(1)基本音级:以C、D、E、F、G、A、B七个字母命名的音
(2)变化音级:升高或者降低基本音级得来的音
4、音名:音级的名称
5、唱名:用于唱歌的do、re、mi、fa、sol、la、si七个固定音节
(1)固定唱名:唱名与音名的关系固定不变
(2)首调唱名:唱名与音名的关系不固定
6、半音:乐音音高的最小计量单位,钢琴上相邻的两个琴键构成半音
全音:两个半音之和,钢琴上隔开一个琴键的两键构成全音
第三节音的分组八度音域音区
1、音的分组:音乐中许多高低不同的音,循环重复七个基本音级的音名,因此便产生了许多同名音。

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便将音列分成“组”。

从C至D七个音为一组。

2、八度:相邻音组的两个同名音,叫做八度。

3、音域:音的高低范围叫做音域
4、音区:音域中的一部分,叫做音区。

第四节音律
1、音律:乐音体系中各音的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

精密制定乐音高度的方法叫做定律法,也叫律制。

主要的有五度相生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

2、五度相生律:根据分音列第二分音与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作为生律要素而产生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3、三分损益法:将发音体长度均分为三部分,去其1/3留其2/3为“三分损一”,产生比原音高纯五度的音。

将发音体长度增加1/3为“三分益一”产生比原音低纯四度的音。

4、纯律:在分音列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间加入第五分音构成和弦形式,作为生律要素而产生的音律叫做纯律。

5、十二平均律:将纯八度分为频率比均等的十二个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

我国明朝朱载堉是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定十二平均律的伟大音乐家。

6、标准音:国际统一标准的音高,叫做标准音或国际标准音。

以小字一组a (a1=440hz)标记。

7:中央C:位于乐音体系中央的C,叫做中央C,以小字一组c(c1)标记。

第五节变音记号
1、变音记号:表示将音升高、降低和还原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

2、变音记号的种类
(1)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2)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3)重生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全音
(4)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全音
(5)还原记号(♮):表示将升高(♯或×)或降低(b或bb)的音还原。

3、临时变音记号:记在音符左方的变音记号,叫做临时变音记号。

临时变音记号对该记号之后本小节之内同高度的音有效,对跨小节相邻的、加延音线的同高度音也有效。

第六节自然半音变化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全音等音
1、自然半音:由相邻的两个基本音级及其变化音级所构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

2、变化半音:由同一个基本音级或非相邻的两个基本音级变化构成的半音,叫做变化半音。

3、自然全音:由相邻的两个基本音级及其变化音级所构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

4、变化全音:由同一个基本音级或非相邻的两个基本音级变化构成的全音,叫做变化全音。

5、等音:音高相同而记法和意义不同的音,叫做等音。

(除♯g和b a各有一个等音外,其他每个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都有两个等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