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主要情节人物

合集下载

《红楼梦》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简介

《红楼梦》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简介

《红楼梦》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简介《红楼梦》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简介导语:《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 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性格简介,欢迎大家了解。

《红楼梦》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简介篇1一、主要内容红楼梦的主要内容虽然是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故事,但完全打破了才子佳人之作的固定模式。

它不仅写出宝黛的爱情悲剧,更以这个爱情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敲响了沉沉暮鼓。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全书120回,前80回是曹雪芹所作,后40回据说由高鹗续写。

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叙述了贾家荣、宁二府父子、兄弟、妻妾、主仆之间在婚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等方面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和矛盾冲突,真实再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画卷:政治的黑暗、官场的腐败、世风的浇漓及人心的衰莠。

全书凝聚着当时社会的缩影。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同时,通过对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描绘,牵涉到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法、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先以顽石补天不成的神话开篇,讲一块顽石由于女娲补天而炼制,但因多了一块而被废弃,业已通灵。

一天听一僧一道谈论人间富贵,凡心一动,想下凡去享受。

二位仙人便将其划作一块美玉,携之进入凡尘。

《红楼梦》主要人物简介

《红楼梦》主要人物简介

《红楼梦》主要⼈物简介《红楼梦》主要⼈物简介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说四⼤名著之⼀,世界⽂学经典巨著之⼀,是中国最具⽂学成就的古典⼩说。

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家族为背景,以贾宝⽟、林黛⽟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下⾯就⼀起来看下⼩编为⼤家整理的红楼梦主要⼈物介绍: 《红楼梦》主要⼈物简介篇1 林黛⽟:林如海与贾敏的⼥⼉,因母亲去世,⼜⽆亲⽣兄弟姊妹作伴,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扶养。

林黛⽟出⾝于钟⿍世家,书⾹之族,祖籍姑苏,家住扬州。

先祖曾世袭列侯,⽗亲林如海乃是前科探花,升⾄兰台寺⼤夫,⼜被钦点为扬州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贾母的⼥⼉。

⽣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封建的仕官道路。

情节: 1.初进荣国府(显⽰出超过同龄⼈的精细和⼼机) 2.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菊花诗社⼀节林黛⽟所作⼏⾸皆为上品被列为第⼀) 3.曾重建桃花社(为全书中最后⼀次诗社也是⼤观园彻底衰败前的中兴) 4.黛⽟葬花(诗、歌、画、情,皆为全书之绝) 5.凹晶馆联诗(林黛⽟和史湘云的凹晶馆联诗为全书意境最优美的联诗) 6.林黛⽟焚稿断痴(林黛⽟⼀缕⾹魂随风去) 7.探宝钗黛⽟半含酸(黛⽟吃醋) 8.潇湘⼦雅谑补余⾹ 9.林黛⽟俏语谑娇⾳ 10.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王熙凤贾琏之妻,王夫⼈的内侄⼥。

王熙凤是贾府的实际当权派。

她主持荣国府,协理宁国府,⽽且交通官府,为所欲为。

这是个政治性很强的⼈物,不是普通的贵族家庭的管家婆。

情节: 1.⼤闹宁国府 2.毒设相思局 3.弄权铁槛寺 4.协理宁国府 5.第三回托内兄如海酬训教接外孙贾母惜孤⼥(第⼀次亮相) 6.第⼗⼀回庆寿⾠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 7.第⼆⼗回王熙凤正⾔弹妒意8.第四⼗四回变⽣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理妆 9.第五⼗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 10.第七⼗⼆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贾宝⽟,别号怡红公⼦、绛洞花王、富贵闲⼈。

《红楼梦》主要人物故事情节

《红楼梦》主要人物故事情节

《红楼梦》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一)贾家第二代:贾母《红楼梦》写的是一个大家族。

这个家族的祖先曾随皇帝出过兵,兄弟二人都受封国公爵位。

哥哥贾演封宁国公,弟弟贾源封荣国公,两家府第相连,就叫了宁国府和荣国府。

到《红楼梦》开篇时,第一代人贾演、贾源早已作古,第二代人贾代化、贾代善也已过世,只有贾代善的妻子史老太君(即贾母)还在。

在宁荣二府众多的人物中,贾母的辈分最高。

她是贾赦、贾政的生母,贾敬的婶娘,贾琏、宝玉、元春姊妹的祖母,贾珍的叔祖母,林黛玉的外祖母,史湘云的姑奶奶,薛宝钗的远支姨姥姥。

这位金陵世族史侯家的千金嫁到贾府已经五十多年,享尽人间荣华富贵。

如今虽年事已高,把家政交给二儿媳王夫人和孙媳妇王熙凤主持,自己只带着孙儿辈寻开心,享清福,但在宁荣二府中仍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贾政痛责宝玉,她以“立刻回南京去”要挟,贾政便“苦苦叩求认罪”;贾赦想要她身边的侍婢鸳鸯作妾,被她骂了回去,也只得“告病,且不敢见贾母”;至于王熙凤等人更是千方百计地逢迎讨好,众星捧月般围着她转。

贾母虽不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却是荣国府的中心人物,府内的日常生活便以贾母为中心展开着:吃酒、听戏、斗牌、逛庙、打醮、祭祠、说笑话、制灯谜、行酒令……作者对公侯府日常生活的细致描述,使我们真切了解到封建社会末期贵族生活的真实情景。

由于贾母的溺爱,贾宝玉得以长期在内帏厮混,也是由于贾母的疼爱,失怙无依的林黛玉从扬州来到荣国府,客观上为宝黛爱情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但是老太太可以心疼地搂着他们“心肝儿肉”地叫,却不能容忍他们越出了“正经礼数”的爱情行为。

在她的眼里,一个清白女孩儿想起自己的终身大事来,便“鬼不成鬼,贼不成贼”了。

所以续作者写她采用王熙凤的“掉包计”,制造了宝黛的爱情悲剧,同时也造成了宝钗的婚姻悲剧,是极有可能的。

最后,这位享尽人间清福的老妇人,在目睹家产被抄、儿孙入狱的凄惨结局后,随着这个家族的崩溃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二)贾家第三代:贾赦、贾政、贾敬贾母有两个儿子。

红楼梦人物及故事情节

红楼梦人物及故事情节

红楼梦人物及故事情节《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它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通过描绘贾宝玉和他所处的贾府中的人物及其所发生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和人性的弱点。

本文将介绍《红楼梦》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些重要的人物。

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贾府的男丁。

他聪明才智,却深受命运的摆弄,最终悲剧地走向了衰败。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她聪明敏感,才情出众,但却因为情感上的纠葛而最终病倒离世。

薛宝钗是贾府的侄儿,她美丽贞淑,深受贾母的宠爱,但与贾宝玉之间的纠葛也成为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线索。

还有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一系列的人物,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家族关系、权力斗争等方面的特点。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红楼梦》中的一些故事情节。

小说以贾宝玉的诞生为起点,通过对贾府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的描写,展现了贾府的繁华和家族的荣辱兴衰。

在故事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情感纠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线索,他们之间的爱情被封建伦理所束缚,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同时,小说中还描写了贾府内部的权力斗争、婚姻制度的荒谬等问题,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和虚伪。

《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考和社会批判。

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展开,曹雪芹将封建社会的种种问题展现得淋漓尽致,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阅读体验。

总之,红楼梦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通过描绘贾府中的人物及其所发生的故事情节,展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性的弱点。

通过阅读《红楼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风貌和人性的复杂性,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得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思考。

整理四大名著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整理四大名著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整理四大名著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包含了许多精彩绝伦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以下是这四部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整理和拓展:1. 《红楼梦》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等。

故事情节:贾宝玉出生于封建贵族家庭,因家族兴衰而历经沧桑。

他有两个表妹林黛玉和薛宝钗,还有一个表嫂史湘云。

林黛玉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孩,但她敏感、脆弱,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薛宝钗是一个善良、坚强的女孩,但她也有着嫉妒和攀比的心理。

王熙凤是一个聪明、机智、富有魅力的女孩,但她也有着自私和狠毒的一面。

史湘云是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女孩,但她也有着忧郁和孤独的一面。

拓展: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的文学作品。

它描绘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腐败,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红楼梦还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2. 《西游记》主要人物: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唐僧等。

故事情节:唐僧师徒四人为了西天取经而历经千辛万苦。

孙悟空是一个机智、勇敢、神通广大的猴子,他帮助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许多危险和困难。

猪八戒是一个贪吃、懒惰、胆小的妖怪,他一路上陪伴着孙悟空,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

沙悟净是一个忠诚、正直的妖怪,他帮助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许多危险和困难。

唐僧是一个善良、博学、虔诚的和尚,他带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

拓展: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文学作品。

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红楼梦》主要人物及主要情节概括

《红楼梦》主要人物及主要情节概括

《红楼梦》主要人物及主要情节概括
本文档将概述《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主要人
物和主要情节。

主要人物
1. 贾宝玉:小说的男主角,贾府的宝贝儿子,聪明多情,善良
正直。

2. 林黛玉:贾宝玉的表妹,文静而聪明,个性独立,爱贾宝玉
却无法与他相守。

3. 薛宝钗:贾宝玉的表妹,美丽善良而富有智慧,是贾府中众
人的宠儿。

4. 贾母:贾宝玉的奶奶,贾府的家族长辈,善良慈祥而有权威。

5. 石头:贾府中的仆人,机智乖巧,与贾府的主人贾宝玉关系
亲密。

主要情节
1. 宝玉初入贾府:贾宝玉从小生活在贾府,他聪明伶俐,与亲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 宝玉与黛玉的缘分:贾宝玉与表妹林黛玉之间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系,但命运使得他们无法在一起。

3. 宝玉的情感纠葛:贾宝玉在贾府中与许多女子有着复杂的感情纠葛,包括与宝钗之间的亲密关系。

4. 贾府的兴衰:小说中描绘了贾府从繁华到衰落的历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5. 黛玉的逝世和宝玉的坎坷:林黛玉因病而过世,给贾宝玉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悲伤。

6. 小说的未完结局:小说的最后并未有明确的结局,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以上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的概述。

这部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形象而闻名于世,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和探索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人性、家族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红楼梦主要情节梳理以及相关人物

红楼梦主要情节梳理以及相关人物

红楼梦主要情节梳理以及相关人物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

小说描绘了一个封建社会的家族,以及其中一位女子贾宝玉的人生经历。

下面将按照主要情节和相关人物对红楼梦进行梳理。

第一回:贾府起居故事开始于贾府,贾府是一个显赫的大家族。

贾府的主人贾母希望将家族发扬光大,因此安排贾宝玉和贾迎春成婚。

贾宝玉是一个情感敏感的人,他和贾母的贴身丫鬟林黛玉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第二回:薄命女儿贾府的大观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也有许多不幸的事情发生。

贾府的侄女林黛玉因为身世不明,被贾母抚养在贾府。

她不被贾母重视,感到孤独和无助。

贾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感情日渐加深。

第三回:葬花词贾府的仆人秦钟因为得罪了贾母,被贾母逐出府门。

秦钟在离开前,写下了一首《葬花词》。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贾府和黛玉的思念之情。

黛玉看到这首诗后感动不已,开始对贾宝玉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第四回:探春贾琏贾府的贾探春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准备嫁给贾琏。

贾琏是一个世俗而粗鄙的人,与探春的性格截然相反。

探春对这次婚姻感到犹豫,但最终还是嫁给了贾琏。

第五回:荣府花烛夜贾府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越来越深,但他们的感情受到了很多阻碍。

贾宝玉在荣府遇见了袭人,袭人是贾府中的一位丫鬟,她对贾宝玉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贾宝玉为了掩饰自己对袭人的感情,将其送给了林黛玉。

第六回:宝玉悔婚贾府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越来越深,但贾宝玉的家族安排了他和贾迎春的婚姻。

贾宝玉为了不伤害黛玉,决定悔婚。

他在婚礼前夜将自己的婚纱剪破,向贾母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第七回:宝玉初试云雨情贾府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越来越深,但他们的感情受到了很多阻碍。

贾宝玉在荣府遇见了袭人,袭人是贾府中的一位丫鬟,她对贾宝玉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贾宝玉为了掩饰自己对袭人的感情,将其送给了林黛玉。

第八回:宝玉葬花贾府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越来越深,但贾宝玉的家族安排了他和贾迎春的婚姻。

贾宝玉为了不伤害黛玉,决定悔婚。

《红楼梦》主要人物故事情节

《红楼梦》主要人物故事情节

《红楼梦》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一)贾家第二代:贾母《红楼梦》写的是一个大家族。

这个家族的祖先曾随皇帝出过兵,兄弟二人都受封国公爵位。

哥哥贾演封宁国公,弟弟贾源封荣国公,两家府第相连,就叫了宁国府和荣国府。

到《红楼梦》开篇时,第一代人贾演、贾源早已作古,第二代人贾代化、贾代善也已过世,只有贾代善的妻子史老太君(即贾母)还在。

在宁荣二府众多的人物中,贾母的辈分最高。

她是贾赦、贾政的生母,贾敬的婶娘,贾琏、宝玉、元春姊妹的祖母,贾珍的叔祖母,林黛玉的外祖母,史湘云的姑奶奶,薛宝钗的远支姨姥姥。

这位金陵世族史侯家的千金嫁到贾府已经五十多年,享尽人间荣华富贵。

如今虽年事已高,把家政交给二儿媳王夫人和孙媳妇王熙凤主持,自己只带着孙儿辈寻开心,享清福,但在宁荣二府中仍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贾政痛责宝玉,她以“立刻回南京去”要挟,贾政便“苦苦叩求认罪”;贾赦想要她身边的侍婢鸳鸯作妾,被她骂了回去,也只得“告病,且不敢见贾母”;至于王熙凤等人更是千方百计地逢迎讨好,众星捧月般围着她转。

贾母虽不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却是荣国府的中心人物,府内的日常生活便以贾母为中心展开着:吃酒、听戏、斗牌、逛庙、打醮、祭祠、说笑话、制灯谜、行酒令……作者对公侯府日常生活的细致描述,使我们真切了解到封建社会末期贵族生活的真实情景。

由于贾母的溺爱,贾宝玉得以长期在内帏厮混,也是由于贾母的疼爱,失怙无依的林黛玉从扬州来到荣国府,客观上为宝黛爱情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但是老太太可以心疼地搂着他们“心肝儿肉”地叫,却不能容忍他们越出了“正经礼数”的爱情行为。

在她的眼里,一个清白女孩儿想起自己的终身大事来,便“鬼不成鬼,贼不成贼”了。

所以续作者写她采用王熙凤的“掉包计”,制造了宝黛的爱情悲剧,同时也造成了宝钗的婚姻悲剧,是极有可能的。

最后,这位享尽人间清福的老妇人,在目睹家产被抄、儿孙入狱的凄惨结局后,随着这个家族的崩溃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二)贾家第三代:贾赦、贾政、贾敬贾母有两个儿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胡适先生考证,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红楼梦》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神话缘起《红楼梦》开篇以神话形式介绍作品的由来,说女娲炼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补天,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余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

剩一石自怨自愧,日夜悲哀。

一僧一道见它形体可爱,便给它镌上数字,携带下凡。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见石上刻录了一段故事,便受石之托,抄写下来传世。

辗转传到曹雪芹手中,经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书。

▶演说荣国府书中故事发生在京城贾府,为宁国公、荣国公之家宅。

据冷子兴演说,宁国公长孙名贾敷,八九岁上死了;次贾敬袭官,而一味好道,把世袭的官爵让给了儿子贾珍,自己出家修道;贾珍无法无天,寻欢作乐,生贾蓉,儿媳秦可卿。

荣国公长孙名贾赦,生贾琏,儿媳王熙凤;次贾政;女贾敏,嫁林如海,中年而亡,仅遗一女林黛玉。

贾政娶王夫人,生长子贾珠,娶了妻(李纨),生了子(贾兰),一病就死了;生女元春,入宫为妃;次又得子,衔玉而诞,玉上有字,因名贾宝玉。

人人都以为贾宝玉来历不小,贾母尤其溺爱。

贾宝玉长到七八岁,聪明绝人,然生性钟爱女子,常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人人皆以为他将来不过是个色鬼,贾政也不大喜欢他,对他管教甚严,因为都不知他是正邪两赋而来。

▶十二钗聚首金陵十二钗36位女儿,除了贾府本家的几位姑娘、奶奶和丫鬟外,还有亲戚家的女孩,如黛玉、宝钗,都寄居于贾府,史湘云也是常客,妙玉则在大观园栊翠庵修行。

故事起始于贾敏病逝,贾母怜惜黛玉无依傍,又多病,于是接到贾府抚养。

黛玉小贾宝玉一岁。

后又有王夫人外甥女薛宝钗也到贾府,大贾宝玉二岁,长得端方美丽。

贾宝玉在孩提之间,性格纯朴,深爱二人无偏心,黛玉便有些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贾宝玉与黛玉同在贾母房中坐卧,所以比别的姊妹略熟惯些。

一天,贾宝玉在秦可卿卧房午睡,梦入太虚幻境,遇警幻仙子,阅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判词,有图有诗,只是不解其意。

警幻命仙女演奏新制《红楼梦》套曲十四支,其收尾一支名《飞鸟各投林》,词云“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然而贾宝玉仍不解,警幻更将妹妹可卿许配与他,二人难分难解,入迷津而惊醒。

▶大观园纪事元春被选为贵妃,荣国府愈加贵盛,为之建造大观园,迎接省亲,家人团圆,极天伦之乐。

贾宝玉长到十二三岁,在外结交秦钟、蒋玉函,在内则周旋于姊妹中表以及丫鬟如袭人、晴雯、平儿、紫鹃等之间,亲昵且敬爱她们,极尽小心谨慎,深恐违逆她们的心意,所爱的女儿多,自己身心劳倦,而忧患也与日俱增。

一次听紫鹃说黛玉要回原籍(苏州)去,贾宝玉便唬傻了,闹得满宅惊慌,直到紫鹃说明缘由才好了。

在探春倡议下,大观园女儿共结海棠诗社,贾宝玉同姐妹们开办海棠诗会、菊花诗会。

薛宝琴、邢岫烟进贾府,众人雪中争联即景诗,大观园盛极一时。

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刘姥姥游园、栊翠庵品茶、元宵夜宴、探春理家、怡红院夜宴等情事皆极尽风雅。

荣国府虽煊赫,然而人口众多,事务繁杂,主仆上下,贪图享乐的多,操持家业的少,其生活标准和排场又不能节俭,所以外面的架子虽勉强支撑,而内部已在加速朽坏了。

家族末世颓运将至,变故增多。

贾宝玉在繁华富贵中,也屡屡遭遇无常,先有秦可卿病逝、秦钟夭逝,自身又中了赵姨娘、马道婆的法术,差点死去;接着金钏儿投井,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大观园惨遭抄检,而所爱的丫鬟晴雯又被逐出,随即病殁;林黛玉重开桃花社,也是无疾而终。

悲凉气氛弥漫公府,然而呼吸而领会到的,唯有贾宝玉和十二钗而已。

晴雯夭逝那天,贾宝玉出去给她上祭,却扑了个空,回身进大观园找黛玉,偏又不在房中,再到蘅芜院中,也是人去楼空,仍往潇湘馆,偏黛玉尚未回。

正不知何往,却被贾政叫去听讲巾帼英雄林四娘的故事,奉命做了一首《姽婳词》。

▶大悲剧结局《红楼梦》结局,虽早预伏于太虚幻境梦中,而前八十回仅露悲音。

至后四十回,贾宝玉先丢失通灵宝玉,丧魂落魄。

贾政将离家赴江西粮道上任,贾母要在他出发前为贾宝玉完婚。

因黛玉咯血,只好迎娶宝钗。

婚事由王熙凤谋划,设调包计,十分保密。

却意外被傻大姐泄密,黛玉病遂不起,于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贾宝玉得知将婚,自以为必娶黛玉,满怀期待。

拜堂后见是宝钗,大感诧异。

元春先薨,贾赦因石呆子古董扇一案“交通外官、倚势凌弱”获罪革职抄家,累及贾政;贾母又病逝;妙玉则遭强盗掳走,不屈而亡;王熙凤失势,郁郁而终。

贾宝玉病加重,直至奄奄一息,癞头僧持通灵宝玉引他入太虚幻境变形的真如福地梦中。

梦醒后发奋读书。

次年参加乡试,中第七名举人。

宝钗已有身孕,而贾宝玉应试后走失。

贾政扶贾母灵柩至金陵安葬,将归京城,雪中泊舟常州毗陵驿。

见一人来到船头,光头赤足,披大红猩猩毡斗篷,向贾政倒身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细视之,正是贾宝玉。

贾政忙问,贾宝玉却不言语,似喜似悲。

贾政再问,贾宝玉未及回答,忽被一僧一道左右夹住飘然登岸而去,闻其作歌云“归大荒”。

贾政追之不及,“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而已。

后人见了这本小说,亦题诗一绝云:“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贾母:贾代善之妻,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

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凭着自己的精明强干,坐稳了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

她虽已年老,也不管家,但余威犹在。

她是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她的儿孙成了淫棍、赌徒,只要他们不来搅扰她的享乐,她是不干涉的。

她喜欢众孙女,溺爱孙子宝玉,但并不支持宝、黛的爱情,使宝玉被迫娶了薛宝钗。

后以八十三岁高龄去世。

▶贾政:字存周,工部员外郎,贾母的次子。

他是儒家统治思想的化身。

儿子贾宝玉的叛逆使他大为不满,动不动就骂他“畜生”、“该死的奴才”。

他是个伪君子的典型。

外甥薛蟠打死了人,他公然徇情枉法;对贪赃暴虐的贾雨村,他却最热衷与其来往;他无能又孤独,儿女亲属相聚谈笑,他一出现就会让大家敛声屏息,弄得索然无味,致使贾母也不得不“撵他出去休息”。

当锦衣军来抄检贾府时,他只会“跪在地下磕头”,“心惊肉跳”地跺脚长叹而已。

▶王熙凤: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

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

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着迟发公费月例放债。

王熙凤的所作所为,加速了贾家的败落,最后她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贾宝玉:传说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单留下一块石头未用。

该石自经锻炼之后,通了灵性。

入世后,成为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贾宝玉。

贾宝玉是封建叛逆者。

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

贾宝玉的种种叛逆思想,被封建正统人物视做“草莽”、“不孝”。

他和林黛玉真心相爱,互为知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他被迫娶薛宝钗为妻。

婚后不久,宝玉就出家当和尚了。

▶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

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

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性率直,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

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他们的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薛宝钗: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

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账话”。

她恪守封建妇德,城府颇深。

在贾母、王夫人等人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

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

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1.“通灵宝玉”的来历:女娲补天时,炼就三万六千五百块巨石,单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

此石“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后有一僧一道将此石化为一块小小的美玉,带到人间,它就是贾宝玉出生时所衔的“通灵宝玉”,也是“宝玉”本人。

2.木石前盟:林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

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3.“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梗概:一是大致介绍了宁荣二府的主要家庭成员的情况,二是点明了贾府现时萧条的光景和面临的危机,透露出这样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这些为我们理解小说是写一个处于“末世”的封建家族的衰亡提供了启示。

4.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

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

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

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二人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宝玉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