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4.4 生物的分类 教案 (1)

合集下载

14.4生物的分类优秀教学案例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14.4生物的分类优秀教学案例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14.4生物的分类优秀教学案例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一、案例背景
在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生物的多样性”中,14.4节主要围绕“生物的分类”展开。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分类可以揭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多样性的观念,提高他们对生物世界认知的整体性。本节内容涉及生物分类的原理、方法和分类单位,旨在使学生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探索生物界的奥秘”为主题,设计一系列互动性、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物分类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生物分类,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行动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1.利用校园、公园等身边的生态环境,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激发他们对生物分类的探究欲望。
2.创设“生物博物馆”的模拟情景,让学生扮演“小小解说员”,向其他同学介绍各种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3.通过分享生物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历史发展,感受科学家们探索生物世界的艰辛和乐趣。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将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和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分类的奥秘。
-设计探究任务,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
-组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生物分类的规律。

苏教版生物八上5.14.4 生物的分类 授课课程教学设计

苏教版生物八上5.14.4 生物的分类 授课课程教学设计

《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分类的等级。

对生物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他们,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生物分成若干不同的类群。

生物分类的等级是将各种生物在整个生物界加以“定位”的关键,也是判断各种生物相互亲缘关系远近的依据。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并描述种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能力目标:1、增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2、提高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3、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情感目标:1、形成热爱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的情感。

2、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教学难点:描述种的概念。

课前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当我们到商品繁多的超市购买东西时,你会很容易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分类排列的。

通过前面学习我们已知现存的生物估计至少有200万种,我们怎么识别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呢?同样,认识生物也要采用类似商品分类的方法,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它们分门别类,这就是生物的分类。

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生物的分类》。

二、明确任务:1.生物分类的依据?2.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3.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重要单位?4.什么是种?种的特征?5.怎样界定两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三、自主学习:学生用10分钟时间根据课前预习,速读课本内容,梳理知识,寻找问题答案。

有疑惑的问题提到组内。

四、合作探究:各个小组在组长的主持下迅速整理,并讨论完成疑惑问题。

活动一尝试对生物分类:观察36页图14-40(各种生物)讨论:你能对这些生物进行初步的分类吗?活动二分组讨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教科书37页图14-41中的“生物的分类等级示意图”。

五、展示反馈:按照教师分配完成学习任务:第一小组展示问题1;第二小组评价并补充,课件显示。

第三小组展示问题2;第四小组评价并补充,课件显示。

14.4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14.4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1.教师设计一系列有关生物分类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等,让学生当堂完成。
2.学生独立作答,教师对答案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错误,给予个别辅导,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让学生相互学习,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物分类的等级体系、分类依据和实际操作方法。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生物图片,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提出问题:“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类?”激发学生对生物分类的好奇心。
2.学生分享自己对生物分类的了解,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生物分类的等级体系、分类依据和实际操作方法。
(二)讲授新知
2.设计一道生物分类的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分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给出几种生物的图片或特征描述,让学生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
3.请学生收集有关生物分类学家的事迹或贡献,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手抄报,展示生物分类的发展历程及生物分类学家的成就。
4.布置一道思考题:生物分类对人类有什么意义?请从生物资源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撰写一篇短文,不少于400字。
4.了解生物分类的历史演变,认识生物分类学家及其主要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借助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参与生物分类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拓展:介绍生物分类的历史演变和生物分类学家的贡献,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教学评价: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4.4 生物的分类 教案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4.4 生物的分类 教案

新授:植物的分类依据1.创设情境:请学生当小小分类学家,尝试对水绵、葫芦藓、肾蕨、油松、向日葵五种植物进行分类,小组用3min讨论并完成讨论题。

小组讨论,并完成分类。

通过做一个小小分类学家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回忆植物的主要类群和特征。

回忆第一节生物知识植物的主要类群和特征。

温故而知新新授:生物分类依据提问:你认为植物分类所考虑的植物特征?归纳:植物的分类依据:形态结构植物:形态结构分类依据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细菌真菌:形态结构回答: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共同或不同的特征。

锻炼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新授:从种到界请学生阅读教材P36、P37,小组完成提纲式问题。

1、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提纲式问题:1、找出生物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2、生物的分类单位有哪些?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什么?4、哪个等级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共同特征最多?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进行科学描述。

意义: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界、门、纲、目、科、属、种3、种4、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

新授: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游戏插入:小狼寻亲记)以狼为实例,请学生根据P38,找出狼是怎么被列入到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通过帮助小狼寻找亲人的游戏活动,发现不同等级之间动物数量的关系,等级越小,数量越少,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越近。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请学生根据教材完成表格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举例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狼植物界种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梅属桃根据教材,思考并完成表格如左图。

新授:林奈和双名过渡:公园里常常可以看到各种植物的标法牌。

其中标牌上的外文是国际通用名称,请阅读教材P40《林奈和双名法》,小组合作完成问题。

提纲式问题:1)双名法是谁发明的?2)双名法具体是怎么样命名的?3)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和命名者姓名各有什么样的特征?1)林奈2)属名+种加词,有时还加命名者姓名3)拉丁文斜体小结分类依据:植物:形态结构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细菌真菌:形态结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林奈提出双名法。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上5.14.4 生物的分类 教案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上5.14.4 生物的分类 教案

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四节生物的分类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生物八年级下教材中第5单元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中的第四节,本节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生物分类主要依据”和“生物分类等级”两大部分。

对生物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它们,依据不同的特征,把生物分成若干不同的类群。

这也是对前三节植物世界、动物世界、神奇的微生物等有关内容的总结和延伸。

通过对各类群生物特征的第一步认识,为下一章生物多样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一阶段对各种生物知识的学习,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分析、解决问题等学习能力。

并且学生对生活实际中有关物品的分类较理解,这对学生接受本节课内容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这节课精心设计了许多小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然而,本课中涉及各种各样的生物知识较多,虽在前几节课学习的基础上,但在生活中很难看到和接触到这些生物,并且涉及许多生物相关的专业知识,这对学习本课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及生物分类的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3、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小活动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信息处理等能力。

2、通过探究生物分类方法、分类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并掌握分类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尝试分类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而且进一步认识到生物的进化观点。

2、通过对常见动植物进行分类,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体会自然界的美。

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例举生物分类的依据并了解生物分类的方法。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3、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描述种的定义。

五、策略方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4.4 生物的分类 教案设计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4.4 生物的分类  教案设计

14-4生物的分类教学目标: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3、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教学重难点: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2、列举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怎样在大张盛德美买我们穿的衣服?通过回答使学生认识到分类的重要性。

怎么对生物进行分类呢?二、新课学习1、学生自学课本36页-39页,约5分钟,并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上现存的生物至少有多少种?(2)为什么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呢?(3)什么是生物分类?生物分类的根据是什么?(4)生物分类的等级是什么?说说猫、虎、豹、狼、黑猩猩、人的分类等级。

(5)什么叫做物种?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什么?(6)思考题:思维拓展。

(7)说说虎、猫、豹、狼的相似程度、亲缘关系。

2、学生一一回答上面的问题:(1)地球上现存的生物至少有多少种?学生回答:200万。

(2)为什么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研究、利用。

(3)什么是生物分类?生物分类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教师强调:生物分类的主要根据是生物的相似程度(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4)生物分类的等级是什么?说说猫、虎、豹、狼、黑猩猩、人的分类等级。

学生回答: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猫、虎、豹、狼、黑猩猩、人的分类等级看PPt。

(5)什么叫做物种?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种又称物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种是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6)思考题:思维拓展。

教师可先分析:在自然条件下,同种生物通过有性生殖能够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

再由学生回答:虽然马和驴的确能够交配生下骡,但骡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这说明马和驴不是一个种。

14.4生物的分类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生物上册备课优秀教学案例(苏教版)

14.4生物的分类优秀教学案例八年级生物上册备课优秀教学案例(苏教版)
3.探究性学习:本节课以问题导向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法,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例如,设计生物分类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找到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4.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既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也注重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例如,在课后布置反思作业,要求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成果,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法,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分类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找到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主动寻找答案。例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询问教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2.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例如,在小组合作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学生相互分享和学习他人的优点和经验,并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建议。
3.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和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成果,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指导。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概念,掌握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原则,能够运用生物分类的知识对不同生物进行正确的分类。
2.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包括形态学分类、生态学分类和分子生物学分类等,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对生物进行科学的分类。
3.了解生物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能够运用生物分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等。

苏教初中生物八上《第5单元第14章第4节生物的分类》word教案1

苏教初中生物八上《第5单元第14章第4节生物的分类》word教案1

第四节生物的分类学习目标:1.能例举出生物分类的依据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重点难点: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2.描述种的概念学法指导: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课堂流程及学习内容:趣味导入:图书和商品不分类摆放可以吗?为什么?现存的生物估计至少有400万种!如何识别研究利用这么多的生物?一、预习自学1.在生物分类过程中,可以根据来加以区分,根据来加以合并。

2.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在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关系,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

3.生物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分别是、、、、、、,其中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又叫。

4.种是指和上表现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

5.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

6.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反之,相似程度越小,则亲缘关系。

7、五界系统把生物分为、、、、二、合作探究1、根据基础训练第9面第11题的分类系统图解,尝试制作人的分类等级图。

2、请看下图中的神秘甲虫,虽然它们的样子很相似,但一些细微差别还是可以区分它们到底是谁。

请按照下列提示去做,每一步提示给你a、b两个选择,你必须从中选择一个并继F E D C B A 续再做,得到每一个甲虫的准确名字。

1.有足垫------------转动2没有足垫----------转到42.有触角------------转动3没有触角----------阿乙3.后部有斑点--------阿丁后部没有斑点------阿己4.后部有针----------转到5后部没有针--------阿丙5.有大眼睛----------阿戊没有大眼----------阿甲三、课堂检测1.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一类群生物的是( )A.细菌、蘑菇、灵芝B.松树、蘑菇、灵芝C.病毒、细菌、鱼D.蘑菇、灵芝、银耳2.下列各组动物中,都属于猫科的是( )A.猫、虎、豹B.狼、黑猩猩、狮C.熊猫、狗、虎D.北极熊、兔、狐3.对于生物分类,以下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生物分类对于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有帮助B.生物分类完全按照生物的外形来划分C.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划分D.生物分类中,所有的生物都处于同一个等级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课教学
指导活动
(一)生物分类的依据别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呢?
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它们
分门别类,这就是生物的分类。

——尝试对生物分类:观察
图片(金鱼、鲨鱼、斑马、鹰、
公鸡、睡莲、老虎、玉米、蘑菇、
海带、细菌、松树),这些图片
呈现了不同的生物及其生活环
境,其中有些生物你可能未曾见
过,你能对这些生物进行初步的
分类吗?
讨论:
怎样将这些动物进行分类?
可以根据他们的营养方式的
不同将他们分为动物、植物、真
菌和细菌。

教师提问:怎样进一步将这
些生物进行分类呢?(移动图片
进行归类)
可以根据生物的生活环境,
也可以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等进行分
类。

教师提问:生物学家对生物
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你能将上
面已分类的生物再进一步划定亲
疏远近关系吗?
教师过渡:掌握了基本分类
依据和具体的分类标准,我们就
可以把所有的生物分门别类、安
家落户了。

从此我们也要发现一
个问题,我们在有细致的分类标
准之后,一定也得有个清晰的分
类层次,以把各种生物安放合理,
这就相当于在对书籍的整理过程
学生尝试分类
1. 金鱼、鲨鱼、斑马、鹰、
公鸡、老虎
2. 睡莲、玉米、蘑菇、海
带、细菌、松树
学生自己补充更正,将2
细分为:
2. 睡莲、玉米、海带、松

3. 蘑菇、细菌
小组讨论:(1)形
(二)生物分类的等级中常用的书架,这个框架是必不
可少的,同一层次之间和不同层
次之间的关系就是刚才对生物分
类的"异同"关系。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阅
读生物分类等级示意图,自主学
习分类等级的名称及相互关系。

分组讨论——练习一:学生
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教科书中的
“生物的分类等级”,具体由种
出发,逐步向上发展,对它们之
间的相同之处加以合并,最终分
析到“动物界”。

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
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异同的划分
方法是远不够的,要想对生物进
行全面的划分,必须要有多种分
类依据,分类的标准越具体,对
生物的分类就越细,对生物特征
的掌握就会变得更快捷、更具体。

练习二:(实验评价)人和
黑猩猩的分类等级。

(教师提供
的分类名间,完成分析过程)
设疑:
1、在所有的分类单位中最小
的是什么单位?
2、同属于该单位的生物之间
应存在怎样的关系?
3、怎样证明哪些生物是相似
态结构特征;(2)营养
方式的不同;(3)生态
系统中所起的作用;(4)
生物进化过程中相互间
的亲疏远近关系等等。

学生:
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
小分别是:界、门、纲、
目、科、属、种
极大的同种生物呢?
教师讲述:种既然是分类等级中最小的,依照我们之前的分类基本原则,相同合并相异区分,
种就应该是生物各方面特征相似程度最大的,引出种的定义: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由种之间的其他特点引导学生完成总结)
教师提问:种之间还有哪些特征是尤为重要的?如繁殖特点上的异同?
学生分析:驴和马是否同属一种生物?分组讨论,并分别阐述观点。

(在教师引导下得出推断)——同种生物才能有性生殖繁殖后代,且后代也有生殖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为什么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分类的基本依据和具体依据、生物分类的等级划分、种的概念和特征,这些知识对于今后的各类生物详细特征的学习都是很有作用的!
1.独立完成教科书P39“自我评价”,小组内互评。

2.小组讨论“思维拓展”并进行代表发言,师生共评。

得出结论
动物界一脊索动物门一哺乳纲一灵长目一人猿超科
人科一人属一智人种
猿科一黑猩猩属一黑猩猩
1、种
2、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
3、同种生物才能有性生殖繁殖后代,且后代也有生殖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