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同步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5为我

合集下载

咸宁市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名师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

咸宁市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名师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联系课文有关内容,体会顿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的用法.4.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过程与方法:1.自由解读,批注读书,抓住重点句段,与文本充分对话,领会文本的内涵。

2.开展实践活动,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我不能”举行一个葬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明白自信对自己成长的意义。

让每个学生树立自信,怀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重难点分析:唐娜老师的做法于新奇中透着睿智,平凡中彰显着深刻,教学中要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理解唐娜老师的意图。

学习课文就是学习做事,学习做人,教学时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充分利用文本为我们提供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认识到“我不能”不是一个事实,只是一种态度。

生活一定要冲破自卑的束缚,消除自卑心理,养成自信的心理品质。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北京欢迎你板书设计:12百合花开第一单元苏武牧羊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匈.奴(xiōng jù)旄.落(máo mào)空帏.(wéi wěi) 难中难.(nán nàn)二、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历尽..难中难。

历尽:2。

拱服..汉德威.拱服:三、按原文填空。

雪地又冰天, 。

渴饮雪,饥吞毡, 。

历尽难中难, . ,入耳痛心酸。

任海枯石烂,。

,拱服汉德威。

四、你觉得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一、xiōng máo wéi nàn二、1.多次经历或遭受。

2。

敬畏,服从。

三、穷愁十九年牧羊北海边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茄声大节不稍亏终叫匈奴心惊胆碎四、苏武是一个意志坚定如铁、对国家无限忠诚的人。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为“我不能”举行葬礼》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为“我不能”举行葬礼》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2个要求会认地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地生字。

2.理解“蕴涵”“诸如”“墓志铭”等词语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用自信的光芒照亮“我不能”的阴影,使学生学生相信今后一定“我能行”、“我可以”、“我立刻去做”,精神更振奋,生活更有勇气,从而积极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课前准备生字新词卡片、视频、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同学们,你有没有自己特别想完成但却做不了的事情呢?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让我们困扰,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章,看看文中的唐娜老师和她的学生是怎样做的?板书:为“我不能”举行葬礼2.齐读课题,质疑:(1)分析“葬”字?(2)日常生活中的“葬礼”是为谁举行的?而今天的葬礼是为一个观念,一种态度举行的。

二、新授课件出示有关自信的图片。

使用“手机”拍照。

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一)初读课文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单位内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把容易读错的字写到纠错本上。

2.交流纠错本上的字。

3.检查认读易错字词(1号组员,3号组员)。

蕴涵、诸如、铁锹、墓穴、气氛、艾伦、满腹疑惑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2号组员)。

5.分段检查,随机指导(4号组员)。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师概括并板书:写“我不能”葬“我不能”用“我不能”警醒自己(三)细读全文,抓重点句段,深刻领悟文章内涵中心话题: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文中做好批注,并结合具体此句或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1.学生自读,在书上作批注。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预设点:(1)“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我觉得这里的气氛有些不同寻常,空气中似乎蕴涵着一种莫名的兴奋”。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同步练习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同步练习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同步练习冀教版yùn hán zhūrúchéng fá tiē qiāo yí huò yāo qǐng ()()()()()()二、辨字组词:蕴()涵()诸()温()函()堵()艾()惑()邀()哎()或()遨()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大()曲()和()()连忘()苟延()()()()共赏()高()烈四、按要求改写句子的意思:1.老师说:“同学们太累了,我今天就不布置作业了,你们在家看看书吧!”(请转述一下老师说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请按照这个句子的表达方法仿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小练笔:学习本课之后你有什么收获或者启示,请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一、蕴含诸如惩罚铁锹疑惑邀请二、蕴含涵养诸如温暖信函拥堵艾伦迷惑邀请哎呀或者遨游三、恍然大悟曲高和寡流连忘返苟延残喘雅俗共赏兴高采烈四、1、老师说,同学们太累了,他今天就不布置作业了,让我们在家看看书。

2、走进森林,小草对我招手,花儿对我微笑。

课后能力提升:五、略。

崇义县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学设计(研读交流) 冀教版六年级语

崇义县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学设计(研读交流) 冀教版六年级语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学设计(研读交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2个要求会认地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地生字。

2、理解“蕴涵”“诸如”“墓志铭”等词语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字典等方式了解词语含义。

2、通过品读文本,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我不能”在平时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而坚定生活的自信心,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生活的自信心,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词析句,联系生活研读重点段落,使学生感悟到面对生活要自信、积极、乐观。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相信同学们都听说过“葬礼”这个词,今天我们要一同去参加一次非同寻常的葬礼,到底怎么回事呢?请大家打开15课《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板书课题)(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

1、认读课文。

(1)分小节指名读课文,及时纠错。

(2)认读字、词.气氛蕴涵艾伦满腹疑惑铁锹腋下墓穴墓志铭邀请诸如体罚(3)理解词义。

墓志铭:一般是对亡者事迹的追求。

诸如:举例用语,表示下面的例子不止一个。

蕴含:包含。

消极:起反作用的,不求进取,跟“积极"相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理清文章脉络。

(1—7)共写“我不能"(8-16)埋葬“我不能”(17-19)积极应对挑战(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

1、回顾主要内容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为“我不能”举行葬礼》,还记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吗?2、回顾文章脉络师:课上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还记得我们把课文分成了几部分?每部分又讲了什么?(板书共写“我不能”、埋葬“我不能"、“应对挑战”)(回顾课文内容)二、围绕中心话题自学。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教案-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教案-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案-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15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蕴含”“诸如”“墓铭志”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简介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葬礼的经过,感受葬礼的目的和效果。

过程与方法:1.介绍“我不能”先生,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2.自读课文,了解事情经过,掌握生字新词。

3.品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我不能”在平时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而坚定生活的自信心,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从关键词中体会文中人物对葬礼严肃认真的态度,从而体会葬礼的意义重大。

教学突破:联系生活研读重点段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我不能“及其危害,感悟到面对生活要自信、积极、乐观。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重点词句课件及图片。

学生准备:想一想自己认为无法完成的事情或达不到的目标。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课文《为“我不能”举行葬礼》,同学们还记得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2.还记得我们把课文分成了几部分?每部分又讲了什么?二、围绕中心话题自学1.出示中心话题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唐娜老师,共同参与到这富有创意又极具教育意义的活动当中,共同埋葬我们心中的“我不能”。

(出示中心话题)2.再用心读读课文,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书中做好批注,并结合具体的词句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自学小组交流)三、研读重点,师生交流1.第一部分预设1:“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莫名的兴奋”让学生畅所欲言,体会这次活动让每个孩子无比兴奋,以至于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充溢着喜悦。

预设2:“我看到身旁的一个女孩正在纸上写着她不能做到的事情……(第3自然段)体会平时我们有很多做不到的事情,也正说明了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

阜平县三小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配套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

阜平县三小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配套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
1.阅读第一至七自然段,了解唐娜和学生一起写下“我不能”部分,感受孩子的兴奋和喜悦。
本环节要把握的随机性问题:
(1)第一自然段“莫名的兴奋"、第四自然段“认真”中能感受到什么?
(2)每个人写下了那么多“我不能”,你感受到什么?
(3)唐娜老师为什么要和学生一起写?
2.阅读第八至十六自然段,了解唐娜和学生一起埋葬“我不能”部分。
本环节主要注意点:
(1)默读课文,了解学生当时的情况和以后情况的变化,以及“我”的生活中的态度。
(2)注意感受孩子的心情和墓碑的意义。
四、深化认识,领悟唐娜老师的用意。
1.学生结合全文讨论:大家埋葬的是什么?领会唐娜老师的用意。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评价一下唐娜老师。
3.学生坚定地朗读唐娜老师的悼词的最后两个段落。
课件展示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课所学,衔接先后教学。
1.学生回忆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讲的。
2.学生谈唐娜老师的用意。
课件展示
二、讲故事,记名言,了解自信的重要性。
1.教师讲关于自信的故事,学生谈谈听出了什么。
课件展示
2.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自信的名言,并大声朗读记忆。
1.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3)安全-防御。(4)孤独-救助“星期五”。
2.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
教学方法:
自由解读,批注读书,抓住重点句段,与文本充分对话,领会文本的内涵.

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15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蕴含”“诸如”“墓铭志”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简介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葬礼的经过,感受葬礼的目的和效果。

过程与方法:1.介绍“我不能”先生,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2.自读课文,了解事情经过,掌握生字新词。

3.品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我不能”在平时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而坚定生活的自信心,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从关键词中体会文中人物对葬礼严肃认真的态度,从而体会葬礼的意义重大。

教学突破:联系生活研读重点段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我不能“及其危害,感悟到面对生活要自信、积极、乐观。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重点词句课件及图片。

学生准备:想一想自己认为无法完成的事情或达不到的目标。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课文《为“我不能”举行葬礼》,同学们还记得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2.还记得我们把课文分成了几部分?每部分又讲了什么?二、围绕中心话题自学1.出示中心话题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唐娜老师,共同参与到这富有创意又极具教育意义的活动当中,共同埋葬我们心中的“我不能”。

(出示中心话题)2.再用心读读课文,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书中做好批注,并结合具体的词句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自学小组交流)三、研读重点,师生交流1.第一部分预设1:“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莫名的兴奋”让学生畅所欲言,体会这次活动让每个孩子无比兴奋,以至于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充溢着喜悦。

预设2:“我看到身旁的一个女孩正在纸上写着她不能做到的事情……(第3自然段)体会平时我们有很多做不到的事情,也正说明了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

找学生说一说自己做不到的事和学生产生共鸣。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案(1)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案(1)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学建议踩踩0作者:心雨天地发表日期:2008-11-08 复制链接收藏课文《为“我不能”举行葬礼》围绕儿童生活记叙了一个让人难忘、令人欣喜的故事,教学时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要充分利用文本为我们提供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认识到“我不能”不是一个事实,只是一种态度。

“能”还是“不能”完全取决于自己。

通过课文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明白自信对自己成长的意义。

让每个学生,树立自信,怀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一、从课题入手,激发阅读期待。

首先结合课题,从“葬礼”切入,它一般指为人举行的殡葬仪式,而这里却是为“我不能”这样一种态度来举行葬礼,激起学生心中的疑惑,从而产生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这篇课文的内容不难理解,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读。

初读课文,要求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语,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

三、细读全文,抓重点句段,深刻领悟文章内涵。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这样一个问题展开教学:“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具体的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首先让学生自由解读,提倡在书中作批注,写出自己的独特体会。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句段,让学生充分朗读,通过和文本的深入对话,深刻领会文章内涵。

教师可以通过适时追问的方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重点研读以下内容:1.“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我觉得这里的气氛有些不同寻常,空气中似乎蕴涵着一种莫名的兴奋”。

透过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体会到唐娜老师的这个活动让学生感到无比兴奋,此时此刻,学生的喜悦之情不仅仅是溢于言表,而是全身心的绽放,以至于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充溢着喜悦。

2.“我满腹疑惑地坐下来继续观察。

”通过“我”和唐娜老师当时两种态度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唐娜老师这一新颖而有趣的做法,是一种不着痕迹、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请您写一写本课的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
2.()等词语的含义。

3.()地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查字典等方式了解词语含义。

2.通过品读文本,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我不能”在平时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而坚定生活的自信心,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生活的自信心,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重点:通过品词析句,联系生活研读重点段落,使学生感悟到面对生活要自信、积极、乐观。

难点:通过品词析句,联系生活研读重点段落,使学生感悟到面对生活要自信、积极、乐观。

第一课时个性修改
一、情境导入
相信同学们都听说过“葬礼”这个词,今天我们要一同去参加一次非同寻常的葬礼,到底怎么回事呢?
请大家打开15课《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板书课题)
二、自学研讨交流
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自学,交流预习的情况。

1.组长组织读课文,纠正字音,读不好的句子,组长组织指导阅读。

2.小组交流生字情况,互相解决疑难问题。

3.全班汇报交流情况。

重点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5.理清文章脉络。

三、质疑答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可能提不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抛给学生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结
五、作业
见活页篇子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回顾主要内容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为“我不能”举行葬礼》,还记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吗?
2.回顾文章脉络
师:课上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还记得我们把课文分成了几部分?每部分又讲了什么
二、自学文本。

1.出示自学指导
用心读读课文,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书中作好批注,并结合具体的词句或联系生活谈谈你的感受,组长组织交流后全班交流。

2.自学、小组交流。

三、研读重点,师生交流。

1.第一部分
预设1:“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莫名的兴奋。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预设2:“我看到身旁的一个女孩正在纸上写着她‘不能做到’的事情,诸如……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第3自然段)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找学生说一说自己做不到的事,和学生产生共鸣,再品读文本。

预设3:“我真想不通为什么老师和学生一起这么过分地……我满腹疑惑地坐下来继续观察。

”(第6自然段)
学生初读时和文中“我”有同感,都想不通唐娜老师为什么要关注那些消极的事情。

抓住“满腹疑惑”,品读句子。

2.第二部分(重点)
预设1:“唐娜老师神情严肃地让学生们拉起手,在‘墓地’周围围成一个圈儿。

接着,她庄重地说到……”
抓住“神情严肃”“庄重”一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也说明这件事意义重大。

预设2:“‘我不能’先生,您在世的时候,曾经与我们朝夕相处……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幸的。

”(第13自然段)
引导学生理解“我不能”对人们的______________(消极还是积极)影响。

引导学生:生活中有“我不能”做到的事对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吗?举例说一说,重点引导说出对自己消极的影响,从而感受到这对于我们是非常不幸的。

影响范围大。

“白宫”“议会”是什么地方?从而理解“我不能”不仅影响我们每个人更影响着一所学校、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阻挡了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前进的脚步,这对于我们是非常不幸的。

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加深理解。

揭题:“我不能”到底代表的是什么?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

预设3:“现在,我们把您安葬在这里,为您立下墓碑……对全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语,使学生感悟今后应该以自信、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板书“自信”“积极”“乐观”)
齐读15自然段。

小结:以后,每当学生无意说出“我不能”时,便会想起“我不能”先生已经死了,进而想出积极的解决办法。

相信我们今后一定会在“我可以”“我愿意”“我立刻就去做”的陪伴下,精神更振奋,生活更有勇气。

四、质疑答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可能提不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抛给学生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小结
六、小练笔:
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