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表温度传感器
超声热量计和热量表工作原理及热能表的应用领域

超声热量计和热量表工作原理及热能表的应用领域超声热量计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测量液体或气体热量的仪器,它通过测量流体中超声信号的传播速度变化,在不需运动部件的情况下准确地计算热能。
而热量表,也称热能表,是一种用于测量热量或热能转移的仪表。
下面将分别介绍超声热量计和热量表的工作原理,并探讨热能表的应用领域。
首先,我们先介绍超声热量计。
超声热量计主要依靠多普勒效应来测量流体中超声波的频率变化。
当超声波沿着流体传播时,如果流体速度与超声波速度相同,频率不会改变;然而,如果流体速度与超声波速度不同,就会出现频率的变化。
根据多普勒效应,频率变化的大小与流体速度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量超声波的频率变化,可以得到流体的速度,再结合流量计算公式,就可以得到流体通过的热量。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热量表的工作原理。
热量表是通过测量流体温度、压力和流量来计算热量的。
一般来说,热量表由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组成。
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流体的温度,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流体的压力,而流量计可以测量流体通过的速度。
通过采集这些参数,热量表可以通过特定的计算公式来计算热量或热能转移。
至于热能表的应用领域,由于热量或热能的测量在很多行业和领域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热能表的应用范围广泛。
首先,热量表在能源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测量锅炉的供热情况,帮助监控能源的消耗。
此外,在工业制造中,热量表也可以用于测量工艺中的能量转化和耗散。
另外,热量表也在建筑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帮助监测和控制室内温度、热水供应等,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结而言,超声热量计通过测量超声波频率变化来计算热能,而热量表通过测量温度、压力和流量来计算热能。
它们在能源行业、工业制造和建筑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应用这些热能表,可以实现对能源的监测、管理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热量表精度等级确定

热计量表热计量表等级的划分标准如下:一、计量精度热量表共分为三个精度等级,即:一级表、二级表和三级表。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热量表的精度等级不能用一个固定的误差数字来描述,比如2%或5%等等,因为即便同一精度级的热量表,随着工作条件不同,对它的误差要求也是不同的。
1)整体式热量表的计量精度由于整体式热量表的各计量部件在逻辑上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它的精度必须由标准装置一次性给出,它的误差极限分别由下述公式给出:一级表:E=2+4Δtmin/Δt+0.01qp/q二级表:E=3+4Δtmin/Δt+0.02qp/q三级表:E=4+4Δtmin/Δt+0.05qp/q其中:E——相对误差极限,%Δtmin——最小温差,℃。
Δt——使用范围内的温差,℃。
qp——常用流量,m3/h。
q——使用范围内的流量,m3/h。
2)分体式热量表的计量精度分体式热量表的计量精度是由组成热量表的三个部分: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和积算器各自的计量精度共同决定的,其误差极限是上述三个部件各自误差的算术和(也就是绝对值的和)。
其中,各部分的误差极限公式如下:流量计误差极限公式:一级表:E=1+0.01qp/q二级表:E=2+0.02qp/q三级表:E=3+0.05qp/q其中:qp——常用流量,m3/h。
q——使用范围内的流量,m3/h。
配对温度传感器的误差极限公式:E=0.5+3Δtmin/Δt其中:Δtmin——最小温差,℃。
Δt——使用范围内的温差,℃。
积算器误差极限:E=0.5+Δtmin/Δt其中:Δtmin——最小温差,℃。
Δt——使用范围内的温差,℃。
可以看出,在分体式热量表中,由于流量计精度分为三个级别,所以导致分体式热量表的计量精度也分为三个级别。
热量表测量原理

、热量表测量原理热量表一般由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和计算器组成。
当水流经热交换系统时,流量计测量出热(冷)水流量,并将测量结果以脉冲形式传送给计算器,计算器通过与之相连的配对温度传感器测出进、出口的水温,以及水流经的时间,根据以下方程计算出系统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二、热量表简介热量表依据国家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热量表》(CJ128-2000)设计,主要用于计量以水为介质的热交换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并可进行数据传输(可选),便于远程抄表和计算机集中管理;配以IC卡智能控制阀等部件可实现用热的预付费管理。
热计量表产品已形成系列化、多样化,规格齐全,公称口径从DN15到DN400;有单流束/多流束、普通型/无磁型、热用型/冷热兼用型、远传型/IC卡型等型号,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三、显示内容及操作说明1. 液晶常显示项为累积热量。
2. 按键每按一下,顺次显示下一项内容。
3. 每项显示内容最长显示3分钟,无动作后自动返回累积热量显示。
四、使用和维护说明1. 供热或制冷系统的水质应符合国家和行业规定的要求。
2. 热量表应安装在便于查看、维护和管理的位置。
水流方向必须保证与热量表标示的方向一致。
3. 热量表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高温、强烈振动与冲击、冰冻以及大量灰尘等恶劣环境,最好将其安装在带有保温的热量表箱活管道井内。
4. 热量表的显示器不得被水浸泡并应避免阳光直射。
切勿用力拉扯热量表的温度传感器导线和流量信号传感器导线。
5. 热量表使用了至少一个采暖季后,在每个采暖季正式开始之前,系统一定要在十分之一常用流量的温水环境中运行两个小时以上。
6. 每个采暖季结束后最好不要把系统管路里的水排泄掉。
标准型热计量表使用说明

标准型热计量表使用说明一、主要功能该型号热量表为整体式热量表,由基表、表壳、流量传感器(韦根模块)、温度传感器(Pt1000配对热电阻)、操作按键及LCD等部分组成。
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1、流量采集1)自动采集流量信号并计算流量(流速)和累积流量(体积)。
2) 根据基表处水温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仪表流量系数,分25(常温),55,90℃三种情况。
2、温度采集1)自动采集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并进行温差计算。
温度采集出错时,记录出错时间。
2 ) 温度采集范围:0-100℃。
3)为节约电池,当LCD有显示或有流量时才采集温度。
3、热量计算1) 温度采集正常时,计算供热系统散发的能量并累计进行热量计算。
2) 进水温度范围6—95℃,出水温度不低于5℃,进出水温差不低于 3℃4、电压监测自动进行电源电压监测。
但显示的电压不是电压的实际值,正常情况下显示3.6V,低压时显示0.0V。
5、时间功能1)根据内部时钟自动计算年月日(万年历),累计上电后的工作时间和故障时间(小时数)。
2) 程序写入芯片后,系统上电才开始进行时钟累计,因此显示的日期与实际的日期可能不对应,可以利用按键进行调整。
另外,日期的变化时间与系统的上电时间也有关系,并不是在23点59分59秒的时候变化。
例如系统在10点30分25秒上电,上电后内部计数器从0开始计数,则到第二天的10点30分25秒时,内部计数器累计时间选到24小时,日期发生变化。
利用提供的时钟校正功能,可以进行时钟校正并使计数器从0点开始计数。
6、仪表流量系数、温度参数修正和时钟校正不同的热量表基表其流量系数可能会有微小的差别,批量生产时,程序写入的是统一的系数,必要时可以进行修正。
不同的热量表,电子元器件会有微小的差别,测温的PTl000也会有差别。
批量生产时,程序写入的是统一的温度参数,必要时可以进行修正。
采用提供的通讯程序和通讯设备,可以利用计算机与热表进行通讯,修改仪表流量系数、温度参数和系统的时钟。
超声波热量表原理及应用

一、超声波热量表原理:1、基本原理:热量表是将一对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通过载热流体的上行管和下行管上,流量计安装在流体入口或回流管上,流量计发出与流量成正比的脉冲信号,一对温度传感器给出表示温度高低的模拟信号,而积算仪采集来自流量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利用计算公式算出热交换系统获得的热量。
热水所提供的热量与热水的进回水温差及热水流量成正比例关系。
热水流量采用声波时差法原理进行测量,进回水温度则通过铂电阻温度计测量。
热能表积算仪将热水流量和进回水温度进行数据运算处理,最后得出所消耗掉的热量,单位为 kWh 、 MWh、MJ 或 GJ。
2、计算方法:a、焓差法(依据供回水温度、流量对水流时间进行积分来计算)Q =Q:系统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水的质量流量:水的体积流量:供水和回水温度的水的焓值差b、热系数法(根据供回水温差、水的累积流量)Q =K=V :水的体积:供水和回水的温差k :热系数(具体密度及焓的取值参见GB/T 32224-2015附录A)二、超声波热量表的选用1、机械部分a、热量表外形尺寸选用:热量表公称口径;公称压力;热量表全长、热量表计算器长度、高度、计算器高度、表接螺纹、流量计表体材质等。
保证热量表可以正确安装在设备无干涉、且后期检修方便。
b、热量表技术数据选用:包含热量表的最小流量、最大流量、过载流量、热量表温度范围、公称流量下的压力损失、最大温差、最小温差、测算精度、热量表防护等级等。
2、电气及软件部分热量表供电方式:一般为24V和230V(具体参见说明书)。
温度传感器类型、传感器导线长度(严禁自行加长、截短或更换导线)、热量表的通讯方式及通讯接口、流量计计量周期、用户M-Bus抄表系统、流量计数据存储量。
三、换热机组超声波热量表的应用1、超声波流量计的应用a、确保安装位置的管段不会产生气泡,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表头可倾斜45°安装。
b、热量表安装位置应方便后期拆解维护,热量表上游应安装过滤器。
热量表中的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

热量表中的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是热量表中必备的器件,热量表中的积算仪就是通过采集这两个传感器的信号来计算热交换系统所获得的热量。
热量表中的温度传感器是采集水的温度并发出温度信号的部件,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是由铂电阻组成,它的特性是温度越高阻值越大,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导线传到很远的地方去测量,根据铂电阻的变化我们就可以得到温度的变化。
当然温度传感器并不是这一种,也可以采用其它种的传感器。
热量表中的流量传感器是采集水的流量并发出流量信号的部件,常用的有孔板差压式、旋涡式、涡轮式等。
涡轮式流量传感器是一个小水轮发电机,和水力发电用的水轮发电机是一个道理。
只不过非常小巧而简单,仅仅是由管道里的一个叶轮和管外的线圈所构成。
叶轮上有一小块磁铁,当叶轮被水冲动而旋转时,线圈切割磁力线就会发出交流信号来。
管道里的水流量越大,当然叶轮转得越快,发出的交流频率就越高。
用频率来代表流量,这样就容易传到别处去了,所以这才称得上是传感器。
通过这些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加上微处理机的算法就可以计算到每月的供暖费用是多少,这些数据还能跟银行联网,省去现金缴费的麻烦。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热能表

热能表定义为:适用于测量在热交换环路中,被称作载热液体的液体所吸收或转换热能的仪器,它由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热能积算仪三部分组成。
热量表(热表)又称热能表、热能积算仪,既能测量供热系统的供热量又能测量供冷系统的吸热量。
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JJG 225-2001 热能表检定规程》。
热能表的工作原理:将一对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通过载热流体的上行管和下行管上,流量计安装在流体入口或回流管上(流量计安装的位置不同,最终的测量结果也不同),流量计发出与流量成正比的脉冲信号,一对温度传感器给出表示温度高低的模拟信号,而积算仪采集来自流量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利用积算公式算出热交换系统获得的热量。
长期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城镇居民采暖一般按住宅面积而不是实际用热量收费,导致用户节能意识差,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显然该计量方法缺乏科学性。
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八十年代初,热量表的使用已相当普遍,热力公司以热量表作为计价收费的依据和手段,节能20%~30%。
作为建筑节能的一项基本措施,国家建设部已将热量计量收费列入《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对集中供暖的民用建筑安装热表及有关调节设备并按户计量收费的工作,1998年通过试点取得成效,开始推广,2000年在重点城市新建小区推行,2010年全面推广。
热量的测量在热交换系统中安装热能表,当水流经系统时,根据流量传感器给出的流量和配对温度传感器给出的供回水温度,以及水流经的时间,通过计算器可计算并显示该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其基本公式为:式中:Q——释放或吸收的热量,J或W·h;qm ——流经热能表的水的质量流量,kg/h;qv ——流经热能表的水的体积流量,m3/h;ρ——流经热量表的水的密度,kg/m3;△h ——在热交换系统的入口和出口温度下,水的焓值差,J/kg;r——时间,h。
热量表的准确度等级我国于2001年2月5日首次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热量表CJ128-2000。
热量表工作原理

热量表工作原理热量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仪器。
它可以通过测量燃料的热值来确定燃料的能量含量,是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重要仪器。
那么,热量表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热量表的工作原理。
热量表的工作原理基于燃烧释放热量的基本原理。
当燃料在氧气的存在下燃烧时,会释放出热量。
热量表利用这一原理来测量燃料的热值。
热量表通常由燃烧室、水箱、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和数据记录器等部件组成。
在热量表的工作过程中,首先将待测燃料放入燃烧室中,并点燃燃料。
随着燃料的燃烧,燃烧释放的热量会被传递给水箱中的水。
温度传感器会实时监测水的温度变化,当水的温度升高时,温度传感器会将温度信号传送给数据记录器。
同时,流量计会记录燃料的消耗量。
通过测量水的温度变化和燃料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燃料的热值。
热量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总结,首先,将待测燃料放入燃烧室中,并点燃燃料;其次,燃烧释放的热量被传递给水箱中的水,导致水温升高;然后,温度传感器监测水温变化,并将温度信号传送给数据记录器;最后,通过测量水的温度变化和燃料的消耗量,计算出燃料的热值。
总的来说,热量表通过测量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来确定燃料的能量含量。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燃烧释放热量的基本原理,利用燃料燃烧后传递给水的热量来进行测量。
热量表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燃料的质量控制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热量表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热量表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仪器,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的工作原理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空间。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热量表的工作原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量表温度传感器
1、概述
热量表又叫热能表,是用于测量及显示水流经热交换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热能量的仪表。
热量表通常由流量传感器、配对温度传感器和计算器三部分构成,根据结构可分成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类型。
它是根据流量传感器给出的流量信号和配对温度传感器给出的供、回水温度信号,以及水流经的时间,通过计算器计算并显示该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的热能量。
我国从1996年开始进行“供热按表收费”试点,2000年颁布了我国第一个供热计量的行业标准《热量表》(CJ128),2006年出台了《关于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
建设部要求2000年以后新建住宅和公建工程的供热室内采暖系统必须设计为一户一表系统,原有住宅建筑的室内采暖补建工程,也必须执行“供热按户计量”的规定。
因此,热量表正迎来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热量表温度传感器是热量表的关键部件之一,是我公司根据市场的需要,凭借近20年来的温度仪表制造的技术和经验,于2010年采用先进的工艺设计和生产组织方法,自主设计制造的专业生产流水线而开发的新产品。
热水经过采暖器前后的温度变化是计算用热量的关键技术参数,而这种温度变化非常小,所以热量表对温度计的测温精度和灵敏度要求很高,要求安装在同一个采暖器前后的两支温度计必须经过配对校准后才能使用,其相对误差必须小于0.1℃。
铂电阻是目前测温精度最高的温度计,因此成为热量表温度传感器的首选,同时为了提高分辨率、减小引线电阻对测温精度的影响,一般采用Pt1000铂电阻。
2、结构及分类
热量表温度传感器仍然由测温元件、绝缘材料、保护套管、安装固定装置、接线装置五部分构成,按结构及用途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DS型温度传感器:是使用量最大的户用热量表温度传感器,直接插入热水管道中使用,采用活动外螺纹(M10*1)和固定引线安装,适用于DN15、DN20、DN25等小型热水管道。
DL型温度传感器:适宜楼栋单元或小区的热水总管使用,带固定安装螺纹(G1/2),直接插入热水管道中,采用接线盒或固定引线连接,适用于DN32~DN250热水管道。
PL型温度传感器:适宜小区或地区的热水总管使用,带热安装套管(固定螺纹G1/2),不排空管道即可更换温度传感器。
适用于DN65~DN250的热水管道。
3、型号标记方法
WZ Z DS—30H—27.5B—2V1500—Z1
1234567891011
位号位置含义符号符号含义WZ铂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1分度号P Pt100V Pt500Z Pt1000
2结构特征DS户用热量表直插型温度传感器(适用于DN15、DN20、DN25管道)DL楼栋热量表直插型温度传感器(适用于DN32~DN250管道)
PL楼栋热量表套管型温度传感器(适用于DN65~DN250管道)
3安装固定
装置
0PL型传感器用芯子2DL型带固定安装螺纹G1/2
1PL型(芯子+安装套管)3DS型带活动外螺纹M10x1
4接线装置0连接导线(末端浸锡)1连接导线(末端带冷压接头)3小型防水接线盒
5套管直径Hф5.0Jф6.0KФ8.0 6安装长度L标准长度有27.5、85(105)、120(140)、210(230)mm等。
7测温精度A A级精度B B级精度
8引线制式2两线制3三线制4四线制
9连接导线
材质
V PVC聚氯乙烯塑料85J硅胶150
P PUR聚氨酯塑料105F聚四氟乙烯250
10导线长度S导线长度,标准长度1500mm,可按间幅500增减。
11安
装
座
Z1管接头M10x1-DN15Z2球阀接头M10x1-DN15 Z3管接头M10x1-DN20Z4球阀接头M10x1-DN20 Z5管接头M10x1-DN25Z6球阀接头M10x1-DN25 Z7直接头安装座G1/2Z8角接头安装座G1/2
举例:WZZDS—30H—27.5B—2V1500—Z1
表示该铂热电阻温度计为户用热量表直插型温度传感器,分度号Pt1000,B级精度,带活动外螺纹M10*1,外套管直径5,安装长度27.5,两线制PVC引线长度1500,线头浸锡,带管接头安装座DN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