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地质旅游资源

合集下载

第三章中国自然旅游景观

第三章中国自然旅游景观

第三章中国⾃然旅游景观第三章中国⾃然旅游景观⾃然旅游资源包括:地貌景观、⽔体景观、⽓象⽓候景观、⽣物景观。

地貌景观⼜包涵花岗岩地貌、丹霞地貌、岩溶地貌、流纹岩地貌、⽯英砂岩峰林地貌、海岸地貌、荒漠地貌、⼭地景观。

花岗岩地貌:属于岩浆岩⽯中的深成侵⼊岩,岩性坚硬,容易发⽣球状风化,形成区⼤的“⽯蛋”造型。

例:⼭东泰⼭、崂⼭、安徽黄⼭、九华⼭、天柱⼭、浙江莫⼲⼭、天台⼭、普陀⼭、陕西华⼭、湖南衡⼭、江西三清⼭、河南鸡公⼭、辽宁千⼭、福建⿎浪屿和海南天涯海⾓。

丹霞地貌:是在巨厚的红⾊沙烁岩层上,由内、外营⼒作⽤发育⽽成的地貌。

例:⼴东丹霞⼭、福建武夷⼭、重庆四⾯⼭、浙江江郎⼭、⽅岩等。

岩溶地貌:⼜称“喀斯特”由于⽔和⼆氧化碳的作⽤,使碳酸岩层发⽣熔蚀的地貌。

例:⼴西桂林⼭⽔,四川九寨沟、黄龙、云南路南⽯林、重庆武隆喀斯特,贵州荔波喀斯特。

流纹岩地貌:是⽕⼭喷发出的岩浆、⽕⼭灰等在流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流纹状结构。

例:浙江雁荡⼭、神仙居、仙都峰。

⽯英砂岩峰林地貌:是在夹有薄层砂质页岩的⽯英砂岩地层中,由于地壳稳定上升,岩⽯垂直节理发⽤,长期风化和重⼒作⽤⽽发⽣的断裂和崩塌。

例:湖南武陵源。

海岸地貌:指海岸地带受波浪、潮汐、海流和⽣物作⽤形成的地貌。

例:台湾野柳。

荒漠地貌:形成于环境恶劣的极其⼲旱地区。

例“⽢肃鸡鸣⼭、宁夏沙坡头。

⼭地景观:我国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为地球最⾼峰。

⼭泰⼭:⼭东省泰安市。

春秋时改名泰⼭,泰⼭之称最早出现于《诗经》,“泰”意为极⼤、通畅、安宁。

主峰⽟皇顶,海拔1532⽶。

四⼤⾃然明景为“旭⽇东升”、“晚霞⼣照”、“黄河⾦带”、“云海⽟盘”。

其岱庙主祀“东岳泰⼭之神”也是古代皇帝来泰⼭封禅告祭居住和举⾏⼤理的地⽅。

1987年列⼊遗产名录华⼭:陕西省华阴市。

由中(⽟⼥)、东(朝阳)、西(莲花)、南(落雁)、北(云台)五个峰组成,南峰海拔2160.5⽶是华⼭最⾼峰也是五岳最⾼峰。

旅游地质学

旅游地质学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与分布一、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20世纪末,随着世界各地尤其是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个学科都在向旅游业渗透。

地球科学亦不例外,它不仅仅只是我们早先理解的采掘地质矿产的学科,而是作为自然资源的基底,地质奇观更是作为山水旅游资源的精灵,逐渐走入我们日益丰富的旅游视野,并越来越影响着我们对新时代旅游的定义。

人们对旅游地质的认识与人们的文化科学素质、灵感有关,随着人们地质知识的不断增多,地质资源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了旅游者的兴趣。

用严格的术语讲,旅游地学资源是适用于旅游业中的地学方面的资源的物质基础形式。

在地球几亿年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古地理环境演变、古生物进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岩体、构造形迹、矿床、地貌景观等景象,具有观赏、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价值,对游人产生了某些吸引力,这些景象就被叫做地质旅游资源。

通俗的讲,旅游资源中那些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或者在晚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过程中遗存的人类文化遗址,人类与地质体相互直接作用的遗迹,都叫做旅游地质资源。

同时,由于旅游地质资源和地质作用、地质体密切相关,而且大多数是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因此它具备空间定位性、永续性、不可再生性,并且更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简而言之,它就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观赏、游乐、考察、科普价值,能够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乐的心理要求的自然景观及与之有关的人文景观。

2、旅游地质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个学科都在向旅游业渗透,旅游地质资源在旅游业中越来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发挥着其自身的优越性。

其在旅游业的作用很多,这里仅说三条典型。

(1)、地质资源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

旅游日渐成了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的休闲方式,求新奇成为人们在旅游中竞相追逐的目标,地质学旅游正满足人们这一“求知”的心理,它通过研究旅游资源的地学成因,揭示了旅游资源在观赏、科学及历史等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因此,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涵,而且为旅游业发展注入的生机与活力。

3、第三章地质地貌景观旅游资源详解

3、第三章地质地貌景观旅游资源详解

❖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形成
4亿年前,武陵源地处滨海,流水搬来大量的松散 碎屑物质,混合海洋生物遗骸,凝结成500米厚的石英 砂岩。7000万年前,地球最后一次“燕山造山”运动 ,厚厚的砂岩层露出海面,隆起平坦的台地。石英砂 岩质地坚硬,不易风化,但在地质运动中产生垂直方 向的裂纹,岩层撕裂。 坚硬的石英砂岩不像其他岩层那样被“磨平棱角”、 “磨出曲线”。7000万年过去,残留的峰体便形成了 千峰林立的奇景。
小寨天坑
四川黄龙是中国最大的露天岩溶景观,密 布3400多个彩池,乳黄色的石灰华堆积成的 “岩溶边坝”犹如梯田.
黄龙五彩池
四川黄龙五彩池
黄龙景区位于四川松潘县。海拔3000米以上 ,是中国最高的风景区之一。地表钙华是黄 龙景观的最大特色。面积700平方公里.
五彩池成因:高山雪水和涌出地表的岩溶水 交融流淌在沟底。随着流速缓急、地势起伏 、枯枝乱石的阻隔,水中富含的碳酸钙开始 凝聚,发育成固体的钙华埂,使流水潴留成 层叠相连的大片彩池群。由于池底沉淀物的 色差以及池畔植物色彩的不同,原本湛蓝色 的湖面变得五彩斑斓。池水有的蔚蓝,有的 浅绿,有的绛黄,有的粉蓝.
或者形成为浑圆多姿的巨石兀立形态(天涯海角)
2、丹霞地貌景观★
❖ 丹霞地貌景观 为红色砂砾岩(其中富含氧
化铁,呈红色)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而成 的方山、奇峰、石墙、石柱等特殊地貌。
贵州赤水的丹霞景观
丹霞山茶壶峰——由方山、奇 峰、石墙、石柱组合而在于成 的奇特景观
❖ 由于红色砂砾岩有较好的整体性,可雕可 塑,因而,大量的石窟、石刻,如麦积山 石窟、云岗石窟、大足石刻、乐山大佛等 均创作于这类砂砾岩地区。
2、雅丹地貌景观
❖ “雅丹”,源于维吾尔语,意为“有陡壁 的小丘”。雅丹地貌是因强大的风力侵蚀 和搬运、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常呈现 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洼地等形态 。此种地貌出现于多大风、干涸的古湖盆 或湖积平原和戈壁滩。

第三章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第三章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喷入海中的岩运动的一 种特殊形式。当地球运动变化所产生地应力 超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会使 地壳发生断裂或错动,同时将受力时积累起 来的巨大能量骤然释放出来,并以纵波和横 波形式的地震波向四周传播,从而引起地表 的震动成为地震。
由于地球内部活动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对此 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预报模型,时至今日, 地震预报技术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 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多 數政府目前都否認地震可以預報,包括200 8年汶川大地震。
➢具有形态美,可以开展观赏性旅游活动
奇特美(奇妙之态) --是指那些经过地球外力作用和人类开发改造而 形成的,具有奇特风格的地文景观形态. 奇特美能给人特殊的愉快高兴 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可以启发人们的智慧, 促进思维, 激励人们去追 求, 去探索,去创新. ( 图: 桂林象鼻山; 张家界 )
第三节 旅游吸引因素和旅游功能 ➢具有形态美,可以开展观赏性旅游活动
安山岩中的斑晶
美国黃石国家公园中被风化的玄武 岩柱状结构
由于玄武岩融化后黏度小,凝 结后坚硬致密,所以可以做铸石 的原料。铸石是将玄武岩经过熔 化铸造、结晶处理,退火而成的 材料。
美国田纳西州的石灰石性质的页岩层理结构
香港东面一帶离岛的沉积岩
变质岩
岩石在变质过程中形成新的矿物,所以变质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成矿过 程,中国鞍山的铁矿就是一种前寒武纪火成岩形成的一种变质岩
➢具有科学文化属性,可以开展求知,科学考察旅游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并蕴含着一定的 科学原理。人们在观赏过程中,既得到美的感受,又能认识一些科 学事物,学到新的科学知识,受到教育的启迪。因此,具有典型特 征的地区就成了科学考察的对象和大众的科普教育基地。

旅游地质资源

旅游地质资源

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开发保护摘要:旅游地质资源是指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包括了旅游资源中那些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以及在人类形成发展过程中通过人类与地质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与人类有关的文化遗址遗迹。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十分丰富,千姿百态且分布非常广泛,这些地质资源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地质变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关键词:主要特点、分布情况、开发保护一、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主要特点:1、丰富多样性。

我国的旅游地质资源种类繁多、十分丰富,分布的空间也极为广泛,同时又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

就前者而言,无论是高山还是大河、无论是喀斯特还是黄土、沙漠,各种形态的旅游资源在我国都以不同方式存在。

就后者而言,由于地势、气候等方面的不同,即便是类似的旅游资源,也都有着不同形式的展现,比如,在山岳旅游地质资源方面,我国有数百座不同类型的大山,分布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且各具特色。

2、空间定位性旅游地质资源的空间定位性,是指旅游地质资源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而且这种空间位置受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水文、气象、水文地质、海陆分布以及人类长期活动等因素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内在分布规律。

例如,丹霞地质景观只出现在红色碎屑岩分布的地区;岩溶地质景观,只出现在碳酸盐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区,并且与岩层的产状、厚度、岩性等地质条件有密切关系,还与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有关。

3、永续性及不可再生性地质作用的速度,除了一些突发性的变化,如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能使地质体瞬时发生变化以外,一般都是较为缓慢的。

因此,相对于人的生命及社会的历史来说,地质遗迹的存在具有永续性。

同时也正是如此,当人们或突发性事件破坏了这些遗迹时,它将是不可(或难以)再生的。

例如,石灰岩溶洞及洞中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和其它钙华沉积物,其形成过程以百万年或万年计。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
“西湖十景”闻名天下,有“人间天堂”美誉
鄱阳湖
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洞庭湖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青海湖
我国第一大咸水湖
太湖
向有烟波浩渺之势
滇池
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有“高原明珠”之称
洱海
与苍山相映,素有“银苍玉洱”之誉
洱海观月是大理四景之一
长白山天池
我国最深的湖泊
纳木错
我国第二大的咸水湖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黄山人字瀑
镜泊湖吊水楼
黄河壶口
长白山
金华冰壶洞瀑布

特色泉
巢湖半汤温泉
南京汤山
羊八井间歇泉
拉萨




空气清新、
阳光和煦、
滩缓沙细、
景色优美
三亚
海滨度假胜地
秦皇岛北戴河
广西北海
梵音洞、潮音洞
海蚀风景
大连金石滩
青岛石老人
海南岛
珊瑚礁景观
雷州半岛
海南琼山东寨港
红树林景观
文昌清澜港
8.18钱塘江涌潮
壮观天下无
白水秋风
峨眉山“十景”之一
下关风
大理“风花雪月”四大奇景之一
霞景
霞屿镇岚
浙江东钱湖




胜利达坂冰川
海螺沟冰川
玉龙雪山
七一冰川
大气旅游景观
雨景
云雾景
庐山云雾
峨眉山、阿里山云海
苍山“玉带云”
黄山“云海”
泰山“云海玉盘”
三清山“响云”
冰雪景
断桥残雪
银苍玉洱
林海雪原
雾凇、
雨凇
吉林树挂

旅游景观赏析第三章地质地貌景观

旅游景观赏析第三章地质地貌景观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标志 景点,黄龙洞景区管理部门特 地为“定海神针”买下1亿元 巨额保险,创全国为世界自然 资源性遗产买保险之先河。
•太湖石: 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小可缺少的组成部
分,用以堆叠假山或作为独立观赏对象,其孤
峰以“瘦、漏、透、皱、丑”为佳; •瘦:秀,形态挺拔,瘦骨突兀 •皱:起伏不平,有明暗变化 •漏:各孔穴孔孔相通 •透:玲珑剔透,能透光线 •江南三大名石:皱云峰、瑞云峰、玉玲珑
旅游景观赏析第三章地质地貌景观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景观赏析第三章地质地貌景观
❖ 丹霞地貌景观 为红色砂砾岩(其中富含氧 化铁,呈红色)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而成 的方山、奇峰、石墙、石柱等特殊地貌。
•贵州赤水的丹霞景观
•丹霞山茶壶峰——由方山、奇 峰、石墙、石柱组合而在于成 的奇特景观
❖ 由于红色砂砾岩有较好的整体性,可雕可 塑,因而,大量的石窟、石刻,如麦积山 石窟、云岗石窟、大足石刻、乐山大佛等 均创作于这类砂砾岩地区。
❖ 杨慎《艺林伐山》:“玲珑剔透,桂林 之山也;巉嵯窳窆,巴蜀之山也;绵延 庞魄,河北之山也;俊峭巧丽,江南之 山也。”
❖ 因此,人们从总的观赏感受出发,常将 中国风景概括为“北雄南秀”。
2、地貌形态本身就是观赏型旅游资源
3、地质地貌影响人文景观的形成 下一页
4、地质地貌是陆上活动型旅游资源最重要的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景观赏析第三章地质地貌景观
PPT文档演模板
l 瑞云峰——是一块 太湖石,现坐落在 江苏省苏州市第十 中学校园内。此石 形若半月,多孔, 玲珑多姿,峰高 5.12米,宽3.25米, 厚1.3米,涡洞相 套,褶皱相叠,剔 透玲珑,被誉为妍 巧甲于江南。为宋 徽宗“花石纲”遗 物。

旅游资源开发第三章重点——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第三章重点——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第一章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14客)1、地文景观:地球内、外营力综合作用于地球的岩石圈而形成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的总称2、地质作用:按照其能量来源可分为两种:内营力作用和外营力作用内营力作用:(1)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水平挤压)(2)岩浆运动:侵入岩、喷出岩、温泉以及矿泉水(3)变质作用:变质岩(4)地震外营力作用:(1)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化学分化以及生物分化(2)剥蚀作用:风化侵蚀以及流水侵蚀(3)搬运作用(4)沉积作用(5)成岩作用3、地文景观对旅游活动的影响:(1)决定旅游活动开展的难易程度:地文景观是地理空间的物质基础(地质、地貌条件构成了旅游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2)造就重要的构景要素: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云南路南的石林——“天下第一奇观”(喀斯特地貌景观)、西岳华山、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四川自贡的恐龙博物馆、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河谷类地貌景观:长江三峡、巫山大宁河小三峡(3)体现旅游地的总体特征及观赏效果:西岳华山:“险”四川峨眉山:“巍峨奇秀”五岳的总特征“恒山如行,岱山如座,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南岳独如飞”4、地文景观的旅游功能(1)审美功能:形态美和色彩美形态美:雄、奇、险、幽、旷色彩美:以山色叫绝的丹霞山(2)科普教育功能(3)探险运动与康体健身运动功能(4)文化旅游功能:我国的山川名胜,往往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使得山地成为宗教文化的聚集地。

武当山和华山:道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和河南嵩山:佛教名山泰山:自然崇拜、祭祀的场所5、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1)地质过程形迹:断层景观旅游资源、节理与褶皱景观旅游资源、地层剖面旅游资源、生物化石旅游资源(2)山体、石体与峡谷(3)蚀余地貌景观(4)自然灾变遗迹景观(5)沙石地地貌景观(6)岛礁(7)洞穴地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第4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第二节 类型归纳及地区分布
一、典型的地质构造旅游资源
(一)断裂构造遗迹旅游资源
1、节理(裂隙)
按形成的力学机制节理可分为:①剪节理,由 剪裂作用形成的节理。节理面平直,延伸较长,两 壁常闭合,沿节理面可见两侧岩块有微小的错开, 节理面上可有擦痕。②张节理,由张裂作用形成的 节理。节理面常粗糙不平,延伸较短,两壁可轻微 张开或被结晶物质充填而成脉。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第5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雁荡山独秀峰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第6页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张 家 界 ( 砂 岩 峰 林 )
第7页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路 南 石 林 ( 碳 酸 盐 峰 林 )
第8页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第 12 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核心 两翼
第 13 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二、典型的标准层型地质剖面旅游资源
地质剖面是指地表或地下(钻井或矿坑)所观察到 的地层剖面。地质剖面有一般地质剖面和标准层型地质 剖面两种。标准层型地质剖面是用以说明和识别某一地 层单位(如侏罗纪地层、白垩纪地层)或地层界线(如 寒武纪地层与奥陶纪地层之间的界限)的典型剖面。
第 15 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三、观赏岩石、矿物旅游资源
(一)、观赏岩石旅游资源
1、岩浆岩(火成岩)
花岗岩:分布最为广泛,一般构成山地的核 心,常见有丘陵状花岗岩山地、峰林状花岗岩山地。
前者外形呈馒头状,是花岗岩地貌的主体。后者地 势高峻,岩石裸露,沿垂直节理、断裂进行强烈的 风化、侵蚀,以及流水切割,形成孤峰、峰林、峭 壁、深壑、怪石、奇松,如著名的风景区黄山就是 由岩株形态的花岗岩侵入体形成的,当四周软弱的 砂、页岩等被剥蚀去之后,形成峭丽的高山
云南昆明晋宁梅树村:前寒武纪地层剖面(我国第 一个国际地层剖面)
长江西陵峡莲沱附近:下古生代震旦纪地质剖面 北京十三陵盆地:元古代剖面(天然地质博物馆) 天津蓟县:前寒武纪陆相剖面。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第 14 页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美国科罗拉 多大峡谷,从谷 底向上整齐地排 列着从元古代到 新生代不同地质 时期的岩层,并 含有丰富的、有 代表性的生物化 石,好像一部 “地质史书”。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第三章 中国地质旅游资源
第一节 概念论述 第二节 类型归纳及地区分布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第1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第一节 概念论述
一、地质旅游资源的含义 1、地质学中的几个概念
矿物:天然产出的结晶态的化合物或单质。一 般来说, 矿物具有相对稳定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 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存在。
清 水 大 断 崖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二)褶皱构造遗迹旅游资源
岩层在地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 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 皱。
褶曲的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从形态上看背斜 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是岩层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 接触关系看,背斜核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向斜则相反,核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在褶 皱隆起的初期,往往背斜成为山岭,向斜成为谷地。但 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常常被侵 蚀掉成为谷地,而向斜槽部则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 侵蚀,反而保存下来成为山岭。这种现象被称为地形倒 置,如北京西部的妙峰山、九龙山、百花山都是高达千 米的向斜山。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2、断层
断层的结构:断面、断层线、上盘、 下盘
断层的组合形态:地垒、地堑 著名的断层山:西山滇池、泰山、华 山、清水断崖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第9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峨眉山金顶
第 10 页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第 16 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花岗岩峰林地形,在奇松怪石的装点下如人间仙境。 泰山、华山、崂山、三清山(江西)、千山(辽 宁)、九华山、衡山、大小兴安岭、祁连山都是花 岗岩名山。而厦门鼓浪屿万石山、浙江普陀山、海 南天涯海角等都是花岗岩名丘。
流纹岩:一种具有流动纹理构造的岩石。节理 发育,构成的景观变幻无穷,以雁荡山为代表,有 “造型地貌博物馆”之称。
岩石: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 矿床:有开采利用价值的有用矿物的集合体 。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第2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地层:地壳中具有一定层位特征的一层或一组 (多层) 岩石的总称。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 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也可以是没有固结 的堆积物。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 形成的地层居上。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可以是明显的 层面或沉积间断面,也可以是由于岩性、所含化石、 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的变化形成的虽 然不十分明显但仍然可以辨别的界面。
玄武岩:一种黑色的岩石,与火山喷发有关。 如我国吉林长白山、云南腾冲火山、黑龙江五大连 池等。
1、地质作用(见教材) 2、内营力地质作用(动力来自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地震 岩浆活动:侵入作用(侵入岩),喷发作用(火山 岩) 变质作用:变质岩 3、外营力地质作用(动力来自地球外部) 风化作用:岩石在相对静止的环境下,由于物理、 化学和生物作用而发生的破坏作用。 侵蚀作用:岩石受运动物体(流水、风、冰川等) 的影响而发生的破坏作用。
构造:地壳中的矿物、岩石、地层等因地壳运 动发生变形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断裂和褶皱是 地质构造的两种最基本形式。
地质体:地壳中各种物质实体与形态实体的总 称,包括矿物、岩石(矿床)、地层、构造等。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第3页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
2、地质旅游资源的概念(见教材) 二、地质旅游资源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